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足是“宋朝化”问题最典型最严重的地方,是典型的历史遗留问题。
所谓“宋朝化”问题,概括说就是,压根没人负责任,没人真的在牵头组织,权责不清晰,管理层糊涂,妄图用”堆钱“来解决问题,但钱完全没有用对地方,下面的员工普遍受压榨,平时的训练受到影响。结果是打起仗来也缺乏合理的组织调度,最终不断落败。
宋朝有70%以上的财政收入花到军事上,但其军事成果是历代最差的。
这种“宋朝化”问题毫无疑问从宋朝开始,但在元明清时期越来越严重。从政治到军事,从社会到经济,从文化到体育,任何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终导致我国在后一千年的全面衰落甚至倒退,思维愈发内倾化,以至于对错都模糊了。
典型的就是宋元明清的兵制。除了开国初期靠英雄豪杰建立的比较能打的队伍以外,一旦进入和平时期,这些朝代的募兵体制便迅速退化,变成了军官压榨基层士兵,上层的指挥孱弱无力,大部队调动能力非常差的情况。
评论区中 @星落风起 答主有提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原来体工队时代的青训崩溃了,新机制没建立起来,钱都砸到沙堆上。
那么,足球的问题便非常类似于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型,原有的府兵制消失之后,经过五代的折腾,到了宋朝,有效的募兵制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宋朝对于军队的花费甚多,但收效却非常小。
对于国足,不管其管理者到底是谁,这么多年问题都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这个问题反应到宋朝和明朝的战略和军事问题上是一样的。
其实他们的问题同样如此,没有清晰的全盘规划,也没有想着搞比较长远的路线,而是搞点战术行动,在边境砍几个敌人交差,面对北面势力的入侵,最多打打反击,但这都是短期的,纯战术行为。和国足的问题一样。全是短线的行动,毫无长远的打算。
没有规划可以慢慢做,但如果不打算做,那问题可就大了。
宋明的军队到底向谁负责,其实是个迷雾,上面有很多部门都能管辖,但很多时候缺乏统一的调度,事权不统一,权责不清晰,一堆人也不知道谁到底该干啥。这就导致宋明的军队一旦需要大规模的指挥和调度,就会迅速陷入失能。
明朝依然延续了这些问题。卫所制中,军户中的底层,日子非常苦,因为他们事实上属于军事编制,就要服从长官的命令,长官家的杂物基本都让他们干,还不给钱,这是徭役的一部分。他们没有训练任务的时候,还要开垦和耕种,收成还要接受长官的盘剥,所剩无几甚至还欠下债务。中甲中乙的一些球员,以及更小的球员,则比较像这些军户的基层,收入并不高。
而明朝的”募兵“虽然偶有”战斗力强“的部队,但这些部队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和可持续性的建设能力,往往难逃人亡政息的结局。而且明朝对这些部队也缺乏有效的指挥调度。
当然,区别在于,宋明在放开让将领练兵的时候,还出现了岳家军和戚家军这样极少数的精锐部队。但足球的俱乐部是否真的能练出精锐呢?
当然可能有,但外援居多,本土的培养体系依然不健全。
这些问题,在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反复出现过,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往往从建国后的第二代就开始败坏,一直延续到末代)。造成了军队根本不能打的局面。
@墨舞 答主曾经提到过。
门第森严的魏晋时代,相对公平的军队体制反而吸引了大量有志青年从军,因此东晋之北府,北魏之六镇,在王朝末期反而青年俊杰齐聚一堂。而到宋明时代,虽也有中兴四将,但再无魏晋时代一整代军官团叱咤风云的景象。
不止是军制。包括宋朝的马政,也是同样的问题。
在此引用 @风大 可稍息否 答主的例证。
摧毁公共事务,是宋朝化的核心特点。
比如说宋朝对中国古代马政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陈尧叟作为宋朝马政的主管大臣,一手订立了宋朝马政的各项基本制度。经过他的努力,曾经战马充沛的宋朝,逐渐只有羊肉吃了,却没有战马可用了。大奸臣!堪比秦桧。
中国至少从汉朝开始就系统建立起来的军马养护制度,至少在隋唐时代再次走向辉煌的军马养护制度,就在宋朝前期崩溃了——注意,不是宋朝初期崩溃的,是在宋真宗时代陈尧叟主政以后才崩溃的。王安石后来也主管了一段时间马政,那个时候马政就被说成是吃马粪的——靠山吃山的吃。至于宋军的骑兵,就没了。
这不叫系统性梳理,这叫系统性摧毁。
很多人说宋朝没有战马是因为唐朝都是了产马地。其实不如说是宋朝没有战马是因为唐朝丢了产人地,所以宋朝连个管事的人都没有。
而军队问题的解决,还要靠教员的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支部建在连上,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最终建立了一支有信仰,有战斗力的人民军队。
实际上,针对宋朝以后政治无力,军事失能,经济混乱的局面,我党从建立开始,便着手改善,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
然而,仍有少数领域,不经意间依然暴露出了这种“宋朝化”的历史遗留问题,这种问题既不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也不是举国体制造成的,而是从宋开始,历朝历代的昏聩无能堆积而成的!甚至成了某种惯性,继续毒害后来的人。
可以说,任何一个领域想要有本质的突破,都需要有英雄,有勇士,和这种“宋朝化”的历史泥潭做坚决的斗争和反复的博弈。
无论是电影领域的吴京,还是高科技领域的任正非,他们的成功,必然都是和这种“宋朝化”现象反复抗争的结果。
任正非和吴京的成功,说明市场经济模式没问题。
疫情防控的成功,说明举国体制也没有问题。
那么足球领域,不可能例外。
有些观点认为,“你又不踢球,凭什么抱怨男足呢”?
