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个抽样统计,统计中国、日本的一简字造成的字位合并
我抽了普通话的ji4、日语的ki 做样本,这两个音节都含有大量的汉字
结果是出乎意料的:
普通话的 ji4,《康熙字典》正字字位84个,简化后还是84,但因为「系」属于外来的,替代了「繫」,所以可以当做85变成84
日语的 ki,《大辞林》正字58个,简化后「畸」被「奇」合并,所以58变成57
总的来说就是,字位合并的情况极少,连2%都不到
迹、跡、蹟 这种情况属于互为异体字,本来就只有1个字位,不算合并
拼音文,自然就是把 84个ji4 变成1个,58个ki变成1个
中国和日本的文字改革者,误以为一简字就是拉丁化的第一步,结果连2%都没有
19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国、日本的土地改革如火如荼,
拼音化也好、一简字也好,在那个告别旧势力的年代,都是绑在一起的思潮
可是,简化汉字 vs 拼音化 却是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有一点关联,但还是走不到一起
中国、日本在近代以前白话文学的发达,带来了俗字的实践,却没有拼音文的实践
这使得两国在20世纪折腾的这条拼音化理想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顺理成章的将民间俗字大规模扶正罢了
传统字位还保留了98%以上
俗字在一代人当中普及后,新旧时代的转换完成,汉字简化也就失去了他原来被赋予的使命
我怎么感觉教主是在暗度陈仓,开始在汽车领域布局?
未来华为做智能汽车的软硬件,长城做整车?然后扩大到其他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