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欧洲王位继承可以跨国?既然如此欧洲为什么大多是民族国家?

回答
欧洲的王位继承之所以能够跨国,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而这与欧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非以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格局紧密相关。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

欧洲王位继承跨国的历史渊源:

要理解为何欧洲王位继承可以跨国,我们需要回到欧洲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期:封建时代。

1. 封建制度的本质:土地和效忠的纽带。 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上的。国王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他的权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各级贵族的契约关系。贵族们效忠国王,国王则授予他们土地(封地)以及相应的管理权和税收权。这种封建关系并非严格按照地理边界来划分,而是围绕着个人之间的效忠和土地的授予建立的。

2. 联姻是政治策略的常态。 在那个时代,国家间的边界远不如今天这样清晰固定,政治联盟、战争和和平的更迭也更为频繁。而联姻,特别是王室之间的联姻,是当时最重要、最有效的政治策略之一。通过王室成员的婚姻,欧洲各国君主能够:
建立政治联盟: 缔结婚姻关系可以巩固盟友关系,增加共同对抗敌人的力量。
和平解决争端: 婚姻有时可以避免战争,用更和平的方式解决领土或政治上的分歧。
获取领土和继承权: 这是王位继承跨国的最直接原因。当某位国王或贵族没有直系继承人时,他的近亲,即便身处另一个国家,也可能通过其与亡者的血缘关系,依据继承法(通常是父系优先,但也有其他继承原则)来主张继承权。

3. 缺乏明确的“国家”概念,个人王权至上。 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之前,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更多地是基于对君主的效忠,而不是对一个抽象的“民族”或“国家”的归属感。王位通常被视为君主个人的财产,可以通过婚姻、征服或继承的方式传承。一个君主可能同时拥有多个领地,这些领地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甚至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4. 继承法的灵活性与复杂性。 欧洲各国在王位继承方面,虽然有其家族传统和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并非铁板一块。例如,一些继承法允许女性继承王位,或者允许通过女性血缘关系来继承。当一个王室家族分支繁盛,成员遍布欧洲各地时,就为跨国继承提供了可能性。

举例说明:

哈布斯堡王朝: 这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典型的王位继承跨国案例。通过精心策划的联姻,哈布斯堡家族将奥地利、西班牙、低地国家(今荷兰、比利时等地)、匈牙利、波西米亚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部分权力集中到了自己手中。例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娶了勃艮第的玛丽,将勃艮第的领土纳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版图。他的儿子菲利普又娶了西班牙的胡安娜,而他们的儿子卡尔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其领土之广,号称“永不落日”。

英国王室的继承: 英国王室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因联姻导致的继承争议和跨国继承。例如,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去世时没有存活的子女,根据《1701年嗣位法》,英国王位继承权落到了她的德意志表亲——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的头上,乔治遂成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开启了汉诺威王朝。这便是典型的跨国继承。

既然王位继承可以跨国,为什么欧洲后来大多是民族国家?

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民族国家的兴起——所带来的结果。王位继承跨国的历史背景,恰恰是孕育民族国家诞生的土壤。

1. 王权集中与中央集权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们逐渐意识到,频繁的封建分封和贵族权力过大,会削弱中央王权。因此,许多国王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战争、收买、政治手腕)来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将领土重新整合到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这种王权的集中化,是走向民族国家的第一步。

2. 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到了近代早期(大约16世纪之后),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识字率的提高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开始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和巩固。人们开始发展出一种更强的“民族认同感”,即对某个特定语言、文化、历史和地理区域的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开始超越对某个具体君主的个人效忠。

3. “主权”概念的强化。 17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被认为是欧洲民族国家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即每个国家在其边界内拥有最高的、不受外部干涉的统治权。这大大削弱了之前皇帝、教皇等超国家权威的影响力,也限制了国王可以凭借联姻或其他方式随意扩张领土的“个人”性质的王权。