难道民国的老百姓就不能抱怨兵痞流氓吗?
难道宋朝的老百姓就不能抱怨荒废的马政吗?
啥都没搞好,还不让人批评了?
有些观点认为,“你咋不去踢球呢”?
这就更无厘头了,请问民国的老百姓愿意去给军阀当兵吗,愿意去给老蒋的部队当兵吗?
难道教员在三湾改编的时候,认为“过错都在国人身上,因为他们不愿意当兵”?
显然不是这样的。
我们需要把那些陈腐的论调拿出来好好分析分析,什么”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踢球导致男足落后“,什么”你为足球掏了多少钱,凭什么抱怨男足呢“?
这些观点,乍看起来颇能唬人,实际上匪夷所思,从来不去想着好好组织组织,好好整顿整顿,反而把帽子扣在无关的人身上。
别人不买你的票,是因为”这届观众水平不行“?
整天骂观众,还有理了?
其实商业化的体育项目,分一杯羹本身不是错,但似乎还真没人好好做,这就是问题了。不过如果让宋明的商人去练兵,估计人家也是奔着赚钱营收去的。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得是在足球系统内待过,清楚问题在哪,愿意自己开创新局面,谨慎地避免原有体系的”污染“,能和体制内打好关系,能和外面的商家达成合作,在保护新体系时坚决果断,对内严谨又不失宽容,对外随和又不失刚强的人,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当然,这样的人出现,本身也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积累。
把话放在这,男足的问题,非大破大立不可解决。
如果不对古代历史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是梳理,不是摧毁——那么宋朝化的阴影就始终都会压在心头。
梳理之后不能说就彻底避免了宋朝化,但是让这种危机远一点也是好的。
@迷修斯 答主说的很好,应该多公开交流,这样起码知道问题到底在哪。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各说各话,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所以后面很难切实的推进。
================================================================
补充:一些观点认为宋朝的”足球“很厉害,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笔者在此引用 @冷兵器研究所 的一篇关于宋朝蹴鞠的文章。
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宋代蹴鞠,虽然有《打球仪》和《蹴鞠谱》等专业足球书籍出现,但却远没有汉唐的那种对抗性。宋朝主流的是一种不需要太强的对抗性,以观赏娱乐为主的“花踢”。其中一种宋代蹴鞠没有球门,分为展示性的“一般场户”、互相传球不落地的“白打”,以及踢高球“趯鞠”。与其说这种是足球,不如说起是踢毽子更恰当。(当然这个毽子有点大……)
总之,相对于唐朝军队中接近现代足球的蹴鞠比赛,承袭宋代蹴鞠更追求娱乐化。球的制作更精致,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市民也都喜爱蹴鞠。这种注重观赏性、类似现代毽球的蹴鞠的兴盛,让让几乎所有人都忘了蹴鞠是一种军人运动,原本类似现代足球的唐朝军人蹴鞠形式也消失了。所以如果高俅真穿越到现代,那种以踢高球为主的观赏性蹴鞠技术,别说世界杯了,市队都进不去啊!
我有个小疑问:
球迷认为,球员不该骂,真正有问题的官僚机构和官僚主义。
我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国足的主要问题在于官僚主义,那球员是什么呢?
他们是官僚体系的拥护者,官僚主义的受益人。
可以类比为体制内混吃等死的关系户。
某个部门里一大堆关系户,这固然是该部门领导搞官僚主义的结果。但是搞关系走后门上位的关系户难道不该骂吗?
巩汉林难道就尊重自己的职业了么,代表作谁没有?冯潇霆难道没有高光时候。
有高光掩盖的了其他时候的烂了么?
你觉得巩汉林去踢跟冯潇霆没区别?
