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曹操在历史上真的屠城了吗,有记载的屠城有哪几次,有何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字的解释从来没有什么古今歧义。

《说文解字》:屠,刳也。从尸者声。《广韵》:屠,杀也裂也。

易言之,屠就是指屠杀,没有任何可以扯淡的余地。具体到屠城,就是范晔注释的【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样没有任何可以扯淡的余地。

屁股坐在屠杀方,当然可以主张这多所诛杀的都是敌军,于是乎屠城在某些场合成了夸耀己方武功赫赫的用词。譬如近在眼前的例子,哪怕是对人民格杀无余,那也是可以摆上台面的赫赫战功嘛:

但对于立场较为客观,尤其注重一字褒贬的后世史家,还坚持用屠,那个中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攻克城池后对残敌大开杀戒,如屠六畜的部队会对百姓秋毫无犯?我感觉这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举个例子,《后汉书·孔融传》记了一段: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要知道,老曹在战后对袁氏家眷十分优待,但即便是这号用来政治作秀的VIP人物,在屠城之时亦不能幸免,百姓如何,有没有被借头去立个功,真是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

又譬如曹仁屠宛城:

是时南阳闲苦繇役,(侯)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末了,这些苦于曹家剥削,支持侯音造反的吏民如何下场,曹仁屠宛城究竟多所诛杀了些什么,你猜?

至于什么屠城在唐之前是克城云云,更是荒唐。

《荀子》如此描写王者之师:

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估计荀卿不是我大唐穿越者。

至于《三国志》描写蜀汉从不见字,非要深文周纳,倒是可以结合一下荀子的主张,揣测揣测擅长春秋笔法的陈寿对故国的赞扬,但居然有奇才脑补成刘备等人缺乏战功,想屠却无从屠起?借问刘备进攻刘璋时兵不满万,是一路充值到成都的?东路军所过战克,既然屠克同义,咋没见来个所过皆屠?诸葛亮七擒孟获前可是一勺烩了高定的叛军主力,咋没见来个屠南中?姜维北伐不止一次得大破魏军,陈寿算得对此公不感冒,也是老老实实得记载如何斩首破敌,咋未见一字?

总之,对屠城的歧义从来显示的不是词义问题,而是纯粹的屁股问题。

一屁股坐在大魏纯臣这旮旯,自然可以把屠城脑补成屠杀的只是敌方残军,杀得越多战功越烈,于是乎歌声悠扬得吹起官方法螺:屠柳城,功诚难~~

但把陈寿等后世史家也脑补成大魏纯臣,抑或是相信破城后大开杀戒却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傻白甜,那委实可发一笑。

至于意义,

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在中国屠城杀降闹得鸡飞狗跳,没人了咋办?腾笼换鸟,引进五胡嘛,真机智。

——————————补充——————————

发现有人完全不能理解古文中的虚指,于是乎从上下五千年,煌煌廿二史里扒拉出只言片语就想给【屠】字搞出新的本义。

举个例子,的本义是什么?

【禮·曲禮·不離禽獸疏】禽者,擒也。言鳥力小,可擒捉而取之。通作禽。

故,擒通禽,意为擒拿、擒捉。

瞅瞅这段:

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

众所周知,颜良、文丑都是被被当场剁了的,却名之曰(禽),这就是虚指。如果因此掀了桌子,认为擒还有个本义是杀,是斩,这就搞笑了。

更可笑的是这段:

未若武帝为吕布北骑所禽,突火之急也

如果因此得出结论,老曹被吕布生擒,抑或砍了,岂非喷饭?或者给擒再弄出个本义叫败?

这种搞不清本义和虚指,甚至拿虚指替换本义,只能是一塌糊涂。

至于怎么对待这类例子,很简单,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取其本义。一如没有反证的情况下擒就是擒拿,同样,没有反证的情况下屠就是屠杀。


user avatar   du-shu-ren-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某的回答殊为无稽。

所谓的唐之后屠字古今意义不同,是他自己根据【唐朝.颜师古:「屠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这句话脑补的。

张嘴就是豪气万千的屠字古今词义不同。仔细一看依据却是他李梦阳转世自己一个人的“我觉得、我以为”。这是他一人独享发明专利的原创历史发明成果。最后他自己都心虚的说“另外我可没说过【屠城=克城】,我也没说过【古义屠城就没屠杀百姓的意思】”

