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足协希望降薪至 200 万遭各家俱乐部集体反对的事件?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足协想给球员降薪,定了个“200万”的天花板,结果呢?俱乐部那是集体不乐意,都炸了锅。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

足协为什么想降薪?

首先得明白足协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近些年,中国足球那真是“烧钱”出名,尤其是职业联赛,球员的薪水高得离谱。这导致了几个问题:

俱乐部财务负担沉重: 很多俱乐部,尤其是那些没有强大母公司输血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高额的薪水是巨大的支出,一旦母公司战略调整或者经营不善,俱乐部就可能面临解散的风险。
联赛健康度堪忧: 球员薪水虚高,很大程度上是泡沫,并不完全反映球员的实际水平和对球队的贡献。这种不健康的薪资结构,不利于联赛的长远发展,也阻碍了中国足球真正地“造血”。
不利于年轻球员成长: 高薪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位明星球员身上,而那些有潜力但还没成名的年轻球员,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挤压了他们进入一线队的机会。
国家队成绩不理想: 大家都知道,中国足球国家队成绩一直是球迷们心中的痛。有人认为,过度依赖高薪的外援,挤占了本土球员的空间,而本土球员在高薪的“温室”里,斗志和进步空间也受到影响。

所以,足协出台这个“200万”的限薪令,初衷可以说是为了“挤泡沫”、“促健康”、“谋发展”。他们希望通过限制最高薪,引导俱乐部更加理性地投入,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青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最终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

俱乐部为什么集体反对?

然而,足协的好意,在俱乐部看来,却成了“赶鸭子上架”。俱乐部反对的声音,那也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而且声音相当大:

市场规律的挑战: 俱乐部的普遍看法是,薪资水平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球员的价值就体现在他能拿到的薪水上。突然设定一个硬性的“200万”上限,这是在人为干预市场,而且很多俱乐部认为,他们现有的高薪球员,其市场价值远不止这个数。
球员合同的复杂性: 很多球员目前的合同都是多年长约,而且薪水远超200万。如果强制执行降薪,会涉及到大量的违约问题,这不仅仅是跟球员之间的问题,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对俱乐部的运营造成更大的麻烦。
引进优质球员的障碍: 中国足球要想提升水平,引进高水平的外援和国内球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薪资上限过低,将很难吸引到那些在联赛中能起到关键作用的球员。这意味着,俱乐部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联赛的观赏性也会下降。
俱乐部盈利模式的限制: 很多中超俱乐部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主要依赖母公司投入。而如果限薪,俱乐部的吸引力会下降,可能导致母公司投入意愿降低,反而加速俱乐部的困境。
“一刀切”的粗暴: 俱乐部的普遍感受是,足协的这个政策太过于“一刀切”,没有考虑到不同俱乐部、不同球员的实际情况。有的俱乐部确实是“玩不起”了,有的俱乐部有实力,有商业运作能力,可以承担更高的薪资。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既伤害了有能力的俱乐部,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对现有体系的颠覆: 很多俱乐部已经在这个薪资体系下运作了很多年,球队的建队思路、球员的引进策略都是围绕现有的薪资水平展开的。突然改变,就像让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急刹车,很难平稳过渡。

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降薪”与“不降薪”这么简单,它折射出了中国足球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矛盾:

行政干预与市场化的博弈: 足协作为管理者,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引导行业发展,解决一些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俱乐部作为市场主体,更希望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这种矛盾一直存在,而限薪事件只是一个集中爆发点。
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冲突: 足协可能希望通过限薪快速“挤泡沫”,但俱乐部担心这会影响到他们目前的联赛成绩和球员招募,这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拉扯。
中国足球的“重塑”困境: 中国足球一直处于一个“重塑”的过程中,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之前的“金元足球”到现在的“限薪”,都是在尝试解决问题,但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阵痛和争议。
信任危机: 很多时候,俱乐部对足协的政策会持怀疑态度。他们会担心足协的政策是否经过充分调研,是否真正考虑了俱乐部的实际困难,是否能真正帮助中国足球走向健康。这种不信任感,也加剧了反对的声音。

总的来说, 足协想降薪,出发点是为了中国足球的长远健康,这点值得肯定。但“200万”这个数字,以及推行的方式,确实让俱乐部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嫌。俱乐部的反对,也不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更多的是对市场规律、合同权益以及联赛竞争力的担忧。

