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夏朝存在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s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曙光,就是在较高纬度地区在午夜时的北方天际出现的曙光。那里的夏天夜晚太阳沉入地下的角度较浅,午夜时微弱的日光依然可以透过大气的折射透出北方的地平线。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北方暮曙光”。午夜零时之前是“暮辉”,之后可称“曙光”。为行文简便,我们统称它为“北曙光”。

对北曙光的典型过程和景象可以做如下描述。傍晚时,太阳以很小的入射角完全落入西北方的地平线之下,但波长较长的红色光和黄色光依然能够透出地表,照耀西北方天际一角,这里的黄昏很漫长,随着太阳在地下的运行,红黄色的光弧慢慢向北移动,并且逐渐变小,颜色也渐渐变暗。当它缓缓移动至正北方时,正当午夜。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只可见天际地平线上一抹暗红的幽光,若隐若现。此时的北方曙光显得格外深邃幽远。午夜后它继续向东移动,并逐渐变大变亮,直至在东北方变成灿烂的朝霞,预告太阳的再次升起。

稀树草原或者广阔湖面是观察北曙光的最佳地点。那里一望无际,视野开阔,可以全角度地观察地平线。试想最黑暗的夜色中,正北方天际的地平线上透出一道纤长扁弧状的暗红色光晕,仿佛神秘幽远的天地之门。对目睹此景的先民们是怎样的心理震撼?且慢,看,它在自西向东缓缓移动,像什么呢?那倒扣扁弧形的轮廓,极慢的移动速度,难道不像一个缓缓爬行的大龟吗?它过于扁平,紧贴在地平线上,怕是有千里之长,应该说更像一只巨大无俦的大鳖(鼋)。

如果我们说:上古中国的许多神秘概念:玄冥(玄武)、玄鼋(轩辕、天鼋)、玄牝、玄龟崇拜等等,其起源之谜都可以在这里迎刃而解。读者朋友会不会有相同的预感?

鉴于这里有好多“玄”字,我们不妨先看看,“玄”是何意?

“玄”即黑色?答对了一半。《说文解字》:

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原来玄之本意,就是黑中带红的颜色!与它的“幽远”之义结合考虑,它仿佛是给北曙光“量身定做”的形容词。这似乎是个很凑巧的事情。

其实“巧合”还不止这些,关于玄色我们还得多说几句。先秦和秦汉古人对黑、红两色有特殊的偏好。有的学者试图从这两色涂料在工艺上的易得性来解释这个现象,但正如李砚祖先生指出的:

“在制取颜色的手段和方法都已相当进步的秦汉时代,仍以黑、红二色为漆器的基本色彩,这无疑说明着其内在的选色用色的社会观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黑红二色的崇尚意识。” [1]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颜色搭配都呈现“外黑内红”或者“上黑下红”的模式。《韩非子-十过》:

“禹作祭器,墨染于外,朱画于内”。

漆器的这个独特的着色偏好一直延续到了汉代。但在帝王冕服上这个颜色延续得更久。

我们介绍过帝王冠冕上的“小帘子”(玉旒)与北极光的关系。玉旒垂系在头顶的一块长方形“跷跷板”上,它叫做“冕板”。冕板是什么颜色的呢?从实物看,冕板的上面覆以黑色麻布,下面则必涂为红色!这个颜色搭配至少可以溯源至周代。《周礼-夏官司马》:

“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

(唐代冠冕形制根据《通典》,皇帝祭天地时所戴之“大裘冕”是“玄表纁里”。‘纁’是浅绛色,即红色。)

不惟冠冕,周代王侯的正式礼服,也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而且鞋子是红色的!《诗经—大雅—韩奕》:

“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舃。”

“舃”是木底的鞋,而“赤舃”则是其中最尊贵的。《诗经》中有:“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汉代郑玄注云:

“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下有白舄、黑舄,然则赤舄是舄之最上,故云人君之盛屦也。”

敢情老祖宗们祭天的时候都清一色穿着红鞋,这恐怕与美或者潮流没有关系。黑上衣、红下裳和红鞋的搭配,依然遵循着“上黑下红”的规律。它的背后一定与传自上古的某种意识形态有关。

帝王之玄衣纁裳 (注意红鞋子)


帝王之玄衣纁裳 (注意红鞋子)

(据《大明会典》中的图文资料,明代皇帝礼服亦延续着“玄衣纁裳”的形制。洪武元年明太祖祭祀天地就是身着这种礼服。上世纪50年代发掘明神宗定陵时,也出土了可资印证的冕服实物。可见,这一冠冕形制从周代一直延续到明代,历经三千年,未曾改变。这是中华文化对这一古老传统的顽强坚守。)

如果说“玄”字的“幽远”和“黑而有赤色”的含义与北曙光有双重耦合的话,加上古祭器“外黑内红”和帝王祭天冕服的“上黑下红”这两个规律,中国古人心目中“天”的原始意象与北曙光就存在四重不同维度上的耦合,这样纯属巧合的概率就比较低了。

我们论证过上古时具有神异色彩的青黄色来源于“北极光—龙—玉”这些同源一体的神物,黑红色(玄色)与天的联系一定与北曙光有关。这不仅是前者的北源逻辑的延伸,也存在众多独立的证据。不过,我们先不忙着做论证,先再扯一个闲篇。

“玄系列”里面最神秘的莫过于“玄牝”了。《老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所谓“玄牝”究竟何指?两千年来又是众说纷纭,无奇不有。有的引申过远,不烦赘述。我们认为它的含义是直截了当的,解释它不需要脱离字面的含义。

就字面来看,“牝”为雌性,“玄牝之门”则是雌性的牝户。所以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把玄牝与生殖联系起来,认为老子这句话是“以一个巨大深远、生产万物的微妙母性作为‘道’的象征”。

虽然听起来很玄奥,我们认为这个解释还是最接近正确的。问题在于,上古先民的思维是朴素、形象的,他们如何凭空产生这样一个宏大抽象的概念呢?

与北曙光对照一下,我们发现它与“玄牝之门”不仅在表象上紧密相关,其内在逻辑也完全一致。以北曙光的角度看,老子的这个思想一点也不玄奥,完全采自可见可证的客观世界。

首先,将北曙光比作牝户,符合上古先民朴素的思维方式,并无任何玄虚之处。其次,“谷神”只有以北曙光为背景才能得到合理的解读,这需要多说几句。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中的谷神何指?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做了许多解释的努力,比如认为“谷”通“浴”又音转“月”,所以是月神;还比如将两字拆分开,解作“虚怀若谷的空间和阴阳不测的神性”等等。大都委曲迂回,难以服人。著名训诂学家高亨先生曾指出:“谷读为穀”,并认为“谷神者,生养之神。”[2] 我们认为,这是最接近正确的意见。

山谷之“谷”与五穀杂粮之“穀”古时可同音通假(所以1960年代之后“穀”简化为“谷”是有历史依据的),而“穀”有“生、养”之义:

“穀,鞠,生也。”——《尔雅—释言》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经—王风—大车》

“穀,养也。”——《广雅—释诂》:
“以穀我士女。”——《诗经—小雅—甫田》

但这个“生养之神”是何神?高先生说“道能生天地养万物,故曰谷神”,将它等同于“道”。其实谷神不应如此抽象,“万物生长靠太阳”是人所尽知的道理(这个道理在高纬度地区更加显著),“生养之神”舍太阳其谁?高先生回避了这个显而易见的选择,恐怕是因为太阳和“玄牝”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而北曙光,不正是太阳与“玄牝”之间的联系纽带吗?

太阳每个晚上都“死而复生”,这死生交接之处的关节点就是子夜零点的北曙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良有以也。

在先民的眼里,北曙光又像远方地平线上开启的“天地之门”,在他们的想象中,日、月、风、雨都从此门而出。它关闭了,天地一片黑暗萧索。它开启了,万物生发,生气重回天地。它是天地之根,生机之源。所以接下来老子说: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子夜零点时在正北方的太阳沉入角度达到了最大值,此时北曙光的光弧最为暗弱,若有若无,似存似亡。这“绵绵若存”不失为对这种景象的一种生动描述。一说认为“绵绵”实为“冥冥”,也可通。

至于“用之不勤”,高亨先生的“勤,尽也”这一解读最为合理。

“悬旋而不可见,纤微而不可勤” —— 《淮南子—原道》
“力勤财匮。”——《淮南子—主术》
“百姓之力勤矣”。——《晏子·谏下篇》

皆可证“尽”可通假为“勤”。

老子认为“道”的运行循环往复,永远没有穷尽。他还这样形容“道”: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这个“微明”为何出现在这里,古今注家都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微明”似乎是先秦时代仍然流行的一句“古语”,但含义在当时已经模糊了。所以学问大的人要给它做注解,还比如《韩非子—喻老》:

“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是谓微明。”

以我们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字面义还是老子或韩非子给出的引申义,“微明”和北曙光(玄牝)的关系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我们的猜想不差,老子的这些思想必不是无源之水,也不全然出于他个人的顿悟,而是以传承自上古的知识为基础的。上古先民对“道”的体悟似乎是受了某种“周行而不殆”的自然现象的启发。这种自然现象最有可能的就是太阳的运行。在某些高纬度地区的夏天,太阳的两极循环性质非常显著。从子夜时分北方地平线的暗弱光弧,逐级生发壮大,直至变成正午时分南方高悬的烈日,再逐级消减,湮灭为子夜时分的暗弱光弧。死死生生,循环往复,每天都上演着两极之间转换的活剧。如果每天都面对这样的启发,古人产生“物极必反”、“反则必复”、“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这些特别早熟的辩证思想,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1] 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2] 高亨,《老子正诂》,《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有点纠结,夏朝存不存在一点儿都不要紧,一点儿都不耽误大家过日子。

没有五千年历史,三千年也很牛了;过着有一天没一天的生活,五万年历史有用吗?

把现在的吏治财税医疗食安搞好了,胜过陶寺二里头几万倍。

考古考古,既然考的是古,就不能急,等得来就五千年,等不来就好好搞5G,你焦虑个啥佩琦么?


user avatar   zhong-chi-jing-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年8月7日 更新旧有答案
————————————————————————————————————————

2016年8月5日,著名科普杂志《科学》发表了一篇以‘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为题的文章,意欲借黄河流域在西元前1920年的大洪水之“新说”,佐证“大禹治水”等事实,继而阐发旧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王朝的考古遗存”。此说一出,立即引起很大关注,相关讨论不绝于耳。然而,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根据此文所罗列的诸材料信息,是否可得出“夏王朝即为二里头文化遗存”的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者许宏老师的回答,应可代表绝大多数考古学从业者的心声。现摘录如下(摘自:知社学术圈):

下面我就几个关键的焦点问题谈谈我的感想。因为是学术问题,必须说透,否则公众看不清楚。

这个论文用了一个特别吸引人眼球的题目,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但其论证完全不支持这个论题。这是我的第一感觉。这个工作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地貌学的、关于地震与洪水的研究,但根本推导不出其所谓的关于大禹和夏这个问题的结论

从学理而言,如果谈大禹治水、谈夏朝的诞生,就是接受了先秦文献关于大禹和夏的记载,认可文献本位。在空间上,大禹治水和夏的传说是围绕中原附近展开的,那个地方尤其是中原东部易遭水患,而在时间上,按传统的观点,是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论文现在给出一个颠覆性的答案,就形成一个悖论。即它只是认可了夏与大禹的概念,却彻底否认了文献中给出的夏与大禹的时间和空间的基本背景关系,所以这根本不是历史学的研究,不是文献本位的研究。同时这也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因为论文只用了喇家的材料。而关于喇家的地震与大洪水带来的灾难现象,关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的测年,这都不是新认识,是学界这几年已经得到的认识。而其他的材料论文只提到二里头,没有用考古学的材料,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所以我作为一个专业学者,本来不想评价这个工作。

这个工作的专业领域不是历史学,也不是考古学,而是地质学与环境学等,在其本领域的研究很可能是科学的。但用或许可能大概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等等字眼,把结论引申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这还是科学的吗?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论文引用的年代学的数据,不是最新的,导致其在年代学上的研究基础根本不成立。论文署名作者中有优秀的考古学家和年代学家,我很怀疑他们是否都看过论文并认可这个研究结论。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础上,最新刚刚结项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给出的二里头文化上限年代不超过公元前1750年,一般认为进入了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二期不早于公元前1700年,这是学界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得到的最新结果。而论文所引却说二里头是公元前1900年,与早期青铜时代吻合。这中间超过200年的时间差,使其与二里头关联的结论完全站不住脚

