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第4页

                    

user avatar   zi-qiao-9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子乔按:在文末补充了铭文的拓本图片、铭文照片和X光相片,以及箭尾照片和线图。】

“作册般鼋”有人提到过吗?答案太多看不完,不知是否有人说过,我先说说吧。这是一只商代晚期青铜制成的鼋,也就是大王八,是否算逆天不清楚,反正十分有趣。因为其铭文的主题是拍马屁,是中国有关拍马屁的最早文字记录。以下是我10年前的一篇旧作(此次贴出时略有修改):

一只大王八的悲惨命运——商代臣子是怎样拍马屁的

作者:子乔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文物》(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5年第1期,封面)

  照片中的大王八叫“作册般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征集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造型奇特,十分罕见。

  这只大王八的原型如果活到今天,应该有3000多岁了,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洹水中(今河南洹河),不想某日祸从天降,竟遭四箭穿身,死于非命。什么人如此暴戾,公然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来头可不小,是商代晚期的一位国王。

  铜鼋背上有铭文4行32字,讲述了大王八的悲惨命运:

  丙申,王过于洹,获。王射,■射三,率无废矢。王令寝馗贶于作册般,曰:“奏于庸。”作母宝。

  【子乔按:据李学勤、朱凤瀚、王冠英、裘锡圭等先生释文,择善而从。如无根本性分歧,则优先选择便于输入、显示的字。另说33字,作“王一射,■射三”。见

《中国历史文物》(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5年第1期

2005年第6期

。】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丙申日,王来到洹水上,捕获【此鼋】。【当时】,王【先】射【了一箭】,又射了三箭,全部【命中】而没有一箭浪费。王命令寝馗【将鼋】赏赐给作册般,【并对他】说:“【将我捕获此鼋的事迹】铭记在纪念品上。”【般因此】制作了【这件献给】母亲的宝物。

(图片来源:

-天津搜狐焦点网

  铜鼋的主人叫”作册般“,”般“是私名,”作册“是官名,负责掌管简册,宣读诰命等。“寝”是服务于王宫的官员,王的近臣,“馗”是私名。“奏于庸”的另一种释读是,将此事谱写成乐曲在“镛”上“演奏”。“母”有的学者读为“女(汝)”,也即这是商王的话:“作为你(指般)的宝物”。但这些分歧都与我们的故事关系不大。

  大王有令,“般”不敢怠慢。他大概觉得其它造型的纪念品都无法体现商王的箭法精妙、膂力过人,于是独出心裁,用写实手法制作了这件奇特的东西,连商王射在大王八身上的四箭都照做不误。这四箭乍看象是箭头,细看实是箭尾,铭文则特别强调“率无废矢”。瞧这马屁拍的,无半句肉麻的媚辞,却能沁人心脾,怎一个“强”字了得!

  “般”这小子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官儿,不过他留下的“作册般鼋”对于研究中国马屁史倒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它应该是反映我国马屁事业最早的文字材料和实物材料了,从中可见其起点之高。

  铭文“王射,■射三”的“■”字,李学勤先生读为“赞”训为“助”,认为后三箭是随员帮助商王射的。王冠英先生读为“般”,也即铜鼋的主人。裘锡圭先生则认为难以释读,但也觉得从上下文看可能有“赞助”的意思,或者指商王的随员。以上诸家都认为商王只射了一箭,只有朱凤瀚先生独具慧眼,认为这四箭都是商王射的,“■”字读为“狃”训为“复”,是说商王射了一箭之后,又连射三箭。

  笔者认为朱说无疑是不易之论。试想,如果商王只射了一箭,那么铭文强调“率无废矢”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更重要的是,铜鼋上的四箭都只露箭尾和少许箭杆儿,射入身体的深度几乎相同。如果有三箭是别人所射,那还怎么突出商王的孔武有力呢?这马屁不是拍到马蹄子上了吗?应该把这三箭的箭杆儿做得更长一些,有别于商王射的那一箭嘛!

  可见,朱说虽有缺陷——铭文为何不直说“王射四”?——但却更加符合铭文主旨和铜鼋造型,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当为最佳解释。至于不说“射四”,可能是中间有停顿:商王射了一箭后,发现大王八未死,正要逃跑,才又连射三箭,够狠!

