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国有企业的意义何在? 第1页

        

user avatar   acel-rovs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简单聊聊。。

国家资本主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一般在理论上的考量在以下几点:

1,理性参与者假设。

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企业性质和市场参与的情况下,淡化企业主体的“逐利性”,来作为一个强势的参与方。而这个假设的主要作用是国家资本主导的产业政策执行的一个工具。比如,对于周期长,利收预期小,甚至区域市场都没有培养起来的投资,正常市场参与者是避之不及的,而在产业政策主导下,作为理性参与者的国企,可以伴随政策的公共项目收益的指导下,来进行这个方面的投资,并且迅速铺开。

最佳的例子,你可以去查查美国怀俄明州几几年才开始全州电网整合,以及美国人烟稀少的公路区的基站密度。。这种投资基本上只能是国企这类理性参与者来做。

2,对于某些产业进行功能化。

功能化的本质是国家产业政策对于战略资源和公共资源的统一调配,其本质依然是商业性的,不是福利性的。但是以执行公共政策,以及公共建设为第一目标,其次才是盈利。就如同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经济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当然功能性基础的背后也是产业政策伴随的融资成本较低。

这里面包括进行大规模建设的资源性,公共性企业;

也包括,从事长期技术研究和专业产品生产,几乎不过多考量市场化的老牌企业。

也包括公立,具有商业性的公共服务机构。


3,财政收入主体,和主体经济的载体。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我国是由国有资本主导,利用产业政策的实行,对于区域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和政策配套,在进行招商的一种产业管理制度。那么国有企业作为主体经济体,是产业政策的执行者,也是产业规划上先期投资的主体,以国有资本在撑起一个规划的基础,并进行高效的产业配套建设。而国企本身作为体量庞大,运营结构复杂的企业,国有资本的经济收入本身也是公共财政的后援地之一。


4,外部市场内部化。

准确的说是国有资本主导的市场内部化的执行,原理论由Peter.J.Buckley提出,用于解释集团公司的跨国投资和多元化体系经营,当然,这里区别在于,原理论认为外部市场不完全才使得跨国企业不得不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但是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在于我们的产业铺开本身就是国有资本主导纵向一体化,外部经济本身也深受这个主导的影响,故而同样由国有资本主导的国企也是这类纵向一体化的实体。主要包括以下三条:

1,外部市场机制本身的纵向一体化,这主要针对同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信息、商誉等)的性质和买方不确定性。

2、外部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在产业政策理论的指导下,要规避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就是干脆建立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实体。如果实现市场内部化,即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3、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而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本身就是政策统一配置资源的存在,故而国企就是这个机制的执行者而已。

4,我国的海外投资,一部分是集团公司的商业化竞标。另一部分国家战略投资,尤其是对于后发国家的公共基础,公共服务的投资,依赖的仍然是产业政策机制,那么利用国企将纵向一体化扩大,进行对外远期投资,将中间产品完全置于自己的经营主体下,自己去把持后发国家市场公共基础建设某一个领域的每一个层级的产业链。这和大部分跨国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和对外投资的动机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多了“机制执行者”的角色,并且未必需要交易成本最优和内部转移价格(即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其原因是国企未必需要如西方跨国公司一样去经营一个内部的全球分工体系,国企的规模经济优势和产业多元优势是产业政策本身赋予的。。


差不多就这些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再评论中说,我愿意。

那我可以反问,现在国家叫你捐一台车你愿意吗?

当然,你很可能真的有一台车。


国企是国家意志在资本领域嘴直接的投射。

很多人觉得民营企业效率高,更灵活,解决更多就业。

但是

国家叫你遵守劳动法,你们大多数都遵守了吗?

国家叫你平价提供公共服务,还要把渠道下沉到全国最穷的地方,你愿意吗?

国家叫你做一个永远收不回的投资,民营企业会去做吗?

国家叫你们组织党员突击队,无偿派出人力物力,多少人能做吗?

大灾来临,国家要无偿征用你的物资,你能答应吗?

我并没有diss民营企业的意思,其实我自己就是民营企业主。毕竟从性质上来讲,大部分民营企业是没有这种责任,也没有这种能力的。

所以,这个社会是有分工的,不要以为它强大,而影响到你什么。

因为你也是受益的一份子之一。


user avatar   lzy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马列毛邓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你就理解国企的地位了。

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还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地位就不可能会动摇,因为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架构里的基石之一。

不要认为这个理论肯定不对,所以根本不想去了解,来,让我们先放下成见,理解下马列毛邓的政治理论到底是怎么架构的,理解了他们的理论,你才理解建构在这个理论之上的整个国家的行动逻辑和出牌原则。

按照马列毛邓的理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是公有还是私有。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全民所有。

到底怎么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经济活动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理论上应该是全体人民共同决定的,决定生产资料如何使用就是权力所在,但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决定什么事情,于是通过选举,选出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这么来的。

