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第1页

  

user avatar   czp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另个问题写的,也挪到这边。修改了小部分


姜维是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除了出身就是后期执掌蜀汉军权时作为与诸葛丞相的对比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一,但是因为记载不多尤其早年包括降蜀经历所以各家各言。想来大部分从小听三国评书的国人来讲都不自觉将蜀汉以正统居,所以对蜀汉人物作为有包容,更何况这位弃暗投明的丞相接班人。要对姜维做评价很难,他所作所为要放到时代、背景、大环境、自身性格等去分析,所以以前不自量力的写过姜维传,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这篇9万字的文,虽然生涩间或小错误,但自觉还是较完整的。

关于姜维的评价

1.为何降汉

227年诸葛亮初次北伐,曹魏自刘备去世后一直未把西线当回事,所以长安西的雍州地区一下子被冲出山沟的汉军震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姜维就是当时天水郡属官,只是正跟随郡守巡视不在属地,在不同的记载中都是郡守马遵惊吓中抛弃属官逃跑,姜维等人在时局逼迫下降蜀。不曾想战局突变,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仅迁走祁山附近千户居民和降将,姜维连母亲都没来得及带走。

回到汉中,姜维被辟为丞相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官职是丞相府农事仓谷的属官,将军是杂号并非实职,但诸葛亮却对姜维很重视,专门写信给成都的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我观察他的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他,真是凉州上士。” 又说,“姜维不但军事上很有见解,为人勇敢大胆,通明义理,深解兵法。而且心存汉室,我打算让他一边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边传授给他军事知识,然後就带他进宫觐见皇帝。”

一个27岁的魏国小郡属官能得到如此厚待,难以想象姜维是如何向汉丞相表达自己的志愿的。很多后世之人都对此时姜维有所疑问,何以降汉,何以突现心存汉室,何以如此厚待。

(窃以为)姜维如此选择与所在雍凉之地有关。

蜀汉一提起长安以西之地必称凉州,先主跟孙权拖荆州时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后来马超入蜀任凉州牧,魏延做凉州刺史,汉臣们依然将关西当作九州时的凉州。但其实此地在李傕郭汜在长安劫持献帝时就已被分为雍、凉二州,《晋书》中说因汉末战乱不断,河西五郡(指黄河西边的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距离太远分出,其余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的三辅(京兆,冯翊,扶风,原属司隶)合称雍州。

曹操拥立献帝前后,关西地区一直被各路军阀割据并未服顺中 央。直到魏国建立,马腾韩遂等人相继被灭,曹魏才将这些地方真正划归势力范围内。凉州距离遥远且胡汉混居,戎民好斗地方豪强林立,张既对曹操的建议就是(以蜀为重点),凉州内斗就斗去吧,甚至在217年取消凉州建制。曹魏更看重的是面向蜀汉并且已有三辅的雍州(治所长安),历任雍州刺史皆是一时俊才(张既、郭淮、陈泰等人),以长安为对蜀征战的前沿指挥部。

只是后汉以来关西地区历来是胡汉混居地区,凉雍治下的天水、陇西等地一直是羌氐胡族被迫迁移定居之所,被宦官外戚折腾的后汉腐落败息,地方官吏则欺压胡人,与汉人混居的氐羌在生活和民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因镇压羌人反抗的边防将领层起云涌,后汉书里列传的就有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段锴。
花在这里的军费就达数百亿计,还产生了像董卓、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军阀,“西凉”之地完全是战争包袱,曹魏官员大多不自觉的忽视甚至歧视这些地方。曹操平定张鲁后,最有开拓眼光的张既按时需将汉中数万户居民迁徙充实长安及三辅地区,重点建设都在靠近中原地区的东部,对于西部一直比较忽略。当地胡人不说,混杂的汉民也没有受到重视,董卓、韩遂、马腾(还是半胡半汉)这些出身本地的军阀,他们对于中原地区抱着复杂的心态:既想归化又怕歧视被利用——西部军阀从来都是被当战斗力却不当人的。甚至说夏侯渊、郭淮等魏军对待胡戎的高压手段,间接导致日后氐羌之乱越来越严重,成了西晋的一大心病,也成了五胡乱华的一大炸药桶。