我还觉得冯潇霆去上春晚跟巩汉林没区别呢。
有些道理虽然是这个样子,但谁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
打个比方,一个解放军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我们说你们太辛苦了,你们为人民群众付出了太多,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这么说没问题,此时解放军战士一般都会表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或者喊句口号“为人民服务”……
你能设想,抗洪救灾的解放军面对镜头和你说“我们太辛苦了,我们为群众付出了太多,我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要理解我们,对我们表达你们的敬意……”这就是你听他说话,道理也不能说错,但总觉得有问题的原因。
所以,冯的说法,很多道理说白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却不能由他来说。因为说白了吧,这些就是他“应该做的”。
文中提到的什么比赛受伤,韩国队员欺负人如何如何……这难道不应该是你应该做的吗?奋力拼搏,哪怕有运动中的受伤,这不就是一个职业运动员的份内工作吗?为什么要以此交换球迷正常态度之上的额外理解和关注呢?这就像一个快递员送了个快递,他做的就是他应该做的份内工作,他有什么理由因为自己做了份内工作而骄傲自豪,需要你额外付出呢?我不是已经付过快递费了吗?而且做的不好了,用户可以投诉,快递员还会道歉,他不会说我这么辛苦付出,你居然投诉我!?你们居然不理解不尊重这个行业……不好意思,有人额外理解尊重,你应该感激,不代表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呀。对哪个行业都一样
说比赛输了,球员承担责任的问题。那按冯的意思球员不该完全承担责任,责任谁该承担??怪我咯?说破大天了,球是你在踢的,90分钟的过程大家是看了的,大家怪的不光是你输了的这个结果,更有过程和态度,你说输了是不是某个球员的某个失误的责任?没错,决定把一个水平不够的球员放到关键位置上,有球队,教练,足协,甚至足球人口不够等多种原因,但这些不代表你失误了没责任好吗?有人要负战略层面的责任,不代表你不用负战术甚至技术层面的责任,这有关系吗?这是两回事好吗?
退一万步讲,你觉得这种对球员的苛责“不公平”那我还觉得你年纪轻轻赚了普通人一辈子赚不到的钱不公平呢,这不就是你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承担的代价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好吗?总有明星会说“希望大家不要打扰我,我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我也是个普通人……”你特么收几千万酬劳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自己普通人?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吃得咸鱼耐得渴,有人逼你干这个嘛?你不想干别干呀,还有人逼你为国效力吗?吃青春饭,踢足球,不是你自己选的吗?你作为公众人物就要被别人拿放大镜看呀,享受明星的待遇,该付出成本的时候你变普通人了,这特么不是耍流氓吗?
最后我想说,俱乐部欠薪,和你踢得不好有特么什么关系?有人拿女足和男足比工资我们总会怼这些人球盲,因为根本分不清国家队和俱乐部。到这也一样呀,你欠薪的是国家队吗?国家队该给的补贴和奖金欠你的了?说的好像俱乐部欠薪你国家队表现不好就有原因了。而且,说到底,在上次十强赛的时候,俱乐部没降薪也没欠薪吧?尤其你冯所在的恒大,那正是挥金如土的时候,谁欠你薪了?那你踢出来了吗?咋不说话了?
所以,别拿欠薪说事,没欠薪的时候你也没怎么样呀。而且,真的欠薪了,该劳动仲裁你去仲裁,该罢工罢工。你可以不干,但不代表你有理由要干却不好好干。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认清一点。
中国足协再垃圾,也不会比一些南美、非洲国家足协垃圾。
至于什么张口就是客观规律,你觉得人家连正经联赛都没有的国家会有规律吗?
如果给足协排名,中国足协的排名绝对比中国男足高。
随着大家都开始讲客观规律,中国的体制加成已经没有了。
所以,中国足球根本就不可能越来越好,纯粹是想多了。
各位也不要送儿子去踢球,绝对是死路一条。
这事一开始我就很奇怪冯的反应,按道理来说,平时大家骂国足脚臭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从没见过国足有很大的反应,尤其咱中国小品演员可是上过春晚当者几亿人的面骂国足的。
平时那些明星或者小品节目骂国足,国足只要忍着不说话,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并不会激起老百姓对国足问题的额外关注,毕竟大家已经习惯了。就连前段时间输越南,全国人民骂完了,也就完事了,国足啥事都没有。按道理来说你国足反应越激动越引起老百姓注意你长期不赢球的问题,对你越不有利。如果你像平时一样,别人骂你国足你忍着不说话,关注度和流量一下子就能降下来。所以没道理这次就这么反常。
况且当年春晚骂国足是指这“国足”这个牌子骂的,而这一次巩汉林骂的时候,他只是说“某足球队”。但是由于国足臭脚太出名,大家都能反应过来他骂的就是国家足球队。你国足要是踢得还可以,网友们还有可能理解为某省队,某地方队。
怎么这一次反应就这么大呢?触及到什么痛点了吗?跟以往咱们全国人民骂国足有什么不一样吗?
