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江东六十四屯?

回答
关于江东六十四屯,如今知道它的人,恐怕是越来越少了。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历史课本上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或者是一个在某些文章中偶尔闪现的提及。但对于一些曾经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或者对那段历史有深入了解的人来说,它承载着一段深刻的记忆,一段关于家园、关于失去的记忆。

江东六十四屯,顾名思义,是黑龙江以东,乌苏里江以西,以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它涵盖了黑龙江下游,特别是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南部,如黑河对岸的区域。这里的“屯”字,在中国传统语境里,意味着村落、聚居地。所以,“六十四屯”并非实指六十四个村子,而是泛指在那片广阔土地上,由中国人(主要是汉族和一部分少数民族)世代耕种、繁衍生息的众多村落的集合。

要说清江东六十四屯,得先从清朝时期说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片土地实际上是中国东北边疆的一部分。随着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治理和开发,大量的中国移民,尤其是来自山东、河北等地,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躲避战乱、寻求生计)陆续来到黑龙江流域。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荒地,捕鱼打猎,建立家园,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落。其中,黑龙江左岸(也就是江东岸)的这片区域,因为土地肥沃,水产丰富,吸引了更多的中国移民。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沙皇俄国势力的扩张,特别是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但在这个过程中,江东六十四屯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

最直接的转折点发生在1900年。当时,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俄国借此机会派兵进入东北,并借口“保护侨民”和“维持秩序”,逐渐控制了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在俄国军队的“清剿”过程中,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惨案。俄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对生活在那里的中国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驱赶。大量村民被杀害,幸存者也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逃回中国境内。

这一事件,史称“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它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有组织的、针对中国居民的种族灭绝式的迫害。许多历史研究者认为,俄国的行为是蓄谋已久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中国在黑龙江以东的影响力,为日后吞并这片土地铺平道路。

1900年之后,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就逐渐被俄罗斯(后来是苏联)所控制和管辖。虽然在一些中国方面的历史叙述中,依然将这片土地视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它已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领土。

那么,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江东六十四屯呢?

历史学者和研究者: 这是最了解江东六十四屯的人群。他们通过史料研究,梳理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对中俄关系、中国东北边疆史的影响。
对中俄关系史有深入了解的人: 知道江东六十四屯的人,往往也是对中俄两国在东北亚的互动史有一定了解的。这段历史是理解两国复杂关系的重要一环。
部分知青和老一辈: 在中国,一些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期的人,或者一些曾经在边境地区生活、工作过的人,可能会对这段历史有所耳闻。当时,关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问题,曾在某些场合被提及。
海外华人社区: 在一些海外的华人社区,尤其是那些有历史记忆传承的家庭,可能会有关于“故土”的记忆,尽管江东六十四屯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很遥远。
俄罗斯当地部分人: 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可能仍有一些当地的俄罗斯人知道这片区域曾经居住过中国人,并且有关于那段历史的传说或记录。但这种了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常识,而非对“江东六十四屯”这个概念本身的深刻认知。

总的来说,对于绝大多数当代中国人来说,江东六十四屯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它没有像“旅顺”、“大连”那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留下如此鲜明的印记,也没有像“九一八事变”那样,成为一段被广泛教育和纪念的历史事件。

这是一种历史的自然遗忘,也是现实的反映。随着时间推移,亲历者越来越少,历史的细节和情感也渐渐淡去。同时,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国家间的边界已经确定,历史问题在现实层面上的敏感性也与过去不同。