天水本地人姜维(天水四大姓姜、阎、任、赵)生于建安七年(202),归蜀之前的27年目睹经历了关西变化,天下纷争和三国并立。年幼时他的父亲姜冏以郡公曹的文官身份在羌戎反叛中护卫郡将身死。后来姜维做上计掾(郡属官,类似上报计簿的会计)转而做从事,因父亲因公殉职所以“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经历几乎与邓艾相同)在天水郡做斗食奉的小吏。

这时候诸葛亮来了,几十年不曾接触大汉威仪的边地被照亮了——好吧我的评书心泛滥了~~

在很多版本里描述姜维都说这个魏烈士之子喜好功名,甚至偷养死士,似乎就在期待着大事降临。诸葛亮绝对是魅力非凡思维超前的人物,他的为人他的隆中策略他的处地都要求着他要不同对待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想想他刚刚怎样平定的蜀南,看到来自凉州的降将(全是潜在战斗力啊),丞相一定会慷慨激昂一番演说,人丛中的姜维瞬间也被激发梦想,蜀汉完全不是魏的做法,有机会实现人生真谛为何不展现自我呢。

晋时太原人孙盛写杂记说,姜维跟随诸葛亮与母失散,后来收到母书,

“令求当归”,

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有说法说姜维粗知学术,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意思是姜维不至于对母亲不孝。但我觉得这样的推论都是想当然尔,因为“粗知学术”就推出“不出此言”?这句话很能解释姜维留在蜀汉的原因,“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姜维在蜀受到比较高的待遇,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不会回去了。后来陈寿给姜维作传,他的早期生涯和归蜀汉都带有很多疑点,正说明姜维对此事讳默难言。姜维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回信其母,更像是对蜀汉方面表达个人志向。

2.文才武略

陈寿在最后评价姜维时说他粗有文武,与诸葛亮对这位接班人的高度评价截然不同。如果真要评价的话,恐怕要在陈寿与丞相之间打个对折,姜维没有那么不堪但也并非高才。

文才方面姜维父亲早死也无高师,据说好郑学(东汉末通晓今、古文经学的大家郑玄一派),但大家可以理解成姜维是什么版本古籍都看的学生(地方太远条件所限)。凡说到这条都被当成姜维读儒家经典所以心存汉室的佐证,但是汉末曹魏的儒生们根本不会以郑学为自身政治走向的判断,今古文的合并早已是儒士们的利益之争完全正视残酷现实的结果罢了。退次说郑学水平,魏方面提到的以前有崔琰、郗虑,后来有王基,这几人的水平有目共睹,王基更是与太学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王肃有过大辩论,姜维的水平估计围观都够呛,云别传里说后来赵云追谥顺平侯是姜维等大臣的意思,但里面引用的谥法以咬文嚼字的经文学派来讲是有很大问题的。

武略方面姜维虽然年轻时参军事,但诸葛丞相也看出来他并无多少经验,归降后就希望在军事领域多多培养为日后做准备。直到诸葛亮去世姜维始终只是监军、护军而已(有高级杂号将军在身或征西或征南),数次北伐从未出带过兵。蒋琬主政后,姜维依然以司马身份跟随,开始“数率偏军西入”,但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关于时间地点战果的记录。这个时候姜维都已经40岁了,大几岁的邓艾刚刚在会计任上被司马懿挖掘出来去淮南屯田去了,不到20岁的钟会正要做尚书侍郎。244年曹爽发飙攻打汉中,被汉中守将王平阻挡在骆谷口外的险峻山势中,费祎从成都驰援共同击退曹爽,是为兴势之役。我看另外问题回答中有人还把这场算姜维功劳太抬举他了,他顶多作为涪县援军参与了一把,他要真因此战得胜获得经验也不会有后来的“敛兵聚谷”遭人诟病了。

247年蒋琬病逝后,姜维从凉州刺史,镇西将军晋升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开始接触朝廷政事,刺史估计还兼着。就在这一年蜀地汶山郡平康夷人聚众抗蜀,有记载的姜维第一次带兵远行迅速消除了这个益州内不协调的声音。蜀地刚完事,雍凉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的羌族数个部落相结叛魏并且联系蜀汉要求归顺,于是姜维立刻从汶山(今天的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当时往北出阴平就是陇西)北出迎接。姜维看到当时魏国曹爽与司马懿争权感觉遇到可乘之机总想初试锋芒,借迎羌之机实则想攻打讨蜀护军夏侯霸,没想到被老兵雍州刺史郭淮算到赶来救援,姜维马上退兵。随后姜维与廖化分兵迎接羌部残余,结果在洮河以西“摧破廖化”并击退姜维,郭淮因此功前将军升车骑将军。

