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长津湖战役谁是胜利者? 第2页

           

user avatar   hui-du-1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爱美国的一般是外国人

最英勇无畏的美国士兵一般是美国新移民


user avatar   jing-zhong-zhi-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略上基本达标,但遗憾巨大,代价巨大,不论怎样志愿军基层指战员难能可贵。同样面对美军陆战第1师,日军在瓜岛打得难看几倍,虽说日军享受的物质、火力、气候、海空支持远强于志愿军(放到最后分析)。

志愿军派出的是三野最精锐的20、27军以及二流的26军。战损如下:

要注意,上表26、27军的伤亡,是按20军的伤亡比例套算的,该表显示27军战斗伤亡6700人,而27军军长彭德清上报伤亡9300名。从宋时轮的电文来看,彭的数字更接近实情。更残酷的是,27军战前预备下的伤员收容能力只有3300人。

伤亡大,固然有天气、后勤、火力不如人的因素,也与敌军的质量有关。

东线集结了美陆战1师、美3师、美7师,他们都是正牌的美鬼。不像西线有一大堆李伪师供我军当突破口。

但更关键的因素,我认为还是高层指挥。

换句话说,我军不缺能征善战的军长,缺的是合格的兵团指挥员。整个朝战,除了邓华勉强还行,似乎很难找到堪称优秀的兵团司令。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论战术素养,他只擅长阻击(“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而短于攻坚(济南啃不下王耀武)。但这并不要紧,做为兵团司令,一定要格局高,擅长抓重点,找得准敌人的七寸,这样仗就赢了一半。可实践经验没有给宋时轮机会,他只当过1年多的兵团司令,打的是顺风仗。又是典型的胆汁质将领,按一些记载,行事主观,对上喜欢抗命,对下“家长式作风”、“一言堂,爱骂人”。本质上还是一个军长,和其他军级指挥员类似,能打敢拼,但轻敌自大,固步自封。

而对手呢,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恰恰是一位严谨的职业军人,不像麦帅、阿尔蒙德这些人,他从不头脑发热,警惕性一级高,处变不惊,遇到逆境非常沉着,清醒果断。这样的将才,再加上背后优越的国力条件,从开始就拉高了歼灭战的难度。毕竟,要造就一篇坎尼那样的史诗般的歼灭战,不是光一个汉尼拔就完事了,还得有瓦罗那样的猪对手。

但谁又曾想到,胜利女神曾经把歼灭敌军的钥匙交到9兵团手里。

开打时,孤军深入的美军分成三处:

1,新兴里,这里距志愿军最近,一直深入到长津湖的东北处。新兴里的敌军是美7师特遣队,也就是我方所称的“北极熊团”,这是一支弱鸡,处在美军最外围,后方空虚,人数少(美军2500、伪军700),弹药少,又孤立。

2,柳潭里,位于长津湖西北处,与新兴里隔着湖,处在靠后位置。是美军最硬核的部分,史密斯师长亲率1万陆战队挺进到这里,战力集中,火力严密,是绝对的硬骨头。如果硬攻,将遭遇砥平里式的结局

3,下碣隅里,位于最后方(距新兴里20公里),是陆战1师的后勤基地,包括存亡悠关的机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军火、食品、保暖器材、油料等等,而偏偏作战部队才一个营,只麇集着医疗卫生、工程兵和第10军各指挥所的勤务人员。

对志愿军而言,事先摸清敌情,分清主次,再集中力量先打下碣隅里才是上策,断敌归路,坐吃于敌,以战养战。而对新兴里、柳潭里只需次要兵力打一打,迷惑和拖住敌人。一旦下碣隅拿到手,就等于黑虎掏心,志愿军也不怕再冻着饿着了,啥都有了。到那时,美军没了退路,没了机场,没了物资供应,士气不崩才怪。以美国的战争文化,打到这份上,建制规模的投降并非不可能。

但宋将军和入朝的许多军长一样,盲目低估陌生的美军,二来没不下功夫摸清敌情,对这三部美军懵着头仓促攻打,“各个歼敌”,同时下手。

更匪夷所思的是,分兵三处已显单薄,却还留下4个师当预备队。

全兵团3个军,先让1个军(26军)留着当预备队。剩下2个军共8个师,又把其中1个师(94师)摘出来做后备,只拿7个师共21个团上去打。

这21个团,像胡椒面一样,以5个团打新兴里;10个团打最硬的柳潭里(其中又有4个负责外围),只拿出6个团去下碣隅里,而且就这6个团还再分出一半去阻援,剩下3个再留1个当预备队,也就是说,全兵团35个团,只有2个团去攻打悠关整个战争成败的下碣隅里。处处下手,处处拳头不硬,除了啃掉一半的北极熊团,该拿下的都没拿下,该挡住的都没挡住,还付出了不必要的巨大代价。又没有解决补给,光是饥寒就造成了三万多将士伤残。

美军战后曾心有余悸的说,要是中方一开始把兵力全部囤积到归路上,那么美军陆战1师“将永远也逃不出去”(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

所以,宋将军的安排令敌军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在战史里写道:

“如果中国军队在这之前占领了下碣隅里,美军的2个团战斗群恐怕不能完整的从柳潭里撤到下碣隅里。下碍隅里的补给品可能成了中国军队绝好的补给品来源了”(日本陆战史普及会《朝鲜战争》)

美军认为,宋将军不至于看不到如此清晰的软肋,一定是被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比如险峻的山路不利于大部队快速抵达。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后来宋将军曾要求整个26军4万多人以两天急行到下碣隅里,可见这种解读并不准确。退一百步说,宋将军即使不能派更多人打下碣隅里,至少在打新兴里、柳潭里的时候就会全力以赴,绝不会让4个师当看客。说到底,还是对现代化军队缺乏认识。幻想着凭一群饥寒交迫、轻武器为主的志愿军去飞蛾扑火,就能达成歼灭。

进攻柳潭里的志愿军堪称最为悲壮的一群人,白白消耗在敌人最坚固的柳潭里。

本来由59、79、89师专打柳潭里的,但把59师调去切断敌人后路,89师又被美3师吸引,只留下1个团,等于只剩79师为主一共1万5千人强攻1万美军。

打起来时,种种问题暴露出来:“战术盲目,不讲究队形及攻击方法,各部之间不协调”,以至第一夜进攻,就造成“全师损失了5个主力营的兵力”(见《咸南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详报》)。但不论如何,79师毕竟是27军的部队。