我的新浪博客,考古人许宏,首页置顶的文章,《从仰韶到齐家——东亚大陆早期用铜遗存的新观察》,专门讨论早期青铜时代的问题,综合了学界最新的成果,里面有详细的分析。齐家文化进入青铜时代不早于公元前1700年,二里头二期也不早于公元前1700年,而这与论文所说的公元前1900年完全不吻合。

论文把完全不相关联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证据链,其结论是否能够成立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里,许宏的阐述异常明确:《科学》此文的研究,虽然从标题看解决的是一个考古学和历史学问题,但是究其根本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探索,与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基本无涉。其原因是,此文并未遵循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夏王朝的一般逻辑,因此,在考古学出身的许宏看来,像是“把完全不相关联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证据链”。

以下是最近的几点动态:

现在,学界对于二里头文化的讨论已经非常丰富。主流观点认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但是,即使考古学研究到了这个份上,要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证实二里头遗址即为夏王朝,仍然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所谓“广域王权国家”,是一个根据考古学材料和研究得出的概念,属于考古学话语系统。而“夏王朝”,则从属于历史学话语系统,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共性,尚未得到有效的说明。因此,在考古学界内,对“夏”的主流态度还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夏即为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一种仍旧将“夏”悬而不论,依据考古学范式对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进行研究。

目前看,后者的主张占据学界主流。随着学术的迭代,整个二里头文化的相关研究,也是基本围绕考古学范式展开的。

至于《科学》这篇科普文,在我身边的考古圈内都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基本没有人觉得它能够动摇现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范式。

——————————————————————————————————————
12月9日
在这里补充一点甲骨文的意义,希望大家对所谓“出入文字内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甲骨文的出土,其意义不单单在于一个“殷”字,或几个商王的名字。最主要的是,我们能通过商王占卜的内容窥见商王朝的经济贸易、行政体制乃至与四周的关系,而这些东西又完全符合一个王朝标准,所以说殷墟为商王朝,是学界的共识。而夏的问题在于,即使二里头出土了“夏”字,即使夏王世系能与司马迁的记载相对应,但如果没有类似甲骨文这样辐射范围极广的化石“史书”,要从考古遗存本身出发争论夏究竟是不是国家这个方法论本身,就是很有局限性的。简单地说,考古材料需要依赖考古学家的解释,相比而言当时人的当时文则更具“真实性”。
——————————————————————————————————————
10月27日
看到各位这么认真看这篇烂文,有点不胜惶恐的感觉,我决定抽时间再写一些东西,是关于殷墟的,也算是科普性质的了。这个东西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殷墟与商代甚至是商朝能够对应的特殊性。写这个的原因是有很多同仁谈到“出土文字内证”的重要性,而殷墟能与商对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甲骨文的特殊性。由于我近几个月在做田野工作,比较繁忙,且经常遇到没网的情况,因此可能这一部分会拖的时间比较长。不过我相信,这一部分还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如果有时间,我还想修改下本文的语言,让它的可读性更强些。
感谢大家能有耐心地读完这一大段话。
————————————————————————————————————————
10.28日

我又增加了一些考古学界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主要是代表认为“夏王朝”和“夏都”与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能够对应的那一派,供大家参考。
再次对大家致谢。
————————————————————————————————————————
高能预警:此回答非常装逼且极长,建议对考古学不太了解的慎点(不太了解历史的亦同)
纯考古,历史什么的略沾边。
实际上,这个回答主要解决的是:在考古学范围内,为什么对夏的认定有所争论?
排版略渣,有错字什么的见谅,黑体字是为了方便不喜欢长文的找重点。
另外,此题目虽然在本人专业之外(呃,严格地说),夏文化探索的议题我还是比较关注的,在此献丑了。
最后说一句,本文大量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组主任许宏老师的资料版权所有,你懂得。
如果对夏商周考古有兴趣可以关注他的新浪微博@考古人许宏。此外,我的认识可能与许老师有所出入,关注此问题的可以多看看许老师的博客。
——————————————————————————————————————华丽分割线
要回答楼主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问两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怀疑夏?为什么要用考古学研究夏?这个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答案来了(高中历史教科书式文风)。。。:

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清王朝的侵略,新的思想,诸如科学、民主的思潮开始传入中国(嘿嘿,没错这是我脑补的)。随着这些新思想的涌入,我国传统历史学开始全面向现代科学体系转向,其结果是诞生了以顾颉刚等学者为代表的“疑古学派”。“疑古学派”认为,中国的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古史”,因此有必要怀疑《史记》中《五帝本纪》、《夏本纪》、[1]《殷本纪》等篇的记载。这动摇了自汉代以来的中国史学体系,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以司马迁《史记》为中心的古史体系中看,夏史作为信史似乎是不容置疑的,疑古学派对《史记》的怀疑使夏史的面貌扑朔迷离。除此之外,“疑古学派”通过对《古文尚书》的辨伪研究,发现其乃是晋人伪作,而《今文尚书》亦有真伪之别,其中与夏史相关较大的《禹贡》篇,实际上只是战国时候的作品,这无疑又给本来就模糊不清的夏史抹上了一层迷雾(知道为啥要解决夏史问题了吧)。争论中,有学者指出,古史辨学派最大的问题乃是“破而不立”。对此,“疑古派”代表人物顾颉刚说:“近来曾有人对我说,‘你们不要考古史了,给你们一考什么都没有了!’……我们除了抱歉之外,还有什么话说!好在夏代都邑在传说中不在少数,奉劝诸君,还是到这些遗址中做发掘的工作,检出真实的证据给我们瞧吧![2]”可见,“疑古派”也对解决“破而不立”的问题有一些思考:顾颉刚先生就主张要用“对遗址的发掘工作”来检验古史的准确性(用考古学方法解决夏史问题不是我说的,是顾颉刚说的。你要觉得你比顾颉刚还厉害,当我没说)。可见,从理论上讲,夏史建构不应只着眼于以往的文献史学研究,同时需要更多地转向科学的考古学发掘中。可喜的是,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先生和其食客刘铁云,在偶然之中发现了“龙骨”。所谓“龙骨”,后来被证实为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成体系文字——甲骨文,并由此牵连出了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发轫——对殷墟的发掘,而正是殷墟的发掘为夏文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但不得不提出的是,在发掘之前,王国维先生已对甲骨文进行过释读,他证明了甲骨文中确实存在“殷”字,并且将甲骨文中的先公先王与《史记》中对商王朝世系的记载相比较,得出司马迁的记载基本一致的结论。这一发现大大鼓舞了学者们探索古史的勇气,王国维先生的一句“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3]”,也成为此后学者们探索夏文化的力量之源。


————————————————————————————————————————分割线
看完上面一段话,相信大家对“为什么有人怀疑夏?为什么要用考古学研究夏?”这两个问题算是有比较浅层次的认识了。
然后,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个东西直接关系到为什么“外国学者”依然质疑夏朝的存在)。
在这里,我姑且将前人的夏文化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曙光、黎明和高潮(高潮时候戛然而止,你懂得)。


一、曙光。

严格地说,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夏文化探索才真正开始起步,这主要是指对结合文献史学的考古学研究开始展开。当时探索夏文化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从文献史学的“地望考”出发,通过确定一定的地理范围,寻找早于殷墟商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在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当时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4]。例如,徐中舒先生认为,仰韶文化中的某些遗物与夏史内容有关,以及这一文化分布出于夏文化范围之内,因此怀疑仰韶文化是夏文化[5]。翦伯赞先生也持相似观点,他依据渑池县有夏后皋墓等传说,认为“足证仰韶存所发现之史前遗物,属于夏族[6]”。到了五十年代,对夏文化的认识又发生了变化。当时有些学者开始提出,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如范文澜先生根据龙山文化存在大量黑陶,并且发现有城址,结合文献“夏后氏尚黑”,“禹作祭器,黑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的记载,推断龙山文化是夏文化[7]。这些发现都鼓舞了学者进一步探索夏文化的信念。在此情况下,李学勤先生(泰斗啊)指出,“根据周代文献和铜鼎题铭,商代以前肯定有夏代存在,殷代祀商先王或自上甲,或自大乙,也暗示着大乙(汤)代夏之事[8]”。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先后两次出版了《殷周考古》油印讲义[9],在这两本讲义中,编著者认为“有比较可靠的文字记载,从商殷开始”;而“史记夏本纪所提到的夏代,也应该存在的,将来要靠发掘来证实[10]”,其中对夏文化是一种存而不证的态度。从当时的情况来讲,以上猜测都是颇有道理的,而对夏文化“存而不证”的态度,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众所周知,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是中国考古学刚起步的年代,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由于当时学术界所确定的殷墟文化属于晚商文化,而比商文化更早的则是仰韶和龙山文化,至于五十年代早期发现的郑州二里冈则缺少科学研究,并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商文化年代序列。而值得一提的是,到了五十年代中期,邹衡先生的《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遗址》(夏商周考古的里程碑,没看过的自觉面壁)一文刊发,其中确认了二里冈与殷墟的相对年代早晚关系,使得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商文化之间的空缺越缩越近。然而因为当时对商文化的看法还不甚清楚,例如认识到“(洛达庙一类遗存)与龙山文化遗物接近,但仍属于商代文化范畴[11]”、“1956年在洛达庙又发掘到殷带文化遗存,它的陶器具有一些特点,时代可能比二里冈早期的还要早一些[12]”。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内,寻找夏文化的根基并不稳固,合理的假设亦只能向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方面设想,但在三十至五十年代进行的夏文化探索,亦可以算是“黑暗当中的一抹曙光”。

二、黎明。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夏文化探索进入了黎明时期。首先是中原地区关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研究出现了重要进展,而促成这一进展的则是洛阳王湾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它使得洛阳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划分为仰韶期、过渡期和龙山期,“在相对最重要的中原地区初步树立了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标准,由此便可以把黄河中下游时期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文化串联起来,排列成彼此衔接的文化发展序列[13]”。在这种情况下,徐旭生先生曾在1959年首创性地赴豫西地区调查“夏墟”,因而他的话或许更具代表性:“据古代传说,商代之前有一个夏代。近十年虽说一部分疑古派学者对于夏禹个人的人格问题发出若干疑问,可是对于夏代的存在问题并没有人怀疑过[14]”。然而当时徐先生不曾料想,他根据“伊洛竭而夏亡”发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会在今后的夏文化探索中扮演重要角色。徐先生在此次调查中颇具价值地提出,“用文化间的同异来做比较,就渐渐地可以找出来夏氏族或部落的文化特点[15]”(不要再问我为什么提到探索夏文化必然说徐先生是起点,动脑子想想这句话)。事实证明,徐旭生先生的这一方法在以后的夏文化探索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得出的认识认为,龙山文化至洛达庙类型可能是夏文化。如“河南龙山文化”,与“有关夏代社会的传说颇为接近。至于洛达庙类型的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可能与夏代晚期相当。因此,上述的两种文化在探索夏文化中是值得注意的[16]”,和“根据文献上记下来的传说,二里头可能为商灭夏后第一个帝王成汤的都城西亳。如果晚期是商汤时代的遗存,那么较早的中期(或包括早期)的遗存便应属于商代先公先王时代的商文化,因为三者文化性质是连续发展、前后相承的。如果事实上夏、商二文化并不像文献上所表示的那样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这里中期和早期便有属于夏文化的可能了[17]”均如此认为。而在此之后,“由于整个60年代考古发掘并不多,且已经获得的考古资料还来不及消化,因此研究仍不够深入,而这种情况到了70年代则有所改观[18]”。就发掘出的新材料而言,值得指出的是郑州商城、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和晋南地区的东下冯和陶寺遗址。对此,邹衡先生指出,“(由于)现在讨论夏文化的条件已经基本上具备,主要依据是:一方面,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化的年代序列和发展线索已经比较清楚,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环;另一方面,在这个年代范围内的诸文化分布以及其文化性质已经大致有了眉目(因此讨论夏文化的时机已经成熟)[19]”。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逐渐提出“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早期是夏文化”的观点。如“商代早期的宫殿建筑,为汤都西亳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而二里头遗址的性质问题也就清楚了[20]”、“王湾三期、二里头一期均相当于夏代[21]”。据此可以说,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是夏文化探索的黎明时期。

