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越来越不卖座了?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g-shu-shu-75-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好莱坞及西方电影夹杂的植入式广告太多,我想是个原因。

铺天盖地的广告,引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于是,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传统的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植入术广告不说一句自己的好,不说一句别人的坏,只是利用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和模仿,通过剧中主人公对该物的使用、展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你。

植入式广告,妙就妙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西方的电影导演为了兜售西方的价值观,把这种营销方法运用在了电影里

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英美演员主演,美国团队制作的故事片《兵临城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部取材于二战中一人击毙400名德国士兵的苏联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的故事片中,导演运用好莱坞擅长的大战争场面、枪战、英雄配美女等元素,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拍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但大量与电影故事无关的东西被导演巧妙的“夹带”进来,做得无声无息,貌似浑然天成。

但这种植入式镜头多了,就反而欲盖弥彰。

01 “被迫”参军

大家知道,当德军侵入苏联时,无数苏联青年男女为了保卫祖国,或痛恨法西斯,或为亲人报仇,都毅然报名参军。但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一点也看不到。



是与剧情无关吗?不!我们在电影中看到苏联军官推搡着、驱赶着无数的新兵挤上列车,然后居然还用大铁锁“咔嚓”一声,把大家锁在车厢里了。



这历史被歪曲的不动声色!

02 恐怖的战场纪律

各国军队在战争中都有自己的战场纪律,前苏联在自己拍的电影中也有反映。但《兵临城下》里,导演虽没说什么,但情节、镜头告诉我们:苏军似乎在不该使用战场纪律的情况下,滥杀无辜。



镜头一,新兵们集体坐船开赴战场时,遇上敌机轰炸,士兵们无处藏身,胆小的人跳入水中,让人联想到似乎情有可原,但遭到军官们的“点杀”。还没上战场,好多苏军士兵就死在自己人手里。





镜头二,当刚上战场的新兵发起冲锋时,连每人一支枪都做不到,军官要求“如果拿枪的人死了,跟随他的人就会捡起并继续射击”,剧中的主人公瓦西里·泽索夫就只领到五发子弹。给人强烈暗示这是一场注定无法取胜的战斗,但苏军执法队却用重机枪、冲锋枪对撤退回来的士兵们疯狂扫射。







03 宣传工具

当主人公瓦西里·泽索夫发挥杰出的射击天赋,一举击杀5名德军的时候,震撼了党代表达尼洛夫,他把瓦西里·泽索夫的英雄事迹登报了。而这引起了威严的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注意和利用,动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瓦西里·泽索夫每天的战果,借以鼓舞苏军的士气。





但电影情节告诉我们,瓦西里·泽索夫以前与德军无冤无仇,他也不想当什么英雄,更没什么“革命”的理想,他之所以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就是他从小跟着爷爷打猎,练就了一副好枪法。导演想说:其余的都是宣传、宣传!



04 颓废的苏军士兵

熟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人们,都知道当时在每一天、每一条街道,英勇的苏军士兵都在浴血战斗。而电影中,废墟外面是激烈的战斗,而没有参战的士兵们都利用现在还“活着”的时候,抓紧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男女士兵在跳舞狂欢,女兵在描眉画唇、对身边的男人挤眉弄眼。一副颓废不堪的样子。





伟大的苏联红军,导演没说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

05 赤裸裸的批评

当党代表看见自己所爱的女战士塔妮娅(实际与瓦西里·泽索夫相爱了)“牺牲”时,加之看到瓦西里·泽索夫迟迟不能消灭德军派来的著名少校狙击手,毅然爬到瓦西里隐蔽的狙击阵地,决定用自己引出躲藏在暗处的德军狙击手,帮助瓦西里·泽索夫消灭他。

就在这生死一瞬的关键时刻,再也按捺不住的导演,通过党代表的嘴,安排了一大段与剧情无关的对白,对苏联追求的社会制度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告诉我们什么是乌托邦。

