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

回答
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可访问性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的策略和方法:

核心原则:冗余、备份、安全、可访问性、策略

1. 理解你的数据及其重要性

在开始任何保存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确:

数据类型: 是文档、图片、视频、代码、数据库、还是其他?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存储方式和访问需求可能不同。
数据量: 数据有多大?这将影响存储介质的选择和成本。
数据变更频率: 数据是静态的还是经常更新?这将影响备份策略和版本管理。
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需要保存多久?一年、十年、还是永久?
数据的重要性级别: 丢失后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是业务中断、财务损失、法律责任,还是个人情感的损失?这决定了你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和采用多严格的措施。
合规性要求: 是否有行业法规或法律要求对特定类型的数据进行长期保存?例如,金融、医疗、法律等行业。

2. 建立强大的备份策略 (321备份原则是基础)

321 备份原则 是长期数据保存的黄金法则:

3 份副本: 至少保留数据的 3 份拷贝。这意味着除了你的主数据副本,你还需要至少 2 个备份副本。
2 种不同介质: 将这些副本存储在至少 2 种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上。例如,硬盘 + 云存储,或硬盘 + NAS + 光盘。这样可以避免单一介质故障导致所有副本丢失。
1 份异地存储: 至少将其中 1 份备份副本存储在与主数据和另一个备份副本不同的地理位置(异地备份)。这样可以防止火灾、洪水、地震、盗窃等灾难性事件一次性毁坏所有数据副本。

详细的备份方法:

全量备份 (Full Backup): 完整备份所有数据。优点是恢复时最简单快捷,只需要一次恢复即可。缺点是占用的空间和时间都比较大。
增量备份 (Incremental Backup): 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优点是备份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缺点是恢复时需要按顺序叠加多次备份,恢复过程可能较慢且复杂。
差异备份 (Differential Backup): 只备份自上次 全量备份 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优点比增量备份恢复时更简单(只需最后一次全量备份和最近一次差异备份),但比增量备份占用的空间和备份时间都多。

建议组合:
通常采用“定期全量备份 + 频繁增量备份”的策略。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全量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备份的自动化和定期测试:

自动化备份: 使用备份软件或工具(如 Windows 自带的备份工具、macOS 的 Time Machine、Linux 的 rsync、专业备份软件如 Veeam、Acronis 等)来自动化备份过程,确保备份按计划执行。
定期测试恢复: 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备份本身不代表安全,能成功恢复才真正安全。定期(例如每月或每季度)模拟一次数据恢复过程,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测试恢复不同类型的文件和整个系统。

3.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解决方案

考虑到“长时间”保存,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寿命长、可靠性高的存储介质,并采取多层次的存储策略。

常见存储介质的特点:

