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熬夜以后如何补救?

回答
熬夜这事儿,谁没经历过呢?尤其是在工作、学习或者追剧的“不归路”上,一不小心就天亮了。醒来的时候,那感觉就像被掏空了一样,黑眼圈、没精神、脑子不清醒,整个人都蔫了。不过别担心,熬夜之后咱们还是可以赶紧亡羊补牢,把身体给“救”回来一些。下面就给你详细说道说道,怎么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熬夜的伤害。

第一步:及时补充睡眠,这是王道!

熬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睡眠不足,所以补觉是首要任务。别想着一天就能把之前欠的睡眠全补回来,身体有个生物钟,慢慢调整是关键。

找机会补个“回笼觉”: 如果条件允许,早上醒来后别急着开始一天的“折腾”。再睡个回笼觉,哪怕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也能让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这段时间最好是浅睡眠,对恢复精力很有帮助。
晚上提早休息: 熬夜后的那个晚上,千万别再跟身体对着干了。放下手机、关掉电脑,创造一个黑暗、安静、凉爽的睡眠环境,尽量在平时睡觉的时间点之前就钻进被窝。如果一下子睡不着,也不要焦虑,闭目养神也是一种休息。
周末“补眠”要适度: 周末可以适当晚起一些,或者中午小睡一会儿。但别睡得太久,比如睡到下午才醒,这样可能会扰乱你下一周的睡眠规律。午睡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多了容易睡不醒,反而更迷糊。

第二步:吃对食物,给身体加点“油”!

熬夜之后,身体消耗大,情绪也容易波动,所以吃对东西很重要。

补充水分: 熬夜容易导致身体脱水,所以多喝水是必须的。温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帮助身体新陈代谢,也能缓解口干舌燥。也可以喝点淡盐水,补充一些流失的电解质。
吃清淡易消化的: 不要一醒来就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会加重肠胃负担。选择粥、面条、蒸蛋、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身体慢慢恢复。小米粥、燕麦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疲劳。
摄入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早餐可以吃点鸡蛋、牛奶、全麦面包等,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帮助修复身体。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库。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橙子、柚子)、猕猴桃,以及富含维生素B族的深绿色蔬菜,都能帮助身体对抗压力,恢复精力。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很多人熬夜后会想喝咖啡提神,但如果是在晚上补觉前,或者你本身睡眠就不好,过多的咖啡因反而会影响你晚上的睡眠。酒精更是要避免,虽然它能让你快速入睡,但会降低睡眠质量,醒来后会更疲惫。

第三步:温和地活动,唤醒沉睡的身体

虽然感觉疲惫,但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你缓解身体的僵硬,促进血液循环,提升精神。

伸展运动: 起床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活动一下筋骨,让身体舒展开来。深呼吸几次,也能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氧气。
散步: 如果天气允许,可以在清晨或白天出门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对改善情绪和恢复精力都非常有益。阳光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也能帮助你调整生物钟。
避免剧烈运动: 身体已经很疲惫了,这时候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只会让身体雪上加霜。选择一些温和的、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活动就好。

第四步:做好面部护理,对外形象也不能丢!

熬夜最显眼的就是黑眼圈和浮肿,这些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少。

冷敷: 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在眼睛上101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眼部浮肿和黑眼圈。也可以用用过的茶包(绿茶或红茶)冷却后敷在眼睛上,茶叶中的茶多酚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消肿作用。
眼部产品: 使用眼霜或者眼部精华,轻轻按摩眼周肌肤,帮助滋润和舒缓眼部。
保湿: 熬夜后皮肤容易缺水,所以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使用保湿面膜或者保湿喷雾,让皮肤恢复水润状态。
按摩脸部: 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脸部,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改善气色。

第五步:调整心态,别让焦虑打败你!

