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9 年 3 月 19 日发布的 vivo X27/X27 Pro?有何亮点与槽点?

回答
2019年3月19日发布的 vivo X27 和 X27 Pro,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国产手机市场上一股清流。这两款手机,尤其是 X27 Pro,在设计和一些细节处理上,确实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来了一些讨论。

总的来说,我对这两款手机的评价是: 它们代表了 vivo 在那个阶段,在追求“全面屏”体验和创新设计上的大胆尝试。虽然并非完美无瑕,但它们所展现出的“亮点”在当时是值得称道的,而“槽点”也反映了当时技术发展的一些局限性以及市场定位的取舍。

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它们的亮点和槽点:

亮点:

1. “真·全面屏”——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设计:
惊艳的视觉体验: 这是 X27 系列最核心的亮点。没有刘海、没有挖孔,正面就是一块完整、纯粹的屏幕。这种沉浸式的观感,在当时几乎是所有追求全面屏用户梦寐以求的。无论是看视频、玩游戏,还是日常滑动,那种无遮挡的屏幕体验,至今依然让人怀念。
侧边升降结构: X27 系列采用了侧边升降式前置摄像头,这种设计相比之前 vivo Nex 系列的中间升降,在美观度和一体性上有所提升,也让手机的厚度控制得更好一些。那种“咔哒”一下升起的过程,也带有一点仪式感,让手机更有科技感。
防误触和耐用性(相对而言): vivo 在宣传中也强调了其升降结构的耐用性,以及在跌落时能够自动收回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一些用户对这种结构的顾虑。虽然“防摔”机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至少比完全裸露的前置摄像头要好。

2. “雀羽蓝”配色和“海底微光”设计:
极具辨识度的美学: X27 Pro 的“雀羽蓝”配色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它不是那种单一的蓝色,而是带有渐变和纹理,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仿佛真的有羽毛的纹理在其中流动。这种设计,非常有质感,也区别于当时市面上普遍的纯色玻璃背板。
独特的后置三摄布局: X27 系列的后置三摄模组排列也颇具匠心,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浴霸”或者“豆腐块”设计,而是将三颗摄像头和闪光灯集中在一个区域,并用一块一体化的玻璃盖住,形成了一种“星环”或者“聚光灯”的效果,非常简洁且具有设计感。尤其 X27 Pro 的中央竖置三摄,更是将这种设计语言发挥到极致。

3. 屏幕素质和屏下指纹识别:
出色的显示效果: X27 系列采用了 AMOLED 屏幕,色彩鲜艳,对比度高,显示效果在当时是主流旗舰的水准。
成熟的屏下指纹: 当时屏下指纹技术刚刚开始普及,vivo 作为先行者,其 X27 系列的屏下指纹识别速度和准确性表现都相当不错,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解锁体验。

4. X27 Pro 的特殊配置:
2000万像素升降前置摄像头: X27 Pro 更是将前置摄像头提升到了 2000 万像素,在当时是相当高的配置,对于喜欢自拍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高通骁龙 765G (X27 Pro): 呃,此处稍有偏差,X27 系列的标准版和 Pro 版本在处理器上有所不同。
X27 标准版: 通常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710 或 712 处理器。
X27 Pro: 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765G 处理器(如果记忆没出错的话,但更有可能是骁龙 730/730G 或接近的定位,因为765G在2019年底才开始在一些机型上出现)。 (修正一下,查证后,X27 标准版使用骁龙 710 或骁龙 675,而 X27 Pro 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710。)
定位的考量: 尽管不是最顶级的旗舰芯片,但骁龙 710/730G 在性能上足以应对日常使用和大部分游戏,也使得手机的成本得到控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槽点:

1. 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实用性与耐用性担忧:
进灰与寿命: 升降结构虽然带来了全面屏,但其机械结构的设计,让用户对“进灰”和长期使用的“寿命”产生了担忧。尤其是长期在多尘环境中使用,或者不小心摔落,都可能对升降模块造成影响。
防水防尘等级低: 机械结构的存在,使得手机很难做到高等级的防水防尘。虽然在日常使用中影响不大,但在极端环境下,这是一个明显的短板。
升降速度与使用场景: 尽管升降速度已经比早期机型快了很多,但在需要快速切换前后摄像头的场景下(比如游戏中的快速截图),升降过程仍然会带来一瞬间的延迟。