硬盘驱动器 (HDD):
优点: 容量大,成本相对较低,读写速度较快。
缺点: 机械部件易损,寿命相对较短(一般 35 年,SSD 寿命更短),易受冲击和环境影响。
适合: 日常备份,但作为长期归档介质风险较高。
固态硬盘 (SSD):
优点: 无机械部件,读写速度极快,抗震性好。
缺点: 成本较高,寿命受写入次数限制(但现代 SSD 寿命已大幅提升),长期(数年)不通电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数据衰减)。
适合: 需要快速访问的备份副本,或短期归档。
网络附加存储 (NAS):
优点: 可以组建 RAID 阵列提供冗余,便于局域网共享访问,通常有备份管理功能。
缺点: 硬件故障时可能影响所有数据,仍需定期维护和备份。
适合: 家庭或小型办公室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备份。
磁带 (Tape):
优点: 成本极低(单位容量),寿命长(高质量磁带可达 1030 年或更长,取决于存储条件),适合离线(冷存储)归档。
缺点: 读写速度慢,需要专用磁带驱动器,磁带易受潮湿、磁场影响,需要定期检查和“回带”(retensioning)。
适合: 大容量、不常访问的长期归档数据,如法律法规要求必须保留的审计数据。LTO (Linear TapeOpen) 是目前主流的磁带技术。
光盘 (Optical Media) 如 MDISC, Archival Grade Bluray:
优点: 寿命长(MDISC 声称可达 1000 年),介质成本低,一次性写入(WORM),不易受电磁干扰。
缺点: 容量相对较小,读写速度慢,需要光驱,且随着技术发展,老旧的光驱可能难以兼容。MDISC 兼容性需要注意。
适合: 少量重要数据的长期归档,作为冷存储或另一层备份。
云存储 (Cloud Storage):
优点: 异地存储,可扩展性强,提供商负责硬件维护和冗余,通常有版本控制和数据恢复功能。
缺点: 依赖网络连接,可能存在隐私和安全顾虑(选择信誉良好的提供商很重要),长期存储可能产生持续费用。
适合: 实现异地备份,多地访问,并且可以作为主备份或第二层备份。
注意区分:
同步服务 (如 Dropbox, Google Drive, OneDrive 的同步功能): 主要用于文件同步和协作,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备份。文件误删后同步到所有设备,难以恢复。
真正的云备份/归档服务 (如 AWS Glacier, Azure Archive Storage, Backblaze B2): 设计用于长期、低成本存储,检索可能需要时间且有费用。

多层次存储策略示例:

1. 主数据: 当前工作所需的数据,存储在工作电脑或 NAS 上。
2. 第一层备份 (热备份/温备份): 每天备份到另一台独立的本地硬盘或 NAS RAID 阵列。可快速恢复。
3. 第二层备份 (冷备份/异地备份): 每周或每月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外置硬盘,然后存放于安全可靠的异地(如亲戚家、公司办公室、安全存储箱),或者备份到云存储(如 Backblaze, AWS S3 或 Glacier)。
4. 第三层备份 (极长期归档): 定期将最关键的数据(如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重要的法律文件、核心代码库)刻录到 MDISC 或写入磁带,并存放在干燥、避光、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4. 数据安全与加密

长期保存不仅要防丢失,也要防泄露。

加密备份: 在将数据备份到外部介质(特别是云存储或可移动硬盘)时,使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如 AES256)对数据进行加密。
密码管理: 安全地存储加密密钥或密码。不要将密码与备份文件放在一起。考虑使用密码管理器,并确保其本身也得到安全备份。
物理安全: 存储备份介质的地点应具备物理安全措施,如锁好的房间、保险箱、远离易燃易爆品的区域。
访问控制: 限制对备份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备份、恢复或管理。
防病毒和防恶意软件: 在进行备份操作前,确保源数据没有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许多备份软件也提供病毒扫描功能。

5. 数据迁移与介质更新

存储介质并非永恒,技术和可靠性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介质寿命: 了解你使用的存储介质的预期寿命。例如,HDD 通常在 35 年后性能和可靠性可能下降,SSD 的闪存单元也有写入寿命限制。
定期迁移: 在介质寿命到达或接近其寿命上限之前,你需要将数据迁移到新的、更可靠的存储介质上。
例如,每隔 35 年,将存储在旧硬盘上的数据迁移到新的硬盘或新的云存储服务上。
磁带和光盘也需要注意其保存期限,并考虑在几十年后将其迁移到更新的技术。
验证迁移: 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务必进行数据校验,确保迁移过程没有引入错误或数据丢失。
关注新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先进、更可靠、更经济的存储解决方案,需要保持关注并适时评估升级。

6. 制定和维护数据管理策略

文档化: 详细记录你的备份策略、存储位置、恢复流程、访问权限、加密方法等。这份文档本身也需要得到妥善保存和更新。
定期审查和更新: 每年至少审查一次你的数据保存策略,根据数据变化、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指定负责人: 如果是组织或家庭,明确谁负责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
教育和培训: 如果涉及其他人,确保他们了解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流程。

