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为什么离开咨询行业?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

1)禁止转载!!!!在前同事转的微信文章里看到了我自己这篇。。。还好当初匿了。。。不过还是不希望被转载哦,不喜欢对人说教的感觉。知乎这里更多是分享。抱歉,多谢!

2)好多人问我去哪里了。。。答案:我和老公一起创业了。老公实业出身,比我靠谱,跟着他混,呵呵:)

------------------------------------

看的人陆陆续续多了好多,担心万一有还在找工作的小朋友看到可能会有误导,还是再多写一段。我不想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讨伐咨询的文章,我很反对妖魔化投行和咨询的dark side。付出才有回报。咨询已经是我能看到的非常好的职业中的一种,收入好,工作环境好,周围的人聪明,人际关系简单,学习的东西多,初期成长曲线陡峭。从一切客观的意义上来讲,咨询是份好工作,比很多工作都有要有趣,也更能学东西,回报也更好。(指MBBBoozRBATK埃森哲IBMDTT一类的管理或战略咨询及部分Operation咨询,其他太多的市场调研分析广告公司也都叫咨询但是我不懂。。。。)

至于离开咨询,很多人是想要完成更好的修正。这些对于意义和兴趣的追寻,对于内心满足的追寻,往往是在你安全感到达一定程度,内心的不安分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或者说物质达到一定安全线以后的思考。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出于兴趣和爱好坚持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内心的强大。但是如果在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有人说咨询忽悠、辛苦、无聊、学不到东西而去轻易放弃这个选项,可能这已经是你人生里能找到的最有趣、能学东西、扎实的工作了。一切都是相对的。就像最近有篇文章,不要把20来岁浪费在谷歌和麦肯锡之类的。我觉得过于鸡汤了,有点过于追捧梦想,贬低现实。更何况现实并不是只有dark side的。

愿不管是追寻职场的成功,还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大家都越折腾越高兴,越折腾越明白。与君共勉。

----------------------------------------------------------------------------

这个问题曾经折磨过我很多次,感慨万千。因为是匿名,就可以放开写了,哇哈哈。

本人背景:美国top商学院某一家的MBA,北清复交某一家的经管本科,在某Top咨询做了6年以后离开,再加上MBA的2年,差不多30岁之前一直在咨询。其实MBA之前就想过要离开这行了,MBA的summer去做了PE,大失所望,所以MBA毕业还是回到咨询,做满2年以后离开了。

先说咨询好的地方,因为如果没有那些好的地方吸引你,所谓的为什么离开也没有意义了。

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咨询培养了我很好的职业习惯和高标准,认真负责。从来不miss deadline,比老板多想一步,对自己交出去的东西有严格的要求,任劳任怨。我现在的工作极其自主,但是我还是每天写to do list,半夜手机收到邮件,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回,习惯已经养成了。这些东西说来简单,但是对职业发展很重要。我接触过很多人,500强的或者政府的或者民企的,很多人的职业习惯非常不好。在这一点上和专业的职业事务所出来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我现在的一些下属和同事,和以前的下属的负责程度天差地别。

还有咨询的确给了人很好的见识和阅历,由于接触的企业和行业多,快速学习能力强,总结提炼能力强。还有不断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习,有intellectual challenge. 我热爱思考,很喜欢这一点。最关键的,我最喜欢战略咨询的是,会把人培养地逻辑能力强,非常有大局观,会全景式地看问题,经常能够切中要害,还能掌握很多咨询的框架理论。(但是这一点也是硬币的两面,也造成了咨询的缺点)

当然还有年纪轻轻出差有专车接送,五星级酒店,商务舱和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我还蛮适合做咨询的,所以我当时压力并不大,Presentation随手就来,稍微准备一下可以讲得很好,工作游刃有余,就是人累一点。所以相比压力,当时的收入还是非常不错的。我本科毕业就很顺利地入行,27岁就念完了MBA,所以当时我是我这个level里最年轻的,performance很好,毫无疑问,我只要不出意外地一路升职上去,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这都让我曾经让我非常纠结要不要离开。

为什么要离开呢?

