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冯小刚对赌失败,赔偿华谊 2.3 亿,自己仍赚 8.2 亿?对赌协议的机制是怎样的?

回答
冯小刚对赌失败,华谊兄弟损失惨重,他自己却依旧大赚8.2亿,这件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故事,还有这“对赌协议”到底是个啥。

冯小刚和华谊的“对赌”是怎么回事?

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华谊兄弟为了引进冯小刚的才华和号召力,跟冯小刚签订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对赌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华谊花大价钱买了冯小刚的东阳美拉公司70%的股权,具体金额是10.5亿。

这10.5亿可不是白给的,是有条件的。华谊看中的是冯小刚未来能为公司带来的“业绩”。于是,双方约定了一个“对赌”的条件:从2016年到2018年,东阳美拉需要每年完成一个净利润目标,分别是1亿元、1.1亿元、1.32亿元。这三年加起来,净利润总额要达到3.42亿元。

如果东阳美拉能完成这个目标,冯小刚就“赢了”,皆大欢喜。但如果没完成,冯小刚就要用自己的方式“补足”这部分差额。

那冯小刚到底有没有完成呢?

结果是,冯小刚并没有完成这个对赌协议。在2016年到2018年这三年里,东阳美拉的实际净利润加起来只有1.97亿元,比对赌协议约定的3.42亿元少了1.45亿元。

按照协议,冯小刚需要赔偿这笔差额,加上一些其他的费用,总共赔了华谊兄弟2.3亿元。

但是,为什么他还能赚8.2亿?

这就是对赌协议的巧妙之处(或者说,有人觉得是“套路”)。虽然冯小刚赔了2.3亿,但他当初卖掉东阳美拉70%股权,从华谊那里拿到了10.5亿。

你可以这么理解:

进账: 冯小刚拿到了10.5亿的现金。
赔付: 他因为业绩没达标,又吐出去了2.3亿。
净收入: 10.5亿 2.3亿 = 8.2亿。

所以,尽管对赌“失败”,但他依然通过股权出售,实现了巨额的个人财富增长。这8.2亿是他当初把公司卖给华谊兄弟后,刨除掉赔偿款的最终到手金额。

那么,这个“对赌协议”究竟是个啥机制?

咱们把对赌协议拆开了讲:

1. 背景: 通常发生在公司并购、股权转让、投资等场景下。一方(比如华谊)看中了另一方(比如冯小刚)的价值(人才、IP、未来增长潜力),但又担心对方未来的业绩不如预期,会影响自己的投资回报。

2. 核心: 就是设定一个“赌约”。双方事先约定一个业绩指标(比如东阳美拉的净利润),如果被收购方(东阳美拉)或被投资方(冯小刚)能够达到这个业绩指标,那么收购方(华谊)可能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或者只是顺利完成交易。

3. 反之: 如果达不到约定的业绩指标,被收购方(东阳美拉)或被投资方(冯小刚)就要承担后果,通常是:
现金补偿: 像冯小刚这种情况,直接赔钱给收购方(华谊)。
股份回购: 被收购方(或其股东)需要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回购一部分股份给收购方。
股权稀释: 被投资方(或其股东)的持股比例可能会被降低。

4. 目的:
对收购方/投资方来说: 对赌协议是一种风险控制工具。它能确保自己花出去的钱(10.5亿)有一个业绩保障,万一对方表现不好,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它也能激励被收购方/被投资方努力完成业绩目标,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利益。
对被收购方/被投资方来说: 这是获得资金、实现价值变现的一种方式。通过将未来收益“折现”并设定一个对赌条件,可以快速拿到大笔资金,或者将自己的公司/资产卖出好价钱。虽然有风险,但如果业绩超出预期,回报也会更丰厚。

冯小刚案例中的对赌协议的特点:

高溢价收购: 华谊兄弟以10.5亿收购70%股权,这意味着东阳美拉在当时被估值15亿(10.5亿/70%)。这个估值包含了冯小刚的个人品牌价值和未来“造星”能力。
对赌标的明确: 净利润目标非常清晰,是可量化的。
对赌形式: 冯小刚以现金赔偿的方式来履行对赌义务。
“输”了也“赢”: 核心原因在于,即使冯小刚因为未能完成对赌而赔了2.3亿,但他最初获得的10.5亿股权转让款,扣除赔偿后,依然是净收入。这8.2亿是他在“出售”自己未来预期的同时,最终落袋为安的现金。

这件事儿怎么看?