大家看看这段台词与当时的战场环境、生死时刻是多么的无关;看看导演是如何把自己的私货插入其中

“瓦西里,我是白痴,人永远是人。努力想创造个平等的社会,在那里你不用嫉妒邻居,但还是会嫉妒别的,想得到你得不到的,这世界上,就算在苏联,都仍有穷人富人,天生的富人,天生的穷人,富人恋爱,穷人也恋爱。塔妮娅不会回来了,他死了,瓦西里……。我想帮你,让我做最后一件事,这次要做件有用的,让我把少校引出来吧。”





这段东拉西扯的话的逻辑和观点,仔细捋捋,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我错了,没有真正平等的社会,不可能人人都快乐,人人平等、快活,那是乌托邦;

第二,包括苏联;

第三,我的证据是,例如塔妮娅爱你而不爱我,我就嫉妒不快乐;

第四,我这次做点实际有用的,不再尽是没用的、错误的政治“宣传”。

用塔妮娅爱与不爱扯到一个社会制度问题,是真能牵强附会

电影中这类植入式“广告”还很多,如老百姓没有船逃出战场,而高官赫鲁晓夫独自一人威严的从船上下来;帮助瓦西里·泽索夫对付德军狙击手的老兵,因去过德国被自己人关进监狱打碎了他一口牙齿;小孩子萨沙被德军和苏军都利用来作为战斗的工具,成为牺牲品……







导演一边展示着战斗英雄的精彩故事,一边又用西方“有色眼镜”审视苏联战场、苏联红军,躲在大量的镜头后面,静悄悄地传播他们的价值观。

对那些抹黑苏联在二战中的功绩的西方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可现在,有人企图抹煞苏联人民的壮举,埋葬英雄的真实性,伪造和扭曲了整段历史。”“我们绝不允许这样做,俄罗斯将抵制所有试图抹煞苏联贡献的企图。”

大家不妨看看这部既好看又耐人寻味的电影,增长一些见识。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帝国衰落了。

跟十年乃至20年前比起来,好莱坞的制作水准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下滑不少,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正在飞速地被边缘化。

当然,作为产业空心化的体现,电影工业作为高风险的人力密集型产业,衰落也是必然的。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近年漫威电影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式的大成本续集电影占据了大量资源和市场,好莱坞商业片的总体质量和多样性都是下降的。

2. 因为大资本的挤压,除了恐怖片和动作片以外的中等成本电影(比如悬疑、警匪)失去市场空间,不断萎缩,几乎消失。现在特效大片和独立电影的鸿沟非常明显。

3. 独立电影越来越政治化,无外乎种族女性LGBT这几个话题,这些题材都很好,但只有这些让电影市场缺乏多样性。另外这些电影里太多奥斯卡命题作文,八股味浓,不够真诚也不够深刻。

4. 优秀的独立电影出于利润空间和你懂得的原因,一直难以引进。不过现在连蜘蛛侠都引进不了了。

5. 至于题目中问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本身非常平庸,之所以能续命到第9部,就是特供中国市场捞easy money。现在中国观众也腻味了。


user avatar   chen-hua-43-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倒没这么高政治觉悟,我只是觉得,好像我越想看什么,他就不给我看什么。

例如变形金刚,我想看一堆机器人咔咔咔给我打两小时,他偏不,变五人类戏份多得想吐,柱子连个细节变身画面都没了。

例如小蜘蛛2,我想看他跳来跳去打怪人,结果打了半天无人机,还谈了半部恋爱。

例如007,我实在没电影看电影票又要过期了就去看,我想看他秀起来,结果人家踏实得比吴京还低调……

我要看特效他就给我秀剧情,我要看打斗他就原谅,我要看机器人他给我看两小时真人。

妈的,绝了。

加上那种圣母剧情,什么原谅啊什么信仰啊,我怀疑灯塔国自己的人是不是真好这口。

然后是不思进取的四段剧情,介绍-受挫-奋起-打完。这种近乎无脑的分段简直要命,看这些片子我几乎都能知道接下来要干嘛了……

视觉冲击又没有,煽情又生硬,连剧情都没有惊喜,咋看啊……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拿一部《速度与激情9》代表好莱坞的整体水平,推断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整体电影质量的倒退,个人觉得略为不负责任。