这已经是248年的事了,被算作姜维九次北进的第一次(姜维的出兵实在算不上北伐),这时姜维47岁了!比当年诸葛丞相平定南中时还年长两岁,但军事经验与郭淮一比简直像小孩,要知道在姜维18岁的时候郭淮就挡住斩杀夏侯渊的刘备大军(当时郭淮还生着病),郭淮稳定散军,推举更具威望的张郃为汉中最高指挥官,顶住刘备坚持到曹操援军赶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也没在郭淮手下占到便宜。


249年高平陵之变,夏侯霸投蜀,姜维二次北进,筑城被郭淮、陈泰、邓艾击败,句安、李歆降魏。250年姜维假节三次北进,西绕凉州攻西平不下,虏郭修。

这三次姜维帅兵不过万但每次都有羌戎相助,他非常恳切希望能够来一次大的攻克陇山西各郡,但是被保守的费祎以“保国治民,敬守社稷”的理由安定住。

三次独立带兵的胜负显而易见,姜维头两次出兵都喜欢依险筑城,分兵守之,但小窝受围攻,又不得不回救,这样的城显得多此一举。既然在敌境骚扰,就应该集中兵力来去自如,让敌人摸不着动向,这是基本的道理。我判断是姜维蜀军还是以步兵为主,在翻越崇山峻岭进入陇西平地之后,为了防止魏国骑兵——以前郭淮在四郡来去自如应是以骑兵为主—— 的冲击,只得依险筑城。 姜维利用羌胡作战,也同对汉人将士一样,都以家属为质。这样做,一旦蜀军败退,姜维又不得不应付会变心的羌胡。二次出陇西之战并不见于《三国志
姜维传》,只是分别记载于郭淮、陈泰、邓艾等传,这样的记述显得姜维出陇西后攻击的目标散乱,“聚羌胡质任等寇偪诸郡”,要么是魏还没有摸清姜维真正的意图,要么姜维就是想钻空子,哪防守空虚就去哪。

3.领军治国

253年春节,费祎在汉寿同僚聚会时被降人郭修刺杀。有阴谋论文章说郭修实则与姜维有莫大关系,史料太少,这样的联想纯属臆断。但的确这次事件让姜维少了保守制约,接掌蜀汉外围军队,成都的政事完全回归于皇帝刘禅(诸葛亮逝后不置丞相蒋琬后不置大司马)。

因为吴新任首辅诸葛恪的邀请,姜维第一次带领数万人马(第四次)北进围攻雍州南安郡,雍州刺史陈泰驰援还没赶到,汉军就因为粮尽退兵了。作为初次领军的姜维没有作为全军统帅的思路,只想趁机出兵,无战略无后勤无保障。

254年初,可能是受到诸葛恪覆灭的刺激,姜维开始回成都接触政事,但仅是履行当初的录尚书事责任。完全不能和当初诸葛丞相的辅政相比,虽然不少后人总把姜维当成诸葛亮的继承者。姜维也从未提出过类似隆中对这样的对策,丞相出兵能称之为北伐是真的贯彻当初的领军治国策略,虽然后来所依赖的地理形势基础遭到破坏。但诸葛亮还是依据“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基本方针从各个方面对北伐作出实际指导。

而姜维的北进,从第一次就开始为非主动的伺机战术,总是趁敌国的变动盲目钻空。把“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可遣军北上)”的战术变成战略,“政理”不修,“孙吴”不结,“岩阻”不保,“诸戎夷越”只知利用,不知抚和。对人才只知使用不知挖掘。在姜维的个人能力和蜀地的环境条件下,姜维的北进注定属于悲剧。

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姜维加督中外军事。魏狄道长李简请降。姜维第五次北进,蜀张嶷战死,魏讨蜀护军徐质战死。姜维拔狄道、河关、临洮三县民还。

