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规划预见性过差、预留余地过小,就决定了上海地铁永远无法成为全世界最好最强大的地铁系统了。
简单的讲,上海地铁的路网密度和走向格局,是1999年版2020规划所确立的。这个规划强行认定2020年上海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00万常住人口+300万流动人口,合计1600万之内,对应规划了700公里的轨交路网和1100公里的远景余地。
1999年版2020规划,要求上海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600万以内,但实际上,上海在规划发布的第二年(2000年)的居住人口已经超过1600万,2020年居住人口恐将超过3000万.
上海地铁的路网密度和走向格局,已经限制死了,即便这些年不断想尽办法添加,也只能小修小补,或将远景线路提前修建。但最终来看,上海核心都市区的轨道交通密度只有同级别都市区的五成到三成的每公里密度,已经是永久性遗憾了。
而始终缺乏快速大站线路疏导客流的问题,也将成为上海这个大型都市区的永久性顽疾。
服务是可以改善的,车辆是可以更换的,安检也是可以用高科技进行改进的。唯有路网、车站长度、设站位置,这种硬件永远也没办法改了。
上海地铁永远无法成为全世界最好最强大的地铁系统了。这是魔都人心中永远的痛。
结论放在前面:不是。
先说几个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通病。第一个就是我之前的回答也有指出的缺乏快慢分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出在11号线上,一条长八十多公里(其中包括十几公里长的跨省花桥段)的线路,居然只有站站乐,单程要走近一个半小时。基本每条线都有大小交路这一点相对来说是个优势,但出行时间过长以及乘客分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点是北上广无一幸免的编组过小问题。上海地铁在L5、L6、L8三条线路上使用了C型车,其中L6和L8两线为干线。如果说作为郊区线的L5用C型车尚能理解的话,另外两线的编组规划就是彻底的灾难——L6作为浦东的南北向干线只有4C,L8作为经过人民广场的市区南北向干线只有6C/7C。如果当初L8使用了其它线路的6A或者L1/L2的8A,想必乘坐体验会比今天好很多。惠南和临港居民深恶痛绝的16号线虽然有快慢车,但却是慢车6A(3A+3A),快车3A的史诗级操作。要知道在绝大多数需要快慢车的线路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末端城市人口多/距离远等),乘快车的人数是要超过慢车许多的。并且在如今日常挤爆的情况下,上海地铁并没有改变运营模式的意思,可见其运营水平的落后。
第三点就是久为诟病的安检问题。之前也有很多答主指出了这一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讲完通病之后,说一个上海地铁自身的问题——交而不换。这其实在线网大且各线修建时间有差距的地铁系统中很常见,例如修建时间很晚的伦敦地上铁就有多处和伦敦地铁交而不换。但是上海地铁的问题在于各线之间并没有巨大的年代差距,却由于规划的变动或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的交而不换,例如在伦敦阿克顿(Acton),地上铁和地铁中央线及皮卡迪利线交而不换。但这两条地铁线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进入该地区,地上铁则是本世纪才开通的新线,有交而不换可以理解。此外上海地铁在市中心(L4环内及线上)有多处交而不换,这对乘客造成的影响比伦敦常见的市区外围的交而不换(如阿克顿)更大。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地铁交而不换的问题虽然很严重,但也由于同行的衬托更加突出。上海地铁的线路在市中心有更多拐弯,且线网密度大于所有其他国内地铁网络,交而不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线网形态类似上海地铁的东京地铁(从线网和城市关系的角度看,上海和大阪更类似)就因为市中心线网过密而导致有乐町线在银座连续四次交而不换。而且国内其他大型线网由于自身特点也不容易出现交而不换。北京本身城市形态不如上海密集,地铁使用的棋盘型线网又有不容易交而不换的优点。广州、南京、武汉、天津等地的站点密度(尤其是南京和天津)较低,相交较少,交而不换自然也少。和上海类似的深圳站点密度大且线路常有拐弯,因此也有不少交而不换,如华强和大剧院。
此外再加上时速过慢、事故频发等问题,可以说上海地铁并不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且如果一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基本没有希望撼动东京和伦敦的地位。
2021/8/5更新:最近这个回答突然又得到了一些关注,就顺便把之前另一个回答评论区里的一些想法也发上来。中国地铁一方面被人吐槽站距过长,出站走到死,一方面又因为没有快慢车、旅速过慢遭人诟病。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大部分后发国家的一个通病:既有铁路线网不但少而且脱离日常交通。
在大部分仍然保有大规模铁路通勤的欧洲国家和日本,大城市周围都会有前公路时代留下的大量铁路线。这些线路本身就是大众运输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甚至长时间是唯一部分),因此整个城市生态会不可避免的围绕铁路和车站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催生地铁需求时,由于已经有铁路网作为交通的基干,地铁线路通常会以服务城区内部交通为主,提供站距小、速度慢但便捷的公交车式服务。城区与城市外围的交通交给既有通勤铁路网解决,城区内部的快速交通也大多交给连接既有线路的快速线。
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面临的困境在于:既要满足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通勤需求,又要保证城区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前者要求站距大、旅速快,后者要求站距小、旅速慢。与此同时,巨大的线网客流量也给开行快慢车带来了阻碍,因为开行快车必然导致线路承载能力降低,加重外围小站的负担。对于没有成规模通勤铁路体系的大城市来说,这种问题是近乎无解的。国内不少城市在探寻一种非常昂贵的解决方法:在既有站站停线路的基础上,修建一条走向一致但停站很少的快车线。成都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广州和北京也快马加鞭地推动各自的项目。这种线路是否是一种可取的方式,就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不是,10月16号晚
地铁停停顿顿的晚了近一个小时
站得累死了。非常不开森。
商学院面试和普通专业不同,都是跨专业申请,所以不会有什么指定用书,完全就是考察个人的背景,职业规划,临场沟通,抗压能力,问题方向也比较随机个性化。具体可以看看