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研究发现「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教育与收入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与收入真的存在因果关系这个问题依然是开放的。这个对应的是今年诺奖得主Joshua Angrist和已经去世的Alan Krueger在1991年发表在QJE的论文[1]。研究教育年限和收入的关系。

我们看平均数,会发现学历和平均收入密切相关,基本上所有的简单统计,不管是权威还是非权威的,大规模的还是小规模的,都支持这一点:

但是拿这个去说服其他人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因为完全可以解释为『能够读到高学历本身就意味着不笨,够聪明』,这样一来,学历只是个人能力的证明,和教育本身没关系。人家不读那么多书,一样赚很多钱。

这篇文章想解决的就是这个『内生性』问题。按照我介绍他们贡献的答案:

里说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随机性,来打破这种自选择的问题。也就是看是不是有一个什么机械的因素,让一些人教育程度就是比另外一些人高。

作者们找到的是学生的出生日期。

因为美国有强制教育法案,6岁上小学,最低年满16岁才能辍学。这里有一点点小技巧。美国小学开学是固定的9月份,六岁上小学,到了年龄就可以上。这个年龄是按照入学之后的第一个1月1日,小孩是不是满六岁来计算的。

比如一个小孩1月2号出生,这个小孩必须要等到几乎七岁才能入学,因为他会刚刚好错过1月1日的年龄判定;而如果一个小孩12月31日出生,那么他过完生日,满六岁就可以入学。

而十六岁可以退学,这个是一刀切的,这就相当于退学的时候,后面比前面这位多上了一年的学。

出生日期是固定的,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基本上都不会人为的选择出生日期就为了多上或者少上这么几个月的学。所以对于辍学的人来说,出生日期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受多长时间的教育。

所以这个逻辑关系就变成了:出生日期—>受教育年限—>工资,完美的规避了能力观查不到,又对薪水有影响的问题。

在这里,出生日期相当于一个工具,解决了内生性,让我们排除掉了能力的干扰,了解了真实的教育年限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所以称之为工具变量。具体工具变量的科普式介绍可以参看这个答案:

结论当然不出意料,教育有用,额外的一年的教育带来的收益增加大约是7.5%。


能想到的一些反驳,文章里面已经预先的排除了:

有人说家庭收入可能和出生日期有关呢?富人想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生,穷人只有放假的时候有空?作者说有研究表明,出生日期和家庭状况之间不显著相关。

有人说心理学家指出入学日期可能和成绩本身相关。因为晚一年入学更成熟,更有优势。作者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顶多是我们估计的这个7.5%不准确,但是真实的会更大。因为大孩子晚一年入学已经是一个优势了,但是因为教育年限短,收入还是不如那些多受教育的。

并且作者们还针对出生日期和大学生的收入做了回归,发现两者并没有关系。所以很可能作者们的工具变量得出的结论是精确的,不偏高也不偏低。


到这儿这篇文章就说完了,这篇文章看起来挺巧妙的,但是以现在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并不能就教育和收入的问题下定论,因为其问题其实也蛮大的。

首先就是工具变量有效性的问题。[2]尽管出生日期确实和受教育关系之间有关系,但是工具变量要得到精确的回归结果,那么出生日期—>教育年限—>工资,就必须是唯一的渠道。

真的是这样的么?

有一批论文专门写过出生日期影响学习成绩,然后学习成绩影响工资的。我记得我在知乎上也介绍过基金经理的出生日期和他们基金的盈利情况之间的关联,也发了很不错的杂志。所以出生日期很可能有其他的渠道来影响工资,而并非教育年限,这样一来,教育的作用就被高估了。

其次,即便是在作者原文的数据分析结果里面,比较加了更多控制变量之后和不加控制变量,加了控制变量之后,自变量,也就是教育年限的系数会下降;但是用了工具变量之后,这个下降的幅度更大了…… 这也说明控制的那些变量,比如种族、社会经济条件等等,和工具变量本身是相关的——控制了它们之后,吸走了工具变量的显著性。

并且,因为数据中教育年限和出生日期之间的关联非常弱——肯定是很弱的,尽管教育年限可以在『一定退学』的时候决定这么几个月的差距,但是谁退学是因为教育年限到了所以就退呢?更多的还是经济、家庭的原因。所以尽管数据样本很大,回归结果也可能依然受到有限样本偏差的影响。

最后,原文作者的对「入学日期可能和成绩本身相关」这一点的论证似是而非。因为退学是自我选择的,并且成绩好的时候更不容易退学,所以晚一年读书的大孩子依然选择退学,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表示这一批人读书能力上系统性的低于平均数。那么又回到了老问题:工具变量中本身也包含了读书能力的差异,区分失效了。