他的核心观点是屠城只杀敌军残军,对百姓秋毫无犯。

但这个核心观点依然是他自己原创的专利作品,在他之前,并无任何史学家或者文字学家提出过这个观点。也并没有任何一个史料表达过这个核心概念,这个观点完全出自他对史籍内容的猜想和臆断。

洗地基本套路逻辑是 当地还有很多活人=没有发生过屠城

照这搞笑逻辑,嘉定三屠一定是假的,不然一次就该屠完嘛,怎么还能屠三次。

他这种观点脑补的场景是百姓对曹操都是以待王师的态度,不会出现反抗曹操统治的百姓。以及所有屠杀必须无差别,不分高低贵贱一个城里的人完整的全杀光才是屠城。

所以只要有一点不符合他这个脑补场景的情况的屠城,就都不算屠城。所以自然会每个屠城案例都能一一得出并没有屠城的结论。实际上,如果屠徐州不写的这么详细的话,他的说法也完全可以套到徐州的情况。


陈登谓先主曰:……彼州殷富,户口百万……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三国志•先主传》

按照他的逻辑就是:你看你看,徐州哪里有发生过屠城,要是真屠城过,徐州怎么可能还有户口百万步骑十万?所以屠城肯定是假的,只是杀伤军队多了点而已。

至于后面的

围而后降者不赦是为了减少杀戮?

可怜昌豨亡魂。

再比如屠宛城那里

是时南阳闲苦繇役,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南阳功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共暞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音从之,即释遣太守。子卿因夜踰城亡出,遂与太守收余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灭之。——《曹瞒传》

写的很清楚“顺民心举大事”,形势好到他有自信释放太守了。收“余民”,什么叫余民呢?就是那些没有跟着侯音造反的人,这些人不会因为苦繇役而想要造反,毕竟豪强富户有私人武装是普遍现象,他们是不会为被压榨的贫民来举事造反的。曹仁十月围宛城,第二年春正月屠宛城。如果城内人都支持曹魏,侯音不得人心的话,孤零零的一个宛城能撑这么久吗?

其他内容我就不一一反驳了。不然真的是落到同一水平线了。

我来再教你个洗法 “屠”可能通假“途” ,只是经过此地也说不定。这也是曾经流行一时的洗屠城的方式哟。

曹操屠城本来古往今来一直没有争议,毕竟是白纸黑字写着的内容。就因为没把人杀光杀尽,当地还有不少活人,就硬说成是没有屠过。硬要强洗屠城不是屠城。把徐州屠夫的其他屠城行为洗成与民秋毫无犯。把张嘴就是“城拔,皆坑之。”的主,洗成吃斋念佛的大善人。何其荒谬呢?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屠的古义(唐朝之前)和现在意思确实很不同,我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让人更容易理解

首先屠城,可以指攻城时或者之后伴随着杀戮

1、因此攻占城池后屠杀百姓是屠城。

2、同样攻城时或者之后屠杀敌军也可以说是屠城 。

3、在2的基础上衍生出歌功颂德的意思,因为杀的敌军越多,战功就越大,故而克城褒义化就是屠城(关于这点,参考 @杜若致遠 的意见,一般屠城用于颂功是在文学修饰的语境下使用)

正所谓【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根据屠戮的对象不同,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如果你能看懂以上屠城的解释,你就能明白为啥说刘邦屠咸阳,陈汤屠城,乐毅屠城,黄盖屠城等等,并且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人把屠城当做功绩写在上表或诏书上。

简单来说:1、屠杀百姓是屠。2、屠军是屠。3?屠杀敌方高层也用屠。4、值得褒奖,称颂的战斗,也用屠。


在解释完屠的古义后,我们就可以来聊聊曹操。

首先先说一点,关于“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军令不能成为曹操屠杀百姓的旁证。

原因有两点:

1、这个军令明显是针对军队的,而不是百姓。无论是于禁,程昱,还是曹仁等相关记载,都是针对军队,而不是百姓。

2、这个命令其实是个软性命令,只要对方愿意投降,即使被包围也无妨。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既而言於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

【未合,尚惧,遣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陈降,众大溃,尚走中山。】被包围后,曹操虽然不同意袁尚投降,但是允许其部下投降。

【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邺城被包围后,审荣依然投降了曹操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