7. 考虑长期存储的特殊需求

文件格式的长期可用性: 选择或转换到被广泛支持、不易过时的文件格式(如 TXT, CSV, PDF/A, TIFF, JPEG 等)。避免使用专有的、依赖特定软件才能打开的格式。
元数据保存: 除了数据本身,也要考虑如何保存数据的元数据(如创建日期、修改日期、作者、分类标签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和使用数据至关重要。
可搜索性: 如果需要长期查找特定数据,考虑使用具有搜索功能的备份软件或文件管理系统,并为文件创建有意义的命名和分类。

总结步骤与要点:

1. 评估需求: 了解你的数据、重要性、法规要求。
2. 实施 321 备份: 至少三份副本,两种介质,一份异地。
3.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结合 HDD/SSD (短期备份), NAS (本地集中), Cloud (异地), Tape/MDISC (长期归档)。
4. 自动化备份并定期测试恢复: 确保备份按时进行,并验证其有效性。
5. 加密和安全防护: 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6. 计划介质迁移: 在存储介质寿命耗尽前进行更新换代。
7. 文档化并定期审查策略: 保持策略的清晰和有效性。
8. 考虑文件格式和元数据: 确保数据的长期可读性和可用性。

长时间保存数据是一项持续的努力,而不是一次性的任务。通过遵循上述原则和方法,你可以大大提高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它们在未来依然能够被访问和使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大学毕业时把所有资料刻录成几张dvd,才几年就发现读取不了了,而我老爸读大学时候的笔记本,几十年后仍然保存完好。我前几年保存在移动硬盘里的照片,因为搬家时摔了一次,完全毁坏了,但是我家里小时候的相册却能几十年没有事情。

所以今天数据存储固然比过去更加方便,但是可靠性却大为降低。硬件坏了你还可以花钱再买,数据丢了,你就再也无力回天了。数据对我来讲是最宝贵的东西,无数血与泪的教训后,让我开始深入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我的数据长期安全的保存几十年甚至终身?

可以用光碟么?

光碟是最廉价最受欢迎的介质,他们本来设计寿命是 10-20 年的,而一般情况你不要指望你光盘上的东西五年后还能正常读出来。即便一些号称长期保存百年以上的光盘,寿命也会由于我们各种不当行为大大降低,比如,没法按要求的条件保存(放桌面上被阳光暴晒变形),不小心刮花光盘,在盘面上留下指纹或者手上的油脂,这些都会促进光盘表面化学成分变质,最终导致你的数据损坏。

可以用机械硬盘么?

这两年 HDD/SSD 技术进步很快,成本越来越低。8T 的 HDD 差不多只 1000 元人名币的成本,1T 的 SSD 也从过去的好几千元降价到 600 多了。HDD/SSD 都能组成阵列,用虚拟逻辑卷的形式跨越物理大小的限制,为你提供超大规模的连续存储空间。

然而当你想要维护更大规模的盘阵时,你基础硬件设施的成本会大幅上升,4路阵列和8路16路的成本完全不一样。同时更新换代快,我过去保存的几块 IDE/SATA 接口的硬盘,今天我已经没有任何可用的设备来读取他们了。

遗憾的是,不管是 HDD 还是 SSD 他们都不能长期可靠的保存数据,每年有 1% 的概率由于磁场变化造成 HDD 数据损坏,这个概率如果放到 5 年,就变成了 4.9%。而 SSD 的寿命比 HDD 更短,同时他们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长期处在40度以上的工作温度,二者的寿命都会减半。

可以用 raid 么?

Raid 能再你一块硬盘损坏时照样帮你保证数据不丢失,这也是常用方案之一,但是 raid 就万无一失了么?并非如此,因为硬盘设计寿命相同,一起买来的同一个品牌的硬盘,经常要坏就几块一起坏,我就试过两块 raid1 在不到 24小时的时间里先后坏掉。

同时民用电源各种不稳定,烧电器的经历大家都有过吧?由于 raid 下面几块盘都是接在一起,如果碰到电源问题,一个击穿,就全部都坏掉了。

可以用云存储么?

