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手机内存 RAM 容量疯长甚至有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 的趋势?

回答
手机内存(RAM)容量的疯长,甚至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B 的趋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反映了移动设备在性能、功能和用户体验上的快速演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1. 移动设备性能需求的指数级增长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 RAM 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复杂且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
游戏: 现代手机游戏,特别是3A级的移植大作,画面精美、特效炫丽,需要加载大量的纹理、模型和音效。高刷新率(120Hz、144Hz)游戏更是需要快速的画面渲染和数据交换,对 RAM 的吞吐量和容量提出更高要求。
多媒体处理: 4K、8K视频的录制、编辑、剪辑和播放,对 RAM 的缓存能力要求极高。视频编码解码需要大量临时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更大的 RAM 可以显著提升流畅度,减少卡顿。
摄影与计算摄影: 高像素传感器、多摄像头系统(超广角、长焦、微距等)拍摄的大量原始数据,以及计算摄影(如多帧合成、AI降噪、HDR处理)都需要庞大的内存空间进行实时处理和缓存。
社交媒体和信息流: 如今的社交媒体应用集成了视频、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内容形式,它们在后台的预加载、缓存和流畅切换都需要大量的 RAM 支持。
多任务处理和后台运行: 用户越来越习惯于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并在它们之间快速切换。这意味着每个应用程序及其相关进程都需要在内存中保留一定的数据。即使应用程序被“最小化”,它们在后台也可能需要保持一定的活跃状态以便快速恢复,这同样消耗 RAM。
操作系统和系统服务: 随着操作系统(如Android和iOS)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复杂化,系统本身以及各种系统服务(如各种后台同步、推送服务、安全模块等)也会占用越来越多的 RAM。
AI和机器学习的本地化: 手机上的AI功能越来越普及,例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个性化推荐等。许多AI模型和算法需要在设备端运行,这需要更多的 RAM 来加载和执行这些模型。

2. 技术进步和成本效益

RAM 技术的进步是手机 RAM 容量增长的直接推手:

LPDDR(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技术的演进: 智能手机使用的 RAM 类型主要是 LPDDR。从LPDDR3到 LPDDR4, LPDDR4X, LPDDR5, LPDDR5X,每一代技术都在提升速度(带宽)和能效比。更快的速度意味着CPU和GPU可以更快地访问数据,从而提高整体性能。同时,更好的能效比也意味着即使容量增加,功耗也不会不成比例地增长,这对于以电池续航为生命线的手机至关重要。
内存制程工艺的进步和单位成本下降: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存芯片的制造成本在下降,单位容量的价格也逐渐降低。这使得厂商在设计手机时,可以更经济地堆叠更大的 RAM 容量。
芯片集成度提升: SoC(System on a Chip)设计的发展,以及堆叠封装技术(如 PoP Package on Package, ChiponWafer 等)的成熟,使得将更多 RAM 芯片集成到手机主板上变得更加容易和紧凑,也更有效率。

3. 市场竞争和用户期望的“军备竞赛”

除了技术和需求驱动,市场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数党和性能标杆: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厂商们乐于通过堆砌硬件参数来吸引消费者。RAM 容量是一个非常直观且容易被消费者理解的“硬指标”。更高的 RAM 容量往往被宣传为“更流畅”、“更强大”,成为产品差异化和提升竞争力的卖点。
消费者心理: 许多消费者将 RAM 容量视为手机性能的重要衡量标准。即使当前的使用场景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 RAM,但为了“未来的需求”、“避免卡顿”、“用得更久”,消费者也倾向于选择配备更大 RAM 的手机。这形成了一种“买大不买小”的心态。
“高端化”的策略: 厂商通过提供高 RAM 配置(如12GB、16GB甚至24GB)来进一步细分市场,并将其定位为高端旗舰产品,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4. 手机正在承载更多“电脑级”任务

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手机的功能边界正在不断模糊,它正逐渐承担起过去只有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