可人民代表大会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只是把规则制定权——也就是立法权留在自己手里,把具体的事情交给政府去执行,当然,政府的主要领导由人大任命,这样就形成了选人民满意的人,按照人民定的规则去做事的格局。

那政府的人是不是真的按照规则做事了呢?直接由人大自己裁定,没有说服力,所以人大又把裁判的任务交给了检察院和法院,由他们来负责司法。

国外叫三权分立,中国叫分工不分权,就是说有所的权力还是在人大,政府、检法只是按照规则具体干活的,这样才能确保权力全部属于人民。

好了,政府负责的诸多事情里,其中一项就是经济管理,原先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便拿了一部分出来,由政府的下设部门负责经营管理,这便是国有企业的实质。

企业必须要国有,或者说公有,以上所说的这套理论才成立,要是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了,人民手里没有了生产资料,人民的权力也就消失了,也就组建不了人民代表大会了。

全社会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瓜分,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人组建不同的政党,为了确保自己政党的利益得以实现,就得努力成为执政党,执政之后才能控制政府为自己干活,为自己政党所代表的群体谋利益。

因为多党轮流执政,为了预防自己对头党上台之后利用权力把自己的党派和自己党派所代表的群体往死里整,那设计一套严格制衡权力被滥用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导致低效,但对于多党轮流执政而言,低效是保证在野党不会一下子被弄死的最好办法。

按照马列毛邓的政党观,因为中国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共产党只要服务好全国人民,就获得了代表全国人民的合法性,也只有服务好人民执政地位也才会被认可。而中国的其他政党,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群体手里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们作为参政党更合适,他们通过政治协商机制,给中共提意见,中共通过吸纳他们意见的方式,把这些政党的利益整合到生产资料分配环节里面。

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也是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根基所在。

这样解释,应该能把公有制的意义说清楚了。

总结起来,就是在中国的生产关系设计里,公有制属于框架里最底层的逻辑,一旦变了,整个生产关系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按照毛思想,公有制应该一步到位,所以才有了1953的年公有制改造,几年改造之后整个中国实现了全面公有化。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么改行不通,因为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全面公有化太过超前会扯着蛋,不符合当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实际,所以行不通。

于是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是要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的关系框架根基稳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因为当下的生产力水平,还需要依靠其他所有制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所以可以明确地说,只要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动摇。

另一方面,只要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没发达到已经不再需要发展的水平了,就不可能搞什么“民营经济退场”,民营经济退场上世纪已经被证明“此路不通”了,中国根本不可能再走这样的回头路。

所以某大教授提民营经济退场论,以及听了这个论调就吓得卷款跑路的企业主,只能说是没学到马列毛邓的精髓,更没从他们的思路中获得智慧。

以上理论是不是完全正确并不是关键,只要执政者相信,并坚持这么去做,它就是整个社会的五指山,孙悟空怎么翻都还在这个框架里面。

以上答案也不是阐述该理论的正确性,只是尝试用简洁直白的语言,让各位理解其逻辑关系,从而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推理,判断未来政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至少于我自己,因为了解了以上,看到民营经济退场论时只是嗤之以鼻,而非担心政策大变惶惶不可终日,这便是这份知识对我的价值。

【回复】理解了马列毛邓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才理解建构于这个理论之上的国家的行动逻辑和出牌规则,这样才能判断国企未来会往努力提升效率的方向改革,但不可能往全面私有化的方向改,而不是被市面上各种捕风捉影的论调干扰视线,这就是这个答案的意义。

可有的人连这点认识都没有,看我解释马列毛邓的政治思想,就冲上来质问——“这个你都信!?”“你是被洗脑了吗?”

哥,懂和信是一回事吗?

【相关回答】

1、公有制和你无关?不如看看这个:中国高铁只有6条线路盈利,那么其它亏本高铁的建设价值如何?

2、公有制这么重要,是不是动不得改不得?不如看看这个:国企私有化会怎么样?

3、国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与私有企业和外企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发展还能胜出:进了中石油这样的国企,真的就能一辈子安稳了么?


user avatar   parker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看了已有的答案,觉得该说的基本都说了,我补充说几点:

小Q:小A,我现在在国企工作真是深有感触,每天就是倒杯茶看看新闻,你说国家养了这么多人也不干活,效率低下,你说要这么多国企干嘛?

小A:那你觉得一个企业应该什么样子?

小Q:应该像那些私企一样吧,大家都很努力工作,老板也很懂得回馈员工,大家一起挣钱。

小A:那国家为什么要挣钱?国家完全可以印钱征税啊!国家的作用就是让国家的人民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广义的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竞争环境等等)下快乐的生活,你不工作产能下降才是国家最关心的,企业赚不赚钱它不在乎。在国企工作的十字真谛你不会不知道吧?