这事儿,最终怎么解决,还得看足协能不能在“管理”和“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能不能真正倾听俱乐部的声音,制定出更符合中国足球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否则,这种“我想要的好,你却不配合”的局面,恐怕还会继续上演。中国足球的路,还长着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更多人都在提市场化,足协不应该干预薪资问题。

前段时间看足球之夜他们跟拍某个俱乐部董事长的工作,而且这位在职业联盟里还担任要职。

反正看完了就记住了两点。

他在跟记者交流以及跟球员训话的时候,反复提到的就是,大股东要来了,大股东是国企,有钱。

然后还提出了个想法,就是开放足球彩票。说这能带来十亿级的收益。这点今天就不讨论了。只说说薪资问题。

你要知道这只球队,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老牌城市,有数目众多的大型国企。如果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怎么办?又或者是私营经济发达没有那种花得起钱的大型国企怎么办?

而且烧完了开发商,现在又来烧国企。有必要吗?这叫市场化?

天天一个个说什么,不职业啊,不市场啊。

如果真正的职业化、市场化,就应该国资彻底退出足球。政府不对足球投资人做任何政策性帮扶,纯粹就当成一个普通企业来管理。

中国足球,要死了,那就是它命到头了,强行续命毫无意义。

而且没必要为了一小撮球迷去绑架整个社会。今天足球嗓门大,国企养着。明天它篮球嗓门也大。国企养着。合着全国人民给球迷打工呢?

user avatar

反对,说明很多人还有良心。

上次变相降薪,没人反对,我不是说他们没良心,是很多当时的俱乐部经营者就心术不正。

上次是什么时候,04年开始到09年,再到11年,中途无论是倍耐力,金威啤酒,最后都不得不自行退出,倍耐力直接遭遇了最强假赌黑,而金威啤酒甚至无法入场做广告,至于球员和球队配合冠名商宣传更是无从谈起。

这种局面的产生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我国08年奥运战略,体总从足协也就是足管中心抽中超的钱来扩充奥运夺金项目。

导致中超整体商业价值一路下滑。

这点从国内球员转会就可以看出。外援牵扯到很多其他因素,国内球员这几年走出去的极少,基本上都是内部消化,国内球员的转会费可以看出俱乐部和中超的商业损益。

1994年甲A元年。

1995年甲A转会开始。

当年的标王是黎兵 辽足——广东宏远 64万

1996年 大王涛 八— ——北京国安 66万

1997年 高洪波 北京国安——广州松日 120万


1999年 彭伟国 广州太阳神到前卫寰岛 235万。

2000年 区楚良 上海申花——云南红塔 497万


2001年 曲圣卿 辽足——上海申花 550万


2002年 祁宏 上海申花——上海中远 950万


2003年 吴承瑛 上海申花——上海中远 1300万,第一个千万以上的转会。

2004年 有两个标王

原因是当年支付的转会费最高是460万的周挺去青岛,但是辽足和鲁能有个君子协定,3年内鲁能夺冠需要补100万奖金,最后李金羽的总转会费是490万。这在欧洲其实很常见,但是在国内还是第一次,06年鲁能夺冠之后就补了100万转会费给辽足。

2005年 郑智 深圳——山东鲁能 850万

2006年 王亮 辽足——山东鲁能 500万

2007年 张永海 辽足——北京国安 400万


2008年 季铭义 大连实德——成都 400万


2009年 陈涛 长沙金德——上海申花 800万


2010年 郜林上海申花 600万 广州恒大

2011年 姜宁 青岛中能——广州恒大 1400万

2012年 于大宝 天津泰达——大连阿尔滨 2000万

2013年 于汉超 辽足——大连阿尔滨 3500万


2014年于汉超 大连阿尔滨——广州恒大 4000万


2015年 孙可 江苏舜天——天津权健 6600万


2016年 张鹭 辽足——天津权健 7000万

2017年 张呈栋 北京国安---河北华夏幸福 1.5亿,中超首次过亿转会费

可以看得出来,从甲A到中超,国内转会费最高的标王经历了一个奇怪的起伏。

在2003年吴承瑛完成国内球员转会费破千万之后,本来大家都以为转会费井喷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是,谁知道,转会费从04年开始一路下坡,从490万(延期3年支付100万)到张永海和季铭义的只有400万。直到地产足球崛起,标王才一路飙升,最后到了2017年,亿元先生标王张呈栋才出现。


