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李广难封?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李广没有过硬的战功。

就拿卫青的第一次出证来说: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
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
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
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
贺亦无功。

这里面写的清清楚楚,卫青第一次出征,实际上是跟公孙贺、公孙敖和李广四个人分四路出击的,并且每个人都带着一万人的队伍。

结果,第一次出征的卫青斩首数百,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麾下折损了七千人,而号称名将的李广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被敌人俘虏……

给这样一个人封侯,大汉可丢不起这个人。


user avatar   yi-ce-q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要想知道李广为何难封,就要看看别的人是怎么封侯的。

以下是《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得以封侯之人的统计表。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李广难封是因为:无功。

因为被封赏的人都是有功之人,达不到业绩要求,名望再高也不能封侯。

然后我们再看看封侯的具体要求:其实封侯的条件还是不低的,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封侯。当然,封侯也是有列侯和关内侯的区别的。

我们可以看出封侯的大致划分为三类人:

1.以主将下辖校尉立功封侯,代表人物有苏建、张次公、赵破奴等人。

如: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濮王,捕稽沮王,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

我们可以看到赵破奴两次从霍去病出战捕虏了四千八百人,并且斩捕了三位王,才被封从骠侯,封户才仅仅一千五百户,卫青龙城一战斩首七百人,只是封了关内侯,一般而言关内侯的封户只有二三百户。不得不说军功封为列侯还是有难度的,斩首数至少要达到1800人,最好还得获王,所以封列侯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2.以边境的国相,太守的身份配合作战立功封侯,代表人物有代郡相李蔡,上谷太守郝贤,右北平太守路德博等。

轻车将军李蔡再从大将军获王。
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馀人。
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会与城,不失期,从至檮余山,斩首捕虏二千七百级。

3.中央武备官员以战时将军的身份立功封侯,代表人物有太仆公孙贺,大行李息等人。

骑将军公孙贺从大将军获王。

没错这三种晋升封侯的机会李广都碰到过,然而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

吴、楚反时,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战昌邑下,显名。以梁王授广将军印,故还,赏不行。
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避之,数岁不入界。
广以未央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
上召广代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为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诸将多中首虏率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最后附上李将军的自我总结:无尺寸功以得封邑

二、分析李广作战无功的原因。

1.我们先看一个对李广作战描述。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看到这我可真是要被雷死了,我相信大家都要被雷死了。

都说李广箭术高超,可是怎么个高超呢,两军对阵数十步之内才发箭,距离不够近不发,因为怕射不中,这。。。作为一个将军,你把大军暴露在离敌军骑兵数十步之近的地方才放箭,我也不想说什么了。不过这也是司马迁认为他数困辱的根本原因——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射个老虎也离的那么近,为了保持命中率连被老虎所伤都在所不惜。

可是箭弩作为远程攻击武器,不是在离得远的条件下,保证命中率才是神射吗?所谓百步穿杨,就是来形容一个人箭术高超。可是两军对阵,李将军不惜大军都暴露在敌人的箭矢之下也要保证自己的命中率的做法真的属于极其奇葩了。

2.看看李广守城时的奇葩描述。

为上谷太守,数与匈奴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材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恐亡之。”上乃徙广为上郡太守。

那些说李广善于守城的,都来看看李广守城的结果 ——把典属国公孙昆邪都给吓哭了。公孙昆邪给汉景帝哭诉想把李广撤换下来:球球陛下把李广撤下来吧,李广自负其能,总是搞骚操作,指不定哪天就玩脱了,臣的心脏病可撑不了多久啦。然后李广就被安排到了上郡当太守,当然李将军不羁的灵魂是不会消停的,在上郡,李将军还有更精彩的演出。

匈奴侵上郡,上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者数十骑从,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山,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我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骑曰:“虏多如是,解鞍,即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去,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兵。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百骑中,解鞍,纵马卧。时会暮,胡兵终怪之,弗敢击。夜半,胡兵以为汉有伏军于傍欲夜取之,即引去。平旦,广乃归其大军。后徙为陇西、北地、雁门中云中太守。

本来公孙昆邪为什么被李广的骚操作吓哭我是很难想象的,但是看了这次李将军拉风的操作,我只能说不怪公孙先生会哭,要是我,我也得被吓哭气哭! 还能不能好好守城了?!

李广将军抛下城中军民带领百骑去追三个步行的射雕人 emmm这种高风险且没啥收益的事有什么做的必要吗?主将陷入敌军主力怎么办?敌军趁机袭城怎么办?这一次还好,李将军用灵机一动逃出生天,城池也没有遭受攻击,但是这种私自远离大军的行为真的是太有风险了,难保万无一失。其喜欢搞事情又莽撞的性格真的是,挺让人无语。

后徙为陇西、北地、雁门中云中太守。

没错,李广离开了上郡到了陇西,去做陇西太守。当然——李将军不安分的灵魂是不会停止搞事情的啦,在陇西,李将军还有更令人糟心的精彩操作。

”广曰:“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余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

李广私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羌人,这种损害国家形象的骚操作让当地政府以后的招安工作怎么做嘛,这不是把羌人往外推,促进羌戎勾结嘛,真够糟心的。当然李广将军事后还是后悔杀了这些人的,毕竟:祸莫大于杀已降,杀降自古到今都是有违人道主义的啦。

3.关于李广治军的描述。

程不识故与广俱以边太守将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莫府省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忧,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

李广将兵,无部曲行陈(没有巡逻的军阵),人人自便(大家想干什么干什么),不击刁斗自卫(刁斗就是金柝,夜晚不击刁斗示警),幕府省文书(行军记录模糊,含糊而过,难以问责)。明眼人都知道这种佛系带兵方法有多大的隐患,有多危险!你要是皇帝敢把大军交给李广吗?战争是与天争存亡的事,对于军队来说,组织力才是战斗力的保障,李广这种风格真的没办法带大规模兵团,卫霍带兵都是一万,三万,五万,十万递增,因为你只有一万人能带好才有理由给你三万,三万人能保持战斗力才会给你五万,而李广带兵是递减,给李广一万人送光了以后,再给就没有过万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看法,李广漠北自杀很可能与“幕府省文书“有关,即漠北失军后李广及李广幕府无法 ”对簿”,为什么无法对簿公堂?因为少文书,少行军记录,交代不清原因,再加上李广困辱终身,又有绝望之情这才愤然自杀。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曰:“青欲上书报天子失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广曰:“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遂引刀自刭。

4.李广在武帝时上位的原因。

武帝即位,左右言广名将也,由是入为未央卫尉。
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李广这一生都不缺少名气与别人的赞美,缺乏的只是能力罢了,才不配位,很难有好结果。

