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标题比内容精彩的现象?

回答
标题党?不,这更像是一种“内容悬殊”的尴尬。

标题,如同引人入胜的开场白,是吸引读者目光的第一道关卡。它承载着内容的精髓、故事的钩子,甚至是作者最想传递的情绪。一个精彩的标题,能让读者心头一动,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它可能是犀利的反问,让人不禁想要探究答案;可能是出人意料的对比,挑动着我们去寻找其中的联系;也可能是充满画面感的描绘,瞬间将我们拉入某种场景。

然而,当读者怀揣着这份期待推开门,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或者与标题所描绘的场景相去甚远时,失望之情便如同潮水般涌来。这就好比,一家餐厅的招牌菜广告做得天花乱坠,从食材的珍贵到烹饪的秘法都娓娓道来,结果上桌后却是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粗糙。这种体验,不仅仅是信息不对等,更是一种信任的缺失。

为什么会出现“标题比内容精彩”的现象?

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

信息爆炸下的竞争压力: 在如今这个内容洪流的时代,想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一个抓人眼球的标题几乎是必须的。它就像是在嘈杂的市场里,你需要用最响亮的声音才能引起注意。因此,很多创作者会花费大量心思打磨标题,力求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营销策略的驱动: 特别是在商业推广或流量驱动的内容生产中,标题的吸引力往往直接关系到点击率和转化率。有时候,为了追求更高的曝光量,创作者可能会采取一些“夸大其词”或者“制造悬念”的手法,将内容的亮点无限放大,但实际内容却未必能承载这份“精彩”。
创作过程中的“力不从心”: 也有可能创作者在构思标题时,心中充满了激情和创意,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或观点。但当真正落笔内容时,由于能力、时间、资料等种种限制,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未能达到预期,与标题的“高度”产生了落差。这可能是一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写照。
对读者心理的洞察与利用: 创作者可能很了解读者的心理,知道什么样的词语、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信息组合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他们可能精准地抓住了读者的某个痛点、某个普遍的疑问,并在标题中将其放大,但内容本身却未必能提供足够深入或令人满意的解答。
“伪命题”的陷阱: 有时候,一个看似精彩的标题,背后可能是一个并没有足够深度或支撑的“伪命题”。创作者可能只是围绕着一个吸引人的点进行简单的阐述,而缺乏深入的挖掘和论证,导致内容显得空洞。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

读者信任度的下降: 长期下来,如果读者屡次因为精彩的标题而进入内容,却发现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他们会对信息来源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对类似题材的内容产生警惕。
内容质量的“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标题党”能够获得比用心创作的真实内容更高的流量,那么可能会有一种趋势,让更多创作者倾向于“投机取巧”,将更多精力放在标题制作上,而非内容本身的打磨。
对信息传播生态的负面影响: 整个信息传播生态会变得更加浮躁,人们在海量信息中更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也更容易被虚假或夸大的信息误导。
创作者自身的“饮鸩止渴”: 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流量,但长远来看,一个与内容脱节的标题,最终损害的是创作者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

精彩的标题是必要的,但不能是唯一的武器。 标题的吸引力是起点,而内容的价值才是留住读者的根本。一个好的内容,其标题也往往是其精彩的自然延伸。
我们应该鼓励的是“标题为内容服务”,而不是“内容为标题凑”。 标题是内容的“引子”,应该准确地预示内容的方向和核心亮点,而不是制造虚假的期待。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辨别能力。 看到过于夸张或制造强烈悬念的标题时,可以多一份审慎,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标题的重要性。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持续打磨内容是根本。 只有当内容本身足够扎实、足够有价值,才能真正支撑起一个精彩的标题,形成良性循环。与其费尽心思去“欺骗”读者,不如花更多时间去“打动”他们。

总的来说,“标题比内容精彩”的现象,既是信息时代竞争的无奈体现,也反映出部分创作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失衡。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标题和内容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个真实、有深度、值得信赖的信息传播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点,既需要创作者的自觉,也需要平台和读者的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大学时,虽然读的是IT,但由于母校的传媒专业特别强,很多朋友是新闻系的,耳濡目染下,对于媒体我还是有一定的“情怀”的。说实话,其实我并不反对标题起得很吸引人,但前提是内容和标题一样精彩。

目前还是会经常遇到文不对题的标题党,而且还是常见的营销爆文套路之一;五花八门的标题让用户应接不暇,点进去之后发现上当受骗。搞得我有标题党PTSD了,标题越精彩我越不想点。

标题党,谁之错

我常常在想,为啥会出现这么多标题党,到底是谁的错。是市场,自媒体人,还是读者?