还真不一样,再认真看一遍巩汉林的视频,原来他说话的重点不在于中国足球踢得烂,他整段采访的核心观点是:有些人工资拿得太高了!
没错,重点不是“有些人球踢得太差”,而是“有些人工资拿得太高了!”
何况放在现如今国家对演员高片酬问题大力整治的时间点上,放在两会这个时间点上,而且是拿足球高薪酬跟演员高片酬问题放在一起说。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触及利益方能触及灵魂啊!
国足的工资是真的高啊!
国足不怕你骂他菜,不怕你骂他孬,因为就算全国人民骂他脚臭,骂他丢脸,这个热度过了,其实照样还能领工资踢球,而且咱老百姓骂着骂着,自己也习惯了国足菜的现实,再怎么输球,大家调侃调侃,开几句国足的玩笑,就不会有人追究不放了。
可是你要说到钱的问题那就不一样了,人国足还真就怕哪一天你给他降工资啊!
所以冯有这么大的反应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你再瞧瞧人家写的这篇长文,全文一字不会回应自己工资太高的问题,因为他怕你注意到这事,所以都是在转移矛盾,说什么不要再骂国足了,要重建国足的信心。搞得好像人家巩汉林作为两会政协委员真就是开会为了骂几句国足踢球不行似的。
人家重点谈的是分配,是分配!是谈利益分配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穷,有的人富?”
一般人可以用“富的人勤劳努力有本事,敢闯敢拼有智慧,有经济头脑”,等类似话来回答自家小朋友的问题。
“可为什么踢足球的天天输球也能挣钱?”如果自家小朋友问出这样的话来,我也想不出家长要怎么答才能确保不让自家小孩面对社会的不公依然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三观。
人家巩汉林关注的重点是在你工资高的问题上,全文不见你回应一下这个问题,搞得好像人家网暴了你似的,说白了你是怕了啊!
你是真怕了。
你得的报酬与你自身的实力不匹配了,你怕人戳脊梁骨啊!
你可以用训练的汗水,绿茵场上的摔跤,受伤的脚踝来平衡自己踢不进球时的自责心。来告诉自己,安慰自己,我尽力了,我努力了,骂我们的观众只不过看不到我们的辛苦。
可是当你领着高薪酬,高消费高享受的时候,你问过自己,这个钱是怎么挣来的吗?光在绿茵场上流训练拼搏,流汗摔跤就能挣这个钱?那天底下流汗摔跤,还有工伤骨折的农民工海了去了,他们怎么挣不到你这个钱?
中国足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哪一天利益分配正常了,我们国足才能正常。
简单说吧,多数中国人除了瞎起哄,并不懂三个最基本的道理。
道理一:
球员可以努力,让自己成为行业佼佼者。但这个行业的水平,并不是球员决定的,是所有人共同决定。一言概之,中国足球不行,所有人都有责任。
道理二:
收入=关注度,收入≠水平。
很多人说,男足那么臭,收入那么高……怎么说呢,这些笨人,就让他笨死吧,多说无用。
道理三: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什么叫世界第一运动,就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发展,都投入的运动。
如果多数人能理解这三个道理,中国足球未来有可能再次繁荣。如果理解不了,估计未来也就这样了。
他其实完全没必要出来回应的,都骂了四十多年了,习惯了嘛。
越骂越烂,越骂踢球的孩子越少。骂的人会在乎吗?呵呵。
这次能上热搜,完全是老爷们被惊到了,哎呦,我骂了你们几十年,现在居然跑出来个敢回嘴的了。
中国足球是没救了,中国的足球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实在不长眼想踢球又有天赋的孩子就润了吧。已经入了深坑的,该出国就出国吧,高水平联赛踢不了,东南亚联赛还是能踢上的吧。
反正也特么一直欠薪。
至于武磊这样的高水平球员,就拒绝征召吧,中国“球迷”不爱你,你有必要爱中国“球迷”吗?
知乎里不是号称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吗?那你们是看不懂冯潇霆的。
冯潇霆的长文,可以说是说出了广大学习不好差生的心声!
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诡辩!
年级前10名的小王几何错了一道大题,他妈花了几千块钱找个私教针对几何给他补了一个周末的课。
冯呢?冯就不说他妈给他找得是最好的私教老师。而且年级后10名,数学考8分,3+2=8,烂成这样,还有必要针对性补习吗?
小王错一道大题,父母鼓励安慰,还找了私教针对性补习。
冯数学8分,3+2=8,不该给大巴掌吗?也得鼓励安慰?
