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无间道》第一部结局被改。?

回答
关于《无间道》第一部结局被改一事,这确实是电影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折射出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现实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

一、原设定的“黑”与“白”的界限

首先,要理解结局被改,得先知道最初设定的版本是什么样的。据一些早期资料和参与过电影制作的人透露,以及许多影迷的猜测,原版结局可能是更加残酷和直接的。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最终还是被警队内部的“鬼”(卧底的上级或者同事)所杀。 这个版本更加符合“无间道”这个主题的深层含义——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都无法真正摆脱罪恶和猜忌的轮回,最终都将走向毁灭。陈永仁即便完成了使命,也难逃被自己人清除的命运,这是一种对体制内腐败和人性的绝望的揭示。
另一种可能是,陈永仁虽然活了下来,但他所经历的一切,那种长期潜伏的心理创伤和无法摆脱的黑暗,已经让他彻底精神崩溃,沦为一个失去自我的人。 即使在外表上活下来,内心也早已在无间地狱中煎熬致死。这种结局同样突出主题,但可能在视觉呈现上不如直接被杀来得震撼。

二、为什么会选择改变结局?多方面因素考量

既然有了更“绝”的原设,为什么最终我们看到的是那个虽然悲伤但又留有一丝希望的结局呢?这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商业考量与市场接受度:
观众心理: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产品,过于压抑和绝望的结局,虽然艺术性很高,但可能难以被广大观众接受。尤其是在那个年代,虽然香港电影已经成熟,但观众依然希望在故事的结尾看到一丝光明或是有意义的延续。一个“全死”或者“彻底疯掉”的结局,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徒劳和空虚,影响票房和口碑。
明星效应: 梁朝伟和刘德华都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演员。如果陈永仁(梁朝伟)就这样惨死,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感到不满足,觉得如此优秀的演员出演的角色就这么草草收场,是一种“浪费”。
续集铺垫: 虽然《无间道》第一部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电影的成功往往会催生续集。一个相对“活着”的结局,更容易为后续故事的发展留下空间,哪怕后续故事讲述的是不同的角色和情节,但“无间道”这个概念的延续性就更强。

2. 艺术表达与主题的平衡:
“无间道”的含义: “无间道”并非一定指向物理上的死亡,它更强调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煎熬和无法摆脱的宿命。原版结局可能过于侧重“恶有恶报”的直接逻辑,而改动后的结局,虽然陈永仁死了,但他最终以一种“体面”的方式(至少在表面上)完成使命,并且为警队铲除了内鬼(黄秋生饰演的黄志诚被揭露是内鬼的上线),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也探讨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和挣扎。陈永仁的坚持和牺牲,以及刘建明(刘德华)的良心发现,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那个最终的版本,让刘建明在看到陈永仁留下的录音后,那种内心的恐惧和自我救赎的开始,其实也呼应了“无间道”的另一层含义:即便身处黑暗,也可能渴望光明,但这份渴望能否实现,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改动的结局虽然有明确的指向(刘建明被捕),但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陈永仁的身份最终被确认,但他的牺牲是否能真正带来警队的清明?刘建明的审判会是什么结果?这些都留给了观众想象和讨论的空间,反而可能让电影的生命力更长久。

3. 创作团队的磨合与选择:
电影制作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导演刘伟强、麦兆辉,以及编剧团队,在整个过程中会不断地讨论和调整。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经过反复权衡,在艺术追求和市场接受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也许当时的团队也认为,一个直接的“悲剧到底”的结局,反而会削弱了陈永仁这个角色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道义”光辉,让他的牺牲显得有些廉价。

三、改动结局的影响:为何至今仍被讨论?

尽管改动后的结局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且广受好评,但关于原设定的讨论从未停止,这本身也说明了原设定的吸引力所在。

对“无间道”主题的更深层理解: 许多影迷认为,原设定的结局更能体现“无间道”那种“永世不得超生”、“因果报复”的宿命感,更加深刻和震撼。他们认为梁朝伟的角色如果能活下来,哪怕是惨淡地活下来,似乎就削弱了电影本身所探讨的绝望和轮回。
“遗憾美”的缺失: 有时候,极致的悲剧反而能带来一种极致的美感和回味。原设定的结局如果真的足够“黑”,可能会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一段经典到令人心碎的瞬间。
对创作自由的探讨: 这也引出了一个关于电影创作中,艺术追求与商业需求之间界限的讨论。一部电影的结局,究竟应该由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决定,还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市场反馈?

