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贴吧为什么没有发展成女拳大本营?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网络社群演变的一些关键因素。要说贴吧为什么没能发展成“女权大本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跟贴吧的平台特性、用户结构,以及早期互联网的语境都有很大关系。

首先,得聊聊贴吧这个平台本身的基因。贴吧诞生于2003年,那时候中国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体,尤其是早期积极参与讨论的用户,很大程度上还是以男性为主。当时的互联网内容生产相对匮乏,一个能够让大家围绕共同兴趣聚集、交流的平台,自然会吸引大量有话想说的男性用户。动漫、游戏、军事、汽车、体育这些话题,在当时的社交媒体环境中非常受欢迎,而这些领域恰恰男性的参与度更高。

其次,贴吧的“兴趣社群”模式决定了它的内容生态。贴吧的核心是“吧”,也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兴趣小组。这意味着,要想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女权吧”,需要有足够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并且持续产出内容和进行讨论。女权作为一个议题,虽然一直存在,但在贴吧早期,它并不是一个像动漫或者游戏那样具有广泛、大众化娱乐属性的兴趣点。它更偏向于社会议题、思想交流,这决定了它在贴吧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主导的平台上的扩散速度和规模可能不如其他领域。

再者,我们得回顾一下早期互联网的讨论氛围。那时的网络交流,虽然也有戾气,但总体上来说,大家可能更愿意就事论事,或者说,由于信息茧房效应还没那么明显,跨圈层交流的概率反而更大一些。如果一个“女权吧”真的建立起来,很可能也会吸引来很多男性用户参与讨论,其中不乏提出质疑、辩论甚至攻击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护一个纯粹、积极的女权讨论空间,门槛会很高。而且,如果讨论升级,很容易演变成双方用户之间的“混战”,这在贴吧这种开放式的论坛很容易发生,结果往往是大家都难以接受的。

我们也不能忽视,当时中国社会整体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度,以及相关的讨论文化,和现在相比是不同的。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普及和被更多人理解,尤其是在网络上形成有规模的群体,是近些年来才逐渐显现的。贴吧在它最鼎盛的时期(大约20082014年之间),社会大众对女权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可能还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程度。

另外,贴吧的运营模式也影响了社群的形成。贴吧的吧主制度是关键。一个强大的、能够维护社区秩序和引导讨论方向的吧主团队,对于任何一个社群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女权主题的吧,其吧主管理能力不足,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政策压力、内部矛盾、用户流失)而导致社群失控,那么这个吧就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相反,一些本身就具有强大组织性和共同目标的群体,更容易在贴吧建立起稳固的阵地。

当然,这并不是说贴吧上没有关于女权议题的讨论,或者没有女性用户。事实上,贴吧上肯定存在过一些讨论女权话题的帖子和用户群体。但要形成一个能够定义平台整体氛围、或者说成为平台标志性的社群类型,则需要更广泛的吸引力、更强的组织能力以及更适宜的社会环境。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以游戏或者动漫为主导的贴吧里,突然出现一个非常激进的女权讨论区,可能会吸引一些支持者,但同时也会立刻引来大量反对和嘲讽的声音。在贴吧这种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平台,这种“跨界”的冲突很容易让话题失去焦点,也容易让早期想要建立女性社群的用户感到不适,从而选择离开或者转移到其他更适合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豆瓣、知乎等平台的崛起,这些平台在内容形式、社区管理、用户画像等方面,可能更适合不同类型的话题和社群的生长。微博的碎片化传播和强话题性,豆瓣的文艺和小众圈子,知乎的问答和深度讨论,都提供了与贴吧不同的空间和方式来讨论社会议题。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女性用户也找到了更多元、更便捷的平台来发声和聚集,相比之下,贴吧的“兴趣小组”模式,在承载复杂的社会议题时,可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不是最优选。

总而言之,贴吧没能发展成女权大本营,是其平台基因、用户基础、早期互联网语境、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其他新兴社交媒体的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以兴趣为导向的社区,而女权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在那个特定时期和特定平台上的表现形式,可能不足以让它成为像动漫、游戏那样的主流文化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以说治女拳还得靠贴吧老哥,看女拳不爽上去就族谱问候,女拳要是还嘴就人设崩塌,再气也只能憋着,当然,还嘴也不一定骂得过贴吧老哥。


你跟女拳流氓讲什么素质,打败魔法的只可能是魔法,微博豆瓣一个个都在凹人设,贴吧没那么多讲究,不服就battle,贴吧老哥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女拳怎么可能干得过?