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之前的言行不合适,想个办法圆回来。
我不尊重每一个行业,尤其希望足球去死
借着这个热点说两句。
人群中有足球天赋的人是少数。
天赋范围很广。
身高、力量、柔韧、平衡、动作速率、速度、爆发力、球感、细微动作的控制力,意识……
总之,如果大家都踢球,有天赋的人会踢得比别人好。
罗纳尔多的爆发力和平衡是天赋
罗马里奥这种矮个子,罗圈腿,但是粗壮的出奇,球感和动作速率也是天赋。
大家都经过后天训练,有天赋的人同样的训练,练出来比没天赋的强很多。
足球好的国家,踢球的人多,各个级别的比赛多。
孩子或者公立学校养猪教育,或者干脆没教育。有大把的时间踢球玩(现在也被手机游戏挤压)。
因为俱乐部多,比赛多,球探也多。天赋很好的孩子,可以被找出来接受专业训练。
然后,天赋好的孩子之间再竞争。
百里挑一的天赋被球探盯上,送去专业训练。淘汰出来千里挑一的,进入少年队。万里挑一的进职业队。
一级级选拔,到了职业队,哪怕是第四级的职业队,踢球也是有点水平的。低级别职业队工资低,不能养家,这类球员还有副业,其实水平并不低。
国外经常有一个国脚在低级联赛混了好几年才上来,成为大俱乐部的核心。
国外一个货车司机,半职业球员,到了国内顶级联赛,和中国国脚竞争射手榜。
国外真正天赋出众的孩子,像梅西这种,在少年队的时候,已经惊艳到鹤立鸡群了,这种孩子都是俱乐部制定长期计划培养,缺什么补什么。
中国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主要要学习,公立学校还没有养猪教育。也没有到大面积上不起学。
孩子上学以外的时间并不多。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给孩子留什么空地踢球,操场都不让孩子踢球。
这样,孩子踢球的人很少。
去接受训练的,是家长愿意拿钱给孩子训练。
500个上小学的孩子,有20个去训练,其实有天赋的一个都没有。
一个城市,只有几百个孩子接受训练,这几百个孩子,可能只有三五个有国外少年队的天赋。
而最后能选拔出来进入职业队的,可能还不是有天赋的孩子,而是普通孩子,矬子里面拔将军的,因为有天赋的孩子没钱送礼。
这样,全国练足球的孩子,几万人,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并不多,经过多年专业训练以后,达到的高度就有限。
低水平的少年队青年队比赛,菜鸡互啄,没有外援的全运会比赛相当于国外二三级联赛的水平。
国家队到了国外,被乙级队教训就正常了。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
足球有体校,考大学很难,当工人和考大学收入差距不大,没有996,业余时间多,足球基础还要好点。
另外经济落后空地多,有地方踢球,没有电子游戏,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足球是最便宜的娱乐。孩子踢球的多。
一些有足球传统的小学,中学普遍训练,可以把有天赋的孩子选拔的多一些。到体校,有天赋的孩子之间再淘汰。
所以,计划经济时期选材出来的水平反而要高一些。
2000年以后,房地产起来没地方了。电子游戏,手机游戏起来,最廉价方便的娱乐变成手机游戏了,足球基本就没啥人踢了。
有一批例外,是90年代足球热的时候,足球学校兴起临时有几年,搞了很多人训练,其中有天赋的孩子被挖掘出来,这就是冯潇霆这批人,1985年国青那一批。
徐根宝自己搞的足球学校,收有天赋的孩子,武磊是极其幸运的漏网之鱼。
所以,中国足球主要是个普及和选材的问题。
孩子其实一二三年级每天能踢半个小时球,随便玩,有球探去各个小学看孩子踢,就能把有天赋的孩子找一批。
国家拿出资源来保证孩子训练的场地教练,办个免费的足球特长班,自然有孩子来踢。
小学毕业,业余练几年,天赋好的孩子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半专业训练
高中开始专业训练,进入专业队,优秀的给上大学的保障。
通过层层选拔,把适合踢球的人选出来去专业训练,而不是练没天赋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两句
文艺界调侃无所谓,国足上春晚都多少次了,虱子多了不痒。
巩汉林这次引得足球圈反击,包括不少球迷也替球员愤愤不平,有一个点是关键:
巩汉林在采访中说:“某足球队年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了,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属不属实?
属实,但是巩汉林这消息太滞后了,现在的职业球员能按时收到工资的都寥寥无几,欠薪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俱乐部,数都数不过来。
这帮球员要是现在真能拿到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冯潇霆也就没脸出来反击了。
前几年这样的批评声也不少,见过几个球员回应的?大家闷声发大财就得了。
现在收不到钱了,一分都没有,还得挨这样的骂,球员、球迷,包括圈内人觉得巩汉林批评得不对,有毛病吗?
