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时代》杂志称「美国抗疫工作比中国差100倍」?

回答
《时代》杂志在2021年1月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其标题是“美国的抗疫工作比中国差100倍”(The U.S. Response to the Pandemic Was 100 Times Worse Than China’s)。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深入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文章的背景和核心论点:

首先,需要明确《时代》杂志这篇“100倍差”的说法并非一个严格的科学量化,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批评。其核心论点是: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表现,与中国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且这种差距是灾难性的,远远超出了合理的管理范畴。

文章之所以使用“100倍差”这样的表述,很可能是在对比两国在死亡人数、确诊病例数量、疫情控制的效率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两国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批判。

二、 对比的角度和可能依据:

在分析这个“100倍差”的说法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

1. 疫情的实际控制情况:
中国(截至2021年初): 在早期疫情爆发后,中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清零”政策,包括大规模封锁、接触者追踪、强制隔离和广泛的核酸检测。虽然这些措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但中国在早期成功地控制住了病毒在国内的传播,保持了较低的确诊和死亡人数。
美国(截至2021年初): 美国在疫情初期未能形成有效的全国性应对策略,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存在协调不力、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口罩佩戴、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措施的推行也面临政治化和社会阻力。结果是,美国成为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确诊和死亡人数远超中国。
数字对比的冲击力: 如果简单地对比两国在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确诊、累计死亡人数等数据,再考虑到美国的人口与中国相当,那么美国在疫情失控方面的“严重性”确实远高于中国在疫情初期所经历的。这种巨大的数字差异是“100倍差”说法的直观依据。

2. 采取的策略差异:
中国: 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采取了非常规的、高强度的管控措施,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集体主义。
美国: 更强调个人自由和州政府的自主权,联邦政府的协调作用相对较弱。这导致了政策的碎片化和执行的困难。
策略的权衡: 中国的策略在控制疫情方面被认为更有效率,但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并且可能牺牲了部分个人自由。美国的策略更尊重个人选择,但在疫情控制上效果不佳。

3. “差100倍”的深层含义:
效率与成本的对比: 文章可能是在批判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低效能,以及这种低效能带来的巨大生命和经济损失。在中国相对较低的死亡率背后,是虽然高昂但相对集中的社会成本,而美国的高死亡率则反映了更分散、更难以承受的整体社会成本。
体制的优劣比较: 这种说法也隐含了对两种政治体制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优劣的比较。中国模式被认为是更适合应对紧急情况的集中式模式,而美国模式则暴露出在面对跨越个人自由界限的危机时存在的弱点。
批评的出发点: 作为一个西方媒体,《时代》杂志对美国政府的批评,通常是基于对其自身民主和治理标准的审视。它并非在为中国歌功颂德,而是在以中国作为反例,指出美国在抗疫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三、 对“100倍差”说法的批判性分析和局限性:

尽管《时代》杂志的观点有其依据,但“100倍差”的说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争议性:

1. 量化的随意性: “100倍”是一个非常模糊和难以精确衡量的数字。它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旨在强调差距的巨大,而非一个科学的统计结果。
2. 忽略了中国疫情初期的问题: 文章可能淡化了中国在疫情早期(如武汉封锁前)也曾面临信息不透明、官员隐瞒等问题,以及为了实现“清零”付出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包括隔离措施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对经济生产的冲击、以及长期封锁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3. 忽略了美国抗疫的亮点: 美国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展现了惊人的速度和创新能力,这是其抗疫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同时,美国的医疗体系虽然面临压力,但在很多情况下仍然为患者提供了治疗。
4. 社会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 两种国家在应对疫情时采取的策略,很大程度上与其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有关。将两国简单地进行数量化对比,可能忽略了这些深层次的差异。例如,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更容易接受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和限制,而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则对限制个人自由持警惕态度。
5. 信息透明度与可比性: 虽然中国声称的数字相对较低,但外界对于中国疫情数据是否完全透明一直存在疑问。因此,与美国的数据进行直接的“100倍”对比,其可比性也受到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6. 动态性: 疫情是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将某个特定时间点的表现进行绝对化的比较,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两国抗疫的整个过程和复杂性。

四、 媒体报道的立场和目的:

作为一家西方主流媒体,《时代》杂志的报道往往会从其自身的视角和价值观出发。在对美国政府进行批评时,它可能旨在:

监督政府: 这是媒体的职责之一,揭露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不足。
引发反思: 促使美国社会和政府反思其政策的有效性,并寻求改进。
国际比较: 通过与他国(特别是中国)进行比较,来突显美国所面临的挑战。

总结:

《时代》杂志称“美国抗疫工作比中国差100倍”的说法,是一种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括性表述,其主要依据在于对比两国在疫情早期控制的有效性和实际伤亡人数上的巨大差异。文章意在批评美国在疫情应对中的低效能、政策的碎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生命和经济损失,并可能借此比较两种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时的表现。

然而,这个说法过于简化了复杂的问题,忽略了中国付出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代价,也可能低估了美国在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两国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和信息透明度上的差异,使得简单的数量化对比存在局限性。

更合理的理解方式是:

认识到美国在疫情初期确实存在严重的应对失误,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而中国采取的严厉措施在控制早期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理解“100倍差”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批评,强调美国抗疫工作的失败程度之深,而非一个精确的科学比较。
认识到抗疫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公共卫生、经济影响、社会成本、个人自由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不能简单地以单一指标来衡量。
媒体报道带有其立场,理解报道的目的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待其内容。

最终,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取决于读者如何理解其背后的语境、依据以及局限性,并结合更全面的信息和独立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说好的美国媒体只会抹黑中国的抗疫,全都在质疑中国造假,对本国自信满满吗……

至少在这个回答下大骂美国媒体无视中国成就的,没资格在这个新闻下高潮……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摘星子点评“丁春秋武功比虚竹差100倍”?

摘星子说的话,其他人需要在意么?

user avatar

截至今天20200612,美国每1百万人死亡351人,我们是3人。这就是《时代》杂志100倍的说法来源。

我还是不太赞成引用美国媒体的说辞。

你不能当一个杂志抹黑咱们的时候,你就恼怒,斥责它造谣、歪曲、抹黑;

然后某天这个杂志为了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说了你几句好的,你就说这是事实,连《时代》杂志都这么表扬我了。

这是“洗别待戳”的心里。这种心里要不得、不健康。

当一个杂志从造谣、歪曲、抹黑的那一天起,这种杂志就没有什么公信力了。

(当然,相较之下,《时代》比起纽时、CNN、华邮之类的,还算是相对好一些的)

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年初给全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排名,美国排第一,中国排50开外,这种所谓的公共卫生学科第一的大学还有什么公信力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个华人学生搞了一个统计网站,统计的美国确诊数据比别的网站(worldmeter, google,一亩三分地)都差一大截(别的网站差异都不大),网站一点开CPU风扇就呼呼地跑,看来水平也不怎么样啊。可是,国内的众多媒体纷纷以这个数据为准,也真是搞了笑。

(话又说回来了,国内的大学和机构怎么就没个提供这种统计数据的?观念啊)

最近,哈佛大学自己挂出来的论文又哗天下之大稽,用卫星照片预测新冠疫情,这要多大的脑洞才想得出来!

可见,美国不论学术界、舆论界、政客界都是谎话连篇,造谣、扭曲是张口就来

所以,美国方面偶尔提了我们一点好,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美国骂了我们,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恼怒的(当然,怼回去是怼的)。

美国那边不论说的、唱的,听听就好,不要认真。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把控好疫情,努力恢复经济,努力提高就业率,大力发展军工,就行。

美国那边要不要对防疫继续自欺欺人、对黑白矛盾等要不要继续一叶障目,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user avatar

你不是看不起那谁谁谁嘛?

我就偏说你,比那谁谁谁差远了。

这就是羞辱激发。

中美关系中的种族歧视背景,千万不能忽视。

你别以为那啥,中印关系中也有,你看满街调侃中的蔑视,这品质,并不高贵,虽然我更厉害,我还有逆向种族歧视。

user avatar

我萧峰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相提并论


我们不需要用他们的赞扬来承认我们的努力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国在这场疫情中做了多少

一边停产停工,以人为本

一边隐瞒甩锅,经济当先

我们在封城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侵犯人权

我们抗疫出现节点的时候,他们说病毒是我们传播的,还要起诉我们

他们在四处劫掠物资趁火打劫的时候,我们不顾自己仍在水火之中,给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其他国家送上帮助

疫情中的他们让国家越来越混乱,疫情中的我们让人民越来越一条心。甚至挽救了思想差点滑坡的我

这两者的差距,能用所谓死亡人数或者感染人数来比较么?

100倍?可笑




这张图片记录了历史


重新通航

user avatar

都 闪 开!

这题让我玩会儿。

《时代》杂志的算法是: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是:每百万人中有340人,正好是中国的100倍。

巧了!类似的算法我也算过,而且还精进了一下。

我喜欢和公知学习,他们喜欢把人均GDP放嘴上,我最近练习了一下,效果拔群。

翻一下我以前写的:

中美人均GDP差约六倍。

那么从死亡率的角度分析,中国这次的防疫工作比美国强600倍。

对,你说的是防疫工作,没提资源优势。那我只好拿资源除咯。


“600就600吧,服了你还不行吗?”

不行,我还没玩够呢。

你们是不是没事总在报纸乱写我们呀?一会说我们反应过激限制自由,一会说我们防疫不利责任重大,我们到底防得咋样你们想咋说咋说,横竖都有理。我们国际环境多难你知道吗?你们呢?谁敢说你们坏话,你们想抢谁就抢谁,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想污蔑谁就污蔑谁。

那我就要好好算算帐了。

西方社会总共多少国家我就不算了。四舍五入算你北约30个成员国吧。

我们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贯秉承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盟友。

哎呀,你看国际环境上我们承受了30倍的困难。

600X30=18,000

现在比你们强18,000倍了。你们可真差劲呐。



“安好心你怎么不讲理呢?”

