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六国知道秦要一个个灭了他们,为什么不能合心合力一举把秦灭了?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你们知道地理的作用了吧?

秦在最西边,把秦灭了,东边的齐国燕国能得到秦的土地么?反过来其他六国把齐灭了,秦国韩国又能得到什么?所以金角银边草肚皮,不就是这道理么。中间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赵国就比较悲剧了,这地缘和欧洲的德国差不多,分明就是四战之地。晋要是不分,或许还能用体量弥补地缘的差距,三家分晋就没办法了。

这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秦占据关中,有崤函之固,灭秦的军事成本高,这又打击了六国本就不齐的心。

当然单看这些还不足以体现秦的优越,再给你们补充一个:先秦时期长江中上游开发程度很差,六国中任何一国和巴蜀的交通都远不如秦便利,故秦能首先占据巴蜀,国家的潜力明显增加,其他国就没这红利。

so,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啊。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合纵,大家合计着由魏国的敖仓统一给粮草,过后还。魏王同意了,事后还账时一个比一个翻脸快。后来的合纵魏国加入条件之一是联军自备粮草。

搞笑事说完了,正经回答下


秦国并不是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的,而是从孝公算起,经过对东方六国一百年的零敲牛皮糖战略,零敲碎打的歼灭六国有生力量,将六国疲弱的都不堪一击之后,在短短九年(前230—前221)里一气呵成把六国全灭了。

而在此之前,六国,尤其是楚齐燕,对秦国一直缺乏警惕,或者说没必要警惕。

某不太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里,商鞅在变法前说过一句话:

国强一代,屡见不鲜

国强两代,屈指可数

国强三代,闻所未闻

这实际上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局势常态,春秋前期,郑小霸,而后齐大霸,然后晋大肌霸,最后晋楚争霸,期间还有宋,秦,吴,越多次加戏自称霸霸,其中某些霸霸局势强大时,气势上并不比昭王时期的秦国弱,楚国跑到洛阳问九鼎,晋国一家公卿(赵氏)就敢在齐国边境陈兵十万威胁齐国交出政敌,而这么嚣张的公卿,晋国之前有六个。那好不威风,好不霸气?

后来呢,晋先没了!

到了战国初期,魏国一家独大,那可真是四面出击,河东河内,河中河西,就没有他不想要的,文侯武侯,让周围闻风丧胆,到了第三代甚至称了王!那嘚瑟的,也不弱你秦啊!

所以,截止昭襄王为止,秦国真正在国力上可堪称霸的,也就惠文王,昭襄王(武王四年太短,不算)两代,其中到昭襄王后期才具有压倒性优势,还比不上春秋时百年称霸的晋,而且五国伐齐以前的齐,长平之前的赵,垂沙之前的楚,全都是天下霸主的种子选手,并不是很忌惮你秦。

实际上,在始皇帝真正发动致命一击以前,真真切切感受到秦国亡国威胁的,实际上也就是三晋中的魏韩两国,燕国离秦太远,甚至视秦为牵制自己大敌齐赵的最大希望。

至于楚齐赵三国,一直是秦国的竞争对手,赵就不说了,胡服之后,长平之前是东方第一军事强国,北并中山,西设云中,国力之强,甚至一度在昭王前期干预秦国内政。齐国与秦并称东西二帝,楚国即使到最后,也有橫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所以除了魏韩,在齐楚赵燕的眼里,秦国之强,无非像麻将坐庄一般,轮到他了,过几年说不定又该我。

而且昭襄王掉线以后,秦国继任的国君确实有衰弱之相,守灵王赢柱了守了三天灵就下去了,庄襄王虽然持续了三年,但在位期间,朝中已经有各方势力的争斗了,楚国势力(华阳夫人,昌平君昌文君等),韩国势力(夏太后)还有赵国势力(赵姬,吕不韦),都在秦国的朝堂上争斗,一如当年晋国六卿崛起前的征兆。

所以,即便在昭襄王后期,列国,尤其是并不与秦接壤的燕齐两国,一直对合纵攻秦缺乏动力,齐国一直觉得秦国还远,在国力尚存时更在乎自己周围的利益,结果平燕内乱惹怒了燕,灭宋惹怒了五国,结果爆了战国最大的冷门——战国最大酱油燕,靠着百年出一个的名将乐毅和韬光养晦二十年崛起的国力,拉着这个能跟西秦分庭抗礼的东帝同归于尽,为秦扫清最大障碍。等到齐国发现秦国扩张到自己边境的时候,他已经虚弱的连名义上的抵抗都无力了,隐隐战国老二的齐最后不战而降,不能不能说是对这个短视老国最大的讽刺。

而从秦国这边来看,无论是国君还是臣子,在昭襄王逝世后就该走下坡路了,如果把整个秦国作为一段历史来看,这个已经有近五百年历史的老诸侯国距离彻底灭亡,也就不到四十年了,差不多相当于光绪时期的清王朝一般……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诸侯国就在临灭亡前一口气,硬是攒出了始皇帝,王翦,王贲,李斯,蒙恬……一群不输于后世开国王朝的阵容。始皇帝即位后,以二十来岁的青年朝气,先后平定嫪毐之乱,扳倒权臣吕不韦,平定昌平君叛乱,解决朝堂所有的外国势力,然后秦剑东指,天下大定……

