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打响? 第3页

              

user avatar   jupingxiao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密切关注

你我皆是世界格局大动荡期的见证者

这样一场世界棋局

有生之年能够目睹

你我人生注定不会太不精彩

只是 棋手只是少数人

绝大多数人都是棋子

一个棋子的自我修养是

在对的时间站对的队

钱要在对的时间花在对的地方

关注下股票市场吧

大动荡是大概率的事


user avatar   zhaosai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说,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一拳打醒了当前国内浮躁、自大、大国梦的氛围,90%国人,几乎都以为中国当前的科技水平与美国几乎要持平了,以至于产生了幻觉。幸亏特朗普这次贸易战及时,让大多数人从梦中惊醒,发现我们还有多大的差距,暴露了我们的短板。本人是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忘初心"的含义,不忘初心指的是正视自己,重新出发,时刻保持谦逊的姿态,奋发图强。


user avatar   whitehea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我们在考虑宏观问题时,阶级一定要先于国家;而付诸行动时则相反。


这里答案已经有很多,但看来看去都是从国家整体出发,中国怎么怎么美国怎么怎么,是赢还是输云云。要知道中美经济现在是世界前二,都是有着几亿人口的大国。两国国内各方各面的利益权衡都多且繁杂,几亿人心完全铁板一块是不可能的,至少各阶层侧重点会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然后我们再来看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势,这几年其实很明显全球化路径越走越窄,主要大国都常年依靠印钞刺激经济。蛋糕做大是越来越难,矛盾累积又越来越多,那就只能从分蛋糕上面下功夫。特朗普成功上位就是瞅准了这步棋,相当一部分人(所谓红脖子们)本来全球化蛋糕吃的就少,现在还做不大,矛盾越来越激化,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拐点就必然出现特朗普。历史的行程到了,就该出这么个人。反过来看天朝也是一样。


接着就谈这次贸易战。牢记一点:国际政治一定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中美两国其实都面临全球化枯竭危机,经济放缓以致矛盾挤压。那么运用国际政治转移国内矛盾是自然而然的,毕竟几百年来这招都好用得很。所以在贸易战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两国国内政治生态的急速变化,而这才是根本性原因,贸易战只是由此必然引出的表现结果。


所以我的主要观点:这次贸易战,对中美领导层是双赢。注意!关键词是领导层。首先特朗普很明确,这是他一贯巩固基本盘的思路,简单粗暴。而反观天朝,再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适合当假想敌,强烈的爱国情绪将持续激发,能极大推动近几年来一贯的政策思路,进一步加强权威。外敌当前,自然是缓和内生矛盾。


另外,我刚刚也说了,两国真正的问题都在于分蛋糕。做蛋糕是难了,那么分蛋糕必然导致有人以前分得多现在分得少。这才是贸易战背后的根本。很显然,最受损的就是之前受全球化受益最多的阶层,这和国家无关,无论中美。这甚至不以领导人意志为转移,就像前文说的美国没有特朗普也会有别人,历史走到这个路口了,任何国家及阶层都只能顺应。


综上:我建议大家都对自己做个评估。过去十年,你的家庭乃至你个人有没有受到全球化的极大收益?这里面既包括工作性质行业分布这种宏观,也包括留学海淘美剧旅游这种微观。我相信近期很多变化大家不会体会不到,时代的序幕已拉开,一切才刚刚开始。


就先写到这里,希望知乎高抬贵手,不要和谐我。。。。


user avatar   zhang-gong-7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首先明确,这篇文章不是大神分析,更不是内部资料,通篇没有干货。我只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中美贸易战。

接下来我要说三个真实的故事。


1

去年九月我曾经回国做市场调查,国内的工程机械行业曾在2013年陷入断崖式的下跌。到2016才逐渐企稳,然而在2017年初,市场突然开始大幅回弹。当时我花了一个月走访了很多国内企业,其中有一家大公司的设计院长给了我一些挺值得玩味的信息。因为他们有很不错的云通讯方案,所以能监控渠道中的机械开工率。据他说,开工率在2016开始回暖,但2017年春节过后,这个数据开始暴涨,在役的机器上工比例超过55%,他们据此判断新的需求会立刻出现,并据此制定了生产计划。

