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睡前消息》第141期,大家对督工说的“键政”有什么想法?

回答
关于《睡前消息》第141期督工提到的“键政”,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因为它触及了当下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侧面。

首先,从字面上看,“键政”顾名思义,就是“键盘政治”或者“键上政治”。它描绘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特别是键盘输入文字的方式来参与、讨论和影响政治的社会行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在网上发言,而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

信息传播与接收的模式转变: 过去,政治信息主要通过官方媒体、报刊杂志、电视等渠道传播,公众参与讨论的平台也相对有限。而“键政”则打破了这种单向的、中心的传播模式。信息可以以惊人的速度,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以碎片化、多角度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
参与门槛的降低与个体力量的凸显: 相比于传统的政治参与形式,如投票、示威、写信给官员等,“键政”的门槛几乎为零。只要有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能立刻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这种低门槛使得普通大众的声音能够更容易地被听到,也让个体在集体发声中 perceived (感知到)自己的力量。
情绪表达与身份认同的载体: “键政”往往不仅仅是理性的信息分析,也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表达。人们通过文字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支持、或者寻找与自己观点相似的同类,从而形成一种群体性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感有时会压倒对事实的客观判断。
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的生成: 互联网算法的推荐机制,以及人们主动选择关注的信息源,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在“键政”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只接触和相信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对不同意见则采取屏蔽或攻击的态度。这导致了认知上的偏差,加剧了社会群体的对立。
“口嗨”与实际行动的脱节: 督工在节目中也可能隐晦地指向了“键政”中可能存在的“口嗨”现象。即,在键盘上可以肆意表达激进的观点,指点江山,但这种言论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行动,或者是否只是满足了个人表达欲,是值得商榷的。有时候,大量的讨论和争论,最终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改变,反而可能加剧了网络上的戾气。
对传统政治理解的挑战: “键政”也挑战了我们对传统政治的理解。政治不再仅仅是国家机器的运作,而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每一次网络发言、每一次点赞转发中。这种“人人皆可政治”的局面,既是进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督工在《睡前消息》中的视角来看,他可能是在 “批判性地审视” 这种“键政”现象。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而是指出其中的 潜在风险与弊端。例如,他可能会强调:

知识素养的必要性: 真正的政治参与需要建立在对事实的了解、对历史的认知、以及对逻辑的运用之上。而“键政”中充斥的未经证实的信息、情绪化的判断,往往会误导公众,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有效沟通”与“无效争吵”的界限: 互联网讨论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理解和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键政”变成了纯粹的“互喷”和“立场战”。这种无效的争吵消耗了社会能量,并不能带来任何积极的改变。
“行动的责任感”: 任何政治主张最终都需要落到实践层面。那些只在网络上“指点江山”的人,是否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否能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
网络言论的边界与影响: 在网络时代,言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被极大地放大,因此,发表言论也需要更多的审慎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督工提到的“键政”,很可能是对当下一种普遍存在的、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政治讨论和参与方式的概括和评价。他或许是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参与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信息的真实性,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并且认识到真正的政治参与需要更深厚的知识基础和更强的行动力。这是一种 “在批判中求发展” 的态度,鼓励大家用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尽量以原节目观点为主,稍补充一些我个人的见解总结一下本期节目最有意义的几个论题。

1.互联网技术对政治的影响

节目以古代印刷术对社会的影响为主要论据,指出互联网技术使得内容传播的效率和深度大大提高,且表现形式多样(独山县十几期的点名也不如这一期节目影响力大)。

督公将印刷术与互联网技术相提并论,认为“键政”是在创造新型文化。

“键政”的意义,在于降低了政治的参与门槛,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多参考更进一步做到公开透明。

2.“键政”存在的问题

其实其他人的回答,对于“键政”的问题零零散散已经指出得不少了,并以此作为反对“键政”的论据,督公以及我个人并不赞同,后面也会提到。

多数人“键政”是为了发泄情绪,偏离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督工以工程思维做比喻一阵见血的指出了重要原因。