三、高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有关夏文化的讨论进入高潮。有趣的是,在邹衡先生认为探索夏文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后不久,由于登封八方遗址的发现,著名考古学家安金槐先生也在探索夏文化上跃跃欲试。在此之前,不得不提安金槐先生关于“二里头文化一部分是夏文化,一部分为商文化”的经典论述。他综合郑州洛达庙和偃师二里头的资料,认为夏文化下限应该位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而其上限则要到龙山文化中去寻找[22]。1977年,安金槐先生主持了“登封告成镇八方遗址[23]发掘现场会”,试图在本次会议上提出酝酿已久的“王城冈遗址即禹都阳城”并属于夏文化的观点;而邹衡先生却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二里头文化一到四期都是夏文化,且夏文化上限便是二里头文化一期”的论断,对夏文化探索的讨论就这样突然进入了白热化。在此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夏鼐先生说“我们讨论的夏王朝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像有些疑古派认为可能没有夏王朝,这个夏文化一定有它自己的特点[24]”。这次会议大大推进了夏文化探索的进程,以往不见的对“夏文化”本身的讨论也开始增多。如“‘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25]”、“夏文化,也就是夏王朝所属的考古学文化[26]”、“夏文化问题,是中国考古学以探索夏王朝时期在夏人活动范围内一列的物质文化遗存为目标的学术议题[27]”。在这次学术讨论之后,随着邹衡先生的定鼎之作《试论夏文化》的出版,对夏文化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四种:其一,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文化四期都是夏文化;其二,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一、二期都是夏文化;其三,主张二里头一、二期文化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其四,主张二里头一到四期是夏文化。实际上,上述四种观点又可以概述为两派:一派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不能把二里头文化一分为二,分割成夏、商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另一派则将二里头文化从中断开,分成夏、商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正如陈旭先生所言,“上述两派对立的观点,在认识和确定夏文化时,都有相同的立足点,即对商汤国都亳的确定。很明显,前者将亳都定为郑州商城,而后者将其定为二里头遗址。虽然这几派仍然争论不休,但寻找夏文化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目前在考古学上还不能确切判定哪些是夏代的遗迹和遗物,这个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问题,随着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总是可以解决的[28]”、“由于近代在殷墟发现了商朝后期的甲骨卜辞,其中的有关记录已经基本上证实了《殷本纪》所列商王世系,可见《夏本纪》中的夏王世系,也绝不会出自司马迁的杜撰。总之,夏朝的存在是完全可以肯定的[29]”(嘿嘿)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此时进行夏文化探索的基点落在了商汤亳都上,即是遵循“上下左右法”的逻辑顺序,认为探讨夏文化必须建立在确定商代最早都城亳都的基础上,这一方法明显有别于此前的“地望调查法”和“文化比较法”。在1979年出版的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材《商周考古》中,对商周考古的定义为“指夏、商、西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的考古”,且在“商代”以前专辟一章讲“二里头文化”,并且声明,“二里头文化大体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代[30]”。对此,有人评论说:“显然,邹衡在执笔《商周考古》时,已为其学术观点打下了伏笔。在集体编写的公共教材《商周考古》中,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的“夏”学说已经呼之欲出[31]”。以上几派在学术上激战正酣之际,1983年,偃师商城的发现震惊了学界。由于文献中所载“尸乡,殷汤所都”,不少人由原来的“西亳”说转到“偃师商城汤都亳说”,二里头文化作为夏文化一部分的文化性质似乎越来越明朗。同时,夏鼐先生负责编纂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仍在“商周时代”中的“商殷时期”一节下设“关于夏文化的探索”专题,紧接其后的“偃师二里头的早商遗址”,显然仍然坚持二里头文化晚期属于商文化的观点。而“一九八三年新发现的偃师商城遗址……肯定其为汤都西亳似无可疑。早商都城遗址的确定,必将极大地促进夏文化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取得大家公认的正确结论[32]”,则肯定了偃师商城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寻找夏文化的信心。不仅如此,“商代的世系已被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所证实,商代的历史被确认为信史,那么有理由认为《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夏代世系也非虚指了。因此,夏代的存在为人们所公认,并且都希望用考古手段去证实和补充夏代的历史”,似乎跟王国维先生“料想……确实也[33]”有异曲同工之妙。凑巧的是,正当“偃亳说”和“郑亳说”争得焦头烂额之际,198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现又为嚣都所在提供了新的证据[34]。至此,大多数学者接受了“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但是对夏文化的上限,仍然有诸多疑问。在此情况下,“夏商周考古”的称呼也开始出现[35]。在八十到九十年代,虽然有学者零星提出“陶寺遗存是夏文化[36]”等类似观点,但影响不大,主流依然认为夏文化上限即为二里头文化一期。到了1996年,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本次工程对夏文化探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得出“一部分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是夏”的观点。工程结果认为,“目前学术界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是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可能只是夏代中晚期的夏文化,而早期夏文化则要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中寻找[37]”,这一结论颠覆了以往的认识,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以李维明老师为代表的学者相继发文[38],怀疑这一整体认识。而同时,“夏文化”的概念也有了更清晰的认定:“‘夏文化’是指夏代在其王朝统辖地内夏族(或以夏族为主体的人群)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核心内容是关于夏王朝(国家)的史迹。需要说明的是,夏文化、商文化与后来的宗周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一样,是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它们同以典型遗址或最初发现的遗址地名命名的诸史前文化或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小屯文化的命名原则不同,属于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层面上提出的命名[39]。”(这段话非常重要,可以一窥中国这一阶段原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特点)此后,由于对新砦期和王城岗遗址的看法不同(比如,王城岗是大禹所都阳城还是羊圈之类),夏文化探索走出高潮,开始在上限年代的确定上陷入混乱。

——————————————————————————————————高能预警华丽分割线

扯了这么多淡,现在开始正面回答楼主的问题:夏朝存在吗?

嘿嘿,你要问我,我还真的不知道(别骂我,且往下看)

我先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花费巨大篇幅讲述前人在考古学上对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这个问题和题主的提问是极其极其密切相关的。

因为,我所列举的所有研究具有一个共性:

即使对所谓“夏文化”的定义有所思考,但他们的研究范式就是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狭义族属和国家与广义的考古学文化相对应,所谓对“夏文化”定义的思考也只不过是想弄清“怎样对应”的问题(说得通俗点,就是把一个或几个遗址群和一群相同民族或者相同国家的人相对应)。


那么为什么,“夏朝”的存在会受到质疑呢?

排除考古发掘和编写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是因为研究方法一直被质疑。

好的,下面是一点私人的理解,也是重中之重

私以为,若想用考古学方法找到夏文化,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狭义族属和国家能否与广义的考古学文化相对应?如果能,怎么对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考古学的“夏文化”和历史学概念中的“夏朝”,能不能是一回事?怎么就是一回事了?)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直接影响到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文化探索部分的认识。

我在此举两个国内年轻学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答案一:可以对应。

认同这个答案的,聪明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是谁了.

但是私以为,结合科技测年、文献史学和考古学田野发掘甚至天文学方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这一方法论指导下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实践顶峰,翻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里面学者的名字也能算上是如雷贯耳了,你要强行觉得你比他们都厉害,我也没办法。

不妨以国博的戴向明为例:他们并不认为”在没有发现文字的情况下就绝对不能证实某些历史事件或史迹。比如二里头作为夏王朝的都邑、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就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但这样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殷都和晚商文化的存在,后来郑州和偃师商城又陆续揭示了早期商都和早商文化。尽管考古学尚没有发现或识别出相当于夏朝的文字,但人们根据商史的确认也都认为史书关于夏史的记载也非虚言。那么在史籍所述夏民族的活动范围内,早于早商文化的便是二里头文化,而二里头文化又是占据中原的唯一强势文化共同体;同时,二里头作为该文化唯一特大型都邑聚落,也是中原同时期的聚落无法比拟的。这样史书所载就与考古发现相吻合,完全可以证实二里头作为夏都和二里头文化作为夏文化的问题但二里头文化是全部的夏文化,抑或只是晚期的夏文化;二里头是唯一的夏都,抑或只是晚期的夏都,则是目前考古发现所难以给予肯定回答的“(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还是断代工程与邹衡的论战)[39]

答案二:不可对应,或还没有找到方法对应。

嘿嘿,这一派就是没有公开承认夏朝与二里头等诸遗址存在对应关系的…在国内,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许宏老师是出了名的,外国的学者一般持此态度。外国学者不承认这种研究范式的原因, @普雨兮同学已经说得很详细了,这里以国内的许宏老师这种”理性疑古派“为代表,他们主张改变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狭义族属和国家与广义的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研究范式,走考古学自己的道路,突出原史时期考古的特点(实际上是由历史时期向史前时期考古靠拢)。这一方法的要求大概是:从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等视角出发,研究二里头、王城岗、新寨、陶寺等遗址。严格地说,这些遗址不会因为不是夏都而逊色的,因为考古遗址就是客观存在。以二里头为例,无论其是否为夏都,大型宫殿、道路、发达的手工业、覆盖极广的贸易体系,都说明这一遗址是中国历史的一次质的飞跃。私以为,这种研究不是逃避“夏”的认定,而是在为认定“夏”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自汉代以来几千年的史学传统,因顾颉刚的几篇文章就支离破碎,从某种层面讲,考古学者的任务并不是“走出疑古”,而是“迫近历史的真实”。用许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无论考古学文化谱系和编年,还是碳素测年、传世文献记载,以及整合各种手段的综合研究,都无法作为检核这一历史时段研究结论可靠性的绝对指标,无法彻底解决都邑的族属与王朝归属等狭义‘信史’范畴的问题。就考古学而言,除了可以依凭的材料仍显不足以外,我们一直也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说明考古学文化和族属、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与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理论。这种学术背景,决定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结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推断和假说的性质,某些具体结论,尚有待于更多证据的支持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40]

实际上,花了这么多文字,就是为了让大家理解 @普雨兮会说“目前中国学者要在夏的问题上获得进展,并不在于寻找更多的原始材料和考古证据,而是迫切需要更新理论和方法,否则再多再好的遗址出土都是枉然”的原因,顺便为我的公众考古课加几分0 0。。。

另外,私以为“夏朝探索”若想有所飞跃,绝非考古学本身努力就足够的,相应地,我们或许更需要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政治学有所突破。

最后说一句,考古学的特点是“说有易,说无难”,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考古发掘将来会发现什么。所以,国内考古圈基本没人认为“夏朝不存在”,他们只是在更加科学地思考和追问。

荐书

——————————————————————————————————————

参考文献:

[1] 为方便读者查阅,关键部分编者予以加粗处理。

[2] 顾颉刚、童书业:《夏史三论》,第135页。《古史辨》第七册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

[4] 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一分期。

[5] 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1年。

[6] 翦伯赞:《诸夏的分布与鼎鬲文化》,《中国史论集》,文凤书局,1947年。

[7]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47年。

[8] 李学勤:《今年考古发现与中国早期奴隶制社会》,《新建设》,1958年第8期。

[9] 分别为1954年和1956年。

[1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基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业务学习教材》第60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

[1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第一队:《郑州洛达庙商代遗址试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12] 夏鼐:《建国十年来的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1959年第10期。

[13] 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年第3期。

[14]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15] 同上。

[1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

[17] 夏鼐:《我国近五年来考古的新收获》,《考古》,1964年第10期。

[18] 邹衡:《夏文化研讨的回顾与展望》,《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

[19] 邹衡:《对当前夏文化讨论的一些看法》,《夏史论丛》,1985年,齐鲁书社。

[2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21] 佟柱臣:《从二里头类型文化试谈中国的国家起源问题》,《文物》,1975年第6期。

[22] 安金槐:《豫西颖河上游在探索夏文化遗存中的重要地位》,《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3期。

[23] 后来改称为“王城岗遗址”。

[24] 夏鼐:《谈谈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在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第1期。

[25] 同上。

[26]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27] 殷玮璋:《夏文化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8]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第3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29] 同【26】。

[30]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第6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31] 许宏:《在“夏商周方国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暨“三代文明”专栏开栏语》,《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考古》1984年第10期。

[33] 见【3】。

[34] 陈旭:《商代嚣都探寻》,《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35]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文物出版社,1988年。

[36]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教研室商周组等:《晋鄂豫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第7期。

[37]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38] 李维明:《郑州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39]戴向明:《中原龙山到二里头时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两个问题》,《庆祝张忠培先生八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1] 同【3】。


user avatar   da-sheng-4-11-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夏朝是世界上第三个“人类文明的帝国政权”!第一个是“唐帝国”。第二个是“虞帝国”。第三个才是“夏帝国”。第四个是“商帝国”。第五个是最小的,也是最晚的“周帝国”。前四个帝国全都是一统天下了的帝国。“夏万年、商三千、周八百。”这是中国古代“人类”历史的全部历时。截止到周朝的中国历史已经历经近一万五千年了。算上今天,中国历史已经历时一万七千余年了。整个人类世界的远古历史就是一部,也仅仅是一部中国的古代史。是黑发黑瞳黄肤的中国人种“为主体且所主导的创业史”。

有对我说“你支持的夏万年没有信史证据”。“谢谢!比较而言,夏万年的概念,其本身就是比起世界上其它文明年限更可靠的证据。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拿出三百年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信史证据。因为截止到今天,没有谁能够解明它们的文字。所谓的罗塞塔石碑纯属造假。并且证据确凿,无法否定。夏朝的历史必须靠星火相续的历代传诵。这一点历史根据也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巴、古玛雅……所不具有。因为它们已经没有民族传承了。已经断代了。欧洲四百年前的信史都没有。并且,其史料不像中国夏万年的结论靠的是传承,而是靠想象中粗枝烂叶的伪造。如果大家都按照碳十四鉴定的结果来确定历史的年限 ,那么,在文明的悠久性上,全球还是唯独中国最具有发言权。因为一万两千年前的谷物和一万三千年前的黑皮玉,以及从一百八十万年前至如今从没有间断的人类活动痕迹就摆在那,只要不双重标准,中国与任何一种文明相比,那“夏万年”的历史就是实锤,就是铁证如山,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就这么简单!”

