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和苏联打过贸易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90年我去了一趟莫斯科,也就是前苏联解体前的一年多。

巨大的超市货架上空空如也。只有两个商品:塑料袋和番茄汁(无添加肉或洋葱的)。

每样商品的间距好大啊,有50厘米。

在火车上认识的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个人提出去超市转一圈,顺便买个饮料,当时国内的超市也不怎么样,想想应该见识一下莫斯科的超市。结果我们三人到了超市,他实在没办法,就买了一瓶番茄汁喝了,我也尝了一口,基本可以当饮料。

银行两美金换一卢布,黑市一美金换15卢布。我们在黑市换的。三人用5卢布吃了大餐:土豆、红菜汤、面包、黄油,肉。

我不知道这样的国家,除了石油,怎么跟美国做贸易。连制鞋都是全计划的。

------------------------------

那么为什么,凡是我们在火车上见到的、聊过天的美国人、英国人、中东人,没有一个人去莫斯科的银行,去用$2换1卢布呢?他们是游客或商人,需要卢布消费。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黑市信息,我们刚到莫斯科,就有苏联人上到火车上来,专门来兑换货币的。

苏联的银行,甚至不具备这个效率优势。

还有的是来找中国人买东西的(那时叫中国倒爷),还有很多苏联人等着给客人扛行李,这些扛行李的苏联人只收美元。

列车一到莫斯科,就会接上一个俄式餐车,这顿饭就是在这个餐车上吃的。

我父母之前打牌聊天一整夜,想睡觉。就让这两个卧铺认识的人带我去吃。

我当时发现莫斯科的人看来很缺鞋。有几个苏联人上了火车,就问中国人有没有鞋卖给他们。

有个小伙子向他们兜售长筒袜,他们摆摆手,然后其中一人指着这个小伙子穿的鞋,用英语说,你的这双鞋能不能卖给我?那鞋已经很旧了。

小伙子没答应。后来小伙子对周围的人说:我要是把鞋卖给他了,我穿什么呀?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略上美苏无时无刻不是贸易战状态,毕竟冷战决胜靠经济而不是坦克。

战术上说一个:

1975年,对外贸易学院学生翻译的内部资料:

这本书写的是1972年苏联粮食进口的贸易博弈。那年苏联粮食产量在增长十几年后明显下跌,而工业化人口对肉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预计要进口一两千万吨粮食来解决问题。

而国际市场上,唯一能满足如此巨大需求的国家就是美国,显然美国会漫天要价。

苏联的对策就是使劲吹,提前放话,说我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今年可能会狠狠出口一大批小麦。美国调查人员到苏联粮食产区看,得到“妥善”安排,也确实看到了千里麦浪,万里金黄,回国只能调低价格,小麦期货跌入八年低谷,美国政府被迫掏钱补贴农民出口。

与其同时,苏联人悄悄下单,通过各种代理人购入小麦,在美国人反应过来之前,买了0.18亿吨粮食,保证了国内吃肉喝奶的需求,里里外外让美国农民(政府)少赚(亏)了30亿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30亿美元。小胜一局。

1972年上半年,美国的小麦库存量约为2350万吨,而一年多后,库存量就急速下降到低于700万吨。

然而,再往后,美国人就没那么好骗了,从图上看,苏联接下来的粮食产量大起大落,怎么也不能稳定在两亿吨以上,人口却从2亿人缓慢向3亿增长,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到80年代进口3000万吨已经是常态。

熟悉了市场规律后,美国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1975年春季,美国农业部向美国公司声明,不足1000万吨的交易不会受到政府方面的阻碍。而且苏联此次向美国购买粮食所采用的手段比1972年那一次更为隐蔽,更为精妙。苏联购买了几乎1 000万吨的粮食,并已租好了载运这些粮食的船只。

……但7月24日,美国政府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以及苏联购粮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考虑,要求美国公司同意停止一切新的销售;8月11日,又下定决心,终止了包括先前美苏所达成的一切粮食贸易。苏联只得向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增购粮食并被迫在国内大量宰杀牲畜。

而且,虚张声势的策略从此无效:

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民用资源卫星后,农业成为遥感技术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国家就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建立大范围的农作物面积监测和估产系统,不但服务于农业实际生产指导,同时为全球粮食贸易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农业是遥感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据美国数据统计,农业遥感的收益占卫星遥感应用总收益的70%