将者,民之死生、国之存亡所系者也。流俗何知而为之流涕,士大夫何知而为之扼腕。浸授以国家存亡安危之任,而万人之扬诩,不能救一朝之丧败。故以李广之不得专征与单于相当为憾者,流俗之簧鼓,士大夫之臭味,安危不系其心,而漫有云者也。
广出塞而未有功,则曰“数奇”,无可如何而姑为之辞尔。其死,而知与不知皆为垂涕,广之好名市惠以动人,于此见矣。三军之事,进退之机,操之一心,事成而谋不泄,悠悠者恶足以知之?广之得此誉也,家无余财也,与士大夫相与而善为慷慨之谈也。呜呼!以笑貌相得,以惠相感,士大夫流俗之褒讥仅此耳。可与试于一生一死之际,与天争存亡,与人争胜败乎?
受命秉钺,以躯命与劲敌争死生,枢机之制,岂谈笑慰藉、苞苴牍竿之小智,以得悠悠之欢慕者所可任哉!
东出而迷道,广之为将,概可知矣。广死之日,宁使天下为广流涕,而弗使天下为汉之社稷、百万之生灵痛哭焉,不已愈乎!

这几段出自王夫之《读通鉴论》,他认为万人之扬诩,不能救一朝之丧败,士大夫流俗之褒讥不能当真,小智不足以临大敌,这些我是认同的,但是他说李广家无余财,爱兵如子,是为了散财以获取士大夫的赞誉,私以为这话言重了。人可以作秀一时不可能作秀一世,李广在当时饱受赞誉肯定是有真心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

李广将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王夫之对李广为将有一个精辟的论断:广之为将,弟子壮往之气也。

总的来说,就是李广有为将的胆气,但却没有为将的才略,有时候名过其实也并不是好事。

三、卫霍李优劣论

关于卫霍李优劣之争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结果是显而易见,李广之逊于卫霍远矣,甚至李广比起苏建、李蔡、赵破奴、路德博等人都差远了,这里我想说说网友争论的卫霍优劣。只从现有的史料所列出的功绩来看,卫霍是难分上下,捧一踩一是不可取的,双壁并举最合适。

卫青的核心功绩是夺取河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霍去病的核心功绩是占领河西走廊,这两个地方都极其重要,其战略价值从战后的封赏也可以看出来,作为主将的卫霍占领这两个地方每人都获得了一万多户的封赏,只因为这两个地方太重要。

先说河套平原和旁边的鄂尔多斯大草原,盘踞在此地的戎狄从商朝中期开始,就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大患,殷商曾与占据于此的犬戎展开过长期军事斗争,但是因为河套地区土地肥沃,畜牧业又发达很难彻底消灭,周朝建立以后,由于宗周的统治核心—关中地区离犬戎实在是太近了,犬戎就成了悬在西周头上的一把刀,在西周王室统治式微之时,犬戎联合申国最终攻破了丰、镐、灭亡了西周,占领了关中地区。汉朝时的匈奴与西周时的犬戎何其相似,同样是悬在中原王朝头上的一把刀,只有占领河套地区才能取得战争主动权,长安才能再无烽火甘泉之危。后来汉武帝又在此地置朔方郡、五原郡。至此,自殷商至西汉以来一千多年来的大问题才彻底解决。当然王莽时期河套地区又丢了,还好此时匈奴已经被打残了,无力南下,否则西汉灭亡很可能就是西周2.0版本。

再说河西走廊,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吧,守着西进的路口,不仅是汉朝经略西北的重镇,对如今中国的欧亚一体化思路也有战略性的意义,自从占领河西走廊开始,中国开始大幅度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那条联通欧亚的道路不仅改变着中国,也改变着世界。


user avatar   yuan-ting-1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手下有卫青霍去病这种又忠诚又能干,还尽量不给你找麻烦的大将,出去干架百战百胜。

你都不会用李广,别说封不封了。

实际上汉武帝一次次给李广机会

李广将军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真的不认路


user avatar   yzfy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及李广,总会提到令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扼腕叹惋的‘李广难封’

那么李广为何难封——与偏见无关,李广真的没有资格封侯

汉代武将封侯有五个标准:

首先是出身

1.开国安邦的功臣元勋及其后代(世袭)——李广不是

2.和皇室有亲眷和姻亲关系的臣子,比如卫青姐姐卫子夫是皇后——李广不是

其次是战场功勋

3.斩首或生擒敌方重要首脑:如诸侯王,高阶贵族,丞相,将军等——不好意思,李广这一辈子真的没有斩获过敌方一个高级首脑,不单《史记》没有,翻遍史书都没有,对比之下,霍去病封冠军候的一战(生涯首战),突袭敌军大营斩获匈奴单于的叔父+丞相+一个诸侯王——够封三次候了

4.攻取敌方重要城池,关隘,开疆拓土——比如卫青生涯首战,龙城之战(龙城是指卫青不是李广),一下子端了匈奴的老巢(龙城是匈奴祖脉,匈奴人的王坟都在龙城),而李广曾经作为上郡,雁门,右北平的太守,主要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没机会开疆拓土

5.在重要战斗中大获全胜

李广也出征过匈奴四次,可结果令人无语——两次无功而返+两次大败而归(一次是全军覆没)

汉武帝第一次四路出击匈奴,卫青的一路大获全胜,就是龙城之战,而李广一路全军覆没,自己被俘后来逃回,被判死罪以重金赎免

第二次出击,李广迷路,无功而返,第三次,李广大败而归,被免职,第四次,李广失道迷路,心灰意冷自尽——话说李广怎么回回迷路,人家卫青霍去病从不迷路


李广真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啊,怎么封侯


李广所谓的知名度,不是战功,而是靠司马迁灌水吹出来的

在史记中《李将军列传》,里面真正的战功其实不多,各种传说和议论灌水,什么一箭穿石,射杀匈奴白马将(实际只是下级军官),吹得神乎其神,反观作为一个武将最应该大书特书的战绩,却没有描写(本来也没有),到最后还不忘吹一波李广的人品——一个将军不写功勋捧人品???