首先,这部电影如果在美国的评估体制里,分数很高,票房很好,在中国遇冷的话——倒是可以说明问题。但是美国人一样给了这部电影很低的分数,在美国的IMDb的评分只有5.1分。美国观众影评前三名的标题分别是:

1.Why this film suddenly turned science fiction?(为什么这部电影变成了科幻片),总分是2分。

2.Trash(垃圾),总分是3分。

3.Neither Fast or Furious(既不速度,又没激情),总分1分。

美国观众的体验感跟中国观众差不多,并无明显区别。中国豆瓣给的是5.5分,略高于美国观众。这部电影在美国都没什么口碑,票房也差强人意,本身质量就很一般,在哪里遇冷都是正常情况。不可能用一部烂片来否认整个好莱坞制作水平

如果一定要细致分析好莱坞大片在中国遇冷的原因,得看一共进了多少部美国质量较好的好莱坞电影。2019年美国较为赚钱的8部电影,只有2部被引入到了中国。

1.妇联4(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豆瓣评分:8.5

2.小丑,豆瓣评分:8.8

3.狮子王,豆瓣频分:7.3

4.好莱坞往事,豆瓣分数:7.3

5.火箭人,豆瓣分数:7.2

6.疾速追杀,豆瓣分数:7.9

7.舞女大盗,豆瓣分数:6.3

8.我们,豆瓣分数:6.4

引入到中国的我用粗体了,就是大部分质量不错的电影并没有引入中国。当然,不引入有不引入的理由,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在内的所有电影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都会出于对本土电影的保护,对国外的电影做出一部分的限制。这可以理解,我国电影这几年确实也发展的不错,整个电影工业确实发展势头良好。

我个人是基本支持限制外国电影的手段和策略,保护本土票房,从而保证本土电影的发展,给电影从业者赚足够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刺激电影工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好的。但是个人觉得以此来推断美国好莱坞的影片质量下降,或者中国人对好莱坞电影免疫,并且进一步推断美国好莱坞电影要完,感觉过于意淫了


user avatar   leng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满页的爆论。看得我气血上涌

我都不说这里有多少是了解电影行业的人,恐怕真正的影迷都没几个吧?

有些爆论看的我实在忍不住要挨个反驳一下:

什么“2010年以后好莱坞大片相比,除去特效之外,无论是比镜头语言还是比故事结构,乃至演技,近十年的好莱坞大片比起八九十年代几乎完败”。

——镜头语言……默片时代才是镜头语言,有声电影出现之后,那叫视听语言,视听语言,视听语言。

故事架构……阁下说好莱坞的故事架构不如以前,但恰恰这玩意是一脉相承,这个问题底下就有好多骂故事结构没变化的,你们要不要碰一碰?

演技……懒得评价。大部分观众对歌技的标准就是谁唱的高,对演技的标准就是谁哭的凶。


什么“2010年以来好莱坞没有好电影了,过去如有…balabalabala…到了10到如今这十年间我们能说出上述一半的优秀电影吗?”

来看看IMBD帮当上2010年之后的好莱坞电影有多少:

《盗梦空间》2010

《禁闭岛》2010

《黑暗骑士崛起》2012

《华尔街之狼》2013

《囚徒》2013

《为奴十二年》2013

《炸裂鼓手》2014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头脑特工队》2015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妇联3》2017

《寻梦环游记》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蜘蛛侠:平行宇宙》2018

《妇联4》2019

基本上每年都有上榜的,难道这些电影全都没有过去电影一半优秀么?

