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许多研究中我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消费品逐渐发展,那么他的上限是多少?他的天花板在哪里?

在一些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研究人员是这么解读这个问题的。


车辆购买:

这张图想说的是,

在人均GDP到1万美元时,日本、韩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00辆。目前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假设未来中国千人保有量达200台,我国汽车保有量可达2.8亿台,假设7年更新,不翿虑出口市场,中长期我国汽车年产销觃模估计在4000万台左右,较2016年的2800万辆还有1200万辆以上的增长空间。

咖啡消费:

这张图想说的是:

城镇化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不断上升。自2000年以来,我国咖啡饮用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与国际市场相比,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9%的速度增长,国内人均饮用量将有30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电影票房:

这张图想说的是,

我国的人均观影频次和北美日韩等市场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票房的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些逻辑初看都很有道理,但和现实对照我们能发现,他们并没有能够成为事实。

2018年,汽车销量增速延续之前的增速下滑趋势,2018年进一步下滑至负数,出现了整体下跌。

2018年,咖啡传统巨头星巴克销售额在三季度首次下滑,而一些吸引了大量融资的咖啡新零售眼看着就要步共享单车后尘。

2018年,电影票房维持了2016年以来的低增速,在2018年春节档引爆之后持续低迷,收获了3年以来第一次低于2位数的百分数增长率。

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人均GDP越来越高,但这些消费品向发达国家靠近的速度却不如我们的预期?一个个来分析:


汽车:

买车是为了什么?为了出行,从一个地方位移到另一个地方。人们的购买车的能力会随着收入增长,但而人们的出行需求会随着收入增长而持续增加吗?

以北京为例,我们整理了北京市历年的出行报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找到3个口径一致的出行结构,得到下表:

从2010年到2018年,北京市中心城居民的出行日均总量分别是2773万人次、2704万人次、2724万人次,每人每天出行1.4次左右,8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从结构看,变化最大的是公交出行的减少、地铁出行的增加,以及自行车出行的先减少后增加。

更重要的是,其中小汽车出行量(黄色部分),在这8年来,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加上网约车普及后对出行需求的进一步占用,以及私家车必然会碰到的车位购买、在外停车等问题,综合以上因素,在新的出行需求中,对私家车有需求的比例会更低,而不是更高。

咖啡:

和对私家车一样,在当前阶段,收入增加一定会增加咖啡的消费,但是最开始的图中预测的【从人均每年4杯到人均每年750杯】的增长空间真的能够实现吗?

我们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从中抽取了一个固定面板队列,共6397人,来观察他们在2006、2009和2011年的饮料摄入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份的饮料摄入情况,是相当稳定的,2006年每三天消耗384克饮料,2009年和2011年都是每三天消耗447克。

从结构看也是如此,与之前的出行结构相互挤压十分类似,各类饮料也是在这个每天的饮料份额中此消彼长。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批人消耗碳酸饮料和果汁的分量略有增加,含乳饮料有所减少,增加最多的,是茶饮料。

咖啡在饮料消费中的增加,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这个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的信息只截止到2011年,和当前一定有不小的差异。但是,有两个约束是不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第一,人们的胃并不是无限大的,再有钱的人,一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再馋的人,一天也喝不了太多饮料。同一个队列的6397人,五年过了,还是只能喝那么多饮料。

第二,即使有钱有胃口要喝饮料,也不一定会去购买咖啡,不妨先问问碳酸饮料、果汁和茶答不答应?咖啡能营造出的消费场景,别的饮料一样能够找到角度来挤压他的空间。

电影:

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在平均口碑好于2018年的情况下,只有大年初一出现了同比票房增长,但观影人次已经有下降。随后的初二、初三和初四,都是观影人次与票房全部同比下降。

为什么电影更好看了,大家却不看电影了呢?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今年电影票价太贵。这是原因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两年前我写过一个答案,中国电影未来票房的顶点估计会达到多少?1000 亿夸张吗? ,计算了电影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刻的电影票平均票价,62元

也就是说,在2016年的这个背景下,电影票票价一直增长到62元之前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到了62元以后,提高价格带来的收益才会小于需求降低带来的损失。

那么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是多少?44元。根本没有到2016年算出的这个价格拐点。

现在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电影票只要10块钱、1块钱,甚至不要钱,你会去看几场电影?

显然,你也不可能把时间都泡在电影院里面,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能宁愿在家睡觉都不愿意走进电影院。

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个阶段对电影票房的真正约束已经不是买不起票,而是你的——时间。我们可以从2008年和2018年的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看到证据。

从2008年到2018年,每个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从每天222分钟上升到了每天235分钟,其中健身锻炼时间增长了8分钟,看电视时间减少了26分钟,休闲娱乐时间上升得最多,从38分钟上升到了65分钟。

在2008年时,电影票房是43亿元,1.5亿人次,按照每部电影100分钟计算,全国每人每天只看1.9秒的电影,占整个休闲时间的0.1%。

在2018年,电影票房突破600亿,观影人次17.16亿,全国人民每天的休闲时间增加到65分钟,每天看电影的时间变成了20秒,占整个休闲时间的0.5%。

电影在时间中的占比虽然有增长,但仍然在整个休闲时间的1%以下徘徊。更关键的是,人们消磨时间的方式,又越来越多了,所有的手机app都想填满你的碎片时间。我刚刚看了下我的手机,很惭愧,在过去一星期里,我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高达6个小时……

2018年的时间利用调查也这样备注:

休闲娱乐:指不以工作、学习和购物为目的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在线浏览网页(如新闻资讯),计算机游戏、手机游戏、棋牌游戏、群体性娱乐活动,收藏、集邮、书法、绘画、摄影艺术活动,外出游览、参观和观看演出、看电影、比赛等活动,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媒介观看视频(电视剧、电影等),品茶、饮茶、喝茶等活动。