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体总抽血导致的,而俱乐部经营入不敷出的结果就是主动削减球员的年薪,提高赢球奖金在总收入的比例,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球员不是机器,哪怕是机器,劳损之后还有可能出现故障。最极端的例子恰恰是09年的标王陈涛,当时他最好的时候据说年收入也可以破百万,但是一旦出现伤病,收入锐减到可能不足10万,甚至治伤的钱都要自己出。而同队的球员张烈,由于不接受球队的工资薪金调整,被球队无理由三停,说到三停,我只能说这也是中国足球怪现状,在有劳动法的情况下,一个经济实体就可以无理由无原因地停发一个职工的工资而且无法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解决,当时的法院和劳动仲裁机构都让球员去找足协,足协又让球员回去找俱乐部,然后张烈直接在25岁当打之年入选国家队的情况下宣布退役。后来张烈29岁选择复出,沈阳队居然还要后来的陕西浐灞出转会费,最后沈阳队拿不出来足够的证据,足协宣布张烈作为自由球员加入陕西浐灞。后来,张烈凭借自己的实力,再次入选了国家队,停了2年不踢球的球员还能靠自己的努力入选国家队,故事很励志,但是这种励志的故事只能说当时俱乐部管理经营一地鸡毛。


这种工资薪金制度的结果就是球员怕受伤,可以比赛发挥不好,可以比赛输球,但是自己不要受伤。

而大家熟知的假赌黑,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俱乐部缺少进项,开始了集体假赌黑。

“如果打假球,也要在俱乐部的领导下打,哥没有什么本事,跟着哥赌球,一年挣个100万没有问题”

王珀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著名的中超比分全中事件,让很多博彩机构一段时间内拒绝开中超的盘。

假赌黑横行的很多后果大家都知道了,但是有一个后果很多人忽略了,在假赌黑的情况下,球员只要发挥不好,就被俱乐部怀疑在没让俱乐部分成的情况下打假球,然后就三停。球员难免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但是俱乐部老板往往和广大网友看球一个水平,看看集锦就觉得一个球员最高光时刻就是正常水平,那次没这个水平就是假球——怎么办,球员只能收着踢,这种情况下球员的状态和竞技能力只会一路下坡。


很多人说是地产足球救了中国足球,这个一半对,地产足球给中国足球联赛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种活力让足球产业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足球再次成了企业最好的名片。2010年恒大入主足球,同时恒大也完成了成功发债13.5亿美元,创造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全球发债的年度最大规模记录,上半年实现销售面积334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一;实现销售金额21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但是真正让中国足球包括中超复苏的,是中超公司的建立和最后完善,根据企查查的数据,中超公司足协占比36%,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足协其实是背后的体总从中超抽血的程度,最高就这些。


地产足球的介入,商业总价值的确定,让中超出现了复苏。

2015年,体奥动力以80亿的天价拿下中超5年版权。


然鹅,足协在作死闹妖的道路上从来不会停止。2017年,U23政策启动,中超观赏度下降的情况下,体奥动力以时间延长换得价格下调,5年80亿改为10年110亿。

而到了现在又要开始限薪令,中超很容易再次变成假赌黑的乐园,假赌黑之前少多了,最根本原因还是收入提高了,一次假赌黑被抓到职业生涯归零得不偿失。

球员不是你我点击足球游戏里面的数据人,哪怕是混吃等死的NBA那帮球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有个基本想法的,球员尤其是作为整个中超中层的22到27岁的球员,你有可能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届国家队看到他们,有可能除了他们自己的主队球迷,没人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占据了中超主力球员的多数。他们从地产足球跑部钱进的那几年,他们11到16岁,选择了足球,然后他们经历了中超千万年薪的时代,他们对于职业生涯的预期是努力在职业生涯赚到千万,是否入选国家队他们并不在意。然后您现在突然宣布,最高水平的球员200万税前年薪,这些中坚力量的球员职业生涯都很难赚到200万,这种心理落差是可怕的。而他们将很容易被假赌黑势力所裹挟,本着踢一场假球,到手个几十万,哪怕是被抓到了,和踢一辈子也差不多了,然后呢,没然后了。假赌黑再次成为风气,俱乐部很容易被裹挟其中,而想认认真真踢球的球员也会因为一次发挥失常被怀疑假赌黑,久而久之,假赌黑成为常态,发挥平庸成为常态,到了国家队,只能祈祷他们不赌国家队的球就不错了,你不可能期待一个球员平时收着踢,发挥平庸,然后到了国家队大放异彩,不是所有人都是罗西,而且罗西联赛平庸不是他想发挥平庸。

