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德国宣布将于 2022 年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Elias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一直在研究欧洲各国的能源政策,德国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正好在那里留学,所以想来说说这个事。

首先,德国放弃核能,不是安全技术问题。德国的地理位置是几乎不可能发生日本这么大的海啸和地震。德国核工业也是品质保证(参考德系车),重重设防,万无一失。2010年的时候,德国决定把当时的核反应堆延长8到14年不等的运营年限,也说明他对自己的核安全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另外,德国之前和法国联合开发欧洲压水堆(

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

),西门子自己也一直在出口核技术。放弃核能,德国在技术上是放弃了很多既有利益的。

德国放弃核能的确有良好的政治和群众基础,但也不是真正的原因。1970年代反核运动的热点地区就在德国。以环保著称的绿党在德国联邦议院也占有一席地位。1998年到2005年绿党和社民党的联盟执政在反核运动上也推进的很多,比如,2000年的核能法修正案就禁止各能源公司新建核反应堆。但2011年发生福岛核事故的时候,德国并不是由绿党执政,而是基民盟,一个比较支持核能的政党,前面提到的运营年限延长就是它主推的。另外,民众其实也慢慢意识到核电带来的廉价电力,反核人士一直有,但也是不愠不火。

福岛核事故只是德国作出这步的一个导火索,真正推动放弃核能的德国的能源政策——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能源需求量很大。日益短缺的常规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使德国非常重视能源安全问题,继而转向发展再生能源。可是德国不像北欧各国,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也不像南欧国家,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所以,在放弃核能之前,德国在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上一直在努力,但也遇到了不少阻力,走到了一个瓶颈。而放弃核能,有种破釜沉舟的感觉。福岛核事故之后,80年代前建造的8个反应堆统统关掉,其他几个堆也会在2015年起逐渐关闭。为了填补这其中的空缺,许多停滞的新能源技术重新获得了发展动力。当然,弃核这个决定也受到了很多质疑,譬如放弃核电后如何稳定电价,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历史上,工业向来不是由一项技术统治的。德国想做的也正是这个,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和传统化石能源。如果它最终完成了,那也不亚于一场工业革命。

德国在这个方向的确做了很多,举其中一个我觉得最牛的设想:德国正在牵头一个跨地区能源项目EUMENA,目的是把北非和中东的再生能源利用起来,输送到欧洲大陆。详见

Dii - Turning Desert Power into reality: Home


以上是对德国放弃核能的分析,可以说德国弃核是个案,也是先驱。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德国的弃核政策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其他欧洲国家。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同样计划放弃或缩减核能的欧洲国家还有瑞士、比利时、西班牙和法国。保持不拥有核电承诺的国家有爱尔兰和意大利。继续维持或者发展核能的有瑞典、芬兰和英国等。下面来一个个分析他们不同的情况。

瑞士当下有5个反应堆在运行,提供40%左右的电力。但瑞士弃核压力比较小,人少地大,水利资源丰富,而且它给自己订的期限也比较宽松,一直到2034年。

比利时弃当下有7个反应堆运行着,提供50%左右的电力,计划从2015年到2025年逐步关闭。

西班牙现在拥有7个反应堆,但是由于找不到安全的核废料存放地,也打算弃核。现在政府已经决定不延长现有反应堆的运行执照,最长的一个将会在2021年关闭。虽然表面上比德国早,但其实压力不大,西班牙在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上发展不错,今后几年的建设能填上核电的空缺。

法国的政策是逐步缩减核能,还没有打算完全放弃。主要原因也是法国非常依赖核电,75%的电力来自核能。现在法国的承诺是到2025年关闭24座核电站(感谢

@JuJue

指正,应该为24个反应堆),同时把核电比例降到50%。

爱尔兰曾经有核电站计划,但是没建起来,现在强调自己的无核政策。

意大利曾经有过四座核电站,但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让意大利震惊了。公投立马决定弃核,1990年起意大利就没有核电站在运营了。它的弃核是把本来要新建核电站的提议取消。

瑞典和德国一样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环保的国家,但瑞典更强调温室气体减排,所以没有放弃核电。另外,核电非常经济也是它维持核电的一个原因。瑞典今后会保持3个基地10个反应堆的数量,在原有选址附近新建反应堆,以解决反应堆退役问题。

芬兰是情况和瑞典类似,但它建更多的反应堆,前面提到的EPR就有一个在2005开建2016预计商业运行。

以上是欧洲各国对“核电站是否取消”的回答。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但由法国和德国的欧盟轴心带领下,还是会慢慢放弃核能走向再生能源。这是欧洲能源政策的总趋势。