花2个小时走进电影院,沉浸在一个故事里,你花出去的绝不止票价,还有你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看小视频看演出看比赛和朋友小聚聊天……的时间。

和汽车、咖啡的例子一样,这里的每一样活动,都会绞尽脑汁来争夺你这235分钟自由支配时间。同样是两小时,是手机不好玩呢,还是小视频不好看?为啥就要去看电影了?这可能才是一个消费者不愿意走进电影院时真正考虑到的因素。


结论:

以上三个例子,其实体现出的是同一个原理,那就是——消费者购买一样产品的成本,可能并不只是钱,还存在一个有着不可变的约束的先天条件,后者也许会更重要。

使用私家车,不只是花了买车的钱,更是在你每天1.4次的出行中,选择私家车出行,放弃地铁公交网约车自行车。那么,私家车出行和地铁公交网约车自行车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喝咖啡,不只是花了喝咖啡的钱,更是在150克的饮料配额中,选择咖啡进肚,放弃碳酸饮料、茶、果汁、牛奶、冰激凌。那么,咖啡和碳酸饮料、茶、果汁、牛奶、冰激凌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看电影,不只是花了看电影的钱,更是在你每天235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或者65分钟的休闲娱乐时间里,选择看电影,放弃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玩手机看小视频……那么,电影和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玩手机看小视频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所有的消费品均是如此,初看起来他只会使用人们的金钱,而钱又是没有上限的一个数字,这个无上限的特征会麻痹人们,误以为天花板还很远得很。

跨国的比较尤其容易造成这种错觉,让人感到只要人均收入上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消费习惯,都只是在这个国家的外部条件下的一种脆弱均衡。收入上升了10倍,你就会一天出门14次吗?就会喝下肚1500克饮料吗?就会有2350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或者650分钟的娱乐时间吗?

把价格的变化放在一边,从人们的行为角度去认真分析,你总能找到一个早已存在的天花板,他不像金钱,他的上限早已给定,更有可能的是,人们的消费已经达到了这个上限,于是所有的产品都在这个透明的天花板下打到头破血流,却总让你误以为自己正面临一个蓝海。


user avatar   jiaji-d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升语言说服力和施加影响力方面,有一些思维方式往往需要大量重复训练才能养成,而一旦养成受益匪浅。我将它们提炼成三种可操作的思维方法:

  • 左右手互搏
  • 偏向性陈述
  • 路标式思维

之所以介绍这三种思维方式,是因为首先,它让我得以圆满地结束自己的第一场大型公开演讲。在面对上千人的大型演讲上,我通过给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大大增加了演讲的互动价值,让听众真正理解我表达的内容,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三种思维模式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我能很快说服对方接受我的观点,形成高效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那么具体该如何训练以上三种思维方式呢?


(一)左右手互搏

所谓左右手互搏,就是自我博弈,类似于 AlphaGo 在围棋训练里所使用的自我训练的策略——当想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同时设想对立的观点可能给出的论点,把自己当成自己观点的假想敌。当重复多次这样的练习并习以为常的时候,所拥有的眼界、分析判断的能力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在学术中,这种思维方式相当常见,因为一篇论文要经得起各种匿名审稿人的推敲,撰稿人自己必定要先推演很多遍,对可能出现的漏洞自圆其说,对改进和不足事先申明。

但在生活中,这种能力却往往被忽视,也就是说我们在陈述一个观点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可能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以及对反驳的反驳可以给出的反驳的反驳的反驳……(这个递归可以一直写下去)

比如一个简单的观点【1】:北京地铁价格应该下调。

对【1】的一个反驳【2】是:价格下调最终所需要的补贴也是由纳税人来承担,因此实际上,那些赶地铁的人并不能获得好处。

对【2】的一个反驳【3】是:地铁在北京是垄断的,因此其实际的定价使得它的边际收益高过了边际成本,强制性让地铁运营方降价并不一定需要额外的补贴。

对【3】的一个反驳【4】是:尽管这样看上去是好的,但是这可能会打击外资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从这个小的方面看,地铁价格下降人们可以享受更便宜的票价,但另一方面,外资可能不再愿意继续建设新的轨线(因为收益不高),可能提供更差的服务。

对【4】的一个反驳【5】是:如果资本在其他地方有更高的收益率,那么自然资本就应该流向其他领域,而不是用于修建基础设施,而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由政府来实施。

对【5】的一个反驳【6】是:政府在这类事务上往往效率极其低下,那么实际上,这一部分需要更多的税收收入支撑,而这是相当不划算的。

对【6】的一个反驳【7】是:税收收入的支撑用在公共领域,伴随的是财富再分配。而相对来讲,收入更低的人相对来讲更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较高的人则会选择私家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因此这类再分配虽然牺牲了效率,但是更有利于公平,仍然是有必要的。

……

在互搏过程中,可以发现越往深处所涉及到的变量越多,考虑到的信息和可能性也就越全面。通过这样的训练,你更有可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逻辑漏洞,而不必总是等到别人驳斥你的时候才想方设法回击。

当你在进行左右手互搏时,可能会发现一开始很难,不知道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反驳意见,如果你处在这样的阶段,不妨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出发,经由这些问题引导你思考:

1. 一种观点、理论背后的假设是什么?这些假设是否可能存在漏洞或者不切实际的地方?

2. 一种观点、理论是否对应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或者主观立场?如果有,那处在意识形态另一方的人会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3. 经由某种观点、理论在极端情形下是否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如何解释这种荒谬的结论?

4. 一种观点、理论是否是基于特定学科、认知背景下得出的?是否可以从其他学科、其他知识视角来思考这一问题?