所以,读书和收入的关系到底如何,依然是开放的,只能说目前的证据相对有利于『读书有用论」。今年的诺奖给的是方法论,就因果推断、包括工具变量这个方法应用到经济学中来,造福了无数的研究人员和数据分析从业者,并不是作者们具体的某个文章的结论就是正确的,就是不可挑战的。

这个问题下 @腾讯新闻 同学在介绍了这篇文章之后,引用了贾瑞雪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的文章[3]

比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Ruixue Jia和斯坦福的Hongbin Li的最新研究显示,同样通过“断点回归”的方式,比对高出中国211重点线20分和因差20分而落榜211的高考群体,得出结论为,高于211分数线的群体在社会经济定位上也更有优势。

这其实并非是支持Angrist和Krueger的观点,反而是支持「教育无用论」的。因为作者们的结论是,上边缘一本和较好的二本之间,确实工资有差异,但是恰恰不是他们四年内的学习有什么区别,而更可能是学生期间建立的社交网络等非学术的因素造成的收入差异。

参考

  1. ^ Angrist, Joshua D., and Alan B. Keueger. "Does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affect schooling and earning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 no. 4 (1991): 979-1014.
  2. ^ Bound, J., Jaeger, D. A., & Baker, R. M. (1995). Problems with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w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struments and the endogenous explanatory variable is wea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90(430), 443-450.
  3. ^ Jia, R. and Li, H., 2021. Just above the exam cutoff score: Elite college admission and wages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6, p.104371.

user avatar   beveridge-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的“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来自Angrist和Krueger于1991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经典论文。论文名叫:

Does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Affect Schooling and Earnings?

Angrist大部分研究所用的数据集,在他的个人主页上都能找到。所以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或者有疑义的朋友,不妨自己拿去分析:



这个问题的背景在于,受教育年限更长的人通常收入也更高,比如博士的收入往往比硕士高,硕士往往比本科生高。

然而,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些人收入高究竟是因为读书的年限更长,还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或者他们的家庭本身比较富裕,可以支持他们读更久书?



Angrist想到了一个特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疑问。

在美国,大多数的州规定,学生只有满16周岁才可以辍学(有些州规定是17岁, 知友 @王瑞恩 在这方面应该比我更有发言权);此外,只要在当年满6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在9月份上小学。

因此,出生在当年12月31日的孩子可以比出生在当年1月1日的孩子相对早一岁上学,在达到法定辍学年龄,可以辍学打工时,他们所受教育的年限也更长。

Angrist对比发现,1930-1939年间,出生在第4季度的男性比第1季度的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要长0.124年;1940-1949年间,出生在第4季度的男性比第1季度的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长0.085年。

理论上,检验受教育年限长短是否会影响收入,最好的方式是做随机对照实验:

将适龄儿童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控制受教育年限不同,其他变量相同,若干年后观察组间收入的差别。

出生季度会显著影响受教育年限,并且与智力等因素无关,这就天然地将人群“随机”分成了受教育年限不同的四组。这种情况被称为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而类似出生季度这种,仅与我们要研究的变量有关、与其他自变量无关的变量,在计量经济学中被称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



Angrist加入出生季度作为工具变量,用2SLS方法回归的结果是,1930-1939年出生的男性,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40岁以后的收入大概会增加9%。

相比之下,不去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回归估出的结果,仅为7%(可以说,在这篇论文之前,教育对收入的贡献往往是受到低估的)。




在这篇论文问世之后,工具变量法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Angrist和今年同获诺奖Imbens等人逐步将其发展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许多经济学家也试图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分析当年Angrist和Krueger用的数据集。

1995年,三位经济学家Bound,Jaeger和Baker指出,出生季度虽然与受教育年限有关,但只能解释后者0.02%的方差。因此,即使出生季度可以作为受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也只是弱工具变量(weak instrument)。

考虑了弱工具变量以后,多读一年书带来的收入增加,实际上还要更高。

1998年,Ashenfelter和Rouse想到了用另一种方法来研究教育与收入的因果关系:他们分析了700对双胞胎。双胞胎基因一样,出生时的家庭环境也一样,用来控制无关变量简直是完美无瑕。结果发现,双胞胎之间若一方多读了一年书,收入比另一方要高9%左右。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教育对收入的贡献。

经济学家从研究这个问题中发展出的方法,也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在实际中,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国家应该推行义务制教育、努力降低辍学率、保障寒门学子上大学,这对贫困家庭脱贫,未来取得高收入有很重要的作用。

于个人而言,请记住,不要因为困难轻易放弃学业,年少时多读书比干什么工作都好。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懿 老师的回答珠玉在前,我写啥都是狗尾续貂,就补充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做这样的研究。

有评论说,多读书就能多赚钱,这不就跟苹果会掉在地上一样简单,我不识字的太爷爷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的确如此,但我们的确需要研究这样的现象来更好地认知社会、指导实践,因为其中又引申出很多问题,随便说几个:

1、多读书令收入更高,但具体延长哪个阶段的教育最有用?