什么“好莱坞电影没有了永远昂扬向上的少年气魄,没有了包容全人类命运的博大胸怀,没有了天下风云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没有了把握未来稳操胜券的沉稳耐心……”

——这话让我感觉这个作者的观影量可能都不到100部。血腥变态的《沉默的羔羊》昂扬向上么?残酷黑色的《全金属外壳》有少年气魄么?恶意破坏秩序的《搏击俱乐部》关心过人类的命运么?彻底玩脱了的《侏罗纪公园》稳操胜券了么?

好莱坞电影质量下降。进步的只有特效。近些年偶尔还是能出一两部水准在及格线之上的大片的……如果非要说好莱坞有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动画长片是结结实实地进步了。八九十年代是偶尔出一两部优秀动画长片,这些年的动画长片优秀之作反而层出不穷……

——这就是完全凭感觉说得话

近十年评价最高的几部动画电影,比如《寻梦环游记》《头脑特工队》《心灵奇旅》都是皮克斯出品的,你可以去看看皮克斯的年表,非常稳定,就是一年1-2部的节奏。 迪士尼也一样,一年一部。

至于什么“除去特效之外,电影没什么进步”,这话不是耍流氓么?

就像我说“你除了长得帅,人品好,智商高,身材棒,性格优之外,也没什么优点了嘛。”

当年iPhone4面世,震惊了世界。因为它是革命性的产品。而电影特效就是近代电影最大的技术革命。

千禧年前后的特效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标志性几部电影:1991《终结者2》,1992《侏罗纪公园》,1999《黑客帝国》。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是连普通观众都能肉眼可见的。但你不能指望年年都技术革命。iPhone4之后,iPhone确实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了,但是你不能说这就是退步。

第二次特效技术革新以阿凡达为分水岭,特效技术是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的。只不过没拿明显了。

但话说回来,近些年难道真没有进步?

有,只不过普通观众更加注意不到罢了。

比如更厉害的特效化妆:

比如更先进的机械模型技术:

甚至更牛掰的特技拍摄:

狂暴之路那场疯狂的追车戏是90%的实景拍摄,为了完成那些“不可能的动作”剧组甚至请来了太阳马戏团的专业杂技演员和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这,难道也不算进步么?


什么“电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

——完全是一派胡言,我简直想顺着网线给你一拳。

好莱坞电影是商业!是生意!好莱坞又不是美国X传部,人家拍电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美化郭嘉形象。搞搞灵清好么?

如果按照小粉红的标准看,那好莱坞就是抹黑大妹力坚的急先锋,铁定恰了境外势力的烂钱的那种。“利用电影反美?又是一大发明啊。”

看看那些什么经典电影,都宣扬了什么东西!

《教父》?宣扬黑社会价值观,抹黑妹国警察形象,应该封杀!

《低俗小说》?没有一帧是正能量,对妹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建议全部销毁。

《沉默的羔羊》把白衣天使抹黑成了恶魔,严重伤害了妹国医务人员和群众的鱼水情!

《阿甘正传》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利用一个弱势群体的形象猖狂得攻击妹国历史!

《蝙蝠侠》?电影不是法外之地,建议布鲁斯韦恩以及各大超级英雄立刻自首。

《野战排》?这个导演还没有被送去军事法庭么?

《美国战队:世界警察》?这俩主创是怎么逃过FBI的子弹的?

《美国X档案》?这名字是怎么过审的?啊?相关人员全部一撸到底!

……

难道美国没有主旋律电影么?