一切论证一定可以追溯到某个「源头」,在每一次你寻找源头的途中,你都在向真相迈进。左右手互搏,其实就是在思考的时候,放弃原有的立场,承认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某种原因:尽管这件事本身是你所厌恶的,但并不可否认他们也来自某种因果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你就能修正自己的观点,形成系统的思维。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高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不至于陷入偏执的状态而无法自查。


(二)偏向性陈述

在有了一定的互搏训练之后,自然就会注意到另一个事实:涉及到实践的一些论证,都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一些「硬伤」,这些「硬伤」在论证过程会带来极大的劣势,因此在陈述相关事实的时候,必然需要避免将核心观点引致这些点上。

东野圭吾有一本小说叫《嫌疑犯 X 的献身》,里面的凶手用一具尸体换掉了真正的尸体,警察沿着线索顺利告破凶案,误认为已经抓住真凶了,实际上抓住的,只是另一起凶杀案的凶手——这种偷梁换柱的本领,就是偏向性陈述的关键。

好的引导性陈述并不是要使内容无懈可击,而恰好要留出一个鲜明的「漏洞」,使得对方会被诱导,从而针对这个看上去的「漏洞」提问,忽视掉真正的破绽。因此,偏向性陈述,绝对不是要避讳你的观点的漏洞,而是要通过偏向性陈述,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

这和传播学中「部分真相」的概念有些类似:「部分真相」指的是媒体往往可能只通过陈述部分事实来引导受众去接受他们想接受的观点;虽然媒体给出的都是真相,但他们给出的只是「部分的真相」。

在提升说服力时,我们要做的跟「部分真相」有些类似:我们并不需要陈述所有的事实和观点,只需要陈述「我们想要陈述」的部分就够了;而和「部分真相」不同的是,媒体通过「部分真相」千方百计让人们把注意力聚焦到他们对真相的报道上,而「偏向性陈述」则是千方百计让听众把注意力从可能有逻辑漏洞的论述上移开。

在偏向性陈述中,我们需要增加故事、细节、某些和论述无关、但是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内容,再根据我们的主观判断去影响受众对观点的吸收。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就更清晰了:

如果我们想要说「读书越多,你越容易找到好工作、有高收入等等」时,直接抛出这个论点,可能会受到「读书无用论」的人的直接反驳——有很多读书多的人也没找到好工作/有很多读书不多的人也能收入颇高……

当你想要去劝服一个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相信这一观点时,他很难直接接受;就算是你陈述一个正面的例子,他能举出一系列他身边的反例。

你可以给他加上限制条件的观点:「对于普通人,在不考虑运气、外貌等等因素的情况下,读书多普遍来说工作是更好找的……」但这样的观点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听众排斥:既然有这么多限定条件,那条件不成立时怎么办?

而偏向性陈述是怎样的呢?

你可以这样说——「小张当年文凭也不高,靠白手起家飞黄腾达了,但后来呢,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合同,被合伙人在细节上又坑到破产。这就是读书少的坏处。」

你发现了偏向性陈述的重点了吗?重点就是从对方的习惯性认知出发,给出能抓住他眼球的「真相」:一个「读书无用论」的人不情愿听到「某某靠多读书获得成就」的故事,而是更愿意听到「文凭不高的人靠白手起家也能飞黄腾达」;但你呈现给他这样的内容时,他更容易跟随你的观点,而不是抗拒;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从符合听众习惯性认知的内容中跳出来,告诉他另外的事实,这部分事实才是你真正想传递的讯息。

采用这样的方法,你更容易让对方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观点。

偏向性陈述,其实可以向好的公关内容学习。

好的公关(尤其是危机公关),基本都是将偏向性陈述做到了极致,让人们以为争论的焦点是 A,但其实想要渗透的是 B。记得以前有一篇朋友圈很火的文章叫做《淘宝不死 中国不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灌输了这么一系列观点:

第一, 全社会总消费量是一定的,而淘宝为了和线下实体店争夺客源,疯狂开打价格战,使得市场价格极度扭曲;

第二, 在价格战中,线下商家因为成本(店铺租金,人工等)无法降下来而大量倒闭,所以淘宝是摧毁实体经济的罪魁祸首;

第三, 淘宝所谓的低价实际上是投机取巧的行为,是钻漏洞的行为,从根本上侵蚀了中国经济。

作者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淘宝价格过低→线下商家无法生存→所谓的低价实际上侵蚀了中国经济」。听到这样的观点,很多人都会发现其中漏洞百出,于是纷纷批判其中的逻辑问题,但这正中作者下怀。

作者实际上想传达的是什么?的确,从表面上看,似乎作者是要用这些漏洞百出的证明批判淘宝,但是这些证明背后的假设是「淘宝的价格低廉」。无论你如何批判作者的观点,都会走进作者的圈套,潜移默化地接受「淘宝的价格是真的低廉」这一观点。

至于那些漏洞百出的逻辑呢?这些内容只是为了激发听众的关注,通过偏激的观点引爆话题的讨论而已,作者只是用这种陈述方式,让你根本没有注意到它背后的假设,而只关注了他想让你关注的部分,从而提高传播度。

无论你是赞同作者还是批判作者,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真正想要传递给你的那个观点,这就是偏向性陈述的威力所在。

(三)路标式思维

在经历了前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之后,还需要有一个重大的技巧突破,也就是路标式思维。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即兴发言和日常交流中,我们不可能全盘思考再做陈述,而这种时候在脑海中建立一些基本的路标则十分方便。


user avatar   sumed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三个方面的练习,我一直在实践:(一)对于他人给出的观点,只围绕其观点进行讨论,绝不针对提出该观点之人本身;(二)以「空·雨·伞」的顺序进行思考;(三)以「譬喻」对信息或知识进行纵向延展。

