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时,苏联对待自己的士兵和打仗的方式真的像《兵临城下》描述的一样吗? 第2页

     

user avatar   jing-shao-p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时候看这部片子只看到瓦西里和德国狙击手对决的一部分,觉得这片子真不赖,初中看了全部,顿时觉得心里只有四个大字——

玩笑归玩笑,借此机会详细说说西方喜欢拿来黑苏的几大话题。

一,苏军督战队射杀后退士兵

这个梗的来源通常是1942年苏军227号命令。最近玩英雄连2,从头到尾都用这个命令在黑苏,妈蛋1945年都打到柏林了你还给我来不准后退一步?

先上原文,开头那些气势恢宏的话省略掉。

红军最高总指挥部命令:

1. 前线军事委员会、前线指挥官应该:

a)果断地根除部队中的撤退情绪,严禁诸如我们还能继续东撤和撤退无害等言论。这些措施的实施要使用铁腕。

b)凡是那些在没有得到方面军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允许部队擅自撤离阵地的指挥官,要坚决革职并送上级军法处置。

c)在每个方面军组织1至3个(视具体情况而定)惩戒营,将那些因表现怯懦而触犯纪律的指挥官、高级指挥官和各级政治委员派驻这些惩戒营,并把他们投入到前线的较危险地段以给他们机会用血来洗刷对祖国犯下的罪行。

2.集团军军事委员会、集团军指挥官应该:

a)对那些在没有集团军领导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允许部队撤离手中阵地的集团军指挥官和政治委员,要坚决革职并送交前线军事委员会军法处置。

b)在每个集团军的范围内,成立3到5个装备精良的护卫队,把分队投入到惩戒部队的后面,命令他们处决恐慌制造者和懦夫,以防部队出现恐慌性撤退,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部队里忠诚的战士为祖国尽忠。

c)在每个集团军的范围内,成立5至10个戴罪立功连,将那些因表现怯懦而触犯纪律的士兵和军士派到这些戴罪立功连,并把他们投入到各军的危险前线以给他们机会用血来洗刷对祖国犯下的罪行。

3. 军、师的指挥官和政治委员应该:

a)对那些在没有军、师指挥官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允许其部队撤退的团、营指挥官和政治委员,要坚决革职并收缴他们的勋章,接管他们的指挥权,并且将他们送军事委员会军法处置。

b)全力帮助和支持护卫部队,从而整肃军纪。

此命令要在所有的连队、骑兵队、炮兵连队、空军中队、小组、参谋部范围内大声朗读。

国防人民委员

约瑟夫·斯大林

227号命令原文及纪念邮票,邮票俄文意为“决不后退一步!”

仔细看第一和第二部分,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督战队(也就是命令里所说的“护卫队”,也有翻译为“阻拦队”的)只是单独为了由临阵脱逃的军官和政委而组成的“惩戒营”而设立的,并不像电影里那样可以随便向普通士兵开火。而且指令中只是说明“处决”制造恐慌者和懦夫,并没有提到可以就地拿机关枪突突。

而对于临阵脱逃的普通士兵及军士,并没有和军官及政委一起被抓到惩戒营,而是被分配到了“戴罪立功连”——注意,护卫队(或者阻拦队)只负责监督惩戒营,并没有权利处决戴罪立功连的士兵。

而且,就连这个护卫队的编制,也都在227号指令颁发三个月后(也就是1942年10月)被偷偷地废除了。原因很简单,这个措施除了可以击垮自己军队的斗志以外任何正面影响都没有。苏联军官也不是傻子,谁会向着自己的士兵开枪?

俄罗斯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专门提到了227号命令。(吐血推荐,良心纪录片)

护卫队拦截逃兵的画面截图


人家只是把那些被吓破胆的兵赶回前线而已咯~

苏军官兵对于227号命令反响如何呢?美国大兵们估计就罢工造反了,然而很多苏军老兵回忆,他们的反应是,如果早有这道命令,我们也许能守住阵地。想想人家老家都快被德国人占了,这种心情也不难理解。

战场逃兵就算是现在,不就地枪毙,也得上军事法庭。同样的,高级军官如果擅离职守,原则上也是可以就地枪决(临阵斩将兵家大忌,一般都是战后上军事法庭)的。从苏联角度来说,枪决会引起士气退散的逃兵,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军事手段,更何况是当时那样一个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带头跑的肯定枪毙的越快。从227号命令这个命令来看,更多的应该是激起士兵士气。

可以这么说,227号命令改变了之前红军的无组织无命令擅自撤退的一些现象,极大的激发了红军的战斗勇气,也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被逼迫到伏尔加河河岸只有十多公里的狭长阵地上仍然顽强抵抗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每个红军战士和德国鬼子都有公债和私仇要算,227命令给了他们报仇雪恨的勇气和决心。

另外还要说一下那个可笑的督战队的机枪—苏联的机枪按要求必须全部被部署到前线的连级机枪班手中,内务部队或者反撤退小组根本不可能被配属到机枪。而且更何况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反撤退小组根本没有部署在前线的记录,他们被配属到各个二线阵地来履行职责,真不知道在前线部署这种部队的意义。