做为三野的新贵,27军前身是9纵,成名于攻克济南,是许世友和聂凤智一手栽培出来的尖子,在国内战绩超群。27军的血液里流淌着鲜明的红四方面军的基因,红四方面军的凶猛好胜曾为天下红军之首,用徐帅的话说,红四的灵魂是“狠、硬、快、猛、活”五个字,以狠字为第一,“这个‘狠’字是首要的、根本性的东西,贯穿于整个红四方面军的全部战斗生活中”(《徐向前回忆录》)。

27军就是如此,这支嗷嗷叫的貔貅之师弥漫着一股不容置任何人置疑的霸气。他们那战无不胜、舍我其谁的精神气质,深入到队伍的魂魄。只是可惜,失去了徐帅的雕琢,27军狠则狠矣,失之于糙。

11月27日到28日这短短两天,79师在少量友军配合下,凭着大无畏英雄主义,砸开一个突破口,杀伤陆战1师600人以上(击毙170名),其中美军E连180人被打掉140人。但自身代价太大。而且由于通讯联系不到位,据敌军记载,还发生了非常悲壮的事:235团(就是大名鼎鼎的“济南第一团”)一支约200人的志愿军,因没有收到撤退命令,在两小时内,一次又一次反复进行壮烈的冲锋,最终几乎全部牺牲(贝文《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402、403页)。全团一夜损兵近三分之一。该团的下属连队,都是230余人的超编连,准备解放台湾用做滩头冲锋的“准陆战队”式的连队,长津湖打下来,都所剩无几,有的连只剩37人(3连副指导员邹世勇回忆)。全师也难以再战,突破口又被重新夺去。整个战役79师战斗伤亡2297人,冻伤2157人,基本打废,连济南战役英雄李永江、华东一级英雄齐进虎(《渡江侦察记》主人公原型)等骨干都阵亡了。战后79师剩余兵力只能缩编为5个步兵连和2个机炮连。

而此时,27军的其他部队正在新兴里围攻“北极熊团”。起初用了80、81师一共4个团(238、239、240、242团)的兵力,“熊团”战斗素养不如陆战队,火力也弱得多。

即使如此,27军打得非常吃力。

11月28日第一波,激战彻夜,志愿军238团重创“熊团”一营,又摧毁了3营的营部,将3营的军官、士官杀伤大半,还完整的全灭卫生连,营长雷利中校重伤昏死,连空中联络官约翰逊中尉也被迫击炮炸死,使熊团在次日的战斗中失去了空军的支援。239团4连则巧妙的攻破“熊团”指挥部,重创美第57炮营,营长恩布里中校重伤。4连一共以牺牲13人,负伤54人的代价,破坏美军10余门榴弹炮,俘虏9人,并缴获了团旗!据3营营长雷利中校的回忆,战斗中还有更传奇的事,美方阵地中间一辆半履带式的M16自走式机炮防空车突然被一名孤胆英雄式的志愿军战士控制,向美军猛烈扫射,将一名中尉在内的多名美军击毙,刚刚重伤醒来的雷利中校本人又被打掉了脚趾。

据美方资料,该日“熊团”一共战死92人。美军坦克前来增援,又被242团击败,消灭4辆坦克,剩余坦克落荒南逃。而志愿军4个团付出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减员(27军子弟汪洋《东线之火》),其中240团1营、2营各打得只剩1个连多点人,3营除了2连损失小,1、3连伤亡大部。战果最大的238团代价亦大,据熊团作战参谋罗宾斯上尉亲眼所见,熊团3营营部设在一座朝鲜的土屋里,这座土屋周围,躺满了伤亡者,他从棉衣和胶鞋判断,“中国士兵尸体散布整个地区,仅距离指挥所几码处就是20具”(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

次日,27军再次强攻,4个团的减员上升到四分之三,80师在两天中战斗伤亡加上冻伤达5000以上,近于丧失进攻能力!据战后总结,有的连队被火力压制而卧倒,等打扫战场时才发现全连冻死,只有极少数有枪伤。伤亡大还不要紧,由于朝鲜老百姓对志愿军不熟,未经教育,担架工群起逃亡,以至大批伤员无人抬或未及时抬,活活冻死。(《第9兵团对东线作战的检讨》1950年12月11日)

238团通信指导员董传文也回忆,该团2营“四五百人,打一夜伤亡四百多,伤员一个也没抬下来”。81师242团军务股长林占魁回忆,晚上才打了1个半小时,一个营860人就被打掉一半。在进攻中,仅有的一点火炮也因为天寒地冻,难以架设,238团一名班长孔庆三情急之下,用自己的身体垫住炮腿,命令开炮,壮烈牺牲。

更惨的是,进攻失败后,一排排27军的伤兵遗留在敌方阵地上。次日(29日)天亮后,美军毫无人性的在新兴里选中一块平地,然后“把我们的伤员一个一个抬着排到一起,排了七八行,倒上汽油烧……”。可是白天有美帝飞机压制着,80师指战员只能在战友们纠心的惨叫中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董传文回忆:“相隔不到一千公尺,我看得很清楚,就在新兴里的村边上,伤员死得太惨!”

美军的暴行,激起了27军更大的斗志,“熊团”发起突围,80师抵死阻击,击毙突围美军45人,并俘虏了美军第32步兵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俘后死)。

打到这份上,兵团首长们见新兴里敌少,决定先集中力量“捕熊”,从起先的三点全攻,改为“逐个歼灭”。这样一来,进一步放松了对下碣隅里的拳头,竟让他们改为“钳制”,以配合新兴里作战。(此据解放军出版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第42、43页)

主次不分,大错铸成!

可以说,美国佬以一个熊团的代价,换取了陆战1师的全身而退。

11月30日,兵团首长们兴致勃勃展开了“捕熊行动”,除了加派一个241团(81师),又集中2个师的全部炮火,甚至把27军的军属炮兵大部分调来,对“熊团”形成1.8:1的火力优势,人数更是4倍于敌。

即使这样的压倒性力量,激战终夜,仍未拿下“熊团”

沿铁路线挺进的241团,对美军更无经验,遭到自行高炮车的扫射,一个晚上损失2/3以上。后来27军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议,军长彭德清点名批评241团“队形拥挤,造成伤亡过大,第一天晚上即失去7个连的战斗力”。(《朝鲜咸南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基本总结报告》)。

当日“熊团”美军阵亡80人。


战后我军的总结是,27军“大多数分队没有把接敌运动时的队形和冲击时的战斗队形区分开”。

但是几番硬拼下来,也不是全无收获:“熊团”也元气大伤,全团伤亡800多人,多数是重伤员,弹药消耗将尽,只有弃阵突围一条路可走。

12月2日,“熊团”全员总逃命,27军终于迎来“大丰收”,将士们把住公路两侧一切制高点,狠狠的痛歼这伙失去火力的强盗,差点建制性摧毁了“熊团”,费思中校以下548人战死,还击毙了32步兵团1营副营长,次日又击毙“熊团”63人。美军记载,溃兵如亡灵一般飘荡在长津湖水库的冰面上,有的爬行,有的跛足蹒跚,有的更精神失常在原地来回打转转。