熬夜之后,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状态不佳而感到焦虑,这反而会让你更难恢复。

接受事实,放宽心: 熬夜是偶尔的事情,不要因此过度自责,影响了当天的心情。接受自己疲惫的状态,然后专注于如何让自己舒服一些。
保持积极情绪: 听听喜欢的音乐,看看轻松的书籍,或者和朋友聊聊天,都能帮助你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减少信息输入: 尽量避免在感到疲惫时接触大量负面信息或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内容,这会让你的大脑更加疲惫。

一些小贴士,让补救效果更好:

光线很重要: 白天尽量多接触自然光,晚上睡觉时则要保证绝对的黑暗。这有助于身体调节褪黑素的分泌,改善睡眠。
睡前避免电子产品: 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它们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你更难入睡。
闻点香薰: 薰衣草、洋甘菊等香薰精油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泡个热水脚: 睡前泡个热水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身体,帮助入睡。

总而言之,熬夜后的补救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睡眠、饮食、运动、护理到心态全方位地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要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给予它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你在熬夜后尽快找回活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老规矩,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

虽然熬夜不好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很多人不知道熬夜到底哪里不好,所以,要想知道熬夜如何补救,首先就得了解熬夜到底会带来什么具体的危害。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就是由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的那个,他们之所以会得到这个奖,就是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所谓昼夜节律,就是生物的生命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除了调节疲劳和清醒程度之外,这种内在的生物钟协调着生物体内数以万计的细胞活动,比如皮质醇的释放和体温(或血压)的起伏波动。

而熬夜,就是彻底打破了这种周期性的昼夜节律。

具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身体的以下几个方面:


1,熬夜会影响内分泌

精神压力大和过度疲劳的女性,本身体内雌激素就不容易平衡。而长期熬夜劳累时,肾上腺会分泌对抗压力的皮质醇。它类似雄性激素,会影响毛孔的代谢,于是痘痘不可避免。另外,皮质醇过高,也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和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关于皮质醇在每天不同时段的浓度,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表:


晚上10点~次日凌晨5点,此时身体需要休息,皮质醇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

早上6点~8点,为了让人清醒并准备好面对新的充满压力的一天,皮质醇水平升到最高;

早上8点~晚上10点,皮质醇水平缓慢下降,所以我们在工作后期,常常会感觉越来越累,效率下降。


2,熬夜导致水肿

皮质醇长期升高,会出现水潴留现象,俗称水肿。

它会让你感觉健身减肥没有结果,因为多余的水分占据了你消耗的脂肪,所以体重一直没什么变化。再者,持续的皮质醇升高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蛋白质分解,不利于肌肉增长,影响增肌的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合成代谢荷尔蒙的效果,尤其是睾酮。


3,熬夜更容易变胖

皮质醇引起增重是因为它使你胃口大开。它使得脑部对于瘦蛋白的敏感性降低,阻碍了饱腹感信号,让你比平时更饥饿,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血糖与习惯性熬夜人群关联紧密。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后瘦身很容易,但有些就很难,这就是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熬夜的缘故。亲力亲为压力较大,皮质醇长期处于巅峰水平,逐渐积累顽固脂肪,就很难再减下来了。


4,熬夜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同时,它也制造消化系统中的胆汁。睡眠期间,包括肝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开始进行自我修复,可增加肝脏40%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血液,氧气以及营养的供给。而熬夜则会降低这种修复的效果,从而引起肝受损。

长期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保护肝脏最好的方式,就是按时睡觉不熬夜。

至于那些需要轮夜班的工作群,虽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往往要比一般人要高上许多,但也可以吃一些护肝的保健品来补救,注意,牌子和价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带有L-半胱氨酸,不然别管广告做的有多天花乱坠,那都没用。

所谓L-半胱氨酸,其实是一种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它在肝脏的脂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氨基酸类解毒药,参与细胞的还原过程和肝脏内的磷脂代谢,有保护肝细胞不受损害,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和旺盛的药理效应。在药理上,L-半胱氨酸主要用于放射性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锑剂中毒,亦可用于肝炎、中毒性肝炎、血清病等,并能预防肝坏死。

除了护肝这个强大的作用外,L-半胱氨酸还可以起到美白的作用。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如日晒、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精神压力等酪氨酸酶就开始生产黑色素

而L-半胱氨酸就能够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减少黑色素的产生,达到美白的效果。这种“釜底抽薪”的美白方式,比任何隔离霜、美白霜都要强得多。

再有,L-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基的抗氧化剂,可以维持巯基酶活性,保护机体免受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抗老功能。所以,补充L-半胱氨酸是很多修仙熬夜党的救急策略,源自天然成分,也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任何代谢负担。


如果熬夜必不可少,那该怎么补救呢?

