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冯玉祥?

回答
要评价冯玉祥,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用几个词概括,那真是太对不起这位传奇人物了。他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道独特而复杂的风景线。

出身与早年经历:草莽英雄的底色

冯玉祥出身贫寒,幼年时跟着父母逃荒,这股子苦日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旧式军队,这为他日后走上军阀道路打下了基础。不过,与许多靠关系、靠背景起家的军阀不同,冯玉祥的上升更多地是凭借着他的个人能力和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

早年他投身新军,经历了清末的变革,这让他对旧秩序的腐朽有了切肤之痛。辛亥革命时,他积极参与,并因此得到赏识。可以说,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渴望国家富强,这一点在他早期的思想中体现得很明显。

“基督将军”的标签:信仰与政治的交织

提到冯玉祥,绕不开“基督将军”这个称号。他确实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甚至会亲手给士兵施洗。这在当时的军阀圈里是极其罕见的。有人说他是真心信仰,有人则认为这是他笼络人心的手段。

事实上,信仰对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基督教的教义,比如博爱、平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思想,让他对普通士兵有一定的关怀,也让他不像其他军阀那样,纯粹地以剥削压迫为能事。他推行的“五权军制”,在当时也算是带有一定进步色彩的尝试。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在那个乱世,信仰的利用也是一种常态。在争取国际支持、与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斗争时,他的基督教身份无疑为他增添了特殊的色彩。所以,评价他的信仰,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看它如何与他的政治实践相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带来了什么影响。

“倒戈将军”的争议:实用主义的权衡

冯玉祥最常被提及的标签之一,就是“倒戈将军”。他一生中,政坛上的变幻莫测,盟友敌人轮换,让很多人觉得他是个没有原则、唯利是图的人。

直系时期: 他曾是曹锟的部下,后来又在直系内部发生矛盾,参与了推翻曹锟的行动。
国民革命时期: 他是国民党的重要军事力量,北伐时功勋卓著,与蒋介石、阎锡山联合,对国民政府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共合作时期: 他与共产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甚至一度被视为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重要盟友。
反蒋斗争: 然而,随着蒋介石权力的巩固,他与蒋介石的关系迅速恶化,参与了反蒋的斗争,比如与阎锡山联合反对蒋介石。
抗日战争: 抗战爆发后,他积极主张抗日,但与国民党高层在具体战略上存在分歧。

为什么他会如此频繁地“倒戈”?这背后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生态。在军阀割据、派系林立的中国,地方实力派将军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在高层权力斗争中进行灵活的站队和组合。冯玉祥并非没有政治立场,而是他的立场往往建立在现实利益和对国家出路的判断之上。

他一度支持蒋介石,是因为他认为蒋介石代表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方向。当他觉得蒋介石的政策不利于国家(比如他对“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满),或者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他就会选择与其他势力联合。他的“倒戈”,很多时候是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乱局中寻求自己认为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出路的策略。这是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也是那个时代许多军事领导人的共同选择。

治军风格:雷厉风行与铁腕手段

冯玉祥的治军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可以说是严酷。他有“杀人不眨眼”的说法,对士兵的训练和纪律要求非常高。他的部队,尤其是在北伐时期的“西北军”,以其战斗力强悍而闻名。

他的方式包括:

军事训练: 他会亲自督导训练,士兵们常常需要接受超乎寻常的体能和战术训练。
思想改造: 除了军事训练,他还注重士兵的思想灌输,无论是基督教思想还是朴素的爱国主义。
铁腕纪律: 违反军纪的士兵,惩罚是相当严厉的。这既是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也反映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
生活节俭: 相较于其他军阀的奢靡,冯玉祥的生活相对朴素,甚至倡导士兵们要节俭。

这种治军方式,虽然能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但也可能带有一定的压迫性,容易引发士兵的反感。

晚年与评价:复杂的历史定位

晚年的冯玉祥,虽然失去了兵权,但仍然关注国家命运。他曾积极参与一些和平活动,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了欢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如何评价冯玉祥?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定义:

积极方面: 他有朴素的爱国热情,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推翻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做出了贡献。他对士兵有一定的关怀,治军严明,战斗力强。他的基督信仰虽然有被利用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行为,让他与一些纯粹的军阀有所区别。
消极方面: 他的频繁“倒戈”确实造成了政治上的不稳定,损害了其政治声誉。他的手段有时过于激进,甚至带有一些暴力色彩。在处理某些政治问题上,他的决策也存在争议。

总的来说,冯玉祥是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下,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既有草莽英雄的勇猛和直率,又有基督徒的信仰追求,更有在复杂政治格局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实用主义。理解他,需要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去体会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以及他作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充满矛盾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冯玉祥很有意思。先贴一个他自己写的诗。

《我》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最后一句,“努力努力,一点不错“。有一段时间,冯玉祥每天学习2小时英语,就这一点,确实可以说努力了。贴一个百度百科的介绍:

不过,冯玉祥倒戈次数多,被人诟病。一生倒戈三次(另亦有8次的说法),有“倒戈将军”之称。

周恩来对其的评价是: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冯玉祥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贴一段《邓小平文选》的原文:

冯玉祥的智慧能体现出来:

一,有主见。苏联人不希望他去,但他决意要去,因为他把苏联人琢磨透了。首先,苏联人不可能拒绝接待一个曾经接受过他们援助的人,而且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人。冯玉祥能做到知己知彼。

二,有方法。不是直接过去,而是去了乌兰巴托,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之久,让对方有时间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跟鲍罗廷会晤)。

三,有实力,至少当众演讲的能力和说服别人的能力很厉害。冯玉祥访问了中山大学,向学生发布演讲,他的演讲充满了革命豪情,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山大学的学生可不一般,举个例子,邓小平当时正是中山大学的学生。到了莫斯科,会晤了大部分领导人,内容不得而知,如果猜测合理的话,一是了解高层真实想法,而是让说服高层接受并支持自己。结果是,他在莫斯科待了整整3个月,争取到了相当有利的援助条件,包括提供给他大笔经费和大量军事设备,并为他培训军官等。

user avatar

冯玉祥放着好好的买办军阀不当,满眼的荣华富贵不要,抛家舍业地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闹革命,跟自己多年的兄弟都统统反目成仇了,以致于全天下的北洋军阀都要收拾他,这份牺牲难道还不够大吗?蒋介石叛变革命消灭国民党左派后又与冯玉祥、邓演达等国民党中派闹翻,冯玉祥为了维护革命成果,与蒋介石一场大战,丢光了全部地盘,本人连同第三党直接被国民党开除了党籍,这份革命的意志难道还不够坚决吗?察哈尔事变后,冯玉祥动用自己多年的政治影响力,串联西北军各部赴察哈尔“非法抗日”,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结果自己多年的生死兄弟吉鸿昌壮烈牺牲,就连他在西北军最后一点儿支持者也都交代在了察哈尔,这份爱国热情难道不值得赞扬吗?这样的人如果还不是好人,那全天下的军阀就没有好人了。冯玉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在思想上倾向于革命,但很多时候又舍不得自己的那一点儿军阀利益,以致于关键时刻左右摇摆不定,出了不少的昏招,既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派,又不是一个坚决的反革命,以致于左右两派都在骂他。你可以说他思想保守,政治幼稚,但你不能否认他那股为国为民的热情,总体而言,他在中国历史上是功大于过的。

user avatar

冯玉祥不只是最后一次倒戈光正伟,他这一辈子倒戈就没站错过队、并且只有一次不是站在正义的一边,而且那次他还是用极为温和的方式解决的。冯玉祥和杨度一样是迷茫的救国者,缺乏总能站在时代浪潮最前头的锐眼,时常会打些自私的小算盘,却不妨碍他们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在重要关头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说是大节无亏,私德有损的人。

user avatar

和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了旧式农民起义救不了中国一样,冯玉祥的失败了证明了封建爱国武将救不了中国。