没有卫星的时候,双方打扑克,比牌面,也玩心理战。有了卫星,这就是下象棋,少了一个车就不要想拿卒替掉,苏联只能用宝贵的石油出口弥补粮食缺口。到了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暴跌,进口粮食的负担就没那么轻松了——下一次石油价格暴涨在苏联死掉之后。粮食因此成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创口。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yisuo-yan-yu-ren-ping-sheng-7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帝里根大首领先搞了个星球大战计划,硬是把苏联往沟里带,再利用和日本鬼子签订了那个啥,好像是广场饭店协议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

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石油美元)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军火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军火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结果,苏联军火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

  由于油价下跌,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1979年苏联不出兵阿富汗,沙特就不会听从(而会顶住)美国有关石油增产以打压油价的建议。苏联占领阿富汗让沙特十分担忧,尽管石油价格下跌也同样损害阿拉伯世界产油国的经济。按照苏联能源部官方统计,1985-1988年世界油价下跌,从1984年的212.6美元/吨下降到1988年的93美元/吨,下降了129%,致使该国四年间共计损失400亿卢布。

  1985年年底开始,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直线下降,到次年4 月1 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至每桶10美元大关,下跌幅度近70%,创13年来最低纪录。油价如此暴跌史无前例,苏联等产油国为此而深感震惊。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1983年产油量达6.18亿吨,1984年产油量为6.13亿吨,出现了战后以来年产量首次下降,1985年又进一步下降为5.953亿吨。仅在1988年曾达到历史最高产能,但也不过6.24亿吨。石油产量下降,加上石油价格“逆危机”,使苏联经济雪上加霜。

  因为石油和油品出口是苏联获取硬通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苏联2/3的外汇收入靠向西方出口石油获得,而又要用这一收入来进口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粮食。西方估计,1984年苏联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石油及石油产品9000万吨,换取外汇190亿美元,大约占从西方获得的出口外汇收入的67%;1985年虽有所下降,出口石油和油品不超过5550万吨,但仍占从西方获得的出口收入的60%。

  苏联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石油及油品与技术设备交易时,由于苏联石油产量下降,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下跌以及美元贬值,苏联在西方市场特别是西欧市场上失去了相当部分的购买力。缓和外汇紧张的其他两条重要杠杆黄金和军火,也由于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市场容量等条件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小了。再加上苏联国内“没有可代替油气的其他商品出口”,因而外汇日趋紧张,进口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高科技货物发生支付困难。

  苏联官方则认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引起苏联经济上的困难,苏联的生产潜力和科学技术潜力足以使他们能够迅速地调整生产,苏联可以更多地出口柴油、喷气机燃料、天然气、化学原料、电力,以弥补石油跌价造成的损失。为使自己不在石油价格暴跌中受到较大影响,苏联1986年 1月宣布停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售原油,并力求增加天然气出口。此外,苏联国内还认为油价下跌只是转瞬即逝的暂时现象。这充分表明他们对油价暴跌的持续性估计不足。

  苏联解体前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1991年 11月 18日在休斯顿美国石油学会(API)对访美的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发表题为《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的演讲时说,“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她还准确地预测出苏联将在一个月内宣布解体。后来发生的事情,果然如她所料。世界油价下跌对苏联石油工业的影响十分明显。苏联有一半以上的石油产自西西伯利亚的六大巨型油田,产量增长一度很快。苏联政府为石油工业确定的方向是增加石油出口,因为苏联极其需要石油美元来购买谷物和进口设备。但是,加快开发大油田战略导致易采石油的枯竭,剩余可采储量质量下降。

  到80年代初期,继占苏联石油产量25%的最大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的产量下降之后,西西伯利亚其他巨型油田的产量也开始出现下滑。西西伯利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石油产量下降的原因不是地质层面而是经济层面的。主要是因为,按照原来的产量和价格水平靠投入1卢布产出30卢布利润的投资逻辑已经不可持续。巨型油田中,易采而便宜的石油已经枯竭。西西伯利亚稍小一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投入。为了维持原来的产能,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和物资投入,但国家预算中已经没有这笔额外的投资了。

