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人应该感谢美国人历史上的各种援助么?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民族情感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援助类型来详细探讨:

一、 鸦片战争前与庚子赔款之前的美国援助(相对较少且非主流)

早期传教士和教育家: 19世纪,美国确实有一些传教士和教育家来到中国,他们主要从事医疗、教育和慈善事业。例如,一些教会医院和学校在中国建立,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和知识传播。这可以被视为一种人道主义援助,对部分中国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注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少数声音: 相对欧洲列强,美国在早期中国历史中对中国的影响力较小,其在华利益也相对晚起步。虽然美国也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但相比英、法、俄等国,美国在那时期的“侵略性”相对较低。这并不代表美国完全没有利用中国的主权,而是其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二、 庚子赔款的退还与“教育基金”的由来(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庚子赔款的性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支付巨额赔款。美国的赔款数额虽然不如俄国和德国,但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退还庚子赔款的动因: 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用于教育,其动机是复杂的,并非纯粹的无私援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美国在华形象和影响力: 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此举赢得中国民众的善意,对抗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并为美国商品和文化打开市场。
培养亲美精英: 利用退还的赔款在中国创办和支持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的前身),旨在培养熟悉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中国精英,这些精英在未来可能成为亲美力量。
抵制其他列强的扩张: 通过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投入,美国希望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欧洲列强展开竞争,避免中国完全被其他国家控制。
国内政治和道德考量: 在美国国内,也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庚子赔款的数额过高,或者对中国的剥削是不道德的。
教育基金的影响: 退还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创办了清华学堂(后来的清华大学),并资助了大量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批留学生在回国后,很多成为了中国在科技、教育、政治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钱学森、竺可桢、梅贻琦等都受益于此。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当时的“援助”确实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值得肯定。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援助(盟友关系下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抗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美国最初奉行“不介入”政策,但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两国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
美国的军事援助:
提供武器装备和物资: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等形式,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飞机、卡车以及其他军事物资。
派遣军事顾问和飞行员: 美国派遣了陈纳德的“飞虎队”等军事力量来华协助作战,并提供军事训练和指导。
经济援助: 美国也提供了一些经济援助,以维持中国的战争能力。
援助的目的和背景:
共同对抗法西斯: 这是最主要的动因。中国是亚洲战场的重要战区,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的援助是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
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通过援助中国抗战,美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符合美国在战后世界格局中的一些设想。
人道主义关怀: 尽管政治和战略是主导因素,但美国民众对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也有一定程度的人道主义关怀。
援助的意义: 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美国的援助对中国坚持抗战,消耗日军,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援助,中国的抗战可能会更加艰难,胜利的到来也会更晚。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特别是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对美国的援助是心存感激的。

四、 冷战时期及之后的援助(更加复杂和政治化的援助)

国民党政府时期: 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对国民党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支持其反共立场。然而,这部分援助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饱受争议,部分援助被认为未能有效改善民生,甚至加剧了腐败问题,最终并未能阻止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
早期对抗和孤立: 在朝鲜战争等冲突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
中美建交后的援助和合作: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美国也向中国提供了一些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及贸易优惠。这部分援助更多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旨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同时也服务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人道主义援助: 在一些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发生时,美国政府和民间也向中国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总结中国人是否应该感谢美国人的历史援助?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

倾向于“应该感谢”的观点可能侧重于:

历史事实的肯定: 美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例如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教育,以及二战期间对中国抗日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和抗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客观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人道主义和盟友情谊: 在一些困难时期,美国人民和政府的表现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人道主义关怀和作为盟友的支持。
对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例如早期留美学生的回国,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倾向于“不必过度强调感谢”或“应辩证看待”的观点可能侧重于:

援助的动机复杂性: 许多援助并非纯粹的慈善行为,而是服务于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战略目标和政治考量。例如,退还庚子赔款是为了提升美国在华影响力,二战援助是为了共同对抗法西斯。
援助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 在某些时期,美国的援助也可能伴随着干涉中国内政、加剧矛盾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等负面因素。例如,冷战时期的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中国人民自身的奋斗: 中国的现代化和进步,最根本的还是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艰苦奋斗和牺牲。将成就完全归功于外部援助是不公平的,也忽视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
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在评价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关系时,应看到其间的合作与冲突、援助与干涉并存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

结论:

总的来说,中国人可以 “认识到并肯定” 美国历史上在某些时期对中国提供的援助,特别是那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生存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援助。例如,庚子赔款退还后的教育支持,以及二战期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值得历史学家和普通民众去了解和铭记。

然而,“感谢” 是一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否应该“感谢”,以及感谢的程度,则取决于个体如何权衡历史的复杂性、援助的动机以及中国人民自身的奋斗。更重要的是,应该以一种 理性、辩证、客观 的态度来回顾这段历史,既不回避过去的援助及其积极意义,也不忽视援助背后的国家利益考量和历史局限性。

最好的方式是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援助的背景和动机,并将这些援助视为中国自身努力和奋斗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历史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该不该感谢美国呢?如果就庚子退款以及抗战的援助,那确实应该感谢美国。不管人家是不是基于自己的利益,毕竟这个事情是对中国有利的,当然是该感谢的。这就好比,苏联支援了中国那么多工业项目以及核弹的前期研发,不管赫鲁晓夫是不是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中国都应该感谢。

但是呢,“是不是该感谢X国”这种争论,恐怕从来都不是聚焦于“感谢”,而是聚焦于后面那个隐形的“所以”。

题主说:“我的想法是美国的援助虽然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出于长远利益的考量(自由市场),美国是不会与中国为敌,而是为友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以中国的自由市场为长远利益,其前提建立在中国资本力量的孱弱,不能与美国争夺其他的自由市场。如果中国资本力量强大,虽然打开了中国这么一个市场,却侵蚀了其他各个市场,让美国得不偿失,美国还能保持多少友好呢?

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只看一个点,而要更广阔地看待问题。

中国和美国现在已经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如果放在100年前的世界,这已经是能培养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土壤了。只不过现在共同利益让两边还能谈得来而已。

先说冲突吧。

中国和美国的根本冲突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冲突。早先中国的经济发展,使美国发生产业流失、失业率上升,但是美国资本仍然在获利。然而近些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资本也强大起来开始向外拓展和美国资本争食,美国自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近年来美国在太平洋沿岸搞的泛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TPP),其中一部分考量就是要针对中国的经济扩张。这个事情相当的赤裸裸。以至于韩国要加入TPP还要先跑到中国来解释,请求谅解。要说美国会和中国友好,仅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友好。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武力也必然有相当的增强。中国必然会加强自己的国防安全,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中国至非洲、中东、欧洲的航路安全。这恰好与美国在这些区域的利益相矛盾。

政治上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会向外拓展,要加强对东亚及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这恰好又与美国在这些区域的利益冲突。这并不是中国没事找事,这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实力增强以后都会做的事情,这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安全。

所以,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美国就有深刻的结构性利益矛盾。这是没办法回避的。因此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中美之间的斗争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会闹翻。

中美仍然有很多共同利益。中国对于美国现在维持着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很大的依赖。美国近年来的低通货膨胀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在中国产品之上。

更进一步说,中美彻底闹翻,最后得利的决不是中美之中任何一个,而是欧洲、俄罗斯、南美,甚至是印度。从利益出发,中美也只会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

所以中美友好是不太现实的。但是闹翻也是不太现实的。


————————————————————————

此外,美国最友好倒未必。近代以来恐怕倒是巴基斯坦更友好。中国毕竟还有很长一段与美国交恶的历史。如果美国不是因为国内的反共思潮而坚持站在国府一边,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建交历史就不会那么晚,很多问题也不必闹得那么难看甚至兵戎相见。中共等到1949年中才宣布彻底倒向苏联,到底在等什么呢?

user avatar

记性不要那么好嘛,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日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