4. 战争与领土的重新划分。 频繁的战争,如三十年战争,不仅加速了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塑,也促使各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些战争中,君主们往往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仅仅个人家族的利益),开始更加强调其“国家”的边界和独立性。

5. 启蒙运动与人民主权理论。 启蒙运动的思想,尤其是“人民主权”的概念,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当主权不再仅仅属于君主,而是属于“人民”(或更确切地说,是某个民族群体),那么一个君主如果继承了另一个国家的王位,其统治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挑战,因为他可能不是被统治民族所选出的代表。

总结一下:

欧洲王位继承可以跨国,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政治格局以封建制和君主个人统治为核心,联姻是主要的政治工具,而国家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清晰和固化。君主可以像继承家产一样继承或通过婚姻获得领土。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化、共同语言文化的传播、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主权国家概念的强化,共同作用,推动了欧洲向以民族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格局转变。在民族国家体系下,国家的主权和边界变得至关重要,个人性的、跨国的王位继承模式逐渐被视为对国家主权的威胁,最终被民族国家的政治逻辑所取代。尽管王室成员可能仍然拥有其他国家的封号或联系,但国家层面的继承权,特别是国家元首的产生,更多地开始受到民族国家的内部法律和政治逻辑的约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欧洲各国处于一个圈,基督王国。