小Q:“不赚钱可以,但不能出事”?

小A:对,其实许多行业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态度。石油,电力,通讯这些行业,你的工作就是提供能源和服务,你赚钱不赚钱是后话,先保证国家稳定的能源、电力、通讯的供应是首要的,这是人民生活的基本。

小Q:私有企业来经营这些行业也能提供稳定的供应吧?

小A:这不一定,你别忘了,私企是盈利主导的单位,国企是政治主导的,这是两个组织从构成上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私企的一切决定是从能否最大化盈利出发的,国企是是否符合政治需要出发的。举个例子,安然的故事我想你听过很多遍了,里面有一个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安然控制了Texas的能源供给,而加州的电力供应主要来源于Texas的发电厂。当时美国为了得到合理的电价,建立了一种浮动电费电表,即电费是每秒根据现在对电力的需求与供给浮动的电价,比如夏天的晚上用电的人多,那么大家付出的价格就都很高,这是一种市场化机制为了能对人民用电有一个合理的激励。现在试想如果你是安然,你会怎么做?

小Q:拉电闸?

小A:对,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因为一到夏天,大家对电的需求弹性是非常小的,哪怕电再贵我也要开空调和冰箱来保存食物,要不简直没法活。这个时候如果电价上去,那就是巨大的利润。所以安然经常性的给他控制的电厂打电话,让他们“关掉发动机维修一下”。更狠的是,他们是双头赚,这边在他们“维修发电机”之前,他们的期货交易员满仓了电价看涨,然后boom,安然不但明目张胆地抢劫了加州人民,也在金融市场上洗劫了一番。

小Q:你说的这个是因为他形成了地域垄断,如果我引入竞争不就好了?

小A:一些自然垄断是不适宜引入竞争的哦,因为那样会使平均成本更高。举个例子,假如我要给整个北京铺设无线WIFI,我要把整个北京大街小巷全装上我的路由器,我装路由器的成本假如是100亿,北京假如有1000万使用无线WIFI的客户,我平均到每个的成本就是1000块,也就是说我卖1000块以上我就能赚钱了。但是现在隔壁老王发现了我这个商机,也决定做这个生意,他也花了100亿去铺这个路由,最后由我们两家分这1000万用户,最后每人有500万客户,每个人成本100亿(由于这个服务需要全覆盖,所以我们必须全北京都铺),最后我们的产品等于要卖2000块以上才能赚钱。换到客户角度,如果不垄断,你要多花一倍的价钱才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小Q:如果说你与老王以龙脉为界,天安门东边归老王,天安门西边归我,成本可能会降到50亿,也是500万客户,不就变成1000块了吗成本?

小A:那我们也就同事成了城东西的地域垄断,有没有垄断是看客户有没有选择权,所以我们还是垄断了。这也就是说这种行业,必须要靠垄断才能维持,不垄断也许就不会有这个行业了。2000块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人用我们的WIFI,就用4G了。

小Q:嗯我明白了,事实上任何放在2000块以上的定价都会使这个市场产生吸引力让隔壁老王这些人加入进来。

小A:是的,所以如果是一个私企垄断这个市场,他就会把价格定在1999.99元,每个客户赚取999.99元的利润。这种垄断的定价权是能带来超级丰厚的利润,但是同时也比两家或多家竞争更加节省社会资源。

小Q:经济老师说垄断定价后会有剩余价值的损失DWL,那这样岂不是很不好?国家是不是有权力限制他们的售价,比如电价不能超过X元/度?

小A:是的,事实上欧美许多国家确实是有这种监管的,他们核算一个普遍社会的资本收益率作为回报,比如5%,那么以你的成本假如是C,那么你的价格就是1.05C,所以保证了你的利润率就是5%,让投资者不觉得干了这行亏了。

小Q:那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虽然垄断了,但是实际他们没有定价权,也不需要国企介入。

小A: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这些企业家都不是傻子,既然你限定了我的利润率,我只需要把成本做的巨大就好了,全体员工配车配房,出国旅游公司信用卡吃喝玩乐随便来,福利全都上的最高标准的,以前公司成本100亿,我赚5亿,现在我把大家都弄的非常高兴,烧了一大堆钱,成本200亿了,我还赚10亿,多赚了5亿,何乐而不为啊?这一切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小Q:是啊,就像现在官员的公款吃喝,贪污腐败。

小A:是的,不同的是,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合法合规的,投资人自己的钱想怎么烧就怎么烧,我愿意把钱扔在大街上你管不到我。而官员的贪污腐败,不违法也违反党纪,理论上是要受到制裁的。不过确实是有一些更好的博弈模型能够解决这些烧成本的问题,但是这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许有一天我们能找到一个最完美的答案,那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小Q:但是这些问题在国企中也同样存在啊,也并没有解决。

小A:是的,同样存在,而且也相当严重,但是相对而言,党对干部的监督力要比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力强,司法可能拿走你的钱财,剥夺你的自由,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得罪了另外一边,你的人生就呵呵了。

小Q:嗯,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吧。

小A:是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国企,比如互联网这种轻资产高激励高创新的行业,就容不得国企这种模式了,基本就是看能力看打拼,胜者为王。

小Q:为什么互联网这种行业就适合竞争?