其实也没有。
问题出在哪?还是在自己。
国足成绩不好,每次输球,王永珀的这张腹肌照就得拿出来被轮一遍,被冠以”白斩鸡“的称号。
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澄清多少遍了,他本身就是易胖体质,那是刚伤愈复出时的状态,不好意思,只要输球,您就是白斩鸡。
如今,和白斩鸡一样,高薪成为了下一个标签。只要输球,甭管球员到底挣着多少钱,您就是挣得太多了。
就是给中国人丢脸。
在赢球之前,这种标签是撕不下去的。
然而,中国足球有人干实事吗?
就说欠薪。中国球员,从李玮锋、李毅那一代,到现在的蒿俊闵这一代,有几个在职业生涯没经历过欠薪?
蒿俊闵这一代就算是不错了,过去十年的确挣了大钱,没打出成绩,挨骂活该,然而打过世界杯的那一代球员,多少人是手上攥着一大堆白条退役的?
有人给解决吗?
人家外援遭遇欠薪,分分钟告到国际足联,立马招致禁止注册球员的处罚,然后俱乐部砸锅卖铁,给人家外援把薪水补上。
国内球员遭遇欠薪,生怕俱乐部解散,为了让俱乐部能通过准入,工资确认表上俱乐部让签字就签字。真到了发不出钱的时候,找足协仲裁庭,仲裁庭说俱乐部解散了,他们管不着了;找地方法院,地方法院说这是你们体育行业内部的事,行业内部解决去。
辽足的哥几个拿到钱了吗?去年解散的中超冠军江苏苏宁,哥几个拿到钱了吗?
我知道知乎足球圈热度不高,这个问题下应该也是很多关心中国足球的朋友在关注。
我真的很想问一句:
这样一个行业环境,如何该有发展?
国内球员讨薪难的问题,自从1994年职业化以来就存在,说是有进步有改革,钱拿不到手都是扯淡。每年足协仲裁庭收到的申请数都数不清,相关的文章光我自己就写过多少了,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有实质性动作吗?
不知道这些事,赖不着人家普通球迷,也包括巩汉林。
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平时看个球就图个痛快,看国足输这个输那个,我能理解每个人想骂两句的心情。
然而,国足下滑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就是因为很多人被这个行业伤透了心。
普通人因为国足成绩、形象不佳,因为耽误学习,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踢球,而圈内人,则是因为了解这个行业的太多问题,所以不让孩子去踢球。
你家孩子去踢球,大年三十就拿回来一张白条,你还能让朋友家孩子去踢球吗?
每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建立在解决固有问题之上。
普通球迷只关心球是谁踢的,比赛是谁指挥的,比分是谁打出来的,这一点毛病没有,人家整不好为了看这场球还花了钱,看完生气骂两句非常合理。
但你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去凑什么热闹?
十二强赛到西亚打客场,又不能帮忙踢好比赛,还会增加防疫负担的领导也屁颠屁颠跟着去,您有那时间,留在国内关心关心两年没踢上正经比赛的青训小孩行不行?关心关心怎么能帮这些职业球员拿到拖欠的薪水行不行?
然而他们不会关心的,就这么简单。
如今球员挨骂,他们躲在后面,球员讨薪,他们依然躲在后面。
赢个四十强赛,一个个的比球迷还高兴,就差出来领赏邀功了,等到输比赛的时候,又是罚球员又是开教练的,化身正义使者存在感爆棚。
巩汉林骂得对不对,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冯潇霆们希望大家能批评得有建设性一点,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其实,建设性的批评已经很多了,有权力的人拿不出建设性的举措,批评再多也没用。
不是吗?
说实话,说球员水平低还拿高薪,这是客观环境问题,毕竟高薪也不是国家发给他们的。
这个问题跟没有演技的流量明星拿天价代言费,天价片酬是一个道理。
是极度扭曲的市场催生了这个乱象,而推动这个扭曲市场形成的,其实是大家都天天骂,却又不知道在骂谁的那个资本。
按道理来讲,必须是有演技,有能力的演员才能拿到高价片酬,但事实却是,流量明星的流量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我红,我比你有流量,那我就是比你厉害。
如果没有脑残粉买单,就不会有这种流量偶像。
足球其实也是一样的,中超开出的年薪,一度比五大联赛都高,但打出的比赛观赏水平却远不及五大联赛。
背后的原因是一些地产商等企业要靠冠名球队起到广告效应,但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吃这一套,愿意天价买球员呢?
还不是因为有人看球!
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绑架,绑架了那些“本地球队就算再烂也要支持到底”的球迷。
没有他们做为基本盘,谁TM看中超啊!