首要原因,咨询不接地气,有太多想当然的成分。并不是说咨询无用,因为企业请咨询就是参考和指导,并不是代他们工作。特别是战略咨询,很多是指战略方向的,并不是指导实际运营的。但就是因为这些特征,导致了咨询不够接地气。很多顾问根本不知道企业里是怎么实干的,大部分人对行业也知之甚少,有很多想当然和拍脑袋的成分在。特别是现在的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战略咨询做出来的东西简直是不忍直视,和实际相差太远(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价值!咨询怎么用可以另起个话题)。因为顾问们实在太不了解行业和具体运营了。这让我非常非常地不舒服,没有成就感,老觉得自己在研究一些我不知道结果的东西,甚至是一些远离事实,虽然逻辑正确的东西。

次要原因,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加码,没有我认可的那种价值。大多数企业会找咨询公司做项目,都是冲着咨询公司的品牌,公司的团队构成、质量控制和所谓的行业经验。而如果你单看一个个人,不管是项目经理,甚至是合伙人级别,我觉得个人身上的价值非常少。离开了咨询公司,什么都不是。我更看重个人的价值,比如曾经运营过什么,或者创造过多少销售,或者学术一点,研究过什么行业或主题,是个专家。但是在咨询公司,这些内容都太难实现了。这也和咨询不接地气相关。就算要做个相关专家都很难。我以前的公司也有合伙人是某某行业专家,但是接受采访时讲出来的东西,分析不到点子上,观点很弱。(所以大多数咨询背景的人去企业里,也只能去战略部,还是比较虚的,很少能直接去参与运营。至于去PEVC的,还是不解决不接地气和自己身上没价值这两个问题。。扯远一点,钱和所谓的level并不能解决我内心最深处的困惑和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能赚钱和是不是个傻逼经常是没有联系的。。。我看重内心对自我的认同,我希望自己觉得自己很牛逼,而不是别人觉得我很牛逼。。。。摊手。。。)

再次要原因,太累了。加班多,出差多。半夜12点下班是家常便饭。我记得有一次,我在项目上,但是晚上10点居然大家东西都做完了,我当时实在太高兴了,觉得今天怎么这么早。但是突然自己也被吓到了,其实10点,一点也不早。我很热爱生活啊,我爱种花种草做饭看书旅游,我不喜欢为工作牺牲这么多时间,我觉得不值得。

几个原因一综合,再加上我想追求我自己喜欢的,能让我获得更多满足感的东西,就离开了咨询啦。偶尔会和人聊天,还是很庆幸自己在不到30的时候离开了,大好年华可以追求一些更吸引我的东西。

不过每个行业都有利有弊,综合来说,咨询已经是相对我看到的非常好的行业了。我离开的时候,一个同事和我说,你会想念咨询的生活的。我当时瞪大眼睛说,怎么会!但是现在偶尔,我还是会怀念当时经常有新的东西可以学,怀念靠谱负责的同事,怀念不用操心琐事的环境,怀念我曾经赚过的钱。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本科毕业直接进入咨询公司的那一批人。距今大概十几年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忙碌的工作状态,我其实刚进公司三个月,我就萌发了离开的念头,这是实话,但一直没有诉诸实现,大概不如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洒脱。后来三年以后真正促使我离开的是一种匮乏感。

这种匮乏感就是明明自己肚里面没货,但是我必须装的很懂一样去教那些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人。大家可想而知,被客户骂被Challenge是常有的事情,人家骂你不懂,那你是真不懂。这种匮乏感既有侮辱性也有伤害性。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让人下决心离开。

我记得很清楚的是,那个时候公司的一个项目是为现在的科龙冰箱,容声冰箱这个公司,科龙电器做全方位的咨询项目。我刚好被分到了品牌营销这个条线。金融系毕业的,我对于品牌营销工作可以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便现在我已经混了十几年,你让我再去做这种东西,也许我能说出一些条条框框来,但真正给企业内的人做咨询肯定还是差点事儿,但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刚刚毕业一年本科毕业一年。

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出来了,说咨询顾问就是要快速的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迅速的去学习,那个时候互联网上的知识显然没有那么丰富。除了上网找信息以外,我还去上海市区所有的书店,甚至上海图书馆找过相关的资料学习。还从当当上订购了大量的书籍来学习。但是收效甚微。

那个时候科龙的营销总监恰恰是当时国内知名的营销专家顾雏军,我们经理的名言犹在耳边:你不能怕他,你就要坐在那里能够搞定顾雏军。然后我好不容易买来了一本营销参考书准备看了去搞定他,打开封面上的作者正是顾雏军自己……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哭笑不得吗?

