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老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电视剧)哪个好?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个可能没多少人留意的小细节。

刘备在东吴结亲的时候,老版《三国演义》选择的背景音乐是《乐府诗集》中的《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原为吴地的民歌,《乐府诗集》中一共收录了75首,创作者选取了其中四首。而纵观整个《子夜四时歌》,可以说这四首诗虽非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四首,但前后的缀连最为精当,与二人结亲的背景形成了极好地呼应。

这四首分别为: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渊冰厚三尺,素雪复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四首诗词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将中国古人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展现地非常好。

先说第一首,《春歌》。在这首诗里,作者将“春”充分拟人化,一句“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更可以说绝妙。一方面,“吹我罗裳开”是“春风复多情”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真正让“罗裳开”其实是人,但这里将原因归结到“春风”身上,这里面的含蓄隽永就非常值得玩味。

再说第二首,《夏歌》。这里的“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一句中,“莲子”乃是“怜子”的双关语。从表面上看,这是说“趁月色菜莲蓬,得到了一大堆莲子”,但实际上是说两个人趁月色幽会,互相表达爱慕。当然,我们也知道,采莲这个事本来是不必要非得晚上去干的,两个人非要选择晚上去……emmm

第三首,《秋歌》。这里的“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一句中,“梧子”是“吾子”的双关语。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无灾无难,长命百岁。

第四首,《冬歌》。这里的“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表意相对直白一些,就不需要多做解释了。

整体上看,在这里面,编剧用子夜四时歌中的四季变化作为切入点,借用当时的民歌对刘备与孙尚香的感情进行了描述。而从这四首诗中可以看出魏晋文学的风雅所在。当时的人在情感方面既开放,又含蓄。他们开放在不避讳要与人“乘月采芙蓉”,但同时也要婉转的说“夜夜得莲子”。将之用于《三国演义》,是非常合适不过了。

顺便再说一句,论开车,还得古人是老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的《子夜四时歌》是结合魏晋时期的音乐风格,并用吴语演唱的,别有一番韵味。

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并无任何提及《子夜四时歌》的地方,将《子夜四时歌》放在电视剧中完全是创作者的神来之笔。但惟其如此,更能见得创作团队的用心。能想出用《子夜四时歌》给《三国演义》当配乐,并且能从七十多首诗中准确挑出这四首来的人,必然是对魏晋文学以及《三国演义》有极为深入的研究与热爱——而这样的人,只是《三国演义》众多编剧和策划团队中的普通一员。而要把《子夜四时歌》用古曲进行重新编曲,并用吴语将其唱出来,更是要花费非常大的力气。

跟剧组花大力气想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人对《子夜四时歌》根本不了解。毕竟,《子夜四时歌》就算再是民歌,那也是1000多年前的作品,而《三国演义》的观众中,99%以上都不具备鉴赏这些作品的知识储备。在某种意义上说,用《子夜四时歌》给《三国演义》当插曲配乐,虽不能算是对牛弹琴,至少也是个投出产出比极不划算的事情。可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剧组还是这么做了。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是《三国演义》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user avatar   feng-niao-22-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人记得,老版三国演义首播,是94年的大年初一,央视春晚结束之后,后半夜演了三集。那时候,只有父母房间里面有电视,一开始我爸饶有兴致的和我一起看,后来我是在他的如雷鼾声中,看完后面两集的。

当时的感觉,首先就是主题曲,声音和画面一出来,仿佛东坡的大江东去,浩荡沧桑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杨洪基老师的嗓音真是绝配。

里面每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也非常有代表性,曹孟德踌躇满志的微微摇头,关二爷捻须傲目,三爷擂鼓时圆睁环眼……不但人物形象逼真,做派也非常有概括性。好比京剧讲究人物出场有个“碰头彩”,一个亮相,底下暴雷也似一声“好!”

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对三国人物的画面感,完全来自于下面这幅年画,当时在我家的墙上挂了好多年,爷爷和父亲都喜欢三国,谈起来如数家珍,指着给我讲三个人用的什么兵器,胯下都是什么马……(当时我最好奇的是,关羽那匹马的尾巴为什么还要打个结,这是类似红军打绑腿提高战斗力么……)

传统文化的熏陶,真的是浸入骨髓的,我之先民,有典有则,这种扎根于几千年传承的皈依感,可以让你不会因为当前的种种困难和落后,而抛弃你的信仰和忠诚。

扯远了,回来。当时看到的时候,都有一种眩晕感,什么叫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非言语可以比拟。——这种眩晕感,只有后来在第一次看少儿不宜片中可以比拟:)))

这部戏,真是时也运也。就仿佛三国时期群英荟萃一样,一大批演员也应运而生,共同撑起了老版三国的经典。唐国强的诸葛,舌战群儒代表着前期的羽扇纶巾仙风道骨,五丈秋风代表着后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鲍国安的曹操,真是姿貌短小而心雄万夫,且奸且雄又恨又敬;陆树铭的关羽,那眼睛微微一闭寒光直射的睥睨之态,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形象活灵活现,真是绝了。这一批人仿佛不是演员,而是真人穿越了过来。他们成了典范,以后再有人饰演这些角色,大家评价的标准是“演的像不像陆树铭”,而不是“演的像不像关二爷”。

但遗憾也不少:

非主角演员被多人饰演且相差甚远,以至于必须靠字幕来区别。但那些非主角演员,其实也都是赫赫有名的“角儿”啊,比如张郃,演员长的不像也罢了,连胡子造型都截然不同,这算是哪一出?我对张郃的认同感很深,主要是我小时候父亲常开玩笑说,关羽是山西人,张飞是涿州人,赵云是真定人,只有张郃才算是咱老乡。张郃也很厉害的,比如被这个打败过,被那个打败过,最后被诸葛亮安排射死了——揍他的人都是牛人,所以他也挺牛,呵呵。

三国的这个遗憾,我觉得是最大的遗憾,盖三国的出色,不能看作只是几个核心人物的刻画出色。历史如海水汪洋,英雄如浪花踊跃。真正看三国的,往往喜欢的除了某个核心人物外,一定还有某个“二线角色”,例如张辽、孙策、太史慈、周泰、黄忠等等。作者在描摹这些人物时,也是不遗余力的。

例如审配,虽然被称为专而无谋,但临死之前,审配对行刑者大吼一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读来令人泪下,曹操说:“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还有我最喜欢的太史慈,事母至孝,武艺过人,还和刘备三兄弟有过交集,简直就是另外一个赵云了,可惜时乖运蹇,临终前大呼:“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句话可以和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互看的。据说原话是:裴松之引吴书(应该是韦昭等人的)注<三国志>时提到太史慈的遗言: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我觉得演义的修改,更衬托出了那种壮志未遂的英雄之气。演义中赞叹曰: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这首诗我一直背的滚瓜烂熟——这些人物,说限于预算和时间,没法一一精细刻画,可以谅解。说因为不重要所以无所谓,这是绝对亵渎的。