  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深知石油工业在整个苏联经济中的支撑地位,但他已无力回天,扭转局势。的确,1985年他上台伊始就考察了西西伯利亚,并划出了一笔资金,稳住了石油产量。但两年之后,石油产量又出现下降。为了扭转石油工业的这一局势,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戈尔巴乔夫在当时的讲话中已流露出对石油工业前景的忧虑。但是,戈氏仍没有意识到国家必须对石油开采业划拨巨额资金。这一事关苏联经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没有被提到政治局层面讨论,因为他们认为,还有另外的解决产量下降问题的方案——开发新的成本较低的大油田,可供选择的有里海、东西伯利亚和极地油气产区。

  70年代末,上述地区已经发现巨型油田。当时的战略任务是,在发展西西伯利亚主要产油区的同时,开始开发新的战略接替性产区。西西伯利亚油田大开发走的就是这条路径:当鞑靼斯坦共和国在70年代初期达到产能峰值期之时,就开始积极推进西西伯利亚油田的开发。美国记者尤里·热加尔金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解密的信息作出很专业的判断——“里海石油能够拯救苏联免于解体”。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苏联石油工业在整个80年代没有实现向开发新的大油田的战略转向,来防止石油产量的下降呢?1986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与美国人谈判,希望能吸引外资来开发哈萨克斯坦田吉兹大油田。与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就建立合营企业的谈判持续了两年多,之后又耗时两年时间组建合营公司,1990年才开始工作。但时间——这一当时对于苏联最宝贵的资源却已无可挽回地流逝了。与此相类似的是,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的开发也遭到了延宕。15年之后,俄罗斯地质学家著文描述了东西伯利亚资源开发被延误的情况:“逻辑上令人费解的是,在西西伯利亚资源压力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不让充分利用东西伯利亚的资源。”

  美国著名的苏联石油问题专家Robert Ebel确认:“对1989年苏联石油产量下降没有预测,不是因战争和市场经济条件所致,而是对石油工业战略管理方面出现失误所引发的。”

  苏联1988年迎来石油开采的峰值期,当年石油产量达到6.2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1%,其中俄罗斯采油5.7亿吨,占世界19%。苏联1960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4.4%,当年全苏产量为1.479亿吨,全球为10.26亿吨。

  1980年苏联占全球总产量的19.5%,当年全苏产量为6.032亿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为3.126亿吨,全球为30.879亿吨。1990年苏联产量为5.705亿吨,占世界18%,俄罗斯为5.159亿吨,占世界16.3%(其中西西伯利亚地区为3.67亿吨,全球为31.683亿吨)。

  2000年俄罗斯占世界9%,产量为3.232亿吨(西西伯利亚地区为2.204亿吨,全球为36.044亿吨)。预计2020年俄罗斯将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0%,届时俄罗斯产量为5.2亿吨(西西伯利亚地区为3.15亿吨,全球将达52.25亿吨)。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和苏联高层领导人对实现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提高石油产量,表现出行政手段失灵的状况。苏联政权最高层的管理能量已不能“突破”各部委和机构之间的管理体制所形成的部门私利化的壁垒。苏联行政体制“硬化”的痼疾已经严重到使政权瘫痪的地步。正是这一病症决定了苏联体制在80年代无力实施石油工业向新油区的大规模转向,而这种转向该体制在60—70年代曾很容易就实现了。

  此外,还有一个方案能够改变苏联的石油政策——压缩国内石油需求量用于扩大石油出口。这是最现实的对策。苏联当时国内需求量约为4.5-4.7亿吨,出口1.2-1.3亿吨,其中只有0.4亿吨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换取外汇。当时通过决策能够做得到的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多出口0.25-0.3亿吨石油,减少国内需求以赚取更多外汇。

  这仅需压缩6-7%的国内供应。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外汇出现危机的1989-1991年间,苏联最高经济领导层做出相反的决策——维持高水平的国内供应而压缩石油出口。

  1991年苏联原油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仅有0.54亿吨。可见,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石油决策至少出现了两个战略性失误:第一,破坏了苏联石油开采的延续性——在西西伯利亚产能峰值到来之时没有准备和实施向新的富有前景的油田转移,这导致了从1988年起苏联石油产量的下降;第二,苏联领导层没有预见和实施最基本的经济上的机动措施——把石油从国内市场分流到国际市场,如果这样做了,本来是可以降低外汇危机的程度的。毋庸置疑,这两大战略错误都是主观层面的.

