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袁隆平院士对我国的贡献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a-da-96-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2年前发的!被知乎挖坟出来的!!这个问题好多年前就有了!!之前一直是冷门话题!!这几天被推上热搜而已!!

我没有改动内容,不是不想改,是思想和之前完全不同了,要改的话要删去大半。当时的背景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关于买豪车等情况,网上两极分化吵的不可开交,所以初衷是简单科普一下,和现在的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之前风气也确实比现在好,所以之前会在回复和别人争论,现在觉得争论没什么意义。其实我们怎么点评都影响不到别人真实的事迹,我们影响的只是每个人自己的三观,对世界,对历史的辩证看法。每个人自身三观,眼界,知识,阅历,环境都不同,所以看到文章的感受也不同。

之前没提及的补充一下,不管有没有吃上培育的杂交稻,国家都是需要足够的战略储备粮的,它的的意义就像核,有就睡的踏实,没有就提心吊胆。一大批的相关研究人员共同造就了中国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1/5的人口。作为杂交水稻先驱者,先有袁老提供的1,才有后面几代人提供的许多个0。至于吃没吃过之类的,那是没搞清袁老的主要贡献不是在培育出的品种有多少,培育有多广,而是在奠基人,先行者,领导者!(——2021.5.23)

-—————————————————-

分割线下面是19年的。。。

—————————————————--

网上冒出了很多袁黑,袁吹等群体,你们都可以进来,我给你们客观的缕一下为什么有争议以及如何正确看待:

首先,我先列几个问题:

1.袁隆平是不是杂交水稻第一人?

答:是的,袁隆平确实是杂交水稻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我把我认为的杂交水稻贡献排名列一下:袁隆平〉颜龙安〉谢华安〉李必湖,继续看下去这些人都会讲到。

2.袁隆平是否养活了13亿人?

答:不是,这只是夸大了,贡献可以说第一,但是咱不要夸大。

3.袁隆平的专利如果收费,是否成为首富?

答:不是,原因:1.水稻品种不能申请专利 2.目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中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比例很小,换句话说推广不广 3.专利大多是团队申请,很少是袁隆平个人申请 4.不要小看首富的资金,不是那么容易超越。

4.如果没有袁隆平,咱们会饿死吗

答:不会。三年困难时期在60年代初,袁隆平在60年代中旬开始着手相关研究,困难时期是因为FKF,也就是人祸而不是水稻品种问题。(不敢细说,想知道自己去查)所以袁隆平开始研究到取得成果之前,困难时期已经度过。(杂交水稻取得巨大突破还是从70年李必湖发现野败开始,当然杂交水稻取得重大成果还是在72年-82年这段时间,后面会讲到。)

5.困难时期度过了,是不是杂交水稻作用不大了,毕竟都吃饱了?(主要补充的问题4)

答:不是,困难时期度过,只代表不饿死不代表吃饱,而且现在中国算是工业为主,以前还是农业为主啊,粮食不嫌多,1是可以吃更多 2是作为储备粮防止出现新的困难时期 3是粮食出口能获得外汇,中国在建设过程中是很缺钱的 所以提高粮食单位亩产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事实证明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6.最早的杂交水稻理论是日本美国先提出,是不是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言过其实?

(这个问题可能回答的信息可能不准确,如果有更了解的人,可以帮忙改正,欢迎探讨)

答:不是,杂交水稻之父实至名归,为什么这么说呢,美国提出的杂交水稻只能算概念,没有落实出成果。日本培育的杂交水稻效果不好以失败告终,而袁隆平是最早用培育出雄性不育系成品的,当然颜龙安也是差不多时间培育出的,所以虽然理论上是日本美国先提出,但是做出来确实是袁隆平最先做的,当然应该是没有去借鉴日本的理论,我想各国对这方面是有保密的,所以世界上是承认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7.现在吃的是袁隆平种的杂交稻品种吗?

答:不是,现在吃的主要还是普通稻,因为口感好,杂交稻多为加工或饲料等。普通稻属于粳米,杂交稻属于籼米。(杂交稻研究一直是在籼米取得重大成果,在粳米上成果甚微)北方几乎都是种粳米,即普通稻。南方几乎种的是籼米,籼米里面大部分是杂交稻,少部分是普通稻,这是地理气候个方面因素的决定的。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杂交稻种植面积不大,现在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广的是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男的)的汕优63,种植面积遥遥领先,可以说当时综合数据最好的一款杂交稻品种,当然汕优63是80年代才出现的,这个时期已经相对没那么缺粮了,所以追求一点口感等因素,而不是说汕优63是产量最高的。

8.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种植又不广,那他的贡献主要在哪?

