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东本因质量问题召回2018款CRV?

回答
东本2018款CRV的召回事件,说实话,挺让人揪心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车是咱们的出行伙伴,更是咱们的“第二张脸”,它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咱们的日常,甚至安全。所以,一听到召回,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车到底咋了?

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这个事儿。

事情的起因:为什么召回?

这次召回,主要集中在2018款CRV上一个挺关键的问题——动力总成召回。具体来说,是因为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程序存在缺陷。这个缺陷可能导致在特定条件下,发动机出现动力输出不稳定、熄火甚至无法启动的情况。

你可以想象一下,开车开到半路,突然发动机没劲儿了,或者直接给你熄火了,这得多吓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或者在车流密集的地方,这种突发状况带来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所以,东本之所以能顶着压力进行这次大规模召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对消费者安全负责任的表现。

召回的规模:有多大影响?

这次召回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2018年生产的相当一部分CRV车型。CRV本身就是国内SUV市场的“常青树”,销量一直不错,所以一万多辆的召回数字,在汽车行业里算得上是比较大的了。这意味着,很多车主可能都会受到这次召回的影响,需要去4S店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维修。

消费者反应:大家是怎么看的?

对于这次召回,消费者的声音其实挺复杂的。

理解与担忧并存: 很多车主对车辆出现问题表示理解,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复杂的机械产品。但同时,大家对车辆的可靠性产生了担忧。毕竟,CRV的口碑一直挺好的,这次的事件确实让人有点意外。
对品牌信赖度的考验: 对于一些忠实的本田粉来说,这次召回无疑是对他们信赖品牌的一次考验。他们会关注东本后续的处理态度和效率,以及维修后的效果。
对其他批次车辆的疑虑: 也有一些车主会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车型的其他批次也存在潜在问题,即使没有在召回范围内。这种普遍性的担忧,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是需要警惕的。
对召回流程的关注: 很多车主也会关注召回的具体流程,比如是否需要提前预约、维修时间需要多久、维修费用由谁承担(虽然说是免费维修,但心理上还是会考虑耽误的时间和精力)等等。

东本的处理方式:做的怎么样?

东本在发现问题后,选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召回公告,这符合法定程序。召回的措施是为车辆免费升级ECU的软件程序。理论上,这个操作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事前预警是否到位? 在召回之前,是否有过一些小批量的故障报告被忽视?如果能有更及时的内部反馈和处理机制,或许可以避免更大范围的召回。
后续的跟踪和反馈: 召回完成后,东本是否会持续关注升级后的车辆表现?是否有专门的客服渠道来收集升级后的用户反馈?
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一次大规模的召回,无论如何都会对品牌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通过这次事件来挽回并提升消费者信心,将是东本下一步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从行业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

这次东本CRV的召回,也折射出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些普遍现象和挑战:

1. 技术迭代与可靠性平衡: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子化,ECU的控制越来越精细。软件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但如何保证软件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时候,为了追求更优的性能表现,新算法的引入可能带来一些未知的风险。
2. 全球化生产与品控: 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和进行生产,这使得品控的难度也在增加。即使是同一款车型,不同国家、不同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细节上可能也会有差异。
3. 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消费者购车经验的积累,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很小的瑕疵,也容易被放大和关注。

总结一下:

东本召回2018款CRV这件事,说实话,对消费者来说是个麻烦,但也是一个相对积极的处理方式。毕竟,发现问题就敢于承担责任,并提供免费的解决方案,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但对于东本和CRV这个车型而言,这次事件无疑是一次“体检”,它提醒了品牌在享受销量红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产品质量的持续打磨和潜在风险的防控。未来的消费者,会更看重品牌的担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次性的“光环”。

希望东本能够吸取教训,在未来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更加严谨,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辜负消费者对“本田品质”的期待。毕竟,好口碑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但一次不慎,可能就会让多年积累的信任出现裂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田:组织上已经研究决定了,就由你来背这个锅。

博世:我实在也不是谦虚啊,你说我一个卖零件的怎么就背锅了呢,我当场就吟了两句诗……

user avatar

谢邀。

牛逼,牛逼,这算个超级大负面,博世的iBooster把锅背稳了。之前38号的评测中说CR-V刹车用的是EPB,其实他说的有误,EPB(Electrical Park Brake)是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简称电子驻车,跟刹车不是一个概念。

博世家的iBooster是什么?直白说就叫“电控刹车”,你踩的制动踏板,力度和行程是个虚拟信号,传给ECU,ECU分析信号之后,再与刹车踏板的输入杆一起推动助力器阀体。


或者你可以认为这是一套“虚拟”制动,制动踏板只有在ECU让你踩的时候,你才能踩得下去。召回中提到的故障原因:

电子制动助力器控制软件存在问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判,从而启动制动后备模式,导致制动故障灯点亮及制动踏力增大。

简单解释就是ECU犯傻了,突然不让你踩刹车了。

至于说如何评价,我觉得这次召回对本田的舆论损失很大,“刹不住”本来就是日系车最敏感的词,这次让CR-V坐实了。

按照故障车主的描述:

正常形势下突然刹车失灵,制动踏板踩不动,只能挂空挡慢慢溜,靠边停车。

如果车主反映属实,那这算极其极其严重的问题了。不是刹车距离过长,也不是制动踏板空行程过长,而是根本没刹车。个人的猜测是,在某些情况下,ECU发生了误判,并没有发出指令让电机工作,电机不工作,也就没办法与输入杆一起推动助力器阀体,因为输入杆是连着制动踏板的,所以给司机的感觉就是“哎哟我操怎么踩不动了?”而电机不工作,制动缸也就不可能工作,车子自然无法制动。

幸好2018款CR-V铺货量还不是很大,三万多台,承认并召回便能及时止损。如果再任由故障发展下去,保不齐最后就有高速路刹车失灵的,到时候涉及人命,本田就真兜不住了。

最后补一句,iBooster并不是很新的技术,2014年就推出了,比亚迪E6早就用了。博世推iBooster,主要是考虑到今后接驳新能源/纯电动,另外iBooster以电控替代传统机械,可以更好地与ESP配合,提高车辆安全性。

德系粉一定要牢记此次召回,以后喷日系粉用得上。日系粉要想回击可以说:“还不是你们德国供应商不靠谱,连累本田?”

user avatar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关注的是本田漠视中国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态度。
这车是7月份上市的,早在今年3月,美国就出现了刹车失灵案例,本田不应该不知道。

那我就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一下。
换句话说,本田明明知道这车有缺陷,有可能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下,还坚持让新车上市了,这叫啥?这叫漠视中国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本田为啥这么做?
从召回公告上看,2月份开始就批产了,坚持上市无非是为了节约成本,避免自身因生产计划被打乱而造成损失

刹不住的CR-V 不知情还是不整改?


这事儿看起来跟两年前奔驰召回一毛一样。

当年奔驰就一个问题先后召回了两次,在明知道自己产品有自燃风险的情况下,让产品继续生产并上市销售,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算个P。

事儿完了你们不照样跪舔?

节操何在?北京奔驰放任缺陷产品上市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十问北京奔驰,关于召回你到底在掩盖啥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别高估汽车厂商的节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