其次,武打场面很拙劣,以至于到了很多高潮场景,总让人高潮不起来。例如三英战吕布、赵云长坂坡、张飞斗马超,总感觉有点尬演。老三国在表现大场面如火烧赤壁时,很有艺术表现力,气势恢宏,布置得当。但一到武戏上就有点拙计,只能用人物表情、马蹄翻腾、语言对白来“侧面烘托”了,整个画面就是马蹄“嗒嗒”声,兵器“刚刚”,人物“嘿哈”声,确实是美中不足——这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描写的“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缭乱”。关张皆万人敌也,那么在场面上未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终归是不尽兴。曹操说袁绍,有文事者 ,必须以武略济之。老三国可惜就是文事精彩而武略不足。

这两个遗憾,后来在水浒中被针对性的弥补了。人物全部请戴敦邦先生画像,然后按图索骥,武术请了袁家班。林冲的枪、鲁智深的禅杖、武松的棍、李逵的板斧、燕青的拳,真正做到了“通过武术动作塑造人物的个性”。但毕竟水浒是水浒,三国是三国,遗憾终归是遗憾。有时候我想,以前的这拨演员,用上水浒的武打团队,再辅之于现在的CG技术,搞出来个重制版的三国,有多好。——但也只能是幻想,现在只剩下小鲜肉了。

如果说还有遗憾的话,我说出来大家可能不同意。我觉得人物的对白,有时候用文言,有时候用俗语,两者之间的衔接过渡,在某些场景中比较生硬。尤其对于读熟了原著的人来说,心里面的台词是“什么什么乎/哉/也”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什么什么啊/吗”,总会有点出戏的感觉。

最后补一句,片尾曲也非常经典。片头曲是杨慎的作品,也是三国里面原有的。但片尾曲是今人写的,非常扣题而且非常难得。因为个人比较喜欢古文,有个心得和大家分享。就是你用现代的文字,能写出传统文学的意蕴,有时候比用古文直接写,更难,何况作者还是位女性,这种旷远沧桑的历史感,真是大手笔才能担当。作者王健为94版《三国演义》创作了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插曲《卧龙吟》《这一拜》《民得平安天下安》《淯水吟》《哭诸葛》《貂蝉已随清风去》等经典歌词。王健表示,片尾曲在45天内改了6次、写了3稿,她现在都能背下来。王健还打趣说:“我最近才知道,当年有人说不要找女性作者写《三国演义》的歌词,要是当年知道,我就退出了。”据说毛阿敏当时一看,就坚决表示自己一定要演唱这首歌,后来也一样成了经典。

正是:

大江东去浪淘沙,兴废沧桑一念差。

英雄已逝风流尽,后人凭吊枉嗟呀。

忆昔曾闻桥下笛,劝君休指玉中瑕。

尘世难逢开口笑,世尊拈尽手中花。


user avatar   zhang-fang-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版《三国演义》好,好在哪里?

我认为是导演与编剧,懂英雄,懂大历史,更懂大历史与英雄碰撞出来了的那份沧桑与悲凉。

在此以老版《三国演义》第五十四集结尾处的一个小片段举例——

孙权为感谢周泰的救驾之功,设宴酬谢。在席间,孙权为周泰解开衣衫,细说每处伤疤的来历。孙权每说出一处,就赐周泰一碗酒。君臣相知,群雄相贺。

此时,背景音乐变奏版《滚滚长江东逝水》响起,按照这部电视剧的惯例,一般这个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都是感情的高潮与英雄的高光时刻。

我原本以为这一段Bgm是送给本集的正面主角孙权和周泰,来烘托个人英雄主义。

然而并没有。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更为丰富。

背景音乐响起两三秒后,画面一转,镜头给了准备班师回朝,在长江岸边最后向对岸江南远眺的曹操。

曹操在望什么呢?此时旁白开始了。

注意,一般在电视剧中用旁白是大忌。因为电视剧是靠画面与台词来推进剧情的,你总用旁白来讲,这不是成广播剧了吗?但这一次旁白却加的恰到好处。

旁白这样说:“曹操和孙权在合肥这场战争,以东吴求和,双方各守原来疆界而告结束。曹操班师北去之际,当然没有料到,从此之后他也再未到江南,更没有亲手征服东吴的时机。”

谁能想到这是曹操最后一次眺望江南呢?剧中的人物不可能提前预知未来,电视剧前的观众也很容易忽视这样的历史细节,但该剧的编剧很懂,他通过这段简单的旁白,站在上帝视角,告诉了大家这一幕画面的深刻意义。

还记得曹操在剧中上一次远眺吗?那是消灭袁绍,平定北方之后,他站在高山之上,吟诵《观沧海》。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这是何等的雄心万丈。

北方已定,该去江南转一转了。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曹操第一次发出想要平定江南的信号。

赤壁之战的折戟沉沙,让曹孟德的壮志暂时落空,可他并没放弃,华容道的三声大笑就足以说明他的自信。因为此时他还不老,他还有时间。在能者眼中,只要有时间,就有一切可能。

但这一次不同了,白发生了,皱纹长了,岁月逝了,英雄老了,我还有时间吗?

那段旁白结束后,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然后说:“看来老夫欲平江南,还需时日呀。”夸赞自己的小辈,这不是正是对自己衰老的感慨吗?

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生子当如孙仲谋”,从意气风发到英雄迟暮,从雄心万丈到无奈叹息,真的还有会时间呢吗?估计曹操自己心里也不清楚。

既然对未来不清楚,那就让我再望一望这美丽的江南吧。壮志终究未能实现,乱世终究未能平定。那不如和他们说声再见吧,向那个“夏冬读书,春秋狩猎”的少年,说声再见。向那个“欲为征西将军曹侯”的能臣,说声再见。

再见了,我的宿敌。

再见了,我的江南

再见了,我的梦想。

人生终归是要带着遗憾,继续前进。

《新三国》关于这一段跟本没有拍摄,没有拍合肥会战,没有拍周泰救主,没有拍甘宁百骑劫魏营,至于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新三国》编剧脑洞大开的把它放在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期,孙坚带着年幼的小孙权见到了曹操,曹操看到小孙权聪明,便说:“生儿子就要像你一样呀。”

大家想想,这两者所表达的意思能一样吗?一句是梦想壮志,一句是家长里短。编剧白白浪费了一句千古名言。

其实《三国演义》原著对这一段也是一笔带过。第六十八回:“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年纳岁贡。操见江南急未可下,乃从之。

老版《三国演义》这段细节的加入,足以起到升华原著的作用,它让我们走进了历史,读懂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在历史大洪流中,英雄的悲壮与时光的苍凉。

写的这里,我觉得本集那段《滚滚长江东逝水》的BGM,不是给孙权周泰的,也不是给曹操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所有英雄们。不管他们是活着还是死亡,不管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是巴丘的周瑜,是麦城的关羽,是白帝城的汉昭烈,是五丈原的忠武侯……

他们是此刻眺望江南的曹孟德。

第一次读曹操的《龟虽寿》是在课堂上,纸上干巴巴的文字,老师枯燥的讲解,让我不以为然,当我看到电视剧中的这一幕时,才彻底读懂了那首《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原来英雄,从未老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3224782861676544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煮酒论英雄》大家都熟吧,是三国的重头戏,他们怎么拍的呢?我做一下对比。

老版三国,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一个一个的回答,都被曹操否认。

曹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然后一声炸雷 。。。。


新版三国是这样的:

曹操说:你干得好大事,居然在宫里种菜。

刘备说:我闲着没事,突然想吃一口新鲜韭菜了。

曹操:收割头一刀韭菜的时候,给我一筐,我也要尝尝。

然后两人走过一片茂密的梅花林,曹操说起了当年望梅止渴的事。

到了另一个亭子,开始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玄德,你阅人无数,必接纳过不少英雄。

刘备:在下一双俗眼,哪儿识得什么英雄?