答:袁隆平是早期杂交稻的领军人物,从1953年毕业分配到湖南教书,1960年尝试杂交水稻,1965年通过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推翻了传统理论“无性杂交”的学说,提出杂交水稻的可能性以及提高产量的可能性。不是提出理论就行的,没有合适的母本无法取得重大的突破,所以水稻研究遭遇到了关键的瓶颈。之后袁隆平派助手李必湖去找关键的恢复系野株,最终在1970年的海南找到了一株野生的花粉败育不育株,命名“野败”。李必湖发现的这株“野败”是如今绝大部分“三系法”杂交稻不育系的始祖。在当时野败被分发给个团队,包括颜龙安。最后颜龙安早袁隆平一年成功培育出成品,所以后续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争议,后来到了80年代,谢华安培育成了新一代强恢复系“明恢63”,因此他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明恢63”与颜龙安的不育系“珍汕97”配套,生产出来的种子就是“汕优63”,现在汕优63是目前推广最广的杂交水稻品种。

9.什么是三系法?(我强行加一个问题,助于科普理解)

答: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我用最通俗的话来讲,不育系是自交不育,留作杂交的母本,比较特殊。

保持系是正常的品种,但是他的作用是可以和不育系杂交让不育系繁殖下去,如果没有保持系,不育系就会绝种。

恢复系也是正常的品种,他的作用是和不育系杂交可以让不育系后代能恢复育系,就是后代能自交结实。

“三系法”是杂交水稻最早也是主流的技术路线。所谓“三系法”,形象的解释就是“一妻二夫”制:妻子是不育系,恢复系是它的第一任丈夫,给它授粉,后代恢复可育性,作为种子,用于生产;在另一块田,再由保持系这第二任丈夫给它授粉,后代可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下年继续作为母本,再跟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

10.如何看待袁隆平,颜龙安,谢华安,李必湖他们的贡献排名?

答:袁隆平是这些人中最早研究杂交水稻并发表理论论文的人,野败也是他吩咐助手李必湖去寻找很久才找到的,同时又是发起人及团队领袖,同时三系法培育也是属于比较早的一批。颜龙安分到野败样品最早培育出成品,后续也培育出不育系“珍汕97”等重要品种。谢华安培育出强恢复系“明恢63”,同时杂交出目前推广最广的“汕优63”,当然他是踩在几个巨人的肩膀上。李必湖则主要是发现了野败,这株“野败”是如今绝大部分“三系法”杂交稻不育系的始祖。他们以上四人贡献很多,我只是列举出比较重要的部分。

另外郭嘉在1981年郭嘉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要将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杂交水稻研发团体。奖励了总额为10万元的奖金,并做了细致的分配说明。其中,袁隆平得到的奖金仍为最多,为5000元,颜龙安比他略少,为4600元。前4位的排名是:袁隆平、颜龙安、张先程、李必湖。(这时候还没有谢华安),从金额上来看其实大家还是比较接近的。

1987年,郭嘉将杂交水稻这个成果向联合国申报科学奖。本来是以农科院为主体来申报,但根据国外的评奖规则,报奖人不能是一个单位,必须要具体到个人。袁隆平是这一领域被公认的开拓者,又是1981年特等奖的第一获奖人,于是,顺理成章地,这次大奖就再次落到了他的头上。

由于联合国科学奖名气较大,袁隆平声望日隆,使得媒体与公众也就越来越多地只关注他一人。学术成就与社会名望,使袁隆平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领军人物。

所以现在人们以为“杂交水稻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这是媒体舆论的一个误区,也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如果能看完以上所以内容,那我告诉以下两类人:袁黑和袁吹。

纯黑粉:看到袁老买车用手机而喷的,为了喷而喷没有意义,袁老包括后代有好的生活这是应该应得的,对比一下人家的贡献,这真的是九牛一毛,另外袁老旗下的公司收入不见得就是谋私,可能几年后捐款也说不定,如果是为了谋私就不会是这样的的生活方式了,所以总结这部分纯黑粉又没文化又没素质,而且比较黑心。