255年淮南第二叛,司马师病逝,弟司马昭继专魏政。姜维第六次出兵北进,张翼在朝堂上公开反对。蜀军在洮河西岸打败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损失过万人。这是姜维有生之年最大的一次胜利。陈泰、邓艾等人解狄道之围。邓艾开始驻守陇西。

256年姜维进位大将军。第七次出兵北进,在段谷受邓艾阻击,蜀军惨败。

257年淮南第三叛。姜维出骆谷依芒水围攻长城,司马望、邓艾坚守拒不出战。算作第八次北进。谯周作《仇国论》。

258年姜维提议汉中“敛兵聚守”放弃险境退守据点。黄皓升任中常侍兼奉车都尉,开始乱政。

261年卫将军诸葛瞻、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共录尚书事。 蜀汉内部反对姜维北伐的声音达到最高分贝,甚至意见不合的诸葛瞻与黄皓此时一致向由督江州军事的阎宇代替姜维。

姜维这时的处境相当艰难,为了保住自己的兵权,姜维打算再一次出兵北伐。汉晋春秋载这时廖化说,

“‘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戢”的意思是收藏,姜维说这话应该是对蜀汉政局的感慨。

廖化发牢骚说,不停止用兵,必定是自败的下场,就是在说伯约。现在智力不比敌人强,力量也小,却常年用兵。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正是现在的情况啊。

姜维当然知道这样的局面,可是他又能怎样做呢?262年春夏之交,61岁的姜维再次率蜀军向陇西方向进发。在侯和被邓艾击败,姜维没有返回成都,退屯沓中。

历次的战役也表明成长后的姜维野外攻击战比较在行,但是攻坚战始终无所作为,当然这和蜀地出陇西后所拥有的军事条件相关。


费祎刚接任蒋琬时,姜维与费共录尚书事,蜀汉的资料少,没有看到姜维在政事上的作为。姜维加督中外军事,一门心思放在军事上,并不像魏、吴的司马、诸葛等人是军政两手抓。三国志蜀卷的记载,总是短短一句“维还成都”,看不出任何险恶的政治斗争…… 蜀汉一州之地,除了在南方防夷和江州方面防吴的军队(估摸总数不超过两万),其余就是成都的中军和外围(北方)军队了,费祎遇刺后,姜维仅接掌成都外围军队。刘禅收回历任首辅开府的权利,将中军、外军(北方)交给姜维,像是一种交换。姜维仅掌军和接触政事,连辅臣都算不上。


接替董允的陈祗做尚书令近8年,三国志说姜维虽位列陈祗之右,因为常年在外很少在朝中,而陈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至于权重在哪,也不得而
知,反正人也死了。刘禅悲痛之后下诏说,陈祗这些年的功劳应该褒奖,加谥,谥忠侯。这样陈祗成了继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之后第五个有谥号的蜀臣。

接下来任尚书令的是做过诸葛亮主簿的董厥,丞相逝后,他一直做尚书令的副手尚书仆射,这时补陈祗的缺却不再像以前了。刘禅身边的黄皓已经不是当年见了朝臣就打晃儿的小太监,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红人。董允在世时,黄皓始终只是黄门丞,秦汉时的宫禁门是黄色,所以叫黄门。黄门任职的宦官就是侍从皇帝,给宫内宫外传话的。董允曾做过的黄门侍郎是在皇帝身边参谋议、拾遗补缺,与侍中的作用相同,只是秩位稍次而已。黄门丞是黄门侍郎属下的小官,黄皓怕极了董允,就算刘禅宠爱他,也无法兴风作浪。
但246年底董允病逝后,黄皓顿时解放,251年陈祗升任尚书令,黄皓上下逢源,任黄门令,到258年陈祗死,黄皓一跃成为中常侍兼奉车都尉。所谓常侍,就是在皇帝身边应对的顾问,太监被称为中人,所以任的官叫中常侍,以前东汉末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两汉时的皇帝并非日日早朝,很少朝会和群臣议事,刘禅这样的皇帝估计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而黄皓在蜀汉的任职估计和东汉也相同,从他日后的行为来看,他的中常侍就是负责传宣旨意,并向刘禅通报外部消息的职能。而奉车都尉是执掌皇帝车马的内官,这样一来,黄皓成了刘禅的耳舌和四肢:皇帝在哪里,说些什么,知道些什么——都得捉摸这位黄公公的意思了。