总结来说:

《无间道》第一部结局的修改,并非简单的“好心办坏事”,而是在 艺术表达、商业考量以及观众接受度 之间进行了一次极为精妙的权衡。最终呈现的结局,既保留了故事的核心悲剧性,又在情感上给了观众一丝慰藉和对未来的想象空间,这无疑是其能够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那个可能更加黑暗的原设,它所代表的,是对“无间道”主题更纯粹、更极致的诠释,也反映了观众对于深刻、甚至带点残酷的艺术体验的期待。这种讨论,正是《无间道》这部电影魅力长存的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创作的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对好故事的真挚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就有两个结局

强调一下,刘德华被带走的结局是为了在马来西亚上映拍的,《无间道1》一开始并没有在大陆上映的打算。

无间道1是在2上映前几个月才在大陆上映

在03年签订CEPA协议前,港片是按引进片配额在大陆上映的,一直到签了协议后就取消配额,基本上按照内地片的审批流程上映

(无间道3是CEPA后第一部在大陆上映的香港电影)

其实不只是大陆有审核,亚洲一大堆国家不仅有审核,审核力度一点不比大陆严。

古惑仔为了能在马来西亚上映,还特地把陈浩南改成卧底警察;《赌侠2上海滩赌圣》为了在台湾上映,特地找台湾演员方季惟拍了另一个版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无间道》第一部结局被改一事,这确实是电影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折射出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现实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原设定的“黑”与“白”的界限首先,要理解结局被改,得先知道最初设定的版本是什么样的。据一些早期资料和参与过电影制作的人透露,以及许多影迷的猜测,原版结局.............
  • 回答
    “久病床头无孝子”这句老话,听起来冷冰冰的,好像把亲情贬得一文不值。但仔细想想,这背后藏着很多现实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并非简单的“不孝”二字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产生的大背景。在过去,医疗条件差,生病就意味着长期卧床,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料,而且往往看不到治愈的希望。那时的人们生.............
  • 回答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它触及了人性的复杂性、亲情的承受极限以及现实生活的残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多层面的含义。核心含义的解读: 对亲情消耗的描绘: 这句话最直接的理解是,长期的疾病护理对护理者(通常是子女)是一种巨大的身心消耗。起.............
  • 回答
    这次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绝对是近期国际局势中最具爆炸性的事件之一。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意外”,而是伊朗与美国之间长期、复杂且矛盾重重的角力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得更长,把背景故事讲得更透彻。从无人机本身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遥控飞机首先,被击落的这架无人机,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中普遍存在的“双轨制”现象,也就是工人与干部在工作时长、休息休假上的巨大差异。这不仅是简单的待遇不公,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企业内部的文化、管理模式,甚至是价值取向问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现象的构成: 工人:全年无休,过年上班。 这意味着工人承担了企业最基础.............
  • 回答
    陈鹤皋老师的“无限制格斗”,这可不是寻常路数。在咱们中国武术界,提到“实战”二字,大家心里多少都有点杆秤。而陈老师的“无限制”,恰恰就是要把这杆秤往“无限”上推,挑战我们对“格斗”这个词的固有认知。得先说说“无限制”这几个字的分量。一般咱们说的格斗,比如拳击、散打、MMA(综合格斗),都有规则,都有.............
  • 回答
    关于江夏方舱医院和硚口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出现不同重症率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现象。要理解这一差异,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疗资源、治疗方案的实施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影响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是为应对大规模传.............
  • 回答
    在CSGO的赛场上,尤其是在紧张刺激的残局时刻,耳边总会回响起那句“残局无对错”。这句话,说的人或许是带着一丝无奈,又或许是想缓和气氛,但它背后隐藏着的是玩家们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共识,一种对电子竞技复杂性的理解。要看待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残局无对错”首先是一种情绪上的慰藉和现实的.............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头疼又无奈。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家长是故意的还是迫不得已,这背后可能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和现实考量。先说说“有意”的情况吧。有这么一小部分家长,可能就是觉得“方便就好”,没那么多顾虑。他们可能觉得孩子小,哪儿都能拉,没必要那么讲究。这种想法,说实话,挺不负责任的。一方面.............