我问他们,你能看见开工的机器都是在哪吗?他告诉我,超过一半都在西北部,主要建设项目应该是道路桥梁。

所以差不多可以认为,2017年川普上台以后,中国的一带一路施行速度就加快了。


2

去年初其实我已经写过了一篇文章,讲述我们请来的咨询公司如何分析川普上台的原因和影响了,但是那篇文章是完全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写的。事实上,当时的会议大部分内容是和欧洲相关。

为什么欧洲会如此不信任川普,以至于我在上班路上每天都能听到德语或者丹麦语的川普新闻,并且光听语气就知道是在抨击呢?(现在德国媒体抨击美国的频率大概是抨击中国的十倍)那个workshop上说到了三点。

首先是政治路线问题,欧洲偏左,川普极右,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懂。

其次是俄罗斯。事实上欧洲一直担心的一点就是欧洲板块的“朝鲜化”。因为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看似是美国护着日韩对抗北朝鲜,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美国和北朝鲜达成了默契,保持后者半死不活的状态,让它作为一个持续的威胁,以证明日韩驻军的必要性。

而俄罗斯和欧洲的情况其实非常相似,因为俄罗斯的存在,欧盟不得不牢牢依附北约,以至于许多国家都有美国驻军。此番川普和俄罗斯传闻中的眉来眼去,大大加强了欧洲人对此的怀疑和担忧。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原文是,警惕俄罗斯成为一个“活在警察体制中的恶棍”。因为这样的恶棍,实际上是警察统治的一种工具,警对匪不赶尽杀绝,匪则总是威胁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的不稳定分子,逼迫他回到现有的统治体系中来,两者其实是一种共生关系。

最后则是英国的脱欧。英国的存在其实一直是美国安插在欧盟中的X因素。一方面他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可以影响欧盟的决策,但更重要的是他会让布鲁塞尔投鼠忌器,不敢公开和美国翻脸。因为英国的外交政策还是偏向美国的。如果美国愿意,他可以说服英国在欧盟最虚弱的时候抛出脱欧的决定,直接给欧盟钉上棺材板儿。

不料此番英国自己提前引爆了脱欧这颗定时炸弹。此时的欧盟虽然虚弱,但还没有跌到谷底。2016年作为最关键一年,欧盟的经济数据却好看,德国作为欧盟的引擎抗住了压力,周边的北欧和荷比卢也在保驾护航,西班牙和意大利开始企稳,最亮眼的则是几个刚加入欧盟的中欧国家交出了很不错的答卷。这些情况让欧盟在经济和人心的层面上挺住了。而为这个问题划上句号的,则是法国马克隆的上台。因为在英国宣布脱欧的情况下,如果失去法国的支持,德国就独木难支,欧盟会彻底解体,所幸这一次运气没有抛弃欧洲人。在此之后的欧盟已经脱离了破碎的险境,开始暗暗的向英美表达自己的怒气。反倒是英国人,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前途了。

现在的欧洲,有动机,也有一定的底气向美国表达不满。当然,他们不会自己下场和六十多年的老盟友放对,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有一个局外的头人。


3

之前给我们做国际形势分析的咨询公司,是丹麦最大的专攻国际事务与文化的咨询公司C3 Consulting。这家公司的logo是一个“安”字。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也猜到了,创始人研究的是中国问题。我之前曾经在她们公司培训过,和创始人安奈塔见过面。因为我是她遇到的唯一一个来参加培训的中国人(总部的市场和战略部门的确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所以两人私下也会进行一些交流。

(稍微多说一句,这家公司使用的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特征的4R1C模型是我见过的非常实用的一种模型。可以解释许多“为什么老外会这么看我们”“中国到底算不算XXX”之类的问题。有空并且合法的话,我打算在某天进行一次科普。)

稍微熟了一点以后,我曾经问她是否知道中国有一个叫“白皮圣母”的,负面意义居多的称号。安奈塔倒是非常平静,她说她很清楚中国舆论对欧洲左倾的评价,但两个地区情况不同,彼此不理解非常正常。

在她看来,欧洲选择偏左的路线是必然之举。因为欧洲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欧盟不是统一的国家,且民族/国家之间宿怨很大。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丹麦-瑞典之间的矛盾绝不亚于韩国与日本,只是现在比较克制,而另一些国家比如德国和波兰与希腊,还处于比今天中日关系都要紧张的状态。如果欧洲不大力推崇包容和理解的价值观,欧盟本身的存在都会出现问题。