对了,罗西也是意大利假赌黑的受害者。

还有人说以前的男足比现在好,大家似乎很健忘,忘了04年的时候,男足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失利被科威特淘汰。08年的时候,国奥队坐拥主场,最后小组赛出局,如果不是带伤打的董方卓打进唯一一球首战扳平,我们甚至不如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同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12年世界杯预选赛再次失利,甚至打不进最后的十强赛。


这就是假赌黑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中国足协自己制造的。

现在中国足协还想再来一次,但是俱乐部已经不想配合了,假赌黑伤害最大的其实还是俱乐部,一场假球,俱乐部商业价值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尤其是想要成绩的俱乐部。甚至赢了一场对方打假球故意输的的比赛都会让努力赢球的一方背上花钱买球的骂名——这种骂名,当年的大连和山东轮流分享了好几次。

希望足协和很多伪球迷想明白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国家队比赛和联赛没有必然关系,联赛不是给国家队练兵的,难道必须要有一天有国脚宣布退出国家队才可以让足协知道国家队是要依附于联赛的发展,吃联赛的福利生存么。

再或者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服从民意换掉了李铁,换上来李霄鹏,李霄鹏根本就不想来国家队,他完全按照广大球迷的要求排首发,你们说阿兰好,我用阿兰首发,你们说洛国富好,洛国富首发,最后我就可以说大家都这么觉得,我就这么排,没赢,我也没办法。

如果联赛限薪真的实现,那么中超包括中国体育都将再次进入沉沦,别忘了,体总发展其他项目包括足协发展女足的钱——都是来自中超公司那36%的股份。

user avatar

绝对支持降薪。

下面反驳几个常见的说法。

1,不少人认为国足虽然烂,但已经是中国踢球最好的顶尖人才了。国内计算机、金融等领域的顶尖人才都拿几百万上千万高薪,国足为什么不能拿高薪?

答:国内计算机等领域的顶尖人才在国际上也是顶尖人才,在国外照样赚高薪甚至赚的更多。而中国球员在国外能赚多少钱?国内最好的球员武磊在西班牙年薪仅有50万欧元。其他国内球员就更不用提了,欧洲踢球赚20万欧顶天了。不少中超球员去欧洲踢球没准还比不上在欧洲送快递赚得多。

2,国足水平差但物以稀为贵,户口本值钱。

答:物以稀为贵的前提是能赚着钱啊。水平差的稀缺本土球员能给俱乐部带来更大收益,俱乐部甘愿买单才行。

比如英国球员户口本值钱,是因为本土球员能给英超俱乐部带来更大收益,比如带动更多英国球迷去现场看球、买周边产品等。

又比如国内的小鲜肉演员,虽然演技差但就是能带来流量,其粉丝就是买单,就是能给公司赚钱。国内小鲜肉演员才叫虽然水平差但物以稀为贵。

而所谓稀缺的中国球员能给中超俱乐部带来收益么?16支中超球队中有11支连球员工资都发不出来先欠着,还物以稀为贵……

3,有人认为足协不能以行政命令强迫俱乐部降薪,球队愿意开高薪足协不能拦着。

足协一直限制俱乐部的过高投入,但俱乐部压根就没遵守过。之前金元政策虚假繁荣时期,各大俱乐部阴阳合同也要给球员开高薪,足协压根就管不了俱乐部烧钱好吧……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俱乐部压根不想开也开不起高薪。去年中超16支球队有11支存在欠薪问题。中超球队真想开高薪还能欠薪?

user avatar

双方在演戏而已,其实俱乐部早就想降薪了,为什么?没钱了,欠薪的球队多达14支!中超一共才几支球队?但俱乐部自己不愿意出头,让足协出头,自己再假装反对一下,本来就想降至300w,故意让足协提出降至200万,自己再反对一下,给球员造成自己努力为球员争取利益的假象。

其实大家要怪还得怪国足,在足协眼里,中超联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吸引高水平球员,提高足球水平,从而让国足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但国足眼里只有个人利益没有集体利益,在国际比赛中保留实力,不好好踢球,就怕受伤影响俱乐部薪水,结果可好,现在足协震怒之下,大家全降薪了,如果以后还这样,这薪水还有得降。