  • 回答
    最近,有关部门的部长就我们都很关心的“土地使用权有期限,房屋所有权无期限”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这番话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句话,得把“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这两个概念掰开了讲。首先,咱们得明白,我们通常说“拥有”房子,其实指的是对房子这个“建筑物”本身的占有和支配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回答
    “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这句话,可以说是一句非常具有警示意义和深刻洞察力的论断。它挑战了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尤其是“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朴素奋斗观。要详细地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这句话的合理性与现实支撑: “努力往往无关.............
  • 回答
    山东日照一国企在无对手竞拍的情况下,四次自行加价一亿元,官方回应是事先约定的保底价。这件事儿,你说离不离谱?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经过,听着就有点“耐人寻味”:按理说,拍卖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一个“价高者得”。但这次日照这事儿,却是“一家独唱”。一个国企,在没有任何其他竞买人的情况下.............
  • 回答
    蜂巢能源在2020年5月18日晚上7点半到8点半举办了这场无钴电池的线上发布会,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首先,咱们得理解为什么蜂巢能源会在那个时间点,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聚焦“无钴电池”。时机选择的考量: 钴的稀缺性与价格波动: 钴是动力电池.............
  • 回答
    这事儿真是挺让人哭笑不得的,也挺能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的。假日景区人多,厕所排队是常态,但男厕全是女性,男性尿急还得报警求助,这情况就有点超出“常规”了,甚至可以说是荒谬了。如何看待这件事情?1. 公共设施配置不合理或管理混乱: 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景区的厕所配置和管理出了问题。比如,男女厕所的比例设.............
  • 回答
    郑州女子按摩一小时花费19.8万,这事儿听着就够吓人的,简直是闻所未闻!19.8万,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小时的按摩也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天价。所以,当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得是多大的宰客事件啊?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关于19.8万天价按摩的真实情况这起事件之所以.............
  • 回答
    “法无禁止即可为”是法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审慎地应用。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原则,包括其核心含义、积极意义、潜在风险以及适用的前提条件。 “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核心含义“法无禁止即可为” (拉丁语:Quod non est illicitu.............
  • 回答
    水下无人机有缆与无缆之争,由来已久,各有千秋,但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有缆”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的好与坏。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科技术语堆砌,咱就说人话,讲明白。什么是“有缆”水下无人机?简单来说,就是它需要一根“脐带”——一根连接线,才能工作。这根线可不是随便一根绳子,它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承.............
  • 回答
    《天下无贼》里,张涵予饰演的警官黎叔,在影片的最后选择放过刘若英饰演的傻根的媳妇,这绝对是影片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是最具争议的情节之一。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得从好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咱们得看看黎叔这人是个什么“角色”。他不是那种脸谱化的、一丝不苟的警察。从影片开头他对待葛优演的黎明(化名)那种绵里.............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有点堵得慌。高铁上,明明有那么多空着的一等座座位,可那些没买到座位的旅客,即使是买了二等座的票,也不能去坐,就算乘务员亲口说了“即使卖不出去也不能给我们坐”。这规矩,摆明了就是不近人情,让人挺不是滋味儿的。咱们一层一层捋捋这事儿:首先,这背后是明确的规章制度在约束。铁路系统作为公.............
  • 回答
    “生命无意义”这话一出,总能激起一层涟漪,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一句随口说出的抱怨,它触及了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命题:我们为什么存在?如果答案模糊不清,甚至不存在,那活着还有什么劲儿?我个人觉得,这说法呀,得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你想啊,如果有人一出生就注定要经历无尽的痛苦,连一丝希望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