曹操:说说嘛,说说嘛。

刘备开始一个一个的说英雄,曹操全部否定,然后说:

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曹操。

接下来,新版三国加戏了。

刘备冷笑一声:“丞相言重了,刘备岂敢,与丞相,相提并论?”

曹操:“玄德啊,你,,觉得我,,,,不会,,识人是吧,嗯? 我只说几件事,,,,便可见端详。”

然后bala bala说了原因一二三四条,解释为什么刘备是英雄。

然后问刘备:“你看我说得对吗? ”

刘备说:“说得对,非常对! 我也有点疑问,敢请丞相直言相告。如果我怀疑得没错,你好几次想杀在下,可为何到现在还不杀呢?”

曹操语重心长的说:“玄德啊,问得好啊,问得极是!我,,也把实话,,,,,告诉你吧。第一,舍不得,自古以来,,,英雄相惜嘛;第二,你虽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一个,,,,无用武之地的,,,,,英雄,,,是无害,,,于,,,,我曹操的,所以,,,我才能跟你,,,相敬如宾,青梅煮酒,,,,,论英雄啊。”


相敬如宾,指的是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同义词有:举案齐眉,琴瑟之好。

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呢?曹操说的那些都是表面话,真正的原因是曹操爱上了刘备,舍不得。

他俩不是青梅煮酒,他们是青梅竹马!


user avatar   kong-yun-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贴两张图


主席版的丞相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上面有答案说新三国的丞相更接近“人”,抱歉,这两张图片哪个是人真实的状态我觉得很明显。

新旧两版三国给我的感觉,老板像瓷器,在时间的洗礼下乍一看似乎有些粗糙,实则温润如玉,足以传世;新版的像玻璃制品,看起来光彩照人,但一眼就能看透,无聊的紧。


user avatar   michael-98-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好,我看过两版的《煮酒论英雄》,对比一下。

三国里的重头戏煮酒论英雄,老版三国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一个一个的回答,都被曹操否认,最后说英雄就是你刘备和我曹操。 跟书上一样。

新版三国除拍这些,接下来加戏了,是书上没有的。

刘备说:“刘备岂敢与丞相相提并论?”。

曹操说:“玄德啊,你觉得我不会识人是吧? 我只说几件事便可见端详。”然后bala bala说了原因一二三四条,解释为什么刘备是英雄。然后问:“你看我说得对吗? ”。

刘备说:“对,非常对! 我也有点疑问,如果我怀疑得没错,你好几次想杀在下,为什么没杀呢?”。

曹操语重心长的说:“玄德啊,问得好啊,我也把实话告诉你吧。第一,舍不得,自古英雄相惜嘛;第二,你虽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是无害于我曹操的,所以我才能跟你相敬如宾,青梅煮酒论英雄啊。”

相敬如宾,指的是夫妻之间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同义词有:举案齐眉,琴瑟之好。

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呢? 曹操说的那些都是表面话,真正的原因是曹操爱上了刘备,舍不得。

他俩不是青梅煮酒,他们是青梅竹马!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

最近看了一个用老三国片段剪辑的MV,发现老三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不用看字幕和台词基本就知道这段演的是什么。

大家可以答一下以下场景分别是什么剧情:















如果说以上场景比较出名,那我找几个相对不那么出名的场景,大家也来猜猜剧情:







作为一部电视剧,老三国在构图方面的水平有些高过头了,像上面截的那些剧情图,制成动画的话直接放进游戏里当头像和事件图都毫无违和感,实际上暗荣的三国志系列也确实这么干过。




基本上,老三国靠着服装、道具、镜头、表演这些方面就可以传递出大量信息,新三国则不然,如果不配合台词,大部分文戏可以用味同嚼蜡来形容。比如说隆中对这一段,新三国的表演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对着坐桩,而且没有任何肢体动作,镜头在诸葛亮和刘备之间来回切换,最后再来一个室内全景,俩人就这么一动不动对着聊了六分钟。如果这一段表演屏蔽台词的话,那基本等于什么都没有。

老三国一开始也是对着聊,但动作非常丰富。两人先是寒暄几句,诸葛亮说自己志向不高,刘备说隐居太屈才,诸葛亮先扇着扇子,然后作揖倒茶,大家都客气客气。这时诸葛亮还处于比较矜持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合切入的话题。

当刘备说出自己的志向时,诸葛亮的表情发生变化,暗示他已经有些被打动。

于是诸葛亮对刘备谈起天下大势,做出举手摇扇的动作,这个部分其实诸葛亮内心已经开始激动,各位可以想想自己和人谈论政治时的心情。而旁边挂着诸葛亮自己写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字幅正好和他现在的状态形成对比,隆中的诸葛亮保持着淡泊宁静的状态,现在的他正在出山和淡泊宁静之间摇摆。

诸葛亮反问刘备是否有意于荆州时,镜头给了刘备一个特写,但什么都没说。观众看到这里自然可以领会刘备是想要荆州的,但又说不出口。这里的表现比起新三国里刘备直接说出“想,却不忍心”就要精妙不少。

诸葛亮越说越激动,动作幅度也加大。当说到刘备是帝室之胄时,正好讲到了刘备的心坎里,刘备马上嘴巴微张,欲言又止,这里是刘备既认同诸葛亮的规划,同时诸葛亮的一番话也挑起了刘备的雄心。

在说到战略的关键部分,出秦川兴复汉室时,刘备的眼睛都开始发亮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已经指出一条明路,好像真的可以让他达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之后诸葛亮取出已经准备好的西川地图,说出鼎足三分,进取中原,完成霸业时,刘备都已经听傻了,一下子感觉茅塞顿开,并对诸葛亮奉若神明。

这一段表演环环相扣,观众的情绪和刘备一样被一步步挑起,节奏极佳,人物的表情动作同台词是完全结合的。老三国整体上用的是一种话剧的创作思路,其对演员、台词、场景、剧本的要求极高,每一场戏都需要精心设计。

即使小说里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剧情,当用这种话剧式的方法表达出来后,会将剧情中的违和感降到最低。例如空城计部分的表现力就堪称一绝,这里唐国强老师的额头上真的渗出了汗滴,观众也跟着角色一起感到紧张。