小A:因为他相比其他行业基础创新成本是很低廉的,往往靠的就是一个想法,结合一些程序员就可以初步启动,后面就有A轮B轮各种融资了。所以你搞这么一个start-up几百万差不多了。当创新的成本很低廉的时候,你就需要充分的竞争去将创新最大化的激发出来。

小Q:是啊,竞争还能刺激创新,所以其他行业也都要引入竞争才能刺激他们压缩成本,创新改进技术!

小A:那倒不一定,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创新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一个新的药一种新的机器都要经过许多专家长期的努力研究加灵感配合上足够的资金供应才能做成。

小Q:那又怎样,我没明白。

小A:钱从哪里来?钱从利润里来,但是我想你经济老师给你讲过完美竞争的情况下,每家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的道理吧?

小Q:嗯,是讲过。

小A:如果所有厂家的利润都等于零或者很少,他们哪有资本去创新呢?创新可不都是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啊。竞争是给了这些企业足够的激励去创新,但是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能力去创新,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愿望与能力两样才能做成的哦,不想做或者不能做都无法完成这件事情。

小Q:这么一说也有道理。

小A:所以说淘宝可怕,有时就可怕在这里,全国各地在一个平台上完美竞争,打价格战,消费者是买到了更便宜的东西,但是你买到了更好的东西吗?也许吧。一个厂家没有了利润,就没法去开发更好的技术,甚至可能会尽可能的降低目前产品的质量以压缩成本降价去和其他厂家竞争。

小Q:那这怎么办?

小A:分两种情况,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生产量的增加降低了平均成本的行业)大规模合并重组,市场走向垄断化或半垄断化,价格有可能更高(因为垄断)有可能更低(因为成本下降),总之竞争消失殆尽。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入行门槛且没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就是不断地重复一样提供一模一样的产品或服务直到永远。

小Q:那种良性竞争,理想中的环境就不存在了吗?

小A:不是完全不存在,不排除有些行业各个厂家在品牌上有一些不同,产品有一些特点让市场分开。比如可乐和百事,都是汽水非常接近,但是有些人去吃饭点coke,服务员问we only have pepsi, is that ok?那人会回答no it's not ok, it's not the same stuff.我确实遇到过这种人,还不止一个。所以这些厂家在市场上非常接近,但是依靠自己的竞争力或者产品特点慢慢将市场区分开一点点,导致产品互相具有高替代性的前提下还保持着一定的垄断性。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况。

小Q:那最理想的经济架构应该是怎样的?

小A:总结一下,大型关于国家命脉或人民生活基本需求息息相关的天然垄断行业,由国有企业垄断。人民生活其他增值服务,由私有企业寡头竞争,这样既保证了持续创新的利润资金支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是他们有动力去创新。还有一些底层行业,就是完美竞争,价格战把利润打到几乎不挣钱,万年没有什么变化的行业。值得一提的是,会有互联网这种行业,前期是完美竞争(几乎全都免费),当客户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利用客户粘浊性形成巨大的行业壁垒(QQ自己的巨大的客户群)达成垄断,使后来再起来的做同样事情的企业不可能生存,然后利用垄断收费或者变相收费(增值服务或者打广告)。

==========================================================

最终还是决定用了问答模式,我觉得这样虽然很冗长看起来也没有学术paper那种又是图又是公式的严谨性,但是可能比较方便大家理解。我总之是最喜欢读Q&A的。记得以前哲学写作的两种模式一种是essay一种就是dialogue吧~

以上内容有少量内容引用了我自己在

经济学有哪些违背普通人直觉的研究结果? - ParkerMa 的回答

=============================================================

感谢大家的评论,但是我希望大家在讨论问题的同时言语不要过激,过激只会让你的观点显得更加不convincing.