至于说他倒戈多次,那是时代使然。那时候哪家军阀没个几次倒戈,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冯玉祥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过渡时代特征的人物,既是封建武将,又追求革命救国。他多次反覆,都是在革命救国和自身封建派系利益两种动机之下权衡取舍的结果。我党是能客观理性的看待冯的反覆的。

另外,他在实力强大了之后,大部分情况下能身体力行的实践旧式封建观念中一个“优秀军阀主公”严格治军、爱护人民的理念。尽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装的,一旦形势吃紧的时候也会像一个“正常军阀”一样掳掠人民,但总体上在当时各大军阀里已经算很好的了,大部分军阀是连装都懒得装。

冯玉祥的失败,证明了一个封建爱国武将哪怕做到极致(冯玉祥的治军护民放古代都算一流水准了),在时代已经彻底变了的社会里,还是担不起救中国的使命。

user avatar

为冯玉祥列一下罪状吧:

1.假如说对满洲勋贵忠心耿耿的是好人,而那些犯上作乱弑君谋反的是坏人,那冯玉祥肯定是个大坏蛋,因为他秘密参加革命党,参与滦州兵变,背着自己的保皇党亲舅舅陆建章犯上作乱,搅得当时正在镇压革命党的北洋后院起火,局面险些崩盘,以致袁世凯被迫与革命党南北和谈,导致我大清完蛋大吉,他这种行为在我大清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

2.在张勋复辟期间悍然对抗大清忠臣复国大军,大破张勋,随即武力驱逐了大清皇帝溥仪,无君无父,简直禽兽!

3.袁世凯复辟称帝,冯玉祥在四川暗中勾结革命党,悍然以武力反对帝制,赞成共和,此等行为简直是目无皇上,坏人!

4.主政西北期间疯狂反对儒家礼教,反对妇女缠足,主张减租减息,大肆迫害地主士绅,到处鼓吹“平民主义”,坏人!

5.多次率部与西北三马大战,保卫陕甘,破坏民族团结,坏人!

6.北伐战争期间放着好好的买办军阀不当,满眼的荣华富贵不要,非要去拥护先总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于右任的劝说下公开支持北伐,凡是支持北伐战争的统统都是坏人!

7.新军阀混战期间与李宗仁和小诸葛联手反蒋,最后被蒋介石打得下野,坏人!

8.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不但到处筹款给东北义勇军送钱送枪,还串联西北军旧部赴察哈尔“非法抗日”,出面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还大举反攻,一举收复察南四县,要不是我先总统 蒋公英明,出动二十万大军剿灭了抗日同盟军,事情还不知道会怎么发展呢

9.察哈尔事变失败后,西北军旧部离心离德,抗战期间纷纷大量降日,不用说了,不用说了,这都是他的锅……

10.解放战争期间支持解放军,还说服了好几支国民党军队投入了解放军的怀抱,蒋公对他冯某人那么好,他这么做对得起蒋公吗

以上即为倒戈将军冯玉祥一生之罪状,以供批判!

user avatar

他属于旧军人家族出身,而且是封建时代的清军。

小时候穷,教育程度很低,但是智商,体能都很好。

他当兵是为了吃饷,靠关系补的缺,名字也是临时编的,为了让他家能过的好一点。

他当了很长时间大头兵,儒家基础教育,让他愿意读书学习,不吃喝嫖赌,也愿意努力训练。

在士兵基本等于流氓加文盲的时代,他很快就升了。

多次考试考核,他都是第一名,别人都是文盲,你肯学就是第一。

他还有舅舅的背景,很快就成了军阀。

穷苦出身,他有对下层的同情,和对进步的追求,民族意识,国家意识。

他的起家部队,选人都是他自己选,要老实的,训练也很刻苦,只是当时中国落后,除了体能和拳术,怎么用枪炮完全没谱。

更糟糕的是他的部队一直很穷,士兵和军官都穷。

真打起来战斗力还行,但是金钱一攻,立即就叛变了,所以西北军传统出二五仔。

user avatar

首先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比方说,我们不能鄙视岳飞的忠君思想,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没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不能鄙视杜甫使用纸质书信,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没有电脑和互联网。