至于那些拿市场说话的就别装外宾了,谁不知道中超市场是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国足,现在国足做得太差,很多部门都不愿意支持了,中超市场也就自然不行了。以前有过很长一段时间,中超都不行,那时候那些球迷跑哪儿去了?还不是缺乏各级部门的支持。

user avatar

集体反对只是一个姿态而已,反对其实没什么用

1 俱乐部本身就难以负担球员的高工资,想着办法减薪

2 现在的中超球队已经不是之前闹G7革命的那些球队了,资本已经纷纷撤出,留下来的中超,基本就是花架子,根本无力再依靠资本与体制和行政管理再做对抗

3 足协提出的新一轮降薪,其实还是没有达到国际薪酬标准,说白了,这轮降薪实施后可能还会有再下一轮,所以引发了俱乐部的反对,因为圈内的人知道,如果不象征意义上抵抗一下,那么圈内的那些俱乐部管理层人员未来就真的没什么油水可捞,只能认真做事了

中国足球的从业人员,以球员为例完全就是反足球规律的薪酬体制

打个比方

拿几个现在国际足坛身价高薪水高的的球员来说,

法国的姆巴佩23岁, 德转身价1.6亿欧元,年薪2200万欧元

挪威的哈兰德21岁,德转身价1.5亿欧元,年薪1600万欧元

比利时的德布劳内30岁,身价9000万欧元,年薪2000万欧元

如果计算一下的话,就可以大约知道,球员的年薪大约在身价的0.12-0.15,最多到0.2左右

武磊的身价在德转在250万欧元,按照这个计算,武磊的年薪应该是30万欧元到37.5万欧元

而实际武磊在西班牙队的年薪,是50万欧元,考虑到西班牙人的股权里有点中资的影子,所以这个年薪是正常的

而中国的本土球员里,在世界范围内身价第二的是颜峻凌,100万欧元的身价,折合比例,他的薪水应该是12万-15万欧元一年,折合人民币86万到108万人民币

但是而上海海港队的平均年薪多少?1600万人民币,这只是平均工资而已,颜峻凌在队内拿的肯定是顶薪

对比国际足坛,中国足球的球员薪酬,真有那么大价值么?如果说对比国际主流球员的身价太高端,那么说一下中国足球在亚太地区的直接竞争对手,澳大利亚

我本人长期旅居海外,就在澳大利亚,所以了解到澳超联赛的球员的薪酬,澳超球员的平均工资是13万-15万澳币,折合人民币只有65到75万人民币而已,但是球队实力目前远远高过国足,中国足球这种实力和薪酬成反比的性质,再不实行降薪制度,其实是违背中国社会的普通价值观,老祖宗留下来的普通价值,天道酬勤

但是中国足球则是反例,降薪才是恢复价值观的作为,而反对者,根本没有任何的理论支撑

user avatar

欢迎反对,就喜欢看这种什么“再降薪水平就下降了”的大能耐。首先我也不知道你们丫还有什么下降空间,退到越南水平吗?虽然国家队输越南了,但我就当联赛你还比越南强,来吧,说说你是不是想出溜到他那个水平?

其次我想问问这种臭不要脸明着讹人的做法是谁教的难道不是你先踢出样来再拿钱吗?什么再降薪就不行了,那特么你别行了,谁也不看你,你一分钱赚不着,回家摆摊去吧。

就那点屁套路,左手爱国,右手爱足球。你说为国争光,他说你不懂球。你聊球聊的他没话了,他又开始说爱国。

爱国的那么多提气的项目不追,追你中国男足干什么?爱足球的那么多顶级联赛不看,看你中超干什么?