当然有,《巴顿将军》就是。但是电影没有神化巴顿将军,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圣人,他依然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打仗神勇,但是他同样会因为辱骂有精神伤害的士兵被社会抨击。这样的人,真实。全世界都喜欢看这样的人,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样。不允许有负面形象的,根本不是人,是神。而拍神的,都是在传教。

被戏称为空军宣传片的《壮志凌云》也是。

你知道这部电影最多的标签是啥么?——个人英雄主义。

所以过去很多论调都在说,妹国电影在传播妹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个人英雄主义是妹国的价值观么?谁小时候还没有个英雄梦?这不是什么价值观,这是人类的共同情感。

很多人都在驳斥好莱坞套路化

什么”好莱坞电影不就那几个套路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玩意儿。看多了就腻”

说这句话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套路,也不懂什么叫电影工业

篮球不就是把球弄进篮筐么,那动会的篮球赛也是打篮球啊,为啥我们还要看NBA?我们看的是篮球进框的那个结果么?不,我们看的是这群人怎么把球弄进篮筐。

对于篮球,这个“怎么”是:运球,投篮,防守,传球……

对于电影,这个“怎么”是:景别,景深,色彩,声音,表演,剧本,服装,美术……

这才是好莱坞的强点。如果故事本身是电影的关键,看啥电影啊,你直接看电影剧本不好么?

上完上面这些,你就该知道下面这段话多么扯淡了:

因为好莱坞大片的基本内容就是:套路化剧情+各种打斗+特效
由于特效已经不稀奇了,观众主要看的是剧情。而好莱坞的套路化剧情,实在难以吸引到现在的观众了。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好莱坞来拍《西游记》,剧情可能是这样的:如果好莱坞来拍《西游记》,剧情可能是这样的:
zhihu.com/question/2689
从此,大唐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拍几个温馨的场景,以此结束)

ps:我觉得这个作者可能是网大和网文看多了。黑好莱坞也要遵守基本法好么?这个剧本要是写出来送去好莱坞,会被直接扔进碎纸机。制造宗J矛盾,这是大忌,两头不讨好的事,钱反正是挣不着了,汤师爷.jpg


电影工业,好像人人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似的。总有人拿电影跟机械工厂比,觉得电影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可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设备,你要有一样的设备,你就能生产出一样的产品,谁操作有差别么?制造iPhone的工人一周就能培训完毕。电影导演一周能毕业么?

用一样的摄影机,一样的镜头,一样的灯光,你能拍出一样水平的电影么?

不行吧?摄影界的名言:镜头永远没有拿镜头的那个头重要。

你得有一样水平的主创团队,你才能做出一样水平的电影。

电影最重要的还是人。

所以就像侯孝贤说的:电影是手工业。

手工业的套路,就不是一个制作标准。不会像做零件那样框死了长宽高是多少多少mm。它是一个制作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叫做类型片

那什么是类型片?

类型片就是提取人类情感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那些最能让观众为之共鸣的东西。

爱情片:人类对爱情的憧憬

励志片:人类对梦想的追求

科幻片:人类对未来的探索

恐怖片:人类对恐惧的肾上腺激素体验

动作片:人类对体能的极限想象

公路片:人类对远方的渴望

……

所有类型片都是瞄准了人类的基础情感,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你都会有这些情感,这无关人种,地域,文化。相反,这要牵扯了这几样,就容易拍成小众电影。

看了上面这些,你就能看出下面这些话是多么扯淡了

其实以前所谓好莱坞大片在世界范围内本来不算强势,毕竟电影这个东西也是要讲地域文化的,美国文化又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接受的东西。

为什么要找出人类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赚更多的钱

同理

为什么近年好莱坞电影的郑智正确越来越严重?

为了吸引那些支持者群体买票。为了赚钱

你知道《黑豹》在妹国有多火么?

火到一个黑人要是没看过《黑豹》都会被别的人歧视

只要有人买票,别说小美人鱼可以是黑的,白雪公主都可以是黑的,哪怕她叫snow white

搞郑智正确不仅能赚钱还能得奖,看看《月光男孩》,都赢麻了

《花木兰》选了中国公认的美女刘亦菲,这其实就是好莱坞的让步和尝试了

结果是中国观众不买账,连妹国观众也不买账。偷塔不成还失了水晶,海外市场没捞到,大本营都垮了

这就是为什么《尚气》又开始选用眯眯眼。为了保底北美票房。因为北美仍然是最大的票房。

不过话说回来,lgbt黑命贵是郑智正确。49后的动物不准成精算不算?标准不同罢了。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


回到主题:为什么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越来越不卖座了?

