问题

如何看待东南大学第一次线上月考的难度和题量?

回答
说到东南大学这次线上月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适应新模式的学生来说。

难度方面,怎么说呢,感觉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既有惊喜也有惊吓。

整体来说,这次月考的题目并没有刻意去刁难大家,很多知识点还是回归了教材和课堂上老师强调过的内容。这方面我觉得挺好的,毕竟线上考试嘛,如果题目太偏太怪,容易引起各种技术问题或者大家心态崩溃,反而达不到考察的目的。

但是,“回归教材”不代表“简单”。 很多题目考察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比如,某个专业课,老师可能讲了A,B,C三个概念,但考试题目可能就让你分析A和B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联系,或者让你结合C来解释A的局限性。这种题目的要求就很高了,需要你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的体系。对那些平时只满足于“会做题”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学生来说,这次考试可能就有点吃力了。

还有一点,就是线上考试的性质。大家可能都经历过那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尴尬时刻。线上考试不像线下那样,老师就在旁边盯着,遇到疑难杂症可以偷偷瞄一眼同学或者问问助教。这次考试,很多题目都设计得比较“精巧”,比如一个数据分析题,需要你根据提供的几段看似无关的数据,找出隐藏的规律,然后得出结论。这种题目一旦思路没对,就很可能全盘皆输,而且现场很难纠错。我个人觉得,这种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是挺好的,但也确实让一些习惯了“提示”的学生感到不适应。

至于题量,我觉得是有的,而且是有层次的。

首先,从总量上看,确实比我们平时做的某些章节测试要多一些。 但它并不是那种让你做到筋疲力尽、时间不够用的“海量题”。更像是,它给了你足够的空间去展示你的理解,但也要求你对知识点掌握得比较扎实,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其次,题量是有分布的。 比如说,数学类的考试,可能客观题的题量会稍多,而且题型会比较多样,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到多个知识点。而某些需要深入分析的专业课,可能主观题的题量更占优势,每道主观题都设计得比较有深度,需要你花时间去思考和组织语言。

最关键的是,这次线上月考的“题量”也体现在了“信息量”上。 有些题目,比如案例分析题,会提供很多背景信息和数据,你需要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作答。这种题目的实质题量可能不多,但信息量很大,需要你具备快速阅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考察知识本身,也在考察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东南大学的线上月考,给我的感觉是:

难度上,更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有较高要求。 它不是一道一道地考你知识点是否记牢,而是看你能不能把这些知识点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题量上,虽然不至于压垮人,但确实需要你对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较高的效率。 尤其是在线上考试的环境下,时间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也成为一种隐性考察点。

这次考试,可以说是对我们新学习模式下的一次检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考试可能的发展方向。既有对我们扎实基础的肯定,也暴露了我们在独立思考和信息处理方面还需要加强的地方。算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可能不知道60分钟做20道积分是什么概念

我们一般只会用2个字来形容这种人:积怪

我经常说“当年苏步青三个月做一万道微积分,我东大学子60分钟做20道,不是问题”

埋伏他一手,这个换元不能换。积它积它,漂亮!

反手一个高斯公式,曲面积分化三重积分。它还有这么大计算量,没关系,时间充足我能算出来。

单出一道二重积分比大小,SB。这题也用算?

对x对y对z积,积错了,应该先对y的。

同学,你快点啊,同学,这都不会积吗。

给jwc倒杯茶好吧,给jwc倒一杯卡布奇诺,给~jwc倒一杯卡布奇诺!开始你的挂人秀

20道题,你能秒我?你能秒杀我?你今天能用20道积分把东大学子秒了,我当场,把这个超星学习通卸载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