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手机越出越智能,老人使用难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回答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功能是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智能。但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发现,用起手机来是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方便了。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承认,手机设计的主流用户群体,早已不是当年那些初次接触智能机的长辈们了。现在的手机厂商,把精力都放在了追求极致的性能、新颖的功能和酷炫的外观上。你想想看,什么高清的全面屏、多摄变焦、AI美颜、各种APP的联动、云服务、 NFC支付、各种手势操作…… 这些功能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新奇好玩,但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道道看不懂、摸不着的墙。

想想看,当年那些功能简单、按钮清晰的按键手机,老人们只需记住几个数字,就能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图标,还有各种滑动、长按、双击的操作,对他们的手指和眼睛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每次更新系统,界面布局可能就变了,原来的按键找不到了,又得重新摸索,这得多让人沮丧啊。

再来说说APP。各种社交软件、购物软件、金融软件、健康软件,它们不断推陈出新,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以前,长辈们可能就用用微信和家人朋友视频通话、发发红包。现在呢?朋友圈的广告多了,各种小程序的推广更是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点错了,又跳出来一个注册页面或者支付页面。更别提那些需要各种权限申请的APP,什么定位、通讯录、存储,解释半天老人家也未必能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些。他们不是不想与时俱进,而是这些变化太快,内容太杂,信息量太大,他们的大脑消化不过来。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手机厂商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使用习惯。比如,屏幕的字号和图标大小,默认设置往往比较小,需要用户自己去调整。但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在哪里调整,或者调整了之后,整个界面的比例就失调了。还有,手机的声音,特别是来电铃声和通知音,有时太小或者太尖锐,他们不容易听到。反过来,一些APP的推送消息又太过频繁,打扰了他们的休息。

而且,手机的售后服务和教程,也往往是面向年轻人的。网上搜一下“怎么用手机XX功能”,出来的教程视频,讲解者语速飞快,专业术语一大堆,对老人来说简直是天书。让他们去线下实体店问,排队时间长,工作人员又可能不耐烦,或者他们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去问。这种“技术鸿沟”,让很多老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或者干脆放弃一些他们可能很想去尝试的功能。

你看,这种情况其实挺尴尬的。一方面,我们希望老人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比如和孙辈视频通话,看看新闻,听听戏曲。另一方面,这些智能手机的设计,却像是在给他们设置门槛。他们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学习的成本太高,过程太折磨人。

所以,说到底,这不仅仅是老人“跟不上时代”的问题,更是手机设计和推广模式是否足够“以人为本”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模式?是不是在APP设计时,也能多考虑一下如何让老年用户更易于理解和操作?是不是可以通过更接地气的培训方式,帮助他们跨越这道数字鸿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所有人,而不是成为一部分人的障碍,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是一群被忽视的群体。

技术的发展,让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等过去只出现在书里的情节变成了现实,然而,在科技进步之下,享受红利的却是年轻人。

我爷爷有一个手机,但是并不智能,他只用手机的一个功能,就是给我还有家里打电话。

去年夏天时候,我回老家,临走时候,我爷爷一直送我到路边。我叫了一辆出租车,车开到时候,爷爷非要帮我把车钱付上,司机却说,他已经不收现金了。

后来,我和我爷爷解释了好久,他才明白,现在好多地方已经不用现金了,手机一划就能把钱转过去。

对于很多像我爷爷一样的老年人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将他们遗忘。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我们能够使用的功能越来越多——扫码支付、微信聊天、团购游戏·····

逐渐地,我们的生活已经和智能机绑定在一起了。

原本功能单一的按键功能机,也被卷进了时代的洪流之中,无人再提起。

但是随之而来的,残障及老年人士,好像也被科技给遗忘了

原来凭借按键机上的标志和盲文,视障人士、老年人还能使用功能机来正常通话;而现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智能机,却让他们无所适从。