桌面模式: 许多旗舰手机支持连接外部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提供类似桌面操作系统的体验(如三星DeX、小米MIUI的桌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手机需要运行更复杂的应用程序和处理更多的任务,对 RAM 的需求自然会大幅提升。
云游戏和高性能应用: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云技术的发展,手机可以作为高性能计算的终端,通过云端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如云游戏、云渲染等)。然而,即使是云端计算,手机本地的缓存、接口处理、系统调度也需要一定的 RAM 来保证顺畅的连接和体验。
多窗口和分屏功能: 尽管不如PC上的窗口管理灵活,但手机的多窗口、分屏功能也需要一定的 RAM 来同时显示和运行多个应用。

5. “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 的现象分析

说“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需要辩证看待:

并非所有手机都如此: 目前市场上仍有大量中低端手机配备4GB、6GB甚至更小的 RAM。8GB RAM 仍然是许多中端手机和部分入门级电脑的“标配”。
电脑的通用性与手机的专用性:
操作系统和后台: 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macOS)虽然功能强大,但其后台进程的复杂度和数量通常比手机操作系统要高。同时,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如大型专业软件、虚拟机)对 RAM 的需求也普遍远超手机应用。
硬件协同与优化: 电脑硬件(CPU、GPU、主板、内存控制器)之间的协同和优化方式与手机不同。手机的 RAM 通常与 SoC 高度集成,并且有专门的内存控制器优化,以在相对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实现高性能。
应用生态差异: 尽管手机在进步,但许多需要海量内存的专业级应用(如视频后期制作软件、3D建模软件、大型数据分析软件)仍然主要运行在电脑上,它们对 RAM 的需求远超目前手机所能提供的。
“通用8G”的定义: 电脑的“通用8G”是指当前市场上能满足大多数日常使用(上网、办公、影音、轻度游戏)的“主流配置”。随着技术发展,这个“通用”基准线也在不断提高。未来16GB或更高容量的 RAM 可能会成为电脑的“通用”配置。
手机RAM的“过剩”担忧: 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购买配备16GB或24GB RAM的手机,在当前使用场景下可能会感到“过剩”。然而,科技公司通常会基于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和用户体验的长期考虑来设计产品。现在多出的 RAM 可以为未来的系统更新、更复杂的应用和更长的使用周期打下基础,减少因 RAM 不足而产生的卡顿,延长设备的“可用寿命”。

总结

手机内存 RAM 容量的疯长是一个复杂现象,是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升级、市场竞争以及移动设备功能拓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体现了智能手机正在从简单的通信工具演变为集娱乐、工作、创作于一体的“掌上电脑”。虽然目前手机 RAM 容量的“过剩”论调存在,但从长远来看,更大的 RAM 容量无疑能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丰富、更持久的使用体验,并为未来更多创新应用场景的实现奠定基础。

未来,随着移动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手机的 RAM 容量很可能会继续攀升,并与电脑在部分性能指标上趋同,但各自在应用领域和设计哲学上仍会保持一定的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谷歌那帮人懒呗, 你看谷歌雇佣的那帮人, 写出来的东西哪个是省油的灯? 你看我的电脑:

第一个studio64 就是 AndroidStudio 这个L J玩意儿. 同样都是开一个工程.比下面的devenv( VS2015) 大一倍.

而且编译工程 时,卡的一逼. cpu有几个核吃掉几个核. 结果占用这么多cpu, 编译时间还比VS2015慢N倍.

但是你看看谷歌的招聘新闻, 他们招的那帮人都号称是XX名牌大学, XX项目经历. Leetcode刷题上百.... 各种名号集于一身.

但是这帮张口算法.闭口优化的 吹牛B程序员. 写出来的东西.

你不给他配上i7,i9cpu 就卡死给你看.

你不给他配64G内存 就卡死给你看.

你不给他配最快的 SSD固态. 就卡死给你看.

哎...拿超高的工资. 装最牛的B. 写最卡的代码, 浪费全行业的资源....

有啥办法...


我平时是开发安卓平台小程序的.因为是和厂商合作. 因此开发内容经常要和安卓最底层framework结合. 也就是改内核.