一、对于他人给出的观点,只围绕其观点进行讨论,绝不针对提出该观点之人本身

讨论观点的目的不是为了要以强硬的手段和高超的话术将对方转变成也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很多时候,我都怀着「听听更多角度的观察结果」的初衷。

人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变得情绪化,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观点被批判或否定了」,并将这种对于观点的否定和批判自行上升为「这是对我这个人本身的否定和批判」。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颇为不智的「自行上升」。而其根源也在于凡夫尚未被破除的「身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凡夫就不能成为理智的探讨者。

观点的不同,不成为产生对他人敌意的理由。在值得进行观点讨论的时候,永远只围绕观点本身进行讨论,而绝对不对对方进行辱骂,不因对方的个人属性(性别、性取向、年龄、出身、学历、身高、外貌等)而作为反驳的理由,不批评对方表达观点的语气和方式,不只是提出反对观点却没有理由依据。

二、以「空·雨·伞」的顺序进行思考

在麦肯锡,所有思考都需严格按照「空·雨·伞」三步执行。首先,抬头对天空进行观察,发现天空中的云朵有些异样;然后,对此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得出「好像是要下雨了」的观点;之后,根据这个观点,判断应该采取「带伞出门」的行动。

这是极为有价值的思考方式。「空·雨·伞」分别对应了三种信息:记述信息、观点信息和规范信息。记述信息是以描述的形式说明人事物的客观状态,其本质是一种「事实陈述」;评价信息是对前者的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它能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规范信息则是基于前两者而得出的「事物应有的状态」或「人应该采取的行动」之观点。而在这三种信息中,记述信息是对客观实存的陈述,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则是在经过心智思维后,对于观点的陈述。

简言之,记叙是「什么样」,评价是「怎么看」,规范是「怎么办」。譬如:他昨天共禅坐了十个小时(记叙),这样的精进程度非常好(评价),你们应当向他学习(规范)。

《读库》的主编张立宪先生对民国老课本情有独钟,于是他修复出了一套《共和国教科书》。他曾托人将这套书送到杨绛先生手中,先生喜不自禁,对书中一些内容可随口背诵,因为这套书正是她小时上学的教科书。我读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第二册中,有如下内容:

第一课:新书一册、先生讲、学生听、先读字音、后读字形;
第三课:荷花上,有蜻蜓、两目、六足、四翅、身有节、能屈曲;
第八课:园中花、先后开、桃花红、李花白、桂花黄、菊有多种、颜色不同;
第十四课:东西邻、两学生、一姓张、一姓王、早餐后、同入学、功课毕、同还家;
第四十六课:宅后有园、叠石为山、山上筑亭、山下种树、姊姊妹妹、携手同游、妹登山、立亭中、遥呼姊来。

不得不说,这民国课本《新国文》确是在教「记叙」。而记叙的精髓在于记下对客观人事物是「什么样」的叙述。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知乎上有一类问题,叫做「如何评价 XX」。这类问题更倾向于讨论人们对于某个人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给出「评价信息」。正如之前提到的,基于「记述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将能够获得「评价信息」,那么倘若我们所获取的「记述信息」失实,则也有可能因此而给出糟糕的「评价信息」。

譬如「盲人摸象」:摸着象脚的盲人说,「大王,象好像漆桶一样。」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摸着象腹的说,「像鼓。」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摸着象牙的盲人说,「大王,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这些盲人给出的「象像什么」是各自的「评价信息」,然而因为他们难以获得全面而可信的「记述信息」(因为他们看不见,以及他们只能通过触摸局部来探知),所以无法给出很好的对于「大象到底像什么」的「评价信息」。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因为人们很多时候就是在尚不知事实全貌或足够多细节的前提下,就轻率地给予评价。再或是,人们受限于其认知能力,而在搜集「记叙信息」的阶段便得到了错误的内容。

尝试做到能够在「了解客观事实」以及「对了解到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评价」之后,总结出「应该怎么做」是必然需要智慧的。这种「总结」,本质上就是对信息的提炼,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以「譬喻」对信息或知识进行纵向延展

通过譬喻,去解释新的知识,以此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学习到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想颠倒」。所谓「颠倒」,是指幻觉、迷惑、错误的观察,或指认假作真,以真为假。

用一个「野鹿譬喻」来解释「想颠倒」。有位农夫在一片大森林中种了一块水田。当农夫不在时,野鹿经常来稻田里吃稻谷的嫩穗。因此,农夫做了一个稻草人竖立在田中央,用来吓走野鹿。他先用绳子把稻草绑成人的形状,有头有手有脚;然后用白色的石灰在罐子上画出人脸的轮廓,并将此罐子安置于身躯之上;再将旧衣服穿在稻草人身上,并在稻草人手上安置弓箭。当野鹿像往常一样来吃嫩穗时,走进田里就 看到了稻草人,野鹿以为这是真的人,受惊吓而逃跑了。在此喻中,这些野鹿以前曾见过人,在它们的记忆中留有人的形象(想)。按照这些野鹿当时的认识,它们错认稻草人为真人(颠倒)。因此,它们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想颠倒」在这个野鹿的譬喻中显示出来,此譬喻非常清楚且易懂。

「想颠倒」也可以「迷路者譬喻」来说明,迷失道路者无法辨认基本方位──东方和西方、自己的位置,尽管日出日落可以被任何睁着眼的人清楚地察觉。错误发生后很容易坚固确立,而要更正错误却极为困难。我们总是错误地认知自己内在的诸事,所谓错误是指与无常无我的真实相反。正如野鹿大睁着眼把稻草人当成真人,我们由「想颠倒」错误地认知诸事。


