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北方人吃火锅喜欢用芝麻酱。。作为四川人很不能习惯芝麻酱? 第1页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四川人民乍听不能接受但确实是事实的事情:

四川人平时吃火锅不选用芝麻酱做蘸料的主要原因是贵,成本高。

最早的四川火锅,雏形发端于朝天门等码头的苦力工人吃得涮牛肚等吃食,重麻重辣用牛油这些四川火锅最早的特征一来是为了在湿热的天气下刺激胃口,一来也是因为牛油便宜,其他地方又用不上,供应火锅恰好。

至于四川火锅让人赞不绝口的毛肚、鹅肠等等食材,最早也都是下水料,因为便宜,能补充油水,才收到广大劳动人民欢迎,可以说四川火锅是一种从草根阶层发展起来的美食。

最传统的四川九宫格火锅,其实不是为了分隔不同生熟火候的食材,而是在江边支起锅子,客人随时可以围坐而吃,每个人只在自己的格子里涮东西,涮完后锅底并不换只是续点汤又迎接下一波客人罢了。

同样的,吃火锅,四川人常用的蘸料碟也相伴而生,最常见的就是干碟和油碟,干碟以芹菜,海椒,花生碎,香菜生葱粒为主,而油碟呢,多半是蒜泥油碟,这些按照传统营业方式,是由店家提供的。

所以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虽然有多种油碟,包括麻酱油碟,但是在大部分路边摊串串,火锅摊位上为了节约成本只提供最简单的蒜泥油碟,甚至成本更低的摊子,蒜泥油碟里的油都不是香油,而是烧熟的菜籽油。无他,纯芝麻油,或者纯芝麻酱的蘸碟对于小本商家来说成本太高。

当然啦,这些过往,已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被人健忘,现在不要说用菜籽油做油碟,甚至在四川本地发展出来了专供火锅油碟的芝麻油,虽然如此,四川人却已经习惯了自己拌油碟,每个四川人,又都是出了名的美食家,都很自信只有自己调的油碟最好吃,用芝麻酱做底碟的人就比较少了,其实火锅大师讲过,芝麻酱碟也是四川火锅传统酱料的一种,不信你去超市里看,海底捞、小天鹅等品牌出售的成品火锅蘸料里不少成分是包含芝麻酱花生酱的。

至于北方人吃火锅为什么喜欢用芝麻酱

那就更简单了。

因为从一开始,北方的涮羊肉火锅和四川的牛肉火锅吃法就有很大的差别,从根源上来说,北方火锅倒真是古方传承,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人的“拔霞供”(切兔子肉用清水涮蘸酱吃)

目前北方涮羊肉火锅一般认为是元朝传承下来的,一锅沸水,重要是肉好,没什么调料,肉涮完自然变成一锅喷香的羊肉汤,细嫩的羊肉在开水的滋润下蘸些韭菜花芝麻酱豆腐乳飞快的入嘴,在腊月冬雪中,就着小酒几个朋友飞快的涮肉吃酒,那最是快意无比了。相对来说,北方涮肉和穷苦下力气人吃得四川牛油火锅是有阶级差距,古代穷人一年可还真吃不起几顿羊肉火锅。

到了现代,当然大家慢慢都消费得起了,可是习惯还是一脉相承得,北方涮羊肉,要肉好,用麻酱的厚重绵密托住味儿,而四川的牛油火锅,百菜百味,用自调的油碟佐之。

至于一定要分出个谁高谁低来

大可不必,其实四川人绝不可以自己是美食之都而自傲,毕竟大多数四川人都迷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少出川,虽然芝麻酱和油碟比起来要简单一些,口味却未必逊色,何况要说起来,天下口味万千,真说火锅蘸料,广式打边炉的沙茶酱,鱼露,台味红葱酱诸般妙味,恐怕很多人又自觉在四川油碟之上,比划起来,那可就伤了和气了。

各吃各自喜欢的,有余暇时不妨尝尝他人的味道,或许能多受一份启发,多一种快意的味道呢?