云存储是成本最高的选项,最便宜的百度云 1TB 的大小每年要 200元。然而把数据交给云服务商是风险最大的事情,百度会随意扫描你的照片,我同事曾经传了个身份证扫描件到百度盘上,然后马上删除了,结果第二天百度盘就给他推荐 “证件钱包”服务。我另外一个同事好几 T 的视频放在百度上,全部被替换成“净网公告”:

再者网龄稍微长点的人都有共识,网络服务是不可靠的,不管是过去的各种免费空间还是几年前的各种网盘,说关闭就关闭了,有的给你备份一下,有的连备份机会都没有,一纸通知,说关就关。你很可能一段时间没登陆网盘,没留意到通知,而再登陆时就发现数据没了。

所以网盘只适合保存一些,临时的,非关键数据,比如电影这些,看完一遍丢了也就丢了,而关键数据想要长期保存的话,网盘是风险最大的地方。

可以用大容量 U 盘么?

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出现让我们比过去方便很多,但一般 U 盘都是有擦写寿命的,寿命往往比 HDD/SSD 更短,同时容易携带也就意味着容易损坏,物理损坏,或者因为太小了,放在哪里就忘记了,“丢U盘”想必大家都试过。家里有小孩更是,我的几张 SD 卡,被我儿子当积木玩了两天,就再也读不出来了。

除去物理损坏外,各种使用不小心(比如频繁插拔,忘记安全弹出),也容易造成 U 盘/移动硬盘的损害。尽管你很小心的用你的u盘,结果拿给家人搞点啥,几下可能就用坏了。

有无办法终身保护好自己的数据呢?

各种办法尝试了好多年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些国家档案馆动辄保存上百年的资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再这些过程中,物理纸张可能老化,损坏,丢失,连墨迹也都可能淡化。他们的保存方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么?

然后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调研传统档案管理的各种:方法,制度,原则。研究完后受到了不少启发。。。。

想要长期保存数据,其实是一个成本问题,你愿意花多少钱和精力来做这件事情,决定预算以后,你不能依靠某一种单独的媒介来想着存进去就一劳永逸,而应该设计属于你自己的备份流程,靠流程来保证数据安全,比如下面几个点供你选择参考:

第一:明确可靠性等级,即数据分级,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普通数据,可丢失数据。不同层次的数据对可靠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应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二:格式转存,特别对于媒体数据,有损图片:JPG->BPG 基本能够清晰度不变但是尺寸变为原来 1/3,无损图片:PNG->FLIF,基本又能减少一半,如果你是 BMP/TGA 等老格式,直接转为 FLIF/BPG,马上让你空间缩小十倍。音视频数据也可以用更先进的编码器进行转存,这样你的空间占用至少能省一半出来。但是不要用一些太偏门的格式,避免几年后没有合适的程序读取。

第三:使用好一点的介质,都是 DVD-R,便宜的有 1-2 元一张,贵的有 80-100 元一张,区别就是质量,硬盘也分监控盘,企业盘还是消费盘。如果手头不是那么紧张,尽量使用质量好点的介质来保存你的数据。

第四:定期转存,不管放什么介质里,都需要定期检查,修复,活动介质可以靠一些自动脚本来转存,非活动介质需要手动进行。

第五:重要数据至少存三分,热数据(工作集),备份,备份的备份。

第六:备份方案根据数据重要度进行区分,哪些数据只需要 raid 备份,哪些数据除了raid外,还需要定时冷备到另外一块物理硬盘?哪些数据还需要定期刻录光碟?

