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三成不举兵,丰臣家能否存续?

回答
如果三成不举兵,丰臣家能否存续?这个问题,着实牵动着战国末年历史走向的诸多关键。要回答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以及石田三成这个人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前,就已经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兵力数量,更是他多年以来经营的人脉、笼络的各路诸侯,以及最重要的——对天皇和朝廷的控制。德川家康的实力,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实力,更是一种基于长期政治运作和军事积累的“势”。

而当时的丰臣家呢?というと、秀吉已经去世,秀赖年幼,虽然继承了丰臣之名,但实际上掌握实权的,是淀殿(茶茶)。淀殿的能力和政治手腕,比起她的前夫浅野长政,甚至比秀吉的许多老臣都要逊色不少。她更倾向于依靠秀吉遗留下来的亲信,其中以石田三成为首。

石田三成这个人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是秀吉最信任的文臣之一,以其出色的行政才能和对丰臣家忠诚而闻名。然而,他也是一个极其不擅长笼络人心、容易树敌的人。他与德川家康的对立,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他认为德川家康正在侵蚀丰臣家的权力,破坏秀吉定下的规矩。他对于“忠诚”的理解,更多的是对秀吉个人及丰臣氏正统的效忠,而对德川家康作为“五大老”之首的地位,以及他最终想要夺取天下的大业,是持警惕和反对态度的。

那么,如果三成不举兵,会发生什么?

丰臣家仍然危机四伏。 三成不举兵,并不能改变丰臣家内部权力真空的现实。淀殿虽然身处权力中心,但她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和政治手腕来平衡各方势力。德川家康依然会继续他“合法”地架空丰臣家权力的过程。他可以通过任命、赏赐、调动等各种手段,继续拉拢和控制那些原本属于丰臣家的家臣,尤其是那些对丰臣家忠诚度不那么高的实力派大名。
家康的集权会加速。 德川家康的目标是统一日本,而丰臣家,尤其是秀赖,是他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障碍和潜在的威胁。即使没有关原之战的直接对抗,家康也会寻找其他借口来削弱甚至消灭丰臣家的影响力。可能的方式包括:
政治施压: 利用朝廷的权威,或者以丰臣家“管理不善”为由,进行干预。
经济封锁: 控制各地大名的经济往来,限制丰臣家的经济来源。
舆论造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丰臣家的“不称职”,为日后的行动铺垫。
挑拨离间: 鼓励和扶植丰臣家内部对淀殿不满或对三成不满的势力,制造内乱。
其他大名的选择会更加复杂。 没有了关原的“站队”选择,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势力,可能会因为看到德川家康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选择归顺,或者保持中立。而一些真正忠诚于丰臣家,但又缺乏强大军事力量的大名,例如毛利辉元(虽然最终背叛了),或是上杉景胜(在关原战场上其实很被动),他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军事联盟来对抗德川家康。
丰臣家的“末路”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到来。 也许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关原合战,但丰臣家很可能会在几年或十几年内,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名存实亡。秀赖可能被剥夺实权,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直到某一天,家康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彻底“清理门户”。例如,他可能会找一个“罪名”,比如秀赖“不敬天皇”,或者“与外国势力勾结”,从而名正言顺地将其废黜。
石田三成个人的命运。 即使他不举兵,作为丰臣家忠诚的代表,他依然是德川家康眼中的眼中钉。家康依然会想方设法将其除掉,可能是通过逮捕、流放,甚至是暗杀。三成的才干,在当时的情况下,反而会让他更容易被家康视为威胁。

那么,什么情况下丰臣家才有可能存续?

这需要一些非常苛刻的条件,而且大多都难以实现:

1. 淀殿展现出超凡的政治智慧。 她需要能够平衡家臣之间的矛盾,拉拢更多的大名,并且能够有效制衡德川家康的权力扩张。这对于一个在后宫环境中长大的女性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2. 德川家康突然失势或去世。 这是最直接也最可能打破局面的情况。如果家康在关原合战前就已经去世,那么继承的继承人未必能像他一样具有统治力。
3. 外部势力介入。 比如朝鲜或明朝,如果他们能够抓住机会,对日本的内政进行干预,可能会给丰臣家带来喘息的机会,但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4. 出现一个能够团结所有反德川势力的“强人”。 这个人需要具备比石田三成更强的号召力,能够让毛利辉元、上杉景胜等真正形成一股合力,并拥有能够与德川家抗衡的军事实力。

总而言之,即使石田三成不举兵,丰臣家依然极难存续。 德川家康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他具备了统一日本的实力和野心。丰臣家在秀吉去世后,就如同一个失去羽翼的雏鸟,面对着雄鹰的威胁。石田三成作为丰臣家忠诚的守护者,他的“举兵”行为,与其说是导致丰臣家灭亡的原因,不如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或者说,是他选择了一种他认为最符合自己信念的抵抗方式。