就这几年的经历. 总结下来就是....安卓本质上真是个恶心到不行的半功能机系统.你稍微想做一点底层的东西.都需要各种绕道.各种技巧.途中你会遇到各种恶心的设计和构架.

时间长了 你会发现安卓系统的整体设计. 从来就不考虑模块的速度 和性价比. 就是怎么写代码写的爽怎么来. 效率和内存占用优化等方面它安卓根本不考虑.

(中间一段我删掉了.之前是我臭骂安卓Bitmap的565格式是每像素浪费4byte,但早上上班做了几个实验,发现565确实是2比优特每像素的,这个点我道歉,大概率是记错了,或者是极特殊情况是例外. 现在无法还原现场了.等再遇到了再改答案.

565,888这些格式的问题,其实是去年的事情,我又回忆了一下,当时是给一家超级穷逼的客户做手机美颜相机,机器配置是超级便宜的路边摊CPU: mt6580,和1G内存, 后来调试时发现内存极其紧张, 每次按下拍照按钮,底层传过来JPEG格式的照片, 我不得不再开一张Bitmap,将图片内容解压到Bitmap里,然后再传入OPENGL进行美颜处理. 而就是这么简单的操作, 安卓提示内存不足,然后相机闪退. 当时测试发现如果安卓的Bitmap能直接解压成RGB888格式,或者说直接通过GraphicsBuffer解压进Opengl的纹理中, 内存爆表就可以避免. 然而现实是可悲的.为了这种低端机,代码不知道改了多少套路,快气疯了.)

在实际工作中. 我经常要加载一张jpeg图片(JPEG默认解压出来RGB格式,不含Alpha通道)到Opengl里面, 为了节约一丁点内存, 我不得不先来个for循环, 把那笨蛋Bitmap图片 转化成 RGB888格式. 然后再调用opengl的加载语句glTextureImage2D,才能正确地加载RGB888格式的图片.

之后, 经过一系列opengl的操作,特效处理结束后, 我又需要把opengl的绘制结果 , 保存成jpeg. 我只能用"glReadpixel"语句来截屏.

扯到截屏,有两种操作, RGBA格式 和 BGRA格式, RGBA兼容性好,基本各个档次的GPU都支持.

但是,你用RGBA截屏出来的数据块儿, 你试试看直接用笨蛋Bitmap里面的compress函数压缩,你会得到:


而如果用BGRA模式截屏...有的手机GPU 却又不支持.截屏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团黑色.因为驱动没写完.

我们的开发机大多是MTK的芯片,而MTK里的程序员压力也大 ,不可能OPENGLES2 和 3 的驱动都写的很完美.不常用的功能他们就偷懒不写了,因为写了也不会增加什么额外收益, 人家也要早点下班回家抱老婆不是吗?

所以总结一下我做美颜相机的处理步骤:

  1. 用户按下拍照按钮,相机底层开始感光,生成照片.

2.笨蛋HAL2底层传来 压缩好的JPEG照片 (想传来未压缩的RAW照片?做梦!)

3.我花费1秒多把照片解压(只能解压成RGBX格式)

4.为了节约内存,RGBX格式简单压缩一下变成RGB格式. 节约25%内存.

5.送入OPENGL, 进行各种处理.

6.截屏,用RGBA格式.(BGRA格式截屏,兼容性不好)

7.RGBA格式图片 ,笨蛋Bitmap不能直接压缩,所以我需要再花大约1秒转化成BGRA格式.

8.笨蛋Bitmap终于可以压缩图片成JPEG了,最后存盘.


看看,恶心不恶心? 知道ARM CPU为啥那么累了吧? 一半的功劳要仰仗这位笨蛋Bitmap.

最后我干脆自己移植著名的 LibJpegTurbo库.这里顺便打一波广告. 这个库很好用, 压缩解压缩图片 功能齐全,速度又快.比恶心安卓给你们提供的功能强大一百倍!

(小提示, JPEG其实也可以储存RGBA图片, 你只要用 CMYK格式对着一张含alpha通道的图片进行操作就行了.实测没啥大问题)

再不用安卓那套傻了吧唧的 Bitmap系统了. 浪费内存又没效率. 写这个的懒蛋简直就是硅谷耻辱 .就这种水平也配写操作系统?