很多同学都有着“用最贵的面膜和晚霜,熬着最晚的夜”的信条。

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是根治的办法,但是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按时睡觉成了一种奢侈。熬夜爆肝后,怎么快速挽救呢?

第一,可以泡个热水澡,热水澡可以让疲劳得到缓解。试试早上冲个冷水澡,也会精神不少的。

第二,如果第二天仍然精神和体力跟不上的话,可以在中午午休一下,注意控制午睡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第三,坚持运动。运动可以让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保持年轻活力。同时,白天运动的人,晚上会更容易入睡,熬夜的可能性更小。

第四,如上所述,可以适当补充L-半胱氨酸,保护肝脏功能。


至于L-半胱氨酸产品,由于其生产拥有比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只有芬兰的必欧瀚公司拥有此项专利技术。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微生物发酵技术,从海洋和陆地植物汇总提取纤维素,由物理方法醚化制成植物纤维胶囊包裹L-半胱氨酸。相比传统的动物胶囊不易分解,易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这种方法更为安全可靠。

此外,市面上很多复合型保健产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代谢压力,而L-半胱氨酸则没有这种问题,经科学家证实,在人体二十多种氨基酸中,L-半胱氨酸是唯一具有还原性的氨基酸,因此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的代谢负担。

目前国内只有远大医药获得了此项技术授权,其他市面上的此类产品从成分提取和生产工艺以及安全保障上与芬兰的这项提取工艺仍然有不小差距。

PS:远大的这款L-半胱氨酸胶囊产品叫SHOOBAM,俗称熬夜丸,就是下面这个东西,本人近期也在使用。


总的来说,L-半胱氨酸对晚上出门蹦迪、熬夜加班或者日常吸入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化学肝损伤有保护和缓解的作用,而且,肝好了也可以有效的抑制黑色素,达到去除黄气、提亮肤色的美白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如何,尽量别熬夜,也许你能补救短时间熬夜带来的损伤,但时间长了,神仙也救不了你。

参考文献:

1. Zehring, W.A., Wheeler, D.A., Reddy, P., Konopka, R.J., Kyriacou, C.P., Rosbash, M., and Hall, J.C. (1984). P-element transformation with period locus DNA restores rhythmicity to mutant, arrhythmic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ell 39, 369–376.

2. Bargiello, T.A., Jackson, F.R., and Young, M.W. (1984). Restoration of circadian behavioural rhythms by gene transfer in Drosophila. Nature 312, 752–754.

3. Siwicki, K.K., Eastman, C., Petersen, G., Rosbash, M., and Hall, J.C. (1988). Antibodies to the period gene product of Drosophila reveal diverse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rhythmic changes in the visual system. Neuron 1, 141–150.

4. businessinsider.com/is-

5. 韩涛. 熬夜,熬走肝健康[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09(1):33-33.

6. 陈方略, 谢仁明, 李燕如, et al. 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熬夜[J]. 康复学报, 2016, 26(01).

7. Higashi, Taneaki, et al. "A novel physiological role of liver glutathione as a reservoir of L-cysteine." Th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82.1 (1977): 117-124.