冯玉祥生活在军阀割据的民国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诚倒戈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比方说袁文才,王佐向教员倒戈。朱德,贺龙作为封建军阀发动起义,背叛北洋政府。当然后来者站在上帝视角上,当然会认为这些倒戈是正确的。但是当时的人不是上帝。

冯玉祥作为封建军阀。能做到秉承民族大义,拥护人民拥护的党,已经很不错了。

user avatar

1940年,冯玉祥住在重庆巴县中学,有一次,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前来拜访。谈话时,冯玉祥不客气地对于右任说:“你住的那院里有孔祥熙的私人仓库,藏满了汽车轮胎及交通器材,为什么不叫他拿出来支援抗战呢?从云南运来一批大烟土,还往外运出大批黄金,为什么你不弹劾他?"

于右任无奈的表示,这些事情其实蒋介石都知道,即使弹劾孔祥熙也无用,冯玉祥听了笑了笑也不再多说。

还有一次孙科来拜访,冯玉祥很诙谐地说:“请在我这里吃便饭换换口味吧?”冯玉祥本来每星期吃一次棒子面窝窝头,掺一点白面做出来硬硬的,甜丝丝的,很好吃。孙科来后,冯玉祥故意请孙科吃这窝窝头,不曾想大鱼大肉惯了的孙科反而吃的很高兴。

1942年7月,何应钦在军政部纪念周会上讲话,说在抗战初期,军队只有100万,汽车800辆。现在有300万军队,3000辆汽车。有山西阎锡山的十几个师,四川的十几个师,广西的十几个师,云南龙云的几个师,还有张学良的部队等等,都表示听从中央指挥调动。

何应钦认为重庆政府的军事实力是不断增强的,他指出现在西南公路上宋子文增添了1000多辆汽车,西北公路孔祥熙增添了1000多辆汽车。虽然是孔、宋增添的,但都能听从中央调配等等。

9月,何应钦又在军事委员会上做了同样的报告。冯玉祥很不满,就质问何应钦:“我看是越抗越弱。从东北三省逐步退却,还准备退守西康,幸而四川有山水之险、巫山三峡之阻。若是平川大道,敌人早到了重庆,我们能算越抗越强吗?对于汽车运输来讲,我们从美国运来的飞机大炮枪弹,在越南缅甸某处仓库里存着,按数量算起来够三年用的,临退却时,没有运出一点来,都叫日军得去,这3000多辆汽车到哪里去了?这算越抗越强吗?”这一番话让何应钦目瞪口呆,也无法回答。

1942年召开中央委员会议时,阎锡山托病不来重庆,他委托冯玉祥全权代表。冯玉祥派人到广西桂林请老朋友李烈钧务必出席这次会议。

李烈钧带病到重庆,住在冯玉祥的办公室里,每日由冯供应一切。冯对李说,这次大会,有许多问题需待解决,就以在重庆的军官家属来说吧,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的儿子兄弟亲戚朋友大都不出来当兵抗日;就拿普通官员来说,专员、县长、科长、绅士、财主的儿子兄弟亲朋也大都不出来当兵,都是穷小子来当兵。

大会第一天,冯玉祥当场揭发委员肖振瀛。冯说,蒋委员长左拿汉奸,右拿汉奸,现在汉奸就在你面前,为何不拿呢?

蒋介石于是就问:“哪一个?”

冯玉祥说:“肖振瀛压迫宋哲元,叫宋当汉奸,宋不干,肖振瀛就在宋哲元内部挑拨离间,叫冯治安等人反对宋哲元,肖自知不能再在宋部当官,后来就到重庆当了委员,这种人为何不拿呢?”