而真正百战无敌,功勋卓著,给了大汉无限荣光的卫青,霍去病,居然把他们和佞幸合为同流——参考《佞幸列传》,说是他们俩是靠拍马屁+裙带关系,才有这样的地位。。。战功也是一笔带过

合着卫青霍去病的辽东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斩首数十万敌人,拓地千里的战绩都是白打的,都是拍马屁的功劳——真没见过如此是非颠倒的记载


司马迁嘴上说不虚美,不隐恶,做起来却未必如此,太史公记录历史感情色彩太重,私心太多,经常通过笔法的曲直,情节的排布来刻意褒贬一些人物,就因为汉武帝阉了他,从汉武帝到和汉武帝亲近的臣子事实上都被太史公骂了个遍

对于李广,司马迁过于偏爱,战绩不够,传说来凑,硬生生把李广从一个非一流将领(战绩看确实如此)描绘成一个悲剧的盖世名将,实际上根本不客观


user avatar   arj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广难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广不该受封,即使吃着太史公的彩虹屁去看李广,他也就值历史上的这个待遇

倒不是说李广没有才能,只是后世文人太多人拿李广来做文章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无形中给受众反复洗脑形成了李广“飞将军”的大材不能报的错误印象。

李广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就非常勇猛,虽然世家子但是绝对不是花架子,乱军之中救了梁王一命,充分体现了李广其人不像某些知乎er说的那么不堪。但是糟糕就糟糕在这人貌似没有什么政治头脑,梁王给你将印你竟然敢收!???收点小钱钱美女奴婢什么的无所谓啊,救了别人这些奖赏是应该的,但是你领了番国的将印那就是政治站队了,你还让中央政权怎么封你?

李广的子孙将来吃没有政治觉悟的亏从这里可以看出是优良传统了。

那景帝看在梁王当年也算是同一个阵营的不计较那么多,但是心里的刺肯定还在啊,别人的人怎么敢放心用,即使把梁王收拾了,他的人也只能远离中央去守边疆,眼不见为净,自然也少了表现的机会。青年将领最容易立功的一段时间就因为当初的缺乏政治觉悟白白浪费。

但话又说回来,李广确实工作干得不错,守城这些年来没出什么问题,在匈奴那边还捞了类似岳飞后来对金人一样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李广本身实力强大的地方。

但是没什么卵用啊,景帝本来就不待见他,守再好也只能守着。武帝上台后对他是没什么意见了,但是武帝这个人更需要进攻型将领。也不知道李广是出生天赋就点错了还是因为守城太久打架生疏了,反正就是怎么打都不顺手。具体案例就不重复了,反正就是低级错误犯了,仗也打败了,差点老命都丢了。

也不知道是武帝看他家族面子上还是真缺钱花了给罚款就继续给他机会,而且后面每次都是重要一路兵马的将领,但是依然没打过漂亮仗。这还能怎么说。

我且不说卫霍的强烈对比,单单是武帝把这些军队交给李广拿去霍霍浪费掉的资源就是武帝跟桑弘羊闹得整个中国鸡犬不宁搜刮出来的,价值远远超过李广交的罚款。但是武帝依然是那么一次一次的给机会了,我觉得就真够意思了,换成崇祯这都够死几十次了。

我不说李广能力不行,也不去对比卫霍战绩如何。但就李广这表现,换成今天某部门总在领导面前画大饼,业绩做不出来,还让整个部门一起扣钱的主,就是嘴上说出花来的也撑不过3个月被炒了吧?但是武帝还是一次一次的给他机会,这已经够仁义了,还被太史公写成暴君,还想封?能封才没天理了!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才看到一个回答,说:“汉朝怎么可能会用李广这样的秦国军功集团的成员呢?”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发评论,可能是系统有问题吧,就单独说两句好了。

说个事儿,李广家族不是没有人官至将相,封侯。像李广的堂弟李蔡,就是将领出身,封侯,而且做了丞相。他们的血统家世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李广不能封侯,和祖上是秦人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有很多秦人充当将领了。这根本不是主要原因。

其实司马迁对卫霍李广的记载方式,大体是一种“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的记载方式。

我们可以先温习一下《史记》自己记载的、郭开请使者诋毁廉颇的手法:

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郭开、赵使诋毁廉颇的办法就是,将高光镜头放在“美女拉屎很臭”上。尽管句句都是实话,但却构成了完美的诋毁。有人说,司马迁很伟大,他尽管对卫霍充满了意见,却依旧将他们的功劳如实记载了下来。然而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他在记载时进行高光放大的内容,全都是卫霍的负面信息——有时甚至将正面信息扭曲为负面信息。

比如说,司马迁是这样记载卫青的: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司马迁是这样记载霍去病的: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我们再看看廉颇列传: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简直一模一样。

司马迁顶着历史纪录者的名头,很多迷弟也一味歌颂司马迁、盲目采信司马迁的所有记载乃至所有观点、立场、态度,但是他却用郭开、赵使诋毁廉颇的办法在史书中诋毁国之名将,从史德的角度来说,已经称得上是大节有亏了。

在这里,我甚至没有提到,司马迁的《史记》甚至还是经过汉朝修订之后的版本。关于卫霍战功中这些所谓“如实”记载的信息,到底有多少是司马迁的原文、还有多少是摘抄补入的汉朝官方记录,都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要知道,在司马迁之前,还很少有人用文学手法记载历史,各类记载都非常简约。那种某年月日某某于某次战役中斩首多少级的记载,与其说是司马迁的史记原文,不如说更像是档案记录摘抄。所以,恐怕连有些人很艰难地才从司马迁的记载中找到卫霍战绩来歌颂司马迁所谓“秉笔直书”的精神时,很可能都歌颂错了对象。

更不用说,无论是不是司马迁如实记录了卫霍的战绩,仅凭他的那些做法,他顶着历史纪录者的名头(做过汉朝的太史令、中书令),却用郭开、赵使诋毁廉颇的办法在史书中诋毁国之名将,就已经称得上是大节有亏了。一旦他的史德出现动摇,那么甚至于汉朝的官方记载是不是被他利用职务之便改易了,我们都要产生疑问。

司马迁的事情,相当令人震惊。

那么在对李广的考察中,就不能轻率采信司马迁的观点和感情立场了。

一、从皇室将领到边关守将

早在汉文帝时期,汉文帝就公然称赞李广“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就是当朝皇帝给李广做政治宣传了。可以说,李广个人有着浓厚的汉朝皇室烙印。

那么,一个有出色的军事战斗技能、又有着当朝皇帝亲口称赞的巨大名声的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呢?