部分袁黑:这批人大多小时候都知道袁隆平,同时网上看到些相关资料,认为袁隆平不是最早提出理论的,也不是培育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广的,看了一圈资料发现袁的作用可有可无,和之前认为的国士无双形成对比,所以变黑粉,当然这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宣传一下颜谢李几人,然后被人扣上黑粉的帽子的,希望大家理智一点,不要把饭圈一套放入这里,科学讲究的是客观,对这一批人,我想说袁隆平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要被营销号误导了,其次我赞成多宣传其他几位相关人员,但是要注意语言不要贬低袁老,其实你们的心也是好的,只是被部分袁吹强行打入袁黑的阵营,需要摆正心态。

袁吹:这批人大多小时候教材认识到袁老,然而不知道具体袁老对杂交水稻的贡献在哪里,杂交水稻除了袁老其他人一概不知,甚至还认为平时吃的就是袁老培育的杂交水稻。我想说,宣传袁老是好的,但是少用一些诸如“一个人让世界上1/5的人口摆脱饥饿”“如果收专利费,直接变首富”等等不恰当的语言,其实这些话本身就是代表没文化,因为用错误的话,所以容易引起他人的反驳,然后就是无端的争执,其实伟人需要称颂,需要尊重,但是切记不要夸张,不要造神,理性一点。这样说才是对的“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第一人”,不要让别人认为袁吹都是没文化,三句话不离都怪xx让你吃太饱了,而至少他人还能给你科普,所以对这批袁吹我的建议是多看一些相关资料,少用一些不恰当的句子夸大事实,不要轻易把一些理智的粉丝打入黑子阵营,不要做那种“一粉顶十黑”这种人,咱该吹也应该吹到点子上不是吗,毕竟课本里只是教我们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第一人,而不是教我们一个人让13亿人免受挨饿。

我个人认为正确的态度:不要吹不要黑,不要贬低袁老,同时不要造神,譬如“放在古代要立庙”(挺想吐槽这个的)之类的言论。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其实在中国名誉已经很高了(至少8亿人认识),我觉得可以宣传一下颜龙安,谢华安,李必湖,张先程,朱英国(红莲型),甚至李振声(小麦),李登海(玉米)之类的,他们都是伟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要说人多记不住,要知道我让你说明星大家都能说出几十个,既然认真看回答了,不要看过之后什么都忘了,农业科学家也希望大家记住的不是一人,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尊重这个喂饱我们十三亿人的背后许许多多的人,记住一人只能说明文化不够,物理学家化学家天体学家课本都教了几十号人咱都记得住,个人认为农业只记住一人不是好的现象,说明宣传有问题(十大元帅还10个人呢)

欢迎大家探讨,但是个人比较讨厌一上来就骂的人,意见不合可以指出来,知乎是一个素质偏高的平台,也是一个学习科普的平台,13亿人本来就有13亿种不同的思想,这是很正常的,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联合国官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发来悼念(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悼念袁隆平_手机网易网联合国发文缅怀袁隆平:国士无双,一路走好)。足见袁老的贡献不仅限于我国,而且造福于全人类。

2,我国山多地少、人口众多,当年占世界7%的耕地能否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一个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根本难题。

有人说化肥、水利是粮食增产的主因。可粮食问题不是说,你正常一年消费1000斤,化肥、水利给你从300斤提到800斤就够了的。800斤你就得挨饿,你就得皮包骨头、有气无力、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然后得个病就翘了。

最后这200斤,它就得靠良种!靠科技指导下的耕作。

袁老就是给我们补足最后那200斤的人。

3,我其实以前也说过,像我们国家这么广大的土地,这么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不可能全国推广一种稻种。哪怕一个省播种一种都不行。万一碰上天灾、蝗虫,单一的种类必定是灭顶之灾。

所以,实际上,我国有一大批良种研究者。而袁老,就是这一大批良种研究者中的最优秀代表。

袁老向人们展示了一条稻种确实可以通过自然界的杂交,进行改良、进行产量提高的可行途径。然后其他人看到曙光后,纷纷跟进,各地的农业科学院等都作出了很好的成绩。

目前,至少在主粮生产上,我们没有走美国那种丧尽天良、断子绝孙的转基因路线。

4,袁老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广大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一起,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大典。

放眼世界,只有我国把科学家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如此尊重科学,把科技当做第一生产力。

有人说我国科研人员工资太低,到了美国又有高收入又有洋房。可问题是,美国的KFC员工也有洋房。而政客和资本家住的是庄园。美国科研人员的待遇好,是因为美国收割全球,整体的物质条件好。我前段时间还披露出来美国资本家逼迫科研人员以1美元转让专利权的现象。科研人员在美国根本不受重视,他们的收入并没有比社会的平均待遇高出多少,而且远低于商界、政界。更何况,你在中国是博士,在美国并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无数外国博士在美国当电工、当出租车司机。美国的人才战略就是用美元把外国科研人员吸引过来,然后毁掉其中的绝大部分。