2. 欧盟的核心地区人口问题非常严重。事实上美国保持影响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发达国家最高的生育率,超过了代际更替所需要的2,即使是白人也在1.78左右,而西欧国家则很早就跌破了1.5,有些国家白人的生育率低至1.3,并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种情况下,引入移民不可避免,否则日本就是欧洲的未来。而引入移民,就需要激进的反民族主义政策。

3. 由于欧洲北部和东欧独联体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高福利低差异的社会体制已经根植于大众心中。这个在民选政府的情况下非常难以转变。导致了今天欧洲尤其是欧洲中北部福利特别高的特点。

而欧洲经历的这些问题,中国目前都还沾不到边,即使是人口问题,要真正体现出负面影响也得在2025年前后。所以中国人不理解欧洲的左倾路线是非常正常的。

我觉得这个回答还算专业,于是又问了一个问题。在价值观分歧极大的情况下,你觉得仅仅靠经济活动能让欧洲和中国保持紧密的关系吗?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来是比较敏感和关键的,我认为,这是一带一路开展下去的主要难点之一。

安奈塔思考了一下,回答说,在价值观完全分歧的情况下,建立紧密关系是很困难的。美国和欧洲即使是历史上的紧密盟友也会被价值观分歧所拖累,就是一个例子。

但,她又补充说,中国和欧洲的价值观分歧并非无解。首先这个价值观分歧主要在民间,高层的态度无人知晓。可能高层的价值观分歧并没有这么大。其次民间的价值观是很容易被舆论引导的。中日民间在七八十年代都出现过蜜月期,中国政府只要需要,完全可以让民间对欧洲的印象迅速改观。(这句话感觉是皮了一下)

最后,安奈塔停了停,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抬头对我说:“你知道我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是谁吗?”

我摇摇头。

“是毛主席,我十岁的时候,和家人一起住在挪威。当时在家里挂着他的画像,我爸爸还有他的语录,他还抱着我,打着毛主席的标语在街上游行。”

我想了想,最后选择露出了一个呵呵的笑容。

“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看看三十年前发生过什么,我觉得现在不该就下结论说,中国如果继续发展,就一定会走上美国这种对内制造阶级对外输出扩张的路线。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太关注现实,也太悲观了。”

对此,我不置可否,但我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说到了一些我曾经没有注意过的东西。


三个故事讲完了。我不是什么激情洋溢的爱国者,也不是什么大预言家。但从一个理性的市场分析者的角度,结合这三个故事,我觉得目前的中国,起码有准备,有机会,还有一些希望。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现在想想,前几年搞得供给侧改革,风气整顿,一带一路等等,真是及时,如果有一项没做,现在面临贸易战的压力都会大得多啊。正是方方面面都铺垫好了,现在才有底气跟美国打贸易战,才有谈判的实力。

我觉得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应该是能扛得住的,供给侧改革这么些年,实体经济里的风险基本都挤空了,美国那边的外需再降的话也还有一带一路来消化产能。高端产业这些年不断发展,其实也是越来越好的,随着互联网的带动,软硬件方面发展的都不错,可能也就材料和工艺方面还有一些缺乏的。唯一的经济风险可能在房地产,不过随着去库存的效果,系统性的风险应该也不太容易发生了,而且这个用行政手段也比较容易影响。

如果经济上中国不存在什么大的风险,在贸易战上中国在政治上的风险应该是比美国要低的,对外可以联合欧盟,对内也很容易消化,做点宣传工作就行了。反之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的政治风险要高得多,容易进一步分裂美国,尤其是如果经济遭到影响,物价抬升之后,比较容易直接影响到一些人的生活。

我举得要真把贸易战打下去,论损失,可能中国损失的更多,论能扛,可能中国更能扛一点。而且中国的损失,也未必就全是损失,会有政治上的得利机会。


user avatar   wu-hua-86-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局座表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user avatar   shanyou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老头是川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顾问。他肆无忌惮地用“肆无忌惮”这个词,让我满惊讶的。我还想是不是翻译不准确,仔细听了原音,原词是“brazenly,厚颜无耻的”。看来翻译还打了折扣。