【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

以上都是被包围后,投降被曹操所接受的例子。

而实际上曹操之所以颁布这样的命令,目的是为了减少杀戮,而并不是为了增加杀戮。正如程昱所说是为了“以示威天下,开其利路,使不至於围也。”

希望你尽早投降,别一定要等到被包围那一刻。不过即使被包围,只要你愿意投降,曹操也是接受的。当然要是你真宁死不降,曹操自然也不会手软。


嗯,然后继续说说曹操的屠城。

首当其冲就是屠徐州,如果你问我曹操有没有屠杀百姓,那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屠徐州就是。(除了屠徐州之外,屠邺城也可以说是屠杀百姓,详情可以看我下面发的链接文章)

只不过后汉书在这方面时间记载错了,理应以三国志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这次能落实的屠杀百姓事件,可三国志的记载却没有用“屠”字。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没错,“屠”字完全没有出现,取而代之是更为明显的【残戮】。

同理钟会死后,魏军屠成都,陈寿也没有用“屠”,而是这么记载的【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换句话说陈寿的行书习惯,屠杀百姓,他是不爱用“屠”字的。

有的人会奇怪为啥先主传没有用屠呢,这个的问题我也思考过。然后我的解答是这样的:因为刘备除了没有屠杀百姓外,他也没有打出过歼灭(屠灭)敌方主力的破城战。你可以思索一下,是不是这样,成都是刘璋投降,汉中之战并没歼灭曹军主力。(而且自己损失也不少)


然后再看看曹操其他所谓的屠城

我可以确定不是屠杀百姓的,有屠柳城,屠宛城。

屠柳城,明显是在称颂曹操的战功

【屠柳城,功诚难。越度陇塞,路漫漫。北逾冈平,但闻悲风正酸。蹋顿授首,遂登白狼山。神武执海外,永无北顾患。】

同时这次作战曹操还接纳了二十余万胡汉降者。

【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屠柳城,是屠杀百姓的说法,我记得似乎是源于一些曹黑胡乱连句吧。其实【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这句话的成分结构都是不缺的,后面的逗号加的没问题。只要你看过郭嘉传,就知道人家断的没问题。

【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接着说曹仁屠宛城,其实这也不是屠杀百姓,详情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再补充一篇关于屠邺城的文章:曹操屠邺城小考 - 张a费t的文章 - 知乎

嗯,除此之外,其他屠城,因为缺乏侧面记载,我无法证明这不是屠杀百姓,但同理也不能证明这就是屠杀百姓,故而只能说待定。


——————————————————分割线————————————————

顺便说一下,后汉书记载的屠徐州实在是槽点多,首先是把时间搞错了,屠徐州时间是在兴平元年(三国志记载的时间),结果后汉书写成了初平四年。而且对于曹嵩的死亡日期,后汉书也自相矛盾,一会在陶谦传说是在初平四年死的,一会又在应邵传说是兴平元年死的……

而且关于曹操屠杀徐州百姓人数的,也随着年代越变越多……

最早的具体数字史料出自【曹瞒传云: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然后水经注记载:【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矣。】

接着后汉书记载;【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最后资治通鉴记载:【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应、睢陵、夏丘,皆暑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注意顺序)


曹瞒传说曹操在泗水坑杀了数万人,然后又屠了三县。

水经注说曹操屠三县加上泗水坑杀的人数,一共达到十万。

后汉书说曹操屠三县加上泗水坑杀的人数,一共达到了数十万。

资治通鉴说曹操先是在泗水坑杀了数十万人,然后又屠了三县。

我不是说曹操屠徐州没屠杀百姓,但这夸大屠杀人数的表现也太明显了吧?


顺便一提虽然曹瞒传提了泗水为之不流,可是裴松之做注的时候却把这段插在二伐徐州之后,曹操荀彧谈话之中,说明裴松之认为曹瞒传这段记载也是指二伐徐州而不是一伐。

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曹操虽然在徐州搞屠杀,但也没把所经过的地方都杀绝,要不然还怎么【子弟念父兄之耻】?