自秦始皇开始,中国再也没有“真正的帝国”。同时世界上也从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尽管冠名的不少。记住,帝国的“核心性质”是“唯天为大,唯道是从,象天法地”。在此道德理念基础上帝国姿态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是个象征。象征着在公义、慈善、博爱、正直、和谐前提下的“公有制”。因此可知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帝国”。其它的所谓的帝国,要么是冒名,要么是翻译错误!就这么简单!

“夏万年”是指从唐、虞之后至商朝执政天下近万年。“商三千”是指商“王朝”祭祀学府开始至商“帝国”结束为三千年。而“商王朝”是“夏帝国”下辖的诸多王朝之一, 所以,是“并存”的从属关系。而“商”作为王国存在约一千年。而作为帝国的形式而存在,仅仅只有两千年的国祚。

商“帝国”的时代,天下是一统的。严格意义上讲,大卫王朝也是周帝国下辖的一个小小王朝。摩西在帐篷里与“神”又吃又喝。这个神应该是“晚商帝国”的祭祀。因为,那时的埃及已经在“祭祀理念”上偏离了“商帝国”的轨道。所以,从商帝国的晚期就开始要在埃及扶植一股新的势力。于是,就选择了一群放羊娃即犹太人!周朝的时候,埃及、巴比伦……等天下众多国家已经轻慢了或脱离了“周帝国”的政治统治。但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依然在周天子的辖控之下。因此,那时的中国是大一统的。包括对印巴地区各个蕃属部落的统治。秦始皇仅仅是篡取了周天子对六国的政治权利而已。并已经开始轻视祭祀权,且注重工农商学法等政务。这种因忽视天道伦理而失去灵魂的政务,才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本因。而其它统统是次要的原因。


亚述是“王国”。原本与古埃及一样是隶属于夏帝国的诸侯王国之一。后来的亚述不满于商帝国的统治而企图自立称帝。所以,被商帝国的军队给予了彻底的打击。直至在西周初期发生的商周混战的缝隙中,亚述才在苟延残喘中有所复苏。西周时期对帝国之外的王国统治是松弛。所以 亚述地区于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出现了稳定和繁荣的局面。随着国力的增长,七世纪成为了中东的霸主。并且原本被鄙视被排挤的混血人的政治地位也有所抬头。这对商帝国留下来的保守的祭祀阶层是个冲击。所以,出现了内部的血腥纷争,并因此被周朝借机彻底消亡它。

人类文明的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是黑发黑瞳黄肤的中国人种开拓和建设文明的历史。因为,基本上从公元前四十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中东还是欧洲大陆,都没有摆脱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的统治。但是,由于“尝鲜”及“美感的作用”,欧洲和北非等地的混血已经极为严重。如今只剩下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的部分特征了!


可以绝对肯定的是亚述绝对不是“帝国”。也不是最早的王国。因为中国人西去发展农耕文明并建立王国且制定国法的时候,亚述还尚未产生呢!亚述与古埃及一样是黄种人建立的政权。由于西方造假两河文明,故而让后人产生了一定的错觉。有的小编可能是没有时间观念,所以,瞎喷出什么“罗马是第一军事帝国”一词!岂不知罗马很年轻,很稚嫩并且所谓文明的发育也很晚很晚。更要明确的是希腊罗马都是黑发黑瞳黄肤的民族所建立的。希望小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慢慢更正吧!



有说“金字塔造假”。有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如果金字塔是“白皮造假”,那么,木乃伊和雕像就会用“高鼻深目白皮”来突出“白人祖先”的形象,而出现的“最早的木乃伊”和雕像为什么全部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的形象呢?因此,如果造假,也是中国人种在造假。中国人不可能前往埃及造假。白人懂得文化的重要性才不足五百年。并且,一百五十年前的白人也没有能力造假金字塔。充其量造假一些罗马雕像而已!


但是,无论是迈锡尼文明还是所谓更早的克里特文明,都与白人无关。包括腓尼基人等远古文明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全部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这一点是整个欧美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新旧约全书”中的洪水是真的。但是,搜集世界的动物肯定是假的。洪水虽然是世界范围的,但却并不是灭了人类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已经遍布亚非拉欧等所有大面积岛屿。“洪水灭人类”是祭祀们出于对人的“善意的恐吓,以督促人类信神行善”而编造出来的。但也是对基本的地理知识的无知的体现。


不管怎样,经我的考究,“大洪水”是“中国人种”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农耕文明而“烧荒”所致。在古埃及、撒哈拉沙漠……等地应该能发现中国人烧荒的痕迹。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开辟交通,也需要烧荒。虽然烧荒引发了洪水,但结晶出了《山海经》。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也因此被埋在泥沙之下。以后肯定能发掘出来。从此,中国后来建造城市就不再平坦地带,也不在河谷里,而是在山顶上。石峁城就有这个地处高位的特点。同时,奔赴美洲勘测的中国人所建筑的金字塔基本上也都是在山巅而不是在平原。古埃及狮身人面像被发现时是露着头,而其余部分也被泥沙所掩埋。这说明洪水确实很大。所谓的“大禹治水”其实就是修复、重建和疏通对亚非拉统治的政治纽带。是禹帝时期的洪水比尧帝时期洪水范围更大。所以,“方舟”应该是大禹时期。当时的犹太人就是低等的庶民阶层。且是为编写《山海经》的勘测队提供食物的一支小分队。吉普赛人和爱基斯摩人也是。其只不过负责联络!


夏朝之前的考古要用全球视野,因为“夏朝是全世界都是一统的帝国”。所以,不要只在国内考来考去。仅在国内考证夏朝是对夏朝“天下一统”这一基本性质的无知。就如我们不能把一个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当成中国的首都一样。所以现在中国的所谓的专业考古人员,都陷入了这一无知而导致的僵化狭隘编见固执的思维模式。从而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只能借助于洋鬼的错误说法,装饰脸面,可悲!


要解释世界上诸多的“远古谜团”就必须找到并确认“世界的中央”即“帝国政府”的所在。这一点找到了,那么很多谜团就破解了。世界上只有一个“帝”国,其余全是帝国下辖的诸侯王国。并且是通过祭祀体现来统治的诸侯王国。因此,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并没有消失。而是因祭祀返回了中央政府,从而臣民们也跟着返回故里了。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的中国人口一直是最多的原因之一。不够纯正的中国人留在了中国的周边。印巴和中东就是。


“大洪水”发生在中国文明非常发达的伏羲和黄帝之后的岁月里。尧帝时期也曾对洪水有所描述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我通过《诗经》发现了女娲执政时期“道德高度”和伏羲时代时的“科技水平”。也考究出女娲之所以博才多学的原因。也发现了一部美好的,专门描写女娲在少女时与一位年长的老人之间的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通过《诗经》的描写。就能够断定女娲拥有且必然执掌天下的德能。但女娲执政绝对不是所谓的“母系社会”。在中国的远古,男女之间是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相互平等的。女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帝王也就不足为奇。神农时代“母系社会”已经近乎灭绝。神农比女娲要早数千年。“女娲造人”的“造”不是创造,而是用更严谨更合理的天道伦理化育“造化”了天下一代人。“女娲补天”也不是补漏天空,而是“青铜冶炼”比较成熟的标志。是冶炼技术填补了人们生活用具的空白而已。


“金字塔”相对于神农、伏羲、女娲乃至黄帝都很晚。“金字塔仅仅是年轻的舜禹时代的作品”。金字塔是坟墓。并且是纯种的“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的坟墓。是为了死后有朝一日能回到“狮面人”所朝向的祖地而将遗体制作成木乃伊。金字塔在洪水过后泥沙淤积严重,一部分埋入地下。后来的混血对不吉利的坟墓唯恐避之不及。所以,无人记载。“与神摔跤”的雅各的第十一子约瑟,也不会记载。因为他出身低贱而没有考究祖宗的文化教养。

约瑟是亚伯拉罕的孙子、以撒的儿子。而亚伯拉罕所处的时代就是“大禹时代”的后期。通过亚伯兰即亚伯拉罕的“什一税”及其妻子因美貌而引发的故事,也可以感受到“夏帝国”用从信仰派生出的伦理道德对世界的有效统治。《尧典》应该是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最高法典!后人应该能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清晰的发现这一遗留。


好吧!让我们重温《尧典》的部分内容,以利来日在古埃及发现这部经文的早期镌刻!

《尚书.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德称放勋,意指无上功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五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

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尧)曰:“钦哉!”

[帝尧令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帝(尧)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帝尧令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尧)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尧)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要明确:只有中国文明是原生文明。其它全部是次生文明。这是已经被反反复复的考古所证明了的历史事实。中国从200万年至如今,人类活动的痕迹从没间断,脉络清晰,十分明了。而埃及文明的上限即人类活动痕迹的上限是公元前三千七百多年。古巴比伦区域两河地带有人类活动的年代上限是八千五百年。而中国有人类活动及人类文明的几大标志在中国全部拥有。从没中断,且活动区域十分广泛。不要企图混淆原生文明和次生文明的概念。这种努力是徒劳的,自取欺辱,没有好下场的!


一、中国人系自生在中国大地的古老民族,化石链完整。从最远古的古猿人化石,到最近的4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中国大地上所有时代的化石都具备,且没有出现过断链,这证明中国大地上自古都是有原住民存在的,不是什么外来人口。人类走出非洲的说法,在中国并不成立,也无法成立。相反,中国极可能是亚洲乃至世界人口的起源地。二、华夏族是中国最早的主体 ,考古发掘历史超过九千年以上。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到:“舜归而言于帝(尧),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上古四大族,东夷、西苗、南蛮、北狄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四大族,夏商周的祖先为华夏族,系炎黄主体。


在考古发掘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出土的文物古迹很多,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文化等等,都证明中国历史悠久。中国人属于所谓的黄种人,居住在亚洲大陆最大的版块上。其与黑种人、白种人有着天然的不同,单从肤色上就能看得出来。因此,中国人是独有的世界人种,绝不会是西方迁移过来的,因为基因遗传很难改变。


世界上永远最先进的制度就是“象天法地”。只有象天法地的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扬善抑恶”。假如人类在极力完善的制度的行使中疏漏了,那么,请放心吧。因为“天”说:“赏罚在我,我必报应”!孔子有一句很震撼的三个字,那就是“欺天乎”???谁敢!!!不信, 就试试看!!!所以,人在天道伦理面前,不要存侥幸违背的心念。因为,“天在上”!!!


2014年在《中国科技史杂志》上发表《被“遗漏”的交食——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一文中考证指出:“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发生了一次大食分日食,因处于明末历法改革及《崇祯历书》编修的关键时期,这为检验西洋新法与传统中国历法的疏密 提供了重要机会。通过韩国奎章阁藏明刻本《崇祯历书》中的《古今交食考》和 《治历缘起》等资料,发现此次日食的记载在入清后曾遭到传教士的人为删除,其背后隐藏了新法在此次日食推算中不及传统历法这一事实,其目的是为了掩饰西法曾经的过失,显示其一贯的优长。并且此次交食记录的删改不是独立的个案,类似现象曾多次发生。”中国人为什么称日食为“交食”?因为中国很早就明确行星包括地球的运行状态。


此外,汤若望们还大规模偷窃正确的天文资料送给西方,把错误的留给大清。再想想利玛窦的几何原本,邓玉涵的奇器图说,坤舆万国图,《博物通书》…白晋和莱布尼茨的通信,殷弘续的人痘免疫和瓷器高岭土…。看看,这就是西方人自己的证明,我们还觉得利玛窦们是来送温暖,送科技来了吗???在中西社会的对比中可知,利玛窦是从一个类人猿世界里走出来的。他那什么来传授给中国?“庚子赔款”的巨大功效,就是让一批所谓的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社会比中国先进。颠倒黑白的把利玛窦说成是送科技的就是洋鬼子成功办校的成果之一。其次是中国历史只有三千年。在其次就是中国因闭关锁国而后才落后挨打。在其次………。太多了。这些历史的谎言必须斧正!