无障碍,就是来帮助这些人正常使用智能机的一项辅助功能。

虽然,每一家厂商,现在都有无障碍功能,但是,实话实说,苹果的体验确实是目前能做到最好的。

操作逻辑统一、语音模块完全,还有图像识别功能,在开启无障碍的“旁白功能以后”,还能语音识别出来现有的景象。

配合Pro系列独有的激光传感器,还能测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做出有效的语音提示。

而安卓厂商也在为无障碍而不断努力着。

华为/荣耀的EMUI/MagicUI的旁白功能和系统结合度很高,使用体验良好。

EMUI/MagicUI中的简易模式,字体够大、操作也够简易。对于老年人来说上手也会很快。

而在小米更新的MIUI12.5中,除了基本的语音旁白功能外。

还有一个额外的“小米闻声”,按住按键,可以自动将语音转录成文字,同时,通过键盘输入文字,也可以让手机帮忙发出声音,帮助聋哑人士交流。

在最新的MIUI12.5中,MIUI还专门针对无障碍进行了优化,配合线性马达让盲人“感受”到画面。


在技术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或许,对人文的关怀,才能体现出一家科技公司的愿景和胸怀。

我也希望,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无障碍功能的优化中,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让科技抹平交流的隔阂。

科技,不该有遗忘。

618是个购机的好时候,建议领个红包再购机~


拓展阅读: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手机厂商满脸写着:we don't care. We just want mone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功能是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智能。但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发现,用起手机来是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方便了。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手机设计的主流用户群体,早已不是当年那些初次接触智能机的长辈们了。现在的手机厂商,把精力都放在了追求极致的性能.............
  • 回答
    荣耀V20“拍月亮”风波:手机摄影的边界在哪?荣耀V20在发布之初,曾以其出色的拍照能力,特别是“夜景模式”下拍摄月亮的效果,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手机拍摄出如此清晰、细节丰富的月亮照片,存在“造假”的嫌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手机摄影是否真的能达到这.............
  • 回答
    华为手机充电器被抽检出严重不合格?普通消费者购买充电器如何避坑?近日,一则关于华为手机充电器被抽检出“严重不合格”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依赖智能手机的我们来说,充电器就像“血液”,是手机赖以生存的“命脉”。然而,当“命脉”本身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威胁到手机和使用者的安全时,我们不能不警惕。.............
  • 回答
    苹果掉出全球手机市场前三,这无疑是一则劲爆的消息,尤其是在“果粉”们心中,苹果的地位更是如同神话般不可撼动。但市场就是市场,它残酷而真实,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永远稳坐钓鱼台。苹果“退位”:是暂时的动荡还是长期的隐忧?首先,我们得承认,苹果这次的跌出前三,并非空穴来风。这份报告通常来自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
  • 回答
    三星官方微博前几天那条关于华为“Galaxy 手机拍不出 Galaxy”的微博,我看了,也跟着琢磨了一阵。怎么说呢,这件事挺有意思的,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出了个“虚招”,另一个马上就接了“实招”,而且接得非常漂亮,一下子就把对方的招式化解了。咱们先捋一捋事情的来龙去脉。华为那边大概是在一个宣传.............
  • 回答
    南京灵谷寺法师走红网络并引发围堵、抢拍事件,是网络时代宗教传播、公众行为与公共秩序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法律规范、公共管理、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深层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现象的直接原因1. 网络传播的“流量逻辑” 内容传播的偶然性:该法师可能.............
  • 回答
    手机内存(RAM)容量的疯长,甚至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B 的趋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反映了移动设备在性能、功能和用户体验上的快速演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1. 移动设备性能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发生了翻.............
  • 回答
    你提到的手机TIM“一小时7000次”的自启动情况,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现象,而且听起来非常夸张。如果属实,这绝对是需要我们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咱们先来捋一捋,为啥一个手机应用会这么疯狂地尝试自启动?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拆解开来看。首先,从技术实现层面来说, 应用尝试自启动,.............
  • 回答