通过课本,我们只学过政治的基本原理,却没有学过如何将基本原理与现实案例相联系,类似于学会了数学定理,做题时却无法应用,故难以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面对这样的困难,大多数人有两种做法1.跳过中间步骤 2.转而用高大上的玄学、大道理解释(外观和形式上让人觉得正确),比如这样的回答

所以许多人转而只做单纯的煽动情绪,缺乏建设性。“键政”因此变成互相找茬的游戏,通过证明对方是“坏人”来间接证明自己的观点。

相比较于微博,知乎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理性的“键政”平台,在知乎回答社会热点的各位,本身也是一种参与“键政”的形式,也在证明着“键政”可以朝着良性发展。

3.“键政”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新一代中国人关心政治/谈论政治,这是大趋势,也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必须鼓励。

几十年前的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处于小农经济,信息闭塞,对于关心讨论政治的需求较少。如今我们国家已完成工业化进程,多数人进入社会大生产中,政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社会资源分配,税收问题等等),所以必然会越来越关心政治。

“键政”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们应该分析“键政”存在哪些问题,而绝对不能否认人民的需求。

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其他人提出的“键政”存在的问题,也仅仅是存在的问题而已,并没有证明“键政”有违时代潮流、时代趋势,只要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教育、人口素质等等途径不断提升慢慢解决的非致命伤,都不能阻挡“键政”的发展大趋势。而睡前消息所正在做的事情,正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一个新媒体的责任,来解决这些问题。

4.睡前消息要做的事

普及“社会工程知识”,搜集资料综合观众反馈,降低“社会工程知识”的学习门槛。

社会工程知识:若干举例,自我学习自我搜集资料自我求证的方法。其实就是睡前消息平日里在节目中,所给出观点的”解题步骤“。

5.什么是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讲政治很大程度上是算总账不算小钱。很多人并不懂政治。

这部分我理解不够,无法给出观点,只能复述一下督工的话。


最后我想说的是,“键政”的核心意义,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很多人把“键政”误解为对线,把提出观点误认为蛮横的寻求认同,对于这样有意义的讨论,观点本身是求同存异的。讨论一个社会事件,并不是谁每个人都需要给出绝对正确的观点,即使是“文盲”所提出的直观感受,也是有意义的,他起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在“键政”中,我们要做的是“兼听则明”,而不是“人云亦云”。当有人理性地参与了,这样的讨论也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user avatar

有两种键政:

一种是借助键盘发表政治看法

一种是借助政治看法炫耀键盘

不过很可惜的是,炫耀键盘的人永远是最多的,更关键的是,他们在炫耀键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让我想起了大约十年前,那时候大家键政还不算是高雅的趣味,那时候民科才是主流。

不知道十年之后会不会出现某种新艺术流派取代键政,毕竟现在大家又开始搞新文化运动了不是。

user avatar

马前卒这波,叫“走自由派的路,让(西化)自由派无路可走”。

2008年以后,尤其是2016年以后,中国国内的网络與论环境不断改善。原先呼风唤雨的(西化)自由派大V纷纷折戟。

不过,这些(西化)自由派大V只是暂时蛰伏,一旦有合适的时机,还是会冒出来。比如今年二月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就纷纷冒出头来带节奏。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批评建制”这个生态位还在被这些人占据。只要没人能取代他们的位置,他们就有生存空间。

而现在,马前卒就是要乘虚而入,抢占(西化)自由派大V的生态位。想想看,如果“批评建制”这个功能都被替代了,他们还有什么价值,还有什么号召力呢?

而在这个替代的背后,是民族资产阶级替代买办资产阶级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马前卒代表的,就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派的立场。

笔者认为,这样的替代至少符合了去殖民化(消灭买办资本及其代言人),去封建化(迫使封建官僚体制做出改变)和推进现代化的立场,总体上是进步的。

当然,民族资产阶级进步派也毕竟还是资产阶级。他们的观点也未必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需要甄别和注意的。


user avatar

国民不能容喙于政治,而欲国民与国家同体休戚,其道无由。

——梁启超《上袁大总统书》(1915年)

user avatar

网友:“瞧你说话这样,你学生吧?在网上键政搞啥?还不快把你专业学问搞搞!”