然而,目睹“熊团”覆没的惨状,有一部分中国战士做出不可思议的仁慈之举,没有尽力追杀,相反,还有人试图帮助“熊团”残兵的撤逃。前去接应“熊团”残部的陆战队汽车营营长比尔中校一行就看到这奇怪一幕:“中国士兵非但不阻止第7师幸存者的逃亡,实际上有时还在帮助他们”,因此比尔他们一下子就解救了319名“熊团”官兵(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整个新兴里战斗,27军一共击毙、俘虏“熊团”美军1000人,将该团整个指挥核心一锅端,缴其团旗,加上击伤的,至少1500人以上。跑掉的“熊团”残兵,肢体健全还能作战的只有385人,确实歼灭其大半。

而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这还只是美方的最低统计版本,另据美第10军伤亡报告表格,仅在11月27日到12月10日期间,美7师就阵亡失踪高达2575人,以此估算,“熊团”得占1800左右,加上负伤的,则在2000以上。这还没算入美7师中的韩籍官兵损失(伤亡1602人,其中死亡失踪1561人)。

这是整个长津湖之战单次战斗最大的战果,为死难伤兵们报了仇。

然而,这场胜利从大局上讲实属得不偿失,白白将兵力、时间浪费在次要战场。为了打美军这一个团,先后用了5个团,自身战斗伤亡至少4330以上,另有4000多人冻伤。80师已经打废,据238团第7连连长回忆,副师长彭辉,以及238团长阎川野面对部队惨烈的牺牲都痛哭不止。81师亦半残;美军陆战1师全体突围后,81师只有一个团能紧追不放,在咸兴防线,一天击毙美第3师35人(12月15日),但也难有大作为了。

当27军三个主力师在浴血死拼时,另一个“预备”师却在角落里干蹲着---从原32军编入的94师,被视为“外来户”,还没开战就被打发当预备队。直到宋时轮屡次受挫后,才迟迟把94师提上来,结果仓促奔命,疲兵作战,连战失利,又兼冻馁,部队发生逃亡现像,甚至包括连排干部,全师掉队不归建的有132人。94师在长津湖自报歼敌82人,自身减员却达3591人,其中战斗伤亡580人,(牺牲159人,失踪58人,负伤363人),非战斗减员3010人(牺牲302人)。战后94师被撤销番号,最值钱的炮兵团被79、80师瓜分。

尽管不完美,凭借抗美援朝惟一歼灭过美军团级部队的战功,27军坐上三野第二把交椅,把陶勇的4纵(23军),粟裕直接带出来的6纵(24军)都比了下去。再往后,27军在我军的地位更加平步青云,直到与“万岁军”38军一起,成为我国陆军里的王牌双子星。

实际上,27军属于好钢被用废了,他们完全可以创造更大辉煌

能不能吃掉陆战1师,只能全看20军的下碣隅之战。

20军前身是三野的一纵,新四军血统,乃响当当的华野四大天王之首,此番齐装满员的入朝,浩浩荡荡5万多人,以当年的一纵,对美国陆战第一师,绝对的王牌对王牌。

只可惜,本来是一剑封喉的任务,却上来就被宋时轮分兵,第59、89师被派去柳潭里,60师派去南边打援,只剩一个58师强攻下碣隅。

58师,前身是一纵第一师,下属的172团,就是当年一纵一师第一团,新四军时代的老六团,尖子中的尖子,战功和荣誉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牛得不行。解放战争时,陈毅、粟裕两巨头有一次坐车被一纵一团的行军队列堵住了,司机反复按喇叭,一团战士也明知是大首长的车,却置若闻,就是不让路。胖帅急了,下车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有个排长牛哄哄的回了句”老子是天下第一团的!“,这下胖帅气着了,据说老总“瞪着眼珠,插着手吼叫:‘你是天下第一团,老子就是天下第一团的团长!’“。

这样的天下第一牛,到了长津湖也没把对手放在眼里,开打之前,58师甚至向伪装成百姓的韩军特务夸口,要一天拿下陆战队!在进攻开打时,只以172、173团进攻,居然还把174团留下当预备队。

可以说从兵团首长到基层,都没有摸清下碣隅里对全局的意义。

空留事后无尽的遗憾!

“天下第一团”也确实十八搬武艺全用上了,水平也发挥出来了,炮火也多:18门82迫击炮和54门60炮做开场白,上来就找准守军要害,轻取一个陆战连,拿下最关键的东丘阵地,如同一把尖刀抵住美国佬的脖子:东丘是整个下碣隅里美军环形防线的制高点,一旦攻克,机场、补给物资就是囊中之物,陆战第1师恐怕真要成为历史名词了。

而美方记载,58师的一些战士甚至已经冲到机场上!由于预定防守的陆战1团G连迟迟不到位,美方不得不临拼凑织工兵、通信兵和一群韩国新兵的混合部队来反击,结果不值志愿军一扫,我军将美军全部赶下山顶,扩大了关键突破口。

决定陆战1师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然而,千钧一发之际,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

“共军指挥官并不知道他们已取得完全突破,因此没有立即派来后续部队利用这一战机”,而是“仍然滞留在陆战队环形防线里”(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380页)。
“中国军队已经在东丘占据牢固的地位,如果投入兵力一举扩张战果,突破山麓的防御线进入环形阵地内,进攻补给品堆积和师司令部,看来是很容易的。为此,美军增加了警卫师长的兵力,然而,中国军队似乎满足于占领山顶,没有进一步扩张战果。这是中国军队的助攻方向,可能缺乏足以维持冲击力量的纵深战斗力”(日本陆普会《朝鲜战争》下册第47页 国防大学版)

据有的记载,天下第一团团长吴国祥请示师副政委朱启祥,是否向下碣隅里发展进攻?据说朱启祥也没意识到胜利在握,指示先不要贸然进攻,先停下巩固阵地。(周明《冰血长津湖》)

当天午夜,三支美军援兵赶到了形同虚设的下碣隅里(陆战1团G连、7师31团B连,另有美英混合特遣队400人)。58师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若一开始就下决心突击到底,三团齐上,历史就将改写。

万幸的是,58师还有一张牌---手里有至少4门75毫米山炮!(此据美方记载)