经济学实际就是人类承认自己的人性弱点,并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机制来利用这种弱点来达到人类想要达到的目的。目前来看,我认为市场机制和国有机制都有他自己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谁也说不好,我们在这评论也是都是就自己所看到的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现实而以点概面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或思维逻辑。而真正的真理是在辩论中体现的,大家都说出自己的局部真实,也许就有机会组成大的真实。我只是就我的思想说出一种理论,我认为我说的理论有可能是对的,只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在judge你们的人生经历或者你一生所信仰的whatever belief

另外一个误区我要说明一下,我生活在北京,可能看到的央企国企和许多生活在地方的知友看到的国企央企有比较大的出入,和你们个人所见到的可能会有更大的出入。而也许在地方,国企由于其垄断地位等等原因,其实没有给我们大家提供一个ceteris paribus(其他变量恒定)的对比。比如某地方国企是一家国有银行,而该地方其他产业均以农业和加工业为主,这些知友可能看到的就是国企员工天天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拿许多钱,而自己风吹日晒的辛勤工作还不如他们挣的一个脚趾多。但是也许这种工作的不平等可能是因为行业造成的,比如金融业(因为是资源分配行业)在产业链中具有较高的分配权,所以利润比较高,员工收入比较高,也坐办公室吹空调of course。因为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很难找到一个和这家银行同样等级,在其他方面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所以就强硬的把它划分为国企,把自己的养鸡场划分为私企。而我生活在北京,有许多可以比较的案例,我可以看到在私有/非国有控股股份制银行工作的同学是怎么样的,我也可以看到在国有银行里工作的同学是怎么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而且我还额外能看到在美国工作的那些在金融行业的同学是怎么样的),所以我得出了上面的结论。当然我看到的可能是真正的事实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一些现在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一些知友如果一辈子生活在中国,可能只看到了中国的问题,然后假想一个比中国各方面都更好的乌托邦美国在大洋彼岸,那里一切的一切都是好的。我相信出过国的知友可能都会说其实美国也不是那么好,确实他比中国好,但不像大家想象的好那么多,当然也不像新闻联播最后十分钟里报的差那么多哈哈。而为什么你只看到了中国的问题,就像陈奕迅的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说的就是这种人性,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你在中国看个感冒也许早上挂个号中午看了拿个药下午回公司上班了一共花了200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你到了美国会发现看个病可能预约就要半年,最后花掉很多钱,虽然医保承担了大部分,但是医保也是很贵的,你才会明白,美国医疗如此SB,中国医疗如此NB。事实就是这样,你老婆每天给你做饭你觉得这就是她应该做的,还总骂她经常网购,看隔壁老王的老婆不网购长得还漂亮,等有朝一日你把隔壁老王的老婆撬了你才发现她不网购但是天天去大商场花钱不止,不做饭每天还让你给她洗脚按摩,漂亮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东西总是别人的好,人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人性的弱点。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这是所有人的特点,但是如果你不面对他,任其左右你的生活,那就不好了。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经常举得一个例子,90年代大哥大国外很便宜,国内两万多,后来国内某国企研发出来了模拟机,大哥大价格就降低到合理区间了

这个国企研发的钱,肯定是亏了的,但是国内买大哥大的人,省下来的钱就比这个钱多多多了


还有车载电台,澳洲的公司是我们研发出来一款,那就降价推出一款新型的,让研发的公司卖不出去倒闭,澳洲的公司才能继续卖高价。如果这个研发交给国企来赔钱,其他的公司就可以挣钱了··


其实这种很多,国企研发出来了新的产品,国外的就开始降价,然后各大公司得到了实惠

我所在的国企也是,当时响应号召去非洲开拓一个工业园,好容易理顺了,各大私企就进去了开始顺利的赚钱了


国企虽然赔钱,各大公司得到了实惠,降低了成本,比如原采购国外的是两万一件,现在是五千一件,一个月节省几十万,这几十万就可以给给工人加工资了

工人工资增加了,就能买买买

然后刺激国内工厂的生产

良性循环不是

私人企业家都是市场经济,有良心的,肯定不会赚了钱给自己买豪车然后勾搭员工的女朋友最后再让员工接盘的,对吧?


岂不美哉?


更新:

1、税收,国企没有避税这一说,索罗斯还是谁。说的那种我秘书交的税比我还多的情况,这是不存在的。私企不说合法避税了,灰色的,多了去了。

2、利润上缴。国企利润是要上交的。

3、社会义务,南京公交集团年年亏损,以前有的区是自己开公交公司的,结果赔的不要不要的,后来就倒贴钱也要送给市公交集团·····最盈利的北京公共交通,人流量那么大, 也是亏的

也不是不能赚钱,学习其他国家,加价就行了。

美帝也有国家的邮政部门,专门给偏远地方邮寄东西的,当然效率和我们中国邮政没法比就是了。

4、国家任务。就像我上边说的去非洲开路。私企在国内赚的就够了,根本不想出去·····

5、不是国企的后台是政府,是政府的后台是国企。政府不管是要干好事还是干坏事,都是要掌控一定资源才能干事的。

美帝有牛的冲天的税务局,可以掌控大量的资源。

就咱们现在···········还是指望国企吧·····

6、中纺和富士康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纺技术含量还低一些,但是待遇吗···············