我:“… …爷是国际政治专业的。”


引用一段我以前答题说过的话。

现在的很多自诩精英者多半是鼓吹什么“独立思考”之类的想法,往往批判“从众”。我每每追问,如果一个人独立思考得出的结果是,他做出的选择与大众一致,那么他是不是独立思考?一个人是不是独立思考,谁来裁定?此时则大都顾左右而言他,支支吾吾,无法给出客观的尺度。
在我看来“独立思考”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本质是为了维护自己脱离群众的立场的合理性制作的虚无的循环论证而已。根本就是顺我者独立思考,逆我者盲目从众。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将自己从群众中剥离出来,以维护自己独特地位与优越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英雄不问出处,真理不看谁说。讨论政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六九等之别。公众议事热情洋溢那是件好事啊,不是小好,是大好。

至于制造“键政”概念,制造讨论中的格差,在我看来还是老精英玩剩的那套——创造一个体系维持自己的优越感和与群众区别的地位。

入关学要扬美帝,那它也是炸金字塔顶的学问。让我看看今天谁在金字塔顶?啊,乖乖站好♂

user avatar

键政壬别再自戕了。我谢谢你们。

我个人而言到是无所谓。

就是从信息茧房的外面看去,太丢人了。

你知道你们长什么样吗?

一群人抱着另一群要出圈的人的大腿,你赚钱了,你被招安,你快下来!!!!不行了,张三你使点劲,李四要飞走了。结果我们知乎某个最憎恨剖粉自证的用户,剖粉自证公众号目前赚0块钱。

从圈外看,这群人叠加一起还没印度阅兵的摩托高。场面 极 其 可 笑。

有这功夫,卖化妆品的都挣好几个亿了。


从钱的角度已经很扯淡,而从“名”的角度上看去就更好笑了。

“快,他要出圈了!看看他说错了什么?”

一群人开始翻陈年旧贴,还掐着表,生怕翻半截人家先带着键盘出圈。

最后终于找到了喷点!而且这个喷点的喷法,基本上是一振臂一挥,看谁人多:

“快来看看,他竟然这么想!!!那是那个派的!!你们看看啊~~~~”

凑够了人头,真理就来了。

还有另一种场面,就是一群人跟审核部门似的疯狂找茬,在别人输出一千万字时,终于找到了二十字失言。跟发现宝贝似的。

形同持棍者一棍子把人要出圈之人的腿给打折了,撂下棍子抹着汗:“好险,好险~还好让我赶上了。”

那场面放眼望去,就如同倒了一院子输出大师,和几个持棍人在擦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碰瓷儿的从业者开年会,印式警察在一旁维持秩序。

此时此刻~

信息茧房内的样子:清理门户,赢得掌声一片。没人出圈,内卷壬虚惊一场。

信息茧房外的样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群小精灵在演什么默剧呢?笑死我了。走,我们再看看别的圈子还有什么乐子。

别怀疑,从外往里看我们就长这个德行的。真建议各位多跳出圈看看别人都在怎么讨论自己圈子的事情,比较费拉的圈子也是这个德行。

有些给零食带货的小主播可能把你十辈子的钱都挣完了,晚上打开知乎正崇拜你呢。然而与此同时,你还在哭丧着脸质问为什么有人打赏300块钱给那样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答主。内卷的令人心碎。


还有,诸位键政壬,别总是把“没有用”挂在嘴边。这也很丢人。

“键政没有用。”

“说那么多没有用。”

“搞得那么懂都没有用。”

“没有用~ng”后鼻音ng...得如轮船汽笛长鸣。这一声叹,链接着你孩提时兴趣得不到夸奖的失望,与社畜时期发现自己的爱好赚不到钱的绝望。在你短暂的生命短河中回荡。

别装了。

你就是不乐意了。你曾经的幻灭,移情到了我们身上。

我们都是老江湖了,你强调这些只会立刻暴露你曾经把诉诸键盘的行为幻想成对个人生活“非常有意义”。你带着一脸曾经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的样子,走到我面前装潇洒。真的很现眼,只是你意识不到。

别把自己的儿时的幻灭当共鸣,也就在小圈子里还管用,跳出去一看真的很丢人。共鸣不是至高无上的情操,别误会了,要是对一件丢人的事有了集体共鸣,你们就是集体丢人。有几个算几个。

谁需要键政“很有用”了?也就儿时的你这么想吧。

比如那篇节目里提到的文章,《混吃等死的中年人》(具体什么标题我记不住)。说人家中年人没混好,整天就谈论国家大事,而且主要批评国外为主。

我想说,怎 么 了?