如此一来,用「野鹿譬喻」和「迷路者譬喻」,很好地解释了「想颠倒」这个显得颇为抽象的概念。


user avatar   vina-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大多数时候,凑合着做完,比完美地半途而废要好。

绝大多数时候,决定要做就直接开始,比自认为准备充分了再开始要好。

脑内山水千万里,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这个思维方式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精力去养成的,至今都没有完全贯彻到行动中去,但多少有点进步。如果能真正实行,拖延症估计就好了吧。


user avatar   du-yan-lin-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观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有时候,突然会陷入某种低落的情绪中,今年偶然使用了一种方法,就是每当情绪低落,就空出两三分钟,记录下来,并梳理出因为什么触动了这种情绪,观照内心对于这个诱因的真实感受,然后再做到如何调整自己。

这样做的次数多了,自我接受能力提高了很多,也更能分的清事实和感受,没有了太多无谓的羞耻感和逃避心理,同时对人性和情绪的理解更深了许多。

2.务实主义。

到了这个年纪,太容易焦虑了,时不时就被一些信息拨动心弦,患得患失,每当此时,就挑出两三分钟,梳理自己目前主要的境况,确定当下最急迫最重要的最必须做的是什么,该怎么进行下一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及时给自己定方向,脚踏实地,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有的放矢。

3.放下我执。

每当我陷入某种不可得中,甚是忧伤烦恼时,就随时提醒自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做人切勿太过执着,此路不通,绕道而行,放下对概念的执着,不必束缚于名,便得自由。

4.听其言,观其行。

与人共事,听其言,再观其行,看此人是否可靠踏实,薄情寡义,巧言令色,虚情假意,精于算计者,共事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5.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做事常常犹豫焦虑的时候多想想这几句话。因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一旦静下来就害怕自己落伍,就焦虑得失。

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来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杂念,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它。

大部分烦恼都是想太多。

6.接受生活里的不确定性。

想的太多的人,总想搞定所有的不确定,把生活掌控在自己手里。

想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人,总想把所有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有一些因素无法控制,便焦虑不安。

但其实生活处处都是不确定的,人该学会的是接受控制不了全局,就像三国里诸葛亮或者很多人说过的,相机行事。可以免于过度自责。

7.十分钟做完一件事。

其实很多事真正做起来根本不会花费我们多少时间,更多的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心态。后来我尝试每次专门挑出十分钟,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发现当你开始面对时,事情会变得简单,做事也高效起来,十分钟宁可大致搞定一件事,好过一整天不愿意面对,却一直焦虑到睡眠前。

8. 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欲望。

信息发达,输入大于输出,各个阶层的生活都尽收眼底,不平衡,焦虑,愤怒,在所难免,当自己心灰意冷时,不妨梳理一下自己的阶层和现状,告诉自己,目前处于这个位置太正常,踏实前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稳步积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user avatar   745402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设性思维,尤其在逆境中:

现在情况已经这样了,我该怎么办?

如何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能,就放下。

尽量不带情绪的工作。对事不对人。


user avatar   shime-dxy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说话前,先过过脑子,别讲废话。

比如,去买菜的时候,问店老板菜新不新鲜;

问公司里的老员工,月薪是不是还没两万。

2、控制住自己装X的欲望。

如果你足够牛,别人是绝对能看出来的。

那些喜欢显摆,各种高调炫耀的人,都没啥本事,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低调做人的精髓在于,不轻易得罪任何人。

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证明,高调装X除了树敌之外,没半点其他卵用。

3、脸皮一定要厚,如果干了什么丢脸的事,忘记就好了。

即使做了错事,也可以改正。

没人在乎你干的糗事,就算有人记住了,只要你自己不care,就不会对你有半毛钱影响。

4、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别觉得公司天天给你发工资,你就能继续生存下去,万一它倒闭了呢?

你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立身之本。

5、当你被工作压得喘不动气的时候,应该好好想想,是自己工作能力不行?还是公司一直在压榨你?

是工作分配不合理?还是自己不懂得解决问题?

不要一直疲于工作,却不会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等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工作起来会更轻松。

6、不因无关紧要的小事和人起矛盾。

别因为什么时事热点和人吵架,也别去声援什么偶像明星。

越有见识的人做事越沉稳,他们很容易看穿你的想法。

7、每天都要复盘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啥。

只有学会复盘、自省,才能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取得更大的成就。

8、别想着抄近路。

大家都这么聪明,如果有近路可以走,早就人山人海了。

捷径上有很多隐形大坑。与其想着走完捷径后躺着数钱,不如好好锻炼本领,脚踏实地地增强实力。

10、绝对不要当众揭穿一个装X犯,他们内心自卑且狭隘,如果你让他们出了丑,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抓你的把柄,伺机报复你。

11、警惕初次见面对你非常热情的人,这类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特别寂寞。

前者是希望快速获取你的信任,套出有价值的信息;后者是想获得新朋友,满足倾诉欲,当作他情绪的垃圾桶。

(我从前很自卑,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身边人的好感,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有效的为人处事方法和学习技巧,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窦淳川Derek】,我会将我这5年的所有高效的成长方法和经验分享给你。)

12、改掉口无遮拦的坏毛病。

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的时候,就不讲;太激进的话缓缓再说,或者直接咽回去。

指责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的实力。在你口出狂言的时候,你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

13、人要识趣。很多时候,沉默或者不正面答应就代表着拒绝,不要逼着别人说出NO。撕破脸皮后,大家都尴尬。

14、别小瞧那些「独行侠」。那些一个人吃饭、逛街的人,往往已经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伪合群是对生活的妥协,真正的牛人都学会了在黑暗中独行。

15、工作不是生活,同事不是朋友。

对待同事可以热情,可以互助,但要有所保留,不要让他对你知根知底。因为你们之间有利益牵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关系破裂;

