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说古代的话,那我建议把这个时间范围扩展到包括现代在内的整个历史。
一切都是人的行为,哪分什么古代和现代。
因为社会风气容易极端化,所以导致出现了很多和初衷矛盾的结果。
贞节牌坊就是社会风气极端化的产物。
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她再难以爱上别人,发誓不再嫁人。
其实这就是个人的行为,并且令人感动。但是风气一旦形成,那就不是个人的事儿了。
加上政治环境的鼓励,再从某圣贤的文章中断章取义,事件往往就会向着畸形发展。
至于提倡多生育,那是劳动力需求,和贞节牌坊是两码事。
按现在的理解,一个经济建设、一个是精神文明建设。
这两个建设其实就一直是有一点点矛盾的,就如同又要大力发展工业,又不能污染环境。
回到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政治环境和主流文化是分不开的。
拿汉朝举例,为什么汉朝的二婚女人特别有市场,别说二婚,你丈夫死的越多,你就越抢手。
因为这个时候的风气就这样,大家认为你死丈夫不是你的问题,是你丈夫命寡承担不了你的福气,所以不牛逼的男人不能娶你。
追溯这种源头,应该和刘邦有点关系,你看他后来那些女人,不是寡妇就是二婚女,加上薄夫人一个魏豹的老婆,最后居然成了汉文帝的母亲。其实本身也没什么关系,可一旦形成风气就不一样了,大家就会觉得是这女人太富贵了,前边的男人hold不住。
除了明清以外,历史上大部分朝代主流政治很少说鼓励贞节牌坊的,只能说是表尊重。
好比说秦始皇给巴清发贞节牌坊,本神人家巴清做了贡献的,给人发一个奖状很正常。大部分朝代也都这样,尊重但没那么极端,而且普通老百姓你守贞洁国家也不搭理你。
再说程朱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看就不是什么刻意强调的绝对性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对节操比较看重的表达而已,人家要求自己又不要求别人。宋朝压根没当回事,老百姓女子改嫁很正常的行为。
明朝朱元璋确实把这个贞洁牌坊当回事了,他本身就那种对道德有着过于极端的偏好的人,想要的是至清至明的社会风气,理想没什么错,但和政治绑定的太深了。
清朝就不值一提,就彻底把这个发展成了礼教了。
但总体来说还是老百姓认可了这种社会风气,在极端中感受不到极端。
没有提倡多生育,古人娱乐项目少,基本就是夫妻生活了,而这有了就得生,这样生育率就会比较高。
古代女人可以改嫁,但就像现在一样,二婚依旧是被人看不起的。再婚的夫家多半是不如一婚的,而且二婚的丈夫绝对会看不起自己的老婆,生活不一定比守寡强多少。
另外,朝廷一定是出于好心而不是维护什么子虚乌有的纲常伦理之类的。一个女子自愿守节伺候公婆很苦的,政府给些扶持是很正常而且正确的行为。至于这个自愿有多大水分,那得思量思量了。
多说几句,真的别把古代统治者想的太坏太蠢,他们不至于把精力放在欺负女人身上。同时期一样会有无数的男性光棍和鳏夫,有点家产的人不会要二婚,没有家产的人家嫁过去可能更惨。有政府支持和保护的当个烈妇,真的比再嫁要差吗?
以前看玛丽苏小说,有钱人家的女主本来很好看,非要化妆化成丑女……
最后被恶毒的女配一杯凉水泼在脸上,所有妆都掉了,在场所有男生被她的美丽惊呆了……
什么妆品能被一杯凉水洗掉啊……
这样的话我花钱买卸妆油有个什么意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