最后,冯潇霆水平确实不怎么样,但那也要看跟谁比,冯潇霆再烂,也不会烂到被范大将军点名批评为不能打中卫的地步。
如果当今国足后防线上有四个当打之年的冯潇霆,中场有四个当打之年的郑智,我们的亚预赛也不会打得这么窘迫。
他这篇文章,很有那种体育界人士的江湖气息
比如:
但凡听到有人对我从事的行业指指点点,我都会不舒服,哪怕是朋友也不行。你可以说我,但你说我球队,说我行业,说我家人就是不行。
再比如:
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们曾经为了争抢一个球,鼻梁骨断了,肋骨断了,膝盖碎了。又有谁记得韩国的那场比赛,我们被韩国队员欺负,身为队长必须冲在最前面的我。批评和指责很容易,认识自己很难,中国足球要提升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键盘侠。
实际上不管他写得如何,他大概率都是挨骂的,我看了看也确实在挨骂
但即便如此,应该鼓励他们多出来交流交流的,多写写他们的想法
你作为当事人你不解释清楚,不懂球的键盘侠怎么搞得清楚?
包括那些教练,足协官员都出来讲一讲,说一说
这个球为什么这么传,你有什么考虑,为什么前面有空位队友你却要回传?
这个球你不直接处理给安全位置的队友,反而在那里放肆的思考,导致被断丢球,为什么?
教练做的工作当然有一定保密性,但可以一年或者几年出一个报告嘛对不对,哪场比赛你怎么赢的输的,你这个排兵布阵错在哪里妙在哪里?
贝尼特斯的自传我就看过,很多他设计战术,和球员沟通的详细描述。包括里皮也有,国外还有很多没翻译的教练的著作,里皮那书都是他当了国足主帅才有翻译出版。我国这些耕耘足球几十年的教练球星大佬们,多少整点出来给社会科普科普,减少键盘侠嘛。
就那个《倒转金字塔》,我看都是热爱足球的键盘侠翻译的嘛,他以前天涯博客还有很多翻译FIFA技术报告、教练采访的文章,这段时间你们足球圈的人在搞么子啊?
每一场欧洲焦点赛事,我看都是用爱发电的各种博主up主在给大众分析普及嘛,咋没看哪个一年拿不到百万工资的国足大佬出来用真正的专业给球迷讲讲清楚啊?
你们像跑哥那样发动态怼键盘侠,又讲得比所有博主都好,我觉得还加粉点~
但我看反而是有些键盘侠能把一场比赛gif下来分析战术,不管对不对,你国足也来一发嘛,就打越南那场搞一搞,让全国人民知道输在哪里撒?
足协也应该有这种工作报告嘛,为什么这段时间安排一个U23的政策,出于什么考虑,多少多少时间后取得了什么成果。
是不是都怕失误挨骂?这就怪了,不是“你可以说我”吗?
所以,你看这就有些小矛盾了,生在新中国的我们都知道,有矛盾就要解决
球员,教练,足协多写点这种江湖气的爽文,虽然短期内还是挨骂
但这样久而久之,短期挨骂变成长期挨骂,他们才会发现
江湖气搞体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中国足球需要的实干家
22世纪了,实干家是科学的干,不是江湖的干~
这绝壁是有人在后面开出价码了,以冯潇霆的智力写不出这种避重就轻的回应来。
巩汉林说的是什么,是分配问题,是某些行业的收入和对社会贡献不匹配的问题,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演艺界二是足坛,完美符合他的“文体界政协委员”的身份,既不得罪人,又显得专业对口。
冯潇霆如果是作为正常人出来应对有很多种方式。
一是装死,反正他也快退役了,巩汉林又没指名道姓,装没听见平平安安下车不好么,以后摇身一变,媒体人也好,教练也好,娱乐明星也好,骂国足还是吹国足都行,实在没必要蹚浑水。
二是诚恳道歉,这也是商业体育必修课了,输了比赛挨观众骂,由高龄半退休选手出来认怂道歉表示下次一定,看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面子上一般也不会骂的更难听。
三是还击,回喷巩汉林自己成就不多收入不低谁也别说谁,当然这个恐怕略困难,巩汉林的“一百八一杯”“八十就八十”已经上升到国民共识的程度,冯潇霆最多也只能喷一喷巩汉林的后辈同行。
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足球正面临降薪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有资格入选国足的这批头部球员。冯潇霆如果场面一点甚至可以出来迎合两句,说“确实过去工资过高所以降薪是回归正常市场价值”,反正降也降不到你头上,面子里子都赚到,多好。
但冯潇霆没有采用正常人的应对方式,而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卖惨哭不容易外带唱高调,为什么?