对待工作需要有责任心,需要认真,但它毕竟只是谋生手段,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扑在工作上,因为你有你的生活。

16、不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太自信。

再好的关系,也不一定承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不信你想想,自己五年前形影不离的人,现在还有多少联系?所以,不要把自己完全暴露给一个人。

比如你和你闺蜜说你出轨的事,说不定你丈夫和你离婚的时候,你闺蜜就在给你丈夫做证人。

17、要保持自信。

遇到问题时不胆怯、不退缩。要敢于捍卫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被人欺压时不要怂,要第一时间怼回去。

18、记住,你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超人。你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更有限。

你觉得帮助对方后,对方会感激你?不见得。

不假思索地答应对方的请求,是对双方都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方不知道你有没有能力完成,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完成。

如果你答应下来,却没做好,只会惹一身嫌。

19、去和那些优秀的人在一起,多去关注那些优质的博主。

遇到优秀的回答,不要杠,不要酸,多点赞,多给答主鼓励。

我的公众号叫:窦淳川Derek。你要相信努力的价值,如果你喜欢思考,追求上进,爱读书,爱写作。我公众号【窦淳川Derek】里,全部的优质文章,都分享给你,欢迎来做客。


user avatar   lydia66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金字塔原理是我至今受益最深的思维武器。

它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非金字塔式的对话是这样的:

“在吗?”

“在。”

“你最近有时间吗?”

“你有什么事儿?”

“请问你知道安利吗?”

“现在我没空了。”


金字塔式的对话是这样的:


“Lydia你好,我是做安利的,想给你推销几款我们最新的产品,你如果不想自己买也可以考虑做我们的代理商忽悠你的下线赚点佣金呢,不知道你是否考虑?”

“佣金多少?”

“……”



回家跟老公吵架,要先说你快去把垃圾倒掉,夏天了要生虫子的。等他倒完垃圾回来再责问,为什么早上上班的时候记不得带下楼,下次如何才能确保不会忘记,是不是要在大门上贴便利贴?

然后再开始说好话哄哄他,你看家里冰箱里的好吃的都是我拎回来投喂你的呢。我负责把东西带回来,你负责把垃圾带出去。

事儿清清爽爽解决了。


但是如果不是按照金字塔结构解决就会发生以下场景:


“你怎么又没倒垃圾?”

“你没有手么?你不会倒么?”

“你玩游戏玩到现在这么闲,我这么晚下班这么辛苦还要我去干活儿伺候你?”

“怎么就你伺候我了呢,我不也伺候你了吗,浴室地漏的头发不都是我给你捡么?”


完了,扯了半天皮都要头破血流去离婚了,垃圾也没倒掉。


这就要求我们: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

时刻想着: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你看,这条回答的结构,就是金字塔结构。


送你一本电子书,里边是我这些年职场工作总结。我的经验,全都给你。

关注公众号:弹球小姐Lydia (ID:Lydia66890),回复关键字“电子书”领取。

也欢迎你来微博找我玩, weibo.com/Lydia66890?


user avatar   sarah-sun-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所在的咨询领域,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经理,小时咨询费接近人民币3000(这是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用,个人薪酬没这么高)。无论你认同与否,都不得不思考,他们靠什么?

很大一部分是靠思维方式,他们用更加结构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所熟知的麦肯锡的7S、BCG的BCG Matrix,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结构。

然而大部分人觉得,这是天生的,甚少花精力提高。其实,结构化思维不仅价值度高、而且可培养度也很高,值得我们刻意训练。

如果你按照本文的方法,没能提高,放马来找我。

——圈外孙圈圈

一 结构化思维比你想象得重要一万倍


下图有15个数字,我需要你在3秒钟内看完并记住它们,试试?

是不是觉得有点费力?


那么,如果我换一下,让你记下面这15个数字,试试?

是不是觉得So easy?


其实这两组数字是一样的,只是第二组数字的结构更加有规律。

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组却能够轻松记住第二组呢?因为它更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


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我们的大脑觉得负荷过大;第二,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觉得脑子里一团乱,很多信息迸发出来,但你就是无法将他们变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一个理性的选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要罢工,开始头疼,可问题并没有解决。

另外,你也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一些人,他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听他说话时间一长,你会头疼,变得焦躁“你TM到底想说什么”。

之所以这样,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而复杂的信息。


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面临选择以及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结构,将所有的碎片信息放进去,就能够大大减轻大脑的负担,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应用最广泛的职业之一应该算是咨询顾问了。每小时工作向客户收取几千块的酬劳,若论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的理解,其实并不会比客户更多,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还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麦肯锡的7S、BCG的BCG Matrix,等等,都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说,结构化思维真的是有价值的,它的作用在于:


第一, 帮助我们更全面以及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二, 方便我们与人沟通,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有些人常说自己沟通能力差,其实本质上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几乎不存在思维清晰但是沟通不清的人


第三, 互联网时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是信息,可如果有了结构化思维,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当接触到碎片信息的时候,把它塞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了。


所以说,解决问题、沟通、学习,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效率都不高。



二 结构化思维,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忽略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天生的。他们要么觉得自己足够聪明所以不需要培养,要么觉得我天生不聪明,学不来,干脆放弃。

我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能力的重要性。有人问,能力有那么多,到底培养哪一个才好呢?如果我用一个两维矩阵来分析的话,可以看到,结构化思维能力,是既能够被培养同时价值度又高的能力。

所以说,结构化思维,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



三 结构化的方法是什么?