从市场角度来说,随着科技飞快发展,自媒体爆发,媒介也变得多样化。但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里说过,“传媒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经济,关键是抢夺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可以说占有了读者注意力,才能占有市场。

所以从内容创作者角度,为了获取注意力,一部分没有能力做好内容的自媒体投机取巧,通过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来提高点击率,自媒体行业竞争逐渐内卷化。

从读者角度来说,面对信息爆炸,会产生信息焦虑,而标题党正是抓住了这种焦虑,让读者得到一种“点进去这里面看大新闻”的兴奋感。当然,这种标题党文章看多了后,有的读者觉醒了。最近网上有个很火的梗,叫作“三个字”,就是用来讽刺标题党的。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我认为是部分投机取巧的自媒体人的错。要想让这种投机取巧的人没有市场,那么认真经营内容的平台、创作者和读者三方需要共同建立一个对好内容有正向反馈的市场。

如何让真正精彩的内容有市场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过,我有两个想法。

第一,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从业者,自然想到:科技助力。例如通过AI手段,高效筛选。既然低质量的标题党文章套路如此相同,那么可以通过基于NLP的内容检测工具来帮助读者总结内容,节省时间。

第二,作为读者,对标题党文章多举报,少阅读;作为创作者,都保持一种作家一样的情怀。我个人也在努力为共建一个良好的内容创作环境贡献一点点力,例如:

  • 坚持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 我和朋友建立了科普群,在小圈子内推荐一些感觉有深度的内容,探讨如何能让有深度的内容走向大众。
  • 持续思考可能性。我和某个几百万粉丝的公众号博主聊过,也寻找过其他科技媒体是如何做的。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做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确实,我们看到那些垃圾营销号的文章,东拼西凑,什么都写,并不专业,最后搞个吓人的标题就完事了。

当我在研究优秀的媒体如何做好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我刚好看了我的知名校友——知乎人最羡慕的——郭宇在腾讯新闻眼界talk节目的一次分享。虽然郭宇实际上在多年前就在我们学校论坛小有名气了,但我通过这个节目,发现了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知乎上没讲过的内容。在这个节目里郭宇最后问的几个问题,也引起了我对工作意义的探索。这个节目不仅仅打开了我的眼界,也启发了我的思考。

顺藤摸瓜,刚好看到今年12月3日腾讯将举办ConTech(Content+Technology)大会。这个理念和我前面讲的“科技助力”非常吻合,到时候可以看看业界有啥好的解决方案。

