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心态造成的负面效应? 第1页

  

user avatar   knowyourself-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边常见有两种完美主义者:一种人因为渴望更完美而不断前进,而另一种人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够完美反而停滞不前。

同样是完美主义,这两种人的生活轨迹却可能完全不同。完美对于前者而言是指点道路的灯塔,对于后者而言却可能是阻碍前进的高山。

其实,完美主义心态造成的负面效应,往往都来自于后者。

完美主义,并非只有一种类型

完美主义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过往的心理学研究中,经常将完美主义视为损害心理健康的威胁(Egan, Wade, & Shafran, 2011)。然而,Woodin,Binder和Molde三人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将完美主义一概而论为对我们内心有害的倾向,这可能是错误的观念。

在研究中,他们发现完美主义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即奋斗(striving)式完美主义和评估式(evaluative)完美主义。

奋斗式完美主义者总想比其他人做得更好,自然对于自己也有更高的要求。TA们更多的关注点往往放在前方,只要能朝着前方更近一步,他们便会充满动力。

相比之下,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内心可能同样有一个高于一般水平的标准,只不过TA们的关注重心往往不在目标而在于自己和目标的距离。当奋斗式完美主义者将时间精力花在一步步靠近目标时,评估式完美主义者的精力可能都在琢磨自己离达到完美有多遥不可及上了。

比如,同样是健身减肥,奋斗式完美主义者的想法可能是“先做了再说,做得越多效果越好”,而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则倾向于先花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健身环境、选购设备,以及自己目前的身材和理想身材之间的差距。等奋斗式完美主义者在做多错多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门道,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可能还止步不前,甚至在巨大差距的面前开始退缩,干脆放弃这个目标。

追求完美,或许并非我们痛苦的元凶

在比较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后,Woodin等人(2020)发现,评估式完美主义者的内心更容易受焦虑和抑郁的折磨,而奋斗式完美主义者则少有这样的烦恼。

而造成这种区别的,不仅仅是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时产生的退却,还有面对差距时他们自然而然陷入的自我批评。

对比现实和目标的差距很正常,然而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内心里往往有这样的假设:为了达成目标,我的现实必须具备某些条件才能达成。比如,想练出完美的身材得有钱请最好的私教、要好好学习得先营造最合适的学习气氛,又或者是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先确认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足够优秀。

这些条件往往很难全部满足,因此在开始努力之前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就可能已经开始泄气。而每一个没有能够满足的条件,都加强了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心中“我不够”的认定。加之泄气后的止步不前,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很容易产生“果然我什么都做不好”的印象,进一步自我限制了前进的可能。

如果仅仅是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或许能够轻松地安于现状;但是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内心一边装着那个完美得发光的目标,一边却不得不面对着无法开始努力的自己。正是这种自我束缚让TA们备受折磨,而非追求完美本身。

完美主义的我不想那么痛苦,该怎么办?

想要更好或者对自己要求更高并没有错。我们当中有咸鱼,自然也会有充满野心或者希望朝着完美前进的人。

如果你也符合上述中评估式完美主义者的一些特征,除了尽可能减少自己在评估现实上投入的关注之外,不妨从这两个方面作出改变:

1. 采用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来审视自己的不足

站在自己设立的远大目标面前感到格外渺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可是,目标本来就是用来通过努力达到的,如果一开始就和目标很接近,还有什么努力的必要呢?

如果现在的你在面对目标时感到自己有许多无能为力,不如先从能够做到的那部分入手。想要减肥又没钱没时间就从每天在家里简单地做一些运动开始,在哪个领域有野心就先从做一个小白起步。

只要记住,我们此刻的不足和弱点,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累积改变。人是会成长的,而每一个当下的缺陷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2. 评估时区分“我不够好”和“我做得不够好”

评估式完美主义者之所以会陷入“自我批评-自暴自弃”的循环,很大原因还在于TA们的评估往往最后回归到了对自己的定义上。“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够好”、“我不可能做到”是评估式完美主义者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很容易得出的结论。

在这种结论当中,即便TA们鼓起勇气尝试,也很容易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又退回原地。其实,正因为我们都有成长的可能,失败只能说明“我做得不够好”,不代表“我不够好”。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但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自己的目标时,也很容易陷入类似于评估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总将努力的门槛设得过高,最后反而更难达到目标。

有时候我们安慰自己要过得普通,可能并不真的一定渴望普通,而是认定了自己没法更好。

完美可能不是所有人的目标,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是每个人都值得为之努力的方向。

所以,不如放下“我不够”的评估,抱着“我想更好”的渴望前进吧。

References:

Egan, S. J., Wade, T. D., & Shafran, R. (2011). Perfectionism as a trandiagnostic process: a clinical review. Clin. Psychol. Rev. 31, 203–212.

Woodfin, V., Binder, P. E., & Molde, H. (2020).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Brief.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1860.


user avatar   xiaozhen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得不反对某些答案了。如果你自己不是完美主义拖延/懒惰者,就不要随便拿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这种做法跟对有忧郁症的人说:“你干嘛不想开点,不为自己想也要为父母想”没多大区别。有人说忧郁症是一种病,完美主义不是病所以不算。但是如果你连心理学上如何定义和分析完美主义都没了解过,就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别人是不是完美主义,是不是也不够靠谱呢?