但是,当你面临一个难题的时候,该如何去寻找结构呢?这里给出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地找结构,一种是自下而上地归纳提炼结构。


1. 自上而下找结构: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框架。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今天是周一,假设你这周需要做如下事情——做一个高管汇报,写一份项目建议书,审阅项目成员的方案初稿,写一篇行业洞察,参加公司组织的1场培训,跟国外专家团队开一次电话会议,跟团队成员吃一次饭。


请问,你会如何安排自己本周的工作计划?

这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不难,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排任务的时候可以用紧急性和重要性的二维矩阵,来决定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再看一个问题,倘若有人问你:如何看待洋酒行业当前所处的宏观大环境?

能够思考出一个结构的人可能会比上个问题少,宏观环境分析比较常见的结构是PEST(Political政治层面, Economic经济层面, Social社会层面, Technological技术层面),你可以用这个结构把你的观点都放进去。

而如果你不用结构,可能会发现,你的回答有可能变成这样“嗯,总体环境不太好,经济都下滑了。”这种缺乏结构化、是凭第一感觉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非常主观,在主导商业决策、沟通的时候就会弱势非常明显。

所以,针对一些常见问题,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结构,将思考结构化。可是当你脑海中缺乏现成的结构时,会变得非常困难。


只是,我们每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种各样,当我们脑海中没有结构的时候,如何结构化思考呢? 2. 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当你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框架的时候,四种方式把信息结构化


答案是,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一共是四个步骤:


第一步:头脑风暴,拿一张A4纸,横过来,把你脑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碎片想法都列出来。并且,当你觉得都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读一遍这些碎片想法,将类似的进行连线。

biaozh (关于上图的说明:为了画图方便,图上是将想法横着排列了。实际上,你在A4纸上列碎片想法的时候,这些想法是纵向排列的,否则写不下。)


第二步,连线分组,根据连线的情况,将想法进行分组;

第三步,结构提炼,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组。这时候需要用到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决定分组调整。最后形成的组,其实就是你的结构;


第四步,观点补充,确定了结构之后,看每个结构之下是否还需要补充其它信息,最后完善思路。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举个栗子来说明:


小王来向你咨询职业选择的建议:他性格外向且大条,学的是工科,他刚刚毕业,拿到两个Offer,一个是技术方面的,一个是销售方面的。从纯理性的角度,你怎么帮他分析呢?

第一步:写下所有想法,包括(注:以下只是举例,不代表我对技术和销售岗位的看法,具体情况因行业和公司而不同):1.技术岗位的基本工资更高;2.他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做销售可能更加适合他的个性;3.销售的奖金更多;4.做销售晋升更容易,晋升会伴随加薪; 5.他学的是工科,具备做技术的基本知识;6.他没有营销的经验和知识,做销售的话,上手需要一定时间。

第二步:连线分组,我们会发现,1/3/4说的好像都是收入,5/6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储备,2说的是性格,归类分组结果如下:


收入相关

性格相关

知识和经验相关

1.技术岗位的基本工资更高

2.他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做销售可能更加适合他的个性

5.他学的是工科,具备做技术的基本知识

3.销售的奖金更多


6.他没有营销的经验和知识,做销售的话,上手需要一定时间。

4.做销售晋升更容易,晋升会伴随加薪



第三步:用MECE原则找出各组的规律,确定结构。

根据MECE的原则,这些分组需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收入、性格、知识——这三个要素符合相互独立吗?是的,这是三个无关的要素。但是,这三个要素完全穷尽了吗?好像没有。


考虑技术和销售两个职位选择的时候,除了性格,是不是还有能力呢?比如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等等。另外,是不是考虑小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呢?

所以,我们扩展一下,找出了这些组:收入、性格、能力、知识经验、爱好。


这五个要素是否符合MECE呢?好像穷尽得差不多了,但似乎不独立了,因为性格跟爱好是相关的,而能力和知识好像也很难分开。


所以,我们把性格跟爱好组合在一起,将能力和知识组合在一起,变成:收入、性格&爱好、能力&知识&经验。这三组符合MECE了,但是名字怪怪的。


进一步分析,你会发现,收入是在说能否赚钱养活自己,性格爱好是在说是否感兴趣,能力知识经验是在说能否做得好,这样就清晰多了。


所以,我们最终找出的结构是赚钱、兴趣、擅长,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我之前的文章想成为多重职业者?怎么选主业和副业里所用的结构。

第四步:补充信息。比如,收入这块,除了考虑基本工资、奖金、加薪速度,是不是还有其它,比如福利的差异呢?等等。

用这样的思路,你帮小王做职业选择的分析,是不是清晰很多、脑子不再一团浆糊了呢?


四 找结构的一些技巧


现在,你是不是会觉得,我带着你做的时候,容易找到结构,但如果自己一个人思考,还是会陷入困局?其实在我们找结构的时候,也是有些技巧的,给出两点最重要的技巧:
1. 通过常见结构类型来推导结构:你会发现,很多思维结构其实都很相像。


比如,我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我们应该重点提升哪些能力”的时候,用了一个二维矩阵(两个维度分别是:能力的价值度以及可培养度),这不是什么书本理论,而是我自己的分析方法。


但是,有没有发现,决定任务重要性的时候,我们用的也是一个二维矩阵呢(重要性、紧急性)呢?


如果,在你毫无头绪的时候,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二维矩阵的结构来分析,你会发现找结构更加容易。


所以,掌握几种常见的思维结构类型,会帮助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容易地找到结构。


我按照使用频率,列了一些思维结构类型,有一些是非常常见的,如果你没有听过,可以网上搜索了解一下,便于理解这些结构类型:


- 二维矩阵类:任务分析矩阵(紧急性、重要性)、波士顿矩阵(市占率、增长率)、安索夫矩阵(新/老产品、新/老市场)


- 流程类:产品价值链、客户生命周期


- 三要素类:3C战略三角(Corporation公司, Customer顾客, Competition竞争对手)、爱情三元论(我之前文章里引用过)


- 利益相关方类:波特五力模型

2. 通过学习知识来积累结构,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你没钱,真的真的不是因为不努力中,曾经提到我们要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很多人问:如何内化?