  这只可怜的大王八虽然突遭横祸,尸骨无存,但却有人为其铸造铜像,湮没千载之后,终得重见天日,陈列于国家博物馆供人瞻仰,也算不枉此生了。

  正是:破浪又乘风,大王引宝弓,碧涛寻白羽,没在鼋甲中!

  2006年9月23日

  2016年10月11日,修改

  【附记】

  因为作册般鼋的造型实在奇特,又不是直接得自田野发掘,而是从社会上征集的,所以有一位署名“求实”的先生对其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证据包括造型不合理、没有神韵、铜质和锈色可疑、字形拙劣、词句与商代晚期的语法和历史不符等等(求实:《

作册般铜鼋献疑

》)。

  此说一出,立即受到王冠英和“求正”两位先生的反驳(王冠英:《

谈〈作册般铜鼋献疑〉

》;求正:《

析〈作册般铜鼋献疑〉

》)。我个人倾向于此器为真,比较赞同以上两位及其引用的几位学者的说法,特别是铭文词句并不象质疑者说的那样,与商代晚期的语法和历史不符。

  我个人补充的意见如下:

  造型不应成为疑点,因为没有过硬的证据表明,商代的人就不会有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在这些方面,古人和今人的思路应该是一致的。而且造型与铭文相符,并无自相矛盾之处。

  质疑者的潜在前提就很难成立——似乎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和字形必然都是精美而具有“神韵”的——要知道就是现在也有粗糙的工艺品。质疑者还说,作册般鼋的字形与同属作册般的作册般甗比较,“实乃天壤之别。尤其是作器者的名字‘般’字,二者差别很大,作册般铜鼋的‘般’字拙劣到几不可识。”这也太夸张了,差别是有的,但还没有大到“天壤之别”的程度。况且,某个字在同一人同一时期所做的青铜器上有差别很大的形体,也不是罕见的现象。

  典型的如燕侯克器铭文,罍腹的“对”字是标准体,而罍盖、盉盖、盉腹是讹变体,尤其是后两者,若不参照罍腹,按质疑者的说法,也是“拙劣到几不可识”。又铭文第九字,盉盖、盉腹、罍盖近于“心”,而罍腹近于“鬯”。这还是铭文内容完全相同的四件青铜器呢。那些青铜器的主人或铭文文本的写作者虽然是同一人(如“般”、“克”),但实际制作者却不一定是同一人。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就造成了字形差异。

  不过,读者可以比较一下“作册般鼋”铭文的拓本和实体照片,不难发现,实体照片要比拓本美观,根本谈不上“拙劣”。拓本是把铜鼋背部的其他痕迹和铭文一起记录下来了,都是黑白的,乍一看有些乱,而实体照片则更准确地反映了原貌,铭文比较清晰。

  更关键的是,如果是作伪,为何不作常见的鼎、簋之类,而非要构思这么一个故事,作这么一件离奇的东西,给人质疑的机会?如果作伪者有这个心思和工夫,那他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使铭文字形接近于真品(技术上应该不难,就是临摹),那样现在就不会有人质疑了。质疑者也说作伪者是参照了真品铭文,自相矛盾。

  至于质疑者提出的锈色问题,王冠英和求正两位先生都没有提及。这需要实际鉴定经验,我一无所知,还望高人指教。

  2006年9月23日

【子乔按:以下图片均采自《中国历史文物》(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5年第1期,其中箭尾线图采自朱凤瀚先生的文章。】

作册般鼋铭文拓本:


作册般鼋铭文照片和X光相片:



作册般鼋底视图:


作册般鼋箭尾照片和线图: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了国博以后就非常怀疑台湾省演员九孔,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


国博实拍唐代陶俑照片


再看看九孔本人



user avatar   leekai-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护臂) ,蜀锦。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古蜀国。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图片与介绍皆来自百度。

————————————Update—————————————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语最早可见于《史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一句,按照中国古代星相学和阴阳家的说法,岁星、荧惑、镇星、太白和辰星五星如果同时出现在东方天空中,则对中原王朝有利。汉元年(前202年)时,此五星同时出现于东方井宿中,被认为是汉朝兴起的祥瑞迹象。

以上资料转自wiki

“五星出东方”护膊


user avatar   serenachan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说这个著名的马踏飞燕吗……

我以前看到的马踏飞燕是这样子的:



在我亲眼去看马踏飞燕的时候,我看到的其实是......