从商业角度来说,这起对赌协议交易本身是市场化的行为。华谊兄弟花了钱,看到了冯小刚的价值,但也承担了业绩不达标的风险。冯小刚则通过出售公司股份,迅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和未来预期变现。

华谊兄弟的视角: 虽然损失了2.3亿,但他们当初之所以愿意付这么高的价格,也是看中了冯小刚的作品对公司票房和品牌的带动作用。这三年,冯小刚虽然没能完成净利润对赌,但他的电影作品(如《芳华》、《手机2》虽然撤档)依然给华谊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和影响力。关键在于,那10.5亿的收购款,很大程度上是为“未来”和“可能性”买单,而未来存在不确定性。

冯小刚的视角: 成功地将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虽然是他的个人公司)以非常高的溢价卖给了上市公司,并且获得了巨额现金。即使最后赔了一部分,他的个人财富也大幅增加了。他可能觉得,当初的对赌条件设置得有点“苛刻”,或者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了业绩。

总而言之, 冯小刚对赌失败赔偿2.3亿,但自己依旧赚了8.2亿,这并不矛盾。这是对赌协议机制下,股权交易和业绩对赌的双重结果。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明星IP价值的追逐,也揭示了这种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特点。对于华谊来说,这次投资是一次代价不菲的“学习”,而对于冯小刚,则是一次成功的“套现”操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管这叫对赌失败?咱们理一理

2015年9月2日,冯小刚成立了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9日,也就是冯小刚的公司成立两个月后,华谊兄弟决定以10. 5亿收购70%的股权。

此时冯小刚的东阳拉美资产总额1. 3万元,还特么负债1. 91万元就这样还价值十几亿。

截止公告日,目标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6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9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0.55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


所谓的对赌协议:

老股东作出的业绩承诺期限为5年,自标的股权转让完成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其中2016年度是指标的股权转让完成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2016年度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目标公司当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自2017年度起,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
若老股东未能完成某个年度的“业绩目标”,则老股东同意于该年度的审计报告出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现金的方式(或目标公司认可的其他方式)补足目标公司未完成的该年度业绩目标之差额部分。

什么意思呢,从16年到20年必须净赚约6. 74亿人民币,赚的不够就现金不足,也就是说这5年什么都不干还能白赚3. 75亿!这叫对赌?