没有了三成的战争,丰臣家很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更慢、更被动的方式走向衰亡。家康会以更“光明正大”的手段,一步步将丰臣家架空,直到彻底抹去它在政治舞台上的痕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石田三成不举兵,并不能保证丰臣家的存续,充其量是推迟了其最终的命运,并可能改变了命运发生的具体细节,但结果,恐怕依然殊途同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做个不是很恰当的比较把

汉景帝能平七国之乱,一是自己早已成年,权力稳固,有底气赌一把,所以听得进晁错那一句削是反,不削也是反。二是靠强力一门梁国刘武。三是有忠臣良将周亚夫,窦婴给他兜底。

以上三个条件丰臣秀赖都不具备

一,丰臣宗家仅存秀赖,未元服,更不要谈权力了,立法裁定给了五大佬,行政执行给了五奉行。

二,丰臣氏已无强力一门,秀次被诬杀,秀保身死除封,秀秋被过继出去还被打压。

三,谱代实力不强,大多都不到十万石。个别十几万石。极少数二十万石及以上。且分裂为文武两派,不是互相状告打官司就是持械私斗,丰太阁成神才几年啊,总无事令就当耳旁风了(七将袭三成),禁止私婚也无所谓了(谱代福岛正则,加藤清正,蜂须贺家政就带头跟家康联姻)。

咱们先不论这个政权该不该倒,请问这样的大名家在乱世中该不该亡?这么叠debuff,你怎么续?

三成举兵之前,德川家康就已经公然违反太阁遗令大搞私婚,公然接收宇喜多骚乱(五大佬)的出走家臣,公然莫须有搞(五大佬)前田利长,利用七将袭三成让后者(五奉行)辞官隐居,浅野长政(五奉行)被敲打,上杉景胜(五大佬)转封不久归国建设被污蔑为造反。当时除了被私狠蒙蔽双眼的二傻子福岛加藤,谁不知道你德川家康在干嘛?

石田三成一样要打,趁着德川家康领着一众大名会津征伐的间隙迅速占领上方,畿内,以及伊势,把战线推到尾张就是最好的时机及设想。但后续一系列战争如此耗时我估计当时也没人想得到,例如万把人的部队居然不敢推掉丹后细川幽斋,伊势的战时托这么久,伏见也不是速破,尤其谁能想到,哇,你织田秀信是真的虎(浪)啊,名城岐阜一天没。

回到题主问题,如果石田三成不举兵,五大佬里面前田服软,上杉被整,宇喜多早就半残,毛利服软也是时间问题。五奉行里面自己和浅野已经被整了,剩下三个骑墙可是给家康送书信的啊。整个丰臣公仪会被德川家康摆布,不断找理由挑起战端然后把太阁藏入地“封给忠心耿耿的有功之臣”,该开幕开幕,一样还是这么玩,而且就在那几年里面,不可能给秀赖元服亲政的机会。