西方科学分为两个方面:实用技术和科学理论(纯科学、科学哲学、科学主义)。按照现在常识,西方科学来自古希腊;但在17世纪,“古希腊”与基督教则都是文明进步的最大绊脚石。

西方的实用技术有三个中国来源:1.中国发明的传入欧洲,远不止四大发明,而是100多项。2.中国文献里科技知识,它是现代早期的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兰西学院皆赖以存在的基础。3.中国汉字,是西方现代语言(包括改头换面的所谓拉丁文,希腊文)的基础。

18世纪下半期发生的工业革命,在技术上正是上述的中国来源。西方不可能原创科技。只是幸遇“天时地利”的缘故,才致使今天的西方暂时处于世界科技“量变到质变”的中心。放心吧!后者却很快就会转回到它的历史主轴——中国。


记住: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是商朝的开始。而不是现在的官方所称的公元前十六世纪。夏万年【从唐即搪(元前一万一千年定居的陶器时代《神农本草经》成型)经虞即豫(元前八千五百年辩证思维及注重专业的科技积累。《易经》《连山易》定稿),再经元前六千年的黄帝《黄帝经》定稿,经尧舜禹《山海经》定型,经商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传承近万年的《诗经》成型。经周朝公元前一百年《二十二子》成型。共计一万三千年。夏万年,商千年,周八百,至今共计一万三千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年鉴的基本轮廓!


诗经:“昔有成汤,自彼氐羗,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就是,“当初商朝开国君主成汤时,包括远自氐、羌的部族,没有敢不来参与祭祀的,没有敢不来朝供商王的,都说商是要经常参拜的宗主。是原则和法理的源出中心!”。追溯商人开国时的光荣史“楚辞”:“汤出重泉,夫何辠尤?”有说重泉就是陕西蒲城。商汤的老婆有莘氏是陕西合阳人。多重历史文字证据,都表明成汤“家族”与陕西人往来密切。根据商朝建都于亳,这应该是农耕文明高度发达,需要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地块平坦的耕地。中原是不二的选择。中原内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就是亳州区域。所以,定都于亳。迁入亳州,应该发生在公元前八千年左右。作为“商【王】国”的都城,而不是“夏【帝】国”的都城。王国从属于帝国统辖。历史上常说的“定都于亳”是指夏帝国灭亡之后,作为帝国都城定都于亳。此时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


有说【陕西或者西安“学者”发文并标上地图说:中东人越过沙漠跨过红海来到甘肃,东扩来到渭水流域成全了古陕西和西安的土著人。石岇遗址与中原文明没任何关系。】哈哈哈!古山西的文明遗迹的上限在公元前八千年。所以,即使从中东过来也不可能是“土著”。恶性洋奴即民族败类企图否定中华民族的荣耀是办不到的。永远也办不到!因为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地陆续出土的属于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所创造的文物就放在那,谁也否定不了!更重要的是,考古界已经反反复复的发掘证明了“整个世界的古文明,全都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所开拓和建设的”。直到公元“后”五世纪白人才开始以奴隶和俘虏的身份参与历史进程。因此,不在乎从哪里来,当时的古代文明社会里全部都是与当今的中国人一模一样的人种。因此,人类文明的古代史,反反正正,里里外外,规规矩矩,确定无疑的全都是中国人的伟大荣耀!这一点你类给我记好了!!!


戍守古罗马城邦是“周帝国”统管下的秦国军团。所以,当听到秦国政权被汉朝推翻,那么,远程跋涉,东进救秦,是理所当然。中途夭折也是必然。因为其必然是一股秦国并不优秀的军团。这段历史也常被误认为是“亚历山大东征”。由于影视上扮演亚历山大的是白种人,所以,也就被误认为是所谓的“西方”历史。其实在公元后五世纪之前,白族因数量极少且地位极其低下,属于混血之下的最底层,其就没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当然,也正是这类东进的军事行动导致了罗马城邦的防守空虚,从而罗马城于公元后五世纪,被华夏民族的一个被汉部族击溃的一个炎黄部族匈奴族所彻底占领。但是中东唯一注重历史的部族犹太族一直称罗马城邦为——“大秦”。因为后来的匈奴人与秦人的长相完全一致。


在近代,由于受到无知于历史的雕刻家、绘画家、影视作品的误导,而误认为古代地中海周边是白族人的区域。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古代元后五世纪前多了两根趾骨的白人坟墓。这已经说明了问题。这让洋鬼子及其走狗很绝望。没办法。历史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无情的!


发音不同,字母自然也就不同,几千年后的语音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和北非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语言。所以商博良凭名字翻译罗塞塔,纯属扯淡。当然,这罗塞塔石碑本来就是伪造的。“古埃及文字”能对应现代“法文字母”,只能说是见了鬼!商博良还根据人名“破译”的,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同的发音拼写产生更多不同的单词,怎么可能有千年不变的表音字母文字呢?想想如果中国也使用拼音文字,而且没有一个统一标准,那么单单一个吃,会有多少种拼写,以现代字母对应古埃及文字,还能破译,还能全部破译,你说你不是造假还是什么?再看看最近发掘的“庞贝城快餐店”。纯属愚陋且无耻至极的继续造假!


三星堆绝无可能不是炎黄子孙的创造。因为,公元后五世纪之前的所有古文明,包括尼罗河、两河、亚马逊河、印度河……等所有地区的文明,全部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即炎黄子孙的开拓和建设。只有炎黄子孙才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世界上就三大“基本人种”,其余全部是混血。“混血的来历及程度”由发色、肤色、瞳色和骨骼数量所决定。当商朝充分沿承了石峁遗址的建筑雕刻风格。这一点毫无争议!


有问秦国与欧洲相隔万里,哪有条件在意大利建立政权?哈哈哈……!印第安人的足迹在秦汉之前就已经踏遍了整个美洲的智利、阿根廷……。所以,在中东和欧洲建立政权实属小事一段!


第一个神权肯定诞生于中国。并且是黄帝时代建立的神权。至于那个位置还有待考证。但是,有一个很伟大的神权就诞生在安徽淮河的支流——“涡河岸上”的—— 亳。因为,“亳”就是祭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培养祭祀的都城!!!祂比耶路撒冷要早一千五百年!!!商王的祖先就是这里的第一批祭司!!!夏商帝国时期就是用祭司制来统管天下万邦的。这种统治模式非常成功。整个世界蒸蒸日上,富庶安康,科技发达。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玛雅……就是中华祭司制统治天下的伟大成果!!!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统天下的民族!!!全世界的古文明历史就是一部黑发黑瞳黄肤的中国人种开拓史!!!这是考古界反反复复证明了的无法否定的历史事实!!!

大圣于杭州灵隐

哈哈哈……哈利路亚,阿弥陀佛,干杯!


夏朝不是中国第一个朝代。而是包含了第一第二第三……直至商朝之前的所有朝代。并且是自从有人类以来至如今,基本上属于人类生活最安康和美的“时代”。尤其是在尧舜禹的时期,其幸福指数是不会有争议的!


为什么证明不了夏朝的存在?因为要证明夏朝是否存在的“考古思维”已经错了!夏朝是个“时代”,而不是“朝代”!“夏朝”是自商朝后产生的一个概念。是对商王之前七千多年来所有伟大“朝代的总称”!这一点必须明确。



所以,夏朝永远找不到。而却找到了很多很多证据证明了世界上曾有一个极其伟大的朝代存在。但就是找不到“夏”字。因为夏朝是一个时代的称呼。而不是商朝以后的“朝代”的概念。夏朝其中就包括“神农的社稷、女娲时代的唐、伏羲时代的虞。开拓祭祀统治制的黄帝”。从这些到商朝的本身,最低也就历史近万年了。所以,中华文明至少要在一万三千年以上。


因此,再次重申:“夏朝不存在”,但是,人类文明如“夏”季万木峥嵘的岁月确实存在。并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玛雅、古良渚、古蜀国………都是峥嵘繁茂如“夏”之草木的“时代”已经被考古界证明是明明确确,十分明晰 ,铁证如山的存在着。夏仅仅是商朝对先古“从神农至黄帝至夏桀”期间历史的尊称!!!


要证明夏朝的存在,就必须首先明确何谓“帝”。真正的“帝”就是一统天下的君王。当明确了“夏帝国”是经过黄帝、尧帝、舜帝的努力,已经是整个世界都被一统了。所以,两河流域、尼罗河及亚马逊河流域……上的文明痕迹,全都是夏朝曾经存在的有力证据!我的这些观点是人类考古历史学中非常伟大的发现。专利分享!哈哈哈……干杯!!!


记住:对“夏”的争议是它叫不叫“夏”,而并不是它存不存在。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证明了夏朝的存在。因为常常一副古埃及的碑文或石柱上的文字里,总是不耐其烦,三番五次,反反复复的向世人表白两个道理,第一是“行巨人脚而生”,第二“吞鸟卵而生”。第三是“天降玄鸟,降而生汤”。所以,古埃及“字画”里常常出现“足”的形象,和卵的形象以及“鸟”的形象。古埃及文字里记载着神农的儿女发展农耕文明的事迹。古埃及的“字画”里把黑人和金发碧眼说成是鳄鱼。古埃及文字就是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刻录。很明显。到了商朝末期,这种现象就基本结束了。因为西周因品能的不足而放弃了对古埃及的统治。从而从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建立和维护的天下一统的局面,逐渐退出了历史,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从而误认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东周统治着齐楚燕韩赵魏秦。西周统治着整个东亚南亚。而商汤及其先帝一直都是统治着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华夏民族何其伟大。正因为伟大,所以,洋鬼子及其走狗才极力的否定这个根本就无法否定的史实!

再之,夏朝,是商周时期给它取的名字。至于它自己叫自己什么,已经不知道了。毕竟,那时,国名似乎不是最重要的。商朝人自称都不是商而是殷。“夏”其实就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物产丰富,安康和美的意思。恰恰古埃及、巴比伦、良渚……就体现出夏帝国优良的政治统治。后人给商朝之前的帝国取名为“夏朝”也正是这个本意。因为商朝是“天下一统”的大帝国开始因以中国人种为父本的混血子嗣在货物集散码头即希腊和罗马等地发生骚乱的岁月。《诗经》里《无将大车》一卷就是反映这个年代。以后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总朝代”统称“华夏王朝”。

今非常必要,且完全赞同中国政府启动“夏朝研究”!但对混入考古队伍中的欧美间谍必须肃清。因为“古埃及文明”确实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并且有绝对充分的考古证据来证明古埃及就是在夏商“帝国”对“王国”的统治时期的产物。中国政府也派出了考古队伍,可偏偏没有获得任何证据。这是不可能的。要么派去的是白痴,要么队伍内混入了专门祸害中国历史证据的西方间谍!

其实,是否承认夏朝已不是考古问题,而是道德的问题了!“夏朝存在证据”已经找到,并且无论从考古,还是文史资料,皆存夏朝的证据。只是不被洋鬼子及其走狗“嘴里”承认而已。因为,一但承认,那就等于在反差中证明了恶性洋奴即民族败类所崇尚的西方“白族”,从古至今就是进化良好的类人猿。但其距离成为真正的人类还需要一段时间。

《罗马史》通篇没有任何经同位素鉴定了的遗迹可以证明其存在。但洋鬼子及其走狗却以它为信史。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柏拉图……全是虚构的人物。千百年来没有人知道或引用它们的言辞,它们是文艺复兴造假运动时期“突然冒出来”的。既没有第一手资料,也没有相应的文物,更没有民间一代代的传诵。但洋鬼子及其走狗却信誓旦旦的确认罗马帝国及什么哲学家的存在。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久的一天,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迈入更高的阶段,那么,一切伪史都必清除出历史学的范围。《史记》将纳入人类文明史的正典!

