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腾讯新闻人民日报转载的自媒体文章《「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我们来谈谈什么才是孝》? 第1页

     

user avatar   lu-zhi-h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诸君,没看出来吗?这就叫舆论准备。

就现在这个生育率,现在这个预期寿命,现在这个年龄结构,70岁退休都算便宜你们了。

现成的例子,美国67岁退休才能拿全额退休金,提前退休的结果就是永久性的无法领到全额退休金;而滞后拿,比如说70岁再拿,则可以永久性的多拿25%左右。

看见了吗,这就是给延迟退休制造舆论,70岁打工,这以后就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chu-zhao-ju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感到最没劲的,是人民日报怎么也学了自媒体的德行。

抛出一个貌似典型的案例,然后加以看似普适的解读。看起来是人生感悟,其实全是个人私货。

我们可以拿篇咪蒙的文章来进行类比一下:

只是自媒体那一套的私货,是摸准了用户的G点,然后迎合上去就是了。

人民日报的这篇嘛……那我就不知道了,真不知道。是迎合吗?那是在迎合谁呢?不知道,真不知道了。


而且更无语的是,这篇文章的私货实在太水,根本不能引起共鸣,甚至还想骂人。

比如这一句:

“其实你们不知道,老年也需要忙,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标感,也需要一份工作,体现价值。”

我不说老年人,我想问问现在在上班的年轻人,有多少是说能从自己工作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目标感?

我时常会回顾和反刍的一部电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在那里面,卓别林作为一名拧螺丝的工人,变成整个社会巨大运转机器的一部分。现在时代是变了,用不着这样的工人,但其实性质没变。

大部分人做的事,写的字,码的代码是这个信息社会新的机器。我们只不过新时代“拧螺丝”的工人罢了。

换个角度说就是:

通过工作得到快乐取得幸福,是少数人的幸运。

大部分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幸福。我的愿望就是找个富婆把我包养了,这样我就不用努力了……嘻嘻嘻。

所以想让我父母老了之后还去工作?

门都没有!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88岁的离休老专家,2017年除工资外来自各个出版社、企业、院校的专利费、稿费、讲座费各类报酬入账90多万…这种属于人群里百万分之一,即便离开岗位也是社会顶梁柱。

70多的退休工程师,被企业返聘,除退休金外一月工资八千多……这种在人群中大概几千分之一,是发挥余热继续工作还是到处旅游全凭自己意愿。

60多的拆迁户老伯,儿女相伴,没事抱抱孙子、遛遛狗,实在是闲的发慌的他不想去跳广场舞,于是成为了一名街道志愿者……这样的在人群中也就百分之一二,他们是文章中“去找工作”的主要对象。

50多岁退休的大妈,大半辈子劳心劳力积劳成疾,如今最操心的是每月的几百医疗报销还没有到账……有基本退休工资有单位常规报销医药费的人群中大概也就30%以下,安安心心养老是这辈子最后的追求。

40多坐在马路牙子上吃馒头就咸菜的农民工大哥,一辈子的积蓄给儿子买房结婚耗费大半。现在正想着在最后一个项目完工结款之后回老家谋划点什么营生,以便干不动了也有个依靠不拖累儿女……这种才是当下中国面临养老问题的大多数,老有所为不是什么实现人生价值而是生活的压力所致。

我想起知乎曾经讨论过中高产家庭向往着阿尔卑斯山下的田园牧歌,一位答主感叹道自己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不再种田放牛。这种情况就是对着低层次需求尚且勉勉强强的群体谈论最高等级的自我实现。

搞错了宣传对象,可谓是“何不食肉糜”……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45的把蛋糕吃光了。

25的一看,不生。

65的一看,人口红利没了,这才是万万不能的。

那么你们70岁去打份工维持人口红利吧。

这里面最惨的是什么呢?

