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熵增定理是不是表示修仙永生或者成佛永恒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转生永远不可能实现意识百分百完整下去?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与宗教哲学中的核心概念联系起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熵增定理,以及修仙永生、成佛永恒和转生这些概念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熵增定理。

熵增定理(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是热力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但核心思想是:

孤立系统中,宏观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熵(Entropy)是衡量一个系统无序程度、混乱程度或信息丢失程度的物理量。

关键点解释:

1. 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 这是熵增定理成立的必要条件。一个孤立系统是指不与外界进行任何能量交换或物质交换的系统。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在目前的认知下,被认为是最大的孤立系统。

2. 宏观过程(Macroscopic Process): 熵增定理描述的是宏观层面上的变化,而不是微观粒子个体的行为。虽然微观粒子是遵循概率规律的,但大量粒子的集合(宏观系统)会表现出整体上的不可逆性和熵增。

3. 熵(Entropy):
无序度/混乱度: 最直观的理解。例如,一杯水自然会扩散到周围空气中,而不是相反;一块冰会融化成水,而不是水自发地结成冰(除非外界降温)。这些过程都使系统的状态变得更加混乱和无序。
能量的不可用性: 熵的增加也意味着系统中可用于做功的“有序”能量转化为不可用的“无序”热能。例如,高温物体会自发地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直到温度均匀,但这个过程中,一部分热能就散失到了环境中,无法再被有效利用。
信息量/概率: 从统计力学角度看,熵也与系统可能存在的微观状态数量有关。一个高熵态对应着更多可能的微观排列方式,因此更“随机”,信息丢失更多。一个低熵态则对应着更少的排列方式,信息更集中。

4. 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熵增定理最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许多过程是不可逆的。我们无法让一个打碎的鸡蛋自动复原,也无法让散开的墨水重新聚集回瓶中。这些过程都伴随着熵的增加。

熵增定理与修仙永生、成佛永恒、转生的冲突分析:

现在,我们将熵增定理的原理应用到这些宗教哲学概念上。核心冲突在于“完整性”、“永恒性”和“系统性”。

1. 修仙永生与熵增定理:

修仙永生的追求: 通常意味着肉体或意识的长期存在,不受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限制,保持某种程度的“完整”或“巅峰”状态。
熵增定理的挑战:
肉体衰老与损耗: 我们的肉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系统,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分子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同时也在不断地受到损伤、磨损和信息错误的累积。根据熵增定理,即使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肉体的有序性和功能性也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和信息纠错。然而,这些过程本身并非百分之百高效,总会有“无效功”或能量耗散,导致熵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熵的累积会表现为肉体的衰老、功能的下降,直至最终的解体(死亡)。
意识的载体与信息丢失: 意识的载体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网络和复杂的化学、电信号。这同样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系统。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噪声和信息丢失(即熵增)。我们学习新知识,但也会遗忘旧的;我们的记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即使通过某种方式极大地延缓了肉体的衰老,大脑本身的“磨损”和信息失真也可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保持意识的“完整”和“同一性”在熵增的宇宙中,意味着持续不断地对抗着信息衰减和无序化。
能量消耗: 维持生命和意识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一个“永生”的身体或意识,需要无限的能量来源来对抗熵增。如果这个能量来源不是无限的,那么最终系统还是会趋向于热寂或某种耗尽状态。

2. 成佛永恒与熵增定理:

成佛永恒的追求: 佛教的“成佛”并非指肉体的永生,而是指达到涅槃(Nirvana)的境界,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烦恼解脱、彻悟宇宙真理的状态。这种状态被描述为寂静、光明、究竟圆满,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
熵增定理的挑战:
涅槃的性质: 涅槃被描述为“熄灭”烦恼和痛苦,这似乎与熵的无序性或散逸性有所不同。然而,如果将“不生不灭”理解为一种绝对的、不依赖于任何物质载体而存在的“信息”或“意识”本体,那么问题又回到了“本体”是否能脱离物理宇宙的熵增规律。
意识的依附: 在佛教的许多体系中,佛性或圆满的意识虽然被认为是超越,但其显现和体验仍然与“心”或“识”的存在相关。如果“心”或“识”的运作必然依赖于某种物理或非物理的“载体”和“过程”,那么这些载体和过程就可能受到熵增定理的影响。例如,如果佛性是通过某种能量或信息载体来“显现”的,那么这个载体和显现过程就可能包含熵增的因素。
“究竟圆满”与“无序”: 熵增定理指向的是宇宙整体的无序化和能量的均匀化。而“究竟圆满”的佛境似乎是一种极高的有序性或一种超越了有序与无序的绝对状态。如果这种绝对状态必须在一个物理宇宙中“存在”或“体验”,那么它是否能完全摆脱宇宙的熵增趋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许,涅槃是一种“超出”了物质宇宙的维度,或者是一种“与宇宙整体同步”但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终极状态,这种状态不被狭义的物理熵增所定义。