同事说,她看到这张照片以后,脑海中仿佛听到这匹马在说,浪里个浪~



119更新:

感谢 @逢场作戏最怕女人痴情 小伙伴告诉我,我的回答被抖音某用户抄袭了,如果有其他小伙伴在抖音上注意到这个问题请帮我随手举报,非常感谢。比心呦!


user avatar   jiu-zhong-xian-1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兵马俑的箭头。

刃部放大80倍后的图像。

这么平行整齐的磨痕只能用旋切机--就是旋转的砂轮才能打磨出来。4万支箭头的刃部都经过精心打磨,据目前所知是人类最早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还有:


箭头和镗是不同的金属成分,它们是分开铸造的。箭头含锡量高,坚硬而锋利,便于射穿物体。镗含锡量低,延展性更好,不容易折断。

---------------------------------------------------------

题外话,这段视频是BBC拍摄的,我有意隐去。现在我们满屏宫斗剧,对于更有价值引人深思的历史却很少有资本关注。秦陵兵马俑博物馆的网站也做得非常的简陋,真是让人心酸和遗憾。

--------------------------------------------------------

更新:首先感谢大家点赞和参与讨论。不少朋友说到金铁木导演的《复活的军团》,我特地去看了一遍,里面确实有包含这个内容,我上面的一些话有点武断。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去看《复活的军团》。





user avatar   yuan-ying-71-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都对古人有一个刻板形象,他们认为天圆地方,会刻舟求剑,他们的艺术造诣十分高,但科学素养十分低。以致于在影视作品中看见有些技术含量的东西就直呼bug。。

。。。。。。。。(多图预警)。。。。。。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图样啊,他们的艺术审美令人叹服,科学技术一样登峰造极啊,泱泱大国的文明是真的几千年从未断流,留下的文献,文物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首先是某公众号里看见的(图截于公众号):

1、《墨经》

《墨经》作为一个学术门派的代表性著作,不仅包含了兼爱非攻等等哲学思想,还包括了许多光学知识

2、避雷意识

我国古代避雷针的产生远早于富兰克林,并且最早关于中国避雷问题的记述来自于300年前来华传教士、葡萄牙人安文思,大约一个世纪后,富兰克林才提出用避雷针保护建筑物

3、共鸣的应用

中学物理书上说过1849年法国军队过桥时,步伐过于一致导致于桥发生共振,后规定军队过桥不许步伐一致,可见那时西方军方还不太掌握共振知识,而中国呢?在公元前就有了共鸣器

4、重心意识

大家应该都在历史书上看过马踏飞燕这个艺术珍品,其实不只艺术价值,其物理价值也十分宝贵,体现了古人对于重心的了解、应用。

从新石器时期的尖底陶罐(用于在河中装水,由于重心的改变,空的时候自动倒下,装满水后会自动立起来),到战国的罄,再到马踏飞燕,都不难看出,古人在生产、建筑和生活的实践中重视重心问题,重心与平衡的关系也受到古代人的极大注意

有关重心问题还有不得不提的唐代银香囊,唐玄宗在马嵬驿处死杨贵妃后重返长安,命亲信整理杨贵妃尸骨,却只得九字“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所提及的香囊巧妙的应用了重心不变的机环,佩戴起舞,香料不洒

5、测湿测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古人是如何在没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熟练精确的控制温度以造就了那么多对温度要求严苛的精美瓷器,以及能够对抗环境湿度变化保存下那么多珍宝,其实古人对于热胀冷缩,测温,测湿,都有建树~

然后是博物馆看见的(图是自己拍的):

1、冰鉴(国博)

2、日晷(国博)

惊叹于均匀的刻度

3、明朝的书(国博)

在国博看见的时候,我是十分惊讶的,那时候的字就已经是这样了吗?还印刷/写的如此规整?

4、世界地图(南京博物院)

还是明朝的,那时候人对世界的认知,对未知领域的掌握,对世界文化的包容,令人叹服

5、西汉透光镜(上海博物馆)

这个镜子我之前在某宝买过一个一比一的复制品,用来当镜子照一清二楚,背面图案也用一种对称美,最重要的是透光!当年的巧合造就了一个传奇,合理解释是背面花纹导致镜面厚薄不同,导致镜面不同位置的折射率不同,于是反射的光斑有镜子背面的图案!(下图一是用自己的镜子拍的~)