是45的里面那些没吃到蛋糕的……

因为吃到蛋糕的才不会去当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这一记毒药,日本吃得,韩国吃得,大东亚都吃得。

日本绝种,韩国绝种 ,大东亚都会绝种。

谁吃,谁就绝种,客观规律大于天。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来谈谈什么才是孝。

如果一个人不懂什么是中国式家庭,中国式父子关系,最好的建议就是,把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一遍。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如果有人问我,最崇拜的男演员是谁,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讲,是郎雄。

郎雄在李安这三部电影里,扮演了三个父亲,于是就成了中国千百年来父权的神格化身,这之前还从未有一个男演员能如此深地触及到中国家庭的精神内核。


《推手》是一个略苍凉的故事,退休的朱老被儿子接到美国颐养天年,面对的是略显陌生的儿子和完全无法沟通的外国儿媳,与其说是养老,不如说是监牢。

与以往家庭伦理剧看惯了大团圆结局的套路不同,《推手》的最后,老朱一个人开馆授徒,看似破局,实则父子不能共处,用老朱的话讲,“缘分已尽”。

剧中的老朱,一身神乎其技的太极功夫,在现代社会里,却没了用武之地,当年护得住儿子,就护不了他母亲。双拳难敌四手,拼上老命也仅仅落了个二选一的结局。


在旁观者的角度,儿子有点太“狼”了。自己当年的命是牺牲母亲才救下的,父亲落了个鳏夫的孤独境地,一晃多年。以为能安享晚年,却被接到了美国这种文化不同,交流不能的地方,还有个纯粹的洋人儿媳,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像一把钢刀,让老父亲的双拳无从招架。


旁观者看待这个家庭,“孝”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


儿子在美国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也几乎焦头烂额。父亲拼尽全力在维护着儿子的一点尊严,也维护着自己的,后来老朱离家出走,跑去华人餐馆刷盘子,那一段让看客都觉得揪心。一对父子,真的是无缘过那种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生活。


《喜宴》、《饮食男女》中的父亲,似乎走出了苍凉,有个较好的结局。这与财力、社会地位不无关系,喜宴里父亲司令的位子退下来,门生故吏遍天下,出手阔绰,红包一包都是几千美金。

而《饮食男女》里,父亲又成了精通各大菜系的大师傅,圆山饭店台柱子,真是衣食无忧。


《推手》里的父亲,是刚强,这是父亲最基础的属性,天塌了,要替儿女老婆扛。过了好日子却无福消受。

《喜宴》里的父亲,是通融。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儿子和同性儿媳,能理解就实属不易。

而《饮食男女》里的父亲,则多了些“自私”,这份“自私”是完全建立在力量的基础上的,即有本事,有身体,他用不着儿女帮忙,他自己能搞定;他也不奢望儿女能理解,当然理解最好。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面前,是不分大小辈的。


从《推手》到《饮食男女》,这中间跨越了多少家庭。


显然,人民日报的笔者没怎么看过李安的作品,也对社会了解得太肤浅,太自说自话了。

刷碗和洗碗工,那是天差地别。

打份工,说得多么轻巧啊!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就好像美国总统,大学教授,退休了发挥余热,被各地好吃好喝招待着去演讲咨询一样。




前两年我看一篇调查,调查的主题是农村养老现状。里面的例子触目惊心——

在外打工的儿子听闻父亲病危,只能和领导请假回家。

父亲一连在死亡线上挣扎几天,却还剩了一口气。儿子无奈对父亲说,爸我只能请一礼拜假,你要再拖我就要回去上班了,到时候让我怎样!