当时谷歌还没有退出中国,我在谷歌里面输入新飞,市场,两个字…想查查看。当时的新飞冰箱在国内家电的市场份额和竞争态势,结果谷歌跳出来的第1个选项是“阿联酋航空公司刚刚购买15架新飞机” ,我震惊了,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的谷歌是没有广告排名机制的。

这是我刚入行时候的经历,后来逐步会好一些,但是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这种匮乏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真心下决心离开,而当时下决心离开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我想到行业里面去,我需要积累真正的行业经验,这样这种匮乏感就会消解。

但时至今日回过头来,我依然很感谢那段刚入行的时间,有了顾雏军这样的经历,你觉得后续的职业发展中当我碰到压力的时候,我还会那么容易被击倒吗?咨询行业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挑战实在是很大了,但多年以后回过头来作为第1份职业,的确能为一个人打下不错的基础,一方面是一些操作的硬技能,另外一方面也是你面对职场压力的一种心态。


user avatar   zhao-yi-lin-30-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某某外企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但是依然在职,还未离开,直奔主题从工作内容、工作强度、职业发展三方面来聊聊(下面只说如果要离开的话是因为这三方面的什么原因哈)

1工作内容

众所周知,咨询服务属于服务业,实实在在的乙方,永远无法改变的舔狗的命运,虽然表面上你是咨询顾问,是去给客户意见和指导的,实际上在咨询顾问普遍偏年前化的今天,你经常面对的是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甲方,哪来的勇气去指导别人呢?就算你实实在在是比对方有经验,可也得对方能听进去啊,总的来说,内容就是给对方意见,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你可以按行业分,也可以按专业方向来分,总的来说还是跟老板的专业方向和资源人脉强相关,至于做的东西确实太多太杂,但是有几点是必须的:1、做PPT 2、做访谈 很多项目也是要写文档或者做表格的,但是访谈和胶片基本是每个项目必须的。

2工作强度

不同咨询公司的工作强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根据我的了解简单分一下级别,955、995、005、其他

这里先说点题外话:咨询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所以老板基本是靠剥削员工来赚钱,So…………不存在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一说,除非你的老板很佛系,不想多赚钱。咨询的工作强度有一条比较核心的点,就是你的工作强度肯定是跟项目相关度比较高的,因为项目是一个个招投标打过来的,投标时候算好项目周期了已经,项目进度不赶,预算足的话你可能可以经常955,偶尔995,如果预算不太理想或者进展出了什么问题,那可能要升级到经常995,偶尔996或者005也不一定了,这个确实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了,这里还有除了工作的时间,还要提到一个通勤时间的问题,咨询项目基本是要去客户现场办公的,这个就看人品了,有的客户离你住处近,有的离你远,所以你肯定要上下班花不少的时间了,在一线城市的通勤很花费时间的,这一点可能也是劝退你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疫情期间,城市里面到处到,暴露机率非常高,另一点就是出差了,这也要看项目了,运气好,一年下来都在市内出差,运气差一点,一年可能都在外面,回家才是出差……当然,公司好一点的有出差补贴可以稍稍安慰一下你

3职业发展

如果你注重个人发展而不在乎工作内容和强度的话,其实咨询行业的职业发展在大部分职业中还是处于一个中上的位置,但是这也取决于你所在的公司的平台和所做的咨询业务的前景,如果你平台不是很好,那对于跳槽加薪来说相对于大平台的人来说就不占优势,认可度没有那么高,如果你从事的是夕阳产业的咨询业务,可想而知,这个行业本来就在走下坡路,整体行业薪资水平就比较低,那你跳槽的话可能在薪水上不会有什么变化,当然了,跳槽主要基于你的目的,看你是想加薪、换大平台、工作稳定不出差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了,总的来说如果是因为职业发展让你萌生退意的话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因为咨询行业虽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但第一第二梯队的咨询公司的人出来还是很受欢迎的。


最后的最后,就像你谈恋爱,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带着光的。但是当你要放弃这段感情和往日相处的情分去离开一个人,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要么是你另有新欢(别的公司更吸引你)要么就是对方某一点是你无法接受的,而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缺点。


user avatar   steve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哪些人适合做咨询行业? 
  咨询公司凭什么做咨询? 
  让人离开投资银行的原因都有哪些? 
  如何看待三士渡教育? 
  知乎上有哪些关于咨询行业的优质回答? 
  你为什么离开咨询行业? 
  如何看待三士渡教育? 
  是咨询公司难进还是IT大厂的战略部门难进? 
  咨询公司凭什么做咨询? 
  是咨询公司难进还是IT大厂的战略部门难进? 

前一个讨论
华为三年内超越苹果,能否实现?
下一个讨论
身体上的哪些迹象表明你正在衰老?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