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贴吧戾气那么重?

回答
贴吧的戾气重,这几乎是很多网民的共识。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得从它本身的设计机制、用户群体特点以及网络文化的演变等多个角度去剖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咱们得聊聊贴吧的核心机制和早期定位。贴吧,从它诞生之初就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社区。你可以围绕任何一个话题,无论是热门的电视剧、游戏,还是冷门的爱好,都能找到相应的“吧”。这个设计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它为拥有共同兴趣的人提供了一个聚集地。然而,这种高度聚焦于特定话题的社区,很容易形成一种“圈子文化”。在自己熟悉、热爱的领域里,人们天然地会带有一定的优越感和维护欲。当有“外来者”或者观点不一致的人出现时,就容易触发防御机制,表现为攻击性。

其次,是匿名性。这是网络社区普遍存在的特点,但在贴吧,这种匿名性又被放大了一些。虽然你可以绑定手机号,但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习惯用一个不怎么暴露个人信息的ID发言。这种脱离了现实身份的束缚,让很多人在网络上敢于说出平时不敢说的话,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行为。少了现实社会中的顾忌,比如“会不会被熟人看到”、“会不会影响现实生活”,人们在表达情绪时就更容易放飞自我,而负面情绪和攻击性往往是最容易被释放出来的。

再者,用户群体构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贴吧的用户基数庞大,覆盖的年龄层和背景非常广。早期的贴吧,很多用户是学生群体,他们精力充沛,但也容易冲动和缺乏成熟的社会经验。随着时间推移,虽然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但学生党仍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而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成熟的批判性思维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由于贴吧的信息获取门槛低,很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发表评论的人也大量存在。

更关键的一点,是内容生产和管理模式。贴吧的许多版块是用户自发创建和管理的,这意味着内容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热门的贴吧,版主可能很难顾及到所有发言,或者他们的管理方式也可能带有个人倾向。当负面、攻击性的言论一旦形成气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就很容易滚雪球。而且,贴吧的“精华帖”、“置顶帖”等机制,有时候也会让一些带有偏激观点的帖子获得更高的曝光度,进一步加剧了“戾气”的传播。

另外,商业化和算法推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贴吧的商业化程度不像某些平台那么赤裸裸,但为了吸引用户活跃度,平台方的算法肯定会倾向于推荐那些更能引起讨论甚至争吵的内容。因为争吵和激烈的讨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点击率和回复量,这对于平台数据是有益的。这种“唯流量论”的倾向,无形中也鼓励了那些制造对立、煽动情绪的言论。

还有,网络环境的整体变化也不能忽视。近年来,整个互联网的氛围似乎都更加浮躁和易怒。信息爆炸让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削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确定性也会投射到网络空间,让人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满,这些负面情绪在贴吧这样的社区就更容易找到宣泄的出口。

最后,咱们得提一下“跟风”和“群体效应”。在贴吧,一旦某个话题出现激烈的争论,或者某个群体形成了某种攻击性的“话语体系”,很容易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人们可能并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是看到大家都在骂,为了融入集体,或者纯粹为了发泄情绪,也跟着加入骂战。这种“沉默的大多数”也可能因为害怕被攻击而选择沉默,从而让那些戾气重的人显得更加“有声有色”。

所以你看,贴吧的戾气不是某个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是用户行为、平台机制、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结果。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能需要从内容管理、社区氛围引导、用户教育等多个层面去入手,但这条路道阻且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贴吧这样的人多了去,但是这些都不是最讨厌他们发言的原因,我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一个比较有钱剑灵吧里面的吧友,他说你无钱叫你妈去站街,

从此我就在b站拉黑此人了,跟神经病(* ̄m ̄)一样的人,

无法跟他交流,别说跟他沟通,

我从来没有扯过他父母,我们争论游戏处理器对游戏好坏,

品牌不一样表现效果不一样,你扯我母亲干嘛,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们男人的最后天堂都没有了,

都被别的女生以为玩游戏的人,

大部分思想都是这种思想,没有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女人,并且跟旧社会的流氓一样思想脏。