最好有长效机制。输越南这种事,有一次就给中超降薪一次。你觉得不开心,你觉得你本事大二百万不行,你出去,J联赛还是英超,人家愿意2000万买你,那是你本事大。

没那个本事,就别那么多废话。

user avatar

日本J联赛的平均薪资合人民币220w,中超呢760多万,这还是限薪之后

成绩怎么样都不说,光联赛估值都比日本低了几个亿,你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工资从哪来的啊

国内各级联赛已经欠薪成家常便饭了吧,真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呗

更别提现在资本在撤离,整个市场转冷,想不降薪可能吗


还是在别的答案提过的,压上限提下限,让三四五六线球员吃点肉,一二线差不多得了,是什么水平就拿什么钱

外援不要太多限制,人是来技术扶贫的,说白了就是让国内球员见识一下什么叫国际水平,多花点也值

可以设整体工资帽,让俱乐部自己平衡开销

user avatar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前些天看了一个孙继海以前关于中国足球的采访。不得不说孙是个有深度的人。他采访中有讲了一段,我简单复述一下,可能不太准确。就是我们国家经过努力奋斗,变强大了,最后变富足了。而中国足球呢,似乎直接从第一个阶段到了第三个阶段。

所谓限薪无非就是大企业入主中超后撒钱后,现在没钱可撒的后遗症。也是孙说的没变强却直接变富的后遗症。欧洲俱乐部也就是根据俱乐部收入限制俱乐部支出,哪有直接给球员薪资设置天花板的。说白了即使球员不配拿这薪资也不是这种手段去降薪。再说白了,还有法律吗?白纸黑字的合同。

中超的问题是什么,是球员薪资的问题吗?说到底还是商业价值太低,毫无影响力。不在这方面改善,就是把球员薪资砍到地板上也没卵用。

user avatar

这问题下面怎么没人提分配了?

总不能是因为国足水平好吧?