国家有一笔钱打算投入教育事业,可以让 100 万人多读 3 年高中,也可以让 75 万人多上四年大学,投在哪里对于促进就业、提升国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最管用?拍脑袋也知道,两者都管用,但何者更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呢?这就需要经济学提供分析工具。

两位诺奖得主的回答,就为解答这样的问题提供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内生性,找到最本质的相关关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为了解决「聪明人赚钱多,聪明人更容易考上大学,你以为是上大学导致收入高,其实是聪明导致收入高」这样的问题。)

2、多读书收入更高,对所有人都适用吗,如果不适用,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如何取舍?

教育对不同人带来的好处是不一样的,有研究表明,在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高中前的学业表现相似的前提下,毕业于省重点高中的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高出了约 17%。[1] (在当时上钟笑寒老师经济学原理的时候,他就举过这个例子,还跟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上清华和上北京的重点高中,到底哪个更有用?)

也许,社会就是不公平的,起点越高的人,付出一份努力带来的收益,也会越大。面对这一情况,国家该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是采取原教旨式的功利主义,一切为了做大蛋糕而服务,把教育资源继续分配给经济发达地区,让少数精英扛着社会前进(正如安兰德笔下的阿特拉斯那样);还是宁可选择纸面上不那么经济的方式,给寒门子弟更多的倾斜?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同样需要分析教育对不同人产生的效果,这也需要更锋利的工具。

3、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研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人生选择

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但也意味着晚一年进入职场。在决定要不要考研时,很多人会问,我这三年时间投入在什么时候可以回本,能否补偿晚一点进入社会的损失。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仅需要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也需要知道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这就需要结合具体国家、行业的情况,对教育和收入水平的关系做出更加精确的计算,同样离不开此次诺奖得主创造的工具。

不识字的太爷爷说得对,开卷有益本来就是朴素的真理,而经济学家的研究也不是多此一举,而是让真理能变成更加好用的方法论,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参考

  1. ^ 吴斌珍, 赵心妤, 钟笑寒 《重点高中带来的工资溢价:来自大学生就业调查的证据》,世界经济 2016年02期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转发下我写过的回答了(突然发现都有李宏彬教授)……

一个是国内教育回报率,大学(本科)的教育回报率是接近50%,大专、中专约20%,但是高中的教育回报率几乎是零;也就是说,考高中之后如果考不上大学还不如不读高中。

里面的链接失效了,可以看这个:

另一个就是 @司马懿 老师提到的,贾瑞雪教授和李宏彬教授合作的论文:


user avatar   D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经济学家,大卫·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吉多·因本斯(Guido W.Imbens)。
他们在实证研究,尤其是“自然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实证因果关系检验”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三位的主要研究领域都是经验微观经济学(Empirical Microeconomics),研究的课题也大多和教育劳动等方面相关联。

经济学家其实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的,在现实生活里,国家制定政策方针和计划,这是和民生相关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制定往往需要很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做支撑。

但现实生活又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各种复杂的多重影响因子使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难以确立,研究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困难。

今年的经济学诺奖得主,他们无一不是为该领域创造了无法衡量的学术价值以及政策支持,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教育与收入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吗?「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我以为是不需要讨论的,因为现实摆在眼前。

很简单,你觉得同样专业下,大专生和本科生步入社会,他们的薪资待遇是一样的吗?

他们真的就只是差了一年而已,但社会对他们就是两个标准。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大专生脑子不行,不努力,一般能够上本科的人,在智力上就比读大专的聪明。

是这样没错,但是如果再深入一点挖掘,大专生很多都是农村学子。

而这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资源,以及阶级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

只是在表面上展现出了大专生和本科生待遇不同的问题。

是的,归根究底是教育和阶级。

如果你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你从小读贵族学院,学习马术音乐等技能,从小有名师指导,再大一点你就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而你申报的学校一水儿的常青藤。

而你的同龄人也几乎都是这样,这就是你的圈层,往来无白丁。

但如果你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初中的时候面临分流,苍天保佑你没被分下去,紧接着面临中考,好不容易挤进去一个高中,可是家里没钱给你读辅导班,但你的同学有的都会请私人家教。