拿题主的例子来说,《速度与激情9》本身就不是多么优秀的电影,不卖座很正常。而很多可能卖座的片子,压根过不了审。

再说了,《妇联4》的观影狂潮也才过去两年,这就忘了?


说回电影本身

很多国人,被语文课的阅读理解荼毒得太深了

总是忍不住拿阅读理解的解题套路去分析电影

可是他们忘了,鲁迅门口有两颗柿子树,是因为他门口真的长了两颗柿子树,不因为别的。

如果电影里出现了一朵玫瑰花,它就是一朵玫瑰花,就是一朵玫瑰花,就是一朵玫瑰花

如果要赋予柿子树意义,那就要着重描写它的意义。从艺术学的角度说:这叫阐释赋予意义。

电影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东西真的有特殊意义,一样要着重表达。

除此之外,真的不必去过度解读。

艺术作品在我们这背负了太多,有太多的职能,被扣上了太多的帽子

早年舆论怎么骂张艺谋陈凯歌那批第五代导演的,估计没几个人记得了。

骂他们故意拍天朝落后的一面,献媚西方电影界。近些年类似的骂声少多了,可能是大众终于熟悉了一个词叫现实主义。

电影不是为了什么东西服务而存在的,电影更不是伏拉夫,大众电影就是一个商业产品,仅此而已。

有些优秀的电影确实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但,是。这只是部分电影的额外成就,而不是所有电影的天职。

相声不负责教育人,电影也不负责教育人,那是学校该干的事。

有人问北野武,你拍这些负能量的电影不怕制造恐慌么?

北野武回答:“拍那么多爱情片温情片,我们的世界有变得更美好吗?”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谁能想到我国会历史性全方面超越美国电影。无论是总票房,最高票房。地区票房。

而美国大片今年表现连保住中国区前十都够呛,入围中国今年电影前十票房的仅一部。

这主要是因为奥斯卡曲协的存在。毫不客气说,对比曲协,足协都算是努力奋斗过了。指望美国电影超越中国电影(记住我用的是超越),比指望国足世界杯夺冠都悬。

咱摆事实讲道理,先说说曾经美国(迪士尼)三大票仓,漫威,DC,童话系列。

漫威今年对国内的票房贡献是零,是零,是零。

有人总甩锅中国不电影保护,漫威能屠榜,可你看看今年拍的都是什么玩银儿。

先是反俄把脑子烧坏了的《黑寡妇》炸了人的家杀了人的爹说你免费了。

然后是反战把脑子烧坏了的《永恒族》在广岛给鬼子下跪。

最后是改编的反华英雄《尚气》你还指望有什么好。

指这些屠榜,电影院还指望自己别把观众气的当场零元购呢

DC更是绝绝子,超人儿子出柜,新动画LGBT战队恶心到爆,钢骨演员和前导演密谋用种族歧视搞死新导演就为了给自己加戏。新剧为了反对前导演故意要把前导演粉丝恶心一下的剧情改编堪比动物朋友2。你们搁着拍《甄嬛传》呢。

至于迪士尼的黑(人)童话系列,其他我就忍了,白雪公主,你是真当我们都瞎么。

一切这种乱象,都是因为美国曲协出台规定,主角必须一半黑人LGBT少数群体,此外配角30%以上,灯光,道具,宣发都要有一定的占比。什么你是首席总务一个人能搞定,你犯法了知道不。而且不能挂空职,对方必须参与,如果不让少数群体上等着被网络曝尸三日并流放三千里吧。