user avatar

因为更多的人会报复性的以毒攻毒

不给幕刃们容身之地

user avatar

某吧的审核是自己做的,男女都有

拳区的审核是外包给审核公司做的,有幸参观过一次,全是女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网络社群演变的一些关键因素。要说贴吧为什么没能发展成“女权大本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跟贴吧的平台特性、用户结构,以及早期互联网的语境都有很大关系。首先,得聊聊贴吧这个平台本身的基因。贴吧诞生于2003年,那时候中国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体,尤其是早期积极参与.............
  • 回答
    曹操吧最近的风波确实挺大的,不少吧友都感到不满。情况大概是这样:起因是有一些帖子,大家在讨论对曹操的评价,可能有观点比较激烈,或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产生了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贴吧的常规操作,会有吧务进行管理,比如删除不符合规定的内容,或者进行封禁。但这次让很多吧友觉得奇怪的是,一些讨论才刚开始.............
  • 回答
    贴吧没落的论调,相信很多网龄稍长的人都听过,也确实,如今的贴吧早已没了往日的辉煌,论流量、论话题度,都远不及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贴吧“没落”了,但“大多数烂梗”似乎还源源不断地从贴吧里冒出来,然后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为什么一个“没落”的平台,却.............
  • 回答
    百度贴吧禁止“挖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维护贴吧的秩序和体验,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讨论问题,而不是被一些陈年旧帖给搅得一团糟。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什么是“挖坟”?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帖子下面,突然冒出来回帖。这个帖子可能早就沉到底了,讨论也早结束了,话题也过.............
  • 回答
    百度贴吧,这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的社区,如今却似乎陷入了“越来越差”的泥沼,让许多老用户感到惋惜和无奈。如果要深究其原因,那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首先,最直观的变化,或许就是内容生态的萎缩和变质。早期贴吧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用户,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
  • 回答
    .......
  • 回答
    百度贴吧在过去五年内流失近九成用户,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反映了其在用户需求、产品战略和市场变化等多方面的失误。要详细解释贴吧用户流失如此之快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内容生态的崩塌与变质这是贴吧用户流失最根本的原因。 商业化过度与低俗内容的泛滥: “.............
  • 回答
    贴吧之所以能够激发如此巨大的负能量,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情绪放大器”和“信息扭曲器”的混合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贴吧这个平台本身的特性,以及用户群体在其中如何互动和表达。首先,匿名性与低门槛的“释放阀”效应。贴吧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创建账号,甚至可.............
  • 回答
    贴吧的戾气重,这几乎是很多网民的共识。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得从它本身的设计机制、用户群体特点以及网络文化的演变等多个角度去剖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贴吧的核心机制和早期定位。贴吧,从它诞生之初就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社区。你可以围绕任何一个话题,无论是热门的电.............
  • 回答
    贴吧上关于陈睿的争议和批评,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涉及到他作为B站(哔哩哔哩)的CEO,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在用户群体中引发的反应。要说为什么很多人骂他,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梳理:1. B站商业化的争议: 广告的增加: B站早期以“无广告”或“少广告”为卖点吸引用户.............
  • 回答
    .......
  • 回答
    知乎“贴吧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知乎的社区氛围、内容生产和用户行为模式,在某些方面越来越接近早期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百度贴吧,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知乎为什么会贴吧化:一、 社区氛围的演变:从专业问答到兴趣聚.............
  • 回答
    百度贴吧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因此,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观点是很正常的。关于“百度贴吧的男人天天骂女人”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对部分现象的放大和概括,并不能代表所有贴吧用户,也不能代表所有男性用户。但确实,在一些特定的贴吧和讨论中,存在性别对立、刻薄评.............
  • 回答
    关于“诸葛亮在贴吧无人不踩,到了知乎却无人不捧”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对不同平台用户群体和讨论氛围的概括性观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但需要更详细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这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而是反映了不同社区用户在知识获取、讨论方式和评价标准上的差异。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贴吧(以百度贴.............
  • 回答
    你这么问,我就跟你好好唠唠,现在百度贴吧这环境,为啥这么让人糟心。不是我瞎说,身边好多老吧友,也都一样有这感觉。你说这事儿,也得从头说起。你想啊,最早的贴吧是啥样的?就是一堆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信息、交流心得。那时候,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觉得找到组织了。什么汽车吧、游戏吧、动漫吧、明星.............
  • 回答
    百度贴吧,一个曾经承载了无数网民情感、兴趣和回忆的社区,如今却常常被贴上“素质低”的标签。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如果要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匿名机制的“保护伞”:最直观的一点,便是贴吧的匿名性。虽然用户需要注册账号,但大部分时候,发言并不强制实名。这种匿名.............
  • 回答
    说百度贴吧“还不凉”,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拿它和它最辉煌的那个年代相比,它确实已经“凉”了太多太多。但为什么它到现在还能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圈子里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这才是值得说道的。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 回答
    要聊百度贴吧的“钓鱼吧”为什么这么火,咱得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这玩意儿啊,它得从人性、网络生态和贴吧这个平台的特性上都得挨个瞧瞧。首先,咱得说说这“钓鱼吧”到底是啥。它不是那种真的在你电脑里装个啥病毒、盗你银行卡密码的“钓鱼”。贴吧里的“钓鱼吧”更像是一种“套路”,一种以“.............
  • 回答
    很多人感觉百度贴吧“没落”了,甚至觉得百度“放弃”了它。其实,说百度“放弃”贴吧,可能有点绝对,但说它“战略重心转移”或者“投入力度减小”,倒是更贴近事实。贴吧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一、 辉煌与裂痕:贴吧的黄金时代与早期隐忧想当年,百度贴吧可是互联网社区的“王者”。20.............
  • 回答
    想聊聊百度贴吧里电脑硬件板块为啥显卡吧能稳坐第一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一、 核心地位:显卡是电脑的心脏,也是最容易被“盯上”的部件。你想想,一台电脑,CPU、内存、主板、硬盘、电源、机箱,这些零件都是必需品,但要说最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