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楚国都处于中华文化圈内。

在一个圈内,为了门当户对,王子娶公主是很正常的事。就像伊丽莎白与菲利普,鲁桓公与文姜。

其次在部分国家,王位是可以传给女儿的。

起初无论东西方,大家都喜欢族内传位,把国家当成家族的私藏,传侄子不传女儿。

但是侄子那有女儿外孙亲。某些统治力强又生不出儿子的国王开始修改继承法,让女儿也有了继承权。


所以,老法王菲力死了,小国王查理也死了,根据法国的继承法 王位给了菲力的侄子小菲力,但外孙英国国王爱德华不服。于是打起来百年战争。

由于爱德华战胜也会迁都巴黎,所以这场战争无论谁胜利,法国都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欧洲的王位继承之所以能够跨国,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而这与欧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非以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格局紧密相关。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欧洲王位继承跨国的历史渊源:要理解为何欧洲王位继承可以跨国,我们需要回到欧洲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期:封建时代。1. 封建制度的本质:.............
  • 回答
    欧洲中世纪盔甲与中国的古代盔甲在美学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技术发展及社会功能的不同。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设计理念与文化象征 欧洲盔甲: 欧洲中世纪的盔甲不仅是军事防御工具,更是骑士身份、荣誉和贵族地位的象征。盔甲设计强调功能与美学的结合,通过复杂结构(如链甲、板甲.............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东西方文明在材料选择、技术发展、审美取向以及文化哲学上的深刻差异。欧洲古建筑多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而中式建筑则偏爱木材,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演进、地理环境和文化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地理与资源禀赋: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欧洲:得天独厚的石材资源。 欧洲大陆,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和欧洲中部.............
  • 回答
    欧洲的农民起义相较于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农民起义,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并非欧洲土地上没有贫困或压迫,而是多种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大规模、持续性的农民起义在欧洲的发生频率远低于中国。而中国直到明末仍需处理此类内患,其根源则更加深厚和复杂。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些历史的脉络。.............
  • 回答
    欧洲国家在现代文化输出方面确实相对较弱,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全球化传播的特质等多个层面来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历史因素:殖民主义遗产的双刃剑 “文化帝国主义”的负面印象: 曾几何时,欧洲国家是殖民世界的中心,通过殖民统治,欧洲的语言(英语、法语、.............
  • 回答
    欧洲领主绝嗣并邀请外国贵族继承的现象,与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两国在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继承法则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的根本不同。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欧洲领主频繁绝嗣并邀请外国贵族继承的原因:1. 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分散的权力结构: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一种高.............
  • 回答
    欧洲和美国在政党标志色上的差异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它反映了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的不同演变。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欧洲左翼政党使用红色(Red)的原因:红色在欧洲左翼政治中长期以来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的遗产: 血的象征: 红色最直接的联想是血液.............
  • 回答
    欧洲国家元首的称谓差异,即“国王”(King)与“皇帝”(Emperor)的区分,并非随意设置,而是深深植根于历史发展、政治演变、文化传统以及对统治权性质的理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入手:1. “国王”(King)的由来与含义 起源: “国王”这个称谓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要早得.............
  • 回答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的人均收入普遍低于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税收和福利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不及美国原因的详细.............
  • 回答
    欧洲缺少像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Meta)或是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互联网巨头,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监管等多方面因素。这绝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剖析:一、 市场碎片化与同质化:首先,欧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理解世界地理划分的核心。简单来说,之所以我们说欧洲是一个大洲,而东亚、南亚、西亚不是独立的大洲,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是构成更大地理实体——亚欧大陆(或者更广义地讲,欧亚大陆) 的组成部分。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大洲的定义:什么是“大洲”?“大洲”.............
  • 回答
    关于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EMBL)在DNA存储领域选择三进制的详细原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尤其当我们仔细审视它与我们熟悉的数字世界截然不同的逻辑时。这不是一个简单“因为A更好所以选择A”的答案,而是背后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权衡和技术考量。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跳出“二进制是唯一标准”的思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细究起来,欧洲选择马匹作为主要的耕作动力,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经济、技术和社会原因。并非是因为牛“不行”,而是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展现出了更强的优势。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中,牛和马都曾被广泛用于耕作。但当我们谈论“欧洲用马耕地而不是牛”,其实更多是指欧洲在中.............
  • 回答
    要聊欧洲铁路和国内、日本铁路站台高低不同的原因,这事儿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这背后,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技术、运营和经济的考量。欧洲铁路的低站台:历史的烙印与灵活性的考量欧洲铁路系统普遍使用低站台,这首先跟他们的铁路发展史有很大关系。 早期铁路的设计理念: 欧洲的铁路兴起于1.............
  • 回答
    欧洲足坛那些长期徘徊在中下游、甚至屡次降级的球队,依然拥有庞大且忠诚的球迷群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比赢球更深层次的东西。我跟你聊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得从“历史与传承”说起。很多欧洲的足球俱乐部,特别是那些老牌球队,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甚至更久。足球在欧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
  • 回答
    欧洲、日本的大家族拥有族徽(Heraldry)或家徽(Mon/Kamon)而中国大家族相对而言不那么为人所知,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差异。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欧洲的族徽(Heraldry):起源、功能与演变 起源与发展: 欧.............
  • 回答
    要说欧洲人口不过百万的中小城市都能修建地铁,这说法有些过于绝对了,但确实有不少相对小型的欧洲城市拥有地铁系统,或者至少是类似地铁的轨道交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某个原因。我试着从几个层面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地铁这玩意儿,修起来真是贵到没朋友。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语言翻译和文化传播中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到了历史渊源、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早期翻译者的选择和惯例。并非所有欧洲国名、地名都这样,但确实存在一些例子,中文音译似乎比英文更贴近原名。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原因:1. 历史的维度:我们何时开始接触这些名字? “.............
  • 回答
    欧洲古典建筑,尤其指的是哥特式时期,其最令人称奇的成就之一无疑是飞扶壁的出现。这是一种精妙的结构设计,将巨大的石造拱顶的侧向推力传递到外部的支撑结构上,从而使得教堂内部空间得以高耸、宽敞,并允许墙壁上开出巨大的彩色玻璃窗,营造出神圣而梦幻的光影效果。然而,你的问题非常敏锐,它触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
  • 回答
    要说欧洲为什么“不愿意”接纳俄罗斯,其实这个表述有点笼统,因为欧洲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和演变。但总的来说,如果你指的是欧洲主流国家,尤其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目前普遍存在对俄罗斯的疑虑、不信任甚至敌意,不愿意将其视为一个可靠的伙伴,更不用说“接纳”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共同体了。这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