这段剧情主要以司马懿父子的对话来推进,用以反衬诸葛亮此时的状态,当司马懿说出诸葛亮的琴声中暗藏杀机时,观众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放下了悬着的心。而最后拨断琴弦的部分更是神来之笔,结合此时诸葛亮紧张的心情,整段剧情达到最高潮,但会错意的司马懿加急撤退,其狡猾谨慎的形象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对比一下新三国,被广为批评的横槊赋诗(不对没有槊)部分,如果去掉字幕你看不出这一段在演什么。整个部分的设计非常敷衍,就是曹操走了一路,没有情绪起伏,也没有表演感,气势全靠bgm来烘托,朗诵水平也十分掉链子。

其实老三国在配音方面颇有缺憾,整个剧的配音演员一共都没几个,一群人的声音听着都差不多。但这些配音演员的整体水平非常高,举个例,剧中经常出现一些带字幕的文言部分,而且都是白话文说着说着就变文言文了,但观众很少会对配音感到违和。这是非常厉害的,大家可以试试自己念出这些台词,或者想象一下如果是其他古装剧(例如新三国)的配音们念出这些台词会是什么效果。

这倒并不一定是现在的配音演员功底不行(但很多确实不行),很大程度上是配音风格问题。老三国的演员们几乎始终保持着一种朗诵式的方法在配音,而作为一部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这正好能够还原其古朴的味道,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经典段落,例如舌战群儒和骂死王朗。相比之下,新版在这些部分上的朗诵缺乏气势,加上演员本身气场不足,就令剧情本身一些尴尬的地方被放大(客观来说,小说里诸葛亮和人对骂时挺强词夺理的)。

老三国有许多缺点,在刚播出时还受到了不少批评,但就本身制作来说担得上经典的名号。至于和新三国对比,新三国在剧情方面的水准之低下就不用多说了,而就拍摄手法来说,两者也是云泥之别。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视的旧版是有思想性的艺术品,高希希的新版是打着“三国"旗号古装娱乐片。

至于“好”还是“不好”;哪个“好”,哪个“不好”,每个观众的追求不同。

我个人是很看不上高希希这个新版的。

央视三国演义拍摄时间在90年代早期,是领导重视的大戏,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电视台(当时广电系统还没有开始改制,诸如地方台“上星”、地方广电集团化改组等等都没有出现)。所以央视拍这个戏,多多少少依然可以延续重大题材“举国体制”的优势:以央视的身份出面,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历史考据方面的专家顾问、联络调集大批军警部队战士作为群众演员拍摄大场面的战争戏,与地方合作专门建设三国城影视基地等等~~

在这些优势里,我个人觉得最有意义的一点,是编导本着比较“有情调、有情怀”的态度,在尽量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对原著小说做了升华提炼,用一个官腔色彩很重的话说,叫“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性”。

比如说“空城计”这一集。当魏军兵临城下,司马懿抬头观望城上拨琴的诸葛亮时,编剧给司马懿父子三人安排了台词对白:

【卧龙吟】空城计影视资料—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meta name="irTitle" content="【卧龙吟】空城计影视资料" /><meta name="irAlbumName" content="【卧龙吟】空城计影视资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yODA0NDYyOA==.html#paction

父:“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儿:“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父:“你听,似山间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定然是胸有成竹。”

儿:“父亲,几根琴弦,岂能如此传神?”

父:“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尔!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传我将领,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儿:“父亲何故退兵?!”

父:“你不知诸葛向来用兵谨慎,不曾用险。如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再者,诸葛亮琴声又含杀机,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


除了最后斜体字部分是源自《三国演义》小说原著外,这段对白的其他都是编剧加上去的。1994~1995年,三国首播时,这段对白曾产生过一些话题,有人觉得画蛇添足;但更多的人觉得添加的很好,虽然用词比较“白”、人物也略显脸谱化,却是编导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做出的成功改编。达到了如下效果:

1、借司马懿之口,对文艺作品中诸葛亮的“智圣”形象做了一次比较透彻的解读,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

2、两军厮杀阵前,司马懿对诸葛亮弹琴的这番解读,不仅完全没有敌意,还充斥着浓浓的感叹钦佩之意,虽然各为其主,但心里面是英雄惜英雄的,即体现出司马懿个人的胸襟气度,也不只简单的打打杀杀,意境上去了,人性体现出来了;

3、通过这段台词,表现出司马懿的自负,这个人内心是颇为清高傲气的,他自认与诸葛亮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诸葛亮是天下第一的“智胜”,自然也就显得曲高和寡,其他人(包括司马的两个儿子)都不能听出琴声里暗藏的玄机,只有他司马懿具备这个能力,配得上诸葛亮的知音,已经能“观其肺腑”了,但实际上他还是中了对方的空城计,最终表现出他还是比诸葛亮略逊一筹;

4、在司马懿父子三人的对白同时,伴随着琴声是“卧龙吟”,非常恰当的烘托了气氛,发散着诸葛亮的气场。也比较恰当得表现出“六出祁山·空城计”这个原著小说后半部分的高潮环节。使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生动。

总体而言,这是编导对原著小说比较成功的再加工、再创作。在这里必须重复一句:这是编导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做出的成功改编。

新版的三国里,也有一些再加工,但编剧功力不足,属于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再加上低劣的塑胶道具、衣甲,别说创新,连“尊重原著”都没做到。



多说两句在《三国》以外的题外话。类似的成功改编,同样出现在央视的老版《西游记》和《水浒》上——

《西游记》原著小说中,有大量鼓吹宿命论色彩和渲染恐怖气氛(比如吃人肉)的神怪描述,央视改编中,把这些成分都筛掉,只突出其中的幽默元素,成为一部能让小盆友随便看的电视剧,而不是“在家长指导下观看”。

《水浒》108将里,其实很大部分不是好汉,是赖汉;还有相当部分上山落草的好汉,是被骗或被俘的前官军成员(如秦明、徐宁、呼延灼、关胜等)。所以央视在改编中,遵循体现“忠义”这一主旨,首先是淡化、稀释宋江等“好汉”身上奸诈隐晦的负面成分;其次是干脆直接删掉相当多好汉的出场戏份,只保留原著里形象最突出的主要角色。

改动最明显的一个人物,是林冲。原著120回小说里,林冲一直活到征方腊,是因得了风瘫,染病而亡。在央视电视剧,编导改为得知宋江放过高俅,又最终接受朝廷招安后,抑郁染病而亡。

守护在旁的鲁智深一句“这病不在身上,在心上。”委婉道出原因。


再如忠义堂上招安。尽管朝廷派来的是作为“正能量”形象的宿太尉,但匍匐跪道听宣的好汉里,诸如武松等人依然桀骜不驯,只是单膝行礼。

随着圣旨的宣读,镜头一一给了强作镇静的朝廷代言人宿景宿太尉,撅着屁股五体投地的宋江,单膝行礼、一脸不屑的三阮和武松,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林冲……