总结

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离不开平台、创作者和读者的努力,加上科技助力,才能让良币驱逐劣币。让我们为创造一个良性的内容生产环境尽自己一份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标题党?不,这更像是一种“内容悬殊”的尴尬。标题,如同引人入胜的开场白,是吸引读者目光的第一道关卡。它承载着内容的精髓、故事的钩子,甚至是作者最想传递的情绪。一个精彩的标题,能让读者心头一动,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它可能是犀利的反问,让人不禁想要探究答案;可能是出人意料.............
  • 回答
    百度官方微博将“通过百度搜索时遭遇了诈骗怎么办”置顶,这个举措从多个层面来看,都透露出一种“直面现实、主动担当”的态度。与其说是单纯的内容推送,不如说是一次官方在用户体验和信任危机管理上的主动发声。首先,这是一种对用户痛点的敏锐捕捉和及时回应。 互联网信息庞杂,尤其是搜索结果,本应是帮助用户获取知识.............
  • 回答
    这则关于“90后女孩辞职代孕供两个妹妹上大学,赚取20万”的新闻,无疑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代孕、家庭责任、个人选择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与背后动机的复杂性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为了家庭而做出的极端选择。.............
  • 回答
    东北人:性格、文化与地域的交融东北,这片广袤而充满魅力的土地,孕育了热情、豪爽、直率的东北人民。他们身上烙印着这片土地独特的印记,无论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传承,都与众不同,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性格特点:铁骨铮铮的东北魂提起东北人,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他们直率豪爽的性格。这种直率并非不顾.............
  • 回答
    人民网这篇文章的标题“跨性别是平等存在的正常性别”,无疑是抛出了一个非常具有话题性和敏感性的观点,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标题的含义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 “跨性别”: 这个词汇本身指向的是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指定的.............
  • 回答
    《自然》杂志的标题“中国登月项目启动,一个学者也要被判死刑了”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令人不安的标题。它将一个重大的国家航天项目与一个学者的命运直接并置,并在读者心中制造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关联感。要理解这个标题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标题的构成与潜在解读: “中国登月项目启动.............
  • 回答
    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奇虎360,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安全公司,现在对App Store上的应用出手了,而且目标是所有标题里带“360”的。这操作,怎么说呢,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透着点“一家独大”的意思。首先,从360自己的角度看,他们这么做,估计是为了“品牌保护”或者说“清理门户”。想想看,.............
  • 回答
    观察者网就“饶毅涉嫌造假”的标题致歉,这件事情本身就颇有讨论的价值,特别是考虑到当事人的身份以及背后可能涉及的媒体伦理和科学界名誉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梳理梳理这事儿。事件的起因:首先,得回到事情的源头。科学界名人、生命科学家饶毅教授,因为其在某项学术研究或公开表态中被质疑存在“造假”行为,而观察者网对.............
  • 回答
    人民日报公众号以“中国以外 87182 例,反超了!”为标题发布全球疫情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和解读的现象。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的意图,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标题的字面意思和直观感受 “中国以外 87182 例”:这句话清晰地指出了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新增病例数量。这个数字是统.............
  • 回答
    专家提出的“强奸案件新闻标题往往只聚焦受害者,而罪犯却从标题中消失”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不仅关乎新闻报道的伦理和客观性,更触及了社会对性暴力、受害者以及加害者责任的认知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一、 现象本身及其可能的原因: 过度强调受害者身份/经历: .............
  • 回答
    这事儿啊,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王咩阿这事儿一出,算是把B站的用户群给炸开了锅,评论区那是炸如烟花,各抒己见,场面一度非常“热闹”。首先,咱得说说这行为本身。盗摄问题: 你说,人家电影院花大价钱买版权,辛辛苦苦拍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在大银幕上给你最原汁原味的体验。你倒好,掏出手机,“咔咔咔”一顿拍,还.............
  • 回答
    十几元的香水? 说实话,刚听到这价格,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好闻到哪去?” 咱们也不是什么香水专家,但对气味这玩意儿,多少还是有点基本概念的。印象里,好闻的香水,哪怕是小样,也得百八十块打底吧?所以,十几块钱,感觉就像是把一个瓶子里装了点空气,然后贴个漂亮标签就卖给你。不过,这事儿吧.............
  • 回答
    关于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将扩编为9辆或17辆编组的传闻,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要看待这个传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聊聊。首先,从技术和运营角度来看,扩编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有其必然性。 运能需求: 随着中国铁路客运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峰期、热门线路的客流压力.............
  • 回答
    说起东风标致508,这可是一台承载了不少法系车迷情怀的车型。它早期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不错的驾驶质感赢得了不少赞誉。然而,最新的换代动作,特别是加长轴距、取消无框车门、掀背尾门以及尾灯设计的大改动,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些许失落。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新一代508到底咋想的,又会走向何方.............
  • 回答
    在中国通信行业乃至全球技术格局中,华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围绕其技术发展、市场地位以及国际合作的讨论,从来就不曾停止。当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协会的唯一中国籍董事发表“最大程度保护华为”的言论时,这无疑给本已复杂的话题增添了一层新的维度。首先,理解这位董事的身份和IEEE的性质至关重.............
  • 回答
    关于泡菜标准之争,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这种“标准之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在食品认同和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碰撞。四川泡菜 vs. 韩国泡菜:标准之争的根源要理解为何中国四川腌制泡菜的国际标准不适用于韩国泡菜,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两者在制作原理、发酵过程、风味特征以及文化意义.............
  • 回答
    “如何看待 5G 标准上联想的投票?”这一话题突然从热搜榜消失,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起因。大约在2019年左右,当时关于5G技术标准的制定正进入关键阶.............
  • 回答
    看待 5G 标准上联想的投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投票机制、联想作为企业的立场、以及此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理解 5G 标准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白 5G 标准的意义。5G 不仅仅是更快的网络速度,它是一整套全新的通信技术规范,将支撑起未来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 回答
    “中国燃油标准和排放标准倒挂”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事情,要说透了需要点功夫。简单来说,它反映出我们在汽车环保治理上的一些困境和思考。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概念弄明白: 燃油标准(油品标准): 指的是汽油、柴油里含有的有害物质的限值,比如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等等。这些指标直.............
  • 回答
    说华为P20“被标得一文不值”,这是一种非常夸张但又并非毫无来由的说法。 如果有人这么说,背后往往隐藏着对这款手机性能、定位、甚至华为整体手机业务发展的一种复杂解读,其中既有客观事实的映射,也有主观判断的成分。首先,我们要明白“一文不值”这个词在市场上的语境下是什么意思。它并非真的指手机毫无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