user avatar

“抑制经济过热现象,实现软着陆”,这话说起来好听,在自己身上做起来要多难有多难。

而且再说一句,出来反对的,极有可能既不能代表球员也不能代表俱乐部,而是代表他们自己,附着在中超高工资上生存的管理人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中超的骨头已经没有了,血肉也正在快速萎缩,足协试图通过剥皮的方式好歹维持一个像样的形体,但毛发可不会这么想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足协想给球员降薪,定了个“200万”的天花板,结果呢?俱乐部那是集体不乐意,都炸了锅。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足协为什么想降薪?首先得明白足协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近些年,中国足球那真是“烧钱”出名,尤其是职业联赛,球员的薪水高得离谱。这导致了几个问题: 俱.............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篇长文,从一个足球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触及了许多关于中国足球现状的痛点,也表达了作为普通人对行业发展的美好期盼。这篇文字,与其说是一份“声明”,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着些许无奈、但依旧怀揣希望的“心声”。首先,冯潇霆开篇就表明了他“尊重每一个行业”的态度。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
  • 回答
    关于“体坛表示‘足协最不希望看到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首先,从足协的角度来看,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肯定不是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其中有几层原因: 投入与回报的考量: 归化球员的引进和培养,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包括资金、人力、.............
  • 回答
    足协要整顿文身问题了,这事儿在足球圈里可不是头一遭,但这次的态度似乎特别坚决。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足协这么做的理由。表面上看,是为了塑造运动员的正面形象,尤其是在青少年足球发展方面,他们希望球员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毕竟,文身在很多.............
  • 回答
    陈戌源作为中国足协主席,公然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足球“烧钱”的问题,并放出“还不觉醒难道我们良心已死?”这样的重话,这在中国足球界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陈戌源的身份和话语的分量首先,陈戌源是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者,他的这番话并非普通球迷或评.............
  • 回答
    足协发言人抛出“向日本学习,鼓励球员留洋”的论调,这招棋背后,无疑是想为中国足球的低迷现状开出一剂“猛药”。但话说出口,效果如何,还得打个问号。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儿。“学习日本”——这招棋的逻辑在哪儿?首先,得承认,日本足球这几年确实是咱们眼里的标杆。他们球员的留洋比例,那是咱们望尘.............
  • 回答
    足协最近抛出了国足的比赛理念——“以攻势足球为主导,追求攻守平衡”。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背后牵扯着中国足球未来的方向,也一定会在方方面面掀起不小的涟漪。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又可能带来哪些变化。一、 理念本身:说了好多年,这次有啥不一样?“攻势足球”和“攻守平衡”,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 回答
    足协主席陈戌源在央视专访中提出的“中超可能分成AB组,设立交叉赛和淘汰赛”的设想,无疑是一个颇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提议。这不仅仅关乎联赛赛制的改变,更可能触及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项提议的背景和可能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陈戌源提出这个设想的可能原因。最直接的因素,可能就是应对.............
  • 回答
    中国足协计划成立一个由足协内部成员和专家组成的外籍球员入籍推荐审核小组,并围绕入籍球员年龄设定了“小于26岁”等具体规定。这无疑是中国足球改革中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推荐审核小组”的意义。成立这样一个小组,最直接的意图在于规范和专业化外籍球员的入籍流程。过去.............
  • 回答
    足协主席就江苏、天津两队困境的回应,以及“足球本身是社会公益产品”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些非常核心和复杂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回应江苏、天津两队遇到的困难,这背后是相当沉重和令人扼腕的现实。江苏队曾是联赛冠军,天津队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如今都陷入了生存.............
  • 回答
    足协官宣里皮回归执掌中国男足帅印,这消息无疑在中国足坛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立刻点燃了无数球迷心中那团关于中国足球的复杂情绪。一时间,赞成的、质疑的、观望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甚嚣尘上。重磅回归,情怀与现实的碰撞首先,从“情怀”的角度来看,里皮的名字在中国足球的过往中,无疑是一个闪耀的符号。他曾带.............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有点不是滋味。叙利亚足协那会儿承认“让中国失去主场”,后来又在那儿主动求媒体表扬,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别扭,也挺有意思的。先说说“让中国失去主场”这事儿。你想啊,咱们中国队踢比赛,主场那气氛多重要?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大家使劲儿给自家球队加油,那士气能不高吗?结果呢?因为种种原因,叙利.............
  • 回答
    足协要整顿球员纹身这事儿,说实话,我看到的时候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觉得,这事儿挺符合国内一贯的“形象工程”思路,好像把纹身禁了,中国足球就能焕然一新似的。另一方面,又觉得这完全是抓错了重点,有点本末倒置。咱们先说说这事儿为什么会引起关注。好像是最近一次的国足集训名单里,有几个球员因为身上有纹身被要求.............
  • 回答
    FIFA 对香港足协发出的警告,要求其制止球迷在比赛中嘘国歌的行为,并提及可能面临“严厉处罚”,这是一个涉及体育政治、国家认同、以及球迷表达自由等多个敏感层面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个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与由来: 历史性的政治敏感性: 香港在政治地位上具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在回归中.............
  • 回答
    提起陈戌源担任足协主席这段往事,相信很多关心中国足球的人心里都会五味杂陈。这三年多,与其说是中国足球进步的三年,不如说是充满争议和反思的三年。要评价他这个角色,不能只看他一个人,得把他放在当时中国足球的那个大背景下,以及他上任后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时代背景与“足球教父”的到来首先,陈戌源上任的时候.............
  • 回答
    梅西在2019年美洲杯后被南美足协处以三个月的禁赛,这无疑是当时足坛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那届美洲杯的背景和梅西本人的表态来看,这次禁赛的根源在于他在半决赛对阵巴西的比赛中,对裁判判罚以及整个赛事的公平性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在那场比赛中,阿根廷队与巴西队狭路相逢,结果阿根廷02败北。梅西在.............
  • 回答
    洛国富在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班临时取消后,于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足协行程安排的不满,认为此举影响了球队的备战。国足方面则迅速回应,表示正全力协调,确保队员顺利归队。洛国富的不满:事情的起因是洛国富原定乘坐的航班突然被取消。这无疑打乱了他的归队计划,意味着他可能会因此错过球队在上海的集训,或者不得不经历更.............
  • 回答
    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杜兆才、孙雯、高洪波担任足协副主席,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伴随着不少的讨论和猜测。咱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看看这个班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大家当时是怎么看待的。背景:中国足球的“新气象”呼唤在陈戌源上任之前,中国足球正经历一段相对低迷的时期。国家队成绩起伏不定,联.............
  • 回答
    陈戌源即将出任中国足协主席的消息,在足球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事儿,怎么说呢,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得承认陈戌源在上海上港这几年的成绩。咱们不能否认,在他治下的上港,确实成了中国足球联赛里的一支劲旅,甚至拿到了联赛冠军,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从一个上海港务局的官员,走到中国顶级职业.............
  • 回答
    在2019年美洲杯半决赛中,阿根廷02不敌东道主巴西,赛后梅西的言论无疑是那届赛事最引人注目的“余震”之一。他公开指责南美足协(CONMEBOL)存在“腐败”,并且在判罚上偏袒巴西,这一番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的背景:要理解梅西为何如此愤怒,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那场比赛中的几个关键时刻: V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