每个人的性格和他们正在激荡翻腾的内心波澜,都在宣谕的声音中,通过肢体动作和神态得到展示。圣旨宣读完毕,愤怒者拒绝喝下代表归顺的御酒;愤懑者则在屋外喜庆鼓乐中,带着深仇大恨凄凉而终~

央视《水浒》里招安这段,是编导对原著又一个大胆、成功的改编。原著里,为了突出“忠义”的主题,把许多人物写的很矛盾:当初造反杀人越货时,张扬凶悍无法无天;到了招安时,又很没心没肺,很容易就忘记自己曾经的深仇大恨,只要朝廷挥挥手,撒一把高级狗粮,就重新变成了听命的鹰犬。而电视剧《水浒》则更重视对人物个性的突出刻画,让诸如武松等主要角色都有棱有角有性格。


最终,高俅蔡京等奸臣派梁山好汉征剿方腊,实现了以贼制贼,两败俱伤的目的。梁山好汉死伤惨重,生还者也四散而去,真是“人心散了”。通过在朝廷御赐的酒里下毒,奸臣把宋江等人毒杀。在电视剧最后一集,吴用带着宋江、花荣、李逵众人的骨灰,重回梁山伯,走进衰败凄冷的忠义堂,了结了自己。

吴用是宋江的心腹与智囊,也是宋江当初鼓吹招安时,他出面积极安抚众人。在原著中,吴用也是自杀,是在宋江墓边与花荣一起自缢,葬在宋江墓旁边;在电视剧里,编导改成他带着宋等人的骨灰,独自回到梁山自缢,喻示这是他做出的自我否定,即认识到当初接受招安是错误的,但世界没有后悔药,一切都晚了。


user avatar   edvardelle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几处细节来看看老版三国演义为什么更好。

1.礼仪;2.化妆;3.戏曲化用;4.构图


(一)礼仪(举例:老三国“隆中对”君臣跪拜姿态略析)

老版三国在开拍之前,导演组曾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院、北师大历史系教授为演员开设课程并详授三国背景、汉代礼仪、古代战争阵法等知识。从后续成片效果看也确实反映出了导演组以及演员对于古代礼仪的高度重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举动言行颦笑坐起,合乎人物、合矩礼法,各处微小细节均有精微打磨。

《隆中对》一场戏,刘备三次登门拜谒至诚竭力终于得遇孔明,眼见此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神态飘然犹如神仙,又听孔明慷慨陈词条分缕析,雄图霸业兴复汉室再非幻影,他血脉贲张心中激荡,慨叹此等神人当为上天所赐,情不自禁攘臂而起又跪地正拜。在此可以看到剧组为刘备设计的跪拜大礼,大致是“空首礼”,此为“九拜”一种。

《周礼·春官·大祝》中记九拜为:“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东汉郑玄注《周礼》记“空首”为“拜头至手,所谓拜手”。段玉裁解说:“既跪而拱手,而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是之谓‘头至手’”。

可见虽然“空首”最为经典的姿势并不需要“伏地”而是将头俯至于手齐平、手与心平的位置(即“拜手”,先跪而拱手,再低头到手上,与心平),不过在此,为迎合刘备激动异常的情绪,如只简单“拜手”完全显示不出他此时激动到甚至有些手足无措的心境,因而加入了近似“稽首”的跪拜,但注意,并未“叩首至地”——“稽首”是九拜中的最高礼节,多用于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祀礼,臣拜君、子拜父。“稽”有两种含义,一为至,一为稽留,即是头触地后停留片刻。段玉裁解说:“稽首者, 拜头至地也。既拜手,而拱手下至于地,而头亦下至于地。拱手至地,手仍不分散,非如今人两手按地也。手前于膝,头又前于手。” 所以“稽首”的准确姿势是: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前于手,头的位置低于臀部。

但是对于刘备来说,尊长者对卑幼者无论如何激动也不大可能给晚辈行稽首大礼,因而在此选择的是先跪而拱手,空首拜头至手,大幅度躬身低伏,并不叩首,也算是君答臣、上答下的礼仪。而此后,孔明得见刘备至诚如此心下触动,答允出山时,他行的礼便是“稽首礼”(只要注意二人行礼时手不同的位置便可判断,刘备两手分开双臂支撑于两侧,诸葛亮左右手交叠,以首触地),而未至行完,刘备已将他扶起,鱼水佳话便由此始。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二位演员所行拱手及跪拜礼节姿势均是相当标准的(即便孔明手执羽扇,亦是左手在上压住右手),合礼合节,有法有度。(对于玄德双臂支撑两侧的举动,有网友朋友认为是为了突显男子气概,这样的理解也有一定道理,玄德毕竟是军人身份。不过我还是觉得,如此设计主要还是想突出这个大礼并不是稽首礼——左右手不交叠,头不叩地,总之是不能让观众认错,动作就相应加大了幅度。)



照此我又去特地注意了一下新版的《隆中对》,发现了颇有戏剧性的一幕:刘备居然给孔明行的是“稽首礼”,要说极端情况下“君拜臣下…其有敬事亦稽首”倒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孔明的回礼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类似老版刘备给诸葛所行的“空首礼”——头不触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的“山村野夫”诸葛孔明面对左将军刘皇叔竟会敷衍至此,可谓不恭不敬,何等大胆也!再看着俩人好似一个赛一个比谁叩首叩得低,那撅着屁股弓着腰的姿势越看越觉滑稽。


(还有一个问题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三导演的镜头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以上摘自孙彦军先生一本镜前表演著作。对比这两张书里的截图中对这一场景该使用什么镜头的讨论,读一读就会明白老三导演下了多少功夫,每个镜头的拍摄都是逻辑自洽有根有据的,美感动感并存。新三多数时候只照个演员上半身,该用中景镜头强调肢体动作时,结果要么来个大近景要么弄个远景,不过新三有自知之明从不搞大特写,而老三国里特写镜头比比皆是,想也容易明白,新三有一部分演员的面部表情实在欠缺变化,凝重而呆板,至少我是实在看不出那些形体动作和镜头语言有何美感可言。)




(二)化妆(举例:谈一谈老版三国的“胡须”)


之前在翻看老三国总造型师之一李金祥先生关于化妆技巧的著作时,尤其觉得其中那些详细又生动的插图画得极妙,原来影视艺术的化妆造型还有这么多门道,胡须、眉毛、头套、发式,制作的各道工序繁琐又精细。饶有趣味地翻阅到“胡须制作配色要领”一章时,倏地被这一排排精美的胡须造型设计吸引了,虽不全来自三国演义电视剧,却不禁让人想起三国人物。想起另一位老三国的总造型师张立棠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三国电视剧里选用设计的各类胡须造型:“猫须、鼠须、一字须、正反八字须、长短连鬓须、长短五绺须、扎须、卷须、大小山羊须”,如此种种,满目琳琅。沈从文先生曾在著作中用出土文物中举例:战国人胡须像倒置的菱角,向上翘一点;西汉人的胡须,是长长的左右两撇,显得威严庄重;到了隋代,则按不同身份把胡须梳成辫子。《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但美髯究竟是如何样式?可见胡须设计需考究亦需美感,需要融合一定的想象。