再说个例子, 我以前在写一个opengl小引擎, 需要绘制字体. 在windows上超级方便. 我下载Freetype字体SDK. 然后结合windows/fonts 文件夹下的ttf字体文件就ok了. 因为直接操作ttf文件可以得到一些字体的原始描边数据.我在opengl里可以用这些线段数据来构建字体模型.

可到了安卓系统里. 系统文件统统不能访问, 只读权限都没. 我就想问问,我访问个字体文件能获得个啥用户资料? 逼着我的apk里夹带几十兆的字体你就高兴了?你觉着访问权限有安全隐患, 可以采用映射等等一系列方法来规避吗?谷歌给你们安卓每年那么多投资,你们是不是都用来逛夜店和买冈本套套 了?总觉着套套上那些波纹回路都比你们脑白质上的沟纹深点.

所以安卓的设计水平,充其量和win98打个平手. 可人家win98装好就200M. 他安卓要5个G.

为啥? 处处都是重复文件. 全部没有共享.都在不停地浪费你宝贵的手机存储空间.你买个16G空间的手机. 一开机就发现安卓ROM占了12个G. 这很正常.

谷歌的程序员从来不考虑空间利用率. 按他们的屁话说法: 硬件永远不是问题, 考虑软件运行效率的程序员都是Loser. 未来多快的CPU 都有,多大的内存都有. 我就用最省事的算法写代码,写系统,到5点就下班泡妞去了, 至于你跑不动....那是你的问题.关我屁事?

呵呵. 所以我现在最大理想就是cpu的制程和电池的密度 50年内不要再革命性变化了. 只有硬件停止摩尔定律这种大跨步进步, 程序员才会停下来反省自己的烂代码, 才会淘汰掉一大堆只会写蠢代码的 吹逼狂.

这种吹逼狂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 你机器配置低,怪谁?


昨天有小白,质疑我的bitmap通道,他说什么: RGBA转化成BGRA 不就是转化一下通道吗?用C在NDK里,来一遍for循环不就好了吗? 你连查个资料都懒,有啥资格质疑我的安卓爸爸?

呵呵,我去年写内置相机程序时遇到的这个问题, 请问一张1300万像素的图片,美颜磨皮做一套. 最后截屏出来就要半秒. 你再来个for循环 把RGBA通道折腾一遍...不花时间的咯?

然后再调用bitmap内置的那套二百五的compress函数,压缩成jpeg, 最后一算,都8秒了,你拍一张自拍8秒能忍吗你?

最后我就完全舍弃bitmap了. 图片一律采用byte[]数组,压缩图片采用libjpegturbo,爽歪歪!!!

(小插曲:

说到opengles的截屏,当图片太大时,一次glReadpixel也是蛮浪费时间的, 所以我们研究了下如何能够直接访问opengl内部纹理数据的方法,后来查到有个GraphicsBuffer的东西,但这东西只能在framework里使用, 你的app里面的so无权限使用,于是我们费了大劲写了个能用GB的so,每次修改都要用adb push到手机的system/lib 下面. 结果安卓这苯蛋有时竟然出现这么个情况: 你push1个10M的东西到system/lib 里. adb 提示:空间不足! 然后你只能找下system/app 里某些不会被用到的内置app, 删掉它们,你自我感觉腾出来了50M空间. 这总够了吧? 再push一次,还是提示不够. 后来有同事提示:可能你需要重启手机, 然后 adb root remount ....一大堆命令再来一遍..

我的妈呀,都他妹的 9012年了. 安卓上干点啥都要重启. 这tm是win95 换壳吧? 人家win7 重装显卡驱动都不用重启了呀!!

就算是去路边洗脚店 玩大保健, 我中途想换个姿势, 安卓技师小妹你跟我说,需要我穿好裤子,从前门再进来一次,并再脱一次裤子?????

