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理复杂,子板块太多,导致许多认为的南方人特点,是来自不同板块的复合体。
例如:
南方人吃甜——其实几乎只有太湖平原(主要集中在苏锡沪三地),福州城区等极其少数的地区吃甜。
南方人吃辣——确实南方内陆基本吃辣(主要是辣椒),但东南沿海除浙西,闽北等少数地界都不吃这种辣。
闽南也吃一点点辣,但主要是酱料,而非直接加辣椒。
南方人不高——淮河钱塘江之间的的江淮,江南部分其实身材不低。当然,全国最高还是在北方的渤海湾和东北地界。
南方人柔弱不擅打架——实际上南方山区普遍因为地形原因,性情凶悍。其中,闽粤桂的山区是宗族集团式战斗,云贵川湘(西)的山区,则更多天然野性的单打独斗。
对南方人柔弱的印象,实际主要来自民风绵软的太湖平原,即传统江南。
南方人不去大澡堂洗澡——这也是错的,近代江南就有泡澡文化,建国后。全国城市都是筒子楼配置,没有卫生间,大多都需要建设公共澡堂,不分南北。
认为南方人不去大澡堂洗澡,主要是因为南方高中,大学新建校舍更多,抛弃了以前的公共澡堂设计,独立卫浴较多。
南方人什么都吃——实际上主要是南方丘陵地貌为主,原始山林更多,开发较晚,吃野味就更流行。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皆是如此。但长江流域平原地区开发早,吃的是相对正统很多的。
北方山林地貌只是比较少,但在这些少数山林地区,也是有吃野味传统的。
南方人宗族强盛,爱生儿子——这主要也是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个宗族文化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在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宗族文化是非常弱的,也没有强烈爱生儿子的执念。
南方人喜欢走私——这可能完全只是基于改开初期宁波以南沿海地区的印象,因为在淮河到南通一线的沿海完全不适合建立港口,而南通到宁波一线官方管控力度很强,极少流行走私。
南方人只会搞轻工业,小买卖——实际上这也只是基于浙闽粤沿海民间经济的印象,长三角一带,特别是苏锡常宁沪甬是重工业重地,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有不少。
南方内陆则一直是军事国防工业的重地,也有不少能源矿产的开采开发,亦是重工业所在。武汉,长沙,重庆,都是重工业重镇。
南方人擅长读书——宋以后的科举时代,南方整体确实成绩好于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一枝独秀,但这种优势已经随着49以后,北方的复苏慢慢消退了。
南方人擅长经商——宋以后的确是如此,原因在于南方更加湿润,水系发达,物产丰富,容易发展出手工业和商贸市镇,同时有东南沿海良港,便于海外贸易。当时商业差一些的,也就是贵州,云南这些省份了。
以明清商帮而论,南方比较出名的有徽,洞庭,龙游兰溪,甬绍,闽,潮,广府,江右等,北方则可能只有晋,陕,齐鲁了,且晋商走的也是陆路,与南方不同。
不过,今天的产业模式下,也只是南方沿海经商比较突出,也就是苏,浙,闽,粤四省。北方比较突出的也是沿海的山东省。
南方人喜欢吃米粉——大部分地区确实是吃的,但是在长江下游也就是江淮,江南地区,是没有米粉的。
南方人非常迷信,热衷风水——这主要还是广东,福建两省的客,闽,潮,广府四个族群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些地方民间鬼神信仰体系相对发达。
南方人爱信基督教——南方沿海确实分布一些基督教较多的地区,比如宁波,温州,福州等,这与近代西方传教常常从这些口岸城市登录有关,但是也仅限于此。
相比较而言,北方的皖苏豫鲁交界的中原乡村,才是基督教非常旺盛的地区,人数远远超过南方。
南方人爱出国留学——明清出洋,多见于闽粤两省沿海地界,因为地理位置缘故。近代,改开后,因为两次东南沿海经济崛起,苏,浙出国留学人数也增多,且并不一定集中在大城市。
不过,随着08以后的大城市化,南北内陆中心城市的体制内中产子弟,留学人数都在急速增多。北方的大连,沈阳,天津,北京,西安,青岛,济南;南方的成都,重庆,武汉,长沙,昆明,合肥,都是出国留学生较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