开挂是挡不住的,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有差错,比如始皇帝和胡亥父子换位、武王,赢柱,庄襄王多活几年、齐国没有招惹天下、……那秦国统一都可能如同之前的晋楚魏一般,无疾而终。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流氓,假仗义。

国与国之间,是没有任何道义的。犯罪分子团伙经常会发生分赃不均的火并。

退一万步,就算六国能灭掉秦,结果还是剩下的五国互殴。问题回到原点。

大部分人生活的环境是有法律,有道德的。都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杀人不用偿命,任何犯罪不会被惩罚。


user avatar   ricardo-4-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我所知,

英国被美国搞过。(加速推动解放殖民地,减少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法国被美国搞过。(同上。)

欧盟被美国搞过。(现在忽悠英国脱欧,呼吁保护主义。)

日本被美国搞过。(广场协议。)

俄罗斯被美国搞过。(苏联老大哥已经走了20年了!比蚂蚁竞走的时间都长。)

朝鲜被美国人搞过。(当场分裂。)

中国被美国搞过。(太多了不说了。)

中东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哪个没被搞过。

古巴被搞过。

这个美国人太鸡坏了,咱们就应该合伙搞他!

然而,,,现实如你所见。

大家都知道美国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但是大家都想抱上这条大粗腿。

假如,假如,假如美国霸霸对我好一点点点点点点,我就比其他国家强!!!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的专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的,因此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谋生方式,你的专业是你的一项谋生手段。

因此当别人选会计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是在他既定的能力和资源约束下,会计作为谋生手段,是他比较满意的,而评价一个谋生手段好不好,满不满意的标准当中,并不包括自己兴趣上喜不喜欢这一条。有些人喜欢一个东西并把这个东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但喜欢并不是谋生手段成立的必要条件。我可以不喜欢这个东西,但不妨碍我用这个东西赚钱。

当我在比较高的性价比组合下赚到的钱,下了班,拿着钱去做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去真正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从事我喜欢的东西,那才是喜欢该有的样子喜欢不是把它作为自己每天吃饭的谋生方式,每天看客户和老板的脸色行事,你能喜欢的起来吗?


user avatar   guo-zhu-1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直观…

灵玉看诸葛青的战斗,他懂,要想打,就必须占吉位,不然没得打,而诸葛青不会让他那么容易占上吉位,所以灵玉也挺头疼的,但灵玉也有北境苍潭,全图aoe,所以也有优势,灵玉和青是一个档次的…


而王也呢?直接告诉灵玉,你随便占,我即是吉凶,我即是天道,四盘随我拨…


王也》灵玉=青》楚岚

给罗天大醮分个档次…

王也独一档…

青和灵玉第二档…

楚岚贾正亮风沙燕第三挡…

唐文龙玲珑云第四挡…

挂马仙的咱不算,宝宝手动挡…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aus-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user avatar   he-he-91-7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评价孙中山,要看其主流,不是说孙中山不能批评,他犯过不少错误,有过很天真幼稚的举动,孙中山自己承认,由于北洋军阀的存在。去一清朝,特生出无数之强盗,而民越发不聊生。孙中山团队队伍建设一直都很捉急,孙中山在招收追随者的时候,考虑理念的因素不多,更多的是江湖义气。是是否给他金援。孙中山在他的追随者里,真正跟上他理念节奏的并不多。孙中山是革命的,但是方法不对,历史证明也不会成功。所以,孙中山的革命从头到尾是一种孤狼式的,缺乏严密根基的革命。最终自然不能成功。

但是他率先倡导革命,最终促发了辛亥革命的发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制度,他坚持维护民主共和之法,同北洋军阀的反动政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宣传救国理念,也曾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腐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虽然在手段上是极为幼稚的,但在理念上相对是最先进的。这才是正面的主流,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观宣传成什么忘恩负义的小人,嫉贤妒能的政客,终究不登大雅之堂,某些孙中山黑子一提大月薰我就知道,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其实不过是人家断章取义,故意拼凑的所谓史实,根本无法放到当时的近代历史的大背景去看,反而纠结一些具体细节。甚至从婚姻、男女关系角度去解构大历史。这都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使用的可笑手段。

以孙中山这样的家庭背景,根本用不着去冒着极大风险去闹革命,他哥哥在旧金山是有土地的资产阶级,他又是学西医的高级人才,在那个社会的普遍贫困的海外华侨里他仅凭这一点足够成为中产以上,仅凭他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毁家纾难,首创革命,推翻腐败的清王朝,足够称为一代伟人。




  

相关话题

  假如你是古代皇帝,有什么反腐的好办法? 
  明朝与清朝相比,哪一个综合因素更好? 
  如何体验在赵国当嫡长子/太子? 
  以下及更多春秋战国而出成语及典故,是不是很有可能是虚构的? 
  除了南京大屠殺,歷史上還發生過其他屠城嗎?如果有,規模有多大? 
  在秦朝被叛军毁灭时,九原三十万秦军与南越驻军为何不到中原勤王? 
  秦朝灭百越能动员50万人,为何明朝对满清战争东拼西东拼西凑才10多万人?清朝对准噶尔也十万不到? 
  辽国耶律家和萧家世代通婚这样能长久吗,不会有啥遗传病吗? 
  古代有哪些惨绝人寰的事件? 
  你最喜欢中国历史上哪个年号?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十六年前重剑杨过能否打过黄蓉加李莫愁?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部分文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葬这种丧葬形式?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