关原此局无解,石田三成已经尽人事了。明明是丰家太阁自己无德,各位就不要怪三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三成不举兵,丰臣家能否存续?这个问题,着实牵动着战国末年历史走向的诸多关键。要回答它,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以及石田三成这个人本身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前,就已经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兵力数量,更是他多年.............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三家分晋并没有完全发生,而是演变成了秦、晋、燕、楚、齐这五雄争霸的局面,那么秦国能否统一天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复杂而充满变数。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晋国依然存在,是最大的变数“三家分晋”的核心是晋国的分裂,削弱了它作为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如果晋国没有彻底分.............
  • 回答
    如果三家分晋未能成功,晋国得以延续,那么“秦齐楚燕合力攻晋”的情景,虽然并非绝对必然,但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要详细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战国初期晋国所处的复杂局面,以及其他诸侯国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三家分晋”的背景。那并非一个简单的权力分配,而是晋国内部卿大夫势力极度膨胀,最终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起《灌篮高手》迷们的讨论。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如果三井寿没有因为膝伤而荒废那两年,他现在的实力会有多强,能否达到湘北的“S级”甚至挑战阿牧的神奈川最佳球员地位。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三井寿的现状和他的优势:在《灌篮高手》的故事开始时,三井寿是刚从伤病中恢复过来。尽管如此,他仍.............
  • 回答
    腓特烈三世如果能活得更长,德国的历史走向,特别是能否扭转两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命运,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但又极其复杂的历史假设。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腓特烈三世个人的特质和理念,以及他继位后可能采取的政策进行细致的梳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腓特烈三世的短暂一生和他的历史定位。腓特烈.............
  • 回答
    如果台积电和三星都不再为华为代工麒麟芯片,那对华为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可以说是让其核心竞争力瞬间崩塌。下面咱们就一点点拆解开来,好好说说这事儿会怎样。首先,得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领域。 华为海思在芯片设计上,尤其是麒麟系列,已经做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甚至在某些方.............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能让《三体》宇宙炸裂的脑洞!如果钢印族打上的思想钢印不是“人类必败”,而是“不可以色色”,那整个故事的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第一部分:思想钢印的“奇效”与人类社会的剧变1. 启蒙的表象,禁欲的现实: 最初,钢印族来到地球的动机.............
  • 回答
    石田三成如果不出兵,那么关原之战就不会如期爆发,历史的走向自然也会截然不同。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涟漪,而可能是一场席卷整个日本的巨变。首先,咱们得明白,关原之战不是三成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它是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去世后,逐步蚕食丰臣家权力,打破“五大老”、“五奉行”制度的必然结果。三成作为丰臣秀吉的心腹.............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我来给你详细梳理一下,并分析一下转学去民办国际学校的可能性和注意事项。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1. 五年大专三年不给毕业证: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一般来说,正规的大专院校,只要完成了教学计划并达到毕业要求,是会颁发毕业证书的。你提到“五年大专上三年不给毕业证”,这可能意.............
  • 回答
    将《三体》中的“水滴”材质用来制作一口锅,这个想法确实颇具科幻色彩,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它能否达到“无限不粘”的效果?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水滴”的特性,再结合我们现实世界中对锅具不粘性的理解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水滴”在刘慈欣笔下是个什么玩意儿。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的.............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气愤的。一个三岁的孩子,正是最需要爱和引导的年纪,却被父亲用这种方式“教育”,结果不但没让孩子“乖”,反而在他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对着妹妹下手。先说说这父亲用的“激将法”。“不乖就给你妹妹”,这话听着轻巧,但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和剥夺。你想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玩味。如果郭嘉不死,三国会不会最终被曹操统一?我认为,郭嘉不死,曹操统一三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也不能绝对地说就会百分之百发生。 历史的走向是无数因素交织的结果,即便郭嘉这样的顶尖谋士在世,也仍会受到很多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一、郭嘉在曹操统一进程.............
  • 回答
    三年三叉神经痛,不能治疗,三年后消失,外加八亿人民币。这个问题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把最令人绝望的痛苦和最诱人的财富并列放在一起,让人忍不住要去衡量,去权衡。说实话,光是听到“三叉神经痛”这几个字,我的神经就条件反射般地抽了一下。那种刀割般的疼痛,那种电击般的锐痛,那种任何轻微的触碰都能引发的撕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三体》系列的核心设定之一。如果叶文洁没有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三体人发现地球的时间轴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一、三体文明的生存困境与探测技术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三体文明为什么如此迫切地需要寻找新的生存之地。三.............
  • 回答
    孙策不死,三国鼎立之势?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我们不妨抛开一切既定的历史进程,站在当时那种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关口,来细细推演一番。首先,得承认,孙策活着,对江东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孙策是天生的统帅,更是极具魄力的开创者。他如同烈火一般,在短短几年内,从零开始,将江东之地纳入囊中,建立了孙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奇妙又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能力!扇一耳光就能让人在空中转三圈还能毫发无伤,这听起来就像是漫画里的超能力。那么,这个能力究竟能用来做什么呢?咱们来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能力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上,比如抢银行、对抗坏人(如果你非要这么想的话),可能有点鸡肋,甚至有点搞笑了。你想啊.............
  • 回答
    这个问题颇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节点。如果朱元璋真的能以唐朝三省制为框架,并继承宋太祖“不屠戮功臣”的遗风,同时大力推行教化农桑,那么大明王朝确实有超越大唐的可能性。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下。一、政治体制的优化:三省制与皇权专制的平衡朱元璋废除丞相,将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 回答
    孙权若不袭取荆州,转而攻打合肥,这绝对是三国历史走向的一道岔路口,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整个天下格局。要详细说来,我们得一步步拆解这其中的逻辑。一、 孙权“不偷袭荆州”的直接后果:刘备集团的喘息与巩固首先,荆州依旧在刘备手中,这是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变化。 刘备集团战略地位的稳固: 荆州乃四战之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的关键节点。如果吴三桂真的没杀朱由榔,三藩之乱的走向,以及成功的可能性,确实会变得复杂和难以一概而论。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三藩之乱”的根源和吴三桂的角色。三藩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朱由榔还在不在世,而是因为清朝廷在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笑傲江湖》中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以及几位顶尖高手的实力对比。如果任盈盈没有打伤杨莲亭,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这“三英”能否击败东方不败?咱们得细致地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的情况。在黑木崖的总舵,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这三位绝顶高手,加上任盈盈,合力围攻东方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