通过以上的举例,你会发现,我们的知识和方法论无非就是一种思维结构。所以说,我们在看书、看文章,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积累这些思维结构,并加以应用,就是知识内化成能力。


比如说,你知道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这只是知识,网上到处都有,知道的人千千万万。可是,如果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比如分析员工为什么离职),把这个知识应用为你的分析框架,让你的思维更加严谨和结构化,让你的沟通更加清晰,这就是知识内化成能力

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都不应该只是满足于知道就好,而应该思考一下:哪些场合可以应用到它?这样,下次遇到相应场合的时候才能想起来,这个知识才能为你所用。



五 日常训练方法


最后,如果你只是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什么叫做结构化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它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做到不加思考地习惯性应用,还需要刻意练习。

下面我给出的方法,如果坚持三个月,结构化思维能力一定会提升,如果坚持半年,基本上刻意训练就可以结束了,它已经变成你的习惯了。另外,如果你有同伴一起练习、互相指正,效果更佳: 1.累结构: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思考出它的三个应用,然后把它记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同时,还可以给这些理论进行归类,比如价值链类、三要素类等等。


2.写文章: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并且,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如果你没有时间写文章,那就只搭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


3.讲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论证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写下来,说给自己或者同伴听就行。同样,过程中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另外,如果是你自己构思的结构,也整理到素材库去。这个训练是最关键的一点。


此前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总是有口难言 | 技术帖,写如何临场发言,将零碎信息快速结构化,也是建议讲议题的训练方法,可以结合来看。那篇文章,重点说了结构化思维如何应用到沟通方面。



六 关于结构化思维的几点总结


最后,关于结构化思维,我总结了这篇文章的几个关键点:


1. 结构化思维是可培养且价值度高的能力,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能力;
2. 不存在思维清晰、沟通不清的情况,沟通不清楚就是还没思考透
3. 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先不要马上进入细节,而要先思考框架,如果无法找到框架,列出所有信息,用自下而上提炼的方法找到框架
4. 结构要尽量符合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如果不能,至少也符合CE(完全穷尽);
5. 大多数结构都是常见的类型,找不到结构的时候,可以往这些类型上面靠:二维矩阵、流程、三要素、利益相关方;
6. 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方法:将知识应用和融入自己的思维,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思维能力
7.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累结构、写文章、讲议题。坚持三个月必有提升,坚持半年基本形成习惯。有同伴一起练习,效果更佳。

8. 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研究,可以看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那本书,非常经典。


最后,这里讲的是,我们在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如果你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呢?我的专栏和公众号里,有另一篇文章,关于如何定义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避免无用功。毕竟,不盲目努力,始终是我倡导的价值观嘛!

更多干货请移步我的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圈外孙圈圈”(ID: iquanwai),我就是那个反鸡汤反鸡血、坚持原创、不要赞赏、还请你吃饭的孙圈圈啦。回复“澄清问题”,可以找到上面说的“清晰定义问题、避免无用功”那篇文章~


user avatar   cindy-4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温柔的对待别人,不管是不是豆腐心,都不要刀子嘴。

我不是一个天生温柔的人。一直在女校读书,周围都是女生,所以我知道天生温柔的女生是怎样的。我知道自己不是。

一直到去年年底之前,我都觉得说,虽然我并不温柔,但是我有能力而且有意愿帮助别人,我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帮到别人,比起语言上的温柔,难道这个不是更重要吗?

但是去年使我明白了,在命运面前,我真的做不了救世主。当我对一件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我能给予别人什么呢?唯有温柔而已。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那我就连最后一点点忙也帮不上了。也就违背了我一开始想要帮助别人的初衷。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第一次觉得,我必须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是一件太重要的事了。我尽可能的断离舍尖锐的语言和糟糕的情绪,不对着别人,更不对着自己用刻薄的语言和糟糕的情绪说话,同时也不要采取冷暴力而是努力去好好的沟通。如果受到了亲近的人的伤害就冷静下来以后心平气和的去表达自己难过,生气,但不去说让他们也难过的话。如果受到陌生人的伤害就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的不开心然后拉黑删除。

到目前为止,我的体会是,温柔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克制。因为受到伤害了以后,本能是去反击和伤害别人,所以要忍住不说伤人的话做伤人的事真的很难。温柔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因为爱,所以选择温柔的态度,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事事以别人的感受为先。

当然温柔也是有底线的。不分人和事,没有底线的温柔很容易变成软弱可欺。但是我决心在底线以内,对于值得投入精力的人们,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个温柔的人。这个自我要求其实挺有挑战的,目前我也仍在摸索当中。突然想分享这个,主要是为了自勉,同时共勉之。




           

相关话题

  「公司」应不应该等于「家」?「家文化」更能留住员工吗? 
  2022年「三八妇女节」大促有哪些值得购买的好物? 
  找工作时很多HR都说公司计划上市,公司上市对员工究竟有啥好处? 
  有哪些看似很帅,其实很傻的行为? 
  得了绝症,婆家接受不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猫有哪些帅气的姿势? 
  英国留学中介收费多少是合理的,一万五左右贵吗?有机构也可以推荐一下? 
  女子手机掉网约车上要求司机送过去,说话理直气壮且20公里不给油费,如果你是司机会怎么处理? 
  有什么样的滚雪球式地赚钱法? 
  4 月 1 日起北京外卖应使用开启后无法复原的封签,对保障外卖安全有哪些意义? 

前一个讨论
为何谷歌要卖掉表现优异的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反驳「犯罪重罚世界就会很美好」?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