别的不说,四川人以前调油碟谁又放过蚝油这种非本地食材的?现在不也好多人爱上这美味的调和?

对了

生平吃火锅吃过最好的芝麻酱蘸碗

反倒是在山西阳泉的一家德庄火锅

每位客人一个蓝瓷碗,厚厚一碗芝麻酱,香味馥郁,其上又用店家秘调的川味酱汁写出一个福字,就着锅里火辣热腾翻滚的食材,加上口外来的小羊羔。

这融合的滋味,真是再美不过了。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四川人吃火锅喜欢用辣椒酱?

ps:我四川的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不能接受就要问我们为什么要吃芝麻酱。

那我还问你们凭什么吃油碟呢。

北方涮羊肉涮肥牛,肉类配合麻酱更香浓,四川火锅内脏多,汤底重辣,所以香油蒜泥是绝配,潮汕要用沙茶酱突出牛肉火锅的鲜甜。

如果你不去理解别人的饮食习惯,还要问别人为什么不跟你一样,这跟开地图炮有什么不一样?你算哪根葱啊凭什么别人要跟你一样?

你跟我们北方那些无论到哪里吃什么样的火锅都非要弄一碗芝麻酱还拒绝尝一下别的酱还把别人都当异端的屌丝土著有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liu-qing-54-58-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好吃啊!

四川人怎么不能接受芝麻酱了?我在成都吃过担担面,里面就有芝麻酱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有各的爱好,我就喜欢蒜泥麻油芝麻酱韭菜花沙茶酱混一起的酱碟,

白锅辣锅通用。

有些答案动不动就扯地域,有意思吗,

中国这么大,气候,物产,各地不同,口味上有点区别不是正常的吗,


user avatar   wang-wen-chao-1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应该问火锅里为何加辣椒。

火锅有两千年历史,涮锅也有千年历史。

芝麻据传是西汉传入中国,是最古老,最重要油料作物。但根据考古发现,4500面前就有大量种植芝麻的历史。古代蔬菜少,周朝就爱做酱,汉朝更是如此,一句话说,自古就有芝麻酱!

反观辣椒,明中期传入中国作为观赏植物,清朝才作为佐料普及。

那问题来了,火锅加辣椒干嘛?


user avatar   yusikm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火锅的流派其实很多

↑你们的重庆辣火锅只是其中之一,据传来源于民间。码头的苦力在九宫格的锅里加水、辣椒、花椒之类熬成锅底。再去杀牛场捡回来一些被丢掉的牛下水放进去涮。


↑老北京铜锅涮羊肉,铜锅木炭清汤,突出羊肉的鲜,蘸芝麻酱、腐乳。这就是你diss的这种。


↑广东客家的打甂炉,冬天吃的,最早是站着吃的,器具是瓦罉,用竹制的长筷子。涮的多是生鱼片、生虾片、鱿鱼片、鲮鱼球、生蚝之类。


↑潮汕牛肉火锅,牛肉为主打,清汤、各个部位的牛肉。而且对牛肉的要求很高,通常是刚宰杀几个小时之内的牛肉,端上桌还会动的牛肉为上佳。


↑贵州黔东南的牛瘪火锅,又称“百草汤”,锅底用牛瘪,当地的待客佳品。牛在宰杀之前喂食草药,算好时间草药处于半消化状态时把牛宰了,牛的胃容物便是牛瘪,拿来做火锅底料。最好的是胃瘪,小肠瘪次之,最次的是大肠瘪。