唯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完美主义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任何人拿完美主义形容你,或者你打算用完美主义形容自己,你应该感到羞耻而不是得意。甚至应该感到悲哀,因为完美主义者即使成功也很难获得生活的乐趣。(少部分例外,下面有)

请提问者观看以下视频: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

_完美主义

这一段视频我起码看过三遍,现在我已经基本上没有完美主义的问题了。

(发现前面有人贴过了,那我再把别人的笔记贴一些上来,部分省略,全文请看链接)

http://www.smiloc.com.cn/html/xingfuxy/2012/1/12130218236586.html
追求卓越,但不要完美主义——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幸福课笔记之五
张激志
一、“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

泰勒博士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其实是复杂的,并且指出完美主义在某些时候其实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重要动力。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天性。许多人都会不断激励自己以实现越来越高的目标,这常常能够带来个人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较高的期望确实能够带来较大的成就。然 而,在追求一个成功并满足的人生时,我们成功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我们必须享受其中,还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需要把梦想建立在 现实上,并且欣赏自己的成功。
  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拒绝现实的,而后者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
  拒绝失败 接受失败
  拒绝负面情绪 悦纳负面情绪
  拒绝成功 享受成功
  拒绝现实 直面现实
三、“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案例(略)
四、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 or nothing)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事情只分为对或错、好或坏、最坏或最好、失败或成功。他们的眼中没有过渡环节,没有偏差,没有复杂的特殊情况。正 如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Asher Pacht)所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对那些被这种极端思维所控制的人来说,在通往终点的直线道路上,任何一个偏差,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短暂,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不幸的失败。
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最优主义者认识到,虽然这些标准是存在的(你在比赛中赢了或输了,你 追求目标成功了或是失败了),但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价值非凡。最优主义者在不算完美的表现 里也可以找到价值和满足,也就是“幸福”。这是作为完美主义者所无法得到的。
五、“足够好了”的生活
  幸福存在于某一点上,这一点被当代人称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是,平衡点到底在哪里?在21世纪的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压力之下,什么是最佳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平衡我们所有的承诺和期望,帮助我们在所有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上找到平衡点?
  泰勒博士反思了自己整体的状况,确定了对于他的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作为父亲、作为爱人、我的专业、我的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泰勒博士发现,虽然有的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做得好的人都没有。
  要成为最优主义者需要做出极大的调整,泰勒博士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管理他的时间和期望值。
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
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而在真实世界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好了。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可以每周6次、 每次花90分钟练习瑜伽,并且会花差不多的时间去健身房;而在真实世界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练瑜伽,加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已经足够好 了。同样,每周只能和我妻子外出一次,每周只能和朋友们见一次面,只有剩下不多的晚间时光在家里与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共度,这确实和我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相差 甚远,但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生活的限制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泰勒博士说,采用“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后,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我修正了自己一系列的期望值,一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替代了过去一贯的挫败感。同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我从完美主义者的幻想世界走出,慢慢地转变为一个最佳的、“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
  “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纳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是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只有“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才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优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的时间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
  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请停止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过一个更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最优主义者”,拥抱幸福吧!

user avatar   jiang-yong-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要从阿德勒的目的论的角度考虑。

即,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都有一个真正的目的,这个目的经常羞于和他人提起,甚至有时候自己连正视都不敢。

「完美主义」一般都是「逃避」的一种常用借口。貌似是褒义词,所以才常用。

比如反复打磨一个作品,就是不肯杀青竣工,其实目的是逃避杀青竣工之后可能发生的事,而只要不竣工,那就能永远逃避下去。而「完美主义」就是一个完美的拖延竣工的借口。

比如题主的「换新的家具再整理」就是为了「逃避整理」的借口;屋子太小了先不买,是为了逃避「买错了家具后悔」的借口;「衣服不够好看/发型不够帅/没车」是为了逃避「对方看不上自己,导致自己自信心崩溃」的借口。

阿德勒的思想推荐看岸见一郎的勇气两部曲,即《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书里用现代日本的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哲人的对话体来探讨阿德勒思想,可读性非常高。


user avatar   iris.p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男生真的会爱上傻白甜的女生吗? 
  人应该在什么时候才成熟?20岁?30岁? 
  为什么人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 
  荣格八维se和si的区别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能容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却容不下蔡瑁举州投降? 
  「讨厌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正常心理吗?应该怎么疏解这种情绪? 
  明明知道应该做什么,可是就是不去做,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呢? 
  「战胜拖延」是个时间管理问题,还是心理学问题? 
  为什么人会想要自杀?如何看待自杀? 
  讨论你眼中的:公式相声李博士和十年一磨毕导演,此二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疲劳能否促进深睡眠?
下一个讨论
是否有可能在逻辑上反驳阿奎那的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若是,如何反驳?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