因为他背叛了皇室。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此时,汉景帝的地位十分不稳固。一方面,关系较为疏远的诸侯,例如淮南王,觊觎皇位。一方面,关系较为亲近的诸侯,例如梁王,也觊觎皇位。梁王在太后支持下,甚至争取到了汉景帝在宴会上公开允诺兄终弟及的政治承诺。尽管梁王在现场表示了谦虚,没有敢直接应承下来,但是此事是公开发生的,汉景帝身边的很多人都产生了动摇。比如说著名的负心汉司马相如,就丢下汉景帝,打着学习写作的名义跑去跟梁王身边的文学家玩去了——也就是跟了梁王。

以汉景帝为核心的汉朝皇室,岌岌可危。

就是在这样险恶的局势下,汉景帝安排李广跟随周亚夫东征七国之乱。这是寄予厚望的。然后,周亚夫也安排李广在战场上出风头,给了他夺旗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李广一时可谓风头无两。

然后,李广就欣然接受了梁王将印。

这就像是外交场合,某国领导人在印度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上,高声赞美巴基斯坦,感谢巴基斯坦的盛情款待。现场鸦雀无声已经是最好的反应了。

汉景帝并没有历史记载中那么小气,他也没把李广怎么样,而是仅仅把他赶出了中央。汉景帝随后在政治博弈中击败了梁王,看着梁王郁郁而终。那些抛弃汉景帝的人,例如司马相如,例如李广,都落了空。从此终汉景帝一世,李广就只能在边境做太守。

一个将领,公然表现出了不忠,调离中央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失去信任,不被重用,无法封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两君交替,时来运转

如果按照正常的政治惯例,李广一辈子就这样了,封侯是没可能的事情。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可以说,李广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却因为缺乏政治头脑——或者说,品行不佳——而失去了封侯机会。

文人墨客可能会写上几篇文章,说自己也和李广一样,背主求荣,出卖大哥,结果遭到冷落,实在是怀才不遇。

不不不,文人墨客怎么会说自己背叛呢。他们不会的。所以他们不会写自己是背主求荣失败才被冷落的。背主求荣是不忠,背主求荣还失败了,是无能。双重否定还是否定。

他们脸皮再厚,也不能说李广不能封侯存在什么问题。

政治上,李广已经被判了死刑。

但是他时来运转,好运气,汉景帝死了。

汉景帝一死,那些因为追随梁王而被冷落的人,就活跃了起来。

比如司马相如。也不知道他通过什么关系,让汉武帝读到了他写的作品。汉武帝赞叹说,这是古人写的文章吧,可惜不能见面。这时,狗监杨得意就向汉武帝进言,说文章的作者还活着。于是就推荐了司马相如。

那么,司马相如的文章是怎么来到汉武帝面前的呢?狗监杨得意是怎么这么及时出现在汉武帝身边的呢?大概也许可能是,“偶然”吧。

狗监相如赋,这也算是文坛佳话了。

那么李广在皇室有人吗?

作为一个曾经在汉文帝时代就混迹于中央、并得到皇帝亲口夸赞的将领,李广在汉朝是有人帮他活动的。

这是有实例的。我们知道,汉景帝曾经对李广“委以重任”,安排他去了军事任务重的上谷——也就是今天的张家口,明代的宣大镇——结果就有人跑到汉景帝的身边,哭求汉景帝给李广换个军事压力小的地方,怕李广战死了。于是汉景帝将李广调到了别的地方继续当太守。

总之,不论李广有多能打,在有人在中央活动的情况下,李广被汉景帝调离了上谷。

所以,李广也是个走后门的关系户。

那么到了汉武帝时代,李广的关系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汉武帝即位时年纪还小,是个好忽悠的。从后来李陵召对时汉武帝一再迁就的表现来看,汉武帝也是一个抹不开面子的人。出身蜀中根基浅薄的司马相如都可以设计汉武帝,李广应该也不至于毫无办法。但是司马迁没有做充分记载,仅仅说“左右以为广名将也”,具体过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狗监相如赋,左右李广封。佞幸列传里缺了两个人。

总之,在皇帝更替以后,李广就突然时来运转了。

很多人都叹息说李广运气不好,我看李广的运气相当之好。年轻时得到一心为太子积蓄人脉的当朝天子汉文帝盛赞,在得罪汉景帝之前先享受到了会战夺旗的荣耀,得罪汉景帝以后在边关历练也可以提高能力,加上没多少年汉景帝就死了,算是赶上了发挥的好时机。

汉武帝给了李广机会。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崩,汉武帝继位,“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李广以上郡太守,入朝为未央卫尉。

司马迁记载说,在“驻守皇宫”期间,将士都愿意追随李广,不愿意追随周亚夫——“写错了”,是程不识。

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马邑之谋,伏击匈奴。李广率兵参战。因为匈奴跑了,没有成功。

司马迁记载说,李广出击匈奴,“远斥候”。司马迁又记载说,匈奴跑了的原因,是抓到了汉朝放在前边的斥候。总之,这个事儿我也不知道司马迁到底想说什么。反正司马迁是在称赞李广。

四年后,汉武帝派遣卫青、李广等多位将领率领大军出击匈奴。李广全军覆没,孤身逃回。

司马迁记载说,李广能力特别突出,和强敌血战,全军覆没。在被俘虏以后,又杀出一条血路才逃回汉地。司马迁还记载说,汉朝的士卒都很喜欢追随李广。可能汉朝的士卒都很向往匈奴的生活吧,不然马邑之谋怎么会有人透露消息给匈奴呢?“这猜测一定是真实的。”

又过了几年,李广整天与一些权贵们出去游猎。也不知道是不是经常违反禁令,还是只是违反了一次禁令,总之被霸陵尉扣押了一夜。接着韩安国死了,李广就被汉武帝“想了起来”,做右北平太守。借此机会,李广杀了霸陵尉。

司马迁记载这件事,重点要突出的是汉武帝赦免了李广。那么他的意思就很清楚了:李广做得不对,所以要用皇帝的权威来终结争论。这个记载和李广治军简易、士卒乐于从命之类是有极大矛盾的。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郎中令石建因父丧忧思过度去世,汉武帝征召李广为郎中令。紧接着就跟着卫青出征匈奴。然而在别的将领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李广没有取得战果。

两年后李广单独出征,派张骞接应。结果李广又搞到了接近全军覆没的地步。接应他的张骞为此丢掉了出生入死十三年才换来的博望侯。

对此,司马迁记载说,李广表现十分出色,在战场上镇定自若。当然,司马迁也承认,经过李广镇定自若地指挥,汉军又覆没了。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以卫青为统帅,以李广为前将军。这个前将军是李广争取来的。这次大战,卫青要求李广与自己分路进军。李广表示极度不满。结果在决战中,卫青重演了李广和张骞出征时的过程,单独与匈奴决战。只是与李广的遭遇不同,卫青在实力大为削弱的情况下依旧击败了匈奴主力。而李广在重演了张骞迟到的过程以后,发现卫青打赢了……

李广自杀。

对此,司马迁记载说,这是因为卫青逼迫李广。司马迁这样说,我就了然了。张骞下狱论死、赎为庶人,是因为李广逼迫张骞。

李广这个人太坏了。“卫青更坏,居然学李广。”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就是汉朝到底有没有法律?

如果张骞依法应该论死,凭借自己的侯爵才能赎为庶人,那么李广呢?

李广依法也应当论死。他没有侯爵。所以李广几乎死定了。那么,如果李广依照法律被处决,应该如何评价他呢?战败被杀,明正典刑?