↑日本寿喜锅,传统的日式火锅,酱油锅底比较清淡,主要涮和牛、香菇、蔬菜等,蘸料是无菌的生鸡蛋。


↑朝鲜酸菜白膘肉火锅,酸菜锅底,涮五花肉、血肠等。


↑部队火锅,韩国菜,起源于朝鲜战争之后,因为食物匮乏,民众在美军基地翻垃圾桶,找到午餐肉、香肠、芝士、方便面等,拿回家和辣白菜、辣酱、年糕之类的一起炖成的。


↑泰式火锅,也是冬天吃的,锅底常用椰浆、咖喱等,口感酸辣,食材中海鲜的比例比较高。


↑奶酪火锅,瑞士的国菜,酒精炉上加热一锅奶酪,加一些白葡萄酒,用长柄叉把食材叉到锅里蘸一下吃。通常是蘸法棍面包、土豆、香肠、肉类、蔬菜水果等。


↑巧克力火锅,据传起源于瑞士,但实际上不是,可能是意大利。一锅热巧克力,用酒精炉加热,蘸的是饼干等甜品。


↑冰淇淋火锅,据说是哈根达斯的首创,和巧克力火锅类似,巧克力酱里涮的是冰淇淋球、蛋糕、面包等,适合夏天吃。


这些都是火锅中最常见的一些流派,所谓“火锅”只是一种烹饪方法,像炒菜、油炸、清蒸、熬汤、水煮、炖菜、烧烤一样,不存在哪里的最正宗一说。做人不要太狭隘,多出来走走,涨涨见识,人生才能算上丰富多彩。

(文字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百度。)


user avatar   fan-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方父母看我们吃四川火锅。

会说

你不能正儿八经涮个羊肉吃?

这还能吃出点肉味来?

成天瞎吃胡吃的

这些东西也就你们年轻人吃吃

我在青岛长大,可能我们家一辈子吃过的辣椒不过两锅火锅的量。

为啥呢?我还特意问了问我老爹

因为我们吃鲜,不只是海鲜,羊肉鲜,牛肉鲜,鸡肉鲜,甚至菜也吃鲜。

这个鲜是新鲜的鲜,为啥我们火锅蘸麻酱呢?

麻酱会把韭花酱与腐乳的咸味冲淡,韭花酱与腐乳又可以给火锅里新鲜的食材提鲜。

而这个提鲜是鲜美的鲜。

在北方父母眼里的传统菜,掩盖食材不新鲜才会用到辣,用到麻

他们有句话叫辣不入宴,大型宴请里为啥是清蒸鱼,清蒸螃蟹,水煮虾,而不是香辣蟹,香辣虾,甚至红烧鱼都没有

没别的,因为贵,不是高贵,是食材贵,你花1000块钱买个龙虾,要作出龙虾味,但是做出了小龙虾味,为啥不去花100块钱买小龙虾呢?

怕喷子,最后说一句,吃饭没啥贵贱的,北方人吃火锅麻酱,川渝人吃火锅油碟,只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了。

吃麻酱的人,对于川渝火锅起源说总是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所知的历史是通史,成吉思汗把肉切开丢到锅里,发现很好吃,火锅就此流传,始于元代蒙古人。

至于川渝火锅起源,属于地方志了,80年代都没传播开,就别提啥起源了。

那些成天吆喝正宗火锅只有重庆火锅的,您是没见识呢没见识呢还是没见识呢?


user avatar   mingshuangzipou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问我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语气冲,你们自己看看问题编辑日志。



表层的原因是因为你误会了“火锅”这两个字为“四川麻辣锅”这五个字。我们北方吃的火锅基本都是以铜锅涮肉为基本原型的变种和改造,是“火锅”这一分类下的另一领域。喜欢正宗麻辣锅请用油碗,喜欢正宗涮羊肉请用麻酱,自己喜欢什么拿什么,别人喜欢什么你别好奇。

至于深层原因,也就是北方的铜锅涮肉为什么不喜欢用油和辣而喜欢清汤麻酱组合。这是因为一方面北方草原是优质牛羊肉的最佳产区肉质鲜美肥嫩,以清汤煮熟再加一些以去膻提鲜的佐料就会很好吃,所以涮羊肉重蘸料,且涮的时候以将将煮熟的鲜嫩口感为最重视。在思路上就和西南火锅的重锅底调味,以入味为最重视的思路不同。另一方面北方气候普遍干燥寒冷,所以口味本就不偏辣。(另外小窍门:走进一家卖北京传统吃食的店,如果看见桌子上辣椒油就赶紧离开,这玩意绝不会正宗。)