以上,简单举一些栗子,中国古代的匠人、学者,以及流传下来的典籍、文物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最后,不知道有没有人对那个公众号感兴趣呐~贴心的给大家贴上二维码 ,二维码总是被自动识别是什么鬼,大家可以搜名字“种花家的物理小课堂”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个距今5000年前的头骨。这个头骨的历史并不悠久,并没有展示出人类起源的秘密。然而,在这具头骨上,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神经外科手术的印记。

200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在整理鉴定广饶县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人骨标本时,发现在编号为M392墓的墓主颅骨右侧顶骨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毫米×25毫米的近圆形颅骨缺损,推测墓主生前曾施行过开颅手术。

该颅骨的手术部位在右顶骨,有一边缘光滑的骨缺损。自该缺损处向外延续三条骨折线,其边缘光滑,有愈合迹象。左颞顶部存在骨折线,左顶前一骨缺损,边缘不规则、欠光滑,此处颅骨向颅腔内移变形。

左顶前的骨缺损,符合影像学改变符合颅骨良性肿瘤(如胆脂瘤)侵蚀破坏颅骨的改变。专家研究推测,墓主人生前头部遭遇外伤,原始社会的医务人员为他实施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证据除了右顶骨这一缺损的影像学特点,还有从该缺损处向外延伸的三处骨折线。我们知道,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位置通常根据脑挫伤位置决定,在去骨瓣的同时还要清理血肿。

颅骨缺损的生骨修复是沿缺损边缘骨膜化骨,爬行替代颅骨外板、内板,环绕板障生骨修复,可称为“舌样衔接愈合”。根据大体观察和影像学证据,经研究,这例原始社会开颅手术病人的骨缺损修复大致与现代社会的开颅手术病人相同。墓主术后生存期大于五个月,具体生存期不详。因为开颅病人术后五个月之后的骨修复就停止了,术后五个月的骨修复影像学表现跟术后五年的表现一致。

以上,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证明了该病人接受的是有医学价值的开颅手术,而不是出于宗教等因素在脑袋上开洞。这跟一些古代遗址发现的从死人颅骨上钻洞的习俗更是不一样。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现代社会的经验,一位基层诊所的全科医生的服务范围至少要有一千名以上居民,医生才有能力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治。这个文物的出现,说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达程度可能远比今人想像的高。广域的社会组织让知识和经验可以迅速的积累,否则一个小部落的巫医很难通过部落里的百十口居民掌握开颅手术这样高难度的技术。社会组织形态的成熟让这个病人在治疗和术后康复期间能得到供养,不然他早就病死、饿死了。考古学证据表明,病人遗骨完整、摆放自然,随葬品丰富,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病人并非死于非命,并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墓葬考古证据说明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成功回归社会。这一文物的出现,证明了原始社会山东较为发达的社会、文化、经济水平。

这一文物的研究,证明山东先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开颅手术,成为了中原地区神经外科的起源地。据《史记》记载,上古时代的济南籍名医扁鹊掌握一种名为“摇髓脑”的医术,这可能是我国古代神经外科发展的又一证据。虽然这个技术被我国历代老中医传承丢了,但是证实了原始社会我国老中医的水平。

原始社会医务工作者根据脑挫伤位置决定手术位置的临床思路,与今天实施相同手术的思路是一致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原始社会医疗条件有限,考虑到受术者耐受,应当尽力控制手术时间。这些学者认为,限于时代局限,术者仅在外伤部位的对侧实施了单纯的去骨瓣减压术,因为术者没留下清理血肿的证据。由于原始社会经治医院的病案室被我国古代社会的药贩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颁布之前就挖出来卖给老中医了,我们今天对这一手术仍然有许多不解的地方。

考古工作者为了下一步研究,正在探讨扶乩请神请经治医生把病历补写一下。学术伦理委员会表示这个研究不利于医学发展,不然以后都说“写病历?鬼写啊!”


user avatar   ban-xian-50-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时候总以为古代人食古不化, 都是些士大夫老僵尸,思维僵化。 长大后幡然醒悟,不知是谁引导了我们的思维惯性。

古代最能保存到现在的物件,无疑是坚硬的铁石。

金属玉石的文物,自然是古有墓穴、上层贵族保存把玩, 现有博物馆、上层贵族保存把玩。

而石刻,因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其自身重若大山,纵使你位极人臣,也必跋山涉水,登门跪伏。