二,苏军人海战术,不重视士兵生命

兵临城下的刚开始就是瓦西里同志和一群菜鸟玩集体乌拉冲锋,呵呵,打成废墟的斯大林格勒,你倒是找个地方给我展开个连冲锋队形。斯大林格勒巷战当中,苏军一般以数十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巷战。影片中数百人大规模冲锋比较扯,没有炮火掩护就罢了,居然连机枪掩护都没有,完全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那么离开了巷战呢?查查苏军二战大口径火炮和T34坦克的产量,还有喀秋莎这种大杀器,你告诉我指挥官是脑子瓦特了么拿人命去填。到最后柏林战役B4榴弹炮、Su76、Su85、Su100、Su152这些大炸逼都是直接抵近目标射击,连人带工事炸上天,简单明了,谁还想陪你玩冲锋,还当你毛熊爷爷是1941年的状态?

三,苏军装备缺乏,士兵缺少武器弹药

兵临城下开头,我们亲爱的瓦叔叔只拿到了五发子弹就上了现场。呵呵,导演你当这是1916年的俄军么?或者是八年抗战里的八路军?

不知道看回答的同志们有没有看过去年俄罗斯拍的《塞瓦斯托波尔》(国内翻译是女狙击手),讲的是苏联英雄、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的故事,这位传奇人物大学时代就因为在射击比赛中表现出的天赋被专门送去学习射击技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战前苏联民间射击运动的发达,那时候可没有什么运动步枪,基本上就是军用的莫辛纳甘,就算苏军装备损失再严重,这种轻武器征用民间的估计就能装备很大一批部队。另外苏联战前可是欧洲第一大工业国,重工业体系基本建设完备,造造枪还是没压力的,就算是工厂损失严重,远东的部队和库存被吃了?卫国战争初期,苏军损失近200个师,但很快又动员出200多个师,如果苏联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还做不到一人一支枪,1941年这些刚动员出的部队靠什么保卫莫斯科。

说个题外话,现在毛子的民间枪支保有量还是相当大,2004年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仅有35000人的别斯兰市有5000市民全副武装地赶到了现场。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战斗种族。

三,苏军政委和内务部队除了督战杀自己人啥都不会

这个就是兵临城下里那个臭名昭著的督战政委,注意袖口上的红星,这是政委的标志。

相对于军事指挥员,政委更擅长的是思想工作,鼓动士兵如何勇敢冲锋,直面死亡(杀人无形,这才是政委)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除了在战斗时给士兵鼓劲,苏军政委的另一项常用技巧是一对一谈话。“到了晚上,战士们更愿意敞开心扉,政委就可以抓住机会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苏军第64集团军步兵第38师政治委员伊泽尔·雅岑伯格回忆说。他总是带着“鼓动皮箱”在战壕间穿梭,箱子里除了宣传用的小册子和书籍,还有跳棋、多米诺骨牌等娱乐用品,目的是“让战士们不再受到恐惧驱动,而是要让他们懂得,要凭借自己的政治觉悟战胜痛苦。”投入巨大的政治鼓动,成功地让苏军士兵相信,比起德国人,自己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更加坚定;而只有相信自己是在为更崇高的目的奉献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战苏军最苦逼的估计就是基层的政委们了。希特勒命令德军枪毙红军中的政委,共产党人,以至于后来一旦作战不利政委就会撕去自己的标志(后来这种做法被最高统帅部禁止,因为被视为叛国),不过红军很快就下令取消袖章上的识别标志。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委成为了红军中伤亡率最高的职务了,做战士的思想工作,要带头冲锋,要负责战时监督,投降也是死。总而言之,基层的政委们很难做啊。

来看看正面的政委形象

团级政委叶菲姆·莫伊塞耶维奇·福明,1941年布列斯特要塞之战中带领所属部队坚守要塞,最后受伤被俘遭德军枪杀。具体事迹可观看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布列斯特要塞》中的福明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内敛,冷静,果敢,典型的正面政委形象。

苏联红军第18集团军第4步兵师第220团中尉政治指导员阿列克谢·戈尔杰维奇·叶廖缅科。他在当日的战斗中接替一名受伤的连长指挥战斗,高举TT-33手枪鼓舞战士反击。几小时后叶廖缅科在冲锋时阵亡,年仅36岁。这张照片才是苏军政委的名片。



题外话

猜猜这是谁?

