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纳粹德国和日本是完全输在国力上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战争类别——“总体战” (又称“全面战争”)

所谓总体战,是指一个国家将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能力都投入到战争中的作战形态。

这种战争形式与之前战争形式的区别在于,战争的胜负不再由一支专业军队的水平来决定了。专业军队、常备军,会因为战争时期的消耗和军力扩充而大幅度稀释。因此,将领、常备军的素质、武器装备水平,已经不再主导战争的胜负。战争结局的偶然性大大降低。战争成为一种系统工程,而不是一种赌博。

在这种战争形式之中,最核心的要素转变为:工业水平、人口、国土面积/战略纵深。只有在这些方面基本可比的国家,才会延伸到将领、常备军素质、武器水平的比拼。有的人可能会说,武器如果相差一代,那也是没办法打的。但是,当工业水平类似时,武器水平其实不可能相差太多。

之所以这三个要素成为核心要素,是因为:

工业水平:工业水平决定了基本武器水平和产量。越是现代的战争,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是巨大。在技术兵器的水准和数量上能占据优势,就能在战争中享有优势。

人口:总体战存在大量的人命消耗。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在战争中能够组织更大规模的军队,能够承受更大的伤亡。同时,人口往往也决定了工业的规模。

国土面积/战略纵深:国土面积大,意味着自己的工业可以部署在远离战火的地方,维持长期平稳的生产,同时也意味着对战略失败的承受能力增大。法国被闪电战一次击溃,而苏联承受了比法国更大的失败却仍然能继续作战,两者战略纵深的不同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关键因素。

其实说白了,总体战其实是国力的对耗,比的是谁承受损失的能力大。

在总体战中,指挥是一个组织问题,情报分析、部队组织、遂行作战,都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哪一方的组织更完备,工作能力更强,这一方就更可能赢得胜利。将领个人的素质和思想,在整个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大大降低了。

在总体战中,一个国家的平民就是这个国家战争机器的基础。因此在全面战争中,战斗双方都会倾向于对敌方平民进行杀伤。轴心国实施的大屠杀,以及盟军实施的针对平民的轰炸与原子弹攻击,多多少少都是基于这一考量进行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总体战。

我们回过头来比较德日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日本的案例比较简单。工业水平、人口和国土,和对手比,日本要什么没什么。日本的人口和工业规模,导致在面对武器和军队体制都极度落后的中国军队,都没办法占领中国全境。当面对美国时,美国可以犯无数次错误,舰队可以被全歼任意多次,但只要打垮日本舰队一次,美国就赢了。这就是工业力量造成的差异。在主要工业国之中,日本造舰能力相对较差,而美国可以像下饺子一样生产舰船。这一点在其他答案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德国则更复杂一些。二战中德国犯下的一个巨大错误就是没有在战争一开始就实施总动员。因此在武器生产上一直极大地落后于苏联。战争初期,T-34坦克的交换比(己方损失:敌方损失)曾一度达到了惊人7:1,但是却并没有对苏联坦克部队的规模造成较大影响。

德国在整个战争中的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他们似乎一直不认为和苏联的战争会打得如何辛苦,这不但在没有及早实施总动员上面体现出来,还体现在德国武器生产型号庞杂、莫衷一是。生产效率大打折扣。工业产能没办法完全发挥出来。

当然,即便德国及早实施总动员,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也供应不上,而且美国参战,其实已经决定了轴心国的战败。美国的工业规模实在是超越德国太多太多。在西线,德国的装甲部队很多是被美国空军消灭的,而不是地面部队。德国丧失制空权,又是因为美国飞机生产的速度和石油的产出速度远高于德国。

有人提到原子弹。其实原子弹本身在当时的威力是不足的。它的生产极为复杂,而投入实战时甚至不能彻底歼灭一个完全展开的步兵师。日本之所以被原子弹炸了之后就投降了,是因为它意识到自己原先计划的“用全民皆兵的方式逐步消耗登陆的美军,使得美军损失过大而不得不接受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了。盟军完全可以不和日本人打巷战。而且,美国当时的科研实力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日本。不说日本,德国当时连原子弹的门都没摸到,重水工厂也被英国人炸掉了(纵深太小的另一体现)。没有研发出原子弹的可能。

更何况德国的人口也是远远不如同盟国。

总之,总体战的战争形式导致了工业水平、人口和国土在战争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德日在这三个方面的弱势导致了最终的战败。

——————————————————————————————

总体战的出现,使得战争的残酷性上升了一个数量级。二战以后,各国对战争的态度,也开始变得更为谨慎了。

虽然各种文学、戏剧作品中经常涉及战争,但是总体战的残酷本质我还没看到有一部作品能够完整体现。即便是《萤火虫之墓》这样的作品,也只是捕捉到了一个侧面。

——————————————————————————————

说点题外话,自从核武器能够大规模生产以后,在核大国之间,总体战已经不再现实了。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双方就可能互射原子弹,大部分人口和工业能力在片刻间灰飞烟灭。根本没有实施战争动员的机会。双方即便没有灭国,也会沦为三流国家,无力再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受核战争造成的损失。因此,自核武器大规模部署以来,核大国之间已经没有正面冲突了。




  

相关话题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 
  瓜岛战役中"奇数舰向右侧射击,偶数舰向左侧射击"指令的意义是什么? 
  二战时期唯一伪军数量超过入侵者的就是中国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为什么美国二战电影中几乎没有黑人士兵? 
  英法百年战争中,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战争英雄? 
  中途岛战役,如果日军把所有航母、战舰、飞机,全部拿去进攻中途岛,美军挡得住吗? 
  应该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吗? 
  兵棋推演是桌游的一种么?各国使用的推演规则相同么? 
  淞沪会战为什么会输得很惨? 
  德国第三帝国1942年的行政区划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前一个讨论
「拿破仑投河时被伯乐所救」的故事是真是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守望者》中罗夏这个角色?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