而姜维这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位中常侍的力量,尚书令由董厥接任,诸葛丞相的长子诸葛瞻也作为尚书仆射进入尚书台,表面上似乎一切还很正常。这一年姜维关于汉中“敛兵聚守”放弃险境退守据点的提议被通过。


在沓中的姜维听说钟会为镇西将军督关中,在263年初向刘禅上疏,
“听说钟会治兵关中,肯定将有所动作。应该派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刘禅看了后问黄皓,这位黄公公素信鬼巫,当时就按鬼神口气说“敌终不自致”,魏军不会被招来的,皇帝您就好好的安歇吧。姜维上疏的事,群臣竟然没有知道的。而姜维得不到刘禅的回复,自己却没有进一步加强汉中的防守,还是滞留在沓中。关于这一点对姜维的非议,我认为蜀汉北部边防作调整都先是首辅提议,再由刘禅同意才得以实施。姜维的上疏被黄皓压制,自己也害怕权力斗争不肯交出兵权,所以就在沓中没有动作。蜀汉的灭亡完全就是人为的结果。

4.为人

作为一个敌国降将,这么多年的征战已经让所有人疲惫不堪,没有人相信孱弱的蜀地能够复兴汉室,姜维就像一个在从不属于自己的目标下卖力奔跑,旁人看的辛苦,也扼腕叹息,但终归是个悲剧。但这不妨碍所有人对姜维个人品性的褒奖,蜀汉学者郤正后来著文评论姜维说,

“姜伯约身负国家上将之重,位列群臣之首。但住宅简陋,没有多余财产,没有妾室,家中也不置声色娱乐之 物。穿着的衣物、出行的车马和饮食用品一点也不奢华繁复。所得的官俸,都是随手用尽。他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刻意表现自己的清高廉洁,而是本身对这样的待遇已很满足,没有更多的要求。一般人评价一个人,如果他成功的话就赞美他,失败的话就贬低他;吹捧身居高位的人而压抑地位低下的人。所以对姜维这样投奔蜀国,最后落得身死宗灭的结局,而加以批评贬低,却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是有悖春秋褒贬本义的,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朴素清廉的人,实在是可以作为一时仪表之范的杰出人物啊!”

姜维不懂为官从政之道几乎也没有挚交好友,只有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有过发泄的情况,第八次北进失败后,一向不服气姜维的杨戏在酒后言笑(有嘲弄姜维之意),军队回到成都后被贬为庶人。

姜维是孤独的。

263年八月,魏司马昭三路伐蜀,姜维孤掌难鸣,钟会破汉中进逼剑阁,邓艾突破阴平进逼成都,刘禅投降。在剑阁守备的姜维听到这个消息时居然没有放弃,暂降钟会,静待钟会进成都后与邓艾翻脸,得知钟会彻底叛变的姜维激动不已,在他心底有了一个复国大计。他给刘禅密书写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写魏氏春秋的东晋人孙盛在80多年后到蜀地,还见到了当年姜维给刘禅的密书。听蜀地人说姜维当年想假降钟会,再找机会杀之以复蜀土,可惜没能成功,遂至泯灭。

264年正月十八,钟会反叛失败被乱军所杀,63岁的姜维也死在乱军中。

------------------------------------------------------

好了,又一次写了大长文,又一次不知怎样结尾。

一句话,姜维是个悲剧人物。

泪~~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姜维对于蜀汉的忠诚以及对北伐的矢志不渝应该是没什么人会怀疑的,在刘禅本人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他居然还策划了联合钟会谋反这一出,在历史上也算是很罕见的壮士。

不过本文讨论的是姜维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主要是批评。

姜维在军事上最大的缺点在于贪。姜维的军事才能其实是很高的,自从他上台后,曹魏的整个西北都被他搅得鸡犬不宁(当然蜀汉自己也被姜维搅得鸡犬不宁),直到段谷惨败于邓艾前,镇守曹魏西北的郭淮、陈泰、王经等人明显看得出在正面交锋中是不如姜维的。但姜维远远称不上是一流统帅,他的战略观很糟糕,主要体现在贪功和贪地。