第七:尽量地理上多地冗余,即便家里地震了也可以从异地恢复出来。

第八:尽量把文件直接放在文件系统上面,而不是再弄一个打包文件把一堆文件打了包再存,当介质发生故障时,打包文件很难恢复,而直接放在文件系统上的文件相对容易恢复一些。

。。。。

--

更新:

关于磁带,主要个人玩家玩起来门槛有点高,同时磁带照样会受磁场变化影响损坏数据,而且磁带和磁盘一样容易“掉磁”,所以长期用磁带保存数据一般都要放在防磁柜里。门槛太高了,以前用了好几年磁盘,不管是 2.5寸 还是 3.5寸,三天两头就坏掉一张,让我对“磁”的东西真的没多大信心。

关于 DVD/BD ,有机/无机刻录盘,档案盘,千年盘(M-DISC)和硬盘的专业比较:

硬盘和光盘的存储数据寿命哪个更长、更可靠?

还有一篇超详细的介质比较,连任天堂卡带都拿出来分析了:

Data storage lifespans: How long will media really last? - StorageCraft

--

user avatar

这个答案看看银行和医院就好了。

用 MO, 磁带机,硬盘阵列。

电源有电池柜和UPS。


CD-R/DVD-R光盘在南方是个笑话,

当年俺用攒下来的稿费,大约 5000~6000 人民币 (当时干部工资大约 600人民币/月),

买了理光的四倍速刻录机和50张 BASF 的CDR光盘.

够驲的, 过了5年左右。 一半的涂层和盘基分离了。

因为俺不知道用干燥箱, 对待这些个光盘还得象相机镜头一样供着。

那才有可能保存 100 年。



user avatar

综合了各位大佬的回答,我分享一个最低金钱和时间成本的方案:个人数据1-10T,从即日起,保存到老糊涂之前(40年—上不封顶),

先上太长不看版:买两套西部数据中高端机械硬盘。拷贝两份,一份本地、一份放异地比如老家,加干燥剂密封袋避光保存。每5年,或者每次换手机的时候,check一次完整性,并加入新的归档数据,并把存储介质升级为最新的长期可靠介质(如果有的话)。(精简得一个字都不能再少了。)

下面展开讲讲怎么考虑的。

1,个人能产生的数据,目前大多数人不超10T,保守一点就1T。只有自己生产的数据,如个人照片视频、创作的图片文字软件,才叫个人数据。电影书籍什么的,那是别人的数据,别人会保存的。如果你自己就出电影出书,或者仓鼠病想要加入“地球分布式保存全人类作品”的大工程,是另一回事儿了。文末我会再试图讲讲这部分。

2,时间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归档的数据,多久会用到一次,你经常看自己五年前的照片吗,一年用得上一次吗。因此要尽量减少管理成本,也就是check次数。五年一次是我拍脑袋定的。

3,要使得备份照片有意义,就要用他们。这边建议,纪念日偶尔挑一次回顾历史照片,手选照片,然后用傻瓜软件一键生成五分钟的纪念视频,纪念日聚会上大家看看就。也可以一键打印成册送亲朋好友。重点:一键生成,把时间成本降到最低,不要想着大动干戈。要不是一键生成,下次面对这些数据就是退休写回忆录的时候了。

4,个人产生的数据,收集来源有哪些。包括手机相机拍摄的照片视频,手机电脑上的学习笔记和个人素材库(电影书籍除外的零碎素材),网络上发表的文字(图片已有了)。每次换手机、相机拔sd卡、整理电脑资料的时候,把文件夹用日期和内容命名好,以免老了忘了。每次退网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回答文章下载归档,因为一个网站消失的时候一定是无声无息的,否则也不会倒闭。要在退网的当时就保存该网站数据,否则以后密码都忘了。其他网站同理。

5,存储介质要选用长期可靠,使用方便的,根据本问题下各位大佬总结,版本答案是西部数据中高端机械硬盘(一个字都不能少,中高端=别买最便宜的)。什么磁带光盘,现在谁还用啊。长期存储的本质是双备份+经常检查,如果不能方便地检查,就等于没备份。每次拷贝和传输后要校验完整性。如果存储的东西里面,有需要专门软件打开的文件,比如老游戏、什么工程文件、什么图纸,把那个工具软件也一起备份,并写下使用方法,以免老了忘了。

6,本人创作的公开作品如图文视频软件等等,如果决定停止维护,就等于下次再看就是退休写回忆录的时候。所以不再维护的那一天就开源吧。多平台同步发告别信息,公开原版下载,你的粉丝会帮你保存的。这也是“存储备份要想有意义,就得拿出来用”。(退圈大佬一声不吭删东西退网,见过吗?还有突然炸号的,然后就不转生了。作为粉丝真的难受了,求求大家给个备份机会吧!)