再回头看看今年美国电影在国内收入高的有哪些呢。

破十亿的有速度与激情,哥斯拉大战金刚。

五亿左右的有007和阿凡达重映

表现尚可的有猫和老鼠和彼得兔以及101忠狗外传黑白魔女库伊拉

请问今昔是何年,有人穿越了都看不出吧。在奥斯卡曲协的审批制度下,美国人人自危,不敢拍新作品恐遭文字狱,言必出四书五经,不敢越雷池一步。

也就剩冷饭酸菜拌臭豆腐了。你不能因为是美国货就叫他们珍珠翡翠白玉汤吧

在奥斯卡曲协的淫威之下,美国小剧场个人电影可能要迎来第二春。给美国五年时间看造化吧。


好消息是美国郭德纲不少,最近我订阅美国很多独立节目,都非常好。甚至烂片专业户惨遭网飞真人化的网飞,质量的提升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我还是感觉鱿鱼游戏不如赌博默示录和动物世界甚至赶不上狂赌之渊,火的有点蹊跷)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垃圾了啊,十几年前的好莱坞大片绝对把现在的吊起来打好吧。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一堆从小看手撕鬼子靠左手发泄青春期骚动的人留些毫无新意的喷话,我就笑了。

这是有思想的人与无价值者的分割线。

一方面是愚蠢的人正在逐渐长大,并且开始占据了主角位置,而这些人除了简单的理解能力和狂热的游戏情怀之外,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接受其他文化的接口,他们就像一块内置无源芯片式硬盘,只能读出从小就预置在脑子里面的那点固定信息,对于外来其他源头的信息根本无力解读,更别提还想输入改写了。

另一方面这些人也长成了新一代穷人,他们吃着比以前贵好几倍的快餐,喝着比以前贵好几倍的奶茶,却领着跟前辈相差无几的工资,哪还有闲钱匀出来做更多的文明接触。

综上,好莱坞会在国内消亡那是绝对的必然,再过十年,只怕更新长起来的那一代,连地球上哪里还有好莱坞都不知道,他们即使知道,也顶多就是钢铁将会怎么练成的和阿里郎。


user avatar   ma-jie-26-62-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快乐教育彻底毁灭了美国的底层社会。

而精英教育却只重视金融。

美国将从缺乏历史文化变成彻底没有文化,只会赚钱。


好莱坞本是草根崛起的地方。

任何人只要有才华,都可以从无到有崛起财富。

而电影是艺术的瑰宝。

对于演员而言,可能文化的熏陶还没那么重要。

但导演,编剧,制片人,都需要极强的文化素养。


第一批好莱坞核心制作人都是欧洲难民。

他们带来了整个欧洲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将其制作成我们看到的荧幕经典。

卡萨布兰卡,欲望号街车,杀死一只知更鸟,埃及艳后,等等等等。

文化底蕴,带着精彩的表演,绚丽的服化道,开启了好莱坞的春天。


随后这些人的徒弟开始掌勺。

他们依然握有上个时代的文化钥匙,只是灌入新的酒精。

透出的依然是千年文明酝酿出来的响起。

美国往事,肖申克的救赎,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黄道带12宫等等。

老人未走,新人已上,传承依旧。

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电影的质感与体验。


徒弟的徒弟也来了,这时候就开始离经叛道,甚至开始剑走偏锋了。

好莱坞电影的艺术性开始让位于商业性。

尤其是一部叫做钢铁侠的电影问世之后。

故事稀烂,特效逆天,开启了超级英雄2.0元年。

无数对电影没有喜好,平时根本不看电影的人也进入电影院,开始花钱看超级英雄大片。


随后大家发现,超级英雄好赚钱。

做个好剧本,拍的累死累活,赚的还没人家十分之一,为什么要费劲呢?

资本就是这样,非常非常的务实。

所以看似是漫威和DC在比拼,其实是无数资本在后面想办法拱IP出来拍摄。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莫名其妙的复联。

故事依旧稀碎,经不起任何推敲,但是钢铁侠死的够伟大就好了,大家哭一鼻子这玩意就进入经典行列。


然后这些电影,真的可以和上个时代,上上个时代的东西比较吗?