我相信李广是不会被杀的。因为他朝中有人。我觉得汉武帝下一道诏书,赦免他的死罪,是很有可能的。届时李广可以继续和权贵们出去射猎,再杀几个霸陵尉。

李广是有机会的,汉武帝给了他很多机会。

三、禽兽和禽兽不如

在汉景帝把李广调离上谷那件事里,司马迁和说情人不失时机地称赞李广,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这件事的性质就相当于说:

有人跑到秦昭襄王的身边,哭着求秦昭襄王把白起从前线撤下来,怕白起战死了;

有人跑到赵孝成王身边,哭着求赵王把李牧从前线撤下来,怕李牧战死了;

有人跑到汉武帝的身边,哭着求汉武帝将霍去病从前线撤下来,怕霍去病战死了;

有人跑到宋高宗的身边,哭着求宋高宗把岳飞从前线撤下来,怕岳飞战死了;

有人跑到宋X宗的身边,哭着求宋X宗把辛弃疾从前线撤下来,怕辛弃疾战死了……

看历史记载,这段似乎是在侮辱汉景帝,但是说真的,我不太明白这段到底是在侮辱谁。

这样在中央朝廷里找人调离军事重镇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呢?

李广到底是太能打了,还是太不能打了?

我认为这应该是因为李广不能打。

这个看法是不是正确的呢?之前我们已经列举过,汉武帝给过李广很多次机会。除了没打起来的,以及名将卫青镇着场子的,李广经常收获的战绩就是全军覆没、几乎全军覆没。在卫青掌控全局的战役中,李广的表现也经常是最差的。其他将军都获胜,李广没有获胜;其他将军好不容易获得了大胜,李广反而有罪。

李广不能打,几乎是定论。

司马迁记载“左右”为李广说情的本意,是吹李广“天下无双”。但是孔雀开屏反而露了屁股,暴露了李广是个关系户的问题。有人说司马迁心怀不满但也如实记载了卫霍的功绩,但是我总觉得司马迁是过于自信了结果灯下黑。

汉景帝在时,李广得罪了汉景帝,所以没机会发挥能力。汉景帝死后,李广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成为汉武帝麾下重要的军事统帅,多次统率大军“出击”——严格来说,是“送死”——依旧“没有机会发挥能力”。

那么到底是没有机会呢,还是没有能力呢?

我认为,应该是后者。李广是没有能力。

在司马迁的记载下,很多事情都被颠倒了。

例如说,我们曾经在司马迁的记载下看到,周亚夫的细柳营,因为军纪严明,得到了汉文帝的盛赞。然而我们又在司马迁的记载下看到,程不识的“长乐营”,因为军纪严明,得到了汉武帝“左右”的贬损。如果周亚夫是当之无愧的名将,那么程不识就是传承了周亚夫时代汉军优良传统的名将。如果周亚夫不是当之无愧的名将,而是庸碌无能的废物,那么李广就是改革了周亚夫错误军事路线的军事改革家。

那么,李广到底是不是改革了他的前上司周亚夫的军事改革家呢?

经过李广的“军事改革”,以李广军事路线为代表的汉军,表现如何呢?李广在汉武帝的支持下,上演了一系列传奇故事。比如说在万军丛中孤身突围。作为大军统帅,李广居然习得了三国志游戏里的武将技“血路”,做到了“百分百战败必逃脱”。这个“百分百战败必逃脱”里的“百分百”,同时修饰了两个词。一个是“百分百战败”,一个是“百分百逃脱”。

曹昂有这个技能,是因为历史上的曹昂牺牲生命救走了曹操。李广有这个技能,却是因为历史上的李广总是能够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生。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经过李广的“军事改革”,汉军获得了“血路”这一武将技。

汉军是出去打仗的,不是出去送奴隶的。我想,这应该是基本的常识。所以我认为,李广的“军事改革”失败了。

很多人,比如司马迁,贬低卫青,说他是外戚。但是人们似乎忘记了,卫青能打胜仗,跟他是外戚没有关系。如果出身决定一切的话,那么出身军事世家的李广打不了胜仗,似乎应该得出一个结论:

军事世家不能打胜仗。

那么要是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下去,优秀的军事统帅应该从外戚里选,而军事世家子弟不应该从军。

这种观点根本就站不住脚。

李广打不赢,不是因为卫青是外戚,也不是因为李广是军事世家。李广的堂弟封侯拜相,他就不是军事世家了?

李广打不赢,是因为他无能。

有人说,李广斩将夺旗,怎么无能了?抱歉,没有斩将,只有夺旗。

按照古人常说的话,李广是斗将。用明末的说法,李广不过一裨将,无大将之材。

如果说卫青是骑奴出身、外戚身份,是“出身低下”、“人品恶劣”的话,那么李广呢?

别人是禽兽,你是禽兽不如。这很光荣吗?

汉武帝给了李广机会,但是李广不中用啊。

为什么李广难封?因为他既没有应有的忠心,又没有应有的能力,只是有一些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罢了。

这种混二代,纨绔子弟,衙内党,有什么了不起的。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讨论得非常多,很多历史大家、文人墨客都给出了看法和答案。有人说是汉武帝赏罚不公导致,有人说是李广军功不够导致等等。但笔者认为,李广未能封侯是因为“时间”跟他开了个玩笑,“时代”在李广身上打了个死结。

李广在年少时就以“良家子”身份进入边防军中服役,其作战勇猛,表现惊艳。汉文帝甚至亲口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在汉景帝时代,他在战场上依然表现杰出。请看一段《史记》原文: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李广本来立有大功,足可封侯,但是这位懵懂的少年不懂政治的凶险,没有拒绝梁王私自授予的将军印,结果自然是未获任何封赏。

汉文帝、汉景帝时代,由于自身的综合国力不足,汉帝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政策。整个对匈奴作战都是以防守反击为主,依托边境坚固的要塞和城防对来犯之敌进行有效打击和驱赶。人是环境的产物,李广在这样一种战略防御的军事态势下走过了青年和壮年,他的作战方式、带兵方法也是围绕着战略防御这个核心开展。可以说李广是个边界防御战的专家,擅长打防守反击之战。他在御边作战中,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熟悉边境地理的优势,用兵神出鬼没,作战灵活机动快速,所以每每取胜。但是遗憾的是,李广在文帝、景帝时代待得太久了,这种防守反击的战法已经深入李广的骨髓,断无摆脱的可能了。

当时间来到汉武帝时代,整个国家经过“文景之治”后,综合国力急剧提升,汉帝国呈现出全方位的强盛局面。此时的汉武帝果断调整对匈政策,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一改依托边防要塞的防御战,转为大规模骑兵军团连续出塞与匈奴主力决战。与此同时,汉帝国的统治者从与匈奴的长期周旋中逐步认识到骑兵的重要性,汉武帝本人也非常重视“马政”与骑兵军团的建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卫青、霍去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骑兵军官被重点培养和发掘。此时的李广主要工作仍然是边境守备,他很有可能错过了大规模骑兵军团建设、作战等相关培训。