细细端详李先生书里这一张张胡须样式设计图,竟看出几分抽象水墨或毛笔书法的美感:条形墨线,疏密有当,略似皴擦,边缘细密参差,犹如宣纸洇墨、水晕墨章般层层叠叠,淋漓渗化,灵动飘逸;即便是难显差异的上唇短髭,也力求多变,连须断须一如笔势技法讲究“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折锋时阳面翻阴阴面翻阳,笔法爽利,线条飞动;再看须、髯,亦是如此,浓墨重点,下笔稳准,深浅交错,浓淡相宜。若再将这一副副图像当做一个个文字整体端详,架构亦是明了圆润,空间上也呈“留白”之美,萧散超逸,变化多端,于形式、线条、力度、意象各层面柔和协调又具层次韵味,写意写实。

符合人物,合乎性格、气质与年龄,这是最基本的设计思路。还有一些设计上的细节注意点,李金祥老师在书中也有所涉及,例如,要“层次鲜明”、“过渡柔和”、“走向自然”,“由于年龄的不同,黑白胡须毛的配比也不同,是三七配比还是二八配比,是以黑为主还是以白为主……要切实符合人物的年龄”,“如果是黑色胡须,在选胡须毛时,颜色应以黑为主,掺深棕、浅棕”,“如上胡中间以黑为主,从中间往两边嘴角织要柔和过度以白为主......上胡嘴角两边白,往中间柔和过渡为黑”、“略加些黑毛显得有力度”、“纯黑胡须靠疏密展现层次......虚边时要有参差不齐之感”、“要达到真实、自然、可信”,简简单单一条唇髭一缕长髯居然也足以下如此功夫,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之精神令人敬佩不已,果然即使是胡须也是要有美感的。

若以刘备的妆容须发为例,可先摘一段张立棠先生的设计思路:

『刘备:要刻画出明主和帝王的气象。底色稍淡,肤色白嫩细腻。两腮稍红润,眉目清秀稍有力度。山羊胡,上下胡不宜太长。要精悍、利落、清秀、飘逸。刘备称帝时上胡变为外翘型,增加古代帝王的帅气与风度。老年时胡须、头套都已花白,眉眼仍有神,画眼线,眉黑色,粘眉尖。稍强调面部的明暗阴影及线条,如眉尖纹、眼丹、嘴旁的腾蛇纹,两颊稍深陷。』

刘备的胡须造型前前后后有数种变化,基本都保证了张、李二位老师提出的造型要求和设计细节,早期刘备上胡是宽条,左右端垂下两缕,略呈内八型,这个造型的胡须除了桃园三结义和面见天子,后续此款全黑胡须貌似再未出现,似乎彰显此时青年玄德公的谦恭谨慎、温和内敛(可以对比,首次出场时同样二十七八岁的诸葛亮,胡子的风格与刘备差异很大,上胡细长略翘,更显得人清俊潇洒);中期有短暂唇髭微微末尾上翘的阶段,更多以山羊胡造型为主,且上胡介于一字胡与八字胡之间,下胡不长但最明显的特点则是稀疏,暗示人物年龄;称帝时的胡须即是黑白相间,两端翘起弧度更大,再辅以颇有力度的黑色眉毛,显得眉眼神采熠熠,仪表极盛,可谓龙盘凤翥,气宇昂昂,果真是帝室之胄霸气外溢;越往后期无论上下胡须均是越加稀疏,尤其唇髭上沿,但即便托孤临终时胡须亦未全部花白。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最高审美标准为“气韵生动”,核心又为“以形写神”,李先生书里这批胡须的设计图亦有此风,不为考究而考究,更突出其中气韵自然、形神兼备的特点,从刘备胡须的各种变化设计也足以体现,既从形象上来说贴合脸型符合各时期人物处境与气质,又从意涵上介于写意写实之间,充满灵动美感。


如此类似还可进行其他主要角色的胡须造型分析,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再放上几组图片,对比新老三国主要角色造型,先不说服饰搭配孰更考究,也不谈演员神态眼神孰更灵动,单看这妆容尤其须发的真实自然程度,孰更能突显人物的神采奕奕,相信稍有审美的都能判断出来好坏优劣。顺便再附上一张李雪健老师真实的须发造型,《水浒传》里他的须发全部都是自留的。可以对比一下真实的胡须和老三国的胡须造型,包括长短、形态、疏密、颜色等等。

新版三国总给我以“太满”“太实”的印象,画面台词剧情音乐各处堆得满满当当,好像容不下也不愿意留给观众哪怕些许的思考空间,甚至连胡须的设计都给我留下如此感受,每位角色都贴着黑黑密密不带一点参差边角的胡子,总有一种出自现代工业流水线的质感。(最后再贴上两张截自卖给日方幕后花絮的图,造型师正为角色一针一线地缝制眉毛,以及一个二爷人头道具,对于只出镜几秒的人头道具也如此认真,连人头须发的设计亦同样毫不含糊,实实令人叹为观止。)











(三)老版三国的戏曲化用

老版四大名著之所以那么好看那么耐琢磨,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它们都吸收化用了许多古典戏曲的元素,从动静选景,镜头语言,到化妆服饰,对演员气质的要求以及对表演节奏的把控能力等等。虽说导演组也要求演员们学习了古代礼仪,但要将画像石刻绢布上凝固的形体动作变成活态,还是需要加入一些理解和想象的。为了表现古代人物的生活场景,通过加入一定戏曲化的程式性和古典戏剧/话剧范儿可以增强历史叙事的间距感甚至起到一些戏剧“间离”的效果——强调这是古人,不是今人。其中有些设计是有心为之,有些则或许是出于导演演员们自身的传统艺术和文化修养,不自觉地就化用了进去,源自一种基于内化的审美判断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下意识。

比如孙光明导演就很喜欢找京剧院的演员出演(这位导演武戏略垮但文戏水平是较高的),导演看重的主要是这一批科班戏曲演员的舞台功底和身姿挺拔的气质,对这种精气神的拿捏绝非是一日两日之功,尤其是学过戏的人眼神儿都灵气极了。所以在演员不够临时寻找演员的情况下他们确实会成为首选——能够保证一个最起码的表演水平底线,不会太差乃至入不了戏。

另一个最明显的戏曲元素的借用是吊眉,同时相关的还有从须发、头套等化妆物品体现的对于戏曲风格的借用。诸葛亮关羽等等数个角色化妆时选择了吊高眉毛,这算是部分借用了京剧里的造型,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比如对于关羽的外形塑造上,有时化妆组还会为他在眉心印堂抹出一笔淡淡的冲天红,增添其飞扬之气,这也是京剧扮相,尤其老生武生。眉攒向上,印堂红彩,都显得人剑眉星目,英武潇洒,很有精气神,人物或潇洒怡然或英武神威的迷人气质由此展现无遗。与此类似的还有老水浒里对林冲扮相和气质的设计,来自戏曲中的符号化“俊扮”,也与老三国的周瑜相似,在此不多涉及了。(还有网友提到二爷的眼神戏,以及夜读春秋和刮骨疗毒的定格画面近似戏曲亮相,包括三爷出场看榜文的身态,架着膀子走路的姿态很有京剧花脸的意思,三爷的可爱跟花脸的“妩媚”是一样的表演路数。)