姜维在费祎被刺后频频出师北伐,十年间出兵六次(段谷大败前四年每年都出兵),搞得民生凋敝,对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由于每两次出兵的时间间隔太短,使得蜀汉积攒的实力不足,因而很快就粮尽退兵,难以获得实际成效,这样的北伐可以被称为无脑北伐。

无脑北伐的结果就是无谓地消耗己方实力,而当时机真正来临时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把握住。典型的案例在姜维北伐中发生过两起,一次是在延熙十八年,姜维出兵狄道并在洮西大胜王经,魏军损失数万,这是整个蜀汉历史上北伐获得的最大战果,超出了姜维本人甚至诸葛亮的任何一次北伐。但问题在于由于之前两年姜维已经发动两次北伐,当时的蜀汉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取狄道,导致这次北伐虎头蛇尾,连主要将领张翼都全程反对。

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

另一次则是延熙二十年,此时整个魏国的大部分兵力都因诸葛诞叛乱以及东吴的入侵而被纠缠在了淮南一带,如果说整个三国时期蜀汉有哪次北伐最可能取得重大战略成功,那就只能是这次了,诸葛亮当年所说的“天下有变”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结果无独有偶,姜维带领蜀军前一年在段谷遭受重创,受到的损失尚未恢复,吴国也因为深陷宫廷斗争,导致军队实力大受打击,结果双双在这次规模最大的魏国内乱中毫无作为。

战争不是游戏,士兵不是数字。死一个人就是一笔抚恤金,死一个队就是一村的烈士家属,死个千把人对蜀汉这种小国就是政治问题,更不用说姜维还在连连胜利时张翼就对他强烈反对了。以诸葛亮作为参照对象,诸葛亮出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出必有获,而且建立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因为缺粮,诸葛亮可以在大胜后花三年时间来准备下一次北伐,试问短短几年就把蜀国国力搞残的姜维有这个耐心?

十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得三郡投降的战果时,马谡在街亭战败,张郃挥军赶来。实际上张郃此时的兵力并不多,而且因为急行军和战斗,战力有所削减,诸葛亮带领的蜀军主力完全有一战之力。但诸葛亮马上忍痛放弃了已经到手的三郡,选择退军。为何?即使打败了张郃,后续还有曹真的部队,而曹真的后续还有亲自坐镇长安的曹叡在。诸葛亮看得到这些,他知道不能拿自己手上的人去赌,赢率太低,而且赢了也对自己伤害太大。洮西战胜后的姜维就看不到,因此他选择了强围狄道。诸葛亮舍得果断放弃已经获得的战果,不纠结于既定的失败,这是名帅的风度,也是姜维所欠缺的。

因而诸葛亮北伐时上下一心,而姜维北伐则怨声载道。如果是让诸葛亮碰上了淮南三叛,你猜他会不会搞得自己像姜维一样带着个国力已经被自己玩得半残的蜀国在那里干瞪眼?

连姜维的对手——魏国的陈泰都知道不轻易劳师动众以保存国力的道理。蜀国实力还远不及魏国,因而姜维这样搞不是找死吗?

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白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司马文王语荀顗曰:“玄伯沈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而在魏国发动伐蜀前的紧要关头,姜维依旧还在贪地,最后也招来了恶果。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表面上看是黄皓弄权,后主昏庸导致魏军轻松进入蜀国重地,但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得到消息的姜维却在后主不理会的情况下继续呆在沓中种了半年田,而不是及时收缩防线,放弃掉阴平一带。结果等到邓艾和诸葛绪的部队一来,阴平武都还是被魏国给轻松拿下了,姜维本人也失去了回援汉中的机会,导致阳安关沦陷,汉中战略功亏一篑。守不住的地方就应该及时放弃,否则早晚拖累自己,这个道理诸葛亮是懂的,姜维不知道懂不懂,反正就实际表现来看,他舍不得放弃既得地盘。