汉武帝时代李广有过多次出塞作战记录请看几段《史记》原文:

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後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後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原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上述三段原文分别记载了李广三次率军出击匈奴,第一次兵败被俘,第二次功过相抵,第三次迷失道路贻误战机。可以说,李广是无一胜绩。同西汉初年一些抗匈宿将一样,他并不擅长指挥大规模的骑兵集团进行攻击性的机动作战,因而也就很难适应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形势,难以担当统领大军远征匈奴的重任。

李广的治军也深深地打上了防御战的烙印即:李广治军以简易粗犷而著称。他行军时“无部伍阵行”,即没有严格的编制和行阵,驻扎时往往选择水草肥美之地,使“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连夜间巡逻放哨也一概免去,只是在前敌的远方布置一些哨探,军中的文书薄籍等事也是尽量从简。这样虽使士兵轻松愉快并乐于为他效命,但毕竟不是一种正规的做法。当率领少量部队在边界地区防御作战时,它或许有其合理性,因为这种做法虽然存在着无法抵挡敌军突袭的危险性,不过在客观上也有隐藏兵力及不暴露作战部署的效果。但是在统领大军千里决战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则断不可取。实际上,李广数次陷入匈奴的包围,与此不无关系。在置全军于被动之后,无论李广个人如何神勇,士卒如何顽强,都难以达到歼敌取胜之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现在笔者可以总结性地说:汉文帝时代的李广太年轻,虽然得到了汉文帝的肯定,但是想要封侯还是缺了点战绩。汉景帝时代的李广年富力强,保境安民,防御战绩出彩,但是因为政治不正确未能封侯。汉武帝时代的李广年事已高,老的不仅是身体更是战略、战术等战场思维,终至自刎于沙场。这一切都是时间的安排,飞将军能改变的东西不多,汉文帝的那句“惜乎,子不遇时!”真的就成了折磨他一生的诅咒。


user avatar   mao-si-gao-shou-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李广按现在的话说是个网红大将军。

啥意思?就是他很会宣传造势,真本事呢?一生大小70余战,没有战功。

李广难封这四个字说的很精确,所谓封是封侯,不是封官。难,为啥难?没战功啊。没战功怎么封侯?

汉武帝不器重李广吗?李广作为武将序列,官位非常高,两千石的俸禄是汉朝武将里一等一的品级。

终汉武帝一朝,就没有像李广这样没有战功还能长时间坐那么高位置的武将。

所以没有汉武帝不器重李广这一说,得益于他的位子,有大量的实战机会,但凡有点本事能打出战功来早就封侯了。

这也说明封侯和任命官职没关系,官阶可以直接任命,封侯不行,有法度。

幸亏如此,否则李广岂不是high飞了?

正因为如此,李广在后世的形象非常高大。

第一他投资于名声的效果拔群,司马迁为代表的一群刀笔吏拼命的吹。

第二这群人把握话语权,在史学界又是扛把子,一下子就定调了主流的声音,使得后世文人不认真分析不动脑子直接继承前人的调子时,想当然的同情。

为啥同情?这么牛逼结果没封侯,岂不应该同情?

题主就要好一些了,至少知道提出这个问题,而不是无脑的自我感动,啊,李广好遗憾啊,意难平!给他作诗!

归根到底,你们要相信当时的人的行为(不给李广封侯)是有理由的。


user avatar   bai-xue-88-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我也很困惑为什么李广难封,直到看的东西多了,才明白,

李广难封表面上是因为李广没有大的军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武帝不喜欢李广,因为李广的作战方式根本不利于对匈奴的作战。

首先说,与李广难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孙弘。

武帝想任用公孙弘为丞相,但是汉朝的丞相都是从列侯中择选的,当时公孙弘已经六七十了,依旧没有爵位,于是汉武下诏书说:

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武帝一大堆客套话,说公孙弘是有‘文德’之人,应该封侯。当时我看到这里时都笑了,公孙弘有‘文德’,李广的‘武德’就差吗?

如果李广的武德很差,司马迁会为李广单独列一个传?《史记》七十列传中,单独列传的有几个?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是被合成一个传的。而当时与李广齐名的程不实,也是从其他人的列传中才知道有这么个人。

公孙弘为什么会无功而封侯?因为当时汉武帝特别需要这个人。

武帝继位一开始,想改变传统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模式,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遭遇了以窦太皇太后为首的一派的巨大阻力,于是有为和无为两派谁也看不起谁,天天吵架。

而,国家的治理在于,要有一个稳定的秩序,而维持秩序的是要有一个统一的观念。如果原本统一的观念分裂了,就像是现在的美国,现在的欧洲,左派右派天天吵架,这种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吗?不可能的。

公孙弘什么人?熟识春秋百家学说,推崇周公儒家。当时有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汲黯说,公孙弘是齐人,齐人多伪诈。他俸禄很多,却穿的很差,表里不一,不是个忠诚的人。武帝问公孙弘有没有这回儿事儿,公孙弘说有啊。管仲担任齐国宰相时,老婆和齐桓公一样多,衣食住行和齐桓公一样奢侈,齐国称霸之后,管仲也越来越放肆了。而晏婴担任齐国宰相时,很富贵,但是生活很简朴,齐国一样治理的很好。

他说的这一点,其实就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统治者要做天下的表率,所以宁俭勿奢。这一点很契合武帝的大有为的儒学治国理念,随后,公孙弘被武帝封侯,任命为丞相。目的很明显,就是让他做天下人的表率。

古代这种因为要用人、用于某种政治目的而封侯的现象太多了,数不胜数。

比如武帝的舅舅田蚡和田胜,汉景帝的最后三年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目的很明显,构筑刘彻的势力,稳固他继位后的地位。

比如娄敬。刘邦要征讨韩王信和匈奴,娄敬看到匈奴藏匿青壮,羸瘠老弱,是匈奴的诱敌之计,劝谏刘邦不要攻打匈奴,结果刘邦破口大骂,

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

然后刘邦被匈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平城之围后,

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你看,只要皇帝认为需要你,你就会被封候。


有人得说,汉朝的军功制很严格,和政功不怎么一样。这种思维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卫青和霍去病的例子。