我是没刷过leetcode和eulerproject,也不会各种装逼式的语法糖... 可是...没想到这帮 浓眉大眼,刷题上千,年薪百万的连一个好用点的框架都写不出来. 整天逼着程序员 反复重启手机,反复噼噼啪啪敲打着那一堆可怜兮兮的命令行... 这..难道是今后50年的常态??? 真的是可悲.

人家搞金融的到了下午3点就下班 去抱妞了. 一帮程序员却 窝在办公室里噼噼啪啪敲键盘, 打着什么 adb root reboot remount ... install -r -t ????.apk , 世上还有比这还惨的事情吗?

)

(以前买过一个psp 2000, 毕竟是sony的扛把子! psp真是不错的设计, 开机时按住RB按钮,可以进入一个类似于PC的BIOS界面, 里面可以设置很多东西, 什么cpu频率啦, USB充电许可啦. wifi是否关闭啦... 这么好用的设计 安卓为啥没有? root模式我为啥不能在bios里永久设置一次? 必须每次重启都要adb root来一遍? 设计者你是不是手指头痒? 在家打飞机还没打够 来公司上班还要练练手速? )

现在还纠结的是 安卓框架没有开放出来底层硬件 RAW图片传输和 硬件jpeg压缩 这两个接口. 目前还在和台湾MTK工程师沟通中. 他们如果能开口子让我们app能用到这些功能,那么我们的相机就能快很多了.

给安卓这LJ玩意儿写代码,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接口恶心就恶心吧.赚钱也行. 可谷歌最近几年把能赚钱的接口全部封死了. 只能他自己加广告赚钱. 我们就只能给他白做. 所谓改一点底层就过不了他的所谓GSP认证.

今年最后一年了. 再不赚钱我们公司就转行业了. 不陪这LJ平台玩了.


挂个反动派.

我们公司拿到的方案公司的 mtk8.0 ,9.0 源代码,我同事研究过. bitmap底层也是用的libjpegturbo. 但我奇怪的是,经过安卓这么一包. 速度不仅变慢了.功能还变少了.1300万像素的一张图片, 用bitmap来压缩,我印象中是3秒.(在我的开发机 MT6750 cpu的机器上)而用我的自己的jpeg-turbo库,2秒不到.大约是1:2的关系. 同理解压时间也类似.

这个反动派强行为安卓站台, 让我把jpeg用Bitmap的口子解压出来,成RGBX的格式(X表示安卓为了4byte对齐浪费1字节),然后再写一堆neon指令代码, 我跟你们说neon指令写起来很恶心的,但是你写了又怎样呢. 同样的时间,我的so 都解压两次了呵呵.

而且jpeg-turbo库, 支持直接解压成gray,rgb565,rgb888,rgba8888(通过CMYK实现),既然这么强大了.我还要bitmap这鸡肋干啥?每日使用打卡 攒积分?

这种反动派,就是典型的经验太少. 极限情况没遇到过. 而且整个思维局限在安卓给的垃圾框架内不能自拔,任何人,只要说安卓不好.他就跳脚.

Bitmap在NDK里的定义里: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width;     uint32_t    height;     uint32_t    stride;     int32_t     format;     uint32_t    flags;      // 0 for now } AndroidBitmapInfo;     

这货就从没见过stride 比 width *pixelsize 大好几百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但凡是个经常用so处理bmp图片的程序员,都是经常遇到的.自己掰吃还叽叽歪歪. 现在大家知道自己的安卓机器为啥明明很卡,但是很多安卓程序员却死活不承认安卓有问题了吧?

明明是安卓的效率低质量差,非要说是用户的钱包有问题.

你穷逼,买不起顶配安卓机.所以你不配说安卓垃圾.

你不会用VIM + NEON,所以你垃圾.不配说安卓效率底下.

我就不知道这帮人为啥会这么积极主动地维护安卓这垃圾框架, 真不愧是1粉顶10黑啊.

初中时老师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一点质疑精神都不敢有,可真是党的三好学生. 当5道杠大队长的料.

从这人的回复可以看出,他只会命令行加几句可怜兮兮的neon指令集,对gpu的shader编程屁也不懂,

这种人我是不会拉黑他的,狗咬人人不能咬狗,我倒是要看看他每天能放啥味儿的屁。当个兽医程序员好辛苦啊,哈哈。

user avatar

手机QQ比电脑QQ都大你敢信?