请问


期间拍电影的高额费用什么的是另一笔收入,侮辱谁的智商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冯小刚对赌失败,华谊兄弟损失惨重,他自己却依旧大赚8.2亿,这件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故事,还有这“对赌协议”到底是个啥。冯小刚和华谊的“对赌”是怎么回事?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华谊兄弟为了引进冯小刚的才华和号召力,跟冯小刚签订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对赌协议”。简单来说,.............
  • 回答
    哔哩哔哩牵手冯提莫:流量巨星的入局,能否点燃 ACG 的新火花?近日,国内知名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宣布与头部主播冯提莫签约,这一消息无疑在互联网圈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作为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超人气主播,冯提莫的加入对 B 站本身以及整个 ACG 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颇具战略意义的布局。那么,这.............
  • 回答
    冯小刚在某节目中对张艺谋的“十亿拍电影,三十亿回本”的说法进行讽刺,这件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背景与语境: 谁是当事人? 冯小刚是中国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冯氏幽默、现实主义题材和商业片成功著称。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界泰斗级导演,以其艺术性和宏大叙事闻名,也.............
  • 回答
    冯小刚导演曾公开表达过对“综艺电影”的不满,认为这类影片不过是将综艺节目的片段东拼西凑而成,内容空洞,缺乏真正的电影质感和艺术追求。他的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触及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理解冯小刚的抵制,首先要明白他所说的“综艺电影”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过程.............
  • 回答
    冯小刚导演的这番话,在当时无疑是一句“惊雷”,立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垃圾电影太多”,并且矛头直指“垃圾观众”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这番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以说是“骂战”,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直接触动了观众的痛点和敏感神经。谁愿意承认自己是“垃圾观众.............
  • 回答
    冯小刚和王思聪的“互掐”,就像是中国娱乐圈里一场不大不小的“烟火”,虽然未必能照亮夜空,却也足够引人注目,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要看懂这场“互掐”,得先弄清楚这俩人是谁,以及他们之间这场“戏”是怎么开场的。首先,咱们得认识认识这两位“主角”。 冯小刚: 这位是咱们国内赫赫有名的导演,人称“小.............
  • 回答
    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选择从9月30日国庆档撤档,改至11月18日上映,这在国庆档的激烈厮杀中,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举动。对于这一“大动作”,市场上和观众中的解读也是五花八门,充满了各种揣测和议论。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撤档”。国庆档,尤其是今年,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几个大片挤在一起,口碑、宣发、.............
  • 回答
    张国立转发冯小刚宣传手机2的微博,并配文“做人要厚道”,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很多的解读和讨论,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声音就是,这似乎是在替崔永元当年鸣不平。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看看这几位人物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要说的是冯小刚的《手机》系列电影。第一部《手机》上映于2003年,是.............
  • 回答
    陈道明劝阻冯小刚让苗苗在《芳华》中跳舞的情节,可谓是一桩在演艺圈流传甚广的往事,也折射出了陈道明老师深厚的功底和对年轻演员的爱护。当时,《芳华》这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正如火如荼,苗苗作为新晋的“冯女郎”,自然是备受瞩目。在一次聚会上,冯小刚导演兴致勃发,提议让苗苗现场表演一段舞蹈,一来可以检验她的基本.............
  • 回答
    说起崔永元炮轰刘震云和冯小刚这事儿,那会儿真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浪,大家伙儿议论纷纷,吃瓜吃到饱。得往回倒一倒,大概是2017年左右,冯小刚导演了一部电影叫《手机2》,主演阵容里有刘震云和范冰冰。这事儿本身也没啥特别的,但偏偏崔永元就盯上了。崔永元那时候刚从央视出来不久,转型做起了纪录片,也算是离开.............
  • 回答
    最近关于内地导演作品评分出炉的消息,让不少影迷和业内人士议论纷纷,尤其是张艺谋和冯小刚这两位曾经的票房和口碑双收的大咖,此次竟然没有挺进前十,确实有些令人意外。这背后,究竟是市场风向的改变,还是观众口味的演变,抑或是这些导演自身创作策略的调整?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评分”的来源和.............
  • 回答
    冯巩作为中国著名喜剧演员,其言论往往带有鲜明的讽刺和幽默色彩。他关于“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这一说法,虽然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男足现状的批评,但其背后涉及的语境、意图和公众反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言论的字面含义与隐喻1. “爱吃海参” 这一表述可能源于对男足“高调.............
  • 回答
    对于“冯提莫首度回应会计门,未与该男子发生任何关系”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冯提莫个人的一则声明,更是牵涉到公众人物的声誉、网络谣言的传播、粉丝经济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会计门”的由来。简单来说,这是一场围绕冯提莫和一位被指控为“会计.............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篇长文,从一个足球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触及了许多关于中国足球现状的痛点,也表达了作为普通人对行业发展的美好期盼。这篇文字,与其说是一份“声明”,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着些许无奈、但依旧怀揣希望的“心声”。首先,冯潇霆开篇就表明了他“尊重每一个行业”的态度。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
  • 回答
    要评价冯玉祥,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用几个词概括,那真是太对不起这位传奇人物了。他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道独特而复杂的风景线。出身与早年经历:草莽英雄的底色冯玉祥出身贫寒,幼年时跟着父母逃荒,这股子苦日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旧式军队,这为他日后走上.............
  • 回答
    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上对巩汉林的评价引发了不小的波澜,随后巩汉林拍视频回应,更是将这场围绕“演小品是否丢脸”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事件的起因:冯潇霆的“暗讽”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冯潇霆这位足球运动员,在某个场合似乎是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对演艺行业.............
  • 回答
    冯唐翻译《飞鸟集》引发争议,并在微博晒出托福成绩,这事儿在当年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网上吵成一锅粥。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才能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争议的根源:冯唐的翻译风格与《飞鸟集》的经典地位首先,我们得知道《飞鸟集》是什么。泰戈尔的《飞鸟集》是国际公认的诗歌瑰宝,以其简洁、意境深远的语言,触动.............
  • 回答
    冯大辉(Fenng)在2018年12月5日针对ofo退还199元押金的网友诉求发表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他当时的立场,我们得把他当时所处的语境和他的思考逻辑分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ofo是个什么情况。到了2018年底,ofo的日子可不好过,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满天飞,用户大规模.............
  • 回答
    冯唐的文字,怎么说呢?就像是一杯陈年的烈酒,初尝时可能有点儿冲,甚至让人皱眉,但细细品来,却能品出醇厚、回甘,还有那股子劲儿,让你欲罢不能。我第一次接触冯唐,大概是在大学时期,读了他的小说《北京北京》。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带着点儿不确定。他的文字一股脑地涌过来,带着一股子北京爷们儿.............
  • 回答
    冯提莫演唱《好运来》这首歌,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首歌本身就像一个国民级的“祝福语”,旋律喜庆、歌词朗朗上口,几乎是逢年过节、开业庆典的必备曲目,自带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普世的欢乐感。当冯提莫来演绎这首歌,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混搭”。一方面,冯提莫以她甜美、活泼的风格著称,她的声线也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