卫青第一次参战是马邑之围四年后,武帝在北方前线布置了关市反击战。公孙贺出云中,李广出雁门,公孙敖出代县。这时候卫青刚从奴仆提拔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和其他身经百战的将军同列。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武帝的小心思。公孙贺、李广、公孙敖,这三军对阵的是匈奴单于本部,结果,匈奴单于集中兵力打击中路,公孙贺没碰到人,李广和公孙敖两部大败,李广还差点被俘。而卫青沿着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部余脉往北走,到达龙城,杀敌七百,封关内侯。而这条山路,恰好是匈奴单于与左贤王的结合处,大概率是兵力空虚的地方。

第二年,匈奴报复汉王朝,全线出击,重点攻打右北平和辽西一带。韩安国病死后,武帝就把李广派去守卫右北平。中部其实是相对空虚的,然后武帝派卫青出雁门,李息出代县。结果,“青斩首虏数千人”。

第三年,匈奴大举进犯东部的渔阳和上谷。卫青出云中,沿着黄河向西走,一直打到陇西。结果是,“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封卫青为长平侯。

李广最后一次参战是前119年,此次作战规模极为宏大,仅仅是一线作战部队就有10万骑,另外配有备用作战马匹4万,后续步兵还有几十万。已经是大决战级别了。

评论中有很多人说,怎么可能是武帝不想让李广立功呢?大家看看这回武帝怎么说李广的。

票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票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李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回远而水草少,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公孙敖新失侯,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广不谢而起行,意甚愠怒。

不怎么熟悉文言文的同学,我帮你们翻译一下。

原本计划让霍去病出定襄,对刚单于,结果抓的匈奴俘虏说,单于在东边,于是武帝更改作战命令,让霍去病去了东边的代县。李广请求要参战,武帝认为李广老了,不许。过了很久,才允许李广做前锋。。。。。。。卫青即将出兵,抓的匈奴俘虏说出了大单于在哪儿,于是自己率主力去了,命令前将军李广率部汇合到右将军赵食其部,走东路。东路远而绕,水草也少。李广自己请命说,我既然做了前锋,大将军却让我走东路,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20岁就和匈奴打仗,到了今天才有机会正面对刚单于,我一定要走前面,率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卫青出发前,武帝曾经私下对他说,李广老了,运气也不好,千万别让他对阵单于本部。而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大将军让公孙敖和自己一起对刚单于,所以把李广部支开了。李广知道了这件事后,坚决的不想去东路,要跟着卫青。李广看到卫青不听,二话没说带着部队走了,走的时候相当愤怒。

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要稍微懂点人情世故的人,都能明白武帝对李广是什么意思。


所以说啊,没有军功不是问题,武帝想让你立功,你就能立功。你说李广有没有怨气???程瞎子发来贺电啊。


最后,为什么我说,武帝不喜欢李广。

很多人都会说,李广打仗,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武帝认为他这么做得不偿失,所以排斥他。其实这都是表象。对武帝而言,李广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李广的作战风格和其他将军格格不入,是绝对不能推广的作战风格。

当时有一个叫程不实的将军,和李广齐名。程不实带兵,纪律严苛,阵法严明,但是时间长了,军士就很疲惫。李广则完全相反,带兵很杂乱,行军打仗没有规章阵法,安营扎寨时,士兵喜欢怎么睡就怎么睡,也不设防,只是在远处派出侦察兵。程不实说,李广的军队没什么规章,士兵喜欢跟着他,愿意为他作战到死。我的军队虽然规章多,匈奴人也不敢来犯。

从现代军事学上看,李广和程不实两种带兵风格,简直是现代军制的两大范本。

程不实的治军模式,是用严苛的规章纪律来维持军纪,用军纪来维持战斗团体,所以军纪才是战斗力的根本。这种作战方式的优点是,士兵容易服从命令听指挥,很容易把乌合之众凝聚成一个很强的战斗力团体。用传统的说法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普鲁士陆军,克伦威尔的模范军,清廷的新军,都是这种治军思想。

李广的治军模式,则是用一种精神来凝聚团体。这种团体就像是水,没有多少刚性,但是韧性十足,非常有张力。在对阵阵法严明的军队时,这种治军模式下的军队往往会一哄而散,但是散后往往又会重新聚集。只要维系军队的精神还在,这种军队就是打不死的小强。这种思想下的军队,如华盛顿的大陆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民兵,最著名的则是PLA的前身——大大小小的游击队。

当这两种军队,都在正面碰到强敌的时候,前者会死磕,磕着磕着军纪也崩了,然后长官开始通过杀罚维持军纪,但在强敌长时间的冲击下,只要有第一个人开始跑路,其他人都会跟着跑,最后整个团体都跑了,军队就会蜕变成乌合之众。后者也会死磕,但不是一开始就死磕,而是逐渐和你死磕。只要那股精神还在,即使是整个团体崩裂了,散落的小团体也会各自为战,让你日夜不得安宁。

李广的孙子李陵就是前面这种情况。前期,五千步卒纪律严明,前戟盾,后弓弩,阵法像个刺猬,匈奴单于根本吃不下。中期,左右贤王都来了,十几万人打三五千人,一点一点磨,然后李陵部军心不稳。后期,李陵为了稳定军心,把士兵藏匿的女人全杀了。但到最后弹尽粮绝,士兵看不到生还的希望,军纪一就不能维持,整个军队都溃逃了。

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得了赏赐,全都分给部下。生活上也是一起吃,一起睡。打仗时,缺水的时候先让士兵喝,缺粮的时候先让士兵吃,士兵都愿意跟随李广出生入死。所以出现了史书上说的现象:李广部很是奇葩,生活上不拘小节,扎营上人自为便,作战时各自为战,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你杀我一个,我杀你一个,最后战果上基本保持1:1的战绩。反过来看,为什么匈奴这么佩服李广,一直想生俘?因为匈奴也是这种治军模式啊,惺惺相惜而已。


既然李广带兵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武帝就是不喜欢李广呢?

因为武帝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君主,他看待战争,其实就是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手段,他是玩弄战争的人,不想被千变万化的占据所玩弄。因此,他需要能够执行他政治目的的将军,需要的是严格执行他军事命令的将军,需要的是按规章制度来的将军。

李广为人宽广豪迈,爱惜士卒,体恤下属,不拘小节,因为他们对人很好,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集团势力,或割土分疆,或镇守一方,适合活在乱世,不适合在盛世。统治者看待这种人,适合为将,不宜为帅,适合统兵,不适统将。汉武帝这么强势的君主,会喜欢这种人吗?