当时“环形阵地内到处都堆积着弹药、石油和燃料,这是最脆弱、最有效的(射击)目标”、“如果命中就有因诱爆而发生大爆炸的危险”。为此,美军D连的6门榴弹炮在战况最紧张的时候不敢开炮,生怕招来炮弹把周边点燃,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只将一门炮挪到150公尺外才射击。(均见日陆普会《朝鲜战争》下册 第48页)

可以说,一发炮弹,只需一发炮弹就能终结陆战第1师。

然而,志愿军饥寒交迫,怎么也舍不得向那些珍宝一般的物资开炮,炮火始终只向美军步兵射击。美军三个步兵连抓住机会 ,一个多小时,砸下去6000多发炮弹,不要说一般的步兵,第一团的炮兵阵地直接给弹雨埋进去了。58师就在各种错失战机之下,被密集弹雨一次次无休止的浇淋,硬是拼光了,还出了杨根思那样最后关头跟敌人同归于尽的英烈,最终不要说从根本上阻挡美军陆战师,连杀伤都有限。

说实话,这是志愿军距离全歼陆战1师最近的时刻,手甚至都触到了胜利的阀门。

另外,打援的60师也不给力,没拦住美方援军。

联军在仓皇之中,临时从南边组成了一支900多人的美英混合救援队“德赖斯代尔特遣队”,11月29日,他们遇上了占据有利地形的60师。虽说60师杀伤和俘虏了300多人,其中俘虏241人,并迫使200多敌人返回出发地,但还是让400多敌人成功冲入下碣隅里,加强了防守力量。使58师的进攻终被当住。

试想宋时轮不抽走59、89这两个师,集中到下碣隅里,不惜代价坚决拿下,或许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就将变为现实!可惜,可惜!!

下碣隅里战后,据58师医疗队副队长潘丁荣回忆,一下子收容了近千伤员,七成五是冻伤,他曾经一天一夜做了30多场截肢手术。整个战役中,58师击毙美陆战队约100人,自身伤亡过重,最后缩编为35个排约800人。

一切的问题,都迫切需要一个更高超,更有能力的统帅来解决。

89师本来安排打柳潭里,可他们偏又被撤逃的美3师引诱了,以2个团追到西大同江的黑水里,一仗击毙美第3步兵师第7步兵团2营53人(主要是F、G连),于大局毫无益处。

59师负责切断陆战1师的后路,也受限于兵力问题,战果小,代价大。11月29日,在德洞山谷以西高地死鹰岭,该师177团2营6连全员72人在阵地上因严寒而殉国。176团1营机炮连190人,打了几天剩下30人,主要是冻伤,一名通信员因为上海产的翻毛皮鞋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强行脱结果把皮肉都带出来,后来被锯条一条腿。(指导员陈兰风回忆)

当陆战师从柳潭里一直撤到古土里时,志愿军的歼灭战目标大势已去。在水门桥,只剩20军一小部分战士(60师180团)在饥寒交迫中两次炸桥。美军人多势众,天上地下物力充足,两次轻松修复桥梁,20军余部依然死磕陆战队,当天击毙了43名美军陆战队员,并打死陆战队3营营长哈里斯中校。20军58师参谋长胡乾秀、60师180团团长赵鸿济壮烈牺牲。

次日,美军为策应古土里突围的部队,以第1陆战团攻击180团坚守的1081高地,当时180团已饥寒到极点,2连已全员冻死,该团剩下的战士其状态也可想而知,美军仅战死3人便拿下高地。

另一支美军(陆战7团与31团各一部),攻击北侧的58师172团的一个营,该营虽说是天下第一团的部队,早已消耗几尽,美军战死9人便打开阵地。


一场长津湖战役,时机大好的20军却被安排几个拳头同时打人,拳拳力量分散。攻下碣隅里这种关键仗伤亡不太大,主要是浪费在各种分散阻击之中,一共付出了减员22212人的巨大代价,(张秀山《九兵团减员报告》)要知道损失的主要是战斗兵。其中战死、冻死、失踪被俘3726人以上。

令人痛心的是还有另一种损失,是治疗冻伤的经验问题。据20军治疗2队女医生李进回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经验,使许多伤员不该残废的残废了,不该截肢的截肢了”。还有一种情况纯属好心办坏事,“伤员运下来后,想着尽量给他们搞暖和一点儿,就在朝鲜老乡房里烧炕,伤员一来就上炕,人多躺不下只能坐着,一个房间三十来平米大,最多时候坐了36个人!因为炕热,身上冻伤一化,第二天都起不来了。来的时候还能自己走来,往国内转送时都要一个一个背出去,让我们感到内疚”。 59师保卫科副科长龚欲民也有类似回忆“师长看见我,说你赶紧上医疗队去--有人反映医疗队给伤员截肢太多,你去代表我们把关,别让他们咯嚓咯嚓都给切了锯了”

如此多的骨干伤残,20军元气一时难再恢复。不过美军的评价还不错,至少肯定他们“很懂得如何去突破,可怎么利用他们所形成的突破茫然不知所措。”

宋时轮在一次次重复试错,快把两个军的血放干之后,后面坐冷板凳的26军终于上来了,时机已晚。


迟迟上阵的26军成了兵团里最冤的一个。虽说当年孟良崮,是主攻的5个军级部队之一,全军除88师之外,各师均是山东子弟兵组成的老部队。但综合战力相对于20、27军水平低一个层次。更不要说美军已越逃越远的情况下,26军仓促上阵,全军在饥寒交迫下,必须靠两条腿去追赶百公里外,机械化的美军。在巨大困难下,26军原有一些问题更加影响了士气。

比如88师,这是全军唯一由苏北人组成的部队,做为“外来户”,受到不公平对待。之前26军本就放在后方当预备队,而88师又处于歧视链的最底端,被当成军内板凳队,放在更靠后的位置,离战场最远。现在要打恶仗了,军里却让88师不但要超越各师,还要超越下碣隅里,爬冰过雪穿插到陆战队的前边,再掉过头来阻击。

路最长,时间最短,根本不考虑88师的实际情况。幸亏吴大林力争一番,多要了一天。为了赶路,无数人倒在路上或掉队,还被军里逼着白天急行军,让美机炸了一路,躲都没地方躲。师长吴大林座车被炸,电台被炸,警卫员被炸死,炸成了光杆司令,副师长王海山心灰意冷,借口防空,躲到废弃坦克里,三天不出来指挥部队。这样一来,88师在路上就给废了,主力团的262团出发时有3500人,炸完后仅存750人,打头的1营780人被炸得只剩5人,营长和营指导员都牺牲了。