第二日清晨,父亲撒手人寰,儿子赶紧用剩下的时间,装殓下葬,料理后世,然后回去上班。


这只是中国众多打工家庭的一个缩影而已。


孝是不需要侃侃而谈的。

那么多老人还在捡矿泉水瓶,还在烈日暴晒下扫大街,蹬三轮车,做全职工作,赚两个血汗钱。

他们不是儿女在面前劝出去上班的,而是家庭的难处让他们别无选择,但凡还没瘫在床上,也得替儿女分忧,也得自己养活自个,或者养活老伴。


能劝母亲打工的家庭,真的不多。


我太了解这些作者的处境了,在办公室吹着空调琢磨,想起了每月退休金五六千的老妈妈,上个月刚刚从304医院体检,啥毛病没有,广场舞连跳带蹦仨钟头都不带喘气的,还一个劲说自己守着三居室家里没人,没啥意思。

作者灵机一动,我来跟妈妈聊聊孝道吧,劝她上个班如何。


小王的爸爸是司令,小张的爸爸是总厨,小刘的爸爸是民工,他们都很孝顺。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流水线被发明起,劳动就和意义感剥离了。

一个旧时代的木匠,他从原木开始切削,装配,上漆,到最后卖到客人手里他都有参与。他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己劳动的意义,和给这个世界的价值。

一个家具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呢?他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把一块原木切削,传给下一个人。把下一块原木切削,传给下一个人。把下一块原木切削,传给下一个人。在这个无限重复重复的过程中,他是没办法直接感受到意义感的。

只有少数职业能直接带来意义感。教师,医生,等等。其他大部分职业,并能给老人带来“意义感”。


user avatar   zi-mu-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咪蒙被人民日报社内招了?


user avatar   mu-zi-48-2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想,老人在上班时挂了,能多少倍赔偿。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极其夸张的论调试探人民底线

近几年一些人民日报文章屡屡刷新下线,我曾经觉得他们傻,何不食肉糜,也阴谋论过,后来明白了

人家才不傻,明白着呢

毕竟开水煮青蛙,青蛙会跑,温水煮青蛙才能把青蛙煮了

试探试探,没啥反应就是蹬鼻子上脸,有反应就龟缩一下,下次再迎合一下,自有小粉红洗白


user avatar   guo-zhu-1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尼采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微观心理学开创者、历史上最强的古修辞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经济学之外均有涉猎,而且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马克思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第一国际领袖、历史上最强的历史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心理学之外均有涉猎,同样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恩格斯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女权主义开创者。

再后来发现他在当年属于全球顶级富豪,却为了无产阶级的幸福奋斗终生。

再再后来发现他奉行不婚主义这种顶级女权价值观,并且跟一对双胞胎姐妹同居共度了一生。。。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列宁是个革命家。

后来发现他更突出的是理论家,共有著作2600万字。

再后来发现他的革命成功才真正奠定了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并且奠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切格瓦拉是个很帅的印在衣服上的性感大叔

后来发现他是个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顶级战士

再后来发现他带着80多个人挤上一条荷载11人的小破船去推翻古巴军政府,登陆后三天就死剩12个人,然后这7个人最后居然真的把古巴军政府推翻了。。。



最后。。。

以前知道毛主席跟我差距大的无法跨越,我真的知道

但这件事让我把这个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毛主席24岁的时候。。。靠嘴,就缴械了3000北洋馈军。。。

我活几辈子也没信心能靠嘴把3000士兵缴械。。。




     

相关话题

  如果未来十年中国不再进口欧美任何东西,会发生什么? 
  西成高铁二等座票价 263 元贵吗? 
  李嘉诚把资产都迁到了英国,这波疫情过后,情况怎样? 
  穷就不配拥有爱情吗? 
  未来五年中国有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导火索会在什么方面? 
  如何看待江苏一独居老人被居委会照顾16年,去世后竟冒出4个子女争遗产?老人遗产应该如何处置? 
  你见过身份最卑微的职业是什么? 
  开征房产税是否会导致房租上涨? 
  中国当前缺乏创新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央行工作论文: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杨辉 Cell 文章被全球二十个实验室质疑无法重复,杨辉回复已有重复再遭反驳?实际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拿破仑作为大革命的维护者,为什么不效仿华盛顿做总统而是称帝?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