你看《汉书·李广苏建传》开头怎么说:

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

最后说下我对李广难封的看法。

很多人因为李广杀霸陵尉的事儿,说李广小心眼,不宽仁,其实是对李广的误读。这些人看到了李广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却很少有人看到李广的自尊。

李广被撸了之后,还是对霸陵尉说,我是前李将军,说明他是一个很重视个人身份。霸陵尉说,即使是现任的将军都不能入关,你这个前将军算个吊啊。他感觉自己的身份被忽视,那种身份落差感,极容易感受到屈辱。当他官复原职的时候,找个理由就把霸陵尉杀了,然后上书给皇帝,说自己把霸陵尉杀了,您看着办吧。其实就是在说,我即使是要去抵命,也要搞死这个霸陵尉。

最后一次作战极为宏大,他感觉匈奴要完蛋了,自己六十多岁也活不了多久,以后不会有仗打了。很多人都说,李广最后一次机会还是迷路了,很可能应该入狱,他感觉自己要受屈辱,所以要自杀。其实这种看法也是误读。

李广临终前说,“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他们非常忌讳别人说闲话,他们会对一些词语非常敏感,一旦这些词语出现,就很能刺激他们的神经。李广会这么看,霸陵尉刺激了我,找机会把他杀了。我现在六十多了,对付不了你们这些说闲话的人了,眼不见心不烦,索性自杀好了。


user avatar   gao-chong-6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广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才,这种人才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个人销冠,团队稀烂”。

咱们看关于李广的记载,都是什么表现呢?

1、汉文帝时,斩杀匈奴首级甚多,升中郎。

2、随汉文帝狩猎,格杀猛兽被点赞。

3、七国之乱,昌邑城下夺旗,这确实是顶级大功。

4、贸然追击匈奴被围,巧妙脱身。

5、出击匈奴被俘,巧妙逃脱。

6、又是出击匈奴,苦战不敌,侥幸逃脱。

7、治军散漫,因此士兵喜欢跟着他混。

8、最后大漠中行军迷路,羞愤自杀。

汉代封侯的标准很明确,老祖宗刘邦搞的白马之盟,其实就两句话:

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虽然就两句话,其实就一个意思,啥意思?

意思就是从现在开始,咱们这帮兄弟就是大汉无限合伙公司的永久股东,子子孙孙都跟着享福,不过利益就这么多,要是有人想上船分一杯羹,那就得给咱带来足够的利益,这就是门槛,过不了门槛的,就别痴心妄想,当然,就算过了门槛也只能当小股东,董事会里只能有老刘家的人。

咱们说李广难封,这个封可不是封官哈,李广的官不小了,这个封是封侯,那咱们看看李广这表现够当股东吗?

显然是不够,对不对?

就好比你一个球星,集锦里飞天遁地,得分也能排在前边,但是一看团队成绩,连季后赛都进不去,你能给他MVP?

你以为给他MVP是对他好?根本不是,给了他MVP,MVP这个奖就臭了。

为什么决战不敢让他打主力?你是教练你也不敢,就这个带队水平,让他带队上基本就是撞大运去了。


补充0:

司马史公给飞将军塑造的形象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人误以为李广是一个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靠着战功升上去的“无产阶级”,因此容易产生共鸣。当然,李广平七国之乱有军功,这不能抹杀,但是他居然接受梁王金印,这种政治表现可不是幼稚那么简单,而是典型的骑墙派,上到皇帝王侯,下都平民百姓,这种事都是为人所不齿的。

有些人以为李广只是不懂政治,吃了天真幼稚的亏?

但是你知道李广是什么出身吗?他可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大头兵,他甚至都不能算一般的地主阶级,他是陇西李氏,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事贵族,祖上有秦国名将李信,就是代替王翦攻楚失败的那位,当然先祖比李信还要更久远。他的太爷爷是汉初功臣,官拜河东太守,他的爷爷受荫官拜陇西太守,他爸爸受荫官拜城纪县令,李氏一门基本就是陇西的土皇帝。这样一个家族出来的人你说人家幼稚?

你也不能说汉武帝刁难他们老李家,李广兄弟封侯,李广之子封侯,在那个以家族为单位的时代,一家两人单独封侯已经很难得了,汉武帝对这一家子不薄。

那为什么司马史公还要抱不平呢?

这事可能得从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说起。这其实是个悬案,没有当事人的一手材料,是非曲直很难说得清。但是咱们站在第三方立场看,李陵娶了匈奴公主吧?李陵劝降苏武了吧?派人接他他没回来吧?关键是“苏武牧羊”再一对比,是个人都不可能不产生怀疑。咱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李陵应该也有他的苦衷,但问题是这几件事都是大是大非呀,换成谁也不得不那么想。

司马史公为李陵开脱,咱们从史料中也确实没找到什么特别有力的翻案证据,对不对?所以,这件事可能还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背后很可能是个巨大的政治问题。

什么政治问题呢?

咱们看司马史公对卫青、霍去病的描写,基本是平铺直叙,只不过战功数字摆在那里不由得人不信服。咱们再看看对飞将军李广的描写,少有军功,多是故事,史公的立场应该不言而喻了吧?他是传统贵族,他站的也是传统贵族,卫青、霍去病出身都不好,都是靠着外戚身份上位的,他们是传统贵族的对立面,是被这些贵族所不齿的,只不过军功太盛不好明着骂而已。

而矛头最终指向的应该就是两位身后的大老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了吧?其实就是拐着弯在骂他放着贵族不用,而用外戚,对不对?而对于卫霍而言,外戚其实只是一顶帽子,人家如果没有这顶帽子压着,其实会更辉煌。卫青为什么一生谨慎?被李广儿子李敢放冷箭都不声张,不就是因为外戚这顶帽子压着吗?他如果也是个贵族,用得着这么“怂”吗?当然了,霍去病还是没学舅舅,年轻气盛居然把李敢射杀了。

而汉武帝为什么非要用外戚呢?因为旧贵族是既得利益者,跟汉武帝是竞争关系,汉武帝想抓权就只能用没有根基的外戚。当然了,人家卫霍自己确实也有本事,硬生生打出了大汉声威。

现在没有贵族了,咱们站在平头老百姓的角度看,可能还真轮不到咱们去同情飞将军。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墨子连山”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不再害怕德国战舰和潜艇敢大张旗鼓的跨海登陆,德国海军也没有阻截登陆舰队? 
  穿越回文革前夕,有什么办法可以自保? 
  为什么苏联在1941年劳动节的红场阅兵没有起到震慑德国的效果? 
  为什么东北拥有优秀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东北似乎并没有出现农耕文明? 
  如何理解西汉和罗马“黄金消失”之谜?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如果刘秀不是刘邦的血脉,他还能统一全国吗? 
  为什么二战法军抵抗六周投降大家纷纷辱法,奥地利军直接一枪不放全体欢迎德军侵略却没人去奥? 
  古代美女真实相貌是怎样的? 
  在公元7~9世纪,玛雅的天文学是那个时期最先进的吗?中国呢? 

前一个讨论
年轻人是未来的主人,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丧?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生化环材这么坑了,但招生还没崩,社会宣传也还没崩?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