因此正如我前面所说,屠徐州,还是应以三国志和曹满传的记载为准。因为这两者年代最贴近,而且记载没什么疏漏。

至于水经注,虽然时间和三国志有所冲突(三国志认为屠徐州是发生在二伐徐州,水经注认为是发生在一伐)。

但水经注也能自成一说,所以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相反后汉书不仅错误不少,而且自相矛盾。因此我认为在屠徐州方面,后汉书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


————————————————分割线————————————————

以下内容,是再具体说说后汉书在屠徐州方面上到底都出了什么问题。除了以上说过的屠杀人数夸大问题,还有以下问题:

一、曹嵩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犯罪动机,凶手都自相矛盾

【《后汉书应奉传》: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应)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逆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

一部后汉书曹嵩硬是死出两个版本,1、死亡地点到底是在太山还是在阴平?2、死亡日期到底是初平四年,还是兴平元年?(注:三国志记载是兴平元年)3、凶手到底是陶谦,还是他部下?4、犯罪动机,是因为报复曹操之前进攻陶谦,还是因为见财起意?

而正是这个事件,是后面曹操屠徐州的动机,可范晔自己写的都凌乱了。


然后还有屠杀对象也出现了问题

原始史料曹瞒传是这么记载【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

后汉书是这么记载的【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到底是董卓之乱,还是李傕之乱?啊,这个我可以回答。根据后汉书记载屠徐州发生在193年,而长安城空这事发生在195年(兴平二年)。嗯………………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初,帝入关,三辅户口尚数十万,自傕、汜相攻,天子东归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资治通鉴记载乙卯,张杨自野王来朝,谋以乘舆还雒阳;诸将不听,杨复还野王。是时,长安城空四十馀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而根据三国志记载【是岁,韩遂、马腾等降,率众诣长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腾征西将军,屯郿。侍中马宇与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等谋,欲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腾引兵至长平观,宇等谋泄,出奔槐里。稠击腾,腾败走,还凉州;又攻槐里,宇等皆死。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194年的时候三辅还有数十万户,人口流亡是在194到196年之间。换句话说193年的徐州,怎么会接收到未来的关中难民?如此看来这又是后汉书的一处错误。


接着再说一个曹瞒传和后汉书矛盾的记载

曹瞒传记载【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曹操是打不过陶谦,野战无法推进,最后只好被迫南下屠城。

后汉书记载【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曹操击破陶谦,陶谦只好退保郯,靠守城才让曹操撤退。

所以这仗到底是在武原野战阻拦曹操了,还是退保郯靠守城让曹操撤退的?

嗯……对此我只想说,我还是信三国志或者水经注省心。这两本书对此事的记载没有内部矛盾,且逻辑自洽。


最后我想说句,因为屠城是一个敏感问题的,谈论这个问题就往往被一些不喜欢曹操的人说是在洗白什么的,可我的本意并没有否定屠徐州,我也不懂我到底洗白什么了。

阐述屠城古义?这是洗白?难道研究学术不应该把字义阐述清楚吗?

指出后汉书错误的同时我也承认了三国志的记载,这是洗白?

另外我可没说过【屠城=克城】,我也没说过【古义屠城就没屠杀百姓的意思】

屠城和克城确实有时候可以混用,但两者依然是有不同的,至于有什么不同请看前文。

而古义屠城是多义词,其中也包含屠杀百姓,这个我也在最开始说了。

我一直强调的是看到秦汉屠城,不能下意识的直接认为就是屠杀百姓,应该根据其他侧面记载,来判断这里的屠城到底是取的那种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没有相关侧面记载,那就不应盲目下判断)

我认为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可取的。

————————————————分割线——————————————————

然后再举几个关于屠城古义的例子,供参考。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六韬》

【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十城。】《新序杂事二》(史记乐毅传也有相关记载)

【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后汉书 耿弇传》

【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三国志 费诗传》

【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三国志黄盖传》

【初,泰闻经见围,以州军将士素皆一心,加得保城,非维所能卒倾。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三国志陈泰传》


【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暢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汉书陈汤传》

【于是德中书侍郎韩范上疏曰:“如使后机失会,豪桀复起,枭除桓玄,布惟新之化,遐迩既宁,物无异望,非但建邺难屠,江北亦不可冀。机过患生,忧必至矣。天与不取,悔将及焉。惟陛下览之。】《晋书慕容德载记》

【明日,大军进广固,既屠大城。超退保小城。于是设长围守之,围高三丈,外穿三重堑。停江、淮转输,馆谷于齐土。抚纳降附,华戎欢悦;援才授爵,因而任之。】《宋书武帝纪》