肖振瀛在会场后面坐不住了,站起来灰溜溜地走出去,到孔祥熙公馆里住了20多天没有出门,后经孔祥熙、何应钦向蒋求情也就没事了。

隔了两天,吴稚晖在大会上攻击冯玉祥是左派,冯玉祥大怒说:“国难当头,关系民族生死存亡,八路军在敌人后方抗战,既无枪炮弹药的补充,又无飞机坦克协助,常年困苦抗战拉住敌人的后腿,事实俱在,我们中央部队,哪一个能撑得住呢?现在大敌当前,应当秉公说话,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该处罚的处罚,该奖励的奖励。”

冯玉祥的旧部鹿钟麟曾任河北省主席,后来辞去本兼各职回重庆歌乐山闲居,鹿钟麟回重庆后有几亿款子报销不了。因为何应钦说没有单据无法报销,鹿钟麟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冯玉祥。冯玉祥亲自找蒋介石说,鹿钟麟在河北省被日军赶得把鞋都跑掉了,哪里还顾得拿着单据跑呢?鹿钟麟也是个穷小子,怎能赔得起这许多款。蒋于是写了条子准予报销。

鹿钟麟到重庆后,何应钦一再托鹿向冯玉祥做工作,以求得互相谅解。鹿对冯说明此意,冯玉祥说:“我对何应钦没有私人意见,但是遇见国家大事,说的对,我当然承认对;何说的不对,我能说他对吗?我冯玉祥不是那样的人。请你转达给何部长”。

何应钦见软的不来,只好采取策略,此后军事委员会只要开重要会议,何应钦就预先主使某大学校长邀请冯玉祥去讲话,约定了日期时间。冯玉祥答应了,何应钦这才下通知开军事委员会议。