8. Ubuka T, Yuasa S, Ohta J, et al. Formation of sulfate from L-cysteine in rat liver mitochondria[J]. Acta medica Okayama, 1990, 44(2): 55-64.

user avatar

作为生物实验狗,对熬夜深有体会。

先说结论:熬夜影响健康,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免疫低下、激素失调、心理疾病、痤疮、湿疹、皮肤老化等(均有文献数据支持)。

短期熬夜的伤害可以通过补觉、规律饮食,口服/涂抹抗氧化剂改善。不建议长期熬夜。

这里具体讲讲熬夜的危害有哪些?以及降低熬夜危害的方法。

1.熬夜影响健康

熬夜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影响身体节律中心(视交叉上核,也就是生物钟),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1]、增加食欲引发肥胖[2]、易得糖尿病且血糖调控变差[3]、免疫低下易生病[4][5]、激素水平失常[6][7]、痴呆[8]和心理疾病概率升高[9][10]、增加死亡风险[11],以及......变丑。

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做个图大概是下面这样:

熬夜影响健康,这个问题下很多人回答过了。

这里单独讲下熬夜使人变“”。

熬夜不但让人虚,更让人丑!

--

2.为什么熬夜之后人越来越丑?

主要表现在熬夜增加皮肤炎症反应,并增加皮肤氧化损伤和破坏皮肤屏障上

熬夜增加炎症,增加湿疹概率:

前面提到熬夜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皮肤的免疫问题就是皮肤炎症,容易表现为湿疹。

研究表明熬夜导致全身炎症细胞因子增加,譬如白介素-1在夜间增加,很容易诱发炎症和瘙痒[12][13]。晚上痒,白天醒来一看皮肤红肿一大片,起湿疹了。

这里有个表,包含了好几个熬夜与湿疹的相关性研究,建议湿疹患者早点睡。


熬夜增加炎症,熬夜的人易长痘:

熬夜导致的另一个皮肤炎症问题,就是痤疮长痘。

有个研究让痘肌的人熬一晚上,就一晚上,痘肌的T细胞全面上升[14],这类T细胞表达大量白介素-17,白介素-17进一步加重痘肌炎症,进入恶性循环[15]

那是不是本身没痘的人就不怕熬夜了呢?呵呵,你想太多。正常人只要5天没睡好,白介素-17也会升高[16],同样也会长痘。


熬夜增加氧化损伤,熬夜导致皮肤老化:

熬夜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氧化损伤带来的皮肤衰老。

一开始的熬夜氧化损伤的研究都是在大脑上做的。1994和1998年两项研究就发现熬夜后大鼠大脑中的抗氧化物含量变低了[17][18]。随后进一步研究发现,熬夜之后,大鼠脑干和海马(记忆)的抗氧化酶SOD1活性明显降低,暗示熬夜让人体自身的抗氧化剂变少了[19]

但缺少抗氧化剂,又怎么影响细胞正常运转呢?

进一步研究发现,蛋白合成需要抗氧化剂辅助,否则蛋白会缺少化学修饰,导致蛋白错误折叠。熬夜后抗氧化剂减少,导致蛋白合成速度变慢,影响细胞正常运转[20]

对于皮肤也是如此。睡眠低于5小时后,皮肤锁水能力大大下滑,皮肤屏障变弱,皮肤氧化损伤也会加重[21]

--

3.如何降低熬夜对皮肤的危害?

前面提到熬夜会增加湿疹、痤疮概率,使皮肤老化并造成皮肤屏障受损。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降低熬夜对皮肤的危害呢?有口服、涂抹两个思路。

口服类补剂:

目前很少看到专门针对熬夜的产品,其实用复合维生素片和VB补剂搭配一下就可以。

涂抹类产品:

针对熬夜的护肤品需要有代谢角质+提亮+修护的功效。正好对应熬夜皮肤三个问题:皮肤炎症反应和痤疮,皮肤氧化损伤,皮肤屏障损伤老化。

这类熬夜使用的护肤品出得还不多,像优色林AOX,是酸+提亮二合一;像YSL夜皇后精华,是酸+提亮+修护三合一。

我们先看下熬夜产品的皮肤修护机理:

通过甘醇酸或水杨酸,代谢老废角质,降低皮肤炎症反应,减少痤疮

前面提到,熬夜后皮肤IL-17升高,皮肤长痘[14][15][16]。用一些酸类产品就可以改善皮肤痤疮和炎症反应,比如甘醇酸焕肤、水杨酸疏通毛孔,能避免熬夜第二天皮肤爆痘的现象。