7,可选搭配其他备份方式。1,网盘,注意加密压缩,还能存储非个人产生的数据,比如电影。2,实体,图片和文字挑选比较好的,一键打印成册留作纪念。

8,附一个文本文档文件,手动记录更新和维护日志,记录使用的校验方案、软件、更新的存储介质使用方法等等。以免老了忘了。如果某次检查发现有损坏,那当然是赶紧再备份回来。

9,这套方案理论上可以用到老糊涂之前,如果老糊涂之后还要继续,最好提前几十年备份几个子女,让他们帮忙继续备份,并由他们把其中他们感兴趣的小部分挑选出来,加入子女的个人数据库。

10,如果你是创作者,比如自己出书出电影,这部分似乎不需要我建议,但如果是写手画手公众号博主视频up主知乎答主——大佬给个机会吧!让粉丝保存您的大作,退网/退圈/被炸号之后,希望让您的作品继续发挥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11,关于“地球分布式保存全人类作品”大工程,又叫仓鼠病。我的看法是——大佬给个机会吧!把目录公开在能被搜索引擎搜到的网页上。尤其是过于生僻的资料,多一个备份就是多给人类做贡献。如果能直接分享网盘,那更是当代活雷锋了。

目前就想到这些。我还没动,先写了再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可访问性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的策略和方法: 核心原则:冗余、备份、安全、可访问性、策略 1. 理解你的数据及其重要性在开始任何保存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确: 数据类型: 是文档、图片、视频、代码、数据库、还是其他?不同类型的.............
  • 回答
    长时间的大型手术,就好比在刀尖上跳一支精细的探戈,需要医生们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专注。这种高强度的精神与体力消耗,常常让人好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背后,绝非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感”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科学的策略和精湛的技巧在支撑。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准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首先,确保医生在手术前能够达.............
  • 回答
    .......
  • 回答
    想让你的圆珠笔笔记像珍藏的老照片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事儿我可太懂了!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写下的宝贵信息,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彻底消失。别急,让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才能让你的圆珠笔笔记“长生不老”。首先,咱们得明白,圆珠笔墨水这玩意儿,说到底还是个“墨水”,跟纸张的“关系”处理不.............
  • 回答
    青岛市最近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幼儿园的监控系统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并且录像信息至少保存 30 天。这无疑是针对当前社会对儿童安全高度关注的一个直接回应。从家长、教育机构到政府层面,对这项新规的看法都比较复杂,既有支持和理解,也有一些潜在的考量和担忧。支持和理解的角度:最直接、最普遍的理由就是.............
  • 回答
    一张A4纸,若想在无人问津、后续维护全无的情况下,尽可能久地留存下来,这可是一场与时间、环境的漫长博弈。这并非易事,毕竟纸张的本质是纤维素,极其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蚀。但如果我们精心策划,还是有机会让它“长寿”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白,纸张“死亡”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类: 物理损毁: 折叠、撕.............
  • 回答
    .......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关于美欧关系不确定性的警告,以及她强调欧盟必须团结的呼吁,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欧洲政治舞台上一位资深政治家对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洞察的体现。将此解读为她“嗅到”了美俄结盟的味道,这是一种可能的推测,但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她话语背后的逻辑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要理解默克尔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也非.............
  • 回答
    “穷生保守,富长进步”这句俗语,与其说是一句绝对的真理,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观察和一种长久以来存在的观念。它触及了财富与人生态度之间复杂的联系,以及经济基础如何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取向。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并尝试还原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表现。一、 穷生保守:生存压.............