2. 处理器性能(尤其是在 Pro 版本上):
定位的权衡: 如前所述,即使是 Pro 版本,搭载的处理器(如骁龙 710)在当时已经不是最顶级的旗舰芯片(如骁龙 855)。这使得 X27 Pro 在性能追求极致的用户群体中,显得不够“旗舰”。虽然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足够,但对于追求顶级游戏体验或者多任务处理的用户,可能会觉得稍显不足。这是一种市场定位上的权衡,牺牲了部分极致性能,换取了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更独特的设计。

3. 电池续航的挑战:
全面屏的耗电: AMOLED 屏幕通常功耗不低,加上升降结构在频繁升降时也会有额外的功耗。虽然 vivo 为其配备了相对正常的电池容量(如 4000mAh 左右),但在重度使用下,续航表现可能不如一些电池容量更大或者功耗控制更优的竞品。

4. 机身厚度和重量(相对而言):
为了容纳升降结构: 为了容纳升降结构以及保证一定的电池容量,X27 系列的机身厚度虽然控制得不错,但与一些追求极致轻薄的手机相比,还是会显得略微厚重。

5. 拍照表现(与同级别旗舰对比):
主摄不错,但综合表现有待提升: X27 系列在拍照方面,尤其是主摄像头像素较高,日常拍照效果不错。但是,在广角、长焦以及夜景等方面的表现,与同期一些主打影像的旗舰手机(如华为 P30 系列)相比,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并非说它拍照差,而是说在同级别产品中,拍照并非其最突出的优势。

总结:

vivo X27 和 X27 Pro 在 2019 年的出现,无疑给手机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它们用“真全面屏”的设计语言,满足了很多用户对极致视觉体验的渴望,并且在外观设计上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 X27 Pro 的“雀羽蓝”配色和独特的后置三摄布局,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当然,升降结构带来的便利性也伴随着用户对耐用性和防水防尘的顾虑。而为了平衡成本和市场定位,处理器性能的选择上也并非绝对的顶级。

总的来说,如果你追求的是无刘海、无挖孔的纯粹全面屏视觉享受,并且对手机的设计感有较高要求,vivo X27 系列绝对是值得关注的。如果你是极致性能的玩家,或者极度在意手机的防水防尘,那么可能需要综合考量一下。它们是那个时代,vivo 在探索手机形态和用户体验上的一次大胆且有诚意的尝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vivo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华为三星。

自去年开始vivo NEX,IQ00,vivo冲击高端和极致性价比两开花。但vivo一点都没糊涂,他的基本盘在哪他还是知道。这不就回来了么,首先你说智商税,855IQ00同价的就在那啊,人家还要自相残杀不成。

vivo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抢手机的人,比我们想象的少的多。

买手机的人分为三种,面子机,旗舰,什么都要有,还有有对方没有的。一块钱一毛货,这点小米做的极差,mix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游戏机,深度用户,比作手机的都懂,能和你解体说一二三四五的。一毛钱五分货。vivo今年终于开启了iQOO不过对比小米还是差很多。三星这行就是垃圾A系列比OV还智商收割机。

我就买个手机,有货吗,这个挺好看的就他了。一分钱一分货。这是OV的基本盘,人家为啥线下开店,我进手机店逛逛你还想耍我猴咋滴。抢购,门都没有,我急用。这次vivo表示有有有,新货来了。

你看这壳,漂亮吧,比华为P20差哪了,还有这容量,乖乖128起+300上256够你拍了吧。还有啊你听这音乐,这个我可没阉……啊呸,这个我可用的是一线好料。再加上锵锵——升降摄像头可是旗舰才有的哦,其他3000的机器做的到么。

啥?你说对面同配置上了855,首先你买的到么,等买到审美都落后半年起了。然后你买个裸机配啥不得几百,我这全送。再说了,我这哪有全价提货的,你看看,一个个都手握x7,x9,x20来换机了。随便一算省了1000多这手机你等于六折入的。看你痛快两位数我再给你摸个零,齐活了。




我原本是不想买的,但是我感觉VIVO这种大厂,回收换机打造品牌生态,如果nex和IQ发挥稳定,又一个低配华为三星可能会冉冉升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