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飞机解体后乘客的最后时刻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as-you-like-i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翻译了一下高票答案提到的这篇文章的要点。

不是全文翻译。时间仓促,或有疏漏。

How to Survive a 35,000-Foot Fall

6:59:00 AM 35,000 Feet

你在飞机起飞后睡去,醒来时你在6英里(9.66 km)高空,独自一人,在坠落。

这比从高层建筑坠落好些,因为你有更多时间。

这个高度空气稀薄,很快你便失去知觉。

从6英里的高度坠落生还几率渺茫。有两种坠落方式,一种是自由落体,即毫无保护、没法减速的坠落。另一种是和飞机残骸一起坠落。后者更容易生还。

有个叫终端速度(

terminal velocity

)的概念。在某个时刻,空气阻力会抵消重力加速度,这时你达到了最高速度,不会再加速了。

这个速度大概是120 mph(53.6448 m / s),取决于你的体型,体重以及空气密度等因素。此你仅坠了1500英尺。

7:00:20 AM 22,000 Feet

现在你可以呼吸了。你恢复知觉了。你距离降落大概还有2分钟时间。“杀死你的不是掉落,而是着陆。”

那位降落在火车站并生还的士兵得益于屋顶天窗的缓冲。玻璃伤人,却可能保命。草也是。落向干草堆和灌木丛是极好的。树也不差,但会扎。雪地很好,沼泽更好。甚至有人被高压电线救了一命。落进水里很惨,和落在路面是一样的,可后者不会吞噬你撞烂的身体。

知道要落向哪里了,就可以考虑一下姿势。想要降低速度,像跳伞一样伸展四肢,胸朝下,头部向上抬起。注意,这不是最终降落姿势。

然而,如何着陆仍存争议。有的建议身体大面积接触地面,有的推荐跳伞降落姿势——双脚并拢,踮脚,弯曲膝盖和臀部。研究也表明学习摔跤和杂技有所帮助。武术则在撞击硬面的情况下很有用。

若不得已要落在水面,就需要快速作出决定。针对跳桥生还者的研究显示,脚朝下,像刀一样插入水中会最大化浮起的可能。然而也有人推荐头朝下,手指扣在一起,伸出双臂护住头部的姿势。不管选择哪一种,请尽可能的坚持自由落体姿势。然后,如果无法避免脚朝下入水,最重要的是——夹紧臀部。

任何情况下别让头部先着地。研究表明包括跳楼跳桥电梯事故的各种坠落中,主要致死原因是头部和地面的接触。如果你不得已要头部着地,请牺牲你的脸,而不是用后脑勺。你也可以考虑坐飞机时带一副护目镜。迎风流泪的眼睛会让你的降落不那么精确。

7:02:19 AM 1000 Feet

此时你快要到达地面。集中注意降落吧。一些补充信息:

数据表明,机组成员,儿童和乘坐军用飞机的人更容易生还。机组人员可能是得益于较好的安全装置,而儿童为何生还几率高还没有定论。可能是因为他们骨架更灵活,肌肉更放松,有更多的皮下脂肪来保护内脏。体型较小的人头部位置比前排的椅背要低,他们被保护的更好。体重较轻的人,终端速度也更低。体表面积小的人不容易在降落时被戳。

7:02:25 AM 0 Feet

你像个少林高手一般淡定而胸有成竹的落地。你还活着,更幸运的话可能只受了点小伤。

Juliane Koepcke,是个生还的例子。1971年12月24日她的航班在亚马逊河上空解体。她降落时被固定在座椅上。她邻座的母亲去世了。她父亲是生物学家,曾告诉她如果迷失在丛林里,顺着水流就能找到人类文明。她照做了,一路艰险。仅有的食物是一袋糖果,只能喝脏水。她没管自己骨折的锁骨,也没管自己滋生了蛆的伤口。

第十天她在Shebonya河畔休息,发现一只拴在岸边的独木舟。她花了几小时爬上河堤到了一个小屋。过了一天她被伐木工发现了。这事件被看做秘鲁的奇迹。根据日内瓦的Aircraft Crashes Record Office记录,1940到2008年间共有118,934人死于15,463次空难。即使算上跳伞失败的人,也只有157位可信的生还者,其中42位坠落于10000英尺以上的高度。