但这个情况是否适合中国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张由NASA提供的全球城市灯光图就知道了——答案是否定的。

( 大图见

NASA's Visible Earth: Earth's City Lights

)

相比欧洲,中国不仅大部分是漆黑一片,而且即使东部发达地区的密度也不大。不同于欧洲几乎饱和的能源消耗,中国的能源需求在今后还会大大的增长。核能作为一种单价低、发电量稳定、几乎没有废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可以大大填补中国的这个空缺。相比较而已,火电会带来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原料价格也上涨厉害。水电基本饱和,再建一个三峡已经不可能。风电和太阳能的入网问题才刚刚解决,储存问题依然是个世界难题,而且设备成本也过高。

当然有人会质疑核能的安全性,

@张晓华

提供的一系列回答,全面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核电站到底是不是环保与安全?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人反对? 大亚湾核电站如果发生核泄露怎么办?

所以说对于中国的能源政策来说,是非常需要核能的,不然今后中国将无法获得廉价清洁的电力,进一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并且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上失去砝码。

不过,这所有的前提是核电厂能安全运行,没有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核电再好也不能上。

参考资料:

Kernenergie nach Ländern Wikipedia Atomausstieg Wikipedia


=======华丽丽的分割线,不要问我丽丽是谁=======

2015.05.10更新

原答案写于2013年,现在各国的情况已经有所变化,这里就不再更新了。但文中提到德国弃核的原因还是没有变:放弃核电,腾出市场空间,为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德国弃核的任务最终是否能按时完成,在这里还是打一个问号。用原答案里的一句话看待这个情况:德国弃核是个案,也是先驱。后续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回答几个评论中提到的问题:

1. 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可能么?

把这个问题扩展一下,用一种能源代替另一种能源是否可行,或者说,能源结构是如何决定。这是一个因人而异,因时代变化的问题。你知道哪个大洲的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最高么?非洲!你知道人类什么时候用可再生能源更多么?在工业革命前!因为在非洲、在工业革命前,大量木头被当作燃料使用。而木头就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对于能源最终使用者而言,来源是无差别的,核电还是光伏发电,都是能给手机充电的。所以,用一种能源代替另一种能源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然而,因为地域、发展水平、对环保的政策不同,不同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核能的态度会完全不同,进一步也决定了不同的能源结构。

2. 核聚变是否最终解决方案?

文中提到的弃核,指的是放弃利用核裂变反应的发电站,而核聚变电站是包括德国在内,全世界都在研究的课题。我也非常肯定,这是人类使用能源的终极方式。因为无论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还是大部分再生能源(潮汐能,地热能除外,前者来自地月引力,后者来自地球内部),都是间接或直接地来自太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如果人类能控制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造了个小太阳,省略了中间所有的能量损失和形式转换。这将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的功率和效率,到时候,人类的星际征途也就不远啦!

3. NASA的全球城市灯光图为啥印度比中国还亮?

根据

@不说

查到的文献,说是因为印度有国家补贴,大家都用得上电,所以就比较浪费啦;也有说是因为中国人随手关灯的习惯特别好,所以相对比较暗。但该图本意是想引出中国的城市化程度还不够高,能源需求还会增加。印度那边谜一般的情况,还待大牛考证。

4. 德国弃核是否是政治作秀?

弃核是德国的一个能源政策。既然有“政”字,就离不开政治了。国家的能源结构,都是其地理、政治、市场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这也意味着,当我们谈论能源的时候,绕不开政治这个因素。德国从法律上也好(1991年已出台可持续能源相关法律),从技术上也好,从市场上也好,从政党的立场上也好,都做好了一定准备,所以可以说作秀的成分比较小。弃核这个话题,本身也被许多民众支持,与其说是作秀,还不如说是顺应民意。


user avatar   chen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有意思的一点是,德国的核电站退出后,其电力能源缺口将从法国核电得到补充。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知乎上男性对女性的极端看法? 
  如何看待大连11岁女孩被未满14岁男孩杀害? 
  二战时不列颠之战德国海军力量薄弱 为什么日本不支援德国海军? 
  德国研究生怎么申请? 
  为什么德国这么反华,中国人普遍对德国人有好感呢? 
  为何同样战败,日本就比德国的名声坏,而且意大利这个轴心国咋就没人搭理呢? 
  读哲学本科建议在国内还是去德国? 
  当今世界各地还有租界存在吗? 
  “长得好看能当饭吃”的人类社会潜规则是否适合拿到“台面”上大肆宣传?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是俄国间谍吗?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过哪些偶然的重大科学发现?
下一个讨论
人类将如何面对类似小行星撞击、磁极倒转这样可能导致种群灭亡的大规模自然灾难?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