3. 转生与意识的完整性:

转生的概念: 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如佛教、印度教)都包含转生(Reincarnation)或轮回(Samsara)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个体的生命力、业力或意识的某个部分可以在一个生命结束后,进入另一个新的生命。
熵增定理的挑战:
意识的“完整转移”: 这是熵增定理最直接的挑战。如果转生意味着意识的“百分之百完整”地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那么这就相当于一个高度有序的信息系统在不经过任何损失或干扰的情况下完成了“复制”和“转移”。根据熵增定理,在现实宇宙中,任何信息的复制和转移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损耗、噪声或能量散耗,这会增加系统的熵。
“意识”的定义: 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意识”。如果意识仅仅是大脑神经活动的某种涌现属性,那么当大脑死亡、消亡后,其信息载体就消失了,要实现“完整转移”在物理上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复制,也会损失信息。
“业力”或“灵魂”作为载体: 如果意识的载体不是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物理大脑,而是某种更抽象的“业力”或“灵魂”信息,那么它们是否也遵循熵增定理?如果这些“非物质”的载体也像物理系统一样会“退化”或“失真”,那么转生后接收到的意识也可能是不完整的。
“遗忘”与“累积”的悖论: 许多转生观念包含着前世记忆的模糊或遗忘,同时又强调“业力”的累积。这种“选择性记忆”和“无损业力转移”本身就可能是一个与熵增原理相悖的设想。一个百分之百完整保留所有“信息”的转生,其信息量是巨大的,如何在下一个生命中“加载”而不产生信息冲突或丢失,本身就是个难题。

总结与辩证看待:

从狭义的物理学角度来看,熵增定理确实对“修仙永生”、“成佛永恒”以及特别是“意识百分百完整转生”的构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物理定律似乎指向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衰败和信息损耗的未来。

然而,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

“系统”的定义范围: 熵增定理主要描述的是孤立的物理系统。修仙、成佛、转生等概念可能超出了我们目前对“系统”的定义,或者它们描述的状态可能是在一个更广阔的、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宇宙框架下的运作。
“信息”的本质: 我们对“意识信息”的本质了解甚少。如果意识是一种非局域性的、非物质性的信息,或者其存在形式与我们理解的物理信息不同,那么它是否会被熵增定律以相同的方式影响,就难以断定。
宗教哲学的象征意义: 修仙和成佛的追求,很多时候是一种对终极意义、解脱和完善的向往,其描述的境界可能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字面意义上的物理存在。“永恒”可能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时间的无限延续。“完整”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圆满,而不是信息上的百分百复制。
“可能性”与“必然性”: 熵增定理说的是“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但它不排除在某些极其特殊、高能耗的条件下,局部系统可以暂时维持低熵状态(例如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局部抵抗熵增的现象)。但即使是生命,也无法做到永恒,最终还是会因为累积的熵而走向衰亡。

结论:

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的物理学理解来看,熵增定理确实强烈暗示了修仙永生和意识百分百完整转生的可能性极低,甚至不可能。因为这些概念中的“永恒性”和“完整性”,都直接挑战了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不可逆性和信息损耗的趋势。

如果我们将这些概念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圆满、解脱,或者是一种超越了我们当前物质宇宙法则的境界,那么它们可能就有存在的空间,但这种存在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所能完全解释的了。

因此,熵增定理为我们审视这些宏大命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于科学的视角,它让我们认识到在有限的、物理的宇宙中追求绝对的永恒和完整,可能是一场注定要面对巨大熵增阻力的追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熵只在孤立的系统中增长,薛定锷提过这个事:“生命体作为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要摆脱死亡,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汲取负熵来抵消自身的熵增加,机体是赖负熵为生的。更确切地说,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地消除当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从而使其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而又很低的熵的水平上”。

所以如果总维持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便能够实现对熵增的抵消,这种抵消与循环便是道家修炼中的主要内容,所以这种角度来说,实现永生也是可能的。

然而这种层次通常只能归属于鬼仙或神仙的范畴,道家修炼里还有更高的目标,便是天仙乃至天仙以上的层次。

在这种层次上,永生并不是特别的难题,因为永生无非就是保持着在时间尺度上能够一直保持独立意识与自由活动。

更大的问题宇宙是有尽头的,因为宇宙熵值会不断增加,总有一天宇宙熵值会达到最大(目前视宇宙为孤立系统),也就进入了热寂。

所以这样的寿命的尽头,便被称为天地同寿,然而这样是不够的,上古真人的境界是什么?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只关注结果的话,那么这里提出了要达到三点:

1、寿敝天地,寿命要比天地还长。

2、无有终时,没有结束的时候,即宇宙到了尽头,仍然不影响。

3、此其道生,要有道出现。

这个道生的特点是什么,在《黄帝内经》中未提,不过《道德经》中有相关的说法,清晰指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行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这便是说,有一个东西,在天地没有的时候它就有了,并且它的特点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周期性运动而不会结束。