美国这次不玩那些虚头八脑的意识形态或者军事威胁之类,直接上来怼本质问题,挺好的。

中国没法挑战美国,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必要。但中国总会相对崛起。将起未起之时,肯定少不了这种成人礼。

美国真正担忧的是什么?无关意识形态或者“普世价值”,美国还可以和沙特这样保守的宗教国家做盟友呢。普世了中国就不搞产业升级了?不搞进口替代了?不搞核心技术了?中国对美国贸易就变成逆差了?不可能也不愿意的。美国人也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也不废话。

说的直白点,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庞大的体量和不断上升的质量。这可不是什么民间人士操中南海的心。这种担心写在美国脸上,可算是中美两国甚至全世界的“共识”。

中国的体量有多大呢?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国14亿人,话糙一点:老幼病残、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贡献不高、消费水平不高的人口先不考虑(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只是数字上的讨论),这些人满打满算10亿,剩下还有零头4亿算是中国有竞争力的头部人口。

4亿是中国人口的零头,零头是什么概念呢?4亿比美国所有人口(老弱病残老黑老墨百岁老人一岁婴儿全算)还多1/4,美国已经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了。4亿也是第二大发达国家日本总人口的3倍,4亿也差不多是全部欧元区总人口。

这还只是中国零头的4亿人口。从中国挑出来4亿人口,竞争力是不低的,更不要说后面还有10亿人口天天想往上爬。

中国每年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差不多400万,是美国的10倍,而且质量越来越高。就算我们现在质量不高,400万理工科生里再十里挑一,也有40万,大概就相当于美国所有毕业生人口(社区大学都算上),剩下360万算白送。

所以中国庞大的体量+不断提升的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不触碰发达国家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从数学上看,双方的利益之争是一定的。

同时也非常明确了一点,那就是:中国不可能通过现有的国际经济格局,使自身变成一个全民富足的发达国家。尤其不能幻想仅仅同发达国家贸易就做到这点。

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战后有点体量、最成功的通过制造业逆袭成发达国家的就是韩国了吧。韩国有个大企业三星,是他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三星无论是终端产品产品(手机家电通信设备)还是零组件(内存面板晶圆等)行销全世界,全世界的市场才养活得了三星。韩国有5000万人口,中国是它的28倍。一个简单的数学是:如果中国等比例达到韩国国民今天的富足水平,需要28个三星。可即使中国能产生28个三星,全世界消化的了么?想象一下:地球上的三星手机、三星内存、三星面板、三星电芯、三星通信设备、三星晶圆厂.... 突然多出来28倍,卖给谁?谁来买?人类现有的经济格局,根本不可能消化得下去。这还不谈韩国除了三星还有LG、还有现代.... 这还不谈韩国只是发达国家里的一个小弟。

中国一直梦想逆袭成发达国家,但想复制一个发达国家里的小弟尚且如此。所以,在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是很难逆袭成发达国家的。这是中国的体量决定的。如果中国要发展,必然是世界的其它部分同时也要往前发展。

哪里能容下中国?哪里能容下中国未来的28个三星或华为?那一定是更广阔的天地。

五年前我们就开始推动一带一路,后来又开始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现在看这是有远见的,也是必须的。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dabaod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最后和程序员身边的朋友们嘱咐一句,就算程序员的工位再乱,也不要帮他整理。否则,当心会毁灭世界哦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下令在美墨边境建墙? 
  特朗普还能赢 2020 大选吗? 
  美国公民如何证明自己是美国人? 
  美国华人应该联合黑人还是联合白人呢? 
  如何看待沙特王储称「沙特将对所有宗教信仰开放并将打造新一代全球性城市」? 
  1 月 3 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 100 万例,刷新全球纪录,为什么美国疫情如此严峻? 
  如何看待日本二季度 GDP 下降 27.8% ,为 65 年来最严重萎缩? 
  如何看待奥巴马炮轰特朗普:从我这里继承的「繁荣经济」,他全搞砸了?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会对中国科技、电信、AI 等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未来10-20年通胀还是通缩?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傅盛的猎豹机器人之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95 后」女性近八成不甘限于「家庭主妇」角色?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