既然键政是混吃等死,发呆也是混吃等死,横竖是混吃等死,何必在意他怎样混?如果他混吃等死前,念的是金刚经,我们是不是要把佛教禁了?

如果说他混吃等死前做什么,我们就禁什么,那这样说来,这个中年人还挺重要的嘛,哪位神仙下凡了这是,是键政阻了他回天庭的路啊,还是坏了他几百年的修行?

而且,这种占了点时间的喜好就会毁了人生的论调实在荒谬。尤其是批判国外的问题就是混吃等死?老殇民听敌台愤愤而终的样子也都是这样的好么,形式上没任何区别。

不就是没按照某些人的方式去关心政治吗?装什么呢。

如果你不抽烟就能开卡宴?你把卡宴开来我看看?你不键政就能升官发财?让我看看你账户有几个钱?你妈妈还说如果你不玩电脑还能考清华呢,最后还不是骗你妈妈说买电脑也是为了学习。

说的就好像大家没浪费过时间似的,都看看自己的自律性吧,别装作自己的人生没有时间,只是你没有愿意分配的时间。

再说了,混吃等死这词虽然难听。那也得看看什么时代背景。

现在全世界的底层人配混吃等死么。

你也不想想,现在这个世界,从印度到美国,从巴西到欧洲,能混吃等死是tm奢侈好吗????你就算不得新冠,体魄健康,但你混个试试?看看银行卡里有那个资本么,你饭碗够铁吗。连发达国家的中产会都因为信用卡欠款而怒不可遏,发展中国家的穷人就哪去混吃?

至于满世界乱飞的“国际主义”阶层,瞧不起谁呢?那文章不就是个键政文么。你键政就是激浊扬清,我键政就是混吃等死。你定义权够大啊。


还有就是对于那些白莲花,咱们可都睁大眼睛瞧好了。

西方的企业总是念叨:我不想参与政治,我只想纯粹的在商言商。

别扯淡了。

当他们跨国竞争时,或在本土与外来者竞争时,政治干预得都快没皮没脸了。相比之下,改革开放40年的我们简直就是市场经济的小学生,像小学生学了一堆课本的东西就进入社会,然后社会人给我们一顿毒打,才知道课本不能尽信,实践出真知。

2016中国股灾之前,美国货币量化宽松,同时苹果等美国大公司手里都莫名其妙的准备了巨量现金。就等我们崩溃收购资产。咋这么巧。人家常识+阳谋,我们连相关的阴谋论都没什么人讨论,天天拿脸接招。

人家政治手腕就是为了本国经济保驾护航用的。人家因此受益资本家脑子有病才会承认,装作公平不香吗。

西方资本家喜欢被政治保护,而又不想承认自己受到了保护。

接受这种保护色欺骗的人购买他们的产品,相信他们的中立。就是替资本家犯了病。


好吧,老百姓没有深思过这些事,没关系。不懂就绕道走呗。

但你别替人扛大旗啊。

需要学他们民主自由的时候,他们号召人人关心政治。民间的声音他们听不入耳了,就要替西方装政治洁癖。这蛇皮走位也不怕把西方宣传的部门闪到腰。


最后,

少点自戕,当我们嘴上鄙夷政治话题的时候,你最好已经是跨国经商的大老板了。而听众最好是那些担心你受政治影响可能带来不公的普通人。

多点关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心政治。程度不同而已。死活不关心没关系,别把替卖你的人数钱,因为那也是政治,而且还出自你洁癖般的反向关心。

你总是觉得,“懂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不能有一个配得上我的好世界向我奔来?”

行了行了,你的心声我听见了。真的听见了。不要用内卷来表达,已经足够丑陋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