而Juliane Koepcke没觉得自己的生还是因为命运。“我做了正确的决定,离开了坠毁现场,”她说。由于她有从父母工作的生物研究站得来的经验,她说:“我不觉得害怕。我知道如何在森林与河流里行进。我甚至要和水虎鱼和凯门鳄这样的危险动物一起游水。”

现在,你才真的醒来了。飞机的轮子已经安全的触碰了跑道。你知道飞行中出现意外的几率小之又小,你几乎不可能用到这些信息。不过为了之后的乘客,请考虑把本指南留在座椅背后的口袋里。


user avatar   WarpDri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在爆炸中客舱暴发性减压, 绝大多数人会缺氧昏厥。在坠落大概2千米后,部分乘客会苏醒。。如果没有在导弹爆炸中受伤,一般健康的成年乘客都能够在氧气含量恢复后苏醒,因为还处于下坠过程中, 一部分心理素质不好的又会晕厥过去。

坠落1500英尺左右你的速度就到最大了,成人单体坠落大概54米每秒。

坠落又分为随同残骸坠落和单体坠落,方式不同,情况也会不一样。

醒来过后你有大概2分钟时间,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是僵硬的,面对恐惧的生理反应。一旦开始坠落,就不会有什么难以抗拒的过载,所以不会因为过载而晕过去。

所以说“解体后他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一部分乘客有大概2分钟的时间是完全清醒的,是需要直面死亡的恐惧的。

如果你想拼搏一下的话,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姿态来重新选择撞击点,可能有一定活着的希望。

Juliane Koepcke 就在她乘坐的508号航班空中解体后,从1万英尺左右随座椅坠落,最后生还。历史上1万英尺以上的坠落生还,据不可靠统计大概有40多起。

------

补充一下

一个多月前在《大众机械》网站上看了一篇文章《How to Fall 35,000 Feet--And Survive》

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处于对那文章的记忆。

文章不是很长,里面有句话这么说的:“考虑到成年人的阅读速度,你苏醒后到撞地之前正好能把这篇教学文章看完。”

How to Survive a 35,000-Foot Fall


------

补充一下,很多人提到弹射座椅或者降落伞

弹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就算是经过训练的人也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通常弹射的死亡率来自火箭弹射器突然加速带来的高过载,以及撞击机体结构和碎 片造成的伤害(比如座舱盖)。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很容易就在弹射的时候死了,脊柱因极端过载造成断裂什么的。如果有上百个座位连续发射的话,互相撞 在一起也是死。如果采用向F-111或者B-1那种座舱整体弹射,客机的体积太大,基本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也让飞机成本剧增,成为普通人无法消费的产品。

降落伞的话又涉及到更为复杂的 “决断”问题,飞行员本应该集中在解决问题上面而却变成了尝试作出是否跳伞的决断。先不说是否经过训练,如果飞行状况允许跳伞的话,说明飞机的状况是相对稳定的,飞行员对飞机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机体结构还能保持在空中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飞行。这时候飞行员应该尝试想办法进行迫降或者紧急着陆。而不是去考虑是否下降高度减压然后把没有受训练的乘客扔出去。

现代客机的安全性本身是非常高的,正真的科技应该应用在如何让飞机更安全地飞行,并且在出现复杂状况的时候让飞行员有处置办法,把极端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无限低。因为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补救措施,都是会有严重的极端情况使其失效。 在一些情况中补救措施本身就可能导致伤亡,或者让飞行器更容易出现问题,更难以维护,造成更多隐患。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科比空难事故调查结果公布,空难飞行员曾经历「空间定向障碍」? 
  科比的死因报告已公布,钝性外伤撞击导致身亡,你有什么想说的? 
  媒体报道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相关消息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信息为准」,目前搜救进展如何? 
  如果我能够解决鸟撞飞机发动机的问题,可以赚钱吗?该怎么做才能盈利呢? 
  MH370 航班飞机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国发生过哪些重大空难? 
  为什么东航坠机事件会让人们如此悲伤? 
  为什么东航坠机事件到现在都不能确定伤亡情况? 
  媒体报道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相关消息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信息为准」,目前搜救进展如何? 
  波音承认 737MAX 飞行控制系统与空难有关,波音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前一个讨论
龙芯真的不如移动芯片吗?美国禁止向中国超算提供英特尔芯片后影响会多大?
下一个讨论
养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