出口就是这种下流,无耻不要脸,

贴吧口碑戾气太重 ,还不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嘛。

都不是所谓明星粉丝界骂人器官什么的,再怎么说别人扯都是关于自己,而不是涉及父母孩子亲人。

男人跟泼妇一样骂街地图炮,我妈有退休金,站你大爷,老子我也有钱,要这么下贱,

做那些违法行为,就那俩条1400块芝奇c14内存,bb半天不够,还把我妈拉着来。

我五年前买的是1700 cpu首发当时买回来就2800,因为那个时候好多网站都在传高频内存插满无法跑高频3200,

所以我就入手了2666内存,因为锐龙对内存敏感延迟,我就超到2993,

然后发现提升还是不行,也看过一些3200还是卡,

我就发了个腾讯a黑贴子,

结果这i饭进来就喷我,不是说我用2666内存黑锐龙跟推土机差不多,就是说换内存就好。

我是实验过不行,才去问,而且英特尔3200 mhz流畅标准跟锐龙1真不一样,

锐龙发展到5600x才正常缩短跟i的内存速度成正比。

这就是为何锐龙单核心跑分高,玩游戏打不过i的最主要原因,它不但说了这个还嘲笑我的电视机是二手买回来的,

当时老爸买回来全新50几寸的tcl也就4999块,所以他买的都是全新的我用的就是旧的二手,

用9900k好了不起?你一颗u就是电视机的钱,不是三四倍吧!