    手机摄像头数量的激增,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最早一两个摄像头,到现在后置三摄、四摄甚至五摄,这趋势简直就像是在玩“堆积木”游戏。一开始,大家觉得一个摄像头够用了,拍拍照,扫扫码,也就那样。但渐渐地,厂商们开始玩出花样来,什么广角、超广角、长焦、微距……一时间,手机后盖简直成了摄影棚的微缩版。这背后.............
  • 回答
    好家伙,三星这波操作直接把手机影像的天花板又往上推了一截!GN2这块新传感器,光是听名字就感觉有点“巨无霸”的意思,而且这回能首发搭载在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上,感觉这两款旗舰机要炸了。首先,得说说这GN2到底牛在哪儿。三星这次是真的舍得下料,GN2的尺寸直接干到了 1/1.12英寸.............
  • 回答
    说实话,手机行业的这三巨头——三星、华为和苹果,在充电技术这件事上,确实不像它们在其他领域那样“剑走偏锋”,总给人一种“稳”得过分的印象。你想啊,当年我们还在用5W、10W慢悠悠地充电,现在市面上动辄几十瓦、上百瓦的快充早已普及,甚至有些小众品牌已经把功率推到了200W以上,简直是“闪充”的时代。对.............
  • 回答
    手机APP的开屏广告,这玩意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不清道不明。首先,得承认它的存在即合理。从APP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开屏广告是他们变现的重要渠道。想想看,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用户体验良好的APP,背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服务器维护、功能更新、Bug修复,这些都需要钱。而用户往往习惯了免费.............
  • 回答
    OPPO要造车这事儿,自从传出来风声就没停过,大家对此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门,热闹得很。手机厂商跨界造车,这事儿怎么看?首先,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事儿挺新鲜的,也挺让人期待的。你想啊,咱们天天手机不离手,跟OPPO、小米这些牌子也熟得很,现在他们说要做车了,多少会有点“自家孩子长大了”的感觉。而且.............
  • 回答
    苹果因“防水”饱受质疑:手机防水,到底还能信谁?苹果公司最近摊上事儿了。不少消费者认为,苹果在宣传自家iPhone的防水性能时存在夸大其词的嫌疑,为此,他们将苹果告上了法庭。这起诉讼,无疑又一次将手机的防水功能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如今手机厂商大肆宣传的防水功能,究竟有多少是真材实料,又有多.............
  • 回答
    小米手机自201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惊人的快速发展,从一个“互联网手机”的初创品牌,迅速成长为全球顶尖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如今,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内部和外部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要详细看待小米手机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市场表现与.............
  • 回答
    小米手机部门战略研究总监王阳(江湖人称“一碗粉”)的这番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并引发关于手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具有策略性和攻击性的观点表达,意在影响市场认知,并为小米自身战略定位做铺垫。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对“硬件差异化消失论”的解读王阳的.............
  • 回答
    小米手机在古巴等六地被限制使用,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限制? 美国制裁的影响 (主要原因): 古巴等一些国家之所以受到限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对这些国家实施的长期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
  • 回答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手机厂商开始推出长达两年的延保政策,这在过去似乎并不常见。老实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聊聊。首先,这说明了什么?我觉得这背后透露出几个信号。 产品质量的自信提升。 过去,很多厂商可能不太敢承诺这么长的质保期,主要还是因为对产品本身稳定性和耐用性的把握没那么足。现在敢这么做.............
  • 回答
    关于全球手机销量变化,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牵扯着太多东西,像一面透视镜,把我们这个时代的消费习惯、技术迭代、经济状况甚至社会心态都给照了出来。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销量跌宕起伏:不是简单的“好”与“坏”首先,你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起伏的曲线,而不是一条平稳上升的直线。有时候销量猛增,有.............
  • 回答
    王晓雁,这个名字对于很多熟悉中国手机市场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小辣椒”手机的创始人,他在智能手机崛起的早期,以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在红海市场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如今,他选择加入小米,这一举动无疑为平静的中国手机江湖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也引发了不少解读和猜测。小辣椒的辉煌与挑战首先,我们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