不能。

因为它其实已经不是电影了,而是CG动画加长版。

并没有传递什么表达什么,只是让你快乐的完成一场不用动手指的游戏而已。


换句话说,你看复联和玩一款3A有什么区别呢?就是你不用动而已。

但实际上,看完之后,你什么都不会记得。

漫威和DC把好莱坞彻底拖入了泥潭之中。


更多的不喜欢电影只是看超级英雄的观众,影响了原来喜欢电影的观众。

导致其他电影也必须拍的像超级英雄电影一样,简单粗暴无脑。

不然他们不爱看,没有排片。


正在热爱电影的,希望看故事的观众被巨大的分母稀释了。



这很像免费氪金游戏用户下的,单机游戏玩家。

他们的诉求,中国游戏厂商不屑一顾。

所以自然不会开发你们需要的东西。而去满足那个巨大的分母。


时至今日,好莱坞的编剧,导演对剧情故事的把控力,文化程度都在极度下滑。

从伟大的艺术家,变成伟大的工匠,再变成工匠,最后变成纯粹的商人。

这电影的味道自然越来越淡了。


其实香港电影也走过了一个相同的步骤。

只不过干死香港电影的事金融业,而非超级英雄电影。

香港金融业繁荣是在某某李为代表兴起的,大家发现买楼,做金融掮客,比拍电影赚的多的多。

很多老板都洗手不干,该做整卷,美元了。

老板跑路,底下人就越来越卷。

有名的来大陆圈钱,没名的就被剩下的几个电视台剥削咯。

所以王晶才说,我每年拍那么多烂片,是为了养人,不然这些人就不在这行了。这行就彻底完蛋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资本家往哪跑,员工才能往哪吃饭。

好莱坞的资本家,希望照顾更傻的观众,拍更傻的电影,自然就会拍摄出现在的作品。

而有自己艺术表达,艺术个性的作者,得到的机会就会被压缩。

除非已经功成名就。

所以咱们现在看到还是卡梅隆在拍阿凡达2。

这么多年,一个新人都没出来哈哈哈哈哈。



最后就是绝杀,中国观众。

中国观众特别鸡贼,绝对不会让自己花钱看烂片。

所以中国的口碑网站特别火。

只要有人吃过毒,亲戚朋友绝对不会中招。

比如这速度与激情系列,这13亿,还真是孝子贤孙贡献的。

这破片有13亿,简直可以说是电影界的耻辱。

这么烂都吃,这些观众的忍耐力和孝心,还真是让人感动。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猎奇,这玩意烂,到底有多烂呢?

可是还有人二刷三刷,我就无法理解了。


好莱坞目前的情况,搭配中国影迷这种绝不吃亏的能力,肯定骗不到啊。

所以才会越来越不卖座。

同样,如果是诚意之作,好好做的作品,在中国也一定会有好的成绩。

而不是中国观众针对美国电影。

你自己不争气,已经彻底超级英雄儿童化了,也别怪别人看不起你。




                          

相关话题

  刚刚看完《看不见的客人》觉得特别好,有没有同类型的电影再推荐一些啊? 
  《父母爱情》中的安杰跟江德福自私吗?让小姑子德华一直看孩子,四十多岁才出嫁? 
  《父母爱情》中的安杰跟江德福自私吗?让小姑子德华一直看孩子,四十多岁才出嫁? 
  法国媒体称「中国期待在未来成为世界电影中心,不过国产电影出口仍有长路要走」,国产电影该如何走向世界? 
  如果有一部叫“李雷和韩梅梅”的电影,你最想看到什么?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 2:无罪》? 
  如何评价电影《八月未央》? 
  为何《1917》与《血战钢锯岭》国内外的评价截然不同? 
  如何看待刘伟强担任电影《建军大业》导演?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 

前一个讨论
钟南山表示,相较于有些国家「感染后再治疗」的做法,中国「零传播政策」并非成本过高,这有哪些依据?
下一个讨论
魔兽争霸3 四个种族第一个兵营步兵,哪个性价比最好?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