【昔武皇攻广固,死没者亦众。况事殊曩日,岂得计士众伤疲,愿以屠城为急】《宋书垣护之传》

【诸将以水北城地险兵多,欲先攻其南城。龄石曰:“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若尽锐以拔北城,则南城不麾自散矣。”秋,七月,龄石帅诸军急攻北城,克之,斩侯晖、谯诜;引兵回趣南城,南城自溃。】《宋书朱龄石传》

【彧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酬勋报劳,务先有本。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由神略。若负戈擐甲,征扞劬劳。至于镇抚国家,宿卫为重。俱禀成算,非专己能,留从事同,功劳须等。】《北史柳彧传》

【时当大中二载,题笺修表,纡道驰函,上达天闻,皇明披览,龙颜叹曰:“关西出将,岂虚也哉!”百辟欢呼,忭舞称贺。便降驲骑 ,使送河西旌节。赏赉功勋,慰谕边庭收复之事,授兵部尚书万户侯 ,图谋得势,转益雄豪,次屠张掖、酒泉,攻城野战 ,不逾星岁,克获两州,再奏天阶,依前封赐,加授左仆射。】《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


以上例子都可以证明屠城古今异义(也就是我最初说的内容),词义随着时间的变迁产生了变化。

而我之所以提到唐朝,是因为【唐朝.颜师古:「屠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可见从这时起屠城词义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分割线——————————

看到 @庄晓曼 艾特我,我就再来说几句

首先关于颜师古给汉书做注的问题,颜师古身处唐朝给汉书做注,颜师古的本意自然是他认为汉书那段的屠的意思就和他做注的一样,但是结合史料来看,有的屠城确实和屠杀没有直接联系,比如刘邦屠咸阳。因此我认为颜师古作注的时候有所疏漏。

其次关于六韬的问题,既然你说了,我也就列全。本来这也不影响我的论述。难道庄晓曼的意思是六韬里面的屠城是指屠杀百姓???如若不是,不就是在说明屠城古今异义吗

庄晓曼一直强调我解释屠城字义是一直在把屠杀百姓的概念剔除出去,强调屠城完全等于克城(比如他指出的六韬就是说我想把屠城完全等于克城)。然而我的观点真是如此吗?

难道那么多人就没看到我开头的这几句话【1屠杀百姓是屠城。2屠军是屠。3值得褒奖,称颂的战斗,也用屠。】

而且我在之前也说过【另外我可没说过【屠城=克城】,我也没说过【古义屠城就没屠杀百姓的意思】】

庄晓曼给我扣个帽子,然后再打,确实很痛快,但是有意义吗?

接着我对屠城提出来三个解释,这个说的简单点就是一词多义,结果庄晓曼又给我扣了“诡辩”,“字义转换”的帽子,我就觉得神奇,我之本意是说屠城包含三种解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释,这很难理解吗?小学生也明白一词多义是什么意思吧?

至于刘备军没有用屠,也可以由此解释,一刘备没屠杀过百姓,二刘备克城时或者之后没屠军(也就是歼灭对方主力),三刘备没有特别值得称颂的大胜利。因为这三点刘备都没有,所以没有用屠。

关于庄晓曼对于我在成都问题上的反驳,他说因为成都是投降的不满足魏军克城这个条件所以不用屠,难道子婴不是向刘邦投降,咸阳是刘邦克城得来的?还是说成都就没地界,咸阳就有地界?

至于关于耿弇,他举了耿弇的战功,和我举的有啥矛盾?我举的不是战功?

接着关于刘邦屠咸阳,庄晓曼举出了一个屠武关的记载,然而这个屠武关的屠怎么解释呢?他也没说。再者说我断章取义,我可以贴全六韬,但他这断章取义就不能把费诗的话看全?【及屠咸阳,获子婴】,按照他的解释,刘邦拿下武关就抓到子婴了???

接着如果要和我辩论呢,就不要把我拉黑。最后你大可把我文末列举的史料一一反驳,不要说什么你时间宝贵好吧。

对了,顺便说一下关于引用《荀子》的,那我也引一段【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

一边引用《荀子》,一边批判曹仁?