  石油、粮食和外贸危机

  全球石油价格下挫使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对外贸易平衡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但这不足以导致苏联在1991年发生解体的悲剧。苏联官方认为,由于全球石油价格下跌所导致的外汇收入总额减少的幅度并不大——约15%。但在石油出口量缩减之后,苏联外汇收入开始加速锐减,而金属、木材、棉花等产品的出口量下降导致这一情况变得更加棘手。

  苏联高技术产品出口量(4%)在对外贸易额中所起的作用历来不大。结果到90年代初,苏联外贸体系中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进口量大幅超过出口量。这样就引发一个问题——是否有可能缩减进口以防止苏联经济出现崩溃?

  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主要进口项目是粮食和食品。1990年这两种物资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向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石油收入的大部分实际上都用于购买谷物和食品上。典型事例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向西西伯利亚主要石油开采企业的领导穆拉夫连科提出请求,内容是:“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300万吨计划外石油”用于出口创汇。

  可见,在粮食进口和石油出口之间形成了一种刚性联系,这种联系促使石油企业加快油田开发速度,加紧石油开采,这又成为引发为石油领域出现危机的原因。

  但是,苏联依赖食品进口的情况并不常见。1914年之前,俄国曾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出口国。正是农产品的出口在历史上保证了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并为进口机械设备提供了资金。苏联首个关于在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议是在1963年通过的。当年粮食减产,而此前,苏联一直是农产品的出口国。

  苏联转而成为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引发了一系列巨大而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是依靠出口石油,粮食问题很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灾难性问题。无论是黄金开采,还是木材、棉花的出口以及对外举债,都不能保证用来进口农产品的稳定拨款。

  在此情况下,只有在西西伯利亚开发并开采大型油田,将石油大量出口换汇才能阻止粮食危机的发生。美国学者科特金写道,“如果没有西伯利亚的石油,苏联很可能会提前20年塌陷(解体)”。他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苏联农产品进口量占所需粮食总量的40%以上,成为苏联经济的软肋。

  苏联领导层认识到本国在地缘政治敌手面前存在战略上的弱点——苏联要向这些国家购买粮食,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但无力回天。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向农业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实施了一批大型项目,但 80年代主要农产品产量依然停留在60年代的水平。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国家不得不支付大量外汇用于在国外采购粮食和食品。无法解决的粮食问题动摇了苏联经济的根基,限制了苏联实行更为积极的外交政策。苏联农业衰退的基础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苏联选择了斯大林模式,彻底消灭个体经济,组织大规模生产,完全剥夺了农业生产者的物质利益,这使农业发展走向末路。

  而后来苏联领导层为提高农业效益所作出的所有尝试都没有超出斯大林所实行的僵化的管理模式。农业成了苏联经济中最保守的部门,甚至不允许讨论任何有关农业生产转入市场运营机制的可行性。因为政府不愿意、也不打算在农业生产领域实施痛苦的但却必要的市场化改革,这种情况导致了苏联农产品消费市场在1990-1991年间的彻底崩溃。

  严格地说,在1986年石油出口收入减少后,应该马上就开始缩减粮食和食品的进口量。但国家举债以及商业贷款的利用推迟了这一时刻的到来。而到了1991年,却根据石油出口量把粮食的进口量减少了一半。

  但是,对外贸易“进出口平衡”的自然恢复并不是有针对性的反危机行动的结果,而是许多情况叠加的后果。一直到苏联解体前的最后一刻,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层也没有打算通过不受欢迎的“保持稳定”的决议。

  戈尔巴乔夫在位的最后几年已经认识到,如果不明显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国家是不可能从危机中走出来的。但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这条路是不能走的,因为这意味着彻底失去政治威信。

  周期、危机与经济政策

  研究苏联领导层在危机暴发的危急时期所通过的决议,可以得出以下几条总结性的意见和结论,这些观点也许对于应对目前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是有益的。

  第一,将世界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列入经济政策是必要的。领导层和专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经济无论处在哪个阶段——上升或衰退,都应该制订符合该阶段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苏联政府应该具备一套在出口规模缩减的情况下切合实际的行动战略。这套战略应该限制进口规模,根据外汇储备危机的程度,缩减预算开支10%、20%或30%。