战后,兵团把责任推给26军,军里再把责任甩给没后台的88师,结果吴大林和政委均被撤去职务,该师番号更被撤销!可以说,如果兵团部一开始就让26军跟随20军一同压向下碣隅里,是不可能落得这种结局的。


26军76师也没好哪去,师部被炸,军属炮兵团差点炸光。

也就是说,最终够到美军的,只有炮兵严重损失的76、77这两个师。更不能接受的是,据26军后勤总结报告,这两个师在酷寒和急行军中,连饿了三天!226团机枪连更是长达五天才吃了一次饭。大量的战士即使后来幸存,他们的后半生也饱受胃病和肺炎的折磨。

但26军的英雄们不愧顶天立地,就是在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条件下,依然构成了一次极具威胁的打击。据美方记载,直到12月5日,北京的广播仍在一次次宣传,歼灭陆战1师只是时间问题。

12月6日午夜,承载着祖国人民希望的26军指战员们,在20军60师一部配合下,猛扑下碣隅里, 一举将正在公路上撤退的陆战7团与殿后的陆战5团分割开来,使二者都陷于苦战,又无法互相呼应。特别是陆战7团,战力偏弱,新兵多,一旦陷入混乱,并非没有崩溃可能。这是陆战1师最后一次濒临失败的时刻。

26军没有时间去总结前边的教训,20、27军屡屡犯的不讲队形,盲目一窝蜂冲锋的错误,轮到26军上阵了, 依然还在贸然密集冲锋,被敌军描述为“像蚂蚁一样的纵队”(日本陆普会《朝鲜战争》),自然是横尸遍野,不少“营连部队初次接战便伤亡殆尽”。说实话,打了这么多天,仍如此机械的犯重复错误,确实痛心。

另外,26军一些老毛病也暴露出来,据谢有法关于调查77师(属26军)在咸镜南道战役中《向兵团党委的报告》中直指:
"排以上干部怕死"

广大士兵对步枪不感兴趣,认为重而无用,都抢手榴弹带着。 战斗中,战士们"普遍反应是'伤无人抬,死无人埋”。

即使有如此多的不利因素,当天的强攻,26军冒着火力压制依然击毙了132名美军(熊团残部占87人)。
据美方记载,

“在陆战队的炮火打击下,他们蒙受了可怕的伤亡,尽管中共军队的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给美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但到天亮时,还是有近800名中国士兵横尸于陆战队阵前”。
“这次战斗表明,在进攻那些不易突破、不易从侧面包围并有重武器支援的美军阵地时,中国人显得多么脆弱无力”。(美国 亚历山大贝文《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二天26军改为巧取,可惜不敌美军重火器:

“12月7日拂晓时,中国人袭击了辎重队,陆战队的炮兵牵引车上卸下榴弹炮,在500码到40码的范围内直接展开炮击,发动袭击的中国人约有500名,只有大约50名保住了命”。 -------同上

77师230团团长张端胜也在战斗中英雄牺牲。

更令人震惊的是,迎头遇上前所未见的惨烈杀伤,26军一些部队的士气、信心发生动摇,竟发生两个连的部队在阵前放下武器的事!酿成为26军军史,也是我军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下午,中国军队开始在两座山峰之间的鞍状山脊上集结,准备发动反击。他们立刻陷入来自两座山峰之间的陆战队炮火的夹击之中,而且还遭到了海盗式飞机的猛烈轰炸,马鞍状山脊上的中国人很快就缴械投降了,共有220人" (出处同上) 这些因指挥不当,陷于地狱火力而被俘的200多士兵,还是心向祖国的,可惜结局很可怕: "司令部带着160名俘虏,对不能步行的俘虏给予食品、油料和药品留在下碣隅里,能步行的俘虏由宪兵连押护。。。。。。当中国军队突过来的时候,伏在道路上的俘虏大都站起来想逃跑,中国军队向这些人影射击(因视线问题误击),美军也以火力阻止其逃跑"(见日本陆史普及会《朝战》) “进攻的中国人似乎是把炮火集中在这些缩成一团的战俘身上,当他们中的一些人试图逃脱时,陆战队和中共军队一起向他们开火,共有137人被打死”。(见美国 亚历山大贝文《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然而,我们又怎能忍心去指责这些不幸的士兵?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而不是疲于奔命;如果这些天他们哪怕能吃上一顿饱饭,而不是冻饿到极点,身心濒于崩溃,我相信,这样的悲剧是不会发生的。

据美军统计,76、77师的倾力攻击,也造成当天美军战死75人,这一战果也实在可贵了。

长津湖战役中,26军参战最晚,追得最苦,战果相对最小。据亲历者所著《军旅生涯》一书回忆,该军在近1个月的艰苦战斗中,阵亡1605人,被俘76人,战伤2504人,冻饿牺牲187人,冻伤5053人,共计减员9425人。认为歼敌2000人,俘4人。 二次战役结束以后,9兵团开总结会,26军因为以上各种问题,受到了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的重点发难。
宋说:"你们26军打的什么仗呀?你们不是解放战争的英雄吗?怎么现在不行了?我要撤销你们军的番号!"。本就一肚子窝囊气的军长张仁初拍案而起,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在地图指点一番后,说道:"此战,我们26军是没有打好,但是兵团先把我们作为预备队放在100公里以外,然后又命令我们仓促上阵。敌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他们坐着汽车跑,我们的两条腿能追上汽车轮子吗?26军的番号是主席定的,26军的番号不能说撤就撤!""你说了不算!"
后来27军的同志也出来帮着打圆场,毕竟饥寒交迫的急行一百多公里去打敌人,再强的部队也难做得更好啊! 此事才算过去。宋、张争论事见:sohu.com/a/251468716_10


长津湖战役,美军陆战1师侥幸逃出生天。

整个东线美军的代价是:

海军陆战1师,11月27日-12月13日,战死464名,伤死101名,失踪186名,一共死掉751名,战伤2891名,共减员3642名。另,海军陆战航空队战死12名,配属的美海军护理兵战死15名,总计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战死、失踪778人。

美陆军第7步兵师(主要参战者就是“北极熊团”,也就是第31团级战斗队):战死421,被俘345(其中255人战后生还,被俘死90),失踪581,共死失俘1347人。加上负伤的,共减员2024人。注:美第10军伤亡报告比这个数字大得多,统计认为美7师阵亡失踪2575人,还不算美7师中亡失的韩籍官兵1561人。