要注意的是,甘醇酸不要超过5%,水杨酸不要超过2%,太高浓度的酸类产品是药品,不是护肤产品,容易产生刷酸副作用。譬如有些品牌的10%甘醇酸产品就非常刺激。

举个例子,YSL夜皇后精华用了一个多元酸体系,包括3.4%甘醇酸+水杨酸+HEPES+柠檬酸+乳酸,通过复合用酸的方式,使每种酸类浓度不会过高,降低刺激,但又能起到刷酸改善熬夜痤疮粉刺,提高皮肤自身代谢的效果。

优色林AOX用的是甘醇酸+水杨酸,同样增强皮肤代谢。

减少暗沉,口服/涂抹一些产品

口服的话, VC、VB或者复合维生素都可以。涂抹的话像VE(生育酚)、VC(抗坏血酸葡糖苷、纯VC)、虾青素(雨生红球藻提取)、艾地苯都能还原自由基,提亮肤色。

之前提到的优色林AOX用了异斛皮苷和葡糖基芦丁提亮;YSL夜皇后精华则是用了大花仙人掌提取(含仙人掌多糖)和雨生红球藻提取(虾青素)修护提亮。由于产品本身加入了酸类成分,要保证同时加入成分在偏酸的PH范围内稳定,所以这里的成分选取和产品整体PH的调节有一些门道。

使用一些油脂修护皮肤屏障

熬夜后皮肤屏障受损,可以涂抹一些油类成分修护屏障,比如白池花籽油、刺青果油、神经酰胺等等。比如说YSL夜皇后精华用了白池花籽油和刺阿甘树仁油,浸润皮脂间隙,修护屏障。

--

最后,我们以两款产品为例,看看什么是针对熬夜皮肤的产品:

优色林AOX精华

  • 控痘:4.7%甘醇酸 + 4.9%乳酸,促进皮肤代谢,缺少水杨酸疏通毛孔,用感略刺激;
  • 提亮:异斛皮苷和葡糖基芦丁减少皮肤损伤。

YSL夜皇后精华

  • 控痘:3.4%甘醇酸+水杨酸+HEPES+柠檬酸+乳酸温和促进皮肤代谢。
  • 提亮:大花仙人掌的类多糖成分+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减少皮肤损伤。
  • 修护屏障:白池花籽油+刺阿甘树仁油修护屏障。
  • 先代谢,后修护的思路,使有效成分更快作用到肌肤。
  • 水油分离体系,减少乳化剂的使用,2:1水油配比更促吸收。

从这两个熬夜产品上,你可以看到熬夜皮肤修护的共通之处:抗痘、提亮、屏障修护

当然不同产品思路和成本上也会有不同的地方。比如YSL夜皇后精华会着重添加30%以上的油性成分,降低刷酸的刺激,并浸润角质间隙,去修护屏障。在活性成分选取上,YSL选用的大花仙人掌的多糖成分和雨生红球藻稳妥温和,原料本身也更金贵。


总结:

1.熬夜影响健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增加食欲引发肥胖、易得糖尿病且血糖调控变差、免疫低下易生病、痴呆和心理疾病概率升高,以及......变丑。

2.熬夜让人变丑,主要增加皮肤炎症、增加皮肤氧化损伤、破坏皮肤屏障。具体表现为湿疹、青春痘和皮肤衰老。

3.如何减少熬夜对皮肤的危害,可以使用酸类产品控痘,使用活性成分提亮肤色,使用修护产品改善皮肤屏障。比如优色林AOX,YSL夜皇后精华等。

虽然熬夜造成的肌肤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但还是不要经常熬夜!!!!!