  第二,认清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薄弱环节非常重要。对于苏联来说,粮食和食品进口就是这种薄弱环节。即在能源出口规模缩小的时期,必须考虑用于进口粮食或其他战略性稀缺商品的外汇的来源。今天,石油和天然气对于许多资源进口国来说就是稀缺商品。如果战略性稀缺商品是从地缘政治对手国进口而来,情况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苏联就曾面临这种情况,因为它向美国及其盟国购买粮食这种战略性稀缺物资。

  保证维持优先商品进口的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重要的是要拟定一份非战略性商品的准确清单,必要时可以限制这类商品进口。苏联本来是可以合理地临时缩减所有设备(除石油工业设备)的进口量的。尤为重要的是,确定外汇收入的新的可能的渠道。

  苏联本来可以缩减石油的内部需求而扩大其出口量创汇。在经济危机条件下,应优先制定应对主要战略威胁的决策——苏联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外汇收入,以扩大粮食和食品的进口量,缓解紧张的社会经济—政治局势。

  第三,苏联的反面经验告诫我们,同时进行深入的经济政治改革与具体实施硬性的反危机措施之间具有不协调性。戈尔巴乔夫的动机比较清楚,他想通过媒体的政治自由化树立绝对威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经济自由化。

  但苏联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了这种战略方针的无效性。首先,在危机条件下采取任何自由化的措施都无法阻止危机,只会深化危机。苏联经济管理体系的效率很低,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但是,甚至就在这样巨大缺陷存在的情况下,苏联依然存在了很长时间。

  这种缺陷大多是由20世纪20-30年代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引起的。这些决策对苏联在1986-1991年间所面临的短期的、尖锐的外汇危机问题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基础性经济政治改革与反危机措施的具体实施同步性的尝试,导致了对局势的完全失控。

  拥有一个意见统一的团队以及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对于克服危机是非常重要的。但戈尔巴乔夫既没有经济团队,也没有政治团队。他起初就坚持的自己的战略——平衡对立的统治精英的利益,这在危机爆发时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深刻理解新的现实和战略威胁,制定正确而负责任的决定,并一以贯之和无条件地履行。那些曾经和戈尔巴乔夫一起工作的班底都不具备这样的品质。

  还有一个左右戈尔巴乔夫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这是由于上几届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欠缺所引起的,不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点对苏联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他们的共同弱项。在全球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重要内容的今天,深入研究苏联解体的石油政治因素,仍有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事件及其后果,都不是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合力”使然。但是,领导人个体因素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具有决定作用,戈尔巴乔夫是造成苏联经济崩溃而最终解体的核心人物。

  始于2007年 7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 8月向实体经济扩散,把世界经济推向了新一轮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世界经济经历了2004-2007年高速增长之后,增速递减,需求下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WTI油价在2008年 7月 11日达到本轮最高点147美元/桶后迅速下跌,12月份跌破40美元/桶关口并最低下探至33.87美元/桶,2009年均价62美元/桶。由于欧佩克严格执行减产协议,2010-2011年世界油价震荡上行,目前保持在80-100美元/桶。

  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占世界能源储量8%(其中天然气储量占1/3,石油储量占1/10,煤炭储量占1/5)。燃料—动力综合体是俄罗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占俄GDP20%以上。财政收入30%、联邦预算收入50%以及工业产值25%以上来自能源行业。当下受金融危机和油价波动困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俄罗斯经济2009年 GDP下滑7.9%,2010年增长3.8%,2011年为4%。

  油价低迷无疑是导致苏联民族分裂、国家解体的传导性因素。以往几十年周期性经济危机只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和深化,这种经济发展周期效应和影响几乎辐射到全球所有国家。




  

相关话题

  RISC-V 能成为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吗? 
  经济学是不是不好找工作?如果是,为什么这么热门? 
  六公主昨晚临时改播《英雄儿女》,今晚播放《上甘岭》,对于这波操作大家有什么看法? 
  华沙起义的失败是否因为苏军见死不救? 
  美国到底希望美元留在中国还是逃离中国? 
  真正的价格是技术关系上的供求均衡上的变量,还是统一利润率均衡上的变量? 
  哪些行业不怕经济危机? 
  如何看待普京自称当年找不到工作的说法? 
  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全球GDP增长与什么有关? 

前一个讨论
中科大地处合肥会使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受何影响?
下一个讨论
奥运会射击是否允许狙击手参赛?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