美陆军第3步兵师战死172(人民军战果约占20人),被俘后死亡16,共188人;战伤303人,被俘后返回34人,共减员525人。

----以上,整个东线战场,美军共战斗减员6191人,其中死亡失踪2068人,被俘后遣返289人,总计死失被俘2357人,另外英军战死失踪47人,为2404人。这些战果,27军大致占1100人,20军占800人,26军至少占400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美方自己的伤亡统计资料也互相打架。这个版本,是战后很久的最终片,也是数字中最低的一个。另据美军第十军提交的伤亡报告,11月27日--12月10日期间,第10军美军官兵共阵亡、失踪3318人,还不算12月10日之后又损失的约100人,也不算韩籍美军、韩军亡失的2166人。

而志愿军战斗牺牲7000以上,总伤亡2万多人,若加上冻伤等非战斗减员,则突破5万。虽然代价巨大,总还算重创美军并将之赶下大海。顺便提一句,在随同美军下海的数万平民中,就有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

长津湖战役确实是在巨大的遗憾中落幕的。

广大指战员表现无可指摘,世界上任何军队在这样的极限地狱中都不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即使兵团指挥存在种种令人扼腕的失误,场面上打得仍比日军好看得多。

这里不妨以1943年美日瓜岛陆战做对比

当时的条件对美日双方最为公平,日军海、空实力尚在,在瓜岛战役中一度还压制美方。地面上的交手对像也以陆战1师为主,日本陆军在补给力度、重火器条件上远远强于长津湖的志愿军。

当然,瓜岛上的炎热雨林很折磨人,但比起长津湖那种地狱酷寒则又小巫见大巫,后者可以整建制的毁掉一支又一支精锐部队。

而且瓜岛上的美军从一开始就面临海军失利,登陆后形势非常孤危,日军在相当长时间里,有机会以优势打劣势。甚至倚仗航空兵、舰队的火力去摧毁美军机场。即使如此,最终日军不仅完败,而且仅仅只造成美军地面部队1592人战死,日军则战死、失踪高达16935人(此据日本第17军参谋长宫崎周一保存的资料数据)。

双方代价相差10.6:1,远超长津湖战役的3:1

若再排除日军舰队轰死的、被海航炸死的地面美军,则日本陆军战果还会更尴尬。同样是正面强攻,一木支队一次突击就战死800多,才击毙美军35人。整个瓜岛战役中,精锐的第7师团派了2507人参加一木支队,最后只剩143人回到日本,给美军造成的杀伤却微乎其微。相对而言,几乎只有轻武器的志愿军冲锋代价小,战果大,技战术更熟练,更高超,意志力更是无与伦比。

我们后人既要正视长津湖战役的残酷与遗憾,更要看到物质相差悬殊的交手,基层的志愿军已做到最好,足以令中国人自豪,做为后人,应该加倍的珍视和崇敬。


user avatar   jiang-zuo-shu-t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明显,中国人民志愿军是胜利者,即使胜利的代价非常大。 @刘翔熙 的答案虽然简单但基本说的准确,我就给补一点东西吧。有些人比美国大兵还爱美国真的令人忍俊不禁。

一、联合国军战略目标

首先说美第十军或者说陆战一师“逃跑成功”就是胜利了八成收了谁的钱,那时候的马润还不是四等人。这个师号称“美利坚之剑”,是王牌中的天之骄子,事实上陆战一师的目标是变动的。

在第一次战役结束,第二次战役开始,第十军最初的战略目标非常宏大——即配合西线的美第八集团军组合成“钳形攻势“,一举荡平北朝鲜境内的全部抵抗力量,占领全朝鲜以结束战争——统帅麦克阿瑟甚至放出话来“在圣诞节前夕解决战争,让孩子们回家“,上一个这么说的是日本的“三个月解决中国问题”。

然而,美国国会与麦克阿瑟的意见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在一开始它们对于新中国一直持“观望”甚至是“拉拢”的态度,且在他们看来。云山大战所遇到的中国军队不过数万,他们甚至认为美军在温井和云山遇到的不过是金日成将军残部的回光返照而已,于是他们劝说麦克阿瑟不要轻举妄动扯中国这只老虎的胡子。但激起麦帅的狂喷,因为在麦帅看来在二战之后,两大阵营的矛盾从根本上是无法协调的,暴力是对手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而美第十军指挥官阿尔蒙德是麦帅的狂热粉丝,一般来说眼中没有国会只有麦帅。既然麦帅说要占领全朝鲜,那第十军保证完成任务,一定打到江界。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江界”这个位置在哪,好我们来看地图。长津湖大概在红点的位置(灵魂画手没办法,有点辣眼睛),而江界就在鸭绿江前,后来唯一到达江界的部队只有美步兵第七师,他们还和对面中国境内的山河合影留念。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的美军指挥官有似麦、阿两人如此骄狂的,但也有谨慎的,即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他早就察觉到中国已经大规模干涉朝鲜半岛的战事,而麦克阿瑟的做法将把美军拖入地狱。阿尔蒙德认为这个人很没勇气八成是个陆军,于是给他做动员工作,告诉他对面的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实力和陆战一师一战,放心去打就是。

11月21日,就在长津湖爆发血战的前六天。美国国会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观察。确定对面的不过是小股的敌军而已,于是批准麦帅向北大打,也不再考虑和中国以及朝鲜的和谈。

因此我们可以下结论,美军给长津湖战役所设定的战略目标是歼灭北朝鲜所有抵抗力量,一举占领朝鲜半岛,此令不单单是麦帅个人的冒进,更是整个美国的冒进。

很快,他们就知道厉害了。

11月27日夜,志愿军九兵团阵中27军79师下属三个团在柳潭里冒着暴雪出击,要一举击溃美陆战一师的五团和七团。由于事先对美军的兵力估计不足,又遇上百年难遇的严寒。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度。陆战五团和七团依托地形,给志愿军攻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

志愿军战士身着薄衣,手持轻武器与敌浴血奋战,双方激战至28日,中国军队与陆战一师两个团相持不下。中国军队的看家本领是通过纵深穿插的,把敌军分割成包围后各个击破。此时的陆战一师就面临着这种困境,于是美军开始变更命令,从一举横扫北朝鲜变更为困收待援,进攻战变成了阻击战。

美军再一次变更战略目标的原因步兵第七师的三十一团在长津湖以东遭遇志愿军第八十一师和八十师的轮番攻击。于是在28-29日打算放弃下碣隅里的防线,转而支援新兴里的31团:

在第31团级战斗队遭到围攻时,阿尔蒙德最终命令第1陆战师从下碣隅里突围去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一个史密斯不可能完成的命令。——Appleman, Roy, Disaster in Korea: The Chinese Confront MacArthur11, College Station, Texas: Texas A&M University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31团最终在12月1日被志愿军击溃,最后缩编成一个三百余人营。而志愿军不但在阵前斩杀了该团团长以及代理团长,还斩获该团团旗。这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斩将”、“搴旗”即为碾压了这支部队,于是战史中便有了“歼灭团级战斗队”的记录。