《史记》比起《罗马史》是更加标标准准的历史典籍!这种典籍是西方的白人世界所不具有的。因为白人在距今五百年前尚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严格意义上说当今的英法德意……都没有文字。因为拼音不等于文字!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记录历史!也因此欧洲没有历史典籍。而只有“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罗马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神话》……等等此类的“艺术小说集”。记住:小说及近代的神话不能作为历史!除非不尊重历史。而不尊重历史者就不配谈论历史。这当是历史学界的基本规则!

红山黑皮玉经炭十四测定为距今一万四千年,埃及法老距今只不过七千五百年。埃及法老穿越到了红山,还是红山黑皮玉变成了埃及法老了?是碳十四检测失误,还是文物造假能力太强?有人敢造就会有人买,而后还能研究出一段文化漂移来。仿良渚被脑力″发达″者当了宝,三星堆、红山也是,还崔生了″学者″们的宏篇巨论,中国史好象也将被改写,继而改写″人类世界史″!

夏朝历史记录的缺失,是当代知识界内一小撮自卑自贱的不自重所造成的!是小人当道的结果。因为,夏朝有比其它民族的史书的更明确记载。有比欧史多得多的考古发现和历史遗迹。当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史学界的人学会自重并清除了民族败类了,那么,夏朝的历史就比犹太人的古代历史更加明朗了!在此要强调的是“金发碧眼白肤”者肯定不是犹太人。但可能是犹太教教徒。“教徒”不等于“种族”。真正的犹太人非常注重血统的纯正性。

夏朝历史记录的缺失,是当代知识界自卑自贱的不自重所造成的!因为,夏朝有比其它民族的史书的更明确记载。有比欧史多得多的考古发现和历史遗迹。当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史学界的人学会自重了,那么,夏朝的历史就比犹太人的古代历史更加明朗了!夏朝的历史为什么在我的心中是明晰的?因为我知“天”,所以我尊史。因为尊史而懂史。所以我的襟怀里充满着无法比拟的民族自豪!记住:夏朝及夏朝之前的华夏历史的史料,比今天的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更翔实!谁不服气,就请谁拿出它们的史料与我华夏远古文明的史料比较比较!(要第一手资料。四百年内编写的资料不可作为史料)。欧美至今没有读懂古埃及文字。这一点应该公布于众了!不该吗?一个五百年前尚没有属于自己民族文字的团伙,竟然声称自己解读了古埃及文字。哈哈哈!只有猪才会相信!

不仅仅夏朝是存在的。黄帝也是存在的。比黄帝要早近两千年的神农也是存在的!仅炎帝就比黄帝要早数百年。所以,炎帝本人与黄帝从来没有进行过战争。但是,炎部落与黄帝进行过战争,并战败后败走云贵缅柬区域。炎帝部落战败于黄帝,为何却同时成为了华夏之祖了呢?因为炎黄子孙同属于神农氏的后代。经尧舜禹的努力,炎黄子孙的文明和科技达到了空前繁荣和伟大的阶段。此时的夏帝国以祭祀的神权方式统辖着两河、尼罗河、亚马逊河、黄河、长江……流域上的各个诸侯。这阶段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夏朝。所以,被称为华夏儿女!


神农与黄帝相差最少在三千五百年以上!炎帝与黄帝之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因为炎帝比黄帝要早近千年。黄帝与炎帝同属于女娲部族。两大分支而成的“部族”后来曾发生过战争。炎帝部落战败后就退居云贵及缅甸地带。中缅友谊的“胞波之情”就是源自其中。中缅共同强调的“胞”从何而来?就是从女娲的子宫。这一点被中缅两地的各个部族从没有文字开始就言传了近九年年!黑发栗目黄肤的炎黄子孙同属华夏民族的主体正统!中国历史应该是上下五千年。共计一万多年的历史!未来的华夏民族必须也必然能够统一文化,统一教育,统一行政,统一节假风俗!“分裂闹独”者属于悖天逆道,诛灭九族,格杀勿论,就地处决的重罪!


既然《尚书》记载夏朝“有册有典”,那个“册”不就是竹简吗?即使尚未出土竹简,那么,也就不影响中华民族有绵延不断的九千年的文明史。因为红山、贾湖、良渚……的文物已经出土。“断代工程”只是证明 且是“进一步地”证明“朝代的延续性”。而不是否定“文明的存在性”。世界上现存的民族中,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最久远。并且中国人种为代表的黑发黑眼黄肤的人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源头。是公元后五世纪之前的世界上的所有文明的开拓者和建设者!黑人至今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白人在五百年前尚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


米基斯文明是“中国人种”的文明遗迹。意大利半岛本来就是帝国与古埃及之间货物“置换”的集散地。米基斯文明也夏朝帝国政府对两河及古埃及等地“诸侯王国”行使统治的又一证据。至今在克里克岛上也没有发现比中国人种“多了两根趾骨”的白人的骨骸坟墓。这说明“当时的”米基斯文明不是所谓的白人可以涉足的圣地。米基斯人其实就是中国人。就是奉旨负责航运的家族集团。他们使用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就是夏末商初时期的“甲骨文”。一对比便知!


又问“中国明朝为什么不与世界接轨”?哈哈哈……!给谁接轨?明朝时期,黑人和白人在明朝时期尚没有文字。甚至还没有能表达复杂事理的语言系统。欧洲和印度还基本上全部被中国的少数民族匈奴族及蒙古族轮番统治着。所以,没办法接轨呀!“夏”是黑头人,道教也是黑头人。并不是说夏在苏美儿。《山海经》里的“寿麻”之国,根据其发音,很可能是苏美儿。英语的sumeier就是夏季!英语词汇很多来自中国。所以,从其语言中也应该能为探究夏朝提供点信息!Sumer在英语中也是外来词。,一般被认为是来自阿卡德语(Akkadian/古巴比伦人的语言)的shumeru一词,表示苏美尔人。而shumeru可能音译自苏美尔语,原意大概是“黑头人”的意思。”古巴比伦人也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


有问中西文化比较谁更早。这个问题是在一个错误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所以,要修正其错误之后才能回答。中西的“西”指的是什么?是中国的西部,还是指欧美?是白种人还是中国人种?确定了方位和人种,这个问题就明朗了。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全都是中国人种所创造的文明。而从文明的特质上说,欧美从古至今都没有“人类文明”,所以,无法比较谁先进落后!如果硬比较,那么,精准的说,中国比欧美在文明上要先进一万三千多年。因为在一万三千年左右的农耕文明的中国已经因信仰无形无像的“天”而有了“人”并同时标志着进入了人类文明的社会之中。而欧美主流从古至今都还在信仰有形有像的偶像或耶稣之类的东西。这标志着欧美尚未进入人类文明的境界之中。所以,中国有亲诚惠容,恭谦礼让,和谐共荣,和平发展的“人类文明”。而欧美社会的政治轨迹表现出来的只有唯利是图,弱肉强食。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丛林法则不属于人类文明,而属于“禽兽文明”。所以,无法否定的“比较”结论就是—— 中国文明比欧美“文明”要先进一万三千年左右!


有说两河文明早于中国数千年。这是无视考古事实的瞎说!记住:中国最早的文明遗迹是人工粟米和人工稻米,碳十字鉴定是距今一万两千多年。中国的黑皮玉是距今一万四千年。而古巴比伦文明年代的最高上限是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距今约八千年。记住了吗?尽管古两河流域的文明也是中国人种的文明,但却不是中国人种最早开发的文明。中国人种最早发的文明就在当前的中国境内。出土文物就是证明!


“历史的发展是由什么推动的?哈哈!是“欲望与理性的互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哲学只是对这个互动与宇宙本体之间的效应关系的解读。这看似是个哲学问题,实则也是个历史学问题,也是个教育学的问题,也是个神学的问题,更是现实和未来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所以,人类文明要想发展的好,就必须从上到下,系统、全面、缜密、精切到位的做好“尊天循道圣善”的功课!


在远在远古凡是规规矩矩接受华夏文化的都表现出了伟大的繁荣。两河、尼罗河、印度河、玛雅……。但是背离华夏文明的都迅速地瓦解和消亡。两河、尼罗河……。近古统治欧洲的匈奴人统治下的欧洲大陆因无能而未接受华夏文化,且另起炉灶,另行一套歪门邪道,所以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愚昧、最肮脏、最黑暗的中世纪。蒙古西征带去了汉文明和技术,所以欧洲把匈奴人创建的基督教拉下了神坛,积极接受和崇尚中国文化的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从而有了高速的技术发展。

由于欧洲接受的中国文化远远不到位,所以,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贪婪、凶残、无耻、血腥的殖民运动。

欧洲不是不愿意接受儒家文明,而是文化底蕴的薄脊,文明智商的低劣,道德感悟的愚陋,所以导致欧洲自身没有能力接受。正如大猩猩看似不愿意接受人类文明的规则是同一个道理。随着欧美居民心智的逐步提高,接受儒家文明则是必然的事情。

有问“中国历史长时间的强大,为什么国外不接受中国文化”?答:很简单!远古时代,凡是规规矩矩接受华夏文化的都表现出了伟大的繁荣。两河、尼罗河、印度河、玛雅…。但是,背离华夏文明之后的,都迅速地瓦解和消亡。两河、尼罗河……。近古统治欧洲的匈奴人统治下的欧洲大陆不接受华夏文化,且另起炉灶,另行一套歪门邪道,所以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愚昧、最肮脏、最黑暗的中世纪。蒙古西征带去了汉文明,所以欧洲把匈奴人创建的基督教拉下了神坛,迫使其不再装神弄鬼的忽悠,并出现了文艺复兴。从而有了高速的技术发展。由于欧洲接受的中国文化远远不到位,所以,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贪婪、凶残、无耻、血腥的殖民运动。后来整个欧美误入歧途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经过亢奋的疯狂而暴富,且由暴富又迅速衰亡的历史。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

其实,欧洲并不是不愿意接受儒家文明,而是文化底蕴的薄脊,文明智商的低劣,道德感悟的愚陋,所以导致欧洲自身没有能力接受。正如大猩猩看似不愿意接受人类文明的规则是同一个道理。随着欧美居民心智的逐步提高,接受儒家文明则是必然的事情。

有问“中国有儒家传统,为什么表现的很浮躁,容易极端化”?哈哈哈!当今这个情态表现的杰出代表是美国,而不是到处莺歌燕舞,喜气洋洋,充满生机,发展迅速的中国!!!

看看美国乃至整个欧洲,从上到下简直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到处是冒烟起火,打砸抢烧……。街头闹事枪击此起彼伏。这还不足证明很浮躁,很极端化吗?也难怪它们了。必然欧美制度的低劣,文化的低级,道德感低弱,智能底下的欧美居民面对经济衰退,社会动荡,非常无奈和无能!中国的繁荣昌盛体现出了中国文明中国制度中国智商的绝对优越性。

必然,有上下五千年共一万年的文化教养的国家和民族!自豪!不过,通过提问的问题可以反向了解恶性洋奴即民族败类的丑恶卑劣的嫉恨心态!只有恶性洋奴即民族败类才会崇尚欧美。民族败类及其儿女无论在哪绝对没有好下场!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看看,几千年前的中国文明理念和方向是多么的高大上。谁人能比?


通过法老头上的丝绸可以断定,“丝绸之路”并非起于汉朝。张骞凿空西域只代表中原王朝官方首次全面了解西域,并不代表中原跟西域乃至更远区域到那时才有联系。这不是很简单的逻辑吗?三千年前埃及出现丝绸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没有才奇怪。这些人大概不清楚五千年前就有青金石之路吧?毕竟周天子曾经西去见过王母,是不是那个王母就是那个那个法老?

除了著名的丝路以外,还有很多条路,默默地做两地的贸易工作,我随便举例就有两条:龟路、青金石路。龟路:商朝所占卜的大龟并不是中原地区所产的,而是从南洋马来半岛运上来的,依我自己的估计,至少有十万只大乌龟走”龟路”上来,在那商朝大约600年期间。青金石路:埃及法老王雕像头饰的蓝色带,是用”青金石”(Lapis lazuli)磨碎贴涂上去的,而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青金石的最大产地,到现在还在开采,远在四千年前,就有一条青金石贸易之路走得远远的,送青金石到埃及去。阿富汗的青金石之路和后来居上的丝绸之路,有众多重合路段和交汇点,这或许还能将丝绸之路的历史,从公认的公元前200年,至少往前推1800年,达到4000年以上。当时的整个世界是被中国人所一统的。夏商“帝国”下辖两河“王国”、埃及王国、玛雅王国、印巴王国……。


《几何原本》内容有“飞矢不动”,但是直到文艺复兴早期,西方的所谓考古过的文物、书本/壁画/小说都不见有弓箭的记载,只有标枪、短刀、盾牌!文艺复兴的后期,西方才开始有弓箭。早些年,西方展示《几何原本》内容的时候,把“地球”给画上去了。但是,对“地球”的认知、概念,属于西方的新词汇。证明地球是圆是近现代西方才出现的!所以这明显是西史造假。《九章算术》、《中医》,四大发明,以及农业、陶瓷、纺织、冶金与铸造等科学与技术,是奠定中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96%以上的时间在经济与科技方面一直雄居全球的基础!老祖宗玩的是“道”,现代人是钻牛角尖的“术”。《山海经》里对伏羲女娲的描述就是一手拿直尺(矩),一手拿圆规(规)。先人用有形的规和矩来表示无形的“道”的存在性,以让后人要循规蹈矩以敬天、顺天、合天!