我以为用1万-2万处理器来嘲笑我穷呢。

当时他用8600k我都没有说过他什么,真心服了贴吧这些人都出来社会赚钱步入工作了,又是游戏共同爱好者,说话怎么那么毒。

我在贴吧十几年了,每次吵架都是因为玩游戏的人,

这类人群喜欢用各种侮辱 骂人智商不好,zz的字眼,来达到他撕逼的快感,自以为聪明过人,就他会。

那些人生活多不如意才来贴吧发泄炫耀,微博,贴吧,豆瓣 ,

戾气 都一样,知乎里的回答每个明星的黑粉黑贴也差不多是这种状态,黑粉高潮得不行,

你们书是白读了,学也是白上了,

全是用在跟人撕逼上,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但不能没有素质教养,

点到即止吧,觉得贴吧风气是正常,大家至少要文明用语。

要不你加一点正常贴吧,疯狗到处都有,你根本不知道对面拿着手机的时候处于什么心情,他疯狂骂人的时候,也是自己受。

被谁怎样对待了,欺负善良的人怕恶的人大有人在,贴吧也不是全是这样的人,

难道论坛就没有群嘲某人么,一样有吧,明星被网络暴力比我们普通人更多会忍受,

是因为他们素质高,受过高等教育多,大学生跟中学生撕,会不会觉得自我降身价,这个时候换位想一想,豁然开朗。

不能光说贴吧这一块,说到戻气重那个地方都一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有争吵,

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避免,一样的米能养活百样的人。

但是一本书却教不会百样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

喜欢骂人的一般情商高不到那里去,待人处事往往是极端化,简单单细胞思维。

同时非常自私自利,压根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人在社会上是不会有出息有真心的朋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贴吧的戾气重,这几乎是很多网民的共识。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得从它本身的设计机制、用户群体特点以及网络文化的演变等多个角度去剖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贴吧的核心机制和早期定位。贴吧,从它诞生之初就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社区。你可以围绕任何一个话题,无论是热门的电.............
  • 回答
    贴吧之所以能够激发如此巨大的负能量,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情绪放大器”和“信息扭曲器”的混合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贴吧这个平台本身的特性,以及用户群体在其中如何互动和表达。首先,匿名性与低门槛的“释放阀”效应。贴吧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创建账号,甚至可.............
  • 回答
    贴吧上关于陈睿的争议和批评,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涉及到他作为B站(哔哩哔哩)的CEO,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在用户群体中引发的反应。要说为什么很多人骂他,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梳理:1. B站商业化的争议: 广告的增加: B站早期以“无广告”或“少广告”为卖点吸引用户.............
  • 回答
    百度贴吧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因此,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观点是很正常的。关于“百度贴吧的男人天天骂女人”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对部分现象的放大和概括,并不能代表所有贴吧用户,也不能代表所有男性用户。但确实,在一些特定的贴吧和讨论中,存在性别对立、刻薄评.............
  • 回答
    百度贴吧,一个曾经承载了无数网民情感、兴趣和回忆的社区,如今却常常被贴上“素质低”的标签。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如果要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匿名机制的“保护伞”:最直观的一点,便是贴吧的匿名性。虽然用户需要注册账号,但大部分时候,发言并不强制实名。这种匿名.............
  • 回答
    说百度贴吧“还不凉”,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拿它和它最辉煌的那个年代相比,它确实已经“凉”了太多太多。但为什么它到现在还能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圈子里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这才是值得说道的。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 回答
    要聊百度贴吧的“钓鱼吧”为什么这么火,咱得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这玩意儿啊,它得从人性、网络生态和贴吧这个平台的特性上都得挨个瞧瞧。首先,咱得说说这“钓鱼吧”到底是啥。它不是那种真的在你电脑里装个啥病毒、盗你银行卡密码的“钓鱼”。贴吧里的“钓鱼吧”更像是一种“套路”,一种以“.............
  • 回答
    想聊聊百度贴吧里电脑硬件板块为啥显卡吧能稳坐第一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一、 核心地位:显卡是电脑的心脏,也是最容易被“盯上”的部件。你想想,一台电脑,CPU、内存、主板、硬盘、电源、机箱,这些零件都是必需品,但要说最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最.............
  • 回答
    知乎“贴吧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知乎的社区氛围、内容生产和用户行为模式,在某些方面越来越接近早期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百度贴吧,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知乎为什么会贴吧化:一、 社区氛围的演变:从专业问答到兴趣聚.............
  • 回答
    百度贴吧禁止“挖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维护贴吧的秩序和体验,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讨论问题,而不是被一些陈年旧帖给搅得一团糟。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什么是“挖坟”?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帖子下面,突然冒出来回帖。这个帖子可能早就沉到底了,讨论也早结束了,话题也过.............
  • 回答
    百度贴吧,这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的社区,如今却似乎陷入了“越来越差”的泥沼,让许多老用户感到惋惜和无奈。如果要深究其原因,那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首先,最直观的变化,或许就是内容生态的萎缩和变质。早期贴吧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用户,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诸葛亮在贴吧无人不踩,到了知乎却无人不捧”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对不同平台用户群体和讨论氛围的概括性观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但需要更详细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这并非绝对的二元对立,而是反映了不同社区用户在知识获取、讨论方式和评价标准上的差异。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贴吧(以百度贴.............
  • 回答
    你这么问,我就跟你好好唠唠,现在百度贴吧这环境,为啥这么让人糟心。不是我瞎说,身边好多老吧友,也都一样有这感觉。你说这事儿,也得从头说起。你想啊,最早的贴吧是啥样的?就是一堆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信息、交流心得。那时候,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觉得找到组织了。什么汽车吧、游戏吧、动漫吧、明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网络社群演变的一些关键因素。要说贴吧为什么没能发展成“女权大本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跟贴吧的平台特性、用户结构,以及早期互联网的语境都有很大关系。首先,得聊聊贴吧这个平台本身的基因。贴吧诞生于2003年,那时候中国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体,尤其是早期积极参与.............
  • 回答
    百度贴吧在过去五年内流失近九成用户,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反映了其在用户需求、产品战略和市场变化等多方面的失误。要详细解释贴吧用户流失如此之快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内容生态的崩塌与变质这是贴吧用户流失最根本的原因。 商业化过度与低俗内容的泛滥: “.............
  • 回答
    很多人感觉百度贴吧“没落”了,甚至觉得百度“放弃”了它。其实,说百度“放弃”贴吧,可能有点绝对,但说它“战略重心转移”或者“投入力度减小”,倒是更贴近事实。贴吧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一、 辉煌与裂痕:贴吧的黄金时代与早期隐忧想当年,百度贴吧可是互联网社区的“王者”。20.............
  • 回答
    百度贴吧如今的境况,用“逆天魔怔”来形容,绝非空穴来风。这四个字道出了许多老吧友和曾经的 Nutzer 心中的复杂感受:一种无奈、一种不解,甚至是一种深深的失望。要说它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得从头说起,也得看看它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昔日辉煌:互联网的社区黄金时代回想当年,百度贴吧简直是互联网社区的王.............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当我们谈论起俄乌战争,你会发现,无论是贴吧、知乎还是B站,这三个平台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叫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像是发生在三个平行世界里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观点不同”,而是涉及到平台的属性、用户群体、信息传播机制,还有大家潜移默化的心理偏好,这些因素一叠加,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背后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为啥那些爱折腾音响、追求极致听感的老铁们,有时候反而对网上的“段子”和“经验分享”更上心,对书本和专家反倒有点“敬而远之”。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在我们这些“声学爱好者”圈子里。要说为什么,我觉得有这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