  • 回答
    今年长租公寓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大地震”,不少知名的长租公寓品牌都出现了“跑路”现象,这让很多租户措手不及,大家的核心问题是:钱交了,房子也住了,但人不见了,押金、房租怎么办?我该怎么维护自己?这事儿吧,说到底就是一场金融风险的传导。你想啊,长租公寓运营商手里握着租户的钱,这些钱他们可能拿去支付房东.............
  • 回答
    恭喜你,法律非法学专业能保研成功,这无疑是你过往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是未来学习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大四剩下的时间,对于你来说,既是缓冲期,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将直接影响你未来研究生的起点。别急,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剩下的时光安排得明明白白。首先,调整心态,准备迎接新篇章。保研成功.............
  • 回答
    嘿,你问我咋才能“不长残”?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谁不想从青涩走向成熟,还能闪闪发光呢?说实话,这事儿真没啥秘诀,就是个细水长流的“经营”过程,把自己当成一个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就行了。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保证听着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实在。一、内里的“硬核”才是王道:打磨你的“软实力”别光盯着脸.............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Android 主线程怎么能“抢”到足够的时间片,保证应用的流畅运行。这可不是什么玄乎的技术,而是操作系统调度、应用自身设计以及一些底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先说说什么是“时间片”你可以把 CPU 想象成一个超级忙碌的厨师,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而“时间片”就是这个厨师分配给每个任务(也就是.............
  • 回答
    这一个问题,确实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很多人在修行路上遇到的瓶颈。你说“缘起性空”,这句话本身就已经点明了关键。缘起,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一个独立自存、永恒不变的实体。性空,正是缘起所呈现出的本质,是说这些因缘和合生出的万物,其本性是空寂的,没有实实在在的、我们可以牢牢抓住的“我”或“.............
  • 回答
    想要让你的衬衣持久如新,告别恼人的褶皱,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小窍门。别以为只是简单地洗和叠,里面大有学问!洗涤,是保持衬衣生命力的第一步 温柔对待,从洗涤开始: 很多衬衣的面料,尤其是棉麻混纺或者真丝材质,都比较娇贵。最忌讳的就是粗暴对待。最好选择手洗,或者使用洗衣机时,务必将衬衣放入洗衣袋,并选.............
  • 回答
    海地政府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以恢复秩序,这并非个例,而是这个加勒比海国家长期政治动荡和安全危机螺旋式下降的最新体现。从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遇刺身亡到如今帮派势力横行,这个国家的困境触目惊心,也让人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和可能的后果。海地政府为何“开口”求助?简单来说,海地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国.............
  • 回答
    孩子问出这句话,说明他心里有个英雄梦,这是多么宝贵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得好好呵护这份童真,但也得让他明白现实的界限。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得把话说得既暖心又实在。首先,咱们得肯定他这份奇思妙想。孩子有想象力,这是好事儿,说明他脑袋瓜灵光,敢于跳出思维定势。所以,咱们不能直接说“不行”,那会打击他的积极.............
  • 回答
    .......
  • 回答
    珠海长隆酒店拒绝盲人带导盲犬入住,并在退房时扣除部分房费的事件,无疑触碰了社会关注的敏感神经,也暴露了在保障残障人士权益方面存在的挑战。长隆酒店的致歉行为虽然是积极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制度、意识和实践层面,更全面、更深入地保障盲人群体的合法权益。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盲人群体的利益如何得到.............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电梯半月保,具体是怎么个事儿,需要多长时间。这可不是简单地上去转一圈就算完的活儿。半月保,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半月保”,在国家规定里,通常是指电梯的一种日常检查维护,也叫“例行保养”。虽然名字叫半月保,但实际操作频率是多久一次,这个得看电梯的使用情况和国家颁布的相关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