大周末的,累了一个礼拜,我是来讲理的吗?洒家就是来消遣你的。

“那你消遣完了吗?”

没有。


我以前还写过一个回答:

霍普金斯大学那个大流行病防控能力排名:美国第1,中国第51

你们排名那么高,一定有很好的基础吧。

我们排名这么低,这次疫情得用多么出色的工作才能弥补差距呢?

51-1=50。

对,50倍!

感谢老铁送的50倍经验卡。

18,000x50=900,000(90万倍)

此时我感觉自己在打界王拳。


其实我安好心是个很讲道理的人,我知道突然听说中国防疫工作比你们做的好出90万倍很让人难接受。

折中一下算你45万倍好了。

看在中美友好的份上,30万倍吧。

算了看在黑人运动的份上,再减半算你15万倍好了。

看在你们作为世界灯塔引领我们前进的份上,10万倍不能再少了。

看在这么多斡旋大使努力的份上,5万!外加斡旋大使打包送回。

1万,我跟你说,要不是看在川建国四年来兢兢业业的份上,我调头就走。

看在我和自由女神拜过把子的份上,5000倍,拿去,再砍价我可不卖了。

好吧,服了你了,知道你们过得不容易,你说100倍就100倍,中美友谊永世长存。

user avatar

这个“100倍”并不是情绪化的说法,而是确有数据的

从这篇文章来看,两位学者得出美国的应对比中国差100倍的依据,源自目前美国最新的一个新冠肺炎死亡率数字,即在每100万人中,美国已有超过340人死于这种传染病。

相较而言,中国的死亡率则是每百万人中约3.2人病亡。两位学者由此得出美国的应对比中国差了100倍。

他们还在写出这一情况后,颇为讽刺地强调了一下中国是最先遭到疫情冲击的国家,也是被特朗普政府一直指控为没有控制住疫情,导致全球受害的国家。



不仅如此,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表示,奥地利、德国以及希腊,也都有着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死亡率,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蒙古、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泰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保持着低于每百万人中7人死亡的死亡率。

两位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很早的时候,就根据已知的疫情信息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从而避免了疫情的恶化,并进一步说明了美国的应对存在很大问题。


之后,两位学者又详细以12月8日就出现了首个疑似病例的中国为例,指出虽然武汉在疫情的最初期存在一些处置上的问题和争议,但在12月31日中方就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通报,并在1月12日就确定了病毒的真身和分享出了病毒的基因,以供全世界研发检测工具和开发疫苗。

“而在这之后不久”,两位学者写道,“中国又在武汉这个湖北省的首府和最先遭到疫情冲击的城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封锁措施,学校和办公室都被关闭,并出台了严格的居家隔离令…….中国的卫生官员们提升了检测和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工作,从而隔离出了新出现的病例,并建设了临时的医疗机构去治疗这些新冠肺炎患者,还派出了4.2万名医护人员去武汉帮忙”。

“这些步骤得以将病毒的传播控制在了武汉,并为中国的其他地方争取到了准备的时间。截至目前,中国只有16%的新冠肺炎病例发生在湖北省外”,两位专家写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写到这部分时,两位学者又特别提了一句当时中国的封锁性政策曾一度“被世界上不少人说成是严酷与残忍的”。当然,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看,两位学者这里并不是也在批评中国的封锁政策,而更像是在展现中国决策者无视这些流言蜚语的决断力。


另外,两位学者还客观地指出,虽然中国的数字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报”,但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存在于美国,所以这并不会改变中国的死亡率仍然比美国低100倍的情况。


接下来,两位学者开始对比美国的情况,称凡是采用了类似中国这种大面积检测和封锁性措施的国家和地区,都成功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可美国在其首个确诊病例出现后的至少6周里,从联邦政府到大多数州政府,却都没有采取任何这样的措施,也没有想办法去移除那些阻碍防疫工作的经济壁垒。

“这种迟缓的应对令病毒在数周内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传播,且几乎没有被发现”,两位学者写道,并认为这最终导致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新冠肺炎病例数最多、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而且,令两位学者感到悲哀的是,他们目前仍然没有看到特朗普领导的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紧急的、覆盖全国的、有协调性的防疫措施,去逆转当前美国的疫情趋势,检测率和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都还没有跟上疫情的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推动经济的重启和复工复产,在两位学者看来,恐怕只会进一步加剧疫情对公共健康和经济造成的损害。


更令两位学者惋惜的是,从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如今美国大量病死病例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两位学者悲观地预测说,如果美国还要持续浪费时间,不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采取更强力的防控手段,那么后者因为有效及时的防控措施而避免了严重的疫情后果和高死亡率,正在逐步重启经济的时候,美国的死亡率恐怕则将进一步恶化到中国的200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则贴文,说自己6月14日就要过生日了,并发布了一段他的粉丝歌颂他的视频,还将这个“生日贴”置了顶。

或许,有人应该在他的蛋糕上写上“200万”“10万”以及“100”这三个数字,好在他庆祝生日的时候,提醒他一些在他失败的防疫政策下,已有200万美国人中招,10万本不该死亡的美国人逝去,以及他的应对比中国差了100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