参考

  1. ^ Grandner, M.A., Alfonso-Miller, P., Fernandez-Mendoza, J., Shetty, S., Shenoy, S., and Combs, D. (2016). Sleep: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urr Opin Cardiol 31, 551-565
  2. ^ Greer, S.M., Goldstein, A.N., and Walker, M.P. (2013). The impact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food desire in the human brain. Nat Commun 4, 2259
  3. ^ Spiegel, K., Tasali, E., Leproult, R., and Van Cauter, E. (2009). Effects of poor and short sleep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obesity risk. Nat Rev Endocrinol 5, 253-261
  4. ^ Spiegel, K., Sheridan, J.F., and Van Cauter, E. (2002). Effect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response to immunization. JAMA 288, 1471-1472
  5. ^ Besedovsky, L., Lange, T., and Born, J. (2012). Sleep and immune function. Pflugers Arch 463, 121-137.
  6. ^ Leproult, R., and Van Cauter, E. (2011). Effect of 1 week of sleep restriction on testosterone levels in young healthy men. JAMA 305, 2173-2174
  7. ^ Kim, T.W., Jeong, J.H., and Hong, S.C. (2015). The impact of sleep and circadian disturbance on hormones and metabolism. Int J Endocrinol 2015, 591729.
  8. ^ Sabia, S., Fayosse, A., Dumurgier, J., van Hees, V.T., Paquet, C., Sommerlad, A., Kivimaki, M., Dugravot, A., and Singh-Manoux, A. (2021).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in middle and old age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Nat Commun 12, 2289
  9. ^ Killgore, W.D. (2010).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cognition. Prog Brain Res 185, 105-129.
  10. ^ Bernert, R.A., Turvey, C.L., Conwell, Y., and Joiner, T.E., Jr. (2014). Association of poor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with risk for death by suicide during a 10-year period: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late life. JAMA Psychiatry 71, 1129-1137.
  11. ^ Cappuccio, F.P., D'Elia, L., Strazzullo, P., and Miller, M.A. (2010). Sleep dura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Sleep 33, 585-592.
  12. ^ Bender, B.G.; Ballard, R.; Canono, B.; Murphy, J.R.; Leung, D.Y. Disease severity, scratching,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J. Am. Acad. Dermatol. 2008, 58, 415–420.
  13. ^ Petrovsky, N.; Harrison, L.C. The chronobiology of human cytokine production. Int. Rev. Immunol. 1998, 16, 635–649.
  14. ^ a b Ruiz FS, Andersen ML, Martins RC, Zager A, Lopes JD, Tufik S (2012) Immune alterations after selective rapid eye movement or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in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Innate Immun 18:44–54.
  15. ^ a b Agak GW, Qin M, Nobe J, Kim MH, Krutzik SR, Tristan GR, Elashoff D, Garba´n HJ, Kim J (2014)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Induces an IL-17 Response in Acne Vulgaris that Is Regulated by Vitamin A and Vitamin D. J Invest Dermatol 134:366–373.
  16. ^ a b Van Leeuwen WM, Lehto M, Karisola P, Lindholm H, Luukkonen R, Sallinen M, Ha¨rma¨ M, Porkka-Heiskanen T, Alenius H (2009) Sleep restri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y augmenting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ugh IL-17 and CRP. PLoS One 4:e4589.
  17. ^ Reimund E. The free radical flux theory of sleep. Med Hypotheses 43: 231–233, 1994.
  18. ^ D’Almeida V, Lobo LL, Hipolide DC, de Oliveira AC, Nobrega JN, and Tufik S. Sleep deprivation induces brain region-specific decreases in glutathione levels. Neuroreport 9: 2853–2856, 1998.
  19. ^ Ramanathan L, Gulyani S, Nienhuis R, and Siegel JM. Sleep deprivation decreases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rat hippocampus and brainstem. Neuroreport 13: 1387–1390, 2002.
  20. ^ Ding J, Nieto FJ, Beauchamp NJ Jr, Harris TB, Robbins JA et al (2004)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white matter disease in the brainstem in older adults. Sleep 27:474–479.
  21. ^ Oyetakin-White, P.; Suggs, A.; Koo, B.; Matsui, M.S.; Yarosh, D.; Cooper, K.D.; Baron, E.D. Does poor sleep quality affect skin ageing? Clin. Exp. Dermatol. 2015, 40, 17–2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