冯玉祥接到通知一看,与赴大学讲话的时间相同,但是在一个星期以前就答应了去大学的讲话不能失约,只好不参加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到大学去了。这样,正合何应钦的意图,以免会上争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冯玉祥,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用几个词概括,那真是太对不起这位传奇人物了。他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道独特而复杂的风景线。出身与早年经历:草莽英雄的底色冯玉祥出身贫寒,幼年时跟着父母逃荒,这股子苦日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旧式军队,这为他日后走上.............
  • 回答
    冯巩作为中国著名喜剧演员,其言论往往带有鲜明的讽刺和幽默色彩。他关于“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这一说法,虽然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男足现状的批评,但其背后涉及的语境、意图和公众反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言论的字面含义与隐喻1. “爱吃海参” 这一表述可能源于对男足“高调.............
  • 回答
    对于“冯提莫首度回应会计门,未与该男子发生任何关系”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冯提莫个人的一则声明,更是牵涉到公众人物的声誉、网络谣言的传播、粉丝经济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会计门”的由来。简单来说,这是一场围绕冯提莫和一位被指控为“会计.............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篇长文,从一个足球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触及了许多关于中国足球现状的痛点,也表达了作为普通人对行业发展的美好期盼。这篇文字,与其说是一份“声明”,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着些许无奈、但依旧怀揣希望的“心声”。首先,冯潇霆开篇就表明了他“尊重每一个行业”的态度。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
  • 回答
    冯小刚在某节目中对张艺谋的“十亿拍电影,三十亿回本”的说法进行讽刺,这件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背景与语境: 谁是当事人? 冯小刚是中国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冯氏幽默、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片成功著称。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泰斗级导演,以其艺术性和宏大叙事闻名,也.............
  • 回答
    冯小刚导演曾公开表达过对“综艺电影”的不满,认为这类影片不过是将综艺节目的片段东拼西凑而成,内容空洞,缺乏真正的电影质感和艺术追求。他的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触及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理解冯小刚的抵制,首先要明白他所说的“综艺电影”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过程.............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对巩汉林的评价引发了不小的波澜,随后巩汉林拍视频回应,更是将这场围绕“演小品是否丢脸”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事件的起因:冯潇霆的“暗讽”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冯潇霆这位足球运动员,在某个场合似乎是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对演艺行业.............
  • 回答
    冯唐翻译《飞鸟集》引发争议,并在微博晒出托福成绩,这事儿在当年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网上吵成一锅粥。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才能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争议的根源:冯唐的翻译风格与《飞鸟集》的经典地位首先,我们得知道《飞鸟集》是什么。泰戈尔的《飞鸟集》是国际公认的诗歌瑰宝,以其简洁、意境深远的语言,触动.............
  • 回答
    冯大辉(Fenng)在2018年12月5日针对ofo退还199元押金的网友诉求发表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他当时的立场,我们得把他当时所处的语境和他的思考逻辑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ofo是个什么情况。到了2018年底,ofo的日子可不好过,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满天飞,用户大规模.............
  • 回答
    冯唐的文字,怎么说呢?就像是一杯陈年的烈酒,初尝时可能有点儿冲,甚至让人皱眉,但细细品来,却能品出醇厚、回甘,还有那股子劲儿,让你欲罢不能。我第一次接触冯唐,大概是在大学时期,读了他的小说《北京北京》。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带着点儿不确定。他的文字一股脑地涌过来,带着一股子北京爷们儿.............
  • 回答
    冯小刚导演的这番话,在当时无疑是一句“惊雷”,立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垃圾电影太多”,并且矛头直指“垃圾观众”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这番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说是“骂战”,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直接触动了观众的痛点和敏感神经。谁愿意承认自己是“垃圾观众.............
  • 回答
    冯提莫演唱《好运来》这首歌,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首歌本身就像一个国民级的“祝福语”,旋律喜庆、歌词朗朗上口,几乎是逢年过节、开业庆典的必备曲目,自带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普世的欢乐感。当冯提莫来演绎这首歌,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混搭”。一方面,冯提莫以她甜美、活泼的风格著称,她的声线也比.............
  • 回答
    冯唐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被下架,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更是再创作。尤其像《飞鸟集》这样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安排,都能赋予它不同的韵味。冯唐的版本,无疑是他个人风格的一种体现,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试图让那些原本就优美的.............
  • 回答
    冯提莫12月23日B站首秀,这事儿可太有话题性了!毕竟她可是从斗鱼转型到B站,这第一把火烧得怎么样,大家伙儿都等着看呢。首先,咱得说这阵势,绝对是B站给足了排面。直播间那叫一个热闹,弹幕刷得飞起,各种“提莫”、“爱你”、“欢迎回家”之类的词汇满天飞。要知道,B站的用户群体和直播生态跟斗鱼是有很大不同.............
  • 回答
    冯小刚和王思聪的“互掐”,就像是中国娱乐圈里一场不大不小的“烟火”,虽然未必能照亮夜空,却也足够引人注目,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要看懂这场“互掐”,得先弄清楚这俩人是谁,以及他们之间这场“戏”是怎么开场的。首先,咱们得认识认识这两位“主角”。 冯小刚: 这位是咱们国内赫赫有名的导演,人称“小.............
  • 回答
    冯提莫的官司,说起来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尤其对于关注直播圈和版权问题的人来说。简单来说,她被起诉侵权,问题出在她直播时使用了未经授权的歌曲。这件事儿,得从几个层面说。首先,侵权是怎么发生的?你知道,直播平台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主播们在直播过程中会放背景音乐,有时候还会跟着音乐唱歌。这本身是活跃气氛.............
  • 回答
    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选择从9月30日国庆档撤档,改至11月18日上映,这在国庆档的激烈厮杀中,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举动。对于这一“大动作”,市场上和观众中的解读也是五花八门,充满了各种揣测和议论。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撤档”。国庆档,尤其是今年,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几个大片挤在一起,口碑、宣发、.............
  • 回答
    冯小刚对赌失败,华谊兄弟损失惨重,他自己却依旧大赚8.2亿,这件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故事,还有这“对赌协议”到底是个啥。冯小刚和华谊的“对赌”是怎么回事?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华谊兄弟为了引进冯小刚的才华和号召力,跟冯小刚签订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对赌协议”。简单来说,.............
  • 回答
    冯仑在脱口秀中的言论引发的诉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回顾与冯仑的言论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冯仑的脱口秀具体说了什么,导致了这场官司。虽然我无法直接访问脱口秀的实时内容,但根据媒体报道和公众反应,冯仑的言论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请注意,具体措辞可能存在出入,但核心意思已被广泛传播):.............
  • 回答
    关于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B站的首次直播“翻车”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涉及到高校教师的公共形象、网络传播的复杂性、以及学术与公众交流的界限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冯玮教授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以其在国际关系领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