12月二十九更新

我挂职的十八线小县城,各乡镇之间以前没有公交,是私人运营,票钱是一年年的涨,两个距离二十公里不到的乡,过年就涨一点,过完年就不下降了。

最后我们常务协调交通局和市里拉起来公交车之后,虽然公交车还是慢,态度差

但是私人车辆乖乖的回到正常价格了。当然靠市场经济也不是不行,票价高了去搞运输的会更多,然后价格下降,然而能掏出一笔钱买车办手续雇佣司机的毕竟是少数,他们搞一个联盟抬高入门门槛很容易。


我离乡的县城到省会有一辆绿皮车,票价十几块钱。

那时候去省城坐汽车也就二十多,大宇沃尔沃这种豪华的这才三十多一点。

前几年火车停了,政府跑长途的客运公司也完成了改制

现在去省会,最破的车都要五十了。


user avatar   wudaohq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些我切身的感受。好些年前去山西,当时正是山西煤炭行业最红火的时候,煤老板们开着豪车,空气中却满是煤渣味,在从太原开往一个地级市的道路上满是运煤车和煤老板的陆虎,但道路却已破坏的不成样子。煤矿资源掌握在私人煤老板手中,暴富了少数人,但与之相伴的却是:矿难频发,污染失控,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失修。虽然那是煤炭行业最红火的时候,但一般老百姓们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发展的成果,反而要为少数人的暴富而承受着巨大的代价。而那些暴发的煤老板们,在发财以之后,到一线城市买房置地,挥金如土,却并没给当地留下任何可持续的产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到甘肃金昌出差时,发现当地的主要资源掌握在国有企业--金川公司手中。金川公司持续投入资金为当地修建基础设施,解决民生就业问题,那里道路宽敞,产业规划有序,企业在开采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只考虑眼前利益,始终在谋划如何实现城市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还不惜投入重金,发展绿色能源,引种绿色植物,发展当地教育。金川公司一个副总是80年代的老大学生,在金川工作几十年了,人家和我交流时,还不断拿金川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做对比,谦虚的表示我们要向人家学习,人家在环保方面如何如何做的好。而山西的煤老板们只会炫耀背景和有钱……鲜明的对比,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资源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是多么重要。

————————————————————————————————

看到大家反响这么热烈,再补充说两句。

中国近代之落后,关键在于工业化的落后。中国的崛起,本质是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与信息化。那是谁为中国修建了现代化的铁路网络?是谁为中国修建了发达的高速公路网?是谁为中国开山辟路,修建了桥梁隧道?是谁为中国建立了现代化的国防军事工业?是谁为中国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能源及其输送网络,如石油、天然气、电力?是谁为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是谁为中国建立了基础信息网络?答案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现代化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这是真真切切的历史,是谁都否定不了的。

当然国有企业有其自身诸多问题,包括效率的问题、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僵尸企业的问题、虚报指标的问题、腐败与浪费的问题等等。要认识到民营企业对中国的就业、轻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去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强调国有企业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与国家队地位的同时,不能否定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生力军与先锋队的地位。

2020年后,中国将加速进入老龄社会,社保基金有可能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到时谁来补足这个缺口?谁来养活中国的老龄人口?是靠民营企业的募捐和慈善心?还是让广大退休职工自身自灭?答案只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来补足这个缺口,让中国安然度过老龄社会!!

最后再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会发生什么?答案就是:一群产业-金融寡头的出现。这些寡头的私利就可以左右整个国家的经济,甚至是政治!这难道是民众之福吗??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特别意义。


国企的定义如果是民企不干,所以国企去干,那么国企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但是中国的国企是,老子干不了,剩下的给民企喝汤吧。


至于国企承受部分亏损,别把教堂/寺庙的施舍认为是教堂寺庙必须存在,否则流浪汉就死光了。


把亏损列明白,政府补贴,才是正确做法。


对付不良心的民企是法治与监管,而不是老子有钱不在乎那点黑心钱。


user avatar   zhang-hao-61-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私企压榨员工留一个底线

国企007(工科类),私企就不能超过这个底线。


user avatar   caiju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干干不干滚

这六个字说明了国企事业机关单位劳资关系的一切

在公共事业领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劳资关系

请珍惜


user avatar   xu-wen-biao-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告诉你,

国企的意义。

先说答案:

以尽可能少的工作,吸收尽可能多的废人。

这恰恰与市场经济相反:

以尽可能少的人,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


最近我产线合并了另外一个产线,

我们原职工450,

另一产线300人。

如果你学过经济学,

你应该知道边际效用递减,

就是一旦人数超过了极限,

生产效用会递减。

说实话,

我们这个产线,

在私企配备顶多150人,

这个就是极限,

然而我们现在有750人。

这势必会造成劳动生产率的降低,

但我们完成了一个重大问题-失业率,

这300人不会去正副门口静坐了,

统计局数据好看一些了,

宏观上我们的经济还挺好的。

下面总结:

我们真正的任务并不是以尽可能少的人达到尽可能大的效益,那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的追求,我们要做的是让尽可能少的活吸收尽可能多的废人。


再举例,

不是国企,

是农业,

你们是不是觉得美国农场主式比我们效率高很多?