也许是早有预兆或者说感受到了危机,麦帅终于在30日发起了总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美第十军的目的才是突围——亦可以说:活着走出去。

因此这里的结论是:美军最开始的目标是要荡平半岛内的武装力量,然后发现不行;转而转入防守以图守住防线,又做不到;那既然这样还是跑吧——意思就是,战略目标无法完成,还是选择好好活着比较实在。换句话说,打仗输就输了,活着比什么都好。

二、志愿军的战略目标

志愿军的战略目标是歼灭陆战一师这种谬论你大概是听高晓松说的。他没告诉你的是,歼灭陆战一师两个团只是一种手段,而中国军队的战略目的是扭转整个朝鲜战场的局势。

第一次战役之后,即使中国军队在云山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联合国军的攻势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更是制定了“钳形攻势“的作战计划要一举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此时摆在志愿军眼前的问题就是站稳脚跟,把战局扭转过来。

而共和国给志愿军制定的计划是:通过“东线消灭陆战一师“两个团”,以达到“将战线从德川——宁远一线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就算胜利。当然这个战略目标还需要西线的十三兵团的支援,东线只是一部分,但志愿军堂堂正义之师,是绝对不会把‘杀伤’作为目的的,杀人只是一种手段。

不仅如此,在“歼敌”这一问题上。命令中用的是“寻机歼敌”——即有条件的情况下大量歼敌,没有条件即使没有完成这一歼敌的任务,只要完成战略目的——将联合国军赶到平壤——元山以南即为胜利。

从地图上看,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再次原谅我的灵魂绘画)

那么这个战略目标达到了吗?当然达到了。在长津湖战役中,敌人以为代表国家意志的钢铁能够是他们一往无前,而持简陋装备的志愿军九兵团以巨大的代价迫使美第十军的战略目标一变再变,最终将其从兴南港赶下海。而西线志愿军十三兵团瞅准机会,全线发起总攻——联合国军的防线最终崩溃,分批突围撤退到三八线以南,于是开始收敛。

志愿军月余收复平壤,光复整个北方——中国军队的国产解放鞋,踩在了三八线上,平壤也好,元山也罢,皆在脚下。

三、结论

中国军队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且始终没有变更过战略目标,这不是胜利又是什么?虽然战术层面上损失巨大——这和国力、经验、情报以及后勤(特别是后勤)有关,此处讨论胜利和失败略去不表。在我看来伤亡或者说所谓的交换比只能说明战争的残酷,如果伤亡惨重就不算胜利的话,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都是败局

而反观联合国军,或者说美军,在志愿军凌厉的打击下,战略目标一变再变,在撤退的路上再也不提之前的“横扫北方“、”在圣诞节前解决战事“,这不是失败又是什么?

参考书目: 【抗美援朝战争史.卷二】


user avatar   xiang-xi-lao-tu-fei-yi-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有不少人老是用阵亡人数来判断胜利。这对不同类型的战争是一种狭隘的错误认知,因为说到底战争是政治的延继,还是要有政治目的性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和你是不是应当付出这个代价,才是考虑重点。

朝鲜战争最终定义为美军失败的原因是,美军是击退南下北朝鲜军以后,越过三八线,准备把北朝鲜政权打垮后,建立一个全朝鲜的亲美政权。而志愿军的出兵警告,并不包括美军越三八线之前对北朝鲜军的打击。

我们不隐瞒志愿军确实有推过三八线以后的后继计划,但实施情况并不好。但出兵的大致目标是达到了,而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的一系列计划都是失败的。

说白了,这场战争,美军打的也不是美国名号,是联合国,志愿军大家都知道来自中国,但也没有打着中国名号,所以在这场长达3年的双方动员数十万上百万的大战中,中美双方国家层面并没有宣战。那么,这就是一场,大国安全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战。朝韩各自保留政权先不说,就说中美苏三国势力之战,最终当然是中国胜了,因为只有中国的目的达到了,尽管中国原计划是先解放台湾,然后帮朝鲜南下。苏联支持的北朝鲜南下计划就是失败了,保持住三八线,也不过是维持。美国帮助南朝鲜是胜利的,但顶到鸭绿江被压回三八线就是失败,然后也是维持。

长津湖我军九兵团损失很大,这里面有大量的计划失策,但是目的也达到了。

上面反复的,前前后后的讲,最终总结就是。你在美军眼里就是一个保安队,别人不承认你的大国地位,也不承认你的地缘安全范围,越过三八线,按麦克阿色的讲法,也是准备摸一摸苏联人的底线的(额,是的,在中国土地上,说到中国军人,刚才说过了,他认为就是一支保安队),你通过一场,在各国眼里是单方面屠杀的,连绵血战,狂推联合国军回到了三八线,并稳固下了战线,这还不是胜利?如果战损比完胜美军的话,只怕并不需要这样血战,好比你有苏联实力,美军就不会越过三八线了。

说到阵亡数,作为国内民众,那是士兵是我们的亲人,固然是需要永远铭记的。但是对战争环境下的统师和将军来说,林总曾总结:“要爱兵如子,也要用兵如泥。”,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刚从废墟中站起来,迎战如日中天的联合国军,只有血肉筑此山河,别无他法。当然你也可以不去,那么东北将成为美苏的斗兽场。

当时的中国,什么也没有,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还能付出些什么呢?一个国家的不屈意志,悍不畏死确实是一种表现。


有关长今湖战役的一些具体情况介绍,我放在评论区了,主要是针对一些评论的回答,我得空再更到主答题区来。

简单说一下长津湖(长今湖也行)战役的大环境,整个志愿军作战的二次战役,长津湖是属东线,东线是以美第10军为主的总兵力不下6.5万人的大部队,加上沿线部队人数不低于10万。我军入朝后,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线,因为西线有美第8集团军,而东线面对美第10军的当时只有我42军。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快速增兵,并打掉东线,积极侧应西线打美第8集团军,从华东调来了宋时轮的9兵团。

对于网上泡制9兵团加急入朝是为了打掉陆1师,是拿着战役歼战要求的电文说事,将东西线整个二次战役的安排电文就不看了,中心思想就一个,表达毛在长津湖是浪战。说白了,就是料准你也没时间把百度里长津湖的战役讲解看完,因为太长了。