此外,我觉得老版名著电视剧如三国红楼(尤其三国)从戏曲中吸收来的一个最重要且比较抽象的特点是——对“节奏”的掌控。或者说,凡是涉及到表演都有一个节奏的问题,但高度程式化的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尤甚。戏曲迷们一般在听戏点评演员唱得好不好,表演得好不好的时候,最喜欢聊的一个话题就是“尺寸”如何。这里的尺寸就是“节奏”,一种对“度”的拿捏。并非只是指唱念做打基本功,还包括对于戏剧中“整”的概念的理解,对整体剧本情节的节奏感,对念白何时进入、唱腔拖拍的长短、身上动作程度的把握、与乐队场面的衔接、与搭档对手戏的合作调度等等。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出色的尺寸意识和内劲儿,在台上一举一动都会胆怯心虚,内行一眼便可看出那些零碎多余的动作。

老三国的节奏可以称得上是电视剧艺术中的典范,除了极佳的剧本节奏,不疾不徐、含蓄适度,在台词、解说、事件铺叙之间的留白也都恰到好处,镜头语言方面如对空镜的运用等也都具有超越教科书式精彩绝伦的掌控力,另外在对演员体态节奏的要求上和戏曲也可谓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但做了生活化处理:身形姿态,坐卧站行,捋髯挥袖作揖提襟怒目缓步疾走射箭舞剑饮酒睡卧扬鞭驰马等等等等,与戏曲表演相似,每招每式都有自有根据,绝无多余零碎的动作。如果用孙彦军老师的表演来举例(我总用他来举例是因为全剧中相对而言我最喜欢他的表演,而且刘备也是常被忽视的角色),那么可以看到,他一举一动均是如此细致到位,凝练适度,漂亮干练,而且内劲十足,有板有眼(这也是戏曲术语)。比如,隆中对向孔明行跪拜大礼时上半身肢体的各种细微动作,和孙尚香舞剑时握剑挥动的沉稳步调,许田围猎张弓射箭时的开弓搭剑的节奏,骑马时随马匹奔跑形成一种动态波浪的贴合姿态,被督邮激怒时转身离去宽袍大袖甩动的美妙韵律等等(相同的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饰演陈宫的修宗迪老师在白门楼傲然离去时“踱步”离开和“拂袖”而去的身体节奏,有网友提醒,这简直就是京剧老生走四方步的范儿,摇曳生姿)。可以说,对这些神乎其神犹如古画中走出的身体姿态的训练,无不浸透着演员们勤学苦练的艰辛和学不成则誓不罢休的精神。


(四)老版三国镜头构图与连环画的对比

老版三国演义虽由五位分组导演分别拍摄,但由于有总导演王扶林的统筹规划、掌握基调,因而镜头语言基本呈现出了前后完美统一的风格。很多人第一次看这版三国演义时都会赞叹,欣赏着那些古朴精美又气韵大方的画面,仿佛在阅读一部“会动的小人书”。这种感受的产生和镜头画面的构图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构图是作者的主观意图、思想逻辑与审美趣味的综合体现,构图的形式美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私以为,央视三国在构图上的确也和连环画有部分异曲同工之妙。

其一,与连环画相同,在构图方式上运用了大量使用中景和近景的平行直线构图(有时左右对称),偶尔搭配以略显动感的斜线构图增加多变的视觉效果。运用水平直线构图使画面更趋和谐稳定,左右产生延伸感,宽阔舒展,凝重端庄,以达到视觉效果上的平衡。对于中景近景镜头的选择也可以看到,大多为膝盖以上或者腰部往上,有时直接给脸部特写镜头。揭示人物心理,交代人物关系,都需要在近景乃至特景别中完成。三国的故事中蕴藏着诠释不尽的智慧和权谋,含括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场景,既有宏观俯瞰,也有微观特写,既要从大处着手表现其所属历史背景的宏阔庄伟,也要从小处突显各政治集团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斗智斗勇的丰富故事,因此刻画内心戏、对于人物心理状态进行细致的描摹是讲好三国故事的重点之一。在电视剧里,中景近景以及特写镜头更为常用,可以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和身体姿态的多种形式。肢体语言的丰富也是老三国的特点之一。当然,为了达到以上各类要求,更需出色的导演团队和技艺精湛的演员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如果演员有话剧表演经验肯定更是首选,因为这样的表演风格需要演员大开大合丰富细腻同时又适度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否则在近景特景中只能看见一张张毫无细节和层次的面瘫脸以及呆板的身体姿态,何谈对于深层心理状态的塑造)。

其二,和连环画具有相似的饱满构图,即少留或者不留空白,使人物尽量出于画面中心位置,同时利用人物和景致的搭配产生这种画面饱满的效果,富有装饰感,画面人物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位置得当,排列有致,层次分明,尤其突出了主体形象,人物集中占据大部分画面,至于背景、建筑、物品等则被有序错落地安排在画面的其他位置。吸收连环画或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常使画面平面化,并不刻意突出景深,同时辅以柔和的打光以及画面色彩整体基调凝重又选色丰富的特点。在使用远景表现景色交代背景和渲染氛围时,更注意构图稳定的静态美。另外在镜头的运动方式上多使用镜头的慢推慢拉,摇移也是如此,每一场里的升降甩镜头比起前几种来说都相对较少。总而言之,多用简单但构图明了稳定的镜头(又如三角形构图,桃园结义一场包括其他三兄弟一起出镜的戏份常用),很少运用突兀的和非常规的镜头和构图手法,即使在人物众多的大场面,也多用稳定中带有动感的饱满的构图方式,突显场面的宏大壮阔,表现英雄人物生动活泼又宏伟瑰丽的生命感。



最后对比两组截图,出自同由张绍林导演指导的《三国演义》第四部南征北战(“秋风五丈原”)和《水浒传》(“宋江之死”),叙述了两部作品中主要角色之一的死亡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同一位导演在两部作品中镜头语言和构图思维的明显差异。在水浒传中,张绍林导演运用了电影级别的镜头语言,以一种“黑色电影”的语言风格和构图手法揭示北宋黑暗的社会现实:斜线和垂直线的比例超过横线,将银幕划分割为不安定的形状,不稳定的构图营造了倾斜和幽闭的效果,强调一种压抑绝望和宿命感;让阴影笼罩人物,增强明暗对比,运用大面积阴影和形状奇特的光区,也大胆采用了局部画面的不完整构图;镜头所摄之处总是灰灰蒙蒙,烟尘颗粒飘在空中久不散去;整体色调亦是以冷色深色为主。而在三国演义中呈现出的是更具古典之美且深蕴传统气息近似中国画的构图艺术和镜头语言,在色彩方面也更偏向色彩丰富而饱满的暖色调。