未来的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在1935年,那是的他还没参军,是个工程师(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卫国战争爆发后,勃列日涅夫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政工干部。图为在南方面军的勃列日涅夫给战士们鼓劲。(书记:劳资本来就是靠政治起家的)


下面说内务部队

内务部队,就是传说中的NKVD,内卫军。大多数人听说这个名词是因为其在大清洗中的作为。呵呵。

卫国战争期间,内卫军不仅执行一些特种保卫任务,还必须参加前线的战斗。例如,为了抵抗德国的进攻,苏联内卫军参加了保卫里加、塔林、摩加乐夫(欧洲西部第聂伯河沿岸城市)、基辅(乌克兰首都)、敖德萨(港口城市)和图拉(苏联西部城市)的战斗。另外,内卫军还参加了一些大规模战役,比如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高加索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内卫军直接投入到一线作战的兵力总共有53个师加20个旅。

1941年,内卫军组建了15个步兵师,并将其移交给苏联国防委员会指挥。这些内卫军部队作战非常勇敢,战功卓著,被苏联政府授予了很多的荣誉和头衔。其中的两个师还被编入了近卫军的行列,这对任何一支作战部队来说,都是最高的荣耀。仅1942年,苏联内卫军就向苏联红军输送了7.5万人的作战部队。1943年,内务委员会组建了独立指挥的作战部队,负责保卫苏联的边境安全,并维护国内稳定。后来,这支部队被编为第70集团军,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第70集团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表现英勇,取得了多次交战的胜利。尤其是下辖的第140步兵师,凭借顽强的精神、出色的战绩,赢得了苏联政府颁发的5枚集体荣誉勋章。除此之外,苏联内卫军还担负着其它重任,包括:保卫后方安全、打击盗匪维护解放区秩序、保卫铁路运输安全、保卫军械工厂和其它重要企业、押送看守战俘等。

除了正面作战,苏联内卫军还必须组织敌后游击战。例如,在1941年的8月到9月间,总共有1000名内卫军士兵组成的多个小分队,在列宁格勒周边地区打游击。到了1942年初,又增加了300多名士兵投入该地区的游击战。除了内卫军战士自己,他们还在敌军的包围圈之外发动苏联群众,激起他们的复仇热情,扩大群众性对抗运动。对于每一支游击队,苏联国防委员会都会专门委派一个政治代表负责领导事宜。另外,内卫军还向德军后方派遣了训练有素的侦察小组,在侦察军情的同时,给德军搞点小破坏,制造骚乱。

苏联内卫军在战争时期的一项特殊任务,是对抗德军的无线电通信。为了能够完成此项任务,1942年,苏联工农红军总参谋部情报局把下辖的野战情报部队和一些无线电基站移交给了内卫军。1942年12月,内卫军组建了几个无线电干扰对抗营,专门破坏德军的战场无线电通信。

1943年,内卫军从苏联红军通信局接收了135个高频线缆通信连的指挥权。内卫军司令部把他们重新整编为12个独立团和4个独立营,总计人数为3万1千人。为了便于指挥,内卫军司令部成立了政府通信管理局。苏联内务部成立之后,接替了政府通信管理局的指挥。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内卫军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300多名内卫军战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0万名内卫军将士为了最终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看,人家是实打实地在和德国鬼子拼命呢。至于经常被黑的什么战地锄奸行动,不管采用了什么手段,至少他们保证了苏联军队战斗的坚决性和一致性。

在上文提到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战中,也有内务部队参战。作为所谓的国家秘密警察机构,内务部队的官兵还是警惕性很高的,德军进攻时,人员基本没有跑散,保持了建制的完整,在正规红军部队到处乱跑、衣服都还没穿好的时候,内务部队已经连重机枪都拖出来了。不过虽然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部队的战备意识较正规红军高,但是在这种正规作战却并非他们所长。

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剧照

嗯,简单的说点一己之见,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wwbh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觉得我是比较厉害的法黑了,但和这片子一比真是技不如人佩服佩服。

在这部片子的位面,德军被连西欧一战水平都没有的苏军挡住一顿暴打,最后推平。而不久前德国人刚在法国人大腿上画了几万个卐字......法国人打仗大概是靠扔葡萄吧……


user avatar   zhu-ge-qing-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user avatar   wang-zi-c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 (1)“1,2,3,4……” 这样的号码买的人真的少吗?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 (2)为什么有些彩民会觉得 “1,2,3,4……” 这样的号码不容易中奖?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 【买无规律的号码组比买有规律的号码组中奖概率更大】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中奖结果是无规律的号码组比有规律的号码组概率更大】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 那平均来讲,只有 1 次是有规律组的, 99 次是无规律组的。无规律组的中奖结果占了 99%。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有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1= 100* (1/100) * (1/1000)=0.001
  • 如果 100 次都是买无规律组,那他的平均中奖次数 E2= 100* (99/100) * (1/99000)=0.001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怎么觉得就是这东西?

也没有觉得威力很大嘛!




     

相关话题

  IJN的防空能力真的如网上部分人所说的那么烂吗? 
  喀喇汗王朝的双汗制是怎么回事?一个国家可以有两个国王吗? 
  古代帝皇为什么喜欢造宫殿? 
  真实的太平天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美国和苏联这么强,为什么都打不下一个小小的阿富汗? 
  日军为什么不和德国夹击苏联? 
  为何有这么多国人相信其他古文明并不真实? 
  解放前的民国政府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国的坦克基本每10年一代,为何99式之后就没有新型坦克了? 
  有哪些武器配件使武器威力极大的提升? 

前一个讨论
刘慈欣的作品中是否透露出对民主政治和温情社会的无情嘲弄?
下一个讨论
你干过最牛的一件事是什么?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