石刻历经千年风雨,纹丝不动,静看人世更迭。

比如这种——

而今天我要安利的,是另一种——

坦胸,翘脚,立体,镂空,傲娇,很不“正经”的紫竹观音。

——

看看这不正经的迷之眼神,哦,可能因为凡人都不会飞,所以必须俯视吧——

这就是摩崖石刻,可以从天花板看出原本这块石头坡的形状,凿了多深进去,整尊佛都是悬浮着,就像用自身神力在漂浮——

莲花都踏斜了,很多物件如衣服、头冠、紫竹都是镂空的,很有重力感,突破次元壁的感觉。

关键是,这尊佛雕造于936年,大唐夕日繁华,自己算算多少年。这些镂空的布都没有破,纤柔突出的右手承担千年岁月而不剥落。

与隔壁大足石刻同时代甚至更早。

坐落于四川安岳县。


————————————

936年大唐已然凉凉,多谢指出,

当时只是情绪上来,觉着盛世大唐比较称合文风,随笔不考究,欢迎大家笑话。

关于紫竹观音,其实还大有可说————

————————

2018.6.23, 五千几的赞了

有一部被称为地理版“舌尖”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

拍摄很是精美,文案非常优秀,BGM简直摄魂,观感极其震撼。

豆瓣评分9.3。目前只播了第一季。

航拍中国是以省份分集,第二季拍了四川,去过安岳,喜欢紫竹观音的朋友,应该能在航拍中国第二季里感受到摄影大师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的美。期待


user avatar   cai-jun-98-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71年,内蒙古的一个农民挖掘出来一个钩形的东西。经考古学家鉴定,是属于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龙。

这条玉龙呈墨绿色,龙体蜷曲,呈C字形,高与宽各约一尺,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约一寸,相对近世玉器而言相当霸气。玉龙吻部前伸,龙口紧闭,对称的一双鼻孔,棱形突起双眼,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大块凸起的长毛,弯曲上卷,又称为“鬣”,占整个龙体三分之一。龙背上有钻孔,金丝贯穿此孔,将玉龙悬吊在木护壁上。龙头与龙尾两端垂下,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证明工匠有过精心设计。而且还具备多种动物之相:鹿眼、蛇身、猪鼻、马鬃……它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

红山玉龙被公认为中华第一玉雕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堪称镇馆之宝,国之重器。

有没有觉得很萌?


user avatar   cao-xiao-a-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川博物院有个民间手工艺展厅,当时我看到了一幅蜀绣是绣的一只小猫,长这样:

当我转过去看的时候,我震惊了。它的后面是这样的:

一面是猫,一面是狗,双面绣。巧夺天工!太佩服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技艺了!


——————

看了评论之后,我想说:

没想到我随便有感而发的答案引起了各位的注意。

有很多朋友说这是现代的手工艺品,算不上文物,我觉得这种技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传承,文物的概念不该只局限于历史悠久的东西。摆在博物馆里,代表这种技艺的这件作品,也有资格叫做文物。

还有说绣的不好的,构图不好的,没有透视感的,好的,我反正觉得我绣不出来,人家绣的挺好看的,你说有更好看的,我也承认,但是我觉得这个猫狗两全从创意到绣工都很好看,你不能说有比这个更好的就否认这个也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呀?

还有说原来这么多人不知道双面绣的,对啊,就是不知道啊,但是我去了博物馆我知道了,很多赞叹这种技艺的朋友看到我的回答后也知道了,这难道不是博物馆和知乎存在的意义吗?




                    

相关话题

  奥斯曼土耳其的君主为什么叫“苏丹”,而不是突厥语的“可汗”? 
  如果二战德国没有贸然进攻苏联,那么能否统一欧洲并建立新的帝国? 
  中国古代战乱时期的普通百姓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我国古代是否存在出色的皇帝里很大比例不是修读儒家经典出身的情况? 
  为什么中亚五国画风和中东不一样? 
  蒋介石和物流有什么关系? 
  甘地的反暴力主义思想和爱因斯坦追求统一场理论有哪些联系? 
  你认为刘秀在经历哪件事之后相信自己是位面之子的?(注意是刘秀认识到自己是位面之子)? 
  如何用《尚书》的口吻翻译《圣经》? 
  如何看待中方回应是否将承认阿富汗新政府时,引用毛泽东「阿富汗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屈服过」?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科技部向全社会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你有什么脑洞呢?
下一个讨论
战争有多残酷?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