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RedmiBook Pro所谓的“生产力”和“性能”主要还是针对视频剪辑来说的:
目前我还没有入手Intel 12代标压的笔记本产品。但对比11代酷睿标压以及同代AMD处理器的产品来说,别说是轻薄本,就算是同价位的入门级游戏本,能干过Macbook Air的都没有。而从目前的评测来看,12代标压的性能虽有提升,但也不是天翻地覆的程度,在视频剪辑这方面,单单说轻薄本,能挑战苹果的产品倒还的确没有。
当然,相较于win本,Mac OS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之前Mac系列产品主要偏向视频创作评测时,很多读者观众常常会说“只有视频算生产力么”。在游戏、工业软件等很多方面,Mac OS的确是弱项。但是反过来说,在轻薄本这个细分市场,真要拿视频创作来碰瓷,也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找骂。
说到底,笔记本、手机、汽车等等,这些产品固然是可以通过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用数据来表示他们之间的性能差异。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同的场景下他们能实现怎样的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同一颗处理器,放到商务本上,厂商甚至要刻意压低性能来维持长续航和低发热,反之则有可能要牺牲续航来提升性能,甚至要针对某个单项领域的性能进行特别的优化。
好比说,如果你单看性能释放的话,很多几万块钱的工作站,甚至不一定有同配置的普通游戏本激进,但是工作站的稳定性,以及对各种软件的适配,却是普通游戏本没办法比的。特别是在视频创作上,很多工作站都是有专门针对Adobe的优化的,速度不一定能提多快,但是稳定性是更好的。而对于视频剪辑来说,稳定性比单纯地速度快要重要得多。
更何况,视频创作除了性能,还涉及色彩管理、屏幕亮度等各个方面,不是单有一颗高性能芯片就够用的。
反正……就怎么说呢,我之前说过好几次,笔记本跟DIY主机不一样,因为笔记本可更换的部件很少,所以笔记本本质上就是厂商针对不同场景的用户设计的不同的产品方案,只有在同等场景下的对比才有价值。如果真要是把视频创作作为最主要的性能对标项目,那么现实就是在Macbook Air和Pro面前没一个能打的。这也不是我个人的偏见,现实中大量的视频创作者,基本都是苹果全家桶。
所以,啥轻薄本性能巅峰之类的话还是少说的好,都要做高端了,就别想着还是按堆料的路子走。其实就目前的笔记本市场来说,在五六千的价位内,全能本的体验上,各大厂商都大差不差,极限性能下高一点、低一点也就是10%上下的差距,在实际体验中还真不如把键盘、散热、屏幕、转轴、切削这些地方做好,更能增强用户的使用感受。
挑战不等于挑战成功,这个没毛病。
不如说小米系笔记本最大优势其实只有高分屏以及MIUI+适配。
至于其它方面的产品力,怎么说呢?
传统情况下,跟进高分屏并把高分屏普及到全系的主要是小米华为,当然小米华为本质上都是跟的苹果,苹果在高分屏的普及上最为激进。其它御三家的节奏略微慢些。
然而今年,我个人推测有可能是高分屏普及年。更多的产商将会来到高分屏这个市场。
如果御三家全面进军高分屏,那么小米笔记本的一大独特优势会泯然众人。米本如果不能及时的提升其它方面的产品力,其缺点和短板会比较明显。
优点:
缺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