综上,喜欢油碗请自去正宗四川火锅店寻找便是,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不可取。而且说实话,作为重度麻酱爱好者,我去重庆的时候忍着整条消化道的灼伤也是一路吃油碗麻辣锅,绝不要求火锅店必须给我麻酱,因为我觉得到了一种食物的“胜地”去品尝最正宗的这种美食,这是一种多难得的机会,这是对自己美食理解的开拓也是对烹调者苦心孤诣的尊重,这时候讲“麻酱”“油碗”的党争,那我不是成了吴牛喘月的傻小子了吗。


听各位提到吴牛喘月这个词,确实有道理,我就修改了,不过我还是说,我不觉得之前蜀犬吠日这个词有什么地域歧视可言,这还是要说清楚的。


必须要说的话:

当我想到形容对自己没见过的事物大惊小怪不能接受的这个状态的时候,首先浮现在脑子里的就是“蜀犬吠日”这个词,所以我并没有想在这词上搞什么猫腻。如果有人在这里有误会的话,请拜托忽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里不直接改掉,两个理由,首先是我真的觉得这个成语实在这种情况下很贴切的一种使用场景,其他词很难替代。第二是如果有人上来好好说“我觉得这个词不好,能不能改成xxxx”那么我还会觉得抱歉用词不合适。甚至我还在回复里解释过“把蜀犬吠日像骂人那样理解很没意思”。但现在有好好提供意见的人出现吗?不过是一波一波的辱骂,行啊,那就骂,我就不改,改了还显得我心虚呢。想骂随意,不过我只给一次机会,直接拉黑。(当然你弄一万个马甲也行,只要你申请的速度快过小管家的封禁速度)

讲真,我也不知道“蜀犬吠日”这词是不是算生僻,或者带着什么地域歧视的倾向,我一直觉得蜀犬吠日、黔驴技穷、郑人买履、杞人忧天这些词早就脱离了地域的属性作为一种纯粹的成语存在了,而且也确实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这里的成语了,那种对陌生的不了解的事物的大惊小怪和莫名愤怒,还能用什么词才能这么贴切呢?


user avatar   xiao-zhen-li-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什么可喷的,不想争辩了。 评论锁了。

————————

老是说我是高中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四川火锅,辣锅里涮鸭肠是这样爽脆的味道。

但是我从小到大我知道的火锅就是一口大铜锅,中间放着炭炉,汤水清澈见底,上面飘着一些香料,冻到半硬之后切的飞薄的牛肉和羊肉片儿整盘下锅。某些人一句话就把我热爱的东西给开除火锅世界了?

我可去你妈的吧

————————

火锅并不单指红油锅,也不是四川做的定义。在内蒙古,东北以及北京,最广泛被人接受的火锅,其实是清水锅涮羊肉,原汤非常寡淡,芝麻酱加腐乳汤加韭菜花基本上是提升羊肉鲜味的标配。没什么理不理解的,相互尊重吧。




     

相关话题

  搓澡的泥是真的是埋汰的灰还是皮肤组织? 
  为什么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冷呢? 
  披萨在美国大致是在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 
  为什么长辈们不爱吃肯德基麦当劳? 
  中国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丰富的「菜系」,国外也有著名的地区菜系吗? 
  麻辣小龙虾是不是成为了夜宵文化的代表? 
  全国各地有哪些经常被误认作外来新兴菜品,而实为本地传统原创菜肴,与“误认为的传入地”完全无关的例子? 
  如何看待红酒兑雪碧? 
  本人对广东传统饮食文化(自己吃过的)已经产生怀疑了,怎么办? 
  你曾经不知道的南北差异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国内重疾险疾病的定义定义是否过于的苛刻?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特朗普最后关头取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