让我们回头看看巩汉林最核心的一句话:
“看我们一些行业,比方某足球队,收入三五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球场上没看到他们进球,都不够丢人的。”
注意到了没有,巩汉林说的是“一些行业”,不单单指足球,他说的是分配问题,不是足球水平问题。
分配,诸位,这是核心话题,是敏感话题,是真正值得争夺话语权的生死问题。区区一个足球水平问题,反正都已经大年初二输越南了,至少四年内已经不可能更糟了对吧。
很容易猜想,某“一些行业”被说到了痛处,感觉到了危险,于是开出价码,招募即将面临转行的冯潇霆当个出头鸟出来对喷,拿中国足球的专业性来浑水摸鱼。
请各位注意,在这场争论中,核心是分配问题,不是某一专业的专业性问题,冯潇霆的开炮其实就是掩护射击,在为真正的目标打烟雾弹。
如果侥幸能把巩汉林喷到闭嘴,“一些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自然而然会降低热度。
如果冯潇霆被喷到自闭,成为笑柄的最多也就是国足,牵扯不到收入过高的“一些行业”。
那么问题来了,能够开出价码买得动冯潇霆的“一些行业”,可能是哪家电视台呢?
说很容易,但需要你出现的时候你去哪里了,曼联那些名宿是很叽叽喳喳吵个不停,但如果他们不爱曼联的话就绝对不会那么积极。U17被领导剃光头了这事大不大?足协管纹身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出声?李铁大嘴巴子的时候你们不敢面对舆论帮他说话!李铁怼郭炳颜的时候你们应该知道为谁说话吧,究竟谁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有利不说你都明白吧!但实际上呢?你们为了保住你们的饭碗,在领导面前低三下四,毫无自尊,面对球迷却重拳出击,欺负不懂球的相声演员,讥讽球迷挤地铁,马奎尔如果这么做他们早就原地退役了,因为这种发言是以一种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嘲讽,放在哪个国家都得完蛋,换50年前你们敢这样说话?
大概07年的时候,我在网络中看到的国足段子比现在过分N倍。此前相声演员说“高俅退役了中国足球一千年没有缓过劲来”就让你们破防了,台湾人贴出刚伤愈发福的王永珀图片你们就破防了,巩汉林说你们两句有点客观的话你们就破防了。“年薪几百万上千万却踢不进一个球”,这句话没毛病,说的就是两回合被日本零封且加起来5脚射门的事,那些新球迷估计看30分钟就放弃了,因为全程都是龟缩防守,但又早早丢球,频繁被打穿防线,抢不到球,组织不起一次有效进攻。这比十几年前那些“跑得比马尔代夫裁判还慢,不到90分钟就倒地抽筋”的话远远不及,比马奎尔被戏谑“小脑发育不完全,大脑完全不发育”远远不及。很多时候破防并不是因为真的无脑黑,而是黑到点子上了。你要是骂杨振宁nc别人鸟都不鸟你,但你要是指着个残障人士骂他他保准跟你急。范志毅说在这样下去要输越南了,就好像你家长说你再这样下去要变成废人了,但是谁知道你们居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如果缅甸也发展30万足球人口,估计也真的要输缅甸了。这些年中国男足越来越活成段子里的模样,我没见欧洲哪个球员喜欢在输球之后写小作文搏关注的,要么就是从此销声匿迹,要么就用表现打脸。实际上中国男足的球员们承受的辱骂远比梅西和C罗少,前者被骂儒西、欧逆酱、体系球员,后者被骂球玉、浪射、罗三脚。我不觉得国内的球迷素质比国外差,巴黎球迷对梅西的骂声让安东内拉抹眼泪,意甲赛场还出现过全场观众一同发出的种族歧视。国内舆论从一开始的一边倒黑中国足球到现在有不少媒体人愿意在最困难的时刻为国脚们发声,但是为什么在理性占比越来越大的今天国足反而越来越差呢?这个问题很多专业人士分析过,但是我认为再专业的人士也比不上亲身经历者,你们这些国脚,碰到领导大赛前吹三个小时牛逼,只有零星的球员愿意发声指出问题。领导要剃你们光头,要你们裹着头巾踢比赛,估计你们也照做。你们没追求真理的精神,没有反抗意识,所以在中国足球越来越衰弱的今天甘愿承担背锅侠。这个锅,是你们自己主动愿意背的,你们距离中国足球的害群之马最近,但是你们不去指他们出来,那么大家就默认你们是帮凶。董路这种大嘴巴子都比你们强一万倍。
球迷也急,他们看着中国足球一路从输泰国到输越南,他们只能看到“教练胸无良策,球员沆瀣一气”的表象,看不到中国足球背后的弊病。从送礼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家都提过,但是没一个准确的、合理的方案能帮助中国足球提升。你们这些专业从业者都不带头做,我们这些球迷又如何下手呢,指望本土解说员的三寸不烂之舌给你们打圆场么,你能不能给个机会他们在比赛后带点自豪感总结比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