然后我把那段复制全: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

说白了,荀子是说王者之师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你说这里的不屠城啥意思?城守不攻,和前面的对应的好吧。

真当没人看过《荀子》?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最后和程序员身边的朋友们嘱咐一句,就算程序员的工位再乱,也不要帮他整理。否则,当心会毁灭世界哦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


user avatar   shu-jie-nu-dun-22-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年至今的库里,可以利用自己历史级的外线投射能力结合跑动能力撕扯对手的防守,最开始库里的无球没有这么强,就像起初的杜兰特一样,名声大噪之后,其他球队的教练组自然会根据你的特点重点看防布置防守战术。科比在争冠的那些年,在球队的意义是强力擦屁股机器,其他四个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战术了,得分又很难的时候,科比站出来不停的用两分去惩罚对方,最后依靠纯实力改变对方的防守策略,不得不包夹。诺维斯基07年以后基本大成,在进攻中就是面框或背身去冲击对方内线,作为一名内线,在进攻读秒阶段会接到队友的传球打高压球,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弥补自己球队的战术不足,或在对方防守战术相对完美的情况下用自身能力强行改变对方防守计划,俗称擦屁股,这类球员是为了解决球队进攻便秘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球员,实际上也是一块球队的拼图,他们的功能是不讲理,争冠球队必须有进攻端打高难度球的人。他们在场上是在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勒布朗废队友,这是比出来的。

在库里身边,格林,汤普森,巴博萨,大卫李们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科比三连冠时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他对队友怎么想根本不关心,可以说,那个时期他想赢的不是总冠军,而是全世界,太贪,太自私。08年以后再看,除了阿泰斯特以外,所有队友基本都可以激活,队友进球球未必是他传的,但那个时期他懂得应该给队友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也是他电影中说的,我现在终于可以相信队友了。

他们在夺冠时期是为了球队存在的,队友表现的比自己好?那也高兴,哪怕是科比,在两连冠时期也是这样。队友有不足,这些球员是要想办法帮忙的。

勒布朗不是这样,无论是他招募的队友,还是在场上的比赛方式,都是队友在帮助他。

很多人说印象流不好,不懂球才用印象说事,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会打球的人才会聊印象。

印象里詹姆斯就不是个得分高手,但明明他得分很高啊。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骑士1.0时期我没有这个印象,那时候的詹姆斯在我眼里就是个得分狂人,技术有点缺陷罢了。那个时期喜欢詹姆斯的,绝对是真詹迷,你能看出来这个少年一定是地球上最会打球的几十个人之一,飞天遁地,队友得不了分?我来!硬生生顶开防守队员在人家脑袋上劈扣,有激情,有态度。

那时候他很少打easy ball,简单的进球尽量给队友。那时候我觉得,他以后搞不好要比科比强。

热火三巨头时期,詹姆斯彻底废了

技术确实完善了一些,防守也上来了。但他开始不停的打easy ball,在勒布朗三次夺冠的系列赛里,队友出彩的地方很多,但他本人的经典时刻真的不多。

大家总能想起在比赛中他会快下,无人防守暴扣得分。不是说防守反击有问题,而是战术定位中,那个反击得分的人大部分是詹姆斯而不是韦德,甚至年轻的博士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勒布朗完全可以保存体力,利用自己的视野和传输能力给出长传给运动能力同样出色的队友助攻,保留体力用来攻坚。攻坚不是没有,但比重很少。

很多伟大的球星带领队友,可以让队友的能力越来越强,球星为了团队做出努力,给角色球员帮助。勒布朗需要队友帮助自己,其实大部分球队只有一个攻坚的关键球员。特别是外线。但詹姆斯自己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并不是他不好。他就是这个风格,

我一直觉着詹姆斯和邓肯其实有点像,总是觉得除掉勒布朗的反击暴扣以外,他们两个都是在48分钟内不停得分的那个,都挺稳,对我觉着詹姆斯挺稳。

詹姆斯的球队打系列赛,总能抢七,哪怕很弱的球队,经常就打的很焦灼。具体原因?我觉着是他的球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关键阶段希望勒布朗接管比赛了,结果看到的是韦德站出来了。。。很怪异


user avatar   Shao_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季汉那么仁义,却不能取得天下? 
  孙权以一己之力把张辽送进武庙什么水平? 
  晚年的贾诩有没有看出司马懿的野心和潜在的危险? 
  孙权嫁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汉中之战是曹操赢了吗? 
  比较一下马超和赵云,非演义? 
  如果放到现在,魏蜀吴哪家能赢? 
  诸葛亮的“八阵图”真的很厉害吗?如何评价?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听到这话后为何要追杀使者? 
  曹操理想和性格变化的关键点是那几件事?如果曹操没有经历过那么多背叛,他能成为“治世之能臣”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125期?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慕尼黑协定中波兰的行为?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