而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是高出社会平均待遇的。也就只有在我国,人们还削尖脑袋上博士,因为学历越高待遇越高,这个规律还是基本成立的。


美国人就餐前,喜欢在餐桌上做一些感恩的祷告。仿佛他们是受到恩宠的,粮食是作为对他们高尚道德的奖赏,仿佛他们种粮食的土地不是从印第安人手中掠夺的一样。

当今世界再没有生地供现代人掠夺。

我们也应该感恩。但我们感恩的应该是袁老这样的人,以及建立这样国度的奠基者。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如何评价袁隆平的功绩?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有关部门的介绍颇为准确: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以前的答案,一字不留


user avatar   li-yuan-hao-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又去翻了翻其他节目,我觉得亮点还有这个

《东方为什么红》


天不生教员,万古如长夜

啊这主旋律歌曲也选的的这么好?河南台真的用心了。



实话说我并没有看整个春晚,只看了河南共青团和七海悠仁up主搬运的片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河南,中!

《唐宫夜宴》

这个舞蹈给我的感觉像是河南省博物馆里复活的唐俑,弹幕里有人刷像是文物在逃也是很形象了。尤其这一幕,很有那个感觉哈哈哈。建议名字改为《唐朝少女之博物馆奇妙夜》


截取了几个动图

在说悄悄话的宫女


对同伴使用屁屁攻击的宫女


入宫,开始表演的转场很好看


《白衣执甲》

天波府里走出来的保国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像弹幕说的,不杀安王贼(新冠),不回家门!

第一段豫剧《穆桂英挂帅》

抗疫夫妻双双把家还。

第二段黄梅戏《天仙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河南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三段豫剧《花木兰》

希望女拳师不要再煽动性别对立了,河南台把真正的女权榜样给你列出来了。无论男女都一样,想要获得尊重与独立,只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女权是像教员说的那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像穆桂英,花木兰一样,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一样,像刘胡兰,申纪兰,张桂梅和抗疫前线的女战士一样。通过为国家,为人民,为妇女解放事业,为山区贫困女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别人的尊重。


说的有点跑偏,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华文明体系里,河南是天下之中,华夏之源。说句中原文化是华夏正统没毛病吧,古代中国人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尊的,一个朝代首先要占据中原才能说自己是正统政权。但是前些年河南人经常被人在互联网抹黑,名声很不好。这本就不正常,细细想来,河南的在国内的境遇犹如中国在国际之境遇,人口众多,从事农业人口占比高,工业门类全而不强,被某些人(西方发达国家)误解抹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什么样,河南就什么样。建国初期东北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我认为河南算的上是中国远古长子。

现在河南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发展。让中原文化回到他历史上应有的地位,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又恰如今日之中国,在奋力实现中国民族之复兴。

(额,话说燕赵大地啥时候能支棱起来啊?不说别的,咱梆子戏调门可是不输豫剧啊!咱也整一出漂亮的春晚搞一波文化输出……)


user avatar   dbeiophi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德经里有句话我非常喜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上面这句话如果看不懂,大家可以看这句话:雪中送炭者不常有,锦上添花者大有人在

共同富裕示范区,听起来很高大上哇。这时候,我多希望自己也是浙江人呢~

但是我不是浙江人,所以多少有些想不明白:

为什么已经那么富裕了,还要打造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呢?

所谓的共同,有没有什么比较直白的解释呢~


user avatar   onewen-yi-sheng-huo-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鹿晗公布恋情导致新浪微博瘫痪,而袁隆平公布「水稻去镉」新成果却鲜受中国网民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端牢饭碗」有何深意?中国如何做到任何时候都「端牢饭碗」? 
  读博先有小论文题目还是大论文题目? 
  如何看待饶毅正式举报裴钢院士涉嫌学术不端:谬误不会因为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为什么家人对袁隆平去世没啥感觉? 
  袁隆平是否被过誉? 
  为什么得到之类知识付费app都是请企业家,有些专业领域为什么不请院士呢? 
  如何看待由「吃饱了撑的」衍生而来的「袁隆平还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这个哏? 
  如何看待钟南山等11位专家呼吁远离烟草?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如何为他撰写一副挽联?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马毅教授 的 NeurIPS 2020 中稿文章 MCR2 及 自称弄明白深度学习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的大富豪都喜欢往基金会里面捐钱?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