虽然批评了姜维在整个北伐当中的表现,但并不代表我反对北伐,我所反对的只是姜维式的无脑北伐,那是一种会让自己丧失掉真正机会的北伐,对于有利的时机,自然是不应放弃的。例如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撤换了西北战区的负责人夏侯玄,这时老将夏侯霸也叛逃,应该说此时就是不错的时机。但由于费祎的制衡,姜维只率领了不到万人,使得战果有限,这就显得过于保守了。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人要看清自己的实力,国家也是同样如此,不顾现实只凭意志发动战争那是昭和参谋的作风。对于蜀汉和曹魏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真正打开局面的钥匙并不在蜀汉而在曹魏的手里。蜀汉的局面比日本要强多了,对于曹魏,蜀汉是有机会的,只是这个机会不能被葬送在自己的手里。虽然站在蜀汉的角度,曹魏显得无比强大,但事实上魏国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诸多的内部矛盾。

像刚刚提到的诸葛诞之乱就是大好机会,还有后来司马炎时期的秃发树机能之乱持续九年,晋国丧师数万,战死四名封疆大吏,整个西北差点沦陷。此时蜀汉灭亡才不到十年,如果蜀汉能撑到此时,如何不可大有作为?魏国也好,晋国也好,本来就是矛盾重重的政权,西晋统一天下才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接着又是五胡乱华,彻底玩废自己。蜀汉整顿好自己内部,搞好团结,不荒废农事,同时修缮甲兵,有节制地北伐,等待魏晋的问题自己爆发才是可行的道路。结果就是,吴蜀两国比西晋废得还快,并且都是自己把自己玩废。

对于姜维这样的人物,我们尊重并叹息,但不能学习。还是那句话,人的成就离不开自身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诸葛亮奋斗得很好,但没有遇到诸葛诞之乱这样的历史进程,姜维遇到了历史进程,但自己奋斗得太糟没能把握住。不过诸葛亮给后继者留下了一个兵精甲足、政治清明的蜀国,可以继续奋斗下去,而姜维却什么都没能留下。

所以啊,适度北伐有益,强行北伐伤身,无脑北伐灰飞烟灭。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三国演义》里的姜维,是被拔高了一点。

《三国志》里的姜维,却通常是被低估了。

论才具,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后两位,尤其是诸葛诞,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于其他人的评价,不用多说。

论为人,姜维属于心比天高之流。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

他才华不及诸葛亮,不丢人。全三国也就一个诸葛亮。

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其执着至少不必怀疑。

他的一个大争议,是“穷兵黩武”。然而实在话是:很少人意识到,在蒋琬费祎死去前,姜维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后那几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

这是许多人很少提及的: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荆州派关系之目的;姜维则是陇西降将,和蜀汉内部关系更是复杂无比。实际上,针对他的除了黄皓,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并不那么美好。

所以,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但直到最后,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

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钟会在剑阁,还是动不了姜维。

本来,到此为止,哪怕就这样结束,姜维也算为汉尽力了。可甚至在蜀汉灭亡后,姜维还是筹划着那著名的复兴大业。他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而且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最后计策未成,但一日之内,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

我其实挺难想象: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仅论执着,他实在还胜过诸葛亮。


前三国所以比后三国传奇,不在于后三国人才凋零——实际上,后三国极多文武全才的人物,但大多都太聪明。姜维之杰出,未必在才情——虽然钟会也承认他了不起——而在于他有前三国时,那些屈而不挠、执着至极、燃烧至死的性格光彩。有缺陷,但依然为蜀汉——我更愿意称之为季汉——燃到了最后。

当初崖山战后,张世杰依然不死心,企图找新的法子;后来被水溺死,所谓:

舟遂覆,世杰溺焉。宋亡。

于姜维,亦如是:姜维死,汉亡。




  

相关话题

  二战期间,日本国内是怎样的景象? 
  丰臣秀家五大老最差,关原为什么最拼命?而秀秋深得秀吉宠爱却叛变?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三国汉中之战、樊城之战后,孙权为何不趁机北伐,却反而袭取荆州?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竞选美国总统? 
  中美建交算不算中国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背叛? 
  如何客观评价陈登? 
  为什么2020年了还有人认为曹操是汉臣,终其一生都在为汉室做贡献? 
  夏侯霸为什么要逃亡至蜀国? 
  春秋战国时候有几个虢国?有几个申国? 

前一个讨论
火车上遇见最让你崩溃的一件事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能否用视频分享一下,会拉小提琴是怎样的体验?





© 2024-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