我敢保证很多网友脑中自补的是千里沿线,一只叫陆1师的美军,一路孤军逼进,我军从国内调来一整只兵团,埋伏并包围了行进的陆1师,然后陆1师左突右冲的摆脱了围攻,扬长而去。。。。。。然后感慨,还是诗人啊,太浪漫了。这时就忘了,就是这个诗人,刚刚把全中国打下来,家底就是南湖上的十多个知识份子的兴趣小组,从他主持红军到全国胜利只花了十多年,中间还包括抗日战争。而且志司里还有一尊战神,叫彭德怀。有的人在网上的脱口秀讲的段子,可惜网友们愿当成历史揭秘。

他们不奇怪,为什么东线就一个陆1师,西线却配上一只第8集团军。也不明白,为什么陆1师这么好用,性价比如此之高,不多用两次,说不定都能帮常申凯收复中国了,可自从上了兴南港的船陆1师就不回来了。不,他们不想知道,因为听段子更有戏剧性。


再补充说明一下长津湖,那是东部高海拔的一个山区,可能大家一听有个湖,认为是平原低地的湖区。实际有1000-2000的海拔。如果看等温线,一般的冬天就是零下13度左右,但是在最冷的1月份,也会达到零下27度。问题当年的长津湖一战,遇上了50年一遇的极端寒冷天气。所以,当年的气温达到了零下50度,这个气温相信大家在天气预报中,大概也就是在黑、吉、哈才常听说了吧。朝鲜是个半岛,还不是高海拔内陆。

在长津湖我军受极寒影响,出现了比较重大伤亡,有5万多。这不是作战中的,就是直接冰冻减员,美军也有,但他有个好处,他是装甲行进,有发动机和燃油,还有空投。

第9兵团的调入其实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大部分士兵就是渤海周边各兵团的。可惜当时他们的作战目标是渡海作战,准备不足。这一二次战役是紧贴着的,一次的规模只是一个师级的突进。二次不得不大打出手,因为人民军快退无可退,首脑机关可能只有退往中国一条路了。这个可能引起我国警觉,发动一次大的战役,还是坚持国门外解决问题为主吧。这时11月24日的北朝鲜,不仅是一直在撤退,现有的一点点地盘,被划成了两坨,美军是有两次已直达了鸭绿江。

再不大打,过一个月,也就没什么朝鲜战争了,只有朝鲜抗美游击队了。。。。。。。


这个说到出兵朝鲜,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金和斯大林一要求,我们就上杆子出兵了。历史上我们与朝鲜的关系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说了。新中国对朝鲜的定位和需求也是有的(大家顺着朝鲜的党派和军队检索一下),而且所谓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聚成的,这话如果对中朝关系了解的更往朝鲜战争之前推的话,实际成立早与朝鲜战争。在国共两党的一些重大事件中,也有朝鲜人的身影(1910年朝鲜被日本灭国,这里路数就很多了,依靠中国再次怼翻日本是一只很大的抗战力量)。

这个详情打出来也会被删,提供一个思路,大家找一找资料吧。


user avatar   midair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缺编团:指2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韩国营四个营兵力

南边还有一个试图打进来的步兵营+坦克连,因为没有被包围虽然一直在进攻但是不算人。)

———-重新定义缺编

新兴里战役投入进攻的就4个团,238,239,240,241(30日才赶到,一共参战2天)。242去了一个营,剩下的人蹲在1221高地干掉了强弩之末的美军突围部队。

请问里面被美军消灭了几个团?被美军重创了几个团?一个团都没消灭也好意思说是“基本消灭一个师,重创一个师”

——-重新定义师和基本消灭

“并部分突围”-指600多零散逃出,300多被人用卡车找到后拉出来,其中一共300多个完整的。

按这个逻辑,我看淮海战役是由国军的三场大捷组成的:

碾庄大捷:以一个兵团10万人牵制华野30万人,最后部分突围(指6000零散逃出,其中3000多是华野送去徐州的伤员)

双堆集大捷:以一个兵团12万人牵制中野全军30万人,最后部分突围(指胡涟带3000人突围)

陈官庄大捷:以三个兵团30万人牵制华野、中野60万人。最后部分突围(指大约1-2万零散逃出,孙元良化妆农民单人突出,李弥化妆粮食双人突出)

————-重新定义突围和战绩牛逼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qi-wu-hai-shi-ta-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_╰)╭无论去过多少次都很难,星巴克店员总是特别热衷于纠正我在点餐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我要个小杯……”

-“您是说中杯吗?”

-“对对对,的冰红茶”

-“您是说红茶冰摇吗?”

-“对对对,加桃浆,不加糖”

-“您是说冰摇桃桃红茶吗?”

-“………今天可以不问这么多问题吗?”


user avatar   hu-hai-san-re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zhou-sheng-9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的,这还有意外收获?

前几天就看到这个内容,没当回事,以为是假的或者是重名。

没想到还真有其事!

目前还不知道真假,不好下结论。先把位置占好,等待后续结果。

在此之前,我们如果先假定它是真的,那就有意思了......

办案检察院、公安分局的领导们现在肯定睡不好。如果涉及到什么不可说的事情,各位领导和办案人员的下场不得而知。总之是很后悔,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毁了自己本该光明的坦途。

王新刚以及他的妻子现在肯定睡不好。你说你自己办的啥事心里没数吗?怎么就敢这么高调呢?人通缉犯还知道找个餐馆后厨啥的人少的地方打工,你们这么大事儿怎么就不知道低调做人呢?

两口子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你说咱要是在狗咬人的第一时间就道歉赔钱,是不是就扯不出这么大的事儿了?

不过按他们这两件事的行事作风,事情败露之前肯定是不会收敛的。这还只是报出来的,没爆出来的呢,还有多少?谁也不清楚。

王新刚现在是科级干部,十年前大概率不到科级。到底是什么样的能量能将百万级的诈骗案件压到这种地步,我不敢想。

如果他们两口子没问题,那说明他们只是普通的没有道德的乐色;如果他们有问题......

期待会有后续调查结果并且结果公开。




           

相关话题

  抗美援朝我军使用没良心炮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战果如何? 
  最近《三八线》很火,虽志愿军的爱国精神可贵,可牺牲了也很多,若在朝鲜半岛发生突发事件,中国参战值得吗? 
  中国的军队为什么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 
  美国有没有描写抗美援朝(他们称之为韩战或者朝鲜战争)的影片?有哪些? 
  当年的抗美援朝到现在看是否值得? 
  长津湖之战中为何美军不反杀?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是否有厌战情绪? 
  抗美援朝真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么? 
  为什么抗美援朝选择了彭德怀作为主帅? 
  同样的坑道战,为何志愿军能守住上甘岭,而硫磺岛的日军却只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前一个讨论
假设英国在百年战争中胜利世界会如何发展?
下一个讨论
民族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