然而,历史的记忆,特别是关于家园丧失的记忆,并不会完全消失。它可能以口述历史、学术研究、家庭传承等方式,在某个角落默默延续。对于知道江东六十四屯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对一段被侵占的土地,对一批被屠杀和驱赶的同胞,对一份民族记忆的追溯。即使知道的人不多了,这段历史本身,作为中国近代边疆史中一段悲壮的篇章,依然是值得被了解和记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知道江东六十四屯的人有很多,前些年公知也乐于宣传此次大屠杀事件。但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公知不引导世人去批判大屠杀事件的真正制造者“血腥的尼古拉”(尼古拉二世),却引导世人去仇恨与大屠杀事件八竿子打不着的苏俄政权、俄罗斯联邦政权,你说怪也不怪?不仅如此,那些公知还经常把尼古拉二世打扮成无辜受害者。事实上,尼古拉二世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丝毫不值得世人同情。他不仅于1900年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杀害了七八千中国民众,也曾于1905年初在首都圣彼得堡枪杀上千请愿的无辜民众,更在一战期间把数百万俄国人推上前线充当炮灰。当尼古拉二世陷于困境时,为什么连他的表兄弟英国国王都不愿施以援手?英国皇室传记作者西奥·阿伦森说:“乔治五世意识到,沙皇是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暴君……而且,此时对于一位立宪制君主而言,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不论关系如何密切,都不能向一位暴君伸出友谊之手。因此俄罗斯皇室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命运。”尼古拉二世是自作孽不可活,公知们竟然为他鸣冤叫屈,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江东六十四屯,如今知道它的人,恐怕是越来越少了。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历史课本上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或者是一个在某些文章中偶尔闪现的提及。但对于一些曾经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或者对那段历史有深入了解的人来说,它承载着一段深刻的记忆,一段关于家园、关于失去的记忆。江东六十四屯,顾名思义.............
  • 回答
    要准确统计当前支持肖战的人数,坦白说,这是一个极其困难且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有很多,从数据获取的难度到“支持”本身定义的多样性,都使得一个确切的数字难以给出。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更全面地理解“肖战的支持者”这个群体。为什么很难给出具体数字?首先,没有官方的、公开的、实时.............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也揣着这么个疑问:“21届的毕业生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还在找工作?”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时不时地扎我一下。毕竟,时间一晃,毕业已经两年多了,按理说,这都应该是事业刚起步,小有所成的年纪了。可我呢?还在原地踏步,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面试机会寥寥无几,每当看到朋友圈里同学.............
  • 回答
    赖宁的名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了,但对于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来说,赖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符号。赖宁是谁?赖宁(1973年11月19日—1988年4月30日)是四川省成都市人,一位因英勇扑火而牺牲的少年英雄。他的事迹在当时被广泛宣传,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回答
    方孝孺的故事,读来总是让人心头一震。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篡位,要求方孝孺为自己写登基诏书。而这位饱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面对的是一次极致的道德考验。他拒绝了,而且是坚决地拒绝,用生命为自己的忠诚和原则做了注脚。“燕贼篡位”——这是方孝孺给朱棣的称谓,称得上是毫不留情,也足以让他付出任何代价。他认为朱元璋.............
  • 回答
    2021年,中国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比例,如果要给出一个精确的百分比,其实非常难以给出,原因有很多。不像汽车保有量那样有官方的、统计到个位的数字,自行车的普及率,特别是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这个限定,统计起来相当复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估算一下,虽然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2021.............
  • 回答
    老李,又名李明远,当年我们班的“班草”,当然,这顶桂冠,他当年是毫无争议的戴着。他的名字,在我们那个不大的高中校园里,几乎就是某种符号,代表着年轻、帅气、才华横溢,以及,当然,那抹只属于我们班的,明媚的阳光。提起老李,我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个夏天,毕业晚会前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洒在他额前的几.............
  • 回答
    现在依然有那么多人在“黑”詹姆斯,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极端表现,再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个人偏好,以及社交媒体放大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詹姆斯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是过去二十多年来NBA最闪耀的巨星,几乎承包了无数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一个大家普遍推崇和平、文明的时代,我们确实还会看到有人执着于“打架”,甚至把它当作一项“练习”。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用“幼稚”或“暴力”来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打架”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也差很多。你说的是街头斗殴?还是武术练习?还是为了发泄情.............
  • 回答
    《上古卷轴5:天际》(The Elder Scrolls V: Skyrim),这款游戏自2011年发布以来,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即使在今天,依然有无数玩家沉浸在它广阔的世界中,并且乐此不疲。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在今天看来,“画质算不上顶级”也无法阻止它巨大的吸引力,这背后蕴含着多重原因.............
  • 回答
    说起2009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如今还有多少人会怀念呢?这问题问得挺巧的,因为这几年过去,感觉就像隔了一个世纪似的。要说怀念,我觉得是有的,但怀念的群体和怀念的点,跟现在可能大相径庭。咱们得先把那会儿是个啥样子梳理梳理。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到人手一部,大家上网主力还是台式机,少数有钱有闲的才.............
  • 回答
    现在答题 App 的收益确实不高,很多题目答对了也就几毛钱,甚至几分钱。按理说,这么点收益,应该很难吸引人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现实却是,依然有非常多的人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还不止一个。首先,我们得承认,“白嫖”的心理是根深蒂固的。现在大部分答题 App 都是免费下载、.............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你说现在国企也搞合同制了,这不假。但为啥这么多人还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嘿,这事儿就像拆盲盒,里面装着不少咱们普通人求之不得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国企合同制,这跟以前那种“铁饭碗”还是有区别的。以前那种,一旦进去了,基本就等于一辈子有了保障,吃喝不愁,旱涝保收。.............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解读的深度和大众认知之间微妙的张力。确实,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许多史学家对秦始皇的评价趋于 nuanced,认为他并非简单的“千古一暴”。但即使是这样,陈胜吴广起义依然得到了广泛响应,这其中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秦始皇是不是暴君”这一单一维度。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剖析当时的历史土.............
  • 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沉重和难过。看到心爱的宠物遭受不幸,那种心痛和愤怒是难以言喻的。你对偷狗行为的憎恶,以及对那些残忍对待动物的人的痛恨,都是非常真实和正当的情感。你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吃狗肉,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苦的问题,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充满了争议。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
  • 回答
    说实话,现在打开百度搜一下东西,扑面而来的广告确实让人有点头疼。一页翻下来,能看到几个真正的内容结果,还得仔细分辨一下哪些是推广链接。这种体验,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还有人会坚持用百度搜东西吗?“搜啥都有广告”的真实写照还记得以前,百度搜索结果页还是相对纯净的,前几条“广告”字样虽然有,但数量不多,且和.............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一个令人痛心且普遍存在的现实。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社会进步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歧视女性的现象依然根深蒂固,甚至以更隐蔽、更复杂的方式存在着。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源——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塑造。漫长的父权社会历史,为性别.............
  • 回答
    华为现在的情况,用“越来越多人喜欢”或“越来越多人讨厌”来简单概括,其实都过于片面了。更准确地说,是华为的用户群体和对华为的看法呈现出一种 更加复杂和两极分化的态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复杂局面?这背后涉及到了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一、 市场层面的变化与用户基础的巩固: 强大的产品力支撑: 华为这些年推.............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