克里特岛上的王宫初期遗址,距今大约3900余年。现代考古学已经证明,克里特岛确实是欧洲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但是,必须明确:【克里克岛仅仅是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人种的商阜之地。是中国人种货物贸易的中转站。与白人无关!】

克里特岛上的王宫初期遗址,距今大约3900余年,是欧洲最早的王宫遗址。现代考古学已经证明,克里特岛确实是欧洲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但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都无法自己产生文明。迈锡尼与克里克岛一样都是商帝国的货物贸易的码头。因为几个小岛根本产生不了“原生文明”。正如游牧民族产生不了发达的文明科技一样能。其充其量只能是原生文明所熏染或辐射出去的。犹太文明就属于被华夏文明缩熏染出的文明。因为比《诗书易》的成书要晚数千年的所谓的《新旧约全书》的内容与《诗书易》在核心价值的重合度,就是证明。经反反复复的考古发现,人类的原生文明只有一个。它就是——中国。


有说“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交相辉映,放射出人类文明的神采”。呵呵!不要因为大猩猩会攀爬就拿它与人类相提并论。东西方没有什么交相辉映一说。古希腊没有什么哲学或文学人士。因为盐碱、石头满地、粮食和淡水极度缺乏的希腊区域产生不了文明也无法产生文明。正如沙漠戈壁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正如茹毛饮血的游牧族群产生不了发达的文明科技一样。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纯属无稽之谈!

石峁城的规模宏大,史前第一。2011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基本探明石峁古城范围;2012年进行发掘,主要集中于外城、内城、皇城台。这座宏伟堡垒,发现近10公里城墙,围绕一座70米高皇城台和一个内部圣殿。总面积超过400万平米,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米)、陶寺遗址(270万平米)等。《周礼·考工记》记中国古代营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对于尚为“神秘”的石峁来说,堪称“同脉同源”的陶寺遗址,成为可参照的对象。陶寺,与石峁同属都邑性遗址发掘成果已有多个最:1、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2、世界最古老观象台。3、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4、发现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5、遗址发掘为止世界最早建筑材料“板瓦”。6、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

石峁城内的石刻风格与印加即古埃及都很有相似之处。世界文明同源,文明像波浪一样一浪叠着一浪传播。这个源就是当今的中国。但因所到环境不同发生形状和颜色上也有所变迁。


有说“中国夏朝之前是原始社会”。哈哈!黄帝就是夏朝之前近千年的人物。请问,通过《黄帝经》发现他的哲学理念、法学理念、政治理念、医学理念……都达到了从古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境界。因此,说黄帝时代是原始人者,那它肯定是狒狒。因为狒狒的智商距离类人猿还相差很远很远!


问“对秦国军功公爵制”的看法!答:秦军的“军功公爵制”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以“使命感”、“正义感”、“救世感”为前提,为基础,为出发点的“军功公爵制”,能充分激发全民积极参军,争相奔赴战场,激发将士们无后顾之忧的深入前沿勇敢杀敌的战斗心理。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在担负天下一统的神圣使命中应该实行,并让其更先进,更完善,更精准。军人有权拥有争夺过来的土地。经理被占领的土地,让其越来越繁荣安康文明,是将士们及其儿女的基本天职。如果没有嫡系子女的继承,那么,就可以上缴国库以重新分配!嫡系是指由黑发栗目黄肤的中国女性所生的后代!未来的中国肯定是人人各司其职,尊卑有序,论功行赏,不住向善的国家!中华民族必然能够再次一统天下。这是至尊“天”的既定意志。是顺昌逆亡的历史定势!


河南出土的有:一只13500年灵井鸟雕。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国雕塑品!出土了几支9000年七音阶骨笛。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最早的音乐器材,比埃及出土的笛子还要早2000年!有8500年的郑州裴李岗文化。发掘出远古时期遗物!河南,有6700年的洛阳渑池仰韶文化。发掘出石器、古器、陶器、蚌器等。还发现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还出土有5500前的丝绸出土。而其它文明遗迹的“年代上限”都远远低于唯一“原生文明”中国!


三星堆与埃及相同“金权杖”之谜?(1)两处金权杖相同,各自独立制作,是巧合?可能性极小,几乎不可能!(2)三星堆从埃及购买?不可能!埃及的金权杖时最高王权地象征,时唯一的,绝对不可能出卖。(3)是埃及从三星堆定制的?如果在三星堆地区古国也视其为最高王权象征,同样道理,也绝不会出卖给埃及;如果不视为最高王权象征,定制是可能的。从神秘国度定制来的,埃及也是能接受的。这进一步的证明了古埃及是华夏帝国下辖的一个“诸侯王国”。


有说东洲与秦国战争。其实,不是“西周国”与“秦国”的战争。而是“周帝国”讨伐“秦王国”。所有的王国都是“帝国”下辖的省会。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政府讨伐某个省。从神农到商汤帝国,亚非拉…整个世界是被中国一统的。到了西周,整个东亚是被中国所一统的。齐楚燕韩赵魏秦都是周帝国下辖的王国。这是基本的历史事实。


帝俊创立历法,制定年月日时,颛顼定二十四节气!!!


有说“夏朝崇拜太阳”哈哈!自“河出图,洛出书”开始,中国就是一个“唯天为大,惟道是从”的帝国。所以,夏朝不可能崇拜太阳或任何有形的存在。任何不崇拜“天”的信仰都会被认定为异端。这种信仰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时八千至一万年!


可以找到“夏天”的夏字,但是绝对找不到“夏朝”的夏字。因为夏朝的本身是后人对一个因“唯天为大,惟道是从”的政治法理而呈现出的“万物峥嵘,蒸蒸日上,繁华安康”时代的总称称谓!所以,寻找“夏朝”二字注定是徒劳无功的。黄帝之后直到大禹夏桀,都被后人总称为“夏朝”。其繁华文明的标志就是贾湖、巴比伦、阿拉拍、红山……以及后来的古埃及、陶寺、良渚……都属于夏朝文明的遗物!


不要称呼三星堆为古蜀国,实际也不是!三星堆遗址是《山海经》记载的“暘谷”城之一。(原“暘谷”城在美洲(位置靠近旧金山方向),尧舜禹世界大洪水时期搬到三星堆遗址建立新的“暘谷”城)。尧舜禹时期大九州的东部边疆州——暘州,其首府即在“暘谷”城。暘州管辖范围包括了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东北印度洋、整个太平洋地区。

《山海经》《山海经图》朝鲜和身毒国在一起位于《山海经图》的东北角。身毒即印度,说明身毒国有两个,一个位于朝鲜半岛附近,另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从头顶 或罐来载物的习俗来看,他们祖先应该是从同一个族群分离出来的。马丘比丘遗址是《山海经》记载的“昧谷”城。

三星堆遗址是《山海经》记载的“晹谷”城。两者都有中华祖先神庙,都有金银铜雕像,有金花金叶,银花银叶,铜花铜叶等等。根据《山海经》《山海经图》《竹书纪年》《尚书·尧典》等先秦典籍和《淮南子》《史记·西域列传》等汉朝典籍记载我们可以知道: 伏羲炎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及夏朝时期,中华文明是统治范围包含整个地球人类的超级大文明,那时东亚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属于大九州的东部边疆州——暘州,州首府“暘谷城”又称“汤谷”就在三星堆遗址。

确切来说,尧舜禹时期的世界性大洪水发生以前的“暘谷城”(又称“汤谷”)本来位于《山海经图·天下总图》蓝色线圈起来的地方,地理位置相当北纬30°-45°线、东经140°-150°线所围起来的区间里面(这个区间位于阿留申群岛的东南方向、旧金山的正西方向、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日本列岛的正东方向),现在已经完全沉入海底了。

大洪水发生时古东夷人匆匆忙忙把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的青铜祭祀神器搬上大船漂流到三星堆遗址,并在此重建新的“暘谷”城。因为世界性大洪水导致整个地球基本被淹没,只剩下青藏高原这块陆地还露在滔天洪水的水面之上,侥幸残存的人类陆陆续续在此地聚拢,所以三星堆遗址成为新的地球人类社会文明的中心和起源地。

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直到盘庚迁都北蒙(殷墟)建立东亚版的殷朝帝国以后才开始和三星堆遗址(即暘谷城,又称汤谷)竞争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即大九州的东部边疆州——暘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地位,这个争夺战一直到商纣王彻底征服东夷才真正结束。

目前中国历史考古队伍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人中大多数都系统学习过西方考古工程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中国先秦典籍诸如《山海经》《山海经图》《周穆天子传》《竹书纪年》《逸周书》《越绝书》……《尚书》《易经》(《连山》、《归藏》、《周易》),还有汉朝典籍《淮南子》等等典籍知识无知的程度非常惊人。

这直接导致这批砖家面对挖掘出文字文物时却变成“睁眼瞎”。比如不认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扶桑木”“句芒神”“颛顼帝”“尧舜禹”“后羿”等祖先的神器和神像。再比如不认识陶寺遗址出土彩色陶盘里面盘着的颛顼帝专用图腾“鱼妇”,瞎解释成“中华第一龙”等等。对于古印度文明遗址、苏美尔文明遗址、古埃及文明遗址、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遗址、古美洲文明遗址等等出土的符合《山海经》等先秦典籍记载的情况也一无所知!———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啊!

欧美从古至今都没有贵族。为什么呢?因为贵族是从高贵的道中涌现出的。而欧美从古至今只有弱肉强食的禽兽之道,而根本没有亲诚惠容,恭谦礼让,和平共赢的人类文明的道德理念。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而其不属于人类文明!


谁如果对此不甚了解,那么,就请列举出欧美曾经有过属于人类的文明。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到,那么,就意味着本质里欧美境内有待于发现人类。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连人类都难找到的地方,还能找到贵族吗?


也许有愚昧无知的娼妓秉性的家伙,把用不到五十年烧杀抢掠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贪婪母狗维多利亚当成贵族了吧?土匪抢了一辈子,杀人如麻,最后成了贵族。可能吗?只有畜牲才会以此为贵族。不是吗?


公审和清算维多利亚和乔治华盛顿之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必须。也是捍卫人类文明基本底线的必要和必定!没有任何人或组织能够阻碍这一神圣的定势!


贵族层次内也是分等级的。贵族层次内最低的阶层也比世俗内最高层次的模范要高贵。这是基本的比对尺度。世界上至尊的贵族一定产生与至公、至正、至慈、至爱、至功、至大、至明、至用、至圣的道中。这条道在远古只在中国存在。《尚书》为证!在这条道上只有最能够“唯天为大,惟道是从”人才能成为“万尊之首”!近万年来,在世界上产生了神农、女娲、伏羲、黄帝、炎帝、尧、舜、禹、汤、摩西、孔子、耶稣、穆罕默德、毛泽东………。

由于黑发黑瞳黄肤的中国人是炎黄的后代中国民族自然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支至尊民族!没有谁能够否定这一点!民族败类就是不以天为尊为大,且逆道辱圣诋善的货色。

笛子与哨子不同。笛子绝对是文明标志。并且是“高等文明”的标志。因为哨子意味着只要能吹响。而笛子则需要怎样符合音律。控制音律是个高科技的技术。正是明确并控制了音律,而后才造就了如今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这与承认或不承认没有关系。承认了就是对文明的尊重。不承认就绝对属于对文明的无知。没有谁会在乎无知愚昧份子的承认与否。中华文明不需要类人猿们的承认与否。


但是,八千七百年前的骨笛并不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向上数应该是“人工谷物”。距今一万两千年。农耕文明不仅仅是文明的源头,更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但是,在中国出土的距今一万五千年“黑皮玉”应该是定居后的农耕文明的产物。只是世界上尚没发现早于一万两千年谷物。既然黑皮玉存在,那么,定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农耕文明就应该必然存在。所以说“中国的文明史是一万五千年以上”。其后,中国的小麦(莱)于9000前在胶东也普遍种植了。


贾湖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除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这个发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还有另外一项发现也很重要,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沉积物中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成分有稻米、蜂密、山楂、葡萄,与现代草药所含某些化学成份相同,根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专家表示此前在伊朗发现的大约公元前5400年前的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贾湖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记录,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中期骨笛,在公元前6600年-6200年期间,这个时期出土的骨笛都是管开七孔,它们不但能吹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而且已经能够吹奏出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没有这一发明和创造,整个世界至今还会处在没有音乐的境地。当今欧亚大陆上的所有音乐都是以此且只能以此来谱曲和创作的。


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这一批精致骨笛,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是中国音乐文明史上的奇迹。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王子初这样认为。但要在鹤类尺骨这样不规则的异形管上找到合理的音高排列,不仅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而且需要对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加以考虑和计算,显示出贾湖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但是,他们是通过何种办法计算音孔位置的?