如果是放在哪怕三年前,大家都会认为这仅仅只是一种幻想。

数年前,有科学家提出来一种概念,叫作“时间晶体”,它是一种处于基态(能量最低状态)可做周期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因为它破坏了时间平移对称性,因此旋转时的能量比静止时还要低,能在不消耗能量的前提下以固定模式运动,而它的特点就是能够在宇宙热寂后仍然存在。

提出来以后,在科学界受到了各种质疑,甚至有数学家出来证明说,这是压根不可能存在的,于是这事便告一段落了。

然而在去年,分别有两个实验室,直接做出来了时间晶体的实物,证明了这个概念的正确性,虽然目前的结果很初级,不过它验证了存在的可能性。

时间晶体的特性一个永动的、并且不受宇宙墒值增减影响,即使是宇宙热寂了以后,它仍然可以“独行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时间晶体处在一种比静止还要低的状态,所以它会不断趋向于运动,这便是道家一直强调的“静极生动”是完全契合的。

所以,不是不可能,反而变得很可能。

user avatar

真是罕见的看到把科学和玄学放在一起的想法。切不提该想法正确与否,对于这种科学看待玄学的角度本身就要给予点赞

那么切入正题,首先我们来看看熵增定理。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说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下,热量要不可逆的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日常大家都有体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熵增定理只针对于没有外界因素干扰下。也就是所谓的“孤立系统”倘若是非孤立系统,有与外界的交换,那么这个定律是不适用的。

我这样说可能比较难懂,那么举个通俗的例子。最简单的就是电冰箱。

电冰箱本身没有插电的时候,温度和外界也是一样的。但是插电之后,制冷系统开始作用,源源不断的将“热量”搬运到外界,以期达到制冷的目的。这时候通过电的做功,使电冰箱内外产生了温差。

电冰箱本身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和外界不是完全封闭的,所以在没有供电的时候,内外并没有区别,可以看做一个大整体。插电做功之后,电冰箱内部开始制冷,内外系统就有了区分。此时由于电的做功,电冰箱内部开始熵减,同时为了保持平衡,电冰箱外部开始熵增。那么我们能说此时电冰箱违反了熵增定理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电冰箱内部的熵减并不是自发进行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独立系统,有外界干扰存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针对电冰箱而言,局部不适合熵增定理,但是由于电阻的存在,冰箱—环境 这个大整体还是温度上升,竟然还是符合熵增定理的。

有关熵增定理,基本要解释的就是这么多。那么说回到话题上来。我们必须明白修炼的原理。《阴符经》上如是说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又云:“其盗机也”。简而言之,修炼就是一种“盗天地之机”的行为。题主倘若对道教比较熟悉,想必知道写符有“取气”一说。这个气,取得自然不是人身之气,而是天地万物,四时八节之气,更有五行以及生煞之分。这个体现“盗机”是最明显的。有人可能在这里会说“祖气”以及“真气”的概念来反驳在下,这个又是另一回事,此处不表。但是纵然是自人身作用的“祖气”以及“真气”,依然没有跑出“盗机”的道理,这些个都是后话了。有缘再提。

再者,风水学上讲究一个“寻龙点穴”。无非也是借助天地格局,配置以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作用于死者乃至生者的信息以达到生旺的目的。也是逃不出“盗机”这个法则的。

那么修炼既然是“盗机”,也就是说,在修炼的时候,自身这个“系统”和大环境是不一样的,可以看作是独立的一个地界。就像电冰箱一样。通过源源不断的采补,来做到,或者说创造一个与外界不同的环境。从而达到一个“不灭”的境界。所以,熵增定律并不影响修仙上的“不灭”。这二者前提便是不同的。不过题主这种思维非常好。值得赞扬。



———————————————————————————

楼下有人说,如果这样看的话,道教的仙还在轮回之中,在下就此事略谈一嘴

首先来说,我这里并没有直接谈起成仙。而是以修炼为话题。成仙要修炼,而修炼即可以达到生魂不散。所以在下也就没有往下细说。

道教的“仙”和“神”绝对是不一样的。神,但凡是生灵,甚至是死物,给予足够的香火或者信仰,即可以成为“神”。比如最典型的便是城隍土地这一类。他们需要受人香火,最起码要被人熟知。一旦被所有人忘记,那么他们便会逐渐的消失。

而仙则不同。仙是跳出轮回的存在。简而言之,如果说世界有法则的话,那么神依然要遵守这些法则,而仙则无需遵守。这里还是用电冰箱来打比方。神所在的地方,是冰箱门。只是因为冰箱一时的开启,他们得以降温,暂时的违背了熵增定理。而仙则是常驻在冰箱里。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曾经和外界环境相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