这就是你,向上走一步都十分困难。

你所在的阶级,决定你的受教育程度,而你的受教育程度,反过来稳固你在当前阶级的地位。

能够突破阶级者少之又少,寒门再难出贵子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眼界的不同,因为受教育的不同,因为人脉资源的不同,我们许多人都如困兽一般,囚于这一方囹圄。

你会听到很多人跟你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其实现在的情景是命运决定你受怎样的知识。

而这研究里说的多读一年书,绝不仅仅只是表面的书,它指的是受教育程度。

而教育本身是多么宝贵的资源,优质教育和优质资源本身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但是国家推进了九年义务教育,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保证后代接受教育是唯一脱贫出路。

而对于那些在教育路途上落榜的人来说也不必灰心,因为信息化社会,接受教育和知识的路途更加多元化了。

知识是永无止境的,绝对不会因为你出了校门就停滞不前了,大多数人出了校门就不会再读书了,但你可以。

你可以继续学习,学习当前行业的知识,或者你可以跨行业学习,现在网上课程很多,甚至有不少的名师讲座,这些你都可以去听的。

甚至于你可以在网上多学一门技术,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收入范围,譬如知乎这个近乎白给的写作课程,听完之后给一些小公众号投稿,或者自己做个小博主总是没问题的吧?


关于写作,给大家推荐一个叫王小波的作家,他有一本叫做《沉默的大多数》的书,他曾在书中提到:我现在写的东西大体属于文学的范畴。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xx的。除了文学,我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受我这些古怪想法。赖在文学上,可以给自己在圈子中找到一个立脚点。有这样一个立脚点,就可以攻击这个圈子,攻击整个阳的世界。


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由的思想,可以通过阅读此类作家的书籍,学习他们的思想,进而引发自己的感悟,加紧学习,多读书是永远对的道理,而读书也是为了精神层面的提高。


人生在这世上总有许多办法。

你看花朵生在野地里,也不种也不收,尚且生的如此美丽,更何况是人呢?

教育和收入挂钩,但是收入也是可以多元化的,狡兔三窟,没必要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

还有的人白天上班,晚上出去跑滴滴呢。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向上走的心态,我们都有变得更好的需求,甚至于我们都有求知欲,不断的学习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

可知识的来源也绝对不仅仅只在课堂里,只要你不放弃,什么时候时候都能去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厚积薄发,能上一步台阶就上一部台阶,晚一点不是什么要紧事,只要你能一直进步。

从宏观上来讲,对于社会来说,多接受一年的教育,收入就会越高。但是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学无止境,共勉。


user avatar   mel-1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详细内容参见:

我是傻逼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敢肯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多读一年书收入更高”,迟早被拆成:

1.读书收入更高。

2.多读一年。

3.读一年书。

各取所需呗。


user avatar   zhang-zheng-91-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公是一个十多岁就开始做老师的人,全村的人老老少少都是他的学生,虽然他的知识不像现在这么系统,但是有很多粗浅但却有意义。

小的时候家乡环境差,刚开始上小学,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教室冻得手脚都快没有知觉了,就天天不愿意上学,哭闹。

外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人投胎的时候,阎王爷就会问这个人:“你是想要立地就能走,还是想要三年屎尿泡。”回答立地就能走的,出生后就当了牛羊鸡鸭,一辈子蒙昧吃拉同室。选择了三年屎尿泡的就成了人,所有的人到这个世界上以后都要把苦吃个遍才能知道啥样的叫人。

在这些年里,每当我有什么不开心,我总是想起这句话。

虽然和这个问题不是很贴题,但是我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外公的话。如果出于故事的角度,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孩子。


user avatar   viaxke-yan-jia-s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知道会有很多人在旅游旺季游玩,而这样或许会影响自己的旅游体验,还是会在那时候去旅游? 
  现在如何建立一个国家?第一步该干什么? 
  多地要求教师亲自改作业,教师全批全改家庭作业可行吗?家校之间各自应如何定位角色? 
  如何看待房产类公众号卖焦虑式的营销? 
  为什么东亚学生上课时通常不甚活跃,不爱发言? 
  外卖员送餐超时后砍伤订餐者,饿了么致歉称将尽力满足合理的索赔要求,如何避免外卖员与顾客的矛盾冲突? 
  广西一企业自称研发「自循环发电系统」突破能量守恒定律,国家产权局表示尚在审查,从科学角度来看这可能吗? 
  粉色版 iPhone 13 近六成被男性购买,他们是自己用还是送女友?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并列亚洲第一,这反映了什么趋势?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看看待于谦发文“50多了,换个工作,有可能吗”,是要退出德云社吗?对于换工作这事,你有什么建议?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人患有糖尿病?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丘成桐学生施皖雄的一生?





© 2025-0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