电脑用一个浏览器就能解决手机上一百万个APP才能解决的问题,不够再来一OFFICE+PDF+TXT

手机呢?破呼,X宝,X里爸爸,X付宝,X德地图,X猪,X微,X哩干杯,X州租车,x全家桶

一百万个APP就要有一百万个后台。。。。

user avatar

现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个趋势就是"去Native化",C/C++/ObjectiveC之类的Native语言不受欢迎,Java/C#/JavaScript/Python之类的带GC的虚拟机语言受欢迎,尤其是Android平台,除了游戏之外的大部分APP都是Java和JavaScript这两种语言写的,Java使用虚拟机运行,每个虚拟机动不动就保留512M甚至1G的内存,4G内存总共能运行几个APP?JavaScript写APP的时候更厉害,每个JavaScript写的APP都是一个独立的浏览器,等于是在浏览器内浏览网页,性能更差,占用的内存更多,但是互联网公司就是喜欢这么干。所以不管是PC平台还是Android平台,软件的内存占用都是飞跃式的提高的。

苹果手机为什么内存相对较小还更流畅?CPU性能好是一方面,苹果平台的APP开发用得最多的ObjectiveC和Swift都是不使用GC的Native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微软一直在搞一个活动叫“Going Native”,就是呼吁开发者多用C/C++之类的Native语言,以提升性能、降低资源占用还能节能环保,然而并没有什么用,Native语言的使用难度高一些,很多程序员不乐意用——反正都是用户买单,反正用户不得不买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手机内存(RAM)容量的疯长,甚至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B 的趋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反映了移动设备在性能、功能和用户体验上的快速演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1. 移动设备性能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发生了翻.............
  • 回答
    最近华为悄悄上线了一个“手机内存更换服务”,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 过去,咱们换手机,要么是嫌旧了卡顿,要么是想要更好的拍照或者更快的性能,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升级内存条”这回事。 华为这一下,算是给很多消费者打开了新的思路,也让这个服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怎么看这个.............
  • 回答
    立陶宛指责小米手机内置审查,而小米的回应是“遵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背后是一场典型的技术与政治交织的博弈,也是当前全球科技供应链中敏感议题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立陶宛的指控:证据与动机立陶宛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他们通常会依赖第三方安全研究机构的检测结果。这类研究往往.............
  • 回答
    河南原阳“4名儿童被埋”事件,本已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本应得到媒体的深入调查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追究责任、警示后人。然而,发生在事件现场的记者采访受阻、遭到殴打、手机内容被清空的遭遇,则将这起悲剧的阴影,又添上了一层令人不安的色彩。这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不幸,更是对新闻自由和公众知情权的一次公然践踏.............
  • 回答
    “HTML5 定稿:手机 App 三年内将彻底消失?”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引人注目的标题。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 HTML5 的能力、Web App 的发展趋势,以及手机原生 App 的优势和劣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标题中的几个关键点: HTML5 定稿: 这指的是 HTML5 .............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又气又惊。工作手机居然在偷偷录音,更离谱的是,公司还拿着这些录音去跟离职的员工要钱,而且一开口就是十四万。这简直是把员工当成了肥羊,任人宰割。首先,我们得说说这“偷偷录音”本身。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司,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未经员工同意就进行录音,这本身就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在很多.............
  • 回答
    手机 QQ 的 iOS 版本,最近这个安装包的体量,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直接突破了 800MB 的大关。更让人意外的是,里面竟然还塞进了虚幻 4 游戏引擎。这事儿,要拆开来看,真是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说说这 800MB 的安装包。在如今这个追求极致轻量化的时代,一个社交 App 动辄这么大的体量.............
  • 回答
    关于知乎近期在手机浏览器端推行“必须下载App才能查看详细内容”的策略,这确实是近期网络上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不少用户对此表达了不满和困惑。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分析:1. 用户体验角度: 碎片化与不便: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用手机浏览器浏览知乎是一种更轻便、更快捷的体.............