贾湖遗址中不仅仅有骨笛和美酒,而且还有人工谷物、丝绸和契刻符号。无法否定,这是一个高度发达而文明的景象!

太多太多了!汤王墓、商王以自己为牺牲来求雨桑园。至今“亳州市”还使用着“亳”这个专用字。亳州的历史也清楚的表明亳是世界上最早的“祭天之都”。亳州境内大小的河流名称。远古的亳州周边的卫星城的名称。都指向指定了“亳”是商都的。在亳州城西南的地下有一个尚未发掘的庞大的城市。我也曾在哪里顺便挖掘出古老而十分精致的陶器。“亳”的读音就是“帛”。是用来记录祭天的理念内容的。三星堆也出土了“帛”。但是,三星堆的帛书已经褪色干净了。但是,在迁都洛阳后,留下的甲骨文,还是很多的。“亳”是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前文明的中心区域。商朝的政权是天下一统的政权。其统治的区域遍及两河、尼罗河、亚马逊河、地中海北岸……。

亳就是焦。就是“柴”。就是祭祀的意思。“祭”就是纪念、记忆、记载的意思。是文明累加的基本模式。后来的亳州无论怎样改名称,都没有失去“祭天之都”的本意。亳州曾用“焦”、谯、谯陵、谯郡。“谯”字源自于“焦”。从象形文字上说就是【一个人在火堆旁献祭】。从亳州的亳字可以清楚的发现世界各大文明区域的献祭都源自于“亳”。同时也说明世界上所有各大古文明区域是从属于同一个帝王的统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谯”也能明确迦太基人和犹太人的的人种以及其祭祀模式的来源。同时,通过这个来源也就明确了整个天下是被谁来一统的以及以什么形式来统治的。从而三星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突然消失的谜案和人种的问题,统统迎刃而解。


四千二百年前的时候大禹早已经去世近千年了!尧舜禹三个帝王之间也是相差数百年的时间。他们三个“人”之间本不是相传关系。而是他们三个人所代表的“部族”所长掌管的政权有相传关系!这一点必须明确!不然,几千年的文明时段,又被打水漂了!你的“殷人即夏人”与我十年前的观点是一致的商“王”朝的建立是在尧舜的时代。但是,商“帝”国的政权建立是在二十一世纪末。帝国赐封并统辖世界上所有的王国。商王国就是被后人称为“夏帝国”所管辖的一个王国。


“夏”不是帝国的名称,而是后人对从黄帝至大禹时代的总称。其之前的“唐”“虞”分别是对一万年前的神农,和对九千年前伏羲所形成的政权和影响的称谓。“唐”原意为“搪瓷”陶器。是农耕文明发展成熟后有了蒸煮用的锅鼎之类的意思。“虞”原意是“完备的辩证思考性”。这是《易经》八卦即对一件事情需要从八个思考方面进行考量,即人类有了全面思考模式的开端。正是唐虞两个时代奠定的基础,所以,黄帝才用更紧密的政权方式一统了天下。并正式使用“祭祀统治制”。而商王朝就是以培养祭祀为突出特质的从属于“夏帝国”的王国。三星堆应该是“夏”朝遗留下来的“老祭祀”不愿意接受商帝国“新祭祀”管辖的原因而遭商帝国摧枯拉朽的。被商帝国认定为异端的、邪恶的、污秽的东西 ,这肯定是要被砸毁掩埋的。因此,这也就破解了今天所谓的三星堆祭祀坑内为什么所有的文物都是被刻意砸坏的原因所在。当然,被消灭的不接受商帝国统治的祭祀团体不仅仅是三星堆区域的,而且还应该包括伊拉克的古巴比伦、印度的哈拉伯地区的。它们都是在商朝时期被诛灭的。但是,从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可以看出古埃及很顺服商帝国的祭祀统治。因为很多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都认可并崇拜“玄鸟降而生汤”。同时,古埃及也崇拜“蛇”即伏羲。因为伏羲被称为人头蛇身即蛇的化身之意。以后我会公布对古埃及文字之诠释的。哦!顺便表明“古埃及文字是没有读音的。所谓对古埃及文字的解读,全部是忽悠。绝无可能!”

鲁莽的学者“把本是诞生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商代,一下退回到公元前1600年以后,妥妥的五百多年历史打了水漂。同样,把公元前八千年前的伏羲时代硬说成是四千年前。把神农说成是五千年。人工谷物已经证实了神农是一万两千年前的人物。最早的太极图案也证实了伏羲是距今九千年前的的人物。这还需要辩解吗?谁之过?先商变后夏,自己变“玄孙媳妇儿”,还是个“小儿",谁之责?本是好好的大禹治水,司母移山,夏“帝”与商周两个王国并行,这一下子就没有了,成了伏羲传说!”这整整把伏羲的年代缩短五千年呀。

西方的“地层测年”法得出来的黍的数据。结果被抽取直接测量黍数据彻底推翻。十个数据,最大的竟然相差7500年。就是说,在同一个地层,这个地层被西方考古专家们已经定为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但直接测这个地层一起挖出来的黍,结果却是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后1600年的都有,由此西方考古地层测年的可信度有多少。西方的小麦是“测地层”,还是“测小麦”,是西方自弹自唱,还是多样本,多中心双盲法测定的,不得而知。然后就是甚嚣尘上的小麦起源西亚说,小麦西来说。说什么中国是没有野生小麦草。现在发现中国小麦品种则是最多的,而且小麦只有真正解决了脱穗问题,才是真正可以栽培的小麦,否则很难收到种子。那么这种六倍体现代小麦西方何时出现的呢?至少和中国同时代而已。又何来小麦西来说呢?因为只有这样的小麦,才是真正能吃的小麦。现在有了贾湖七千多年前的小麦,那肯定没有西来啥事情了。不仅如此,西方一万年毫无破损的篮子,公元前的快餐店、耶稣的裹尸布……之类的东西还真的不少。

有说为什么仅商朝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盟主的妇好墓陪葬的青铜器,就几乎超过被发现的周朝墓陪葬青铜器的八百年的总和?哈哈哈……!关键是商朝不是一个部落联盟,而是一个一统天下,并牢牢的控制着北非的古埃及、美洲的玛雅、印度的阿拉伯、中国的良渚……。巴比伦和三星堆因不服从商帝国的领导而被诛灭。记住:远古的华夏民族曾是一个一统天下的民族。基于这一点,很多历史谜团就迎刃而解了!


认识的水平不同,对中华文明的解读不同。八卦就是文字。其实,八卦就是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字。这一点谁无法否定!“一”是文字。中国太极中的“一一”就不是文字了吗???回答!!!所以,中国文字比所谓的古埃及要早起码要三千七百多年。“文字文化”、“科技文化”“音乐文化”“政权文化”………。总体才能构成人类文明整体的文明。中华文明最早的音乐文化,是中原河南贾湖七音骨笛,全世界最早的七孔骨笛,彻底的改写了中国音乐史,距今 9000 年!然而,这不仅仅是文化,而且也绝对是一种科学。音律的控制是很容易的。但是,音律的发现则简直就是神的工作。这需要从全宇宙数万亿种声音中只抽出“七音”。想过这个问题吗?只有想了,才知道中国古代先民的良知和科技建树太伟大了!一支贾湖骨笛九千年,我觉得能把笛子造出来就已经不得了了,它牵扯到数学,音乐,已经涉及到最初的科学。这难道非常高明神奇的文明吗?请回答!!!


中国沿海的文明高于内地是不可能的。以往,人们逐水而居。所以,只不过有待于发掘河流及河流改道的淤积层。中国农耕文明肯定要在一万两千年以上!中华文明历史最早的鸟图腾,是中原河南许昌的灵井鸟雕,其栩栩如生,距今13500年。埃及的鸟是师从中华。这一点确定无疑。欣赏认识的水平不同,对中华文明的解读不同。实质上,形成“统一意志”规模人口的聚集,是文明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可以说城池青铜器文字比与“统一意志”都不是必要的。


个体,家,家族,氏族,国家。氏族就是早期国家,多氏族联合“形成统一意志”,就是进一步成熟的国家。“统一意志”就是后来人所谓的国家内涵。并非炎黄的联合才形成了中国天下一统的神圣定念。而是在神农时代就形成了以推广“稷”为主导意志的天下联盟。当然,黄帝结束了以往松散的一统模式。而以“祭司制”统治着整个世界。在炎黄没有联合之前的炎帝时代没有形成“以祭祀理念”为中轴的鲜明的统一意志的联盟。而农耕文明推广粮食的种植已成天下人的共识。黄帝维护亚非拉即普天下各部落联盟的统一意志,因而被尊为人文的初祖。其实,精准精确精切的说“神农是以农耕科学一统天下的人。女娲是以道德伦理来统治天下的。伏羲是以哲学一统天下的人。黄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祭司制统治天下的第一人”。无论是古巴比伦还是古埃及古玛雅古津巴布韦古哈拉伯古南美……都是以祭司制被中国所一统的。没有谁否定这一点。

有很多人把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看作是“夏朝”。这是不可靠的。因为,商代元年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末。而不是公元前1600年。二十一世纪之前直至公元前六千年前的“黄帝元年”就是“夏朝”!从公元前六千年至公元前一万年的伏羲就是“虞朝”。从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一万三千年的神农就是“唐朝”。唐朝与虞朝之间有一个伟大的女帝王,她就是女娲!把唐朝推向虞朝的漫长过程中,女娲用“天道伦理”的精神文明和青铜冶炼术,对时代的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女性帝王。《诗经》中有有关她在爱情中撕心裂肺的动人故事。

我曾纳闷,为什么女娲冶炼青铜的技术没有被历史所突出,而非要记载她少女时期起伏跌宕的爱情故事。后来我才发现,如果,没有那段让世人难以理解的爱情煎熬,它她就不可能成为三皇中的一皇。所以,爱情的煎熬决定了她品能的高低贵贱。其实,耶稣最伟大的时候是他十三岁至三十岁之间“得道”的时候。而匈奴人创建的基督教神学体系恰恰删去了这个过程,从而掩盖了耶稣原本伟大的属性。并只有用水上行走、水变酒、瞎子看见、死人复活……等雕虫小技来吹嘘耶稣了。

欧美人因缺席数千年的文化熏陶,所以文明的大脑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既然如此,中国人还会依据脑缺份子对文明的定义吗?我们中国人是人,不是有待进化完整的大猩猩。所以,希望所有的中国人自重自爱。不然,你何以爱“天”呢???不爱“天”,那么,爱什么不是徒劳呢???请回答!!!哈哈哈………!




大圣于杭州灵隐


哈哈哈……,哈利路亚,哈弥陀佛,干杯!!!


user avatar   chen-zhu-43-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探轶四学院创始人的性格和精神宗旨,以及出自四学院的学生如何贯彻他们的学院宗旨。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成汉政权? 
  如何反驳明吹,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甘地是否被严重过誉了?甘地为什么被嘲笑? 
  为什么两汉400年明朝200多年都没能彻底征服漠北在漠北建立统治,而李世民二十几年就做到了? 
  在历史上,李世民冷遇了杨妃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书中,草料场的「常例」能有多少好处? 
  电视剧《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南国山河南帝居,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班超直接用2000人打败了贵霜帝国陈汤也用两千人打败康居战斗力如此不堪为啥不一击灭国,而后改封宗室? 
  汉武帝应不应该诛杀降将李陵全家?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石勒?
下一个讨论
郁清叔叔为什么被封号?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