为什么总说老版的三国演义是艺术品,正是在这些细节处理上足见导演编剧的至真至诚、匠心独运,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足可揣摩良久,亦可一窥表演艺术家们竭诚竭力悉心琢磨的创作态度,这些细节既严谨适度又恰到好处符合人物,使得人物鲜活丰满又自然亲切。

通过以上四点浅显零散的分析确实可以得出如此结论:老版三国不只是一部电视剧,它的确是集各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于一体、彰显独特古典艺术之美、深具人文气质与人文关怀的艺术珍品。


-----------------------------------

贴一篇总美术师何宝通先生的文章:



-----------------------------------

其他评论:(内容都比较长,请耐心阅读,欢迎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关于老版三国演义我最喜欢的角色刘备:老版刘备演得如何?)
94版三国演义刘备扮演者孙彦军和新三国刘备扮演者于和伟相比,谁更符合原著中刘备的形象?

(关于老版三国演义配乐的简评,主要讨论的是器乐部分)
如何评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user avatar   dian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道送分题?

老版三国无愧于一部英雄的史诗,新版三国有些段落简直是一部使用了三国名号的地摊厚黑学。两者的差距,一在诗性的有无,一在格局的高下。

最典型的,单单是老版《三国演义》镜头下的华夏大地,就是够新《三国》追赶一辈子的存在。黄土黄河的雄浑苍莽、江左风光的诗意秀丽、蜀道的艰险、南中的奇崛。在老版三国的镜头下无不显现其特色,也无不令人神往。更妙的是,老版三国还努力把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比如曹操关羽诸葛亮,都放到这样一个壮阔的大天地里。苏轼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少豪杰是要在如画江山中展现的。他们活动舞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格局的大小。我们看看截图就知道了,对于英雄与江山,对于个人与天地,老版三国有过多么诗意的、大气的表达:

至于新三国,不要说这样的镜头了,就是对南北东西风光的基本差别的充分展示都做不到。导演编剧把三国人物从名山大川请到了宫殿营房,让大量戏在幽暗的室内进行。于是,新三国整体格局也就自然而然地萎缩成了自以为是然而无聊至极的男版宫斗。英雄人物口头上还在说着志在天下,实际却为着眼前的集团权利明争暗斗你争我夺。孙权防着周瑜,周瑜防着孙权,鲁肃一边跟周瑜做老铁一边帮着孙权抑制周瑜;那边厢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曹操与司马懿更是各种剪不断理还乱。我猜编剧这么写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洞彻人心幽微,把连小说作者都不知道的权力关系都整得明明白白(然而历史上的三国又岂是这样呢)。却不知道,抓大遗小和抓小遗大的选择本来就体现创作者的智慧和格局。所以,当新三国镜头下的华夏大地呈现出如此同质化的现象时,那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好了,请你告诉我,新三国镜头下的中原江左蜀中到底有什么区别?看看诸葛亮这个不知道建在哪旅游区里的现代度假山庄一样的居所,有半点躬耕南阳待时而起的卧龙气质吗?可能有人会说,不过是些山川风月的镜头而已,那么很重要吗?很重要。所谓燕赵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是燕赵之地的背景凸显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悲壮,周瑜的雅量高致与江左风流相得益彰,诸葛亮南征北战的伟大需要南中峻岭深谷和西北风沙荒漠的对比去衬托。时空于人,绝不是外在的东西,对英雄们所处时空的呈现,体现了创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体认。他们是在怎样一个环境里建功立业,又是在什么样环境里迸发出强烈的诗情,立下高远的志向?当老版曹操独上高山俯瞰黄河,或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候,他的雄心不需要用任何台词去形容。同样,当关羽在夕阳下纵马渡过河水,周瑜面对大江弹奏最后一曲,属于他们的英雄形象也就牢牢印在了观众脑海里。这是诗性的力量。而新三国,只能用无休无止的对话去体现所谓的英雄,所谓的权谋。仅仅是这一点,两版三国演义已经拉开了差距。

诗性的有无在剧照的直接对比下应该是很明显了,格局的高下可能有些人还有疑问。我这里再放两段情节对比吧。一段是煮酒论英雄,一段是隆中对策,这两段戏是三国的眼,直接关系到作者对于核心人物的看法,对于什么是英雄的理解。我们来看看,两版三国是如何处理它们的:

老版煮酒论英雄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562725476712448 新版煮酒论英雄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563851836350464 老版隆中对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564215411052544 新版隆中对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563408171048960

两版煮酒论英雄,你是觉得满脸纯真生怕对手不知道自己是聪明人把为什么你是英雄一二三四点说得一清二楚的陈建斌是曹操呢?还是觉得那个故作轻松突然一句唯使君与操尔直击要害的鲍国安是曹操呢?两版隆中对,你是觉得慢条斯理平静温吞的陆毅是自比管仲乐毅的青年诸葛亮呢?还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唐国强是青年诸葛亮?从演员表情动作台词(鲍国安和唐国强简直教科书级别有没有)到导演调度到编剧改编(你以为老版的台词只是照搬原著吗?不是,无论煮酒论英雄还是隆中对,原文真正难懂的词语都用更浅近的文言替代了,还加了不少帮助理解的句子,只是改得好,以假乱真,很难看出来而已。),新三国都难以与旧版三国相比。旧版隆中对的最后,诸葛亮那句: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搭配随之而起的有为歌,那种因伟大人格而产生的感动,是新版三国的缺乏的。新三国甚至连刘备的仁义道德都可以理解成厚黑学的权术,在这种思路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无穷无尽的算计和宫斗,哪里有什么真正有奉献精神的个人,哪里有真正有匡扶之志的英雄。所以真的,没得比。

有为歌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572991291703296

什么?我没讲最重要的人物形象问题?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连新三国粉丝都得承认呀,在主要人物的形象上,老三国比新三国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新三国即使有好一点的,也只是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对吧,你都知道他们是次要人物了是不是?对比人物形象,那就是一次大型吊打现场:

相关回答:




           

相关话题

  诸葛亮摊丁入亩行不行? 
  旧版三国演义当中暗中相助关羽,并称与关羽家乡一河之隔的高士是谁? 
  不考虑特效,《三国演义》和《冰与火之歌》哪个更好看? 
  《三国演义》算不算烂尾? 
  刘备在古人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三国演义中, 袁绍是否有被低估? 
  三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为什么如今出现那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是蜀国第一臣? 
  魏延与张辽谁更厉害? 
  假如你是《三国演义》小说/电视剧中的王朗,面对诸葛亮在阵前的一番论辩,你会如何保命? 

前一个讨论
小米官宣取消附送充电器,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教育部为什么不集中一部分全国最优秀的师资,录制中小学的全部课程,统一全国教育内容?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