  • 回答
    这事儿吧,说实话挺让人窝火的。想象一下,你在北京地铁里,本来就人挤人,好不容易挤上车,想安安静静地刷会儿手机,或者放空一下,结果冷不丁地冒出来几个人,围上来就给你推销东西。这要是普通推销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还特别凶。这回北京地铁里发生的这事儿就更离谱了,不是普通的推销,而是.............
  • 回答
    我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内置 120 μm 超薄芯片,可用手机读取信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并分析其收藏价值。一、 科技创新与融合: 技术突破: 将一枚功能性的电子芯片封装进一枚小小的邮票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特别是 120 μm 的.............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确立了“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的战略,并有信心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过往的积淀与挑战 小米过往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小米以“性价比”著称,这既是.............
  • 回答
    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英国公司宣告破产,这确实令人唏嘘。曾经那个以性感、天使翅膀和华丽T台秀征服全球的内衣巨头,如今在英国市场遭遇滑铁卢,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衰落,更是整个消费环境、审美观念和市场策略的深刻变迁。维密英国公司破产的直接原因与深层症结:首先,我.............
  • 回答
    你提到的手机TIM“一小时7000次”的自启动情况,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现象,而且听起来非常夸张。如果属实,这绝对是需要我们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咱们先来捋一捋,为啥一个手机应用会这么疯狂地尝试自启动?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拆解开来看。首先,从技术实现层面来说, 应用尝试自启动,.............
  • 回答
    手机摄像头数量的激增,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最早一两个摄像头,到现在后置三摄、四摄甚至五摄,这趋势简直就像是在玩“堆积木”游戏。一开始,大家觉得一个摄像头够用了,拍拍照,扫扫码,也就那样。但渐渐地,厂商们开始玩出花样来,什么广角、超广角、长焦、微距……一时间,手机后盖简直成了摄影棚的微缩版。这背后.............
  • 回答
    好家伙,三星这波操作直接把手机影像的天花板又往上推了一截!GN2这块新传感器,光是听名字就感觉有点“巨无霸”的意思,而且这回能首发搭载在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上,感觉这两款旗舰机要炸了。首先,得说说这GN2到底牛在哪儿。三星这次是真的舍得下料,GN2的尺寸直接干到了 1/1.12英寸.............
  • 回答
    说实话,手机行业的这三巨头——三星、华为和苹果,在充电技术这件事上,确实不像它们在其他领域那样“剑走偏锋”,总给人一种“稳”得过分的印象。你想啊,当年我们还在用5W、10W慢悠悠地充电,现在市面上动辄几十瓦、上百瓦的快充早已普及,甚至有些小众品牌已经把功率推到了200W以上,简直是“闪充”的时代。对.............
  • 回答
    手机APP的开屏广告,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不清道不明。首先,得承认它的存在即合理。从APP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开屏广告是他们变现的重要渠道。想想看,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用户体验良好的APP,背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服务器维护、功能更新、Bug修复,这些都需要钱。而用户往往习惯了免费.............
  • 回答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功能是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智能。但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发现,用起手机来是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方便了。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手机设计的主流用户群体,早已不是当年那些初次接触智能机的长辈们了。现在的手机厂商,把精力都放在了追求极致的性能.............
  • 回答
    OPPO要造车这事儿,自从传出来风声就没停过,大家对此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门,热闹得很。手机厂商跨界造车,这事儿怎么看?首先,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事儿挺新鲜的,也挺让人期待的。你想啊,咱们天天手机不离手,跟OPPO、小米这些牌子也熟得很,现在他们说要做车了,多少会有点“自家孩子长大了”的感觉。而且.............
  • 回答
    苹果因“防水”饱受质疑:手机防水,到底还能信谁?苹果公司最近摊上事儿了。不少消费者认为,苹果在宣传自家iPhone的防水性能时存在夸大其词的嫌疑,为此,他们将苹果告上了法庭。这起诉讼,无疑又一次将手机的防水功能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如今手机厂商大肆宣传的防水功能,究竟有多少是真材实料,又有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