为什么我们不能搞?

是造不出飞机拖拉机等大型现代化机械吗?

显然不是。

问题在于,

我们万万不能提升效率,

一旦采用那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就意味着100个农民的活只要1个人就够了,

那99个人去干什么?

去正副门口静坐。



这是我们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我们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各方面跟不上,

以至于废人太多,

我们必须要解决遗留废人问题,

同时兼顾效率,

以逐渐减少新生废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耗”。

而国企就是一个优良的工具。

========================================

这毕竟不是论文,

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下国企的一个重要意义,

当然国企也有别的意义,

比如把资源控制在国家手里,

比如经济宏观调控,

我没写是因为这些都是名义上宣传的,

大家都知道。

另外,

有些地方需要解释一下:

1.吸收废人≠是废人就吸收

吸收的是遗留的、有条件的废人,

我评论里写了一条,

国企工作原来的标签是:

工作不难、福利稳定,

这个性质使原来很多上中下层都趋之若鹜,

上层的子女可以飞黄腾达迅速攀升,

中层子女可以捞到一个小职位活的很滋润,

下层子女可以找一个稳定工作。

这三者都不是的废人,

自求多福吧。

2.吸收废人≠只吸收废人

评论中说有单位只要211.985什么的,

本主也是,

但本主首先承认自己也是废人,

而且国企不只吸收废人,

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另外,

用2个人干4个人的活,

并不比用40个人干4个人的活更难,

其中的纠结、内耗,

需要哦某些拥有狡黠的智慧的“能人”。

3.废人哪里来的

首先是因为教育不行,

连211985都搞出来一群并不会什么的人才,

更不要说那更大一批的什么教育都不参加的。

教育与社会需要不挂钩。

另外,

国企吸收的废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老一批工人在国企里,

既按资本主义方式只负责某一小工序细节的操作进行生命的重复,

又因为待遇不错而不舍得离开,

最终他们只会按个按钮,

也就成为了废人。

他们的子女,

因为知道可以简单考试就能进,

一般不学习,

高中毕业就重复父辈昨天的故事。

4.吸收废人≠全是废人

国企只是较私企相比承担了这部分职能,

不代表里面全都是废人。

5.废人≠不干活

我对废人的定义是只会干某些简单低级的活,

而不是完全不干活,

所以评论里什么“通信信号”是国企保证的,

没错,

废人是可以保证的,

前提是你用国家的巨资投资了大量基础设施,

只让他按些按钮传些话,

出了问题需要他们打电话来叫专家,

没有他们打电话,

信号就保证不了,

所以废人贡献也可以很大。

6.国企不同

我评论里说了一条,

国企工作不难、福利不错的性质让上中下层涌入,

而涌入的多少有些话语权,

随之待遇又不断提高,

如此循环,

但随着上层资源的积累,

他们逐渐对这种“不难、挺好”的工作丧失了兴趣,

中层视之为鸡肋,

于是就从内部打破了循环,

随着时间的推演,

国企循环最终会被终结。

而有的国企就很累,

有的就很闲,

有的很市场经济,

有的很政治,

关键看它运行到了哪个时段。

7.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都被智能取代了怎么办

这个时间远超你的想象,

可以这样说,

到智能设备可以取代“你”的时候,

“你”已经进化的无法取代了。

8.为什么不直接发低保?

就业率问题。

我们国家一切都要指标,

你丫直接发低保,

是不是让他们宣布失业了,

指标杂办?

9.下面这个观点我重点教育一下。

不是因为你把哥鉴定成傻逼了,

而是你这个误区有代表性。

基础设施谁搞的,

飞机谁造的,

粮食谁产的,

以此类问题来证明国企工人和农民不是废人。

答:

基建是国家投资建的,

飞机是国家花钱买的设备造的,

粮食是土地产的。

其中工人固然按了按按钮,

农民固然挥了挥锄头,

但实际只是起到了触发作用,

发挥作用的实际是钱、设备、技术、土地,

至于工人农民,

他们的触发功能实在不值什么钱,

反而他们一直只会简单触发,

为了保护他们不得不保护落后产能,

他们实际是以做正功的名义做负功。



另外,

我说某一个观点,

只是说“有”、“存在”、“大部分”、“很大程度”,

而不要自己给我加一个“只有”、“全是”,

先把我推到极端再来说我偏激,

没意义。

========================================

我发这篇内容的时候,

正在跟几个同事无所事事吹牛逼,

对于我们是废人这件事,

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连我们自己都经常调侃:

“本来在学校就没学到啥,到这锻炼了几年,更是啥也不会了”,

而“按按钮、传话”,

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高度总结,

是我们对自己命运的深度无奈,

而我并不认为都是环境的问题,

说到底,

是我们自己能力不够。

我并不认为废人二字多么让人难受,

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这只是事实而已,

进步的第一步是承认,

让后才是改变。

========================================

评论里有些问题,

还是再解释一下,

首先是对于“废人”的概念进行定义,

我不喜欢定义概念,

因为概念本身是对词进行解释,

而除了具体名词可以用我们形而上即可感受的物体进行解释外,

抽象词必须要用其他词来解释,

如果一直解释都解释不到具体物体上,

那这个解释是无意义的。

对于客观实际的物质名词,

概念精确地将其描述并纳入了认知系统,

比如“灯”“车”

但对于抽象的名词,

概念在前期辅助理解,但后期却混淆了认知,

对于抽象名词,

比如“爱”,

a眼中的“爱”可能与b眼中的”爱“完全不同,

比如“意义”

a眼中“意义”可能与b眼中的“无意义”等同,

我们都像色盲,

我们都知道一个概念叫“黄色”,

但我们脑子中的颜色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

我们喜欢归纳和演绎,

以及举例论证,

尽管不够精确,

但可以浅显的表明自己的意思

所以说,

我对“废人”的解释,

我想用个例子来区别一下:

有朋友说,

如果工人就是按了按按钮、

农民就是挥了挥锄头的话,

那程序员就是敲了敲键盘。

工人按了按按钮,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

设备随即就发挥了作用,

关键在于设备的技术,

农民挥了挥锄头,

土地发挥了作用,

关键在于土地的自然属性。

人是死的,

生产资料是被触发后自动产出的。

而程序员敲了敲键盘,

计算机是不能自动产出软件的,

需要程序员先从知识库产出代码,

再敲进去。

明白了吗?

还有一个容易混淆:

忙人≠废人,

忙与废关系不大,

废不一定忙,

忙不一定废,

废不废看的是是否存在于产出的关键关节,

忙不忙看的是劳动量大小。

对于废人的定义,

从开始到现在,

我没有变过,

之所以有人说我连打补丁、修改概念、削足适履,

那是一开始就有人歪曲我的概念,

把废人往“不干活”上面引,

用“忙人”证明不废,

我不得不解释这种误区。

========================================

再写一个案例:

几年前,

我公司要上新产线,

去另外一个民企同类型大企业交流,

都对一个先进产线感兴趣,

大概需要10亿左右,

不贵,

我们原有的产线投入接近30亿。

据那个民企的总工说,

这个先进产线是2010年在美国上线第一条,

他们老总直接带他乘直升飞机参观,

对那个产线非常震惊,

从前到后只有2名操作人员,

和一个10多人的维修队,

比我们产线生产的产品规格高端、效率高、产能大,

而且需要劳动力极少,

我们要400人,

即使那个民企也要100左右,

这个老板毫不犹豫就准备要买,

现在已经上了四条这种产线了,

而我们,

考察完就没下文了,

不知道是因为没钱,

还是其他因素。

我们用30亿买一个低端设备,

用400人劳动,

还不如一个10亿的设备、10来个人产出的产品好。

我不想说10亿设备配备的都是精英,

但我固执的认为,

我们400多人,

大部分都是废人。

可笑的是,

我们一直在努力兼并那个民企。

========================================

再修改。。。

老是修改是不是很贱啊。

评论区老是纠结于“废人”概念,

我用它是因为它最接近我的概念,

而实际上我的概念暂时没有,

我有什么办法!

我说的“废人”跟重复、简单、不费力、不干活、效率低、不可取代性低通通没有关系,

关键是“人属性”太低,

机器属性强。

你们看下面这个人:

每天工作15小时,总之很忙,

需要按一小时按钮、拧一小时螺丝、抡一小时大锤等等总之不重复,

工作效率不算低,

干活,而且不算少,

不算简单。。。

你们说这叫啥?

闲人?

懒人?

不干活的人?

没贡献的人?

不是啊!

没概念好不好。


就是“人属性”太低了,

“机器属性”太强了,

叫什么呢?

最贴切的实际是介于人与机器之间的人,

半机器人吗?

可他们造粪能力又比机器强太多了。




        

相关话题

  人类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不断提升,将来地球上的硅还够用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解释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 
  如何评价经济学家魏尚进教授? 
  如何看待 Broadberry、李稻葵团队关于宋明清经济的研究? 
  湖北经济还有希望吗? 
  中国外贸圈有哪些惊人的事? 
  没读过《资本论》经济学不算入门吗? 
  于谦挣的是郭德纲的几分之一? 
  十八岁开始规划未来,需要做到什么事情才有可能成为中国首富? 
  如何反驳「犯罪重罚世界就会很美好」? 

前一个讨论
中国向日本二次输出